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

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

一、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司燕会[1](2021)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五种偏好量表比较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的眼底病。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该疾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AMD不仅会引起视觉功能障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造成独立性下降,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开展AMD患者生命质量测评研究,特别是基于偏好的生命质量研究,以促进国内AMD卫生资源的配置。然而,目前国内缺乏基于偏好的生命质量量表在AMD人群的应用,多种量表比较的数据更是匮乏,严重阻碍了国内AMD卫生资源的配置。研究目的目前关于哪种偏好量表在AMD人群中表现更优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本研究结合疾病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纳入五种偏好量表[三种普适性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量表EQ-5D-5L、15D、AQoL-7D;两种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ICECAP-A和ICECAP-O]和眼科疾病特异性量表(CLVQoL)用于中国AMD患者,首先筛选出适合该人群的偏好量表,为卫生决策者选择合适的量表提供参考信息;并借助六种生命质量量表从多角度定量评估我国AMD患者的生存状况,更好地应对AMD给社会带来的挑战。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基于前期形成的研究假设,评估并比较五种偏好量表的测量性能,筛选出适合中国AMD患者的偏好量表。2.采用多种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全面测量AMD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3.探索AMD患者不同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4.探讨基于偏好的普适性HRQoL量表和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住院的AMD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六种生命质量量表(EQ-5D-5L、15D、AQoL-7D、ICECAP-A、ICECAP-O 和 CLVQoL)。分析指标与方法主要包括:1.聚合效度:Spearman等级相关和LOWESS曲线;2.组间效度:非参数检验(两组之间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及三组以上Kruskal-Wallis H检验、事后多重比较为Dunn事后分析);3.敏感度: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效应值(ES)、ROC曲线下面积(AUC得分)和相对效度(RE);4.一致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irman(B-A)图;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研究结果1.样本人群基本情况共调查215名患者,5名患者因量表关键信息缺失被排除,最终210名患者纳入分析。样本人群最小50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为71岁,男性患者居多(61.43%),多数患者现居住在城市,学历水平整体偏低;患者多以湿性AMD起病,病程范围较广,从0.1个月到360个月不等,较佳眼视力、较差眼视力和双眼平均视力分别为0.53±0.51、1.31±0.82和0.72±0.51。2.五种偏好量表性能评估结果(1)聚合效度:五种偏好量表与CLVQoL四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呈较好正相关性(0.40-0.74),多数假设得到验证;其中,AQoL-7D和CLVQoL呈最强相关性。(2)组间效度:除ICECAP-O不能区分不同疾病类型和患眼只数患者外,其他四种量表均能有效区分不同疾病类型、患眼只数和较佳眼视力水平的患者,假设得到验证。(3)敏感度:所有量表敏感性均较好,但敏感性水平有所不同;普适性HRQoL量表(尤其是AQoL-7D)在测量CLVQoL GL、CLVQoL M和CLVQoL RFA三个维度所代表的视觉损伤方面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对于CLVQoLPA维度,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表现出较佳敏感性(仍次于AQoL-7D),ICECAP-O比ICECAP-A更优。(4)一致性:不同量表(同类量表)之间ICC均大于0.65,但B-A图显示任意两个量表仍不可替换。3.样本人群不同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得分情况(1)AMD给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命质量、普适性HRQoL和可行能力生命质量均带来明显损伤。(2)六种生命质量量表在不同社会人口组别和临床组别的得分变化上呈大致相同趋势: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低、女性(vs男性)、居住地为农村(vs城市)、无工作或其他(vs工作中)、其他婚姻状况(vs已婚)、湿性/湿性(vs湿性/干性或vs湿性/正常)、病程越长、双眼(vs单眼)和较佳眼≥0.40(vs<0.40)的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健康效用值/可行能力得分往往越低。4.样本人群不同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得分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类型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较佳眼视力为共同显着影响因素。(2)年龄(EQ-5D-5L、15D 和 CLVQoL)、性别(15D 和 AQoL-7D)、工作状况(CLVQoL)、居住地(ICECAP-A)、教育水平(ICECAP-O)和较佳眼视力(EQ-5D-5L、15D、AQoL-7D、ICECAP-A、ICECAP-O和CLVQoL)是不同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5.基于偏好的普适性HRQoL量表和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关系HRQoL量表各维度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在多数情况下为显着正相关;EFA显示相较于EQ-5D-5L和15D,AQoL-7D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提取的公因子数量更多,测量内容重合度更高。研究结论1.五种偏好量表中,基于统计学比较,AQoL-7D性能表现最佳,但本研究中EQ-5D-5L整体表现也较好,能有效区分不同严重程度视觉损伤的AMD患者,结构简洁,且具有基于中国人群的积分体系。基于中国AMD人群,EQ-5D-5L适用性更佳。2.AMD患者生命质量受到明显损伤,不同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得分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但较佳眼视力为共同影响因素。3.相较于EQ-5D-5L和15D,AQoL-7D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测量内容的重合度更高,未来需在不同人群进一步探索两种类型偏好量表间的关系。

洪壮[2](2021)在《泰安市老年人睡眠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越来越长,当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功能减退,包括骨密度的降低,反应能力的弱化,使得老年人更容易遭遇跌倒伤害,而且老年人跌倒会伴随严重的后果,包括影响身心健康,造成生活受限,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会导致死亡。较短的睡眠时长与较差的睡眠质量等都会影响白天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存在着更普遍的睡眠问题。因此,重点关注容易发生睡眠问题的老年人群体,探讨老年人的睡眠情况与跌倒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了解泰安市老年人睡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泰安市老年人跌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泰安市老年人睡眠质量和跌倒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降低老年人跌倒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设计与策略完善—基于城乡供需双方的实证研究”(71974118)的数据库。选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首先在泰安市6个区县进行按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在每个区(县)随机抽取三或四个街道(乡镇);其次,在每个乡镇或街道分别随机抽取8个村或居;最后,在每个样本村(居)中随机抽取50户。调查对象是15周岁以上的人群,在本研究中选取了 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问卷使用自行设计的问题、认知与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和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收集数据。数据库建立以及数据录入均采用Epidata软件,数据的初步分析使用SPSS 24.0,使用Stata 14.0绘制限制性立方样线条。首先,选取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完成单因素分析,之后,采纳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别对睡眠情况和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睡眠情况和跌倒之间的关联。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展示睡眠质量与跌倒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研究一共纳入3864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总体的睡眠平均得分为(5.66±4.49)。