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技术

两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技术

一、两个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莹[1](2020)在《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盐体系的相平衡理论是指导开发海水、盐湖、地下卤水及含盐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的重要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稳定及介稳相平衡,而对于低温下的相平衡研究较少。低温对水盐体系的相平衡和盐类结晶规律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含硫酸盐水盐体系,能够抑制某些复盐析出,极大地简化相图,从而有可能开发出更简单、效率更高的生产工艺。新疆卤水硝酸盐矿主要含有Na+、K+、Mg2+、Cl-、NO3-、SO42-六种离子,属于高元复杂体系,常温及较高温度下的结晶路线异常复杂,难以获得高质量目标产品;同时考虑到新疆冬季寒冷漫长,探索开发低温工艺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缺少相关的低温相图作为指导,工艺探索开发工作较为盲目,未能取得进展。为此,本文针对卤水硝酸盐矿所属的六元水盐体系Na+,K+,Mg2+//Cl-,NO3-,SO42-–H2O及其子体系,开展低温下的相变化研究。包括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该体系在258.15K下的溶解度和密度数据,构建了不同形式的相图,分析并讨论各体系中盐类之间的相转化关系及析出规律;采用低温冷却曲线法研究了相关水盐体系的冰点、共晶点与溶液组成的关系和图形表达。同时结合相图,研究了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含有Na+,K+,Mg2+,Cl-,NO3-,SO42-的溶液在降温和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相关的生产工艺,为今后新疆卤水硝酸盐矿的开发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三元体系Na+//Cl-,NO3-–H2O、Na+,Mg2+//NO3-–H2O和Mg2+//Cl-,NO3-–H2O在258.15 K下均为简单共饱型,没有复盐存在;相图均由1个零变量点、2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3个结晶区组成。K+,Mg2+//Cl-–H2O体系有复盐KCl·Mg Cl2·6H2O的形成,相图由2个零变量点、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5个结晶区组成。温度变化对相图中各盐的结晶区相对大小有一定影响,这些变化为设计出生产氯化钾、硝酸钠的工艺提供了思路。(2)四元同离子体系Na+,K+,Mg2+//Cl-–H2O在258.15 K下属于复杂体系,有复盐KCl·Mg Cl2·6H2O生成;相图含有2个零变量点,5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单盐结晶区和1个复盐结晶区,结晶区大小次序为KCl﹥Na Cl·2H2O﹥KCl·Mg Cl2·6H2O﹥Mg Cl2·8H2O。四元交互体系Na+,Mg2+//Cl-,NO3-–H2O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无复盐生成,含有2个零变量点,5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4个单盐结晶区,其中Mg Cl2·8H2O的结晶区最小,也即溶解度最大;Na NO3的结晶区最大,在低温下更易从卤水中析出。和298.15 K的相图相比,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盐的结晶区大小及结晶形式均发生改变。(3)五元交互体系Na+,K+,Mg2+//Cl-,NO3-–H2O在258.15 K,Na Cl·2H2O饱和的条件下,存在复盐KCl·Mg Cl2·6H2O。含有4个零变量点,9条单变量曲线,6个两盐结晶区,结晶区的大小按照KCl、KNO3、Na NO3、KCl·Mg Cl2·6H2O、Mg Cl2·8H2O、Mg(NO3)2·6H2O顺序递减。五元体系Na+,Mg2+//Cl-,NO3-,SO42-–H2O是一个简单体系,无复盐形成。相图含有3个共饱点,7条单变量曲线,5个两盐结晶区,结晶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SO4·10H2O、Na NO3、Mg SO4·7H2O、Mg Cl2·8H2O、Mg(NO3)2·6H2O。Na2SO4·10H2O和Na NO3更易于从此类型的卤水中析出。与该体系298.15 K稳定相图相比,钠硝矾和白钠镁矾复盐结晶区消失,相关系得以简化。(4)六元体系Na+,K+,Mg2+//Cl-,NO3-,SO42-–H2O相图可采用正三棱柱表达无水无氯干盐图;在258.15 K,Na Cl·2H2O饱和的条件下,相图共有6个零变量点和8个两盐结晶区,其中Na Cl·2H2O和Na2SO4·10H2O的共晶区最大,在低温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降温过程中最先结晶析出。与298.15 K的相图相比,减少了19个零变量点,复盐的种类由6种减少至1种,因此该体系在258.15 K的相关系更为简单。(5)构建了三元体系Na+//Cl-,SO42-–H2O、四元同离子体系Na+//Cl-,NO3-,SO42-–H2O和四元交互体系Na+,K+//Cl-,NO3-–H2O的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可以直观表达出冰与单盐、两盐及三盐的共晶点、线与面,此外,还可以反映出不同盐类组成的等水体系的冰点面。针对不同溶液组成构成的等水面冰点,采用扩展UNIQUAC模型进行计算,冰点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模型的适用性良好。(6)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含钾硝酸盐的盐湖卤水的降温实验证明,硫酸根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下卤水中大部分硫酸根离子以Na SO4·10H2O的形式析出,避免了大量的硫酸盐型复盐的生成。降温分离固相后的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实验,蒸发液相组成变化路径与Na+,K+,Mg2+//Cl-,NO3-–H2O五元体系298.15K相图分析基本吻合。因此对卤水采用冬季天然冷冻,夏季自然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出卤水中的十水硫酸钠和氯化钠,浓缩富集后的卤水可进行后续的硝酸盐及钾盐的分离。

黄晨曦[2](2020)在《格氏法制备三苯基膦合成废渣氯化镁的回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苯基膦(triarylphosphines简称为TPP),是当代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中所用的均相催化剂的重要配体,比如烯烃均相催化加氢的威金森催化剂以及用于精细化工的witting试剂等,它不仅在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中用途广泛,三苯基膦还应用于医药工业、有机合成、分析等领域。合成三苯基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格氏法制备三苯基膦已经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但是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镁废渣,其中主要成分为副产物氯化镁和有机溶剂四氢呋喃。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一方面会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急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将废渣转化为有用的工业氯化镁产品。本实验探讨了几种目前几种工业上常用的几种分离提纯方法:减压蒸馏、萃取分离、焙烧、结晶以及减压蒸馏-结晶综合法。从分离效果和经济成本两个方面对上述的五种方法对废渣的分离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减压蒸馏和萃取分离不能完全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盐,焙烧法可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盐,但是氯化镁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分解成氧化镁,不利于回收,结晶法得到的氯化镁晶体杂质含量高,溶解性差,达不到工业氯化镁产品的标准,用减压蒸馏-结晶综合法可有效的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盐并且得到了工业级氯化镁产品。通过水浸搅拌—过滤分离—减压蒸馏—冷却结晶的方法对其TPP合成废渣进行处理,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废渣进行的表征,并且采用化学选择性溶解法来确定了废渣中镁元素的存在形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20、水浸温度为75℃、搅拌时间为30min、浆液PH为3、蒸馏温度为125℃、蒸馏时间为4h、结晶温度为30℃,结晶时间为2h。最后氯化镁的回收率达到81.6%。分离得到的氯化镁晶体按照国际标准方法检测之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业级氯化镁标准。

