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成立另一个超级集团

欧洲将成立另一个超级集团

一、欧洲将成立又一超强集团(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何杰[2](2020)在《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迅速增强,但相比于硬实力的快速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水平仍然不高。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标志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谋求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阿富汗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之一,其他国家提出的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对阿富汗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一带一路”的互惠互通不能只依靠援助经济发展、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还需要获得阿富汗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政策的认可和共鸣。因此,了解阿富汗及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主观性“客观”认知主要依赖新闻媒体。也就是说,阿富汗新闻媒体的涉华报道可以引导和强化阿富汗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认知。那么,分析和研究阿富汗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以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黎明新闻网、帕支瓦克新闻网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601篇普什图语涉华报道为语料,结合建构主义、话语幻象、国际传播学的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言-符号行为、社会影响、语境进行跨学科的分析,以期客观准确地了解阿富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现状以及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制定改善在阿富汗的国家形象的策略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研究发现,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对言语主体、言语内容进行了刻意选择,报道的话语权掌握在阿富汗本土媒体和西方媒体手中,内容突出“中阿关系”、“中国国情”两个议题。同时,涉华报道通过大量使用“反恐是战争”、“和平是旅程”、“国家是人”、“阿富汗是舞台”等隐喻,引导受众接受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对中国身份和角色的框定,即反恐支持者、和平的维护者、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要配角等。整体来看,由于受到中国强势崛起所引发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格局变化、“西强东弱”的全球传播格局、21世纪以来中阿在各领域的友好务实的互利合作、中国“深度介入、经济止损”的阿富汗政策、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自身利益诉求与阿富汗国家利益互动博弈以及阿富汗社会对社会主义的刻板印象、“国强必霸”历史逻辑、宗教信仰体系差异、西方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建构了一个“坚定支持阿富汗和平与发展、迅速崛起的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涉华报道中“妖魔化中国”、“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以否定的态度把中国刻画为一个日趋强大、不断强硬、拥有全球野心、存在可能威胁,同时缺乏民主、人权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的社会主义国家。

詹子懿[3](2020)在《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复杂变动,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着深刻而剧烈的转型,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显着提升。东南亚拥有着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航道和战略水域,是进出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这种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密切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使得东盟及其成员国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至关重要,其是中国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的依托地带,也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中国—东盟总体外交关系中,防务外交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互信和理解、减少疑虑、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安全抓手和重要支撑。中国与东南亚的防务外交开始于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出现了重大变革,伴随着东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对外战略与安全观念的转变,中国与东南亚(东盟国家)的防务外交进程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步入新的平台、轨道和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并推动着亚太地区新型安全秩序的建立。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与高度繁荣的经济合作相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机制水平低、互动领域狭窄、内容层次有限和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困扰着双方防务外交的深入发展,进而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背景下,系统全面地研究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关系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有着重大学术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于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演绎分析的方法,将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置于冷战后亚太安全合作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进程中,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轨道、多领域的探究,并基于经验梳理归纳总结双方防务外交发展中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明确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从而为中国周边防务外交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政策启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主体六章节和结论。绪论部分立足于当今中国外交战略与亚太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其不足和局限性,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基础和方向指导。第一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防务外交概念的不同认知和使用,对防务外交做出了准确和全面的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视角和概念框架。此外,本章还将从宏观背景和历史参照的角度梳理冷战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防务外交的发展。第二章将结合冷战结束后国际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分析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演变的原因。在基础因素方面,两极对抗的终结为亚太地区战略力量的分化重组和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全面发展扫清了障碍,进而为中国—东南亚(东盟)防务外交的转型铺平了道路。动力因素方面,冷战结束后全球、区域间、区域、次区域和国家等多层次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造成亚太地区安全威胁的综合化,迫切地要求中国与东盟国家提升地区实际安全治理能力,而防务外交则切合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诉求。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对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分析的主体,分别探究了东盟框架内外的政策实践。