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睡眠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自评经济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多吃蔬菜水果的习惯,锻炼情况,喝茶习惯,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患有糖尿病,听力水平,视力水平,认知状态,是否孤独(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着差异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分析中,结果表明性别为女,无配偶,自评经济状况差,没有多吃蔬菜水果的习惯,没有喝茶习惯,自评身体状况差,高血压患病,视力水平差,感到孤独,认知状态差的老年人睡眠得分更高,更容易有睡眠问题(P<0.05)。泰安市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为6.2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婚姻情况,文化水平,自评经济情况,多吃蔬菜水果的习惯,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患有糖尿病,听力水平,视力水平,认知状态,孤独感(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着差异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大(P<0.05),自评经济状况差(P=0.016),自评身体状况差(P=0.001),感到孤独(P=0.001)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跌倒。睡眠质量与跌倒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睡眠障碍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共线性诊断显示容差值均小于1,且值均大于0.1;VIF值均小于10,表明模型中变量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较为稳定。PSQI得分与跌倒的剂量反应关系显示随着PSQI得分的增加,跌倒的比值比增大,发生跌倒的风险增加(p<0.05)。睡眠质量与跌倒之间呈非线性相关(P<0.05)。结论与建议:泰安市老年人睡眠情况和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剂量反应关系显示睡眠越差,跌倒发生的风险越大。为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为老年生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应采取下列几点措施:(1)改善老年人睡眠状况,定期对老年人进行睡眠专题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对睡眠问题所引发健康危害的认识;(2)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增强老年人对跌倒的防范意识,对于高危老年人进行重点预防;(3)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高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

黄丕兰[3](2021)在《音乐经验对认知老化的影响: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理论的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音乐经验对少数民族中老年个体流体智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工速度还是执行功能上。方法:选取有音乐经验和无音乐经验的年龄、教育水平、抑郁量表得分相互匹配的少数民族中老年个体为对象,分别进行特殊符号搜索、数字符号搜索、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加工速度测试,以及N-back、flanker、GO/NO-go和local-global任务的执行功能测试。结果:在特殊符号搜索和数字符号搜索任务上,有音乐经验被试的反应速度显着快于无音乐经验被试,但是在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任务上二者反应速度无显着差异;在N-back任务上有音乐经验被试的正确率显着高于无音乐经验被试的正确率;在flanker任务上,有音乐经验被试的冲突适应效应量显着小于无音乐经验被试;在local-global任务上,有音乐经验被试的正确率显着高于无音乐经验被试,且前者的正确率转换代价显着小于后者;但是,有无音乐经验被试在GO/NO-go任务上的表现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音乐经验对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和特异性认知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这种积极影响整体在难度较大的认知任务上表现更明显。

谢颖[4](2021)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路径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2.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知体验,分析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后的心理变化历程。3.初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为制定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研究及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差异,做出分析讨论。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不同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探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知体验,为下一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提供理论基础。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采用系统评价法对孤独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文献中研究时间、作者、干预模式、内容、时间、干预者等信息,结合研究内容1和研究内容2的研究结果,初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结果: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1)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得分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通过孤独感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儿女数量、居住方式、疾病种类、日常生活能力、听力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儿女数量、听力、视力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社会隔离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收入、吸烟情况、听力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疾病种类、日常生活能力、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儿女数量、日常生活能力、听力、视力、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主要有5条路径存在差异,“孤独感→社会隔离”,居家与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849、-0.686,t=6.793,P<0.05;“孤独感→健康促进行为”,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031、-0.321,t=2.096,P<0.05;“孤独感→生活质量总分”,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309、-0.062,t=3.360,P<0.05;“社会隔离→健康促进行为”,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905、0.622,t=2.849,P<0.05;“健康促进行为→生活质量”,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552、0.796,t=4.484,P<0.05。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提炼出老年人孤独感的风险因素、内心体验及应对策略3个主题。具体内容如下:(1)风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及环境因素3方面。(2)内心体验: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动力、情感依赖3方面。(3)应对策略:包括维持或主动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促进机构老年人的家庭参与、面对应激事件做好心理调适3方面。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结合量性研究及质性研究结果,总结系统评价中干预目标、干预者及干预方式等,发现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预防期(风险因素识别)、干预期(内心体验)、重建期(应对策略),主要内容涉及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及社交重建三个方面。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及社会隔离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政策建议。结论:1.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密切相关,且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对于机构养老模式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精神慰藉及人文关怀服务,还应定期评估老年人的社会隔离风险,保持老年人积极的社会参与,建立更多老年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以及与家庭之间的稳固联系,同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意识到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卫生工作者需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提供情感支持及功能支持,尽可能削弱家庭养老支持资源少及家庭社会资本较弱的老年人因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2.