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电网抑制高压措施的探讨

湖北电网抑制高压措施的探讨

一、抑制湖北电网高电压措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林,熊兰,高迎飞[1](2021)在《应用于储能变流器的LLC/CLLC谐振变换器综述》文中提出针对储能变流器中高效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应用需求,首先,分析了储能变流器高电压输入、宽电压输出及大功率的特点,着重比较分析了LLC/CLLC变换器实现宽电压调节范围、高压大电流输出的方法,并介绍了其软启动控制技术。然后,对比LLC变换器分析了CLLC变换器的特点,探讨其应用于高压大电流变流器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介绍了2种拓扑在储能中的应用。谐振变换器是实现储能变流器DC-DC环节高效能量传输的有效途径,大功率LLC谐振技术相对CLLC更加成熟。随着大功率谐振技术的发展,LLC/CLLC谐振变换器将在高压、大功率储能系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雅钦,李凯宇,殷建刚,吴传奇,李潭,宋子键[2](2021)在《相控断路器的10 kV电容器组投切试验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为保障电网负荷波动时的电能质量,并联电容器组作为常用无功补偿装置,投切频率越来越高,然而中、低压电网目前常采用真空断路器进行投切,容易出现合闸涌流及操作过电压等现象,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相控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出发,阐述了相控开关抑制合闸涌流和过电压的优势,并以省内某变电站相控断路器改造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证明了相控开关能有效抑制涌流及过电压,可以避免因此对设备造成的危害,能够满足电网对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

李祎,张晓星,傅明利,肖淞,唐炬,田双双[3](2021)在《环保绝缘气体C4F7N研究及应用进展Ⅰ:绝缘及电、热分解特性》文中指出目前在中、高压气体绝缘输配电设备中大量使用的SF6是一种极强的温室气体。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减排目标,推进输配电装备制造业清洁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开发环保型气体绝缘介质及设备以逐步减少SF6的使用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全氟异丁腈(C4F7N)及其混合气体凭借优良的绝缘及环保性能被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SF6替代气体。该系列文章综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环保绝缘气体C4F7N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综述Ⅰ首先介绍了常见环保绝缘气体基础参数;其次对C4F7N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介绍了C4F7N的电、热分解机理及分解特性,并展望了未来针对绝缘性能及电、热分解特性的研究趋势。

霍治国,李春晖,孔瑞,毛红丹,江梦圆,宋艳玲[4](2021)在《中国电线积冰灾害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线积冰灾害是导致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电线积冰相关概念与分类出发,对电线积冰的影响与危害、时空分布、成因、影响因子、预报模型、风险评估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我国电线积冰灾害以雾凇型积冰和雨凇型积冰为主,主要环境成因包括准静止锋、大气垂直结构和逆温层,同时还受到地形、高度和导线自身特性等的影响。电线积冰灾害总体上呈现北方多雾凇而南方多雨凇的分布特征,20世纪80—90年代的积冰日数较多,9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为更好地实现电线积冰灾害的模拟与预测,预报模型也在不断完善,包括物理数值模型和统计预测模型;而对于电线积冰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电线积冰灾害的危险性和线路的脆弱性。基于多学科指标构建的电线积冰综合性指标、基于灾变过程的综合风险评估及气候变化对电线积冰的影响将是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张天民[5](2021)在《铁路电力供电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铁路供电系统大多采用10kV、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受限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经常发生断线、短路等故障,同时为了实施监测、测量电网的电压和计量电能,供电系统中大量使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当系统进行倒闸操作或者发生故障时,电压互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就会被破坏,直至电感参数与电容参数达到不利匹配后,引起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PT)励磁饱和,从而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铁路运输安全。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工程实践之中,都有多种铁磁谐振抑制措施,但每种措施都有它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因此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措施的比较分析,选用符合实际的抑制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铁磁谐振过电压机理、产生的条件以及分频、基频和高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特性,介绍了现场实测数据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串接阻尼电阻抑制技术、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抑制技术和4PT、中性点接入小电阻或消弧线圈等其他抑制措施的原理分析、适用范围分析、仿真分析,综合考虑铁路供电系统常见的铁磁谐振影响因素,诸如系统外界激发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点接地电阻值、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等等,得出每种抑制措施的适用范围。最后本文结合临哈铁路接引电源的某变电站近年来事故案例,进一步对铁磁谐振具体特征、判断流程、处置方式、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说明。通过对比各种抑制措施的效果,采用中性点串接阻尼电阻的措施适用于各种全绝缘型电压互感器,具有应用性广泛、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自身热容量有限、只能限制本PT谐振、影响测量精度等缺陷;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的措施具有热容量较高、不影响测量精度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难以区分基波谐振和单相接地等缺陷;4PT抑制措施具有主动防御铁磁谐振的优点,但同时具有三角绕组环流较大的缺陷。中性点经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措施具有减少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几率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影响供电系统可靠性、检测系统接地故障类型不准确等缺陷。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够为铁路供电检修维护人员深入了解PT铁磁谐振、设备实际运行中的故障判断、工程实践中PT选型及消谐措施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阳帅[6](2021)在