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

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

一、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刘若星[1](2020)在《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我国大约有小水电站4.65万座,量大面广。随着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小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已进入生态环境约束期,为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防止小水电站开发运行过程中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失和破坏,正确处理水能开发、小水电工程建设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实现小水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小水电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因此,目前亟待开展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和水电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各项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开展了关于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针对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特点,结合专家意见,提炼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2)借鉴国内外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项的研究成果,采用PSR模式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评价指标、初步确立评价准则。(3)基于PSR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综合指数法建立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4)对两个典型工程实例综合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葛权[2](2019)在《五峰:生态立县衍生新产业富百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处鄂西南边陲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境皆山,群山连绵,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域。五峰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拥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百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五峰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字号生态品牌,五峰森林覆盖率高达81%,位居湖北省县市首位。长期以来,地处鄂西大山深处的五峰,因山大人稀,地势偏僻,同时受政策限制和交通区位制约,各项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在追逐发展的

廖凌云[3](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莫倩雯[4](2018)在《云南省碳排放值预测及减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研究区域碳减排有利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利用云南统计年鉴、云南能源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的碳排放计算公式(2006),对2005-2015年云南省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基于Kaya恒等式,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建立云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云南省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利用效率和单位能源碳排放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情况。然后以KAYA模型为核心,基于云南省碳排放现状、云南省“十三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对未来云南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进行预测,并研究拟分析确定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及达到峰值的年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结果表明:(1)2005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云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大趋势是逐年升高,由2005年的6023.97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5年的10356.56万吨标煤。云南省的能源消费强度在十年间却是大幅度下降,由2005年的1.740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0.755吨标准煤/万元。云南省能源消费结构依旧是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其中煤炭消费量最高。(2)2005-2015年云南省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排放量11044万吨上升至2012年18852万吨,增长了70.7%,又下降至2015年的14663万吨,较2012年下降了28.5%。云南省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变化也是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994吨/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1.416吨/吨标煤,总体下降了65.44%。在2015年,工业部门碳排放量最高,达12728.57万吨,其次为能源部门和交通部门,农业、服务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碳排放量较低。其中工业、能源、交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部门。(3)云南省碳排放峰值年为2030年,峰值排放量约为21378.74万吨。(4)影响云南省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总数、人均GDP、能源利用效率、单位能源碳排放。其中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为正向驱动因素,而能源利用效率和单位能源碳排放是负向驱动因素。最后根据云南省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增加森林碳汇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控制碳排放增长的措施。