孤独感是老年人的不良情绪体验,机构及社区层面应早期识别老年人孤独感风险,定期评估孤独感情况,同时老年人在遭受孤独感时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应建立家庭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老年人个体层面应引导老年人塑造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提升在应激事件中的心理调适水平。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初步构建包括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及社交重建三方面内容的孤独感干预模式,旨在为开展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干预计划实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李炫灵[5](2020)在《中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中老年人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改善健康状况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以及每一个家庭的重视。本文通过调查湖北省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人的个体人口学特征以及健身气功锻炼量、锻炼年限、锻炼形式,探讨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干预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北省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中采用SF-36量表以及自编个体人口学特征调查问卷,通过线上以及线下发放的方式对湖北省750名中老年人发放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514份,有效率为71%。通过研究发现以下几点:1.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显着高于不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中老年群体。2.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中老年群体的年龄对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显着。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健康总评维度与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大,其生理健康状况越差。3.性别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4.文化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但文化程度会对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5.婚姻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但已婚且配偶尚在的群体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在精神健康维度已婚且配偶尚在的群体的生活质量显着好于其他婚姻状况的群体。6.锻炼年限对生活质量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并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即锻炼年限越长生活质量越好。7.每周锻炼次数与生活质量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即锻炼次数越多其生活质量越好。8.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显着性的差异,其中锻炼时长在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间的效果最好。9.锻炼形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显着性的差异,其中参与社区组织锻炼的群体的生活质量最好。在心理健康总评维度,锻炼形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参与体育锻炼群体的生活质量显着高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其中仅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群体生活质量相对较高。2.在人口学特征中,女性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比例相对较高。年龄对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显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中老年群体因为年龄增大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虽然生活质量与文化程度的相关性并不高,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群体的文化程度相对偏高,文化程度会对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婚姻状态对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健身气功锻炼量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为显着。健身气功锻炼年限、周锻炼次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即锻炼年限越长、次数越多,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越好。每次锻炼持续时间选择在60-120分钟之间其效果最好。在锻炼形式上,参与社区及协会组织的群体的生活质量优于单独锻炼以及与朋友一起锻炼的群体。4.生理健康中,健身气功锻炼的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以及每次持续时间对健身气功锻炼群体的生理健康的影响力高于年龄以及性别等人口学特征,良好锻炼习惯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学特征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下降。5.在心理健康中,健身气功锻炼量、年限以及锻炼形式对健身气功锻炼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力高于年龄以及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其中锻炼形式的影响力显着高于健身气功锻炼年限、周锻炼次数以及锻炼时间。选择良好的群体一同练习健身气功,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6.在中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长期有规律的进行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的提高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张红燕[6](2020)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对老年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老年综合评估部分工具存在耗时长、评估范围不全等不足,不利于推广应用,而老年综合快速筛查工具则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常因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独特性使其健康问题与其他民族存在差异,而现有研究尚无法准确反映其健康问题,不利于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开展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相关健康调查,了解其健康问题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研究目的调查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较各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特有少数民族健康的因素,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老年人健康评估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专家函询法和调查法进行评估工具“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的文化调适和预调查。(2)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选取甘肃省3个特有少数民族自治县380例65岁及以上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开展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专家函询问卷、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权威程度系数均值为0.88。文化调适及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在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较好。(2)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本研究共回收3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3%;其中东乡族186份、保安族90份、裕固族86份;男性209名,女性153名;年龄(73.21±6.39)岁。(3)疾病状况:256名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70.7%。各民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种类存在差异,裕固族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东乡族老年人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高于其他民族(P<0.05)。(4)生理健康状况:视力、平衡步态能力等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躯体功能问题;慢性疼痛、疲倦乏力等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症状。各民族老年人存在的生理健康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精神心理健康状况:77.4%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出现异常,17.7%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30.1%的老年人出现焦虑症状。