李守江[3](2019)在《罗布泊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的理论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罗布泊盐湖是一典型硫酸盐型钾盐卤水矿床,以此为原矿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硫酸钾生产企业—国投罗钾公司。硫酸盐型卤水的构成复杂,晒盐析出的光卤石以及其分解固相通常伴生各种杂盐和杂质离子,导致国投罗钾公司的氯化钾浮选工段的分选效率较低和精矿中氯化钠含量较高。这个问题在高温季节尤为突出,是一大技术挑战。解决这个难题,不仅对国投罗钾公司高效开发利用罗布泊盐湖资源,也对世界上其它硫酸盐型钾盐矿床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本论文通过纯矿物浮选、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界面化学仪器分析等研究了氯化钾与水界面性质、胺类捕收剂与氯化钾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吸附机理、氯化钾盐与氯化钠盐浮选分离机理;基于硫酸盐型盐湖的特殊体系,研究了Mg2+和SO42-杂质离子、微细粒钾盐镁矾等杂盐对氯化钾浮选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在上述理论研究和浮选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光卤石分解固相的高效浮选新工艺,并完成了实验室小型试验和现场的工业试验。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水化膜视角提出了新的氯化钾和氯化钠浮选分离机理,即:胺类捕收剂可以穿透氯化钾表面水化膜而吸附在氯化钾表面并使其疏水化,但不能穿透氯化钠表面水化膜,从而实现氯化钾与氯化钠的浮选分离。(2)胺类捕收剂在氯化钾/水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机理是基于静电作用力的物理吸附。(3)各种离子由于水化作用会以离子水化层的形式存在于氯化钾和氯化钠表面的水化膜中。离子水化作用越强,对氯化钾和氯化钠表面水化膜中水分子之间的内聚能的增强作用越大,胺类捕收剂穿透水化膜的难度也就越大。以此揭示了浮选矿浆中镁离子恶化氯化钾盐浮选归因于镁离子水化增大氯化钾表面水化膜中水分子内聚能,从而增大捕收剂在氯化钾表面的吸附难度。(4)光卤石分解固相中钾盐和钠盐矿物浮选动力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捕收剂用量低时更加显着;增加捕收剂用量不能改变钾盐和钠盐的分选效率,只能缩短浮选时间。(5)基于光卤石分解固相中氯化钾和氯化钠浮选动力学差异及微细粒钾盐镁矾的浮选特性,开发出饥饿给药-分速浮选新工艺应用于国投罗钾公司的硫酸盐型盐湖氯化钾盐浮选。该工艺可在低捕收剂用量下获得高品质氯化钾精矿(低杂质钠含量)。(6)饥饿给药-分速浮选新工艺的有效性被工业试验所证实,可将氯化钾精矿中钠含量降低16.53%,捕收剂用量减少36.55%。这不仅减轻氯化钾精矿再浆洗涤的强度和钾的溶解损失,而且实现矿耗成本、药耗成本和电耗成本的大幅下降,从而节省大量生产成本。

雒瑞银[4](2019)在《吉兰泰盐湖卤水高值利用及尾矿溶采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吉兰泰盐湖经过五十余年的开采,盐湖正面临盐湖补水严重不足、盐湖老化、可直接机械开采的矿床已日趋匮乏等技术难题,水溶开采难以利用的尾矿生产再生盐成为湖盐生产的必然选择。溶采尾矿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卤水组成多元化且质量难以控制、盐的品位低等关键问题,利用尾矿高效制卤制盐成为内蒙湖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基于此,针对液体矿,本文首先依据Na+、Mg2+//Cl-、SO42-H20四元水盐体系相图,采用强制蒸发恒温平衡法,分别研究了晶间卤水和船采区卤水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析盐规律。结果表明:25℃下蒸发晶间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519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92.61%,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7.01%,35℃下蒸发晶间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420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91.32%,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97.80%;25℃下蒸发船采区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618 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71.02%,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5.23%,35℃下蒸发船采区卤水,卤水密度达到1.2682g/cm3时,氯化钠析出率为77.64%,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6.71%。其次,通过对船采区卤水冷冻析硝和冻硝后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确定了船采区卤水“冻硝-日晒制盐”工艺。综合考察了冻硝温度、加水率、冻硝时间等因素对析硝率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温度对蒸发析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采区卤水加水率为8%时,卤水密度降至1.1978 g/cm3,在-10℃下冷冻12 h,冻硝后的卤水密度为1.1866g/cm3时,卤水中SO42-含量降至9.84 g/L,芒硝析出率为73.16%。冻硝后卤水在25℃下蒸发,卤水密度达1.2601 g/cm3时,氯化钠的析出率为93.14%,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6.23%。再次,针对固体矿,分别探讨了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溶采二层盐,以及淡水溶采盐湖固体尾矿的溶采规律。通过间歇溶采实验考察了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比例、反应时间以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液体盐成卤浓度、SO42-、Ca2+、Mg2+等化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饱和二层盐卤水中加氨碱废液法除硫酸根制备液体盐,在每升饱和二层盐卤水中加入0.1162L氨碱废液,在300r/min下搅拌,反应120min,当卤水密度达到1.1888 g/cm3时分离可获得纯碱用优质液体盐。利用淡水与氨碱废液混合在溶解二层盐过程中除硫酸根法制备液体盐,每制备1 L液体盐需要610.15 g二层盐,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比例为1:5.55~6.36,搅拌速率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卤水密度为1.1943 g/cm3~1.2001 g/cm3时可制得纯碱用优质液体盐。利用氨碱废液处理二层盐可以达到除硫作用,使得到的液体盐纯度更高达到制碱要求,同时起到处理氨碱废液的作用,回收了废液中的氯化钠,还节约部分淡水资源,使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通过静态原生盐溶解实验,考察了温度、溶解方式、溶解液浓度以及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比例等因素对盐湖尾矿的溶采规律,结果表明:原生盐溶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到40℃时,原生盐上溶的溶解速率为22.43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19.35 g/(cm2·h);原生盐的溶解速率随溶解液浓度增大而降低,当氯化钠浓度为0 g/L时的溶解速率最大,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16.70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13.31 g/(cm2·h),当氯化钠浓度为300g/L时的溶解速率最小,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1.13 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0.31 g/(cm2·h)。氨碱废液与淡水混合溶解原生盐,当淡水比例增大时原生盐溶解速率增加,氨碱废液:淡水为1:0时溶解速率最小,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2.04 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0.86 g/(cm2·h);氨碱废液:淡水为1:4时溶解速率最大,其上溶的溶解速率为16.65 g/(cm2·h),其侧溶的溶解速率为12.71 g/(cm2·h)。本文通过对吉兰泰液体矿及固体矿的研究,可为吉兰泰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白雪[5](2019)在《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母液析盐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国内苦卤资源利用以生产氯化钾、硫酸钾、溴和氯化镁等产品为主,尚无高附加值镁盐产品。由于苦卤加工过程中资源回收率低,导致苦卤的综合利用率不足20%,而未利用的苦卤被排入大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急需开发新工艺来改善苦卤资源利用现状。本文以利用镁资源推动苦卤综合利用技术进步为出发点,进行了合成高附加值碱式硫酸镁晶须和后序母液分离工艺的研究。