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一、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蒋立锋,陆晓梅[1](2021)在《例析实验中的“对照组”》文中指出实验分组与设计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类试题,具有鲜明的生物学学科特点,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笔者节选部分高考试题,分析并总结实验分组与设计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方式。1.原题再现[例1](2019年,全国卷Ⅰ,第29题节选)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早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丁湘宁[2](2021)在《认识蝌蚪 体验科学》文中指出七年级学生对在校园水池内发现的大量蝌蚪很好奇,我就此引导学生围绕"蝌蚪"这一主题开展研究。该课题源于学生的校园生活,符合研究性学习"近、小、实"的选题原则,我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开展这次探究活动。一、小组讨论定方案根据研究对象将主题分解成多个小课题,比如"蝌蚪的由来""蝌蚪食性研究""蝌蚪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等。根据课题数量将学生分为6个研究小组,制订研究方案,准备实验器材。

叶佳禾,夏侯沁珂[3](2021)在《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影响吗》文中认为今年三月底,我们发现学校的砚池里多了一种生物——蟾蜍。春天正是蟾蜍繁殖的季节,没过几天,水池里又出现了一群一群的蝌蚪,这些蝌蚪个头很小。想起高中生物必修三中提到的"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机体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唐韵[4](2021)在《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玲,刘沁雨,郑豪杰,张鲲,孙健,尹晓辉,林荣华[5](2021)在《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栖动物在农业区域及附近的水体中活动和繁殖,其个体发育和种群生存易受到农药的威胁,因此评估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暴露评估、效应评估以及风险表征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美国和欧盟的两栖动物农药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在暴露模型研发及毒性效应测试等方面更加科学化,评价工具更为模型化,评估方法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且已进入到大尺度空间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估阶段。我国的两栖动物生态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慢性评估基础数据资料匮乏,评估方法尚不完善,定量评估模型研发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两栖动物生态风险评估体系,以满足未来生态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为保护两栖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以及农药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案。

刘锦蓉[6](2021)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法指导》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材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实际上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二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三是通过皮肤中的汗腺排出少量的水分、尿素和无机盐。第一种途径在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介绍过,所以本章介绍的是第二和第三种途径,其中第二种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对于本章学习内容,教材是按照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编写的。教材先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再详细讲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最后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第三种途径——通过皮肤中的汗腺排出。关于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教材先简单介绍了肾脏的结构,再利用图示详细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讲解肾单位时,还介绍了肾单位与血管的关系,为学习尿液的形成做铺垫;

吴奶珠[7](2020)在《例析基于“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初中概念教学》文中提出本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即:探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演示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演示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血糖浓度的影响(分组实验)。以科学探究为教学主线,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载体,驱动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建构"激素"和"激素调节"的核心概念,并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目的。