老年人UCLA孤独感量表简表得分中位数为7.5,QR=5(P25=6,P75=11)。各民族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社会环境状况:老年人的宗教信仰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52.2%的老年人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61.3%的老年人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仅有2.5%的老年人无医疗保障;85.6%的老年人社会支持度较好。研究对象居家安全简易评估量表得分为(3.20±0.85)分,92.0%的老年人居家环境存在安全问题。(7)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是影响研究对象疾病状况的因素(P<0.05);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是影响研究对象生理健康状况的因素(P<0.05);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研究对象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使用的评估工具“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中适用性较好。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共病现象严重,防治意识不够;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居家环境安全性较差。各民族老年人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不同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影响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基层医务人员应根据各民族特色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管理,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林旭[7](2020)在《四川汉藏羌族中老年人肌少症与代谢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汉、藏、羌族中老年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现况,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人群肌少症分布特点,探索肌少症与代谢相关因素的关系,为肌少症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四川地区汉、藏、羌族50岁及以上人群4220例。通过自我设计的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包含年龄、民族、性别、婚姻状态、文化水平、吸烟、饮酒)及所患慢性疾病情况;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老年抑郁量表(GDS-15,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等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现场相关体能与体成分测量(包括身高、体重、步速、握力、上肢肌肉的力量、人体成分),所用设备包括清华同方四米平常步速测试仪(CSTF-5000 4-M Normal Walking Speed Tester)、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 770(Bio Space,Seoul,Korea)、握力测试仪(EH101;凯美瑞,中山,中国);留取空腹静脉血,检验代谢相关指标,采用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400型)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Glucose-0,GLU0)、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采用德国全自动免疫分析仪(Roche Cobase411型)检测空腹胰岛素(Insulin0),美国全自动免疫分析仪(Abbott i20005R型)检测25-羟维生素D(Vitamin D,Vitd)。依据四肢肌肉质量指数(四肢肌肉量/身高2,Appendicular lean mass/height2,ASMI)、握力(Grip strength,GS)和步速诊断肌少症。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再根据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和年龄对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进行分层分析。通过Kolmogorov-Smirnov法、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该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个民族中老年人4220人,平均年龄62.9±8.8岁,其中汉族1937人、藏族1233人、羌族1050人,男性1526人,女性2694人。总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18.4%,其中男性人群患病率为21.9%,女性患病率为16.5%,男性患病率显着的高于女性。汉族肌少症的患病率为22.3%,藏族肌少症患病率为18.2%,羌族肌少症患病率为11.8%。肌少症组中中年人群(5059岁)患病率为8.3%,低龄老年人群(6069岁)肌少症患病率为17.1%;中高龄老年人群(≥70岁)肌少症患病率为41.6%。2.本研究实验室生化指标HDL-C、TG、Vit D、Insulin0、PA和TP水平肌少症组显着低于非肌少症组。视力受损肌少症组(78.4%)显着高于非肌少症组(66.3%)。3.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肌少症发生的风险增高,高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1.128,95%CI=1.106-1.115,P<0.001)。男性较女性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0.702,95%CI=0.500-0.985,P<0.001)。汉族较羌族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0.452,95%CI=0.306-0.669,P<0.001)。4.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疾病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2.128,95%CI=1.615-2.802,P<0.001)。低体重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3.363,95%CI=1.942-5.823,P<0.001);超重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180,CI=0.036-0.084,P<0.001),超重人群发生肌少症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0.180倍;肥胖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055,CI=0.036-0.084,P<0.001)。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高水平PA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998,95%CI=0.996-0.999,P<0.05);高水平HDL-C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738,95%CI=0.725-0.742,P<0.001);高水平TG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1.128,95%CI=1.027-1.277,0.036,P<0.05);高水平Insulin0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897,95%CI=0.866-0.909,P<0.001);高水平Vit D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972,95%CI=0.958-0.986,P<0.001)。男性中高水平HDL-C、Vit D、Insulin0、PA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女性中高水平PA、Insulin0、HDL-C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高水平TG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中老年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8.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个民族汉族患病率最高,羌族最低。中高龄老人群肌少症患病率最高,中年人群肌少症患病率最低。2.高龄、男性、合并高血压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与羌族相比,汉族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3.低体重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4.低水平HDL-C、PA、Insulin0、vit D和高水平TG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在男性中:低水平HDL-C、PA、Insulin0、vit D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女性中:低水平HDL-C、PA、Insulin0及高水平TG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王紫熙[8](2020)在《基于健康数据和典型社区调研的宜昌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宜昌市地区老龄化程度高于湖北省和我国整体水平,未来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发展格局中仍将占据主导,现有的老旧小区将成为居家养老生活的重要载体。适老化改造相关政策的热度持续提升,试点项目推陈出新,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多不足,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全国数据作为基础,对我国城镇中老年人住宅适老化的现状及其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分析,寻找适老化评价的全国性适用指标变量。