本文以苦卤为原料,液碱Na OH为沉淀剂合成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Mg SO4·5Mg(OH)2·3H2O,MOS],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液碱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液相组成和产品形貌的影响,并用XRD和SEM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MOS合成条件为Mg2+与OH-摩尔比1:1.5,Na 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 h。该条件下得到长度约为60~80μm,长径比最大约为200的扇形MOS晶须,通过实验数据模拟建立了MOS晶须的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显示MOS晶须的水热合成受晶体生长控制。制备MOS晶须后的母液蒸发浓缩,利用25℃时Na+,K+,Mg2+//Cl-,SO42--H2O五元介稳体系相图预测母液蒸发路径,实验结果与预测路径基本吻合。对析盐规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母液密度低于1.2607 g/cm3时,为Na Cl的主要析出阶段,密度高于此值,便有含钾的混盐共析,且随母液密度的增大固相析出速率明显提高。根据母液蒸发的析盐规律,设计了母液兑卤制备氯化钠和软钾镁矾并副产水氯镁石的新工艺,进而实现苦卤中镁、钾等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将母液中剩余镁离子转化为镁盐产品除去,简化了后续母液中钠盐和钾盐的分离过程。分别考察了母液与Na2CO3反应制备碱式碳酸镁和与Na OH反应制备氢氧化镁的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碱式碳酸镁的工艺中,镁离子转化率最高为97.82%,并且引入HCO3-和CO32-,而按照Mg2+/OH-摩尔比1:2制备氢氧化镁,镁离子转化率为100%且OH-反应完全。制氢氧化镁后的母液根据0℃和25℃时Na+,K+//Cl-,SO42--H2O四元体系相图、25℃和100℃时Na Cl-KCl-H2O三元体系相图,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和低温结晶分离出Na Cl,Na2SO4·10H2O和KCl。

熊攀[6](2019)在《光卤石—磷酸盐法锂镁分离新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锂电动汽车,使锂电池的关键材料—锂的消耗量大幅度增加。我国虽然是盐湖锂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大多数盐湖卤水中锂离子与性质相近的镁离子共存,镁锂比高达35以上,盐湖提锂技术难度大,成为阻碍我国盐湖锂资源利用的瓶颈问题。本论文针对高镁锂比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经盐田蒸发的老卤,开发出两段法镁锂分离新工艺—光卤石-磷酸盐法:第一段,在老卤中加入氯化钾,使老卤中的约一半的MgCl2与加入的KCl以光卤石(KCl·MgCl2·6H2O)的结晶形式析出;第二段,在滤液中加入磷酸氢二钠,使剩余的镁离子以MgHPO4沉淀形式与锂离子分离。产物MgHPO4经盐酸溶解后与三聚氰胺反应形成沉淀,该沉淀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磷酸氢二钠,沉淀剂磷酸盐和三聚氰胺均可循环利用。在第一段光卤石除镁中,通过对KCl-MgCl2-H2O体系(25℃)的相图分析,确定了氯化钾除镁循环工艺路线。第一段除镁分两步完成,实验最佳结果为:在第一步除镁过程中,溶解温度55℃,氯化钾加入到卤水的量为理论用量的36.8%,除镁率为24%,锂损失率为2.36%;在第二步除镁过程中,蒸发温度为80℃,氯化钾加入到卤水的量为理论用量的19.06%,水的蒸发量为16.78%,除镁率为29.1%,锂损失率为3.04%。第一段总脱镁率约为53%。在第二段磷酸氢二钠除镁过程中,对Li+-Mg2+-PO43--HPO42--H2PO4-多元固液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热力学分析,找到了在不形成磷酸锂沉淀时磷酸盐除镁的最佳热力学条件。实验结果表明:Na2HPO4饱和溶液加料,Na2HPO4用量为理论剂量的1.0倍,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0 min,陈化时间为3 h,pH为6.5。镁脱除为99%,锂的损失率不超过1%,而且滤液中镁锂质量比变为0.16。在磷回收初步探索实验中,用三聚氰胺络合回收磷酸盐,探索了不同三聚氰胺不同加入量、加入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3H6N6):n(H3PO4)=2:1时,加入方式为分步加入,加入过程为先向烧瓶中加入一半量的三聚氰胺,再将溶液P(MgHPO4溶解液)缓慢加入烧瓶,搅拌反应0.5 h后,另一半三聚氰胺分成四等分,分四次加入,此时磷酸与三聚氰胺反应彻底,生成磷酸三聚氰胺,溶液中磷残留量仅为1.28%。通过对磷酸三聚氰胺不同洗涤次数、碳酸钠加入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磷酸三聚氰胺洗涤四次,磷酸与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3时,磷的回收率高达99.06%,返回再进行盐湖卤水除镁率与新鲜磷酸氢二钠的除镁率基本一致。本工艺应用于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老卤提锂,锂的损失率仅为6.4%,镁的脱除率高达99.6%。得到的磷酸氢镁经三聚氰胺络合法回收,有望达到节约原料成本。对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振[7](2018)在《罗布泊硫酸钾浮选尾矿回收钾盐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不同的条件对比试验,优选出合理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控制参数,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规模扩大,通过中试验证实验室所确定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并对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同时,考察放大后原料消耗指标及配比的变化情况等,根据现场中间试验所确定的生产规模,配置相关的设备、设施,打通工艺流程,在试验中考察关键设备的适应性及运行状况,考核关键设备的性能,为工业性试验生产装置设备的选型、选材等提供设计依据;暴露中间试验存在的技术及关键设备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积累经验,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为日后大规模生产的建设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旨在研究罗布泊硫酸钾浮选尾矿回收钾盐技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国内外发展的主要工艺技术有池浸溶钾、机械溶钾、二次浮选钾和管道输送溶钾等工艺。因此,本文利用罗布泊特有的原卤资源,对硫酸钾浮选尾盐回收技术进行了探究,通过小试选择出符合罗布泊环境的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中试对小试进行工艺条件的优选与优化,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此次的研究中,以罗布泊的原卤为溶剂,与浮选尾矿进行溶矿回收,不仅可以节约罗布泊珍贵的水资源,还能够减少氯化钠进入尾液,为以后晒矿及生产减少了钠害;同时对浮选尾矿进行预处理,将高钾尾液提前分离进入盐田,提高了钾收率,减少能耗及原卤用量,大大节省回收成本。第一部分通过尾盐溶钾小试试验,利用硫酸钾浮选排放的含钾尾盐采用原卤溶钾回收钾试验工艺路线所获得的工艺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技术路线及控制参数如下。工艺技术指标:a)尾渣钾含量≤0.75%,达到技术规定的排放要求;b)收率≥85.0%,所获得的卤水含量≥1.50%,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经济技术指标:每年排放尾盐590万吨,收率按79%计算,折算成硫酸钾(96%)总量42.0万吨,按2600元/吨硫酸钾价格计算,每年回收的价值达10.0亿元。第二部分先后完成了新鲜粗钾浮选尾盐机械溶钾试验,新鲜软钾浮选尾盐机械溶钾试验,新鲜粗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试验和新鲜软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试验,溶钾两条工艺流程基本畅通,所取得的试验指标良好,达到了试验预期目标和要求。通过中间试验,进一步完善了尾盐溶矿回收钾工艺流程,全面掌握了影响尾盐钾溶出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了较理想的工艺控制条件和参数。依据中间试验所获得的技术指标和工艺参数,针对两种溶钾工艺,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管道溶钾工艺优于机械溶钾工艺,因此,本中间试验堆荐管道溶钾工艺作为新鲜尾盐回收钾工艺,本试验结论具体如下:a)工艺控制参数粗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1)物料配比:尾盐K/原卤(kg/m3)值控制在12.99左右;2)停留时间:44min左右(或输送管道5399m左右);3)管速:1.99m/s左右。软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1)物料配比:尾盐K/原卤(kg/m3)值控制在18.99左右;2)停留时间:44min左右(或输送管道5399m左右);3)管速:1.99m/s左右。b)工艺技术指标粗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1)洗盐尾渣K+含量为0.769%,洗盐母液K+含量为2.079%;2)K+溶出率分别为83.30%,收率分别为96.43%。软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1)洗盐尾渣K+含量为0.536%,洗盐母液K+含量为2.417%;2)K+溶出率为83.37%,收率为93.93%。