莫国香[5](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即为当地傣语“竜社勐”(部落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竜社曼”(氏族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等神山林的统称,它是在当地原始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祖先神灵崇拜文化特质的原始森林,是傣族集农业崇拜、森林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崇拜为一体的复合载体,即它是集傣族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和农耕文化现实需要为一体的傣族神山林。由于“竜林”不仅承载着傣族传统社会稻作生产赖以生存的森林水源,也寄托着傣族人民对森林和祖先的依赖、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祖先权威与规矩的信仰,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以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和稻作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傣族“林-农”农业生态观以及基于祖先崇拜名义的以建立稳定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的农业社会规矩和由此衍生的遵循祖规的傣族系列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习俗。总之,它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最古老、原生型的傣族典型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竜林”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也包括以“竜林”信仰为基础而衍生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其性质上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起源上来看,尽管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具体产生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傣族的起源及“竜林”地质、生态和神话传说等文史资料可以推断,该遗产应该发端于当地傣族原始农业社会初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远古的森林形态和文化遗存。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以“竜林”为文化表征的森林水源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丰收的最主要保障,因此自然也是依靠水稻而生存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社会的根本依靠。所以,西双版纳傣族“竜林”的设立应该是出于强烈的稻作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考虑。加之,“竜林”祖先权威的规矩对农业社会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当地傣族借助祖先神灵的名义保护森林水源、建立农业社会生产秩序的生存智慧,是该地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热带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和文化传统,这种生存模式和传统源于傣族崇拜森林的文化特质和农耕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并同祖先崇拜交汇融合在一起,成为依托森林、崇拜祖先、保护农业丰收的文化现象。作为傣族居住地的生存根源和文化寄托,“竜林”如同血脉一样将当地傣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并得以长久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召片领政权时期,由于“竜林”文化对经济繁荣、政治统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召片领政权对其都十分重视。这一期间,傣族人口和村寨日益增多,“竜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从最初的单纯民间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发展到召片领政权的重大政治统治手段。这段时期,不仅召片领及其地方官员必须亲自参加“竜林”的祭典活动,部分已故召片领以及佛门菩萨请进“竜林”加以祀奉褒扬,各级地方政权还设置了有关“竜林”文化事项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竜林”文化管理制度,使得“竜林”这一特殊森林所包含的价值不断扩大,成为不仅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上层统治者对于竜林思想及“竜林”文化的认同、推崇和褒扬,同时又浓缩地体现了“竜林”发展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因此,西双版纳“竜林”文化在傣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当地傣族人民和政权机构的共同推崇和维护下,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还保护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和热带地区“林-农”农业生态传统,这种传统是具有农业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突出价值。特别是,这种传统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存。然而,这种遗产的价值需要被社会和公众所认识和重视并使其从中受益,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西双版纳现存的相当数量的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将选题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史为鉴,以点带面,目的在于完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西双版纳现存傣族“竜林”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重视和保护以及对森林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并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创新:第一,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竜林”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挖掘遗产价值,建立“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并找出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竜林”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与现实的维度上达到统一;第三,系统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历史与现实保护的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境的根源,为人类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包括绪论、研究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提出问题。在本章中,对于本论文选题的提出和确定进行了阐明,对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以及创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以及“竜林”文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后文的论述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二章从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水文化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聚落系统以及村民的宗教信仰系统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论述了 “竜林”文化的起源,揭示“竜林”文化起源有着深刻的农耕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从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及恢复阶段论述了“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点,揭示“竜林”文化历史变迁与稻作文化的兴衰存在内在关系。第四章通过对磨歇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分析,发掘傣族“竜林”的水稻农耕文化根源。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磨歇村“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而创造的保护模式,为后面章节的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从生态、科技、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并从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方面论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以及“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三个方面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论述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本章中,首先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应寻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净土和热带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使得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和现实的统一的维度上达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六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六种典型保护模式建议。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是在前七章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的总结性论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所具有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对其保护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提出展望。

黄权生,刘智勇[6](2010)在《西部农村燃料更替与环境保护关系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燃料更替,农村燃料更替需要解决人口的合理迁移和西部人口城镇化;农村燃料更替还需要改变牲畜饲养方式,而最关键措施是实现燃料以沼气、天然气、电代薪,和使用节柴灶节省燃料。这就要求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经济战略中,考虑西部燃料换代涉及到的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国家东中西部的整体环境保护。

朱德军[7](2010)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长治”工程建设成效》文中认为宜昌市夷陵区实施"长治"工程20 a来,通过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引导宣传,强化行政执法,利用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体制创新等手段,使水土保持工作局面大为改观,水土流失加剧的情况得到根本遏制,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农村面貌大改观,同时生态环境也得以修复。总结了取得以上成绩的经验、做法,对其他地区具有参考价值。

黄权生,刘一婷[8](2009)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保护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鄂西发展的机遇,但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鄂西虽然森林覆盖率增长,但森林的总蓄积量非常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存在农村产业制约和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等问题。农村实现林副生态农业模式转换是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提,鄂西农村人口转移、农村人口城镇化是鄂西生态保护的关键,农村燃料更替是落实鄂西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