其中,东盟组织框架内、以东盟为中心和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开展的最重要平台,这些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以及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在东盟组织框架外开展了大量的防务外交与合作,主要有香格里拉对话和北京香山论坛等由大国发起并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开展的防务外交,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延续并拓展深化的双边防务联系,包括防务对话交流、国防教育、武器转让和国防技术合作、舰艇访问、联合军事演练等多个内容领域。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评析和展望,归纳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指出其面临的内容层级较低、“软安全”导向与过于依赖多边机制三大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扎实提升防务外交层级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国家战略互信建设;第二,切实履行亚洲新安全观中的“综合安全”理念,统筹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第三,继续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的防务合作,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做实具有战略潜力、战略价值的双边关系上,打造有助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的防务外交“战略支点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中国—东盟防务外交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杨学平[5](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等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巩固统一稳定的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的“大一统”观念便形成,且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此后的汉、唐、元、明、清等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割据和分裂,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近百年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国家独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留下的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了,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正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了,才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在国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通过何种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等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就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的“法宝”。这个“法宝”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中国化”的?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展开,期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所裨益。本研究结合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行研究时,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化之源”,即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进行了阐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没有以独立的篇章展现出来,而是有机地渗透在他们关于民族和国家理论的论述中。他们的思想光芒主要由继承者列宁完整提出,进而系统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化”之“源”。基于此,本部分较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的形成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而呈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之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进行了剖析。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国化”正处于艰辛探索的关键节点为视阈,并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层面三个维度,考察了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在那个节点能够明显“起步加速”,以此更加全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划分和阐述。在纵向上,以显着变化的历史阶段节点为界,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分为1921-1949、1949-1978、1978年以来三个主要阶段来考察,并尝试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的基本态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多维成果进行了梳理。将成果划分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道路成果。具体而言,理论成果分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制度成果分为政治制度成果和制度性法规成果;道路成果集大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此坚定民族区域自治自信,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一步推向深入提供路径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中国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也并非偶然,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国化”的结果。这一“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解放、实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正确抉择过程,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化”产物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成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启示我们,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继承者”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一片光明。

向洁[6](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谈亚锦[7](2018)在《戴高乐外交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958-1969年) ——基于博弈论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追求法国的伟大,坚持外交上的独立自主,以努力打破两极格局、恢复法国大国地位为己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摆脱殖民束缚,运用合纵连横的战略抗美抵苏,在欧洲大陆乃至在世界外交舞台纵横捭阖。本文先后选取了戴高乐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路径选择,以期加深我们对戴高乐时期外交政策的理解。对美外交是戴高乐外交斗争最激烈也最丰富的领域。戴高乐以备忘录外交形式,试图搭上美国核威慑和世界大国的便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自己下一步的自由行动创造条件。双方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欧洲未来的定位上,因为互不相让而陷入“囚徒困境”。基于“懦夫博弈”的策略,戴高乐不顾美国的反对,坚决发展独立的核威慑力量。双方争夺的高潮出现在戴高乐于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一方面是基于防范风险的“最大最小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搭北约防务的便车。最后受制于法国国内社会、经济危机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戴高乐在他执政晚期与美国实现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也是博弈双方当时的最优策略选择。对欧外交是戴高乐外交的基础和重点,戴高乐与他的欧洲伙伴在欧洲一体化,主要是政治一体化的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分歧。戴高乐为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和国家的独立要求,寻求建立“国家间”的欧洲,而他的伙伴国则坚持建立“超国家”的欧洲,最终因分歧巨大无法达成共识,双方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松散的国家间的合作而无法过渡到高层次的政治一体化合作。