热沙来提·司马义[8](2018)在《罗布泊盐湖老卤制备高纯氧化镁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盐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规模性开发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矿床。本盐湖钾盐资源早已实现大规模的开采,并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系统。但盐田摊晒工艺生产的大量老卤卤水,除了部分在盐田摊晒系统内部循环之外,剩下部分尚未有效利用,成废弃物被排除。为有效开发罗布泊盐湖老卤卤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以我国新疆罗布泊盐湖盐田老卤卤水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卤卤水中镁离子的化学沉淀反应原理制备出前驱体;再根据前驱体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原理,以高温煅烧的方式获取氧化镁的技术路线,进行了罗布泊盐湖老卤制备高纯氧化镁的试验研究。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从老卤中制备氧化镁前驱体研究,确定最优的卤水提镁沉淀剂及其工艺条件:采用了两段沉镁的方式,第一段以理论用量90%的氨水作为沉淀剂,氨水的加料时长为10min,反应时间为20min,反应温度为常温,得到氢氧化镁;第二段以理论用量100%的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碳酸氢铵加料时长为10min,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常温,得到碱式碳酸镁,两段沉淀后镁的总沉淀率为90.2%。对两段沉淀所得前驱体通过洗涤、干燥、煅烧工艺流程,获得高纯度氧化镁。研究确定了合适的煅烧制度:一段前驱体(氢氧化镁)在空气中于600℃下煅烧75min,二段前驱体(碱式碳酸镁)在空气中于550℃下煅烧45min。所得氧化镁产品的纯度在98.0%以上,各项指标符合工业轻质氧化镁标准(HG/T2573-2012)。

邹松,方霖,沈善强,谭勤俭,程帅[9](2017)在《国内外典型硫酸盐型盐湖卤水资源现状及提钾工艺综述》文中认为硫酸钾是一种重要且优质的钾肥产品,广泛应用于一些重要的忌氯经济作物(如烟草、西瓜、茶叶、柑桔、葡萄等),而硫酸盐型盐湖卤水资源是提取硫酸钾产品的重要来源。从国内外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的资源现状出发,分别以美国的大盐湖、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新疆的罗布泊盐湖、青海的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四大典型硫酸型盐湖中钾的提取工艺方法及特点,最后针对硫酸型盐湖卤水钾的提取作了总结和展望。

李正山[10](2017)在《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特别是在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实现“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锂盐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青海省作为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其矿业开发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青海省一里坪盐湖是国内目前少有尚未被开发的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盐湖资源,其锂、硼、钾、镁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柴达木循环经济园区总体规划的发展思路;符合中国五矿集团的资源发展战略,能培育战略型商品,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以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了解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把握,阐述了锂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并针对青海省盐湖锂矿资源特性,具体研究了其开发技术和工艺,说明了青海锂矿资源产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发展模式研究成果,提出了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研究青海省锂矿资源开发现状和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湖锂矿资源产业开发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对将本文所提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应用到青海省锂矿资源的可行性做了论证。并在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提出了青海省可持续开发路径和具体构建机制,给出了青海省锂资源产业升级方法。在以盐湖锂矿资源开发模式结合青海省区域发展的深入分析基础上,以青海柴达木一里坪锂矿资源开发这一具体案例,从一里坪矿产资源条件、开发意义和前景和创新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本文得出针对青海省锂矿资源可开发路径,需要在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坚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资本运营创新、多方位多维度来实现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两个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疆盐湖资源概况
    1.3 硝酸盐资源概况
        1.3.1 国外天然硝酸盐资源及加工技术
        1.3.2 国内天然硝酸盐资源及开发利用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与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水盐体系相平衡
        1.5.2 冰点、共晶点及低温生产工艺
    1.6 扩展的UNIQUAC模型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1.7.1 课题目的与意义
        1.7.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8 课题来源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3 化学分析方法
第3章 三元体系相平衡及冰点、共晶点研究
    3.1 Na~+//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2 K~+,Mg_2~+//Cl~-–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3 Na~+,Mg_2~+//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4 Mg_2~+//Cl~-,NO_3~–H_2O258.15K相平衡研究与讨论
    3.5 Na~+//Cl~-,SO_4~(2-)–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的测定与图形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元体系相平衡及冰点、共晶点研究
    4.1 Na~+,K~+,Mg_2~+//Cl~-–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4.1.1 相平衡数据
        4.1.2 相图结构分析与讨论
        4.1.3 共饱点平衡固相组成的确定
        4.1.4 不同温度下的相图比较及应用
    4.2 Na~+,Mg_2~+//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4.2.1 相平衡数据
        4.2.2 相图结构分析与讨论
        4.2.3 温度对相图结晶区的影响
    4.3 四元体系冰点、共晶点的测定与图形表达
        4.3.1 Na~+//Cl~-,NO_3~,SO_4~(2-)–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
        4.3.2 Na~+,K~+//Cl~-,NO_3~–H_2O体系冰点(共晶点)温度-溶液组成图
    4.4 四元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的热力学模型
        4.4.1 Na~+//Cl~-,NO_3~,SO_4~(2-)–H_2O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模型计算
        4.4.2 Na~+,K~+//Cl~-,NO_3~–H_2O体系等水组成溶液冰点模型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五元体系258.15K相平衡研究
    5.1 Na~+,K~+,Mg_2~+//Cl~-,NO_3~–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5.1.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1.2 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关系对比
    5.2 Na~+,Mg_2~+//Cl~-,NO_3~,SO_4~(2-)–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5.2.1 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2.2 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关系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六元体系Na~+,K~+,Mg_2~+//Cl~-,NO_3~,SO_4~(2-)–H_2O258.15 K相平衡研究