刘蕊,刘春晓,刁金玲,周志强[8](2019)在《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威胁。无尾两栖动物因其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阶段,在食物链中具有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环保局(USEPA)识别和评估化合物影响的常见模式生物。因此开展农药类EDCs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可进一步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有助于全面认识农药类EDCs。本文综述了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无尾两栖动物甲状腺及性腺干扰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研究农药类EDCs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深远意义,旨在为全面的农药生态风险评价及为农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引入更加全面、科学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杜琼霞[9](2019)在《典型双酚A类污染物对黑斑蛙蝌蚪发育及成蛙雄性生殖毒效应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和四氯双酚A(Tetrachlorobisphenol A,TCBPA)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毒环境污染物,主要用作阻燃剂且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TBBPA和TCBPA已经被证明对动物有潜在的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以TBBPA和TCBPA为目标污染物,以黑斑蛙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内暴露的方法,研究TCBPA与TBBPA暴露对黑斑蛙蝌蚪外部形态参数、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含量和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雄性黑斑蛙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内暴露的方法,研究TCBPA与TBBPA暴露对雄性黑斑蛙精巢功能、精巢组织结构形态、精巢氧化应激指标、性激素含量、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以及性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Gosner 26期黑斑蛙蝌蚪暴露于100、250μg/L TBBPA与TCBPA 7,14和21天,黑斑蛙蝌蚪外部形态参数、发育阶段结果表明:(1)250μg/L TBBPA与TCBPA处理21天导致蝌蚪后肢长,尾长分别显着降低0.351倍与0.346倍,0.110倍与0.099倍。250μg/L TBBPA与TCBPA处理21天抑制了蝌蚪的生长;(2)250μg/L TBBPA与TCBPA处理21天后蝌蚪的平均发育阶段达到Gosner 34,与对照组相比,均延迟了2个发育阶段。Gosner 26期黑斑蛙蝌蚪暴露于100、250μg/L TBBPA与TCBPA 7,14和21天,黑斑蛙蝌蚪甲状腺激素含量和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250μg/L TBBPA与TCBPA处理21天诱导蝌蚪头部T4含量显着降低了0.45倍与0.39倍。TBBPA与TCBPA对黑斑蛙蝌蚪产生甲状腺内分泌干扰作用;(2)250μg/L TBBPA与TCBPA处理21天导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TP轴)相关基因Dio2、TRα和TRβ相对表达量分别下调40.8%与24.2%、28.6%与20.9%、36.9%与25.3%。TBBPA和TCBPA通过Dio2的低水平表达限制蝌蚪脑组织产生TH,降低了激素调节的TR活性,导致了TRα和TRβ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从而延迟了蝌蚪变态发育。雄性黑斑蛙暴露于0.001、0.01、0.1和1 mg/L TBBPA与TCBPA 14天,雄性黑斑蛙精巢功能、精巢组织结构形态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1)与相应对照组相比,1 mg/L TBBPA与TCBPA处理组精子活力、精子数量分别显着降低了10.3%与29.3%、51.5%与46.9%,1 mg/L TBBPA与TCBPA处理导致精子畸形率分别显着增加了39.7%与54.9%;(2)与相应对照组相比,1 mg/L TBBPA与TCBPA导致精巢组织ROS水平分别显着降低了21.17%与20.31%,1 mg/L TBBPA与TCBPA导致MDA、GSH含量分别显着下降了39.7%与9.36%、44.7%与37.7%;相关抗氧化酶CAT、GSH-PX活性分别显着降低了33.42%与24.29%、58.47%与41.93%,1 mg/L TBBPA与TCBPA导致抗氧化酶T-SOD活性显着增加了68.31%与43.35%,TBBPA与TCBPA导致ROS水平降低,并破坏了黑斑蛙精巢抗氧化系统稳态,表现出抗氧化特征;(3)HE染色结果发现TBBPA与TCBPA处理导致精子颈部肿胀,尾部异常凝集和缺失,溶酶体增多,大量液泡产生等;(4)透射电镜结果发现精子出现异常的液泡,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分散脱落等情况。雄性黑斑蛙暴露于0.001、0.01、0.1和1 mg/L TBBPA与TCBPA 14天,雄性黑斑蛙精巢性激素含量、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以及性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TBBPA与TCBPA诱导血清中T和E2激素含量显着增加,诱导LH和FSH含量显着降低,其中1 mg/L TBBPA与TCBPA处理血清中T、E2含量显着增加了72.16%与10.19%、24.29%与8.48%,1 mg/L TBBPA与TCBPA诱导血清中LH、FSH激素含量显着降低了42.83%与86.8%、26.67%与8.02%;扰乱了内分泌系统,导致精子形成障碍;(2)1 mg/L TBBPA与TCBPA导致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和CYP19A1表达量分别显着上升了33.06%与89.24%、31.77%与8.71%、57.18%与26.04%;HSD17B3表达量显着下降了64.6%与50.7%,破坏了下丘脑-垂体-性腺(HTG轴)信号通路。TBBPA和TCBPA通过下调黑斑蛙精巢中HSD17B3的基因表达量反而增加了T的合成,通过上调CYP19A1的基因表达量增加了E2的合成;(3)1 mg/L TBBPA与TCBPA导致性激素受体基因AR表达量分别显着下降了84.55%与60.10%,ESR1表达量显着上升了65.2%与61.79%。TBBPA和TCBPA通过AR、ESR1基因表达异常引起黑斑蛙精巢内分泌紊乱,影响其精子形成,造成了严重生殖毒性。综上所述,TBBPA和TCBPA抑制蝌蚪后肢长、尾长的增长,延迟发育阶段,诱导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以及HTP轴相关基因Dio2、TRα和TRβ表达异常,干扰了甲状腺内分泌系统,造成蝌蚪发育延迟。TBBPA和TCBPA导致精子形成障碍,造成精巢组织病理学损伤,破坏黑斑蛙精巢抗氧化系统稳态,诱导激素分泌紊乱,造成了严重生殖毒性。本研究结果为TBBPA和TCBPA对两栖动物种群的毒性作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依据。