戴高乐的行为如同“猎鹿博弈”中那个自私的猎人,只顾自己捕捉到兔子而放走大家的鹿。戴高乐不仅追求政治利益,还不忘追求经济利益。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制订过程中,他巧妙利用“囚徒困境”无限重复博弈,威胁使用触发策略——如停止推进相关进程甚至威胁退出共同体等策略实现法国的诉求。为避免共同体成为美国的附庸,也为维护自身的领导地位,当英国申请加入共同体乃至欧洲政治联合的谈判时,戴高乐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执政初期,在处理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危机冲突中,戴高乐始终坚持“懦夫博弈”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策略予以应对。在执政后期基于囚徒困境无限重复博弈,戴高乐选择与苏联缓和、谅解和合作。对华建立外交关系,是戴高乐基于打破两极格局的设想而做出的战略举措。在建交前,法中双方因台湾问题和阿尔及利亚问题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陷入“囚徒困境”,双方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两败俱伤。随着《埃维昂协议》的签署,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解决,为双方建交扫清障碍,戴高乐抓住机会,运用“先动占优策略”实现与中国建交,凸显了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特点。戴高乐的非洲政策集中在去殖民化上,尽管他处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和撒哈拉以南地区法属领地的独立时,在具体政策实施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基于“囚徒困境”无限重复博弈而选择合作,即法属领地实现独立、法国摆脱殖民地枷锁,从而双方实现共赢。总之,戴高乐的外交政策尽管存在一些内在矛盾,但还是体现了他追求法国大国地位的不妥协精神,也反映了他能适应环境变化灵活应对的特点。

宋强[8](2016)在《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格局的结束,“全球化”的影响逐渐凸显。单纯进行传统的“国家公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的要求。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世界公民教育思潮随之兴起。在此过程中需要研究并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关系的;二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主张的世界公民教育是否现实可行。研究基于对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描述性研究、反思性研究、评价性研究”三个递进的维度来展开:第一个维度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什么”?对思潮进行描述性研究,集中在思潮的核心概念(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世界公民资格观和教育观(第五章、第六章)等方面。一是在核心概念上,对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界定。二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上,通过科学设定检索式,对Web of Science、Scopus两大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SSCI、维普、万方检索”四大中文检索库中的数千条相关文献的分析,解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在厘清公民教育各思想流派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公民资格观和世界公民教育观的分析,从认同、权利、义务、参与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思潮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世界公民教育的意义: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世界公民教育的实施:教师培训与课程改革;世界公民教育的维度: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世界公民教育的载体:全球治理与世界政府;世界公民教育的普适性: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样文明。第二个维度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为什么”?对思潮进行反思性研究,研究思潮为什么会产生、发展和在当代兴起,探寻思潮背后的理论根源。一是思潮的历史发展(第三章)。通过“三期七段式”的划分,梳理了自公元前4世纪至今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发展脉络。二是与世界公民教育有关的世界主义理论,全球治理理论,全球化理论,以及世界性与民族性理论(第四章)。研究表明:第一,世界主义思想理论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之源,在世界公民教育发展低潮时,世界主义始终以螺旋式在不断发展,不管是在古希腊城邦时代还是民族国家崛起时期;第二,全球化造成了全球分化,有西方意识形态的痕迹,但仍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第三,在各国同意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国际组织和部分学者在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对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政府、世界联邦的建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并通过宣传和教育项目、专题课程来实施;第四,“爱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等与世界主义截然相对的民族性概念与理论”和“超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人类主义等与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有共通之处的世界性概念与理论”共同构成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思想基础。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怎么样”?对思潮进行评价性研究,对思潮的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第七章)进行梳理,并通过“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等批判性理论;轴心文明理论、文明辐射理论等对立理论;民族认同、语言、宗教、环保等世界公民教育的畸形发展”去评价和解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对“谁是世界公民,谁来承载世界公民教育,国家如何应对国际组织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国际组织向’全球共同体’的发展愿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将深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第八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肯定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导多维度公民资格与认同2.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种值得借鉴并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3.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具有五项主要特征:从思潮的影响范围看,是一种在发达国家大型、发展中国家中型的思潮;从思潮的意识形态来看,主观着眼意识形态全球化,客观促进全球理解;从思潮的目的与效果来看,存在着主客观不统一的吊诡;从思潮的兴盛原因来看,是倡导型和危机逼迫型的结合;从思潮的传播主动性来看,是一种被动的思潮。

宋思曼[9](2013)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心是一个大国范围内能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挥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的作用与功能,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支点,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国家中心城市是基于国情与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的城市等级规划概念,是对中心城市经典理论和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其特定的城市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体现为“1+3+1”的结构体系:政治功能是关键因素,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是主要内容,枢纽功能是基础。本论文以全球的开放视野,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了五大主导功能的概念内涵、作用原理和发展特征,提出了普遍意义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路径,初步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理论框架。论文围绕“1+3+1”的功能体系建立了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有助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与科学化。重庆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地缘特征、特殊市情、规模基础、国家战略的特殊地位和后发型成长优势,都使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存在与其他沿海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较大差异性。论文研究并提出,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要在政治功能上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策划发展重点,在经济功能方面结合传统工业城市和农村区域面积大的特点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目标和方向,在社会功能方面要重视人口规模集聚与人口结构优化的路径,在文化功能方面重点完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及其产业发展规划,在枢纽功能方面突出构建内陆联通世界的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开放策略。