    6.1 六元体系相平衡数据
    6.2 六元体系相图构建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含钾硝酸盐卤水加工工艺基础研究
    7.1 具有不同组成特征的卤水动态降温析盐规律
        7.1.1 降温实验过程及数据
        7.1.2 析盐规律研究与过程计算
    7.2 冷冻固液分离后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研究
        7.2.1 自然蒸发实验过程及数据
        7.2.2 卤水蒸发液相组成变化与结晶路线分析
        7.2.3 卤水蒸发结晶理论分析及计算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格氏法制备三苯基膦合成废渣氯化镁的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化工固体废物
        1.2.1 化工固体废物的定义
        1.2.2 化工固体废物的特点
        1.2.3 化工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1.3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现状
        1.3.1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优势
        1.3.2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方法
    1.4 三苯基膦综述
        1.4.1 三苯基膦的物化性质
        1.4.2 TPP的合成方法
        1.4.3 格氏法制备TPP合成废渣
    1.5 氯化镁综述
        1.5.1 氯化镁在市场需求分析
        1.5.2 氯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3 氯化镁的发展趋势
        1.5.4 氯化镁物化性质
        1.5.5 下游产品
    1.6 废渣中常用物质提纯方法
        1.6.1 焙烧法提纯物质
        1.6.2 蒸馏法提纯物质
        1.6.3 结晶法提纯物质
    1.7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废渣分析及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步骤
        2.2.1 废渣的表征
        2.2.2 减压蒸馏
        2.2.3 萃取
        2.2.4 焙烧
        2.2.5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2.6 减压蒸馏-浓缩结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苯基膦合成废渣的红外光谱分析
        2.3.2 减压蒸馏分析
        2.3.3 萃取结果分析与讨论
        2.3.4 焙烧结果分析
        2.3.5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结果与讨论
        2.3.6 减压蒸馏-冷却结晶的结果与讨论
    2.4 分离与提纯方法的比较选择
第三章 减压蒸馏-冷却结晶综合法回收TPP合成废渣中氯化镁的研究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水浸实验装置
    3.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粒径大小与氯化镁回收率的关系
        3.3.2 水浸阶段
        3.3.3 蒸馏阶段
        3.3.4 结晶阶段
        3.3.5 干燥阶段
        3.3.6 正交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氯化镁产品的检测
    4.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检测方法
        4.2.1 氯化镁产品的XRD测定
        4.2.2 色度的测定
        4.2.3 水不溶物的测定
        4.2.4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4.2.5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4.2.6 氯离子的测定
        4.2.7 氯化镁含量的计算
        4.2.8 碱金属氯化镁(以Cl-计)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氯化镁产品XRD图
        4.3.2 氯化镁产品的检测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罗布泊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的理论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钾肥的重要性
        1.1.2 .我国钾盐资源分布
        1.1.3 .罗布泊盐湖卤水特征及工艺
        1.1.4 .罗布泊硫酸盐型盐湖氯化钾浮选的难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钾盐浮选文献综述
    2.1 .氯化钾、氯化钠晶体结构
        2.1.1 .氯化钾
        2.1.2 .氯化钠
    2.2 .氯化钾、氯化钠的基本物化特性
        2.2.1 .氯化钾物化特性
        2.2.2 .氯化钠物化特性
    2.3 .钾盐浮选研究进展
        2.3.1 .浮选工艺研究进展
        2.3.2 .浮选药剂研究进展
        2.3.3 .杂质离子的影响
        2.3.4 .氯化钾浮选理论研究进展
第3章 试验样品及研究方法
    3.1 .试验样品
        3.1.1 .纯矿物浮选试验样品
        3.1.2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样品
    3.2 .试验仪器设备及药剂
    3.3 .试验方法
        3.3.1 .纯矿物浮选试验方法
        3.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3.3.3 .吸附试验
        3.3.4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3.4 .测试表征技术
        3.4.1 .筛分分析
        3.4.2 .接触角测定
        3.4.3 .X射线衍射(XRD)
        3.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4.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分析(EDS)
        3.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第4章 硫酸盐型盐湖氯化钾的浮选行为与规律
    4.1 .氯化钾纯矿物浮选
        4.1.1 .氯化钾和氯化钠可浮性
        4.1.2 .胺类捕收剂碳链长度对氯化钾浮选的影响
        4.1.3 .混合胺类捕收剂对氯化钾浮选的影响
        4.1.4 .十八胺作捕收剂的氯化钾浮选动力学
    4.2 .杂质离子对氯化钾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4.3 .杂盐矿物对氯化钾纯矿物浮选的影响
        4.3.1 .杂盐矿物的生成
        4.3.2 .杂盐矿物对氯化钾与氯化钠浮选分离的影响
    4.4 .罗布泊盐湖光卤石分解固相浮选
        4.4.1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光卤石分解固相浮选的影响
        4.4.2 .分散剂对光卤石分解固相浮选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硫酸盐型盐湖氯化钾浮选机理
    5.1 .氯化钾与氯化钠浮选分离的机理
        5.1.1 .氯化钾、氯化钠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5.1.2 .氯化钾、氯化钠与胺类捕收剂的相互作用
        5.1.3 .水化膜对氯化钾/氯化钠浮选分离的影响
    5.2 .胺类捕收剂在氯化钾/水溶液界面的吸附
        5.2.1 .胺类捕收剂在氯化钾/水界面的吸附等温线
        5.2.2 .胺类捕收剂在氯化钾表面的吸附机理
    5.3 .离子水化对氯化钾浮选影响的机理
    5.4 .钾盐镁矾恶化氯化钾浮选的作用机制
    5.5 .小结
第6章 光卤石分解固相浮选新工艺:饥饿给药-分速浮选
    6.1 .光卤石分解固相的原矿性质
        6.1.1 .光卤石、混合母液和调浆母液的化学成分
        6.1.2 .光卤石分解固相的XRD和 SEM-EDS分析
        6.1.3 .光卤石分解固相的筛析分析
    6.2 .光卤石分解固相钾盐浮选动力学
    6.3 .钾盐浮选精矿中回收率与品位的相互关系
    6.4 .饥饿给药-分速浮选工艺
        6.4.1 .饥饿给药-分速浮选开路试验
        6.4.2 .饥饿给药-分速浮选闭路试验
    6.5 饥饿给药-分速浮选工艺参数优化
        6.5.1 .单因素浮选试验研究
        6.5.2 .正交浮选试验研究
    6.6 .小结
第7章 饥饿给药-分速浮选工艺的工业试验
    7.1 .工业试验
        7.1.1 .工业试验流程及改造
        7.1.2 .中控数据采集
        7.1.3 .综合样采取
        7.1.4 .基准期
        7.1.5 .工业试验调试期
        7.1.6 .工业试验稳定期
    7.2 .工业试验技术指标
        7.2.1 .生产指标对比