李瓅[9](2008)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首轮补贴到期的背景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有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欲从制度创新入手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后续政策落实机制并综合考虑了后续政策实施所需的外部环境,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需要有相关理论作指导。针对解决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便为我国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现行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法规应当调整。提出了一些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及配套政策落实的新设想与方法,存在与现行法规政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对现有制度的调整,建立切合实际、完备的后续政策法规体系,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发展。第三、首次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现行政策为基础,营造注重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退耕还林工程投资动力,以区域划分为基础选择最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对象,分类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助政策和后续产业扶持政策是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现实选择。研究表明,主体享有由法律认可和保护的独立权利是主体独立性的根本体现,进而是激发主体最大效率、杜绝寻租行为、规范工程运行的根本保障。第四、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是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从新的视角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运营目标的多元性、效益的外部性、退耕还林工程后林木资产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的软弱性,理清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关注的侧重点,得出了培育后续产业维护经营主体利益、调动经营主体的内在动力是后续政策关键的结论。第五、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重点是合理确定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粮食生产能力以及耕地资源的特点,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确定土地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合及适宜程度。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退耕可能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改变土地用途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应采取的对策。第六、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难点是确立投资标准。从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及地方政府的成本和效益入手,针对现行政策缺乏在不同地域范围的投资标准、存在不公平和难操作的具体问题,提出后续政策必须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分区域具体投资标准数据库,这既是客观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依据,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环节。一项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分配结构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第七、制度保障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形成与实施的前提。全面系统地从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和实施两个领域探讨后续政策体系的形成与落实机制,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形成必须由多主体参与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了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消除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不利因素的制度优化策略。第八、必须建立个人信用约束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经营者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形成信誉与风险约束。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经营主体的信用登记制度,强化法律监督与制裁效力,健全市场与社会对退耕还林工程主体的外在信用约束,最终建立信誉与风险约束条件下的内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第九、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必须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的总体思路。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国家对退耕还生态林的“林权”收购制度等手段,有效保障退耕农户的现实权益和长远权益,达到协调退耕还林工程各个利益主体的理性思维,从而使各自的行为结果同政策设计的预期目标相一致。

谭立勤,余敬,何勇[10](2007)在《生态能源开发——四川甘孜州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石》文中提出介绍了甘孜州的生态能源开发的意义、生态能源的类别、开发目标和开发规划,得出了甘孜州的生态能源开发应采取中、小、微电站建设相结合,水能、太阳能、风能并举办法,这样才能最终为州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结论。

二、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健康”理念的提出
        1.2.2 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1.2.3 国外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2.4 国内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2 指标体系构建模式的选取
        2.2.1 常见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式
        2.2.2 评价指标构建模式的选取
    2.3 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及筛选
        2.3.1 评价指标的初选
        2.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3.3 评价指标说明
    2.4 评价标准
        2.4.1 评价标准建立原则
        2.4.2 评价分级
3 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概述
    3.2 层次分析法
        3.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2.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3.3 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3.3.1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框架
        3.3.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总体评价
4 应用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某引水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1 工程概况
        4.1.2 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3 评价结果
    4.2 案例二:某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2.1 工程概况
        4.2.2 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2.3 评价结果
5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五峰:生态立县衍生新产业富百姓(论文提纲范文)