结果显示我国城镇中老年人住宅的适老化现状亟待加强;基础条件、生活辅助、卫生设施及感观要素等解释变量和个人、家庭及地区特征等控制变量对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着影响;不同地区的城镇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接着,本文依据CHARLS实证分析结果、国内外文献梳理以及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归纳社区建设适老化指标,构建适用于既有住区适老化现状及需求评价的社区适老化程度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方向,选取宜昌市5区7个典型社区205位中老年居民开展问卷调研和上门走访,评估社区硬软件环境适老化现状所存在的不足,并记录不同居民对各项适老化指标的评价。然后,为了解不同适老化指标在社区适老化改造中的实施优先级,本文以具有中等收入和平均养老生活水平的宜昌市为例,根据当地实施完善社区的情况和相关研究文献提出理论假设。以宜昌市典型社区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所构建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结合数据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所有研究变量的权重,构建适合宜昌本地的中老年社区适老化评估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最后按照适老化指标的权重排序,对宜昌市典型社区提出适老化现状更新改造策略与措施。为改善宜昌市典型社区硬件环境适老化现状,本文提出应结合中老年居民的生理特点及居家养老需求,对通风设备、恒温设备等九项室内空间和高差处理、垂直交通等五项公共区域的适老化指标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为改善宜昌市典型社区软件环境适老化现状,从资金筹措、规范制度、设施建设及服务需求等四个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职责、规划标准及社会参与等三个角度阐述体系问题的解决对策。

杨茜[9](2020)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的相关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人口发展趋势,而中国作为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正经历着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但寿命的延长并非一直伴随着健康的延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无疑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积极老龄化作为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战略被提出,健康、参与和保障是这一发展战略政策框架的三大支柱,这三者相互促进的同时又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循环体系。健康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是使这个循环成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实现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多研究关注了社会参与对于老年人口健康的影响,而忽略了健康对于社会参与的作用,并且对于二者的关系也未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的数据,分别从社会参与的类型和频率两方面对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开发老年人的自身潜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本文的正文主要分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结论三个部分。理论部分回顾和评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与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从而提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样本的基本情况以及健康和社会参与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其中利用虚弱指数法分别构建了老年人身体和心理虚弱指数,运用了潜类别分析法对社会参与的类别进行了分类;然后利用单因素分析探讨了健康和社会参与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接下来重点考察了健康和社会参与关系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多因素分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探讨了健康和社会参与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了健康和社会参与频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刻画了老年人身心虚弱指数和社会参与频率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趋势;接着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健康和社会参与二者相互影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一般,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虚弱程度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的身体虚弱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攀升,且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男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好于女性老年人,且老化速度较女性老年人慢。城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优于农村老年人,直至85岁之后高龄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优于城镇老年人。老年人的心理虚弱指数在平稳中略有波动,且同样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男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比女性老年人要好,城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好于农村老年人。2、我国老年人整体社会参与水平较低,参与形式不够多样化。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比例不高,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没有进行任何社会活动参与。根据老年人参与各项活动条件概率的特点对社会参与进行分类之后发现,“不愿参与”型的老年人比例最高,其次是“人际互动”型、“帮助他人”型,“多样参与”型老年人的比例最低,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项目较为单一,不够多样化。3、老年人口健康是社会参与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老年人才有可能进行多样化的社会参与,如果健康状况较差则会制约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范围和水平。从健康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类型的影响来看,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因素的情况下,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则进行多样化社会参与的可能性越低,“不愿参与”型的可能性越高。从健康对老年人社会参与频率的影响来看,老年人个体的社会参与频率在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上均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差异,社会参与频率的增长变化率与初始水平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反向关系。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较少进行社会参与。4、积极的社会参与是老年人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发现,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类型来看,“多样参与”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好,“不愿参与”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差,即进行多样化的社会参与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均有积极的影响。从社会参与频率来看,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上均存在个体差异。身体虚弱指数的增长变化率和初始水平呈现显着的反向关系,而心理虚弱指数的变化速率和初始状态间则无显着关联。社会参与频率对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社会参与频率的增加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5、老年人健康和社会参与的个体差异显着。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老年人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在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上均存在着显着的个体间差异。基期身体健康较差的老年人个体其身体状况的下降速度较慢,而心理健康的变化速度和基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不存在显着的联系。与此同时,老年人个体的社会参与频率在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上均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差异,增长变化率与初始水平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反向关系。6、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循环关系。这种循环关系既包括“健康状况好——参与多样化/频率高——健康状况好”的良性循环,也包括“健康状况差——不愿参与/频率低——健康状况差”的恶性循环。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虚弱指数方法分别构建了老年人的身体虚弱指数和心理虚弱指数,用来综合反映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的身心健康状况。第二,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口社会参与呈现出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以识别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类型,进而检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否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类型的选择,以及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差异。第三,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分别刻画了老年人身体虚弱指数、心理虚弱指数、社会参与频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同时根据无条件模型分析了老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参与频率在初始水平以及增长速度上的个体间差异。第四,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相互影响的机理,指出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应尽可能纳入更多的社会参与种类,以期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利用更长跨度的数据,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出发,对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社会参与的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