        7.2.2 .流程计算对比
    7.3 .初步技术经济分析
        7.3.1 .原材料消耗
        7.3.2 .能源消耗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吉兰泰盐湖卤水高值利用及尾矿溶采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盐湖开发利用现状简介
        1.1.1 我国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1.2 国内盐湖资源开发现状
        1.1.3 我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外盐湖开发利用现状简介
        1.2.1 国外盐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盐湖开发利用现状
    1.3 氨碱废液利用现状
    1.4 盐湖尾矿开采工艺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5.1 吉兰泰盐湖的开发现状
        1.5.2 吉兰泰的气候特点
        1.5.3 课题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课题研究创新点
2 吉兰泰盐湖晶间卤水及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卤水蒸发实验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3 吉兰泰盐湖晶间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3.1 吉兰泰盐湖晶间卤水组成分析
        2.3.2 25℃晶间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3.3 35℃晶间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4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4.1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组成分析
        2.4.2 25℃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4.3 35℃船采区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冻硝规律及冻硝母液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卤水冻硝实验方法
        3.2.2 卤水蒸发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吉兰泰盐湖船采区卤水冻硝规律研究
        3.3.1 -10℃下原卤水冻硝规律研究
        3.3.2 -10℃下兑水冻硝规律研究
        3.3.3 -15℃下兑水冻硝规律研究
    3.4 冻硝后母液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3.5 吉兰泰盐湖卤水冻硝产盐生产工艺控制参数
    3.6 本章小结
4 利用氨碱废液溶采二层盐生产液体盐工艺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饱和二层盐卤水中加氨碱废液除SO_4~(2-)的工艺研究
        4.2.2 氨碱废液与淡水混配溶采二层盐除SO_4~(2-)的工艺研究
        4.2.3 分析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饱和二层盐卤水与氨碱废液的组成分析
        4.3.2 搅拌速率对液体盐质量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对液体盐质量的影响
    4.4 淡水和氨碱废液混配溶采二层盐制备液体盐工艺研究
        4.4.1 二层盐固相组成
        4.4.2 淡水与氨碱废液的比例对液体盐质量的影响
    4.5 利用氨碱废液溶采二层盐生产液体盐间歇工艺
    4.6 本章小结
5 吉兰泰盐湖原生盐溶解速率探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装置
    5.2 实验方法
    5.3 分析方法
    5.4 原生盐溶解速率探究
        5.4.1 原生盐的组成分析
        5.4.2 温度对原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5.4.3 溶解液浓度对原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5.4.4 氨碱废液与淡水混合比例对原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 致谢

(5)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母液析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苦卤资源概况
        1.1.1 苦卤资源现状
        1.1.2 苦卤化工现状
        1.1.3 苦卤综合利用新工艺
        1.1.4 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无机镁盐功能材料
        1.2.1 碱式硫酸镁晶须
        1.2.2 碱式碳酸镁
        1.2.4 氢氧化镁晶须
    1.3 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相图研究
        1.3.1 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相图的研究意义
        1.3.2 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1.3.3 稳定相平衡研究现状
        1.3.4 介稳相平衡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2.1.1 化学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2 各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3 表征方法
        2.3.1 XRD表征
        2.3.2 SEM表征
        2.3.3 固相鉴定
第三章 水热法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
    3.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工艺
    3.2 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适宜条件
        3.2.1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2.3 液碱浓度的影响
        3.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 扇形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形成机理
    3.4 水热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动力学研究
        3.4.1 结晶原理
        3.4.2 结晶动力学模型
    3.5 小结
第四章 脱镁母液蒸发析盐规律及工艺研究
    4.1 预测母液蒸发析盐路径
    4.2 实际蒸发过程
        4.2.1 实际析盐路径
        4.2.2 密度与蒸发率的关系
        4.2.3 密度与液相和固相组成的关系
    4.3 制备软钾镁矾的工艺路线
        4.3.1 理论依据
        4.3.2 工艺过程及计算
    4.4 小结
第五章 脱镁母液制备碱式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及后序分离工艺
    5.1 碱式碳酸镁的制备
        5.1.1 碱式碳酸镁的制备方法
        5.1.2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5.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5.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5.2 氢氧化镁的制备
        5.2.1 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5.2.2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5.3 母液利用工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光卤石—磷酸盐法锂镁分离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锂的性质、用途和市场需求
    1.2 锂资源状况
        1.2.1 全球锂资源状况
        1.2.2 我国锂资源状况
        1.2.3 全球锂资源利用状况
    1.3 磷酸盐用途及市场
    1.4 盐湖卤水提锂方法的研究进展
        1.4.1 沉淀法
        1.4.2 溶剂萃取法
        1.4.3 离子交换吸附法
        1.4.4 煅烧浸取法
        1.4.5 电渗析法
    1.5 课题研究意义、目标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
        2.1.1 实验卤水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光卤石除镁
        2.3.2 磷酸盐除镁
        2.3.3 磷酸盐回收
    2.4 分析方法
        2.4.1 Li~+分析方法
        2.4.2 Mg~(2+)分析方法
        2.4.3 磷分析方法
    2.5 工艺流程图
第3章 光卤石法除镁工艺研究
    3.1 光卤石结晶相图分析
    3.2 光卤石法除镁实验原理和工艺流程图