逄爱成[10](2012)在《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进入了美国单极主导下的政治经济军事新格局,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要标志的冷战色彩日益淡化,金融主导下的经济战不断提升。美元已超越了主权国家货币的范畴,具有明确政策法律、人员机构等条件支持,并已融入和渗透到美国全球霸权各领域,成为实现美国国家意志、维护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战略。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是维护美国自身发展、实现霸权护持和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秩序变革进程的集合体,是支撑美国全球霸权体系运行的金融基础。认识和研究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内涵、运行模式以及运行结构等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按照历史本体论的要求,采取了理性选择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进行了纵横结合的交叉性分析。从纵向视角来看,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先后经历了“两次跃升、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形成了波浪式发展曲线,美元霸权战略内在的“创新性”是其发展演变的不竭动力。从横向角度看,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多维实力结构和成熟运行机制基础之上。在运行实践中,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运行主要体现为三种模式:货币特权模式、华尔街模式和渗透融合模式。同时,美元霸权战略也是一个蕴含内在矛盾与面临外部挑战的复合体,这也是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最后,以美国国债危机作为切入点对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进行实证性的案例分析,认为美国国债已成为美元霸权战略的“稳定器”和“缓冲器”,为美元霸权战略的扩展与收缩提供了巨大弹性空间。为了保证美国世界霸权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元霸权战略必须要维持美国国民福利与国际义务、政府与国会、霸权实力与霸权威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要素间的动态平衡。尽管目前美国陷入金融危机,经济增长缓慢,但美国国内具有超强的自我修复力和创新力,美元霸权战略仍具有超强的现实基础。

二、欧洲将成立又一超强集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将成立又一超强集团(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1.2.2 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1.2.3 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2 论文的研究目标、任务和难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 语料来源和例句体例
        1.4.1 语料的选取和处理
        1.4.2 例句体例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国家形象的内涵和属性
        2.1.1 国家形象的三重内涵
        2.1.2 国家形象的基本属性
    2.2 建构主义的国家形象观
        2.2.1 社会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2.2.2 后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2.2.3 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
    2.3 话语幻象理论
        2.3.1 话语幻象
        2.3.2 话语幻象的分析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语言-符号行为分析
    3.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主体分析
        3.1.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
        3.1.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信源分析
    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内容分析
        3.2.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议题分析
        3.2.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及物性分析
    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形式分析
        3.3.1 战争隐喻
        3.3.2 旅程隐喻
        3.3.3 拟人隐喻
        3.3.4 表演隐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社会影响分析
    4.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阿互动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4.1.1 阿富汗的好邻居
        4.1.2 阿富汗的好朋友
        4.1.3 阿富汗的重要伙伴
        4.1.4 难以完全信赖的中国
    4.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际形象
        4.2.1 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
        4.2.2 新兴崛起的强权国家
    4.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内形象
        4.3.1 政治形象
        4.3.2 经济形象
        4.3.3 社会形象
        4.3.4 文化形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境分析
    5.1 国际力量格局的影响
        5.1.1 国际政治格局保持多极化发展势头
        5.1.2 东西方经济力量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
        5.1.3 全球传播格局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
    5.2 中国与阿富汗交往互动的影响
        5.2.1 中阿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5.2.2 中阿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5.2.3 中阿加大军事安全合作
        5.2.4 中阿人文交流日趋活跃
    5.3 国家利益的影响
        5.3.1 阿富汗国家利益的界定
        5.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国家性”
        5.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市场性”
    5.4 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5.4.1 历史传统意象的固化和延展
        5.4.2 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的折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 (二)黎明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附录 (三)帕支瓦克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作者简历

(3)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第一章 防务外交及其在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早期表现
    第一节 防务外交概念辨析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缘由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 东盟框架内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第二节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第三节 “10+1”“10+3”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第四章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第一节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的多边防务外交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双边防务外交的发展