李艳斌[10](2019)在《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六价铬(Cr6+)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其易于穿透生物膜并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近些年,大量的人为活动,如电镀、制造业和铬铁冶炼,导致水环境中Cr6+浓度的显着增加,对水生生物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胚胎和幼体对水环境污染物极为敏感,是研究环境污染物毒理效应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为试验对象,研究了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幼体的毒理效应,旨在为评估Cr6+污染对水生生态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生长发育和脂代谢的影响。对中华大蟾蜍G2期胚胎进行0、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的慢性水体暴露至胚胎发育阶段结束。分析了Cr6+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全长、体重和发育的影响,并通过RT-qPCR分析了Cr6+暴露对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和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Cr6+暴露可抑制中华大蟾蜍胚胎生长发育并呈时间依赖效应。暴露4 d时,416μg Cr6+L-1处理组胚胎全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受到显着抑制;暴露6 d时,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胚胎全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均受到显着抑制。各Cr6+处理组均可观察到胚胎畸形,主要特征为:轴弯曲、卵黄囊水肿和破裂、表面组织增生、发育迟缓、尾巴弯曲和鳍弯曲。RT-qPCR结果表明,416μg Cr6+L-1处理组中,TRβ和D2基因表达下调,而D3基因表达上调;52、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中,SOD和GPx基因表达上调,而HSP90基因表达下调;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中,FAE和ACC基因表达均下调,此外,416μg Cr6+L-1处理组中,ACOX、CPT和SCP基因表达亦下调。2.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甲状腺和骨骼发育的影响。对中华大蟾蜍G2期胚胎进行0、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的慢性水体暴露至变态完成期(G46)。分析Cr6+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并分析Cr6+暴露对G32、G38和G42期蝌蚪甲状腺组织结构以及对G42和G46期蝌蚪骨骼发育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30 d时,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蝌蚪的全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受到显着抑制;各浓度Cr6+慢性暴露均导致蝌蚪变态率的下降,且104,、208和416μg Cr6+L-1暴露处理导致G42和G46期蝌蚪的全长、体长、体重和后肢长的显着下降。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416μg Cr6+L-1暴露可导致甲状腺组织滤泡细胞增生和胶质减少。此外,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G42和G46期蝌蚪的骨骼骨化受到抑制。3.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肝脏组织结构、脂代谢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中华大蟾蜍G2期胚胎进行0、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的慢性水体暴露至变态高峰期(G42)。分析了Cr6+暴露对肝组织结构及脂质代谢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416μg Cr6+L-1慢性暴露导致蝌蚪肝脏组织中细胞核固缩,黑色素巨噬细胞增多以及脂滴聚集。RT-qPCR结果表明,416μg Cr6+L-1处理组中,SCD、MECR、TECR、ELOVL1、ACOT1、PPT1、HADH和ACAA2基因表达均下调;13、52、104、208和416μg Cr6+L-1处理组中,ECHS1,HADHA和ACAA1基因表达上调。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SEP基因主要表达于肝细胞核和肝细胞膜,而HSD17B12基因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膜,经416μg Cr6+L-1暴露处理可导致HSD17B12基因在肝细胞膜的表达降低。此外,52、104和416μg Cr6+L-1慢性暴露导致G42期蝌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降低,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增加。

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认识蝌蚪 体验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组讨论定方案
二、齐心协力做研究
    1.多种方法辨蝌蚪
    2.实验探究明食性
    3.显微观察识血管
    4.跟踪观察知过程
    5.科学探究明真理
    6.长期观察知习性
三、材料整理促提升
四、成果展示显身手
五、反思评价拓新题
    1.小池塘,大课堂
    2.小课题,大担当
    3.收获多,热情足

(3)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影响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假设
    1. 提出假设:
    2. 实验预期: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初期准备工作
    1. 选取实验对象
    2. 选择甲状腺激素浓度
    3. 选择饲养过程中的食物和水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记录
    1. 实验初期蝌蚪体重的变化
    2. 蝌蚪体长(口端—尾末)的变化
    3. 形态记录
六、实验异常记录
七、实验结论
专家点评

(7)例析基于“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初中概念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导入
2 概念形成
    2.1 活动一:
    2.2 活动二:
    2.3 活动三:
    2.4 活动四:
3 概念巩固
4概念强化