秦璞[10](2020)在《中国4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应用XGBoost提升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高维)中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变量进行初步筛选,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抑郁症状相关因素,了解中国4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状情况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本研究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中国45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状应用抑郁量表简表(CES-D10)进行评估,根据文献将得分在10分及以上的定为有抑郁症状。2.根据最优参数构建XGBoost提升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按照变量重要性评分选出两个模型排名前100的变量,将两个模型的共同变量作为重要变量。使用选出的重要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计算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BIC)评分,通过5-折交叉验证计算模型准确率,与使用全部变量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变量筛选效果。3.本研究使用python3.7软件中XGBoost和Random Forest Classifier软件包以及R3.6软件中glm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1.数据库中共17708人样本,3998个变量,以血检数据中的人群为基础将其余11个数据文件合并后剩余11030人,3998个变量,经过清洗和整理,最终剩余8319例有效样本、476个变量。2.针对本研究数据,XGBoost提升树模型的最优参数:深度为6,学习率为0.01,棵数为10000。随机森林模型的最优参数:树的棵数为10000。3.XGBoost提升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选出的相同变量有22个。4.应用以AIC为准则的逐步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BIC值为8673.50,5折交叉验证准确率为75.09%。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该人群的抑郁症状相关因素OR值由大到小分别为生活水平、婚姻、记忆力、睡眠、健康、四种疼痛(爬楼或快步走时是否感到胸痛、是否感到头痛、是否感到手腕疼、身体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在椅子上久坐再站起来困难程度、连续爬楼困难程度、是否因健康和记忆原因上厕所、做家务和管钱有困难、慢跑一公里困难程度)和视力共16个,OR值最大为3.431为生活水平,最小1.091为慢跑困难程度。这些变量主要来自基本信息(1个为婚姻)、健康状况和功能(14个)、工作退休和养老金(1个为生活水平)三个数据文件。结论:1.面对跨学科、多维度的数据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后直接建立的logistic模型复杂度较高,可以使用XGBoos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变量进行筛选降维。使用筛选后变量建立的logistic模型,在不影响模型准确率的同时,模型复杂度大幅下降。2.本文最终选出16个抑郁症状相关变量,这些变量中非常重要的是生活水平,其次是婚姻,然后是记忆力。躯体疼痛指标包含4个,分别为胸痛、头痛、手腕疼及疼痛程度。生活能力的指标显示随着生活能力的下降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睡眠、自评健康和视力的低水平也与抑郁症状有关。

二、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五种偏好量表比较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与流行
    1.2 生命质量及评价量表
    1.3 基于偏好的量表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际AMD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现状
        1.4.2 国内AMD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多种生命质量量表比较研究现状
        1.4.4 研究评述
第2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1.1 五种偏好量表性能评价
        2.1.2 AMD患者不同类型生命质量现状测量
        2.1.3 AMD患者不同类型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4 基于偏好的HRQoL量表和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关系探讨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样本量的确定
    3.3 调查工具
        3.3.1 个人基本信息
        3.3.2 EQ-5D-5L
        3.3.3 15D
        3.3.4 AQoL-7D
        3.3.5 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
        3.3.6 CLVQoL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复习法
        3.4.2 专家咨询法
        3.4.3 现场调查法
        3.4.4 统计方法
    3.5 质量控制与伦理学处理
    3.6 技术路线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样本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信息
    4.2 五种偏好量表测量性能评价
        4.2.1 五种偏好量表效度评价
        4.2.2 五种偏好量表敏感度评价
        4.2.3 五种偏好量表一致性评价
        4.2.4 五种偏好量表测量性能总结
    4.3 样本人群不同类型量表下生命质量状况分析
        4.3.1 不同类型量表下生命质量得分概况
        4.3.2 不同类型量表下生命质量维度概况
        4.3.3 不同特征样本人群生命质量比较
    4.4 样本人群不同类型生命质量量表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4.4.1 基于偏好的HRQoL影响因素分析
        4.4.2 基于偏好的可行能力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4.3 视觉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5 基于偏好的HRQoL量表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关系探讨
        4.5.1 EQ-5D-5L量表与ICEAP-A量表关系
        4.5.2 EQ-5D-5L量表与ICECAP-O量表关系
        4.5.3 15D量表与ICECAP-A量表关系
        4.5.4 15D量表与ICECAP-O量表关系
        4.5.5 AQoL-7D量表与ICECAP-A量表关系
        4.5.6 AQoL-7D量表与ICECAP-O量表关系
第5章 讨论
    5.1 五种偏好量表在中国AMD人群性能表现
    5.2 多种类型量表下AMD患者生命质量现状
    5.3 多种类型量表下AMD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5.4 不同类型偏好量表关系探讨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和建议
    6.2 研究创新性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泰安市老年人睡眠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睡眠
    1.3 跌倒
    1.4 睡眠与跌倒的关系
2 研究目的
3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3.2.1 调查对象
        3.2.2 抽样方法
    3.3 资料收集方法
    3.4 调查内容与调查工具
        3.4.1 调查内容
        3.4.2 调查工具
    3.5 数据处理分析
    3.6 技术路线
    3.7 质量控制
4 结果
    4.1 基本情况
        4.1.1 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
        4.1.2 健康行为因素
        4.1.3 健康状况
    4.2 老年人睡眠的影响因素研究
    4.3 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研究
    4.4 老年人睡眠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
    4.5 老年人睡眠与跌倒的剂量反应关系
5 讨论
    5.1 睡眠的影响因素
        5.1.1 社会人口学因素
        5.1.2 健康行为相关因素
        5.1.3 自评身体状况因素