        3.2.1 实验原理
        3.2.2 工艺流程图
    3.3 光卤石法除镁影响因素分析
        3.3.1 第一步脱镁工艺条件研究
        3.3.1.1 氯化钾加入量对脱镁的影响
        3.3.1.2 溶解温度对脱镁的影响
        3.3.2 第二步脱镁工艺条件研究
        3.3.2.1 氯化钾加入量对脱镁的影响
        3.3.2.2 蒸发温度对脱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磷酸盐除镁工艺研究
    4.1 磷酸氢二钠沉淀除镁热力学分析
        4.1.1 磷酸氢二钠沉淀除镁热力学数据处理及计算
    4.2 磷酸氢二钠沉淀除镁实验原理
    4.3 磷酸氢二钠沉淀除镁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4.3.1 进料方式的影响
        4.3.2 Na_2HPO_4 用量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5 陈化时间的影响
    4.4 MgHPO_4 沉淀物的鉴定分析
    4.5 原料成本初步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磷酸氢镁回收工艺探索
    5.1 磷酸氢镁回收实验原理
    5.2 磷酸氢镁回收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5.2.1 C_3H_6N_6 用量对生成磷酸三聚氢的影响
        5.2.2 加入方式对生成磷酸三聚氢的影响
        5.2.3 洗涤次数对滤饼中镁含量的影响
        5.2.4 洗涤次数对磷回收的影响
        5.2.5 氢氧化钠加入量对磷回收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罗布泊硫酸钾浮选尾矿回收钾盐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创新点
第2章 罗布泊硫酸盐浮选尾矿回收钾盐的小试实验分析
    2.1 试验目标及内容
        2.1.1 试验目标
        2.1.2 试验内容
    2.2 试验物化基础及实验分析方法
        2.2.1 试验原料及性质
        2.2.2 分析方法
        2.2.3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单级溶矿转化试验
        2.3.2 两级溶矿转化试验
        2.3.3 淋洗试验
    2.4 试验结果讨论
        2.4.1 单级溶矿转化试验讨论
        2.4.2 两级溶矿转化试验讨论
        2.4.3 淋洗试验讨论
    2.5 本章试验小结
第3章 罗布泊硫酸钾浮选尾矿回收钾盐的中试实验分析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任务及目标
        3.2.1 试验任务
        3.2.2 试验目标
    3.3 试验设计
        3.3.1 试验规模
        3.3.2 试验选址
        3.3.3 试验工艺流程及方法
    3.4 取样分析
        3.4.1 机械溶钾试验取样分析
        3.4.2 管道溶钾试验取样分析
        3.4.3 试验取样、制样
        3.4.4 分析方法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粗钾浮选尾盐机械溶钾试验结果
        3.5.2 软钾浮选尾盐机械溶钾试验结果
        3.5.3 粗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试验结果
        3.5.4 软钾浮选尾盐管道溶钾试验结果
    3.6 试验工艺结果比较分析
    3.7 本章试验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罗布泊盐湖老卤制备高纯氧化镁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高纯氧化镁的性质
    1.3 氧化镁的质量指标
    1.4 氧化镁的生产方法及工艺
        1.4.1 原料要求
        1.4.2 基本原理与生产方法
        1.4.3 三废处理
    1.5 研究进展
第2章 试验原料、仪器及试验方案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原料
    2.4 试验方案设计
    2.5 试验用试剂与仪器
第3章 化学沉淀法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前驱体
    3.1 试验原理
    3.2 试验方法
    3.3 沉淀剂选择试验
        3.3.1 氨水作为沉淀剂
        3.3.2 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
        3.3.3 碳酸钠作为沉淀剂
        3.3.4 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
        3.3.5 碳酸铵作为沉淀剂
        3.3.6 五种沉淀剂的比较
    3.4 沉淀剂复配制备前驱体
        3.4.1 沉淀剂复配组合的确定
        3.4.2 二段沉淀时间试验
        3.4.3 复配沉淀剂用量试验
        3.4.4 沉淀剂加入方式的优化
        3.4.5 沉淀剂加入速度的优化
        3.4.6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7 实验室扩大试验
        3.4.8 母液回收氯化铵
    3.5 小结
第4章 高纯氧化镁的制备
    4.1 试验原理
    4.2 试验方法
    4.3 煅烧温度的确定
        4.3.1 前驱体的差热热重分析
        4.3.2 一段前驱体的煅烧温度
        4.3.3 二段前驱体的煅烧温度
    4.4 煅烧时间的确定
        4.4.1 一段前驱体的煅烧时间
        4.4.2 二段前驱体的煅烧时间
    4.5 洗涤对氧化镁纯度的影响
    4.6 氧化镁产品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推荐工艺流程与技术经济分析
    5.1 推荐工艺流程
    5.2 经济性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图
致谢

(9)国内外典型硫酸盐型盐湖卤水资源现状及提钾工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酸盐型盐湖卤水资源概况
    1.1 国外典型硫酸盐型卤水资源
    1.2 我国硫酸盐型卤水资源概况
2 硫酸盐型盐湖提钾工艺及研究进展
    2.1 美国大盐湖
        2.1.1 盐田部分和盐田混合盐化学加工部分
        2.1.2 钾盐镁矾加工制取硫酸钾部分
    2.2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
    2.3 中国新疆罗布泊盐湖
    2.4 中国青海东 (西) 台吉乃尔盐湖
    2.5 我国盐湖工业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3 结论

(10)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锂资源的需求及应用前景
        1.1.1.1 电池领域的锂需求
        1.1.1.2 非电池领域的锂需求
        1.1.2 锂资源的分布情况
        1.1.2.1 全球锂资源分布情况
        1.1.2.2 中国锂资源分布情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1 盐湖资源的开发方法概述
        1.3.2 青海湖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3.4 青海省锂矿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1.3.4.1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
        1.3.4.2 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1.5 本文创新点
2 锂矿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矿产资源
        2.1.2 区域经济
    2.2 锂矿资源的特点
        2.2.1 矿产资源特征
        2.2.2 锂矿资源禀赋特点
    2.3 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潜力及典型案例
        2.3.1 锂矿资源供需分析
        2.3.1.1 锂电需求
        2.3.1.2 工业需求
        2.3.1.3 市场供应及增长前景
        2.3.1.4 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2.3.2 我国锂矿资源供给端分析
        2.3.2.1 我国锂产量概述
        2.3.2.2 锂加工原料为进口依赖型
        2.3.3 锂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2.3.3.1 智利阿塔卡玛盐湖
        2.3.3.2 美国银峰盐湖
        2.3.3.3 阿根廷霍姆布雷托盐湖
        2.3.3.4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
        2.3.3.5 美国大盐湖
        2.3.3.6 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
        2.3.3.7 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
        2.3.3.8 青海察尔汗盐湖
    2.4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制
        2.4.1 资源稀缺理论