第五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评析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局限性
第六章 防务外交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坚持多内容领域齐头并进,夯实防务外交信任基础
    第二节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筹维护,推动防务外交深入开展
    第三节 维护多边与经略双边相结合,优化防务外交战略布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概念界定
        (一) 民族区域自治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四、结构设计
    五、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原则
        (二) 具体技术方法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化之源”: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动因
        (一) 对“民族文化”自治思想泛滥的直接回击
        (二) “联邦制”还是“集中制”争论的持续升温
        (三) 民族平等理想的矢志追求
        (四) 地方自治理论的深入思考
        (五) 民族自决权理论发展的纵深推进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十月革命”之前:“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二) “十月革命”之后:“联邦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基本特征
        (一) 批判性和革命性
        (二) 开放性和发展性
        (三) 时代性和具体性
        (四) 阶级性和人民性
第二章 “化之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历史契机
    一、国家和民族层面:统一融合的历史传统与救亡图存的特殊处境
        (一) 长期统一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
        (二) 命运共同体接连遭受危机
    二、国际层面: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兴未艾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推动
        (一)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流的深刻影响
        (二) 共产国际“民族化”信号的强力释放
    三、中共层面:民族问题理论的逐步涉猎与民族工作实践的有序推进
        (一) 民族问题解决之道的初步认识
        (二) 民族工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
第三章 “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
    一、1921-1949:从“蹒跚学步”的“应然”到“独立前行”的“必然”
        (一) 1921-1931年的酝酿萌芽期
        (二) 1931-1937年的起步尝试期
        (三) 1937-1946年的加速探索期
        (四) 1946-1949年的初步形成期
    二、1949-1978:从“全新起航”的“阶进”到“挫折发展”的“缓进”
        (一) 1949-1956年的全面奋进期
        (二) 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期
        (三) 1966-1978年的挫折发展期
    三、1978年以来:从“步入正轨”的“求实”到“平稳迈进”的“务实”
        (一) 1978-1982年的回归初心期
        (二) 1982年至今的丰富发展期
第四章 “化之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多维成果
    一、理论成果
        (一) 创立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二)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二、制度成果
        (一) 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制度
        (二)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代表的制度性法规
    三、道路成果
        (一)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二)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三)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化之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经验启示与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一) 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是基本前提
        (二) 保障国家团结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价值追求
        (三) 助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重要动力
        (四) 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是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一) 推动统一与自治的顶层设计
        (二) 推进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三) 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力度
        (四) 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五) 处理好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
        (二) 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 着力增进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认同
结语: 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合作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戴高乐外交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958-1969年) ——基于博弈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成果
        1.2.2 国内研究成果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本文的不足
    1.5 本文主要思路和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博弈的基本概念
        1.6.2 博弈的分类
        1.6.3 博弈的基本模型
2.戴高乐外交政策总论(1958-1969)
    2.1 戴高乐外交政策的时代背景
    2.2 戴高乐外交政策的理念
    2.3 戴高乐外交政策的方针
    2.4 戴高乐外交政策的目标
    2.5 戴高乐外交战略
    2.6 对戴高乐摆脱殖民枷锁和发展核武的看法
    小结
3.戴高乐时期法国对美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3.1 法美备忘录外交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3.2 欧共体未来的定位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3.3 核武器发展与核战略分歧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3.4 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3.5 法美外交关系缓和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小结
4.戴高乐时期法国对欧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4.1 戴高乐“国家间”的欧洲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4.1.1 富歇计划
        4.1.2 法德和约
        4.1.3 共同农业政策的“空椅危机”
        4.1.4 戴高乐“国家间”的欧洲政策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4.2 法英欧洲一体化政策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4.3 法德主导下的共同农业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4.4 法苏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4.4.1 戴高乐执政前期法苏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1958-1964)
        4.4.2 戴高乐执政后期法苏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1964-1969)
    小结
5.戴高乐时期法国对中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5.1 法中建交前的背景
    5.2 法中建交前的政策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5.3 法中建交