        5.1.4 经济状况因素
    5.2 跌倒的影响因素
        5.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5.2.2 健康行为相关因素
        5.2.3 自评身体状况因素
        5.2.4 经济状况因素
    5.3 睡眠与跌倒的相关性
    5.4 睡眠与跌倒的剂量反应关系
    5.5 研究展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录: 调查问卷(摘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音乐经验对认知老化的影响: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理论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认知老化研究发展简述
    2.2 认知老化理论
        2.2.1 加工速度理论
        2.2.2 执行功能理论
    2.3 加工速度与执行功能研究范式
        2.3.1 加工速度研究范式
        2.3.2 执行功能研究范式
    2.4 音乐经验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6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3 研究一问卷调查
    3.1 被试
    3.2 调查材料
    3.3 问卷调查结果
4 研究二加工速度测试
    4.1 实验1a特殊符号搜索任务
        4.1.1 被试
        4.1.2 仪器和实验材料
        4.1.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4.1.4 实验设计
        4.1.5 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4.1.6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检验
        4.1.7 讨论
    4.2 .实验1b数字符号搜索任务
        4.2.1 被试
        4.2.2 仪器和实验材料
        4.2.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4.2.4 实验设计
        4.2.5 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4.2.6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检验
        4.2.7 讨论
    4.3 实验1c简单反应时及选择反应时任务
        4.3.1 被试
        4.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4.3.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4.3.4 实验设计
        4.3.5 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4.3.6 速度准确性权衡检验
        4.3.7 讨论
5 研究三执行功能任务
    5.1 实验2a N-back任务
        5.1.1 被试
        5.1.2 实验仪器和材料
        5.1.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5.1.4 实验设计
        5.1.5 正确率和反应时数据
        5.1.6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检验
        5.1.7 讨论
    5.2 实验2b抑制控制(flanker)任务
        5.2.1 被试
        5.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5.2.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5.2.4 实验设计
        5.2.5 干扰抑制和冲突适应结果
        5.2.6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检验
        5.2.7 讨论
    5.3 .实验2c反应抑制(GO/NO-go)任务
        5.3.1 被试
        5.3.2 实验仪器及材料
        5.3.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5.3.4 实验设计
        5.3.5 正确率与反应时结果
        5.3.6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检验
        5.3.7 讨论
    5.4 实验2d local-global转换任务
        5.4.1 被试
        5.4.2 实验仪器及材料
        5.4.3 单个实验试次流程
        5.4.4 实验设计
        5.4.5 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
        5.4.6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检验
        5.4.7 讨论
6 音乐成熟度指数与加工速度及执行功能任务的相关关系
7 综合讨论
    7.1 音乐经验对加工速度影响
    7.2 音乐经验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7.3 研究不足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研究假设
    5 理论基础
    6 研究内容
    7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评价工具
    4 数据分析
    5 质量控制
    6 研究结果
    7 讨论
    8 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三部分 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
    1 研究目的
    2 干预模式构建依据
    3 干预模式构建
    4 干预模式实施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1 主要研究成果
    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中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中老年人定义
        2.健身气功定义
        3.生活质量
    (二)研究现状
        1.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2.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影响研究现状
        3.相关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数理统计法
四.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质量在自变量上的差异性
        1.非锻炼群体及参与不同体育项目群体的生活质量的差异
        2.人口学变量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
        3.健身气功锻炼量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
    (二)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1.生理健康各维度回归分析
        2.心理健康各维度回归分析
        3.生活质量总评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1.人口学变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健身气功锻炼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现状
        1.2.2 老年综合评估研究现状
        1.2.3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相关健康调查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1.4.1 老年人
        1.4.2 老年人健康状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总体
        2.2.2 研究样本
        2.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回顾法
        2.3.2 专家函询法
        2.3.3 问卷调查法
    2.4 研究工具
        2.4.1 专家函询问卷
        2.4.2 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2.4.3 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
    2.5 资料收集与分析
        2.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2.5.2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6.1 调查前质量控制
        2.6.2 调查过程中质量控制
        2.6.3 调查结束后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问题
    2.8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文化调适结果
        3.1.1 函询专家一般资料
        3.1.2 函询专家积极程度
        3.1.3 函询专家权威程度
        3.1.4 评估工具修订内容
    3.2 预调查结果
    3.3 正式调查结果
        3.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3.2 研究对象健康状况
        3.3.3 研究对象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4.2 评估工具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4.2.1 评估工具适用性
        4.2.2 评估工具可行性
    4.3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4.3.1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共病现象严重,防治意识不足
        4.3.2 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4.3.3 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4.3.4 老年人社会支持度良好,但居住环境安全性较差
        4.3.5 各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4.4 研究对象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研究对象健康状况高度相关