(9)典型双酚A类污染物对黑斑蛙蝌蚪发育及成蛙雄性生殖毒效应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双酚A类污染物概述
        1.2.1 双酚A类污染物来源与应用
        1.2.2 双酚A类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1.2.3 双酚A类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分布
    1.3 双酚A类污染物的毒效应
        1.3.1 发育毒性
        1.3.2 生殖毒性
        1.3.3 免疫毒性
        1.3.4 神经毒性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TBBPA与TCBPA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胚胎的获取与蝌蚪的饲养
        2.2.3 暴露实验
        2.2.4 蝌蚪体长、尾长、体重和后肢长的检测
        2.2.5 蝌蚪发育阶段的统计
        2.2.6 统计方法
    2.3 结果
        2.3.1 TCBPA与TBBPA对黑斑蛙蝌蚪生长的影响
        2.3.2 TCBPA与TBBPA对黑斑蛙蝌蚪发育阶段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TBBPA与TCBPA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胚胎的获取与蝌蚪的饲养
        3.2.3 暴露实验
        3.2.4 甲状腺激素T3和T4 的测定
        3.2.5 HTP轴涉及的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
        3.2.6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TCBPA与TBBPA对黑斑蛙蝌蚪甲状腺激素T3和T4 的影响
        3.3.2 TCBPA与TBBPA对Dio2和Dio3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3.3 TCBPA与TBBPA对TRα和TRβ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TBBPA与TCBPA对雄性黑斑蛙精巢功能及组织学损伤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实验动物及处理
        4.2.3 精子数量、活力和畸形率分析
        4.2.4 精巢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4.2.5 精巢组织形态学观察
        4.2.6 精巢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测定
        4.2.7 统计方法
    4.3 结果
        4.3.1 精子数量、活力与畸形率分析
        4.3.2 生精支持细胞微结构观察
        4.3.3 精巢组织形态学的观察
        4.3.4 对精巢组织氧化损伤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TBBPA与TCBPA对雄性黑斑蛙生殖内分泌干扰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实验动物及处理
        5.2.3 血清中激素含量的测定
        5.2.4 精巢中生殖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
        5.2.5 统计方法
    5.3 结果
        5.3.1 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分析
        5.3.2 CYP11A1、CYP17A1、HSD17B3、CYP19A1 性激素合成基因表达
        5.3.3 雄激素受体AR与雌激素受体ESR1 基因表达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水环境铬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1.2.1 铬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1.2.2 水环境中铬的污染现状
    1.3 水环境中Cr~(6+)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
        1.3.1 Cr~(6+)对水生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
        1.3.2 Cr~(6+)对水生生物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3.3 Cr~(6+)对水生生物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3.4 Cr~(6+)对水生生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3.5 Cr~(6+)对水生机体的脂代谢功能的影响
    1.4 两栖类的生存现状及其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作用
        1.4.1 两栖类的生存现状
        1.4.2 两栖类在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中的作用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Cr~(6+)对中华大蟾蜍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慢性毒性试验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2.4 RT-qPCR分析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畸形的影响
        2.3.2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2.3.3 Cr~(6+)慢性暴露对胚胎甲状腺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3.4 Cr~(6+)慢性暴露对胚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3.5 Cr~(6+)慢性暴露对胚胎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Cr~(6+)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甲状腺和骨骼发育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与材料
        3.2.1 试验材料
        3.2.2 慢性毒性试验
        3.2.3 甲状腺组织结构分析
        3.2.4 骨骼染色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3.3.2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3.3.3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的影响
        3.3.4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骨骼发育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脂代谢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慢性毒性试验
        4.2.3 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4.2.4 RT-qPCR分析
        4.2.5 肝脏原位包埋杂交
        4.2.6 脂肪酸的提取和GC-MS分析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Cr~(6+)慢性暴露对蝌蚪肝脏的组织结构的影响
        4.3.2 Cr~(6+)慢性暴露对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3.3 Cr~(6+)慢性暴露对脂质β-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3.4 Cr~(6+)慢性暴露对BSEP和 HSD17B12 基因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4.3.5 Cr~(6+)慢性暴露对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例析实验中的“对照组”[J]. 蒋立锋,陆晓梅. 教学考试, 2021(51)
  • [2]认识蝌蚪 体验科学[J]. 丁湘宁.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1(11)
  • [3]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影响吗[J]. 叶佳禾,夏侯沁珂.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1(10)
  • [4]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D]. 唐韵.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曹玲,刘沁雨,郑豪杰,张鲲,孙健,尹晓辉,林荣华. 农药学学报, 2021(03)
  • [6]《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法指导[J]. 刘锦蓉. 初中生辅导, 2021(16)
  • [7]例析基于“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初中概念教学[J]. 吴奶珠. 生物学教学, 2020(04)
  • [8]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无尾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刘蕊,刘春晓,刁金玲,周志强. 农药学学报, 2019(Z1)
  • [9]典型双酚A类污染物对黑斑蛙蝌蚪发育及成蛙雄性生殖毒效应机理的研究[D]. 杜琼霞.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10]Cr6+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和蝌蚪的毒理效应研究[D]. 李艳斌.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