    5.4 法中建交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小结
6.戴高乐时期法国对非外交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6.1 阿尔及利亚问题的由来与戴高乐上台
    6.2 埃维昂协议之前的法阿政策概述(1958-1962)
    6.3 埃维昂协议之后的法阿政策概述(1962-1969)
    6.4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法国政策
    6.5 戴高乐非洲政策路径选择博弈解析
    小结
7.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公民”教育提出挑战
        (二) 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三) 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面对“世界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断博弈
        (四) 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需要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由国家维度到世界维度
        (二) 世界公民教育的外延:由世界维度到多元维度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一) 研究问题
        (二) 分析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一) 总体特点
        (二) 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三) 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研究
        (一) 总体特点
        (二) 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三) 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期(公元前4世纪-1945年)
        (一) “道德普世主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76年)——“世界公民”的提出与世界主义的兴盛
        (二) “宗教普世主义”阶段(公元476年-16世纪)——由“宗教世界的公民”向“世界公民教育”过渡
        (三) “政治普世主义”阶段(16世纪-1945年)——源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近代公民观念诞生与“世界公民”政治诉求的明晰化过程
    二、初创期(1945-1991)
        (一) “前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45-1973)——“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与思想初兴
        (二) “文化普世主义”阶段(1973-1991)——“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多元发展
    三、快速发展期(1991年至今)
        (一) “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91-2000)——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兴起
        (二) “数字普世主义”阶段(2000-)——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广泛传播与国际组织、民族国家的积极应对
第四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
    一、世界主义
        (一) 世界主义的内涵
        (二) 世界主义的发展历程
        (三) 世界主义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之源
    二、全球化理论
        (一) 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
        (二) 全球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 全球化促进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三、全球治理理论
        (一) 全球化背景下由“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二) 全球治理的内涵
        (三) 全球治理的主要推进机构
        (四) 全球治理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价值指导
        (五) 全球治理的局限
    四、世界性与民族性系列理论
        (一) 从个人主义到人类主义模式
        (二) “多元文化主义/国家主义模式”与“国家主义/世界主义模式”
第五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
    一、关于世界公民资格的演进:世界范围内的公民资格扩展
        (一) 国家框架内的公民资格
        (二) 世界公民资格的孕育
        (三) 世界公民资格的展开
    二、关于世界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优先权之争
        (一) 认同的内涵
        (二) 由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转变的原因
        (三) 对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优先权的争论
    三、关于世界公民权利:基于国家的契约式保障
        (一) 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权利观
        (二) 世界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三) 世界公民实际被赋予有限的权利
    四、关于世界公民义务:担当全球道德责任
        (一) 世界公民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二) 世界公民怎样履行义务——培养国际素质,分层实施
    五、关于世界公民参与:主动参与全球事务
第六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教育观
    一、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地位
        (一) 世界公民教育是应对全球变革的要求
        (二) 世界公民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实际处于“一般地位”
        (三) 世界公民教育是多维度公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四) 世界公民教育可以统合同类教育思潮共同推动全球发展
    二、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标
        (一) 宏观层面:不同立场的教育目标
        (二) 微观层面:“知识、情感、态度”的目标
    三、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内容
        (一) 国际组织:培养担当全球责任的世界公民
        (二) 怎样培养与成为“世界公民”
        (三) 培养全球参与意识
        (四) 培养文化公民,实行主动公民教育
        (五) 面向全球的多领域教育
        (六) 建立世界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四、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途径
        (一) 依托多元文化教育
        (二) 分层展开
        (三) 创设环境
        (四) 学科渗透
第七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
    一、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国际理解和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一) 合作共生:融入民族国家的教育政策与课程改革
        (二) 追溯源头:在教师教育中增加“世界公民”的内容
        (三) 主动实践:融入教师的教育理念
    二、实践带来的认同危机:民族国家内部对世界公民教育接受的限度
        (一) 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张力:国家认同趋于强大
        (二) 学校和教师:没有准备好培养世界公民
        (三) 受教育者:尚未把握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尺度
    三、理论的质疑:是否有利于实现全球公正与正义
        (一) 质疑西方单向度的全球公正与正义
        (二) 质疑无差别地推行世界公民教育
    四、理论的争议:批判与对立理论
        (一) 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批判理论
        (二) 挑战世界平等与正义:对立理论
        (三) 偏离与背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畸形发展
第八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一) 在肯定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导多维度公民资格与认同
        (二) 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种值得借鉴并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
        (三)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五项主要特征
    二、反思
        (一) 谁是世界公民——社会精英还是普罗大众?