        4.4.2 生活方式是影响研究对象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4.4.3 经济及医疗保障因素对研究对象健康状况影响较大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四川汉藏羌族中老年人肌少症与代谢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
    2.研究时间
    3.研究地点
    4.研究对象
    5.资料收集及测量方法
    6.诊断及分组标准
    7.问卷调查员招募和系统培训
    8.数据的录入及质量控制
    9.统计分析
    10.伦理审查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四川汉、藏、羌族人群人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1.汉、藏、羌族的人口学特征
        2.汉、藏、羌族人群的生活习惯
        3.汉、藏、羌族人群合并慢性疾病情况
        4.汉、藏、羌族老年综合征的情况
        5.汉、藏、羌族实验室生化检查特征
        6.小结
    第二部分 四川汉、藏、羌族中老人肌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汉、藏、羌族肌少症的患病率
        2.汉、藏、羌族肌少症组/非肌少症组人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汉、藏、羌族肌少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健康数据和典型社区调研的宜昌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1.1.2 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发展格局
        1.1.3 适老化改造成为养老事业发展重点
        1.1.4 宜昌市适老化现状具有较强典型性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养老住宅研究
        2.1.2 养老服务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养老服务模式及体系研究
        2.2.2 适老化住宅研究
        2.2.3 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意愿及需求研究
        2.2.4 既有住区适老化程度指标体系研究
        2.2.5 既有住区适老化现状及改造研究
    2.3 宜昌市养老模式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宅适老化对城镇中老年人幸福感影响研究
    3.1 模型设定
        3.1.1 主观幸福感估计:Ordered Probit模型及边际效应分析
        3.1.2 主观幸福感估计:非线性分层模型
    3.2 数据来源
    3.3 变量说明和数据描述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实证分析
        3.4.1 主观幸福感的ordered probit估计
        3.4.2 住宅适老化特征的边际效应分析
        3.4.3 考虑社区异质性的非线性分层模型估计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昌市典型中老年社区适老化现状调查研究
    4.1 典型社区调研方案设计
        4.1.1 调研目的及内容
        4.1.2 社区适老化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3 调研对象及流程
    4.2 典型社区调研问卷设计
        4.2.1 设计原则及思路
        4.2.2 调研问卷的设计
    4.3 典型社区调研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信度分析
        4.3.3 适老化现状调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宜昌市典型中老年社区适老化指标模型构建及分析
    5.1 宜昌市典型中老年社区适老化指标模型的构建
        5.1.1 模型构建的目的
        5.1.2 模型构建的变量选取
        5.1.3 模型构建的研究假设
        5.1.4 中老年社区适老化指标模型路径图
    5.2 宜昌市典型中老年社区适老化指标模型数据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2.4 指标权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宜昌市典型中老年社区适老化改造措施
    6.1 硬件环境改造措施
        6.1.1 室内空间改造措施
        6.1.2 公共区域改造措施
    6.2 软件环境发展建议
        6.2.1 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6.2.2 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问题及对策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宜昌市典型中老年社区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的相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特色
2.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老年健康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2.1.2 社会参与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2.1.3 其他因素的影响
        2.1.4 文献评述
    2.2 相关概念
        2.2.1 老年人口
        2.2.2 老年健康
        2.2.3 社会参与
    2.3 相关理论回顾
    2.4 理论框架
3.研究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选取与描述
    3.3 研究方法
        3.3.1 潜在类别分析
        3.3.2 潜变量增长模型
4.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的基本状况分析
    4.1 老年人口健康的现状
        4.1.1 各个健康指标的特征
        4.1.2 健康综合指标的构造
        4.1.3 虚弱指数的特征
    4.2 社会参与的现状
        4.2.1 社会参与的频率
        4.2.2 社会参与的类型
    4.3 本章小结
5.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相关关系的描述性统计
    5.1 健康和社会参与的相关关系
        5.1.1 健康和社会参与频率的相关关系
        5.1.2 健康和社会参与类型的相关关系
    5.2 健康和控制变量的分布
    5.3 社会参与和控制变量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6.老年人口健康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实证
    6.1 健康对社会参与类型的影响
        6.1.1 健康对“多样参与/不愿参与”型的影响
        6.1.2 健康对“人际互动/不愿参与”型的影响
        6.1.3 健康对“帮助他人/不愿参与”型的影响
    6.2 健康对社会参与频率的影响
        6.2.1 身体健康对社会参与频率的影响
        6.2.2 心理健康对社会参与频率的影响
        6.2.3 不同老年人群体健康对社会参与频率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口健康的影响实证
    7.1 社会参与类型对健康的影响
        7.1.1 社会参与类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7.1.2 社会参与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7.2 社会参与频率对健康的影响
        7.2.1 社会参与频率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7.2.2 社会参与频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7.2.3 不同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频率对健康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8.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相互影响机理探讨
    8.1 健康对社会参与的影响机理
    8.2 社会参与对健康的影响机理
    8.3 相互影响的循环机理
9.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中国4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决策树集成学习模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五种偏好量表比较与生命质量评价研究[D]. 司燕会. 山东大学, 2021(02)
  • [2]泰安市老年人睡眠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D]. 洪壮. 山东大学, 2021(11)
  • [3]音乐经验对认知老化的影响: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理论的解释[D]. 黄丕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 谢颖.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中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李炫灵.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6]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红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7]四川汉藏羌族中老年人肌少症与代谢相关因素的研究[D]. 林旭.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8]基于健康数据和典型社区调研的宜昌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D]. 王紫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和社会参与的相关关系研究[D]. 杨茜.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中国4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D]. 秦璞.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443例中老年人视力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