坚持生态立县护好绿水青山
立足生态优势探路靠山吃山
“破”与“立”的探索
原始洪荒成国家“物种基因库”
民俗文化游火了五峰山寨

(3)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云南省碳排放值预测及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国内外碳排放峰值及预测研究现状
        1.2.1 国际碳排放峰值
        1.2.2 国内碳排放预测研究
    1.3 云南省基本情况
        1.3.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3.2 社会发展现状
        1.3.3 经济发展现状
        1.3.4 低碳发展基本现状
    1.4 研究意义、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主要理论与方法
    2.1 主要理论依据
        2.1.1 能源消费
        2.1.2 节能指标
        2.1.3 碳排放峰值基本概念及内涵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研究数据来源、基准年选择及二氧化碳排放核算范围
        2.2.2 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2.2.3 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2.4 碳排放预测模型比选
第三章 云南省能源消费现状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研究
    3.1 云南省能源资源储量现状
        3.1.1 能源资源概况
        3.1.2 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3.2 云南省能源消费现状
        3.2.1 云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
        3.2.2 云南省能源消费结构
        3.2.3 云南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3.2.4 云南省能源消费特点
    3.3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3.3.1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强度
        3.3.2 云南省2015年分部门二氧化碳排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峰值测算研究
    4.1 测算方法及步骤
    4.2 云南省生产总值预测
    4.3 云南省能源消费强度测算
    4.4 云南省单位能源碳排放量测算
    4.5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峰值测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二氧化碳减排路径研究
    5.1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2 云南省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建议与意见
        5.2.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气化水平
        5.2.2 调整能源结构,有效利用新能源
        5.2.3 推动产业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5.2.4 发展低碳技术
        5.2.5 发展绿色低碳交通,推动低碳城镇发展
        5.2.6 增加森林碳汇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系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对象的演进
        二、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内涵
        三、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资源
        四、气候
        五、土壤
        六、植被
    第三节 “竜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区沿革及现状
        二、人口及民族概况
        三、社会经济
        四、宗教文化
        五、农耕文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第一节 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森林环境
        二、江河环境
        三、坝子环境
    第二节 “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一、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水文化系统
        一、“竜林”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二、“竜林”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表现
    第四节 农业生产系统
        一、森林水源提供
        二、土壤肥力补充
        三、农林病虫害防控
        四、农田水土保持
    第五节 农村聚落系统
        一、竜林
        二、村寨
        三、稻田
        四、河谷
    第六节 村民宗教信仰系统
        一、原始宗教信仰
        二、小乘佛教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的起源
        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
        二、宗教信仰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一、桑木底时代竜林文化的形成
        二、勐泐王时代竜林文化的发展
        三、召片领时期竜林文化的繁荣
        四、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竜林文化的衰落
        五、二十一世纪初期竜林文化的恢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第一节 磨歇村概况及选点依据
        一、磨歇村概况
        二、选点依据
    第二节 磨歇“竜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根源
        一、文化系统构成
        二、稻作文化根源
    第三节 磨歇“竜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一、磨歇村“竜林”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磨歇“竜林”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生态价值
        二、科技价值
        三、历史价值
        四、社会价值
        五、文化价值
        六、经济价值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作用
        一、生态环保方面作用
        二、农业生产方面作用
        三、社会文化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一、橡胶种植与“竜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及开发建设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三、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
        一、当地政府重视不足
        二、传统宗教信仰保护力量式微
        三、村民“竜林”文化观念淡化
        四、社会消费环境较差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
        一、研究相对缺乏
        二、投入相对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对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的思考
        一、寻找“竜林”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进行保护
        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当前“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一、生态小区保护示范模式
        二、公益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三、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保护模式
        四、城市雨林公园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保护模式
        六、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七、多渠道宣传教育保护模式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建议
        一、促进“竜林”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营造“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加大“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力度
    第四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典型保护模式建议
        一、生态友好型胶园发展模式
        二、“竜林”文化遗产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保护模式
        三、碳汇交易保护模式
        四、防护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五、生态农业保护模式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西部农村燃料更替与环境保护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燃料问题成为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
    1. 柴(草)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草木在保护生态中的作用
    3. 中国西部农村燃料使用现状
二、西部实现燃料更替是国家完成西部开发、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减少水土流失、节省国家能源的关键措施之一
    1. 对水土流失、减少旱涝灾害的作用
    2. 对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的影响
    3. 对西部农村产业调整和西部开发的作用
三、西部燃料更替关键是解决西部三口(人口、畜口、灶口)问题
    1. 燃料更替首先要解决农村人口过多问题
    2. 农村牲畜饲养方式的改变
    3. 灶口能源科学更替和能源效能提高

(7)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长治”工程建设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进展情况
2 治理成效
    2.1 项目达标情况
    2.2 经济效益
    2.3 生态效益
    2.4 社会效益
3 主要措施与体会
    3.1 加强组织领导, 部门密切配合
    3.2 加强水保宣传
    3.3 加强项目管理, 实现机制创新
        (1) 做到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2) 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3) 规范管理,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四制”项目管理机制。
        (4) 坚持了“6个结合”的治理方法。
        (5) 创新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
4 加强监督执法, 巩固治理成果
    4.1 健全机构, 明确执法主体资格
    4.2 规范管理, 改善监督执法环境
    4.3 重点突破, 收到较好执法效果

(8)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保护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面临的挑战
    1.1 生态环境的挑战
    1.2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1.3 环境瓶颈与产业制约
    1.4 生产生活方式不合理
        (1) 实行“以粮换林”。
        (2) 工业 (程) 反哺。
        (3) 实现大农业综合生态发展。
2 解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瓶颈的必由之路
    2.1 农村人口外迁
    2.2 人口质量的提高
    2.3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4 鄂西农村燃料更替
        2.4.1 目前农村能源消耗状况
        2.4.2 鄂西农村能源选择现状分析
        2.4.3 鄂西农村能源选择探讨
        (1) 以电代薪。
        (2) 沼气。
        (3) 天然气。
        (4) 节柴灶。
        (5) 农村养殖牲畜方式的改变。