        2.4.2 效率利用理论
        2.4.2.1 矿产资源丰裕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2.4.2.2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2.4.2.3 矿产资源依赖度与区域经济增长
        2.4.3 增长极限理论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锂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5.1 区域经济政策与锂资源可持续开发
        2.5.1.1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2.5.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非效率问题
        2.5.2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5.2.1 锂矿资源禀赋影响区域分工
        2.5.2.2 锂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2.5.2.3 锂矿资源的优势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5.2.4 锂矿资源开发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
        2.5.3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2.5.3.1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2.5.3.2 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2.5.4 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外部性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技术和工艺分析
    3.1 盐湖锂矿资源提锂技术
        3.1.1 分步沉淀法
        3.1.2 吸附法
        3.1.3 煅烧法
        3.1.4 盐梯度太阳池提锂法
        3.1.5 电渗析膜法
        3.1.6 纳滤膜法
        3.1.7 萃取法
    3.2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工艺
        3.2.1 低镁锂比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3.2.2 中低镁锂比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3.2.3 高镁锂比硫酸盐型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
    3.3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的难点与存在问题
        3.3.1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
        3.3.2 盐湖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3.3.3 盐湖资源循环经济机制不完善
        3.3.4 地质勘查综合评价低
        3.3.5 盐湖采卤和盐田初级分离工艺落后
    3.4 盐湖锂矿资源开发低产能的原因
        3.4.1 卤水品质的复杂性
        3.4.2 高寒高原的局限性
        3.4.3 提锂工艺的低通用性
4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盐湖锂矿资源优化开发模式研究
    4.1 产业集群理论和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4.1.1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概述
        4.1.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
        4.1.3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
    4.2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和探索
        4.2.1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
        4.2.2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型驱动的主要特征
        4.2.3 盐湖锂矿资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型驱动发展模式的框架内容(跨产业链多结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型盐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 青海省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分析
    5.1 锂资源对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5.1.1 青海省的经济构成
        5.1.2 青海省锂矿资源赋存及产业优势
        5.1.2.1 资源储量情况
        5.1.2.2 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性质
        5.1.2.3 青海省锂矿资源发展有契机
        5.1.3 锂资源对青海资源型行业的拉动与贡献力
        5.1.3.1 产业前景广阔
        5.1.3.2 产能正在提升
        5.1.3.3 潜力仍待释放
    5.2 青海经济发展对锂资源需求及可供性预测分析
    5.3 青海省锂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5.3.1 青海锂矿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5.3.2 青海锂矿资源开发与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5.4 青海省锂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的构建
        5.4.1 构建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5.4.2 构建产业共生机制
        5.4.3 构建产业间联动机制
        5.4.4 完善政府的作用机制
        5.4.5 打造中国锂产业战略联盟
    5.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海锂矿资源优化开发方法
        5.5.1 构建产业创新系统,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5.5.2 产业链精细加工环节延伸,提升产业价值链
        5.5.3 建立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产业集群
6 青海柴达木一里坪锂矿资源开发实例
    6.1 锂矿资源条件
        6.1.1 柴达木锂矿资源的概况
        6.1.2 一里坪锂资源开发特点
    6.2 综合区位条件
    6.3 一里坪锂资源开发意义及前景
    6.4 一里坪锂资源的创新方案设计
        6.4.1 指导思想与原则
        6.4.2 开发设计方案
        6.4.3 创新盐田工艺
        6.4.4 优化工艺流程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两个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钾硝酸盐水盐体系低温相变化研究[D]. 王雪莹. 新疆大学, 2020
  • [2]格氏法制备三苯基膦合成废渣氯化镁的回收研究[D]. 黄晨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罗布泊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的理论与工艺研究[D]. 李守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4]吉兰泰盐湖卤水高值利用及尾矿溶采规律研究[D]. 雒瑞银.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苦卤合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及母液析盐工艺的研究[D]. 白雪.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6]光卤石—磷酸盐法锂镁分离新工艺研究[D]. 熊攀.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罗布泊硫酸钾浮选尾矿回收钾盐的工艺研究[D]. 王振.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8]罗布泊盐湖老卤制备高纯氧化镁工艺研究[D]. 热沙来提·司马义.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9]国内外典型硫酸盐型盐湖卤水资源现状及提钾工艺综述[J]. 邹松,方霖,沈善强,谭勤俭,程帅.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7(05)
  • [10]青海锂矿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研究 ——以柴达木一里坪项目为例[D]. 李正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标签:;  ;  ;  ;  

两盐田母液综合利用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