        (二) 谁来承载世界公民教育——世界政府抑或民族国家?
        (三) 国家如何应对国际组织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抵制排斥或者选择性引入?
        (四) 批判性世界公民教育的视角——世界一体化还是多样化?
    三、展望
        (一) 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逐步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
        (三) 国际组织向“全球共同体”的发展愿景
        (四)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将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学术意义
        1.1.3 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
        1.2.1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研究
        1.2.2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实践发展
        1.2.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2.4 国外相关实践发展
        1.2.5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1.3 研究的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与功能
    2.1 中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1.1 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2.1.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核心
    2.2 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2.1 现代世界城市特征
        2.2.2 世界城市五大学说
        2.2.3 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2.3 城市功能意义的引入
        2.3.1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2.3.2 城市功能的意义
        2.3.3 城市功能的内容
    2.4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
        2.4.1 基于西方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2 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2.4.3 中国城市的政治功能地位
        2.4.4 基于中国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5 国家中心城市“ 1+3+1”功能关系
    2.5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
    2.6 中国规划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2.7 本章小结
3 国家中心城市政治功能
    3.1 政治功能的内涵
    3.2 政治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3.2.1 较高等级政治地位
        3.2.2 国家战略部署重地
    3.3 政治功能的作用原理
    3.4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与战略意义
        3.4.1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
        3.4.2 重庆国家战略意义
    3.5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5.1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启示
        3.5.2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6 本章小结
4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功能
    4.1 经济功能的内涵
    4.2 经济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4.2.1 全国高占比经济总量
        4.2.2 高占比较的三次产业
        4.2.3 机体丰厚的第二产业
        4.2.4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4.2.5 独特的金融中心地位
    4.3 经济功能的作用原理
    4.4 经济功能的实现途径
        4.4.1 知识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4.4.2 三次产业高端向发展
        4.4.3 二次产业集群式发展
    4.5 重庆经济功能的发展演变
        4.5.1 重庆经济功能发展演变
        4.5.2 传统工业城市基础
        4.5.3 服务业腾飞的机遇
    4.6 重庆经济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4.6.1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4.6.2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4.6.3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4.6.4 商务会展产业发展
        4.6.5 金融中心创新发展
    4.7 重庆经济发展预测
    4.8 本章小结
5 国家中心城市社会功能
    5.1 社会功能的内涵
    5.2 社会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5.2.1 集聚性与城市规模
        5.2.2 开放性与外来人口
        5.2.3 知识性与智力人群
    5.3 社会功能的作用原理
    5.4 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5.4.1 树立开放城市的发展理念
        5.4.2 创造知识人群的发展环境
    5.5 重庆开放的城市社会传统
    5.6 重庆社会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5.6.1 建设开放高地吸纳国际人口
        5.6.2 改革户籍制度集聚市内人口
        5.6.3 建成教育高地提高人口素质
    5.7 重庆城市规模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
    6.1 文化功能的内涵
    6.2 文化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6.2.1 多元的文化生态
        6.2.2 丰富的文化设施
        6.2.3 发达的文化经济
    6.3 文化功能的作用原理
    6.4 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6.4.1 加强物质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
        6.4.2 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与辐射
    6.5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解读
    6.6 重庆文化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6.6.1 重庆建筑风格与城市风貌特色
        6.6.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6.6.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6.6.4 巴渝文化体验旅游
    6.7 本章小结
7 国家中心城市枢纽功能
    7.1 枢纽功能的内涵
    7.2 枢纽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7.2.1 综合型交通枢纽
