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牧区细毛羊细度形态研究

高寒牧区细毛羊细度形态研究

一、高寒牧区细毛羊羊毛细度形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纪元[1](2018)在《我国细毛羊不同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协作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受制于国产羊毛质量,我国虽然成为羊毛大国,却难以跻身于羊毛强国的行列。我国羊毛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国产羊毛中细羊毛的比重逐年下降,羊毛进口量却保持波动增长态势,对外毛的依存度居高不下。一方面,国产羊毛细度不足,难以满足毛纺加工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国产细羊毛净毛率偏低,即便国产羊毛价格低于进口羊毛,特别是低于澳大利亚羊毛2-3倍,却仍然不是毛纺加工企业的首选原料。提高羊毛质量成为我国羊毛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细毛羊养殖主体对质量控制技术的采用是提高羊毛质量的关键,当前国产细羊毛质量不佳的现状说明细毛羊养殖主体对质量控制技术的采用亟待提升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细毛羊养殖主体的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及主要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利用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依次对我国细毛羊养殖户、规模养殖场、种羊场和专业合作社的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进行分析,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和案例分析法对其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在对养殖主体之间基于羊毛质量控制的协作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协作模式对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用多元选择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养殖户选择协作模式的因素;最后,在对国外羊毛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细羊毛质量、促进我国细羊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方面均有所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梳理国产羊毛生产环节中各主体质量控制行为特点,而且能够为羊毛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我国细羊毛细度变粗、长度变短,质量呈现下降;我国细羊毛质量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羊毛质量控制技术从控制羊毛生长条件和羊毛后期管理两大方面作用于羊毛质量。(2)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较为全面,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养殖主体对于羊毛生长阶段质量控制技术采用比例均显着高于羊毛后期管理阶段;不同主体在技术采用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和遇到的主要困难各不相同。(3)羊毛产量、接受培训次数、羊毛销售渠道、参与组织模式等因素对养殖户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着影响;直接与毛纺企业进行交易、提高羊毛单产水平、适度养殖规模、优化职工结构、加大补贴力度和协作程度都有助于规模养殖场技术采用;种羊场技术采用行为主要受到所有制形式、管理制度、羊毛销售渠道、协作程度、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采用行为主要受到社长能力、社员类型与结构、社员数量与养殖规模、羊毛销售渠道、内部管理制度、外部扶持力度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4)我国细毛羊养殖主体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协作模式有贩子收购条件下的“合作社+养殖户”和“种羊场/规模养殖场+养殖户”模式,以及工牧直交条件下的“合作社+养殖户”与“种羊场/规模养殖场+养殖户”模式四种,仅有最后一种协作模式对参与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有稳定促进作用。(5)养殖规模、担任村干部、信息可获得性、市场化程度对养殖户选择“合作社+养殖户”协作模式具有正向影响,年龄和风险偏好有负向影响;受教育水平、养殖规模、信息可获得性、组织化程度对养殖户选择“种羊场或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协作模式有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和养殖经验有负向影响。