(9)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4 研究基本框架
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1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
    2.2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3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2.4 经济政策学及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政策理论
    2.6 供求均衡原理及耗散结构的理论
3 我国现行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评价
    3.1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程
    3.2 退耕还林工程目标设立及政策规定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目标
        3.2.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体系
    3.3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评价的主要内容
        3.3.1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目标评价及案例
        3.3.2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评价
        3.3.3 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政策评价
        3.3.4 退耕还林工程法律法规体系评价
        3.3.5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安全影响的评价
4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问题
        4.1.2 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问题
        4.1.3 退耕还林工程的产权政策问题
        4.1.4 后续产业政策问题
        4.1.5 配套政策落实问题
    4.2 政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4.2.1 制度设定存在缺陷
        4.2.2 多重委托代理绩效受损
        4.2.3 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产权冲突
        4.2.4 稳定农民收入的制度缺失
5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5.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状况
        5.1.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及运行政策
        5.1.2 国外公益林产权制度
    5.2 中外退耕还林工程的比较
        5.2.1 经济发展水平和目的不同
        5.2.2 面临的问题和意义不同
    5.3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5.3.1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政策特征
        5.3.2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启示
6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6.1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
        6.1.1 建立不同主体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政策
        6.1.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补贴政策
        6.1.3 建立可流转的退耕林(地)产权制度
        6.1.4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性保险制度
        6.1.5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6.1.6 继续实施荒山荒地造林的扶持政策
    6.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优化策略
        6.2.1 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
        6.2.2 引入价格机制完善后续政策
        6.2.3 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
        6.2.4 兼顾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
        6.2.5 确定合理的退耕还林工程补贴标准
        6.2.6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源与退耕还林工程良性互动
    6.3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评价与改进机制
        6.3.1 评价思路与框架的创新
        6.3.2 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3.3 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及政策改进
7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7.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形成机制
        7.1.1 中央财政资金形成渠道的探索
        7.1.2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7.2 创新配套资金分配机制
        7.2.1 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使用策略
        7.2.2 农村能源建设实施项目管理
        7.2.3 生态移民的资金投入以稳得住不回流为底线
    7.3 完善成果巩固机制
        7.3.1 壮大乡村林业经济
        7.3.2 优化退耕还林工程地区产业结构
        7.3.3 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7.3.4 注重制度创新保障农民权益
        7.3.5 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生态文明意识
8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8.1 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8.2 法律是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8.2.1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筹措的相关法规
        8.2.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保障
    8.3 营造风险约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环境
        8.3.1 建立信用与风险约束机制
        8.3.2 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8.3.3 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和投资标准数据库
9 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论文成果
致谢

(10)生态能源开发——四川甘孜州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甘孜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沿革
    1.1 天然林禁伐时甘孜州面临严峻形势
    1.2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
2 生态能源战略
    2.1 生态能源的战略意义
    2.2 生态能源及生态能源开发的含义
3 甘孜州的生态能源及其开发
    3.1 甘孜州的生态能源
    3.2 生态能源的开发的目标
    3.3 生态能源开发的片区规划

四、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D]. 刘若星. 浙江大学, 2020(01)
  • [2]五峰:生态立县衍生新产业富百姓[J]. 葛权. 民族大家庭, 2019(06)
  • [3]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4]云南省碳排放值预测及减排路径研究[D]. 莫倩雯.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莫国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西部农村燃料更替与环境保护关系探讨[J]. 黄权生,刘智勇.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5)
  • [7]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长治”工程建设成效[J]. 朱德军. 人民长江, 2010(13)
  • [8]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保护探讨[J]. 黄权生,刘一婷. 人民长江, 2009(15)
  • [9]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D]. 李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生态能源开发——四川甘孜州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石[J]. 谭立勤,余敬,何勇.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05)

标签:;  ;  ;  ;  ;  

湖北实施以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