        7.2.2 高等级枢纽地位
        7.2.3 高效的联运系统
    7.3 内陆枢纽的世界联通方式
        7.3.1 内陆与沿海枢纽差异
        7.3.2 内陆与世界的联通方式
    7.4 重庆综合枢纽功能判定
        7.4.1 综合枢纽的辐射范围
        7.4.2 综合枢纽功能的判定
    7.5 重庆枢纽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7.5.1 完善枢纽机场综合规划
        7.5.2 规划空-铁-港联运系统
    7.6 本章小结
8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8.1 经典指标体系借鉴
        8.1.1 弗里德曼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3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
        8.1.4 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及权重
    8.2 经典指标体系评述
    8.3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与思路
    8.4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4.1 国家中心城市的 21 个评价指标
        8.4.2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的量化
        8.4.3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评定模型
        8.4.4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试测算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9.1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9.2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9.3 以紧凑集约规划塑造大疏大密格局
    9.4 两江四岸规划提升主城的空间品质
    9.5 为大事件预留城市发展用地的空间
    9.6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现实原因
        (二) 历史背景
        (三) 理论基础
    二、概念辨析及逻辑关系
    三、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一) 文献综述
        (二) 基本定位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美元霸权战略的理论透视
    第一节 美元霸权战略的内涵及构成
        一、美元霸权战略的实施主体
        二、美元霸权战略的环境判断
        三、美元霸权战略的目标制定
        四、美元霸权战略的能力与手段
        五、美元霸权战略的效能评估
    第二节 美元霸权战略的基础
    第三节 美元霸权战略的运行模式
        一、货币特权模式
        二、华尔街模式
        三、渗透融合模式
第二章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冷战结束前美元霸权的两次跃升
        一、美元霸权战略的历史起点——金汇兑本位制(1944—1971年)
        二、美元霸权战略的初步形成——美元本位制(1971—1989年)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美元霸权战略的演变历程
        一、克林顿政府的强势美元政策(1993—2001年)
        二、小布什政府的美元军事化战略(2001—2009年)
        三、奥巴马政府的美元霸权重振战略(2009—现在)
    第三节 二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波动曲线
第三章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维度分析
    第一节 发展视角下的美元霸权战略
        一、美元霸权战略的发展性转型
        二、美元霸权战略的发展性特点
    第二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经济维度审视
    第三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政治维度透视
        一、美元霸权战略的国内政治基础
        二、美元霸权战略的国际政治环境
        三、美国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动态博弈
    第四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军事支柱
第四章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运行基础
        一、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硬实力”基础:经济、政治、军事实力
        二、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软实力”基础:创新力、法治精神、多元文化环境#111
    第二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运行结构
        一、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平面结构
        二、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运行规则
        一、国家利益至上
        二、实施过程制度化
        三、多元化手段并举
    第四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内在矛盾
        一、美元的主权货币与国际货币
        二、美元助推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
        三、美国霸权的稳定性与国内政治的多变性
第五章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面临的挑战及反思
    第一节 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美元霸权战略面临的货币层面挑战
        二、美元霸权战略在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面临的挑战
        三、美元霸权战略面临的信用危机
    第二节 美国国债——美元霸权战略的稳定器和缓冲器
        一、美国国债的历史演变
        二、美国国债危机的加剧
        三、美国国债危机的出路
    第三节 对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的反思
        一、美元霸权战略的未来转型
        二、美元霸权战略的动态平衡
        三、美元霸权战略的内部调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欧洲将成立又一超强集团(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何杰.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D]. 詹子懿. 南京大学, 2020(05)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D]. 杨学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
  • [7]戴高乐外交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958-1969年) ——基于博弈论的考察[D]. 谈亚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D]. 宋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 宋思曼. 重庆大学, 2013(02)
  • [10]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研究[D]. 逄爱成. 吉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欧洲将成立另一个超级集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