胡瑞雪[2](2018)在《南甘杂种羊产毛和生长性能测定及其分子标记筛选》文中指出以644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甘肃高山细毛羊(♀)(南甘)及南非肉用美利奴(♂)×南甘(♀)(南南甘)杂种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产毛和生长性能;采用DNA池测序和SNPscan等方法对KIF16B、KRTCAP3、FGF5、GPRC5A和PTPN3进行SNPs扫描,将SNPs与选育群的产毛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构建相关显着SNP单倍型,进行强连锁位点合并基因型与产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筛选相应的分子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南甘成年母羊、南甘周岁公羊和南南甘周岁公羊肩部毛长分别为6.17±0.87、8.37±1.40和7.62±1.37 cm,体侧毛长分别为6.56±1.15、8.11±1.95和7.86±1.56 cm,股部毛长分别为6.27±0.88、8.17±1.42和7.50±1.14 cm,背部毛长分别为6.37±0.94、8.67±1.58和7.86±1.45 cm,腹部毛长分别为4.53±1.08、5.31±1.32和5.33±1.17 cm;南甘成年母羊、南南甘成年母羊和南南甘周岁公羊羊毛直径分别为22.06±2.18、21.30±2.16和21.00±2.32μm,其标准偏差分别为4.55±0.71、4.88±0.76和4.05±0.76μm,变异系数分别为20.63±2.74%、22.99±3.20%和19.32±3.00%;南南甘周岁公羊卷曲度、卷曲回复率和卷曲弹性率分别为12.45±3.3%、11.82±3.36%和92.59±2.85%;南南甘周岁公羊单纤维强度指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断裂强度、伸长率和断裂功分别为7.4±2.36 cN、3.63±0.44 mm、1.48±0.48 cN/dex、31.92±4.37%和94.15±41.6μJ;南甘成年母羊、南甘周岁公羊和南南甘周岁公羊体重分别为38.54±5.09 kg、41.31±8.69 kg和47.54±7.58 kg,胸围分别为81.16±5.22、87.83±6.83和92.78±7.24 cm,体高分别为64.56±3.63、73.20±3.47和71.71±3.78 cm,体斜长分别为68.14±5.27、75.58±4.15和74.19±4.49 cm,管围分别为7.39±0.72、10.40±0.71和10.01±0.97cm;南甘和南南甘成年母羊平均污毛量分别为3.36±0.72和3.86±0.70 kg。羊毛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肩部、体侧、股部、背部、腹部五个部位毛长与污毛量呈显着相关(P<0.05);南南甘周岁公羊羊毛纤维直径、卷曲弹性和单纤维强度指标显着相关(P<0.05)。2.用DNA混池测序法检测到KIF16B有45个SNPs,其中7个错义突变,1个同义突变,1个启动子区突变,其它为内含子突变;KRTCAP3有1个SNPs,位于内含子2;FGF5有10个SNPs,其中5个突变位点位于启动子区,5个突变位点位于内含子1;GPRC5A有7个SNPs,均位于内含子3;PTPN3有6个SNPs,其中2个错义突变,1个同义突变,其它为内含子突变。3.所检测到的SNPs有53个SNPs可利用SNPscan分型法进行基因分型,共有48个SNPs与选育群的生长和产毛性状显着相关,其中KIF16B有6个位点(SNP21、SNP22、SNP23、SNP32、SNP42和SNP49)与五个部位毛长、5个位点(SNP29、SNP30、SNP31、SNP35和SNP36)与毛品质的多个指标显着相关(P<0.05),4个位点(SNP4、SNP8、SNP9和SNP21)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0.05);FGF5的SNP49位点与五个部位毛长显着相关(P<0.05);KRTCAP3的SNP46与毛长及羊毛品质显着相关(P<0.05);GPRC5A有4个与羊毛及生长性状显着相关的SNPs(P<0.05)(SNP57、SNP61、SNP62和SNP63);PTPN3有4个位点(SNP65、SNP66、SNP67和SNP68)与生长性状均显着相关(P<0.05)。4.KIF16B、FGF5、GPRC5A、PTPN3四个基因分别构建了18、3、1、1个“单倍型块”,并在KIF16B、FGF5、GPRC5A和PTPN3分别构建了62、10、2和2种单倍型,其中KIF16B与腹毛长显着相关的位点(SNP10、SNP12、SNP16和SNP20)组成的单倍型TATG频率最高,为优势单倍型。KIF16B SNP4、SNP8、SNP9位点组合基因型与污毛量、毛长、生长性状均显着相关(P<0.05),SNP29、SNP30、SNP35和SNP36位点多个合并基因型与毛品质多个指标均显着相关(P<0.05)。综上所述,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杂种二代与杂种一代相比,羊毛显着变细,体重和胸围显着增大;KIF16B、KRTCAP3、FGF5、GPRC5A和PTPN3可以作为候选基因进行研究。

李少斌[3](2017)在《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角蛋白关联蛋白(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s,KAPs)是决定羊毛品质的重要结构蛋白,由KRTAP家族基因编码。该家族基因的变异和表达调控与羊毛性状存在相关,但对该家族基因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人类KRTAP家族基因成员已发现88个,在绵羊上仅27个。为了挖掘该家族新基因并解析其对羊毛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美利奴羊(Merino)与南丘羊(Southdown)的杂种后代和新西兰罗姆尼羊(Romney)为研究对象,以其他物种已知KRTAP家族基因为参考,采用基因组分析、同源性搜索和进化分析方法,从绵羊基因组数据中初步筛选疑似基因,进而扩增测序,分析确定绵羊中的新基因。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筛查新基因的SNPs,比较基因变异在2个类群间的差异,分析SNPs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出绵羊KRTAP22-1、KRTAP22-2、KRTAP21-1、KRTAP21-2和KRTAP26-1共五个KRTAPs新成员。这五个新基因定位于绵羊1号染色体上,位于KRTAP8-2和KRTAP24-1之间。(2)在390只美利奴杂种羊和75只新西兰罗姆尼羊中,绵羊KRTAP22-1基因检测到2个SNPs位点构成3个等位基因(A-C)。在新西兰罗姆尼羊群体中B为优势等位基因(81.3%),而在美利奴杂种羊群其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51.8%)。对390份美利奴杂种羊样品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等位基因B存在与较高的净毛率(Wool Yield,Yield)和较低的平均羊毛卷曲率(Mean fibre curvature,MFC)相关。BB型和AB型绵羊的Yield较AA型高(P<0.05)。在育种时,若以提高Yield或降低MFC为目标,KRTAP22-1基因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基因。(3)在美利奴杂种羊和新西兰罗姆尼羊群体中未检测到绵羊KRTAP22-2基因变异。但在80只柴达木黑山羊、子午岭黑山羊、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中,检测到KRTAP22-2存在3个SNPs和一处6bp长度变异构成3个等位基因(A-C),其中一个为非同义突变,导致精氨酸变为甘氨酸。等位基因C存在一个6bp的插入,插入精氨酸和半胱氨酸2个氨基酸。AA和AB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KRTAP22-2基因在绵山羊中的多态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该基因在两个物种中受到的选择不同有关。(4)在363只美利奴杂种绵羊中,KRTAP21-1基因共检测到7个SNPs形成6个等位基因(A-F),其中3个SNPs为非同义突变。对这363份样品中基因型频率较高的AA和AC进行相关性分析,只有Yield在两种基因型的绵羊间略有差异,但不显着。其他等位基因对羊毛性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在389只美利奴杂种羊中,检测到KRTAP21-2基因4个SNPs形成5种基因型(A-E),其中1个为非同义突变。KRTAP21-2基因变异与平均羊毛长度(Mean staple length,MSL)、纤维直径变异系数(Fibre diameter standard deviation,FDSD)和刺感指数(Prickle factor,PF)3个性状相关。基因型为AC的羔羊MSL比CE的要大(P<0.05)。基因型为CE的羔羊比CC和BC的羔羊有较高的FDSD(P<0.05)。基因型为CE羔羊的PF较CC和BC的羔羊高(P<0.05)。在等位基因存在缺失分析中,等位基因E存在会引起MSL的降低。多变量模型分析时,等位基因A引入分析时,E对MSL的影响依旧显着(P<0.05)。等位基因E在编码区发生了氨基酸变异,该等位基因存在会降低羊毛的MSL。可见,受该基因影响最大的羊毛性状是MSL。在育种时,若以提高MSL为目标,KRTAP21-2基因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基因。(6)在383只美利奴杂种羊和94只新西兰罗姆尼羊中,检测到KRTAP26-1存在7个SNPs形成的4个等位基因,有2个为非同义突变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在美利奴杂种羊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为A:49.6%、B:25.7%、C:23.0%和D:1.7%,而在新西兰罗姆尼羊中分别为A:40.4%、B:47.3%、C:0.5%和D:11.7%。绵羊KRTAP26-1的变异与一系列羊毛性状相关,包括Yield、平均纤维直径(Mean fibre diameter,MFD)、FDSD、MSL、MFC和PF。然而最大、最持久的影响是对MFD、FDSD、MSL和PF4个性状。含有等位基因C的绵羊表现为较低的MFD、FDSD和PF,和较高的Yield和MSL。含有等位基因B的绵羊表现为较高的MFD、MFC和PF。基因型为AB和BB绵羊的MFD高于基因型AC和BC(P<0.01)。基因型为AA、AB和BB的绵羊具有比AC和BC型更高的FDSD(P<0.05)。基因型为AC和BC的绵羊具有比AB和BB型高6%以上的MSL(P<0.05)。对于PF,基因型为AB和BB的绵羊具有比AC和BC型更高的PF(P<0.01)。提示,在育种工作中,若提高等位基因C和降低B在绵羊群体中的含量,可改良细度相关性状。(7)在383只美利奴杂种羊和48只罗姆尼羊中,共检测到绵羊KRTAP6-3基因存在7种基因型,包含5个SNPs位点和2处45bp的缺失突变。45bp的突变发生在一段核苷酸重复序列上,等位基因G缺失了前一个重复单元,而等位基因C缺失了后一个重复单元。基因型为AB羔羊的MFD、FDSD和PF高于基因型为AA和AG的羔羊(P<0.001)。基因型为AA羔羊的MFD、FDSD和PF高于基因型为AG的羔羊(P<0.001)。含有等位基因G的绵羊的羊毛MFD、FDSD和PF下降显着,而这三个性状值的降低符合羊毛市场需求。因此,在育种中若以上述3个性状改良为目标,KRTAP6-3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基因。综上所述,绵羊KRTAP22-1,KRTAP21-2,KRTAP26-1和KRTAP6-3四个基因的变异与羊毛性状相关,可作为羊毛性状分子标记候选基因利用。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4](2017)在《“十二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期间,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主要负责甘肃高山细毛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技术示范推广任务,用于提高示范县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整体水平,完善甘肃高山细毛羊良种繁育体系。文章对"十二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的任务及考核目标、任务委托协议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张俊丽,马吉锋,王建东,梁小军[5](2016)在《滩湖F1、F2代裘皮性状观测试验》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滩羊繁殖力,增加滩羊二毛皮产量,同时不改变其二毛皮特性,试验采用多胎性好、繁殖力强的湖羊进行杂交的方法,对滩湖F1、F2代裘皮主要性状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其与滩羊同期裘皮的差异。结果表明:滩湖F1、F2代初生重均低于滩羊,滩湖F2代初生重高于滩湖F1代;滩湖F2代3538日龄毛股自然长度、伸直长度、弯曲数均高于滩湖F1代,差异不显着(P>0.05);滩湖F2代羔羊毛用性能虽然较滩湖F1代明显提高,但要达到滩羊二毛期毛用性能仍存在一定差距。

李彦飞,黄锡霞,田可川,柏妍,张亚军,苟锡勋[6](2014)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纤维直径与弯曲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巩乃斯种羊场和拜城种羊场的1 334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弯曲数,分析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巩乃斯种羊场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平均纤维直径(1941μm)比拜城种羊场(18.51μm)的大,但纤维直径变异(20.21%)及弯曲数(12)小于拜城种羊场(20.82%、16);1周岁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平均纤维直径(18.23μm)小于2周岁羊(19.68μm),但纤维直径变异(21.16%)及弯曲数(15)却大于2周岁羊(19.88%、13);毛纤维直径与纤维直径标准差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纤维直径变异呈显着负相关(P<0.05),纤维直径标准差与纤维直径变异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羊毛弯曲数与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为负相关,但相关程度不显着(P>0.05)。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虽已普遍达到细型细毛羊的要求,但在选育工作中,可以通过重点改善周岁羊的羊毛细度达到超细型细毛羊育种目标。

陈华丽[7](2013)在《四川省绵羊资源的发掘与评估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文献资料整理以及绵羊生产性能测定对四川省的绵羊资源状况初步做了整合。川西南山地区主要分布有山地型藏绵羊和凉山半细毛羊,还有在布拖新发现的纯黑色的基因资源(暂名-布拖黑绵羊);西部高原区主要分布有藏羊品种中的高原型、山谷型绵羊以及贾洛藏绵羊。凉山半细毛羊纯种繁殖和改良当地羊表现良好,贾洛藏绵羊改良欧拉羊、甘加羊等草地型藏绵羊效果较好。山谷型西藏羊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中在凉山州布拖县分布的布拖黑绵羊研究甚少。本试验在凉山随机选取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的杂交一代)和布拖黑绵羊的母羊各五只,并对这两种羊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羊肉品质、常规营养、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等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的生长发育指标除管围之外均比布拖黑绵羊要高。屠宰性能和羊肉品质方面,除眼肌面积和肌纤维直径外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均大于布拖黑绵羊。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的初水份、粗脂肪和热解值稍高于布拖黑绵羊,其他常规营养则少于布拖黑绵羊。布拖黑绵羊的铁、锌、钠、镁含量低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其余含量布拖黑绵羊较高。两种资源氨基酸含量丰富,在非必需氨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布拖黑绵羊含量稍高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必需氨基酸中,布拖黑绵羊精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的含量稍高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其他必需氨基酸成分则低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蛋白质的比例总体高于布拖黑绵羊(精氨酸除外)。布拖黑绵羊及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的脂肪酸主要由豆蔻酸、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亚麻酸等构成。两种资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己醛、庚醛、1-辛烯-3-醇、2-戊基呋喃、2,3-辛二酮、辛醛、苯甲醛、壬醛等,不同羊只存在个体差异;布拖黑绵羊中检测到48种挥发性化合物,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中检测到56种挥发性化合物,两种绵羊挥发性成分中占主要地位的可能是对肉品风味贡献较大的醛类。四川省曾经引进的11个品种适应性总体较好。现有资料的整理中,各品种绵羊资源多数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生理生化指标有所差异,凉山半细毛羊呼吸数较高,罗姆尼羊的红细胞数含量相对最高,小尾寒羊血液中球蛋白含量、白细胞数和血清总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生长发育方面贾洛藏绵羊和凉山半细毛羊在本地羊中比较占优势,引入品种生长发育指标总体较好;繁殖性能方面凉山半细毛羊及引入品种较好;产肉性能方面贾洛藏绵羊、小尾寒羊和罗姆尼羊较好;培育品种凉山半细毛羊及引入品种苏联美利奴羊、高加索细毛羊、林肯羊、考力代羊的产毛性能较好,其中苏联美利奴羊剪毛量最高;高原型西藏羊、湖羊和小尾寒羊有较高的皮用价值。四川省绵羊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西藏羊、凉山半细毛羊、新疆细毛羊、湖羊和小尾寒羊多样性研究最多,加上一些没有搜集到的以及尚未研究的遗传多样性,四川绵羊资源有很大的发掘和评估价值。目前,四川省绵羊资源调查描述表格的设计已经完成,对已经存在的品种资源进行了试填,四川省绵羊资源监测系统建设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组将继续对四川省绵羊资源的发掘、评估与利用做进一步研究。

唐晓惠[8](2012)在《藏绵羊毛囊不同发育时期miRNAs表达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西藏,羊的饲养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西藏各地区农牧民生活中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2009年西藏牲畜总存栏3945万头(只),其中羊2552万只,为牲畜存栏总头数的64.7%(西藏统计年鉴,2010)。西藏是继内蒙古、新疆后我国绵羊饲养数最多的省区之一,绵羊存栏数位居我国第三。藏绵羊主要以生产羊毛和羊肉为主,羊毛生长直接影响羊毛细度、产量等重要经济性状,毛囊是调控羊毛生长的直接组织,毛囊发育分为生长期、衰退期和休止期三个时期,了解毛囊发育的分子机制是对羊毛品质进行改良的重要基础。MicroRNA (miRNA)为一类大小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们能通过与靶mRNA的3’-UTR (untranslated region,非编码区)完全互补导致其降解,或不完全互补结合阻碍翻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有关绵羊毛囊miRNA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检测了藏绵羊处于生长期、衰退期和休止期三个时期的毛囊miRNA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表达于毛囊的miRNA,并对miRNA-31、 miRNA-205及miRNA-184进行了验证和靶基囚的预测。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毛囊进行miRNA测序,总共检测到406个miRNA,其中5个为已知miRNA,其余401个为绵羊基因组新发现miRNAs。在这401个miRNAs中,有320个与其他物种具有同源性,而其余86个为全新novel miRNA,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绵羊miRNA信息库。2.通过对绵羊毛囊表达的miRNA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研究,发现绵羊11号染色体的毛囊miRNA表达数目最多,因此推断绵羊11号染色体对毛囊发育有重要作用。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3种毛囊中总计检测到102个时期间差异表达miRNAs,其中有44个miRNA为时期特异表达。3时期毛囊特异表达miRNA的数量分别为:生长期10个,衰退期27个,休止期7个。推断这些时期差异表达miRNA对毛囊生长周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4.通过QPCR检测发现miRNA-31在绵羊毛囊的生长发育中存在差异表达,其中在生长期高表达,而在衰退期低表达,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时预测了miRNA-31的靶基因,发现KRT17与miRNA-31存在潜在的靶位点。通过QPCR验证,发现KRT17在毛囊3时期的表达趋势与miRNA-31相反,推测KRT17为miRNA-31的靶基因之一。5.检测了miRNA-184及miRNA-205在毛囊3个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基因组定位及前体预测,并预测了可能的靶基因及调控的基因通路。结果发现miRNA-184的表达量从毛囊生长期到衰退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miRNA-205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其在衰退期毛囊表达量最高。两个microRNA在绵羊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两者的候选靶基因涉及15个基因通路,可能通过Wnt通路调控毛囊的生长周期。6.通过绵羊皮肤和耳的组织切片,发现藏羊胚胎期皮肤以初级毛囊为主,次级毛囊较少,而成年羊以次级毛囊为主,初级毛囊较少;西藏羊的三毛囊群仅占23%;毛囊密度方面,成年羊的毛囊比胚胎期的稀疏;S/P比例为2.55,从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西藏羊属粗毛羊品种。

牛春娥,杨博辉,曹藏虎,岳耀敬,张力,郭健,孙晓萍,郎侠,刘建斌,程胜利,焦硕,冯瑞林[9](2011)在《甘肃省绒毛生产销售情况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对2009年甘肃省毛绒用羊养殖,毛绒生产、质量控制、销售渠道及2008—2009年度销售情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甘肃省绒毛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甘肃省绒毛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苏文娟[10](2009)在《高寒牧区细毛羊羊毛生长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测定了高寒地区细毛羊不同管理条件、不同生长阶段的净毛生长速度和羊毛纤维直径,分析了其变异性。结果表明,每日净毛生长量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类型羊只及管理群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成年种公羊不同生长阶段羊毛纤维直径差异不显着(P>0.05),幼年公羊差异显着(P<0.05),成幼年母羊不同生长段纤维直径差异极显着(P<0.001)。每日净毛生长速度以成年公羊(9.935~24.196g/d)最高,幼年公羊(6.687~14.919g/d)次之。母羊补饲条件和品质基础好的成(4.63~15.41g/d)、幼年母羊(6.378~13.433g/d)要比补饲水平及品质基础一般的成(3.028~7.792g/d)、幼年母羊(4.201~9.509g/d)生长速度快。羊毛生长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和纤维直径存在显着差异,枯草期放牧及枯草期补饲水平、羊只本身的品质基础是影响羊毛生长速度和纤维细度的直接因素。研究表明,进入枯草期,通过调整放牧和补饲管理方法控制羊只营养的均衡供给,提高细羊毛的质量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二、高寒牧区细毛羊羊毛细度形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寒牧区细毛羊羊毛细度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细毛羊不同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协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理论框架构建
第三章 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及主要质量控制技术
    3.1 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分析
    3.2 主要细羊毛质量控制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细毛羊养殖户样本基本情况
    4.2 细毛羊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4.3 细毛羊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基本情况
    5.2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5.3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细毛羊种羊场发展情况
    6.2 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6.3 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7.1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7.2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7.3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细毛羊养殖主体质量控制协作模式及效果分析
    8.1 养殖主体参与羊毛质量控制协作的必要性与内在动因
    8.2 细毛羊养殖主体质量控制协作模式分析
    8.3 主要协作模式对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8.4 养殖户协作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国外羊毛质量控制措施及经验总结
    9.1 澳大利亚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9.2 新西兰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9.3 南非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9.4 国外羊毛质量控制经验总结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南甘杂种羊产毛和生长性能测定及其分子标记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天祝县养羊业现状
    1.2 影响绵羊羊毛品质的遗传因素
    1.3 绵羊羊毛性状GWAS研究进展
    1.4 绵羊皮肤组织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 绵羊产毛性状和生长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1.5.1 KIF16B基因研究进展
        1.5.2 KRTCAP3基因研究进展
        1.5.3 FGF5基因研究进展
        1.5.4 GPRC5A基因研究进展
        1.5.5 PTPN3基因研究进展
    1.6 基因组分型技术的发展
        1.6.1 传统基因型分型方法
        1.6.2 中通量基因型分型技术
        1.6.3 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南甘杂种羊产毛与生长性能的测定
    2.1 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2.1.2 羊毛的采集及处理
        2.1.3 毛长测定
        2.1.4 毛样卷曲弹性的测定
        2.1.5 毛样细度的测定
        2.1.6 单纤维强度测定
        2.1.7 体重体尺的测定
        2.1.8 羊毛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 结果及分析
        2.2.1 毛长
        2.2.2 羊毛细度
        2.2.3 羊毛卷曲弹性
        2.2.4 羊毛纤维强度
        2.2.5 生长性能
        2.2.6 污毛量
        2.2.7 羊毛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系数计算
    2.3 讨论
        2.3.1 南甘杂种羊羊毛品质
        2.3.3 生长性能
        2.3.4 羊毛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2.4 小结
第三章 利用DNA混池测序扫描候选基因的SNPs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血样的采集
        3.1.2 试验主要使用设备
        3.1.3 试验常用试剂及溶液
        3.1.4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3.2 结果及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候选基因SNPs与南甘杂种羊产毛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及分析
        4.2.1 SNPs质控结果
        4.2.2 基因多态位点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2.3 SNPs与污毛量的关联性分析
        4.2.4 SNPs与毛长的关联分析
        4.2.5 SNPs与羊毛细度的关联分析
        4.2.6 SNPs与羊毛卷曲弹性的关联分析
        4.2.7 SNPs与羊毛单纤维强度的关联分析
        4.2.8 SNPs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
    4.3 讨论
        4.3.1 KIF16B基因与产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4.3.2 KRTCAP3基因与产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4.3.3 FGF5基因与产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4.3.4 GPRC5A基因与产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4.3.5 PTPN3基因与产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4.3.6 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倍型构建
        4.3.7 组合基因型与羊毛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羊毛卷曲弹性的测定方法
    附录2 羊毛细度的测定方法
    附录3 羊毛单纤维强度的测定方法
    附录4 体尺的测定方法
    附录5 试验主要使用设备
    附录6 试验常用试剂及溶液
    附录7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附录8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附录9 候选基因PCR扩增引物信息
    附录10 候选基因SNPs测序结果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论文资助课题
致谢

(3)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缩略词
氨基酸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综述
    1.1 羊毛业
        1.1.1 羊毛业的形成和发展
        1.1.2 羊毛业的现状
    1.2 羊毛的结构和特性
        1.2.1 羊毛纤维的组成
        1.2.2 羊毛性状
    1.3 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研究进展
        1.3.1 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是决定羊毛特性的两个重要结构蛋白
        1.3.2 角蛋白关联蛋白的分类
        1.3.3 绵羊已被鉴定出的KAP蛋白和基因序列
        1.3.4 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3.5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
        1.3.6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与绵羊有关性状的相关性
        1.3.7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试验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2.2.2 PCR扩增
        2.2.3 SSCP凝胶分析
        2.2.4 等位基因序列测序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2.6 基因变异与羊毛性状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KRTAP家族新基因鉴定
    3.2 基因变异分析
        3.2.1 绵羊KRTAP22-1 多态性分析
        3.2.2 绵羊和山羊KRTAP22-2 多态性分析
        3.2.3 绵羊KRTAP21-1 多态性分析
        3.2.4 绵羊KRTAP21-2 多态性分析
        3.2.5 绵羊KRTAP26-1 多态性分析
        3.2.6 绵羊KRTAP6-3 多态性分析
    3.3 美利奴杂种羊羊毛性状的表型相关
    3.4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1 KRTAP22-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2 KRTAP21-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3 KRTAP21-2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4 KRTAP26-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5 KRTAP6-3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羊毛性状的表型相关
    4.2 PCR-SSCP检测技术用于KRTAPs变异研究
    4.3 绵羊KRTAP22-1 基因
    4.4 绵山羊KRTAP22-2 基因
    4.5 绵羊KRTAP21-1 基因
    4.6 绵羊KRTAP21-2 基因
    4.7 绵羊KRTAP26-1 基因
    4.8 绵羊KRTAP6-3 基因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导师简介(三)

(4)“十二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任务及考核指标
    1.1 重点任务
        1.1.1 细毛羊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与试验示范
        1.1.2细毛羊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试验示范
        1.1.3 细毛羊疫病防控技术的优化集成与试验示范
        1.1.4细毛羊规模化生产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
        1.1.5 配合各功能研究室开展产业技术联合试验与示范
    1.2 基础性工作
    1.3 应急性任务
2 任务委托协议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2.1 重点任务
        2.1.1 高山美利奴新品种培育
        2.1.2 甘肃高山细毛羊多胎品系培育
        2.1.3 推进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
        2.1.4 开展疫病防控工作
        2.1.5 进行高山美利奴羊基因研究
        2.1.6 其他
    2.2 基础性工作
    2.3 应急性工作
3 本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支撑情况
4 团队人员参加体系工作及团队建设情况
5 经费使用情况及工作日志填报情况
    5.1 经费使用情况
    5.2 工作日志填报情况
6 阶段性成果简述

(5)滩湖F1、F2代裘皮性状观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滩湖F1、F2代初生羔羊生产性能测定
    2.2 滩湖F1、F2代二毛期生产性能测定
    2.3 滩湖F2代二毛期毛用性能测定
3 讨论与结论

(7)四川省绵羊资源的发掘与评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四川省现有绵羊资源现状
        1.1.1 四川省绵羊的生产概况
        1.1.2 四川省的绵羊种质资源
    1.2 绵羊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1.2.1 DNA分子水平的研究概况
        1.2.2 分子标记的应用
    1.3 绵羊生产性能及肉质研究的概况
        1.3.1 绵羊生产性能研究概况
        1.3.2 绵羊肉质的研究概况
    1.4 绵羊的杂交改良研究概况
    1.5 绵羊资源的研究发展趋势
        1.5.1 绵羊品种资源的保护
        1.5.2 绵羊资源的充分利用
    1.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群体及方法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2.1.3 绵羊资源材料与方法
    2.2 布拖黑绵羊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生长发育及肉质比较分析方法
        2.2.1 绵羊生长发育指标
        2.2.2 绵羊屠宰性能测定
        2.2.3 羊肉品质分析比较
        2.2.4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2.5 绵羊矿物质成分测定
        2.2.6 羊肉氨基酸成分测定
        2.2.7 羊肉脂肪成分测定
        2.2.8 羊肉挥发性成分测定
    2.3 四川省绵羊资源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布拖黑绵羊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生长发育和肉质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3.1.1 生长发育指标
        3.1.2 屠宰性能和肉质分析
        3.1.3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3.1.4 氨基酸含量分析
        3.1.5 矿物质含量分析
        3.1.6 脂肪酸含量分析
        3.1.7 挥发性成分分析
    3.2 四川省绵羊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初步分析
        3.2.1 四川绵羊资源基本情况
        3.2.2 四川绵羊资源生理生化指标
        3.2.3 四川绵羊资源基本特征描述
        3.2.4 四川绵羊资源生长发育指标
        3.2.5 四川绵羊资源繁殖性能
        3.2.6 四川绵羊资源生产性能
        3.2.7 四川绵羊资源遗传指标分析
        3.2.8 四川绵羊资源饲养管理状况
        3.2.9 四川绵羊资源评估与保存信息
4. 讨论
    4.1 布拖黑绵羊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生长发育及肉质比较
        4.1.1 生长发育指标
        4.1.2 屠宰性能和肉质
        4.1.3 常规营养成分
        4.1.4 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
        4.1.5 脂肪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
    4.2 四川省绵羊资源的调查研究
        4.2.1 四川绵羊资源基本情况
        4.2.2 四川绵羊资源生理生化指标
        4.2.3 四川绵羊资源基本特征
        4.2.4 四川绵羊资源生长发育指标
        4.2.5 四川绵羊资源繁殖性能
        4.2.6 四川绵羊资源生产性能
        4.2.7 四川绵羊资源遗传指标
        4.2.8 四川绵羊资源饲养管理状况
        4.2.9 四川绵羊资源评估与保存信息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8)藏绵羊毛囊不同发育时期miRNAs表达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问题的由来
    2 文献综述
        2.1 miRNA的发现
        2.2 miRNA的生物学特征
        2.3 miRNA介导了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2.4 miRNA的表达检测
        2.5 miRNA调控毛囊发育的研究进展
        2.6 羊毛发育
        2.6.1 羊毛和羊绒的差别
        2.6.2 羊毛类型
        2.6.3 主要成分
        2.6.4 物理指标
        2.7 毛囊
        2.8 羊毛纤维发育及皮肤毛囊分化的分子机理
        2.9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绵羊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
    3 绵羊miRNA研究进展及不足
    4 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绵羊基因组研究成果
    5 西藏绵羊
        5.1 西藏绵羊概况
        5.2 发展现状
        5.2.1 改善管理方式,羊只数量稳步增长
        5.2.2 绵羊的出栏率稳步增长,产品产量增加
        5.2.3 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
        5.2.4 绵羊改良的情况
    6 组织切片
        6.1 组织切片的概述
        6.2 制片的种类
        6.2.1 组织切片法
        6.2.2 组织非切片法
        6.3 组织制片过程
    7 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组织样品
        1.2 分子生物学试剂及技术服务
        1.3 试剂的配制
        1.4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RNA提取
        2.2 miRNA测序
        2.3 测序数据分析
        2.4 反转录
        2.5 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
        2.6 PCR检测
        2.7 miRNA靶基因预测
        2.8 绵羊皮肤毛囊的结构观察
第三章 结果
    1 毛囊RNA提取
    2 毛囊样品所处毛囊发育时期确定
    3 miRNA测序
    4 miRdeep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5 miRNA注释
    6 QPCR验证miRNA测序结果
    7 Novel miRNA预测
    8 基因组表达分布
    9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10 绵羊miRNA-31在绵羊毛囊3个时期中的表达研究
        10.1 QPCR检测miRNA-31在毛囊3个时期中的表达变化
        10.2 miRNA-31基因组定位及前体发夹结构预测
        10.3 miRNA-31的靶基因预测与验证
    11 绵羊miR-184及miR-205在毛囊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变化研究
        11.1 QPCR检测miR-184及miR-205在绵羊3个不同毛囊生长时期中的表达
        11.2 miR-184及miR-205在绵羊12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1.3 miR-184及miR-205基因组定位及前体预测
        l1.4 miR-184 及miR-205成熟序列物种间保守性比较
        11.5 miR-184及miR-205靶基因预测
    12 西藏绵羊皮肤毛囊的结构观察
        12.1 藏绵羊皮肤结构
        12.2 西藏绵羊毛囊结构
        12.3 西藏绵羊毛囊群
        12.4 毛囊的密度
        12.5 S/P值
        12.6 藏绵羊羊毛纤维类型
第四章 讨论
    1 毛囊RNA提取方法的改进
    2 毛囊miRNA表达模式与皮肤miRNA的区别
    3 绵羊毛囊miRNA测序进一步丰富绵羊miRNA信息库
    4 miRNA-31在毛囊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5 miR-184及miR-205在毛囊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题录和在研项目
致谢
附表

(9)甘肃省绒毛生产销售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毛绒用羊养殖生产现状
2 甘肃省毛绒生产及质量现状
    2.1 细羊毛
    2.2 地毯毛
    2.3 山羊绒
3 甘肃省毛绒销售渠道及2008—2009年度销售情况
4 甘肃省毛绒产业存在的问题
    4.1 毛绒用羊良种化程度低
    4.2 牧民质量意识低, 毛绒质量管理落后
    4.3 生产过程标准化程度低
    4.4 毛绒生产合作组织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4.5 基层畜牧技术部门技术力量薄弱
5 甘肃省发展毛绒产业的建议
    5.1 加大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力度
    5.2 加强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各种技能的培训
    5.3 实施毛绒用羊保护政策, 规范毛绒市场, 确保毛绒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四、高寒牧区细毛羊羊毛细度形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细毛羊不同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协作模式研究[D]. 王纪元.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2]南甘杂种羊产毛和生长性能测定及其分子标记筛选[D]. 胡瑞雪. 兰州大学, 2018(10)
  • [3]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D]. 李少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4]“十二五”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工作报告[J].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 甘肃畜牧兽医, 2017(04)
  • [5]滩湖F1、F2代裘皮性状观测试验[J]. 张俊丽,马吉锋,王建东,梁小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0)
  • [6]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纤维直径与弯曲数分析[J]. 李彦飞,黄锡霞,田可川,柏妍,张亚军,苟锡勋. 中国畜牧杂志, 2014(15)
  • [7]四川省绵羊资源的发掘与评估初探[D]. 陈华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8]藏绵羊毛囊不同发育时期miRNAs表达变化研究[D]. 唐晓惠.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9]甘肃省绒毛生产销售情况调查研究[J]. 牛春娥,杨博辉,曹藏虎,岳耀敬,张力,郭健,孙晓萍,郎侠,刘建斌,程胜利,焦硕,冯瑞林. 中国草食动物, 2011(02)
  • [10]高寒牧区细毛羊羊毛生长特性研究[J]. 苏文娟. 草食家畜, 2009(03)

标签:;  ;  ;  ;  ;  

高寒牧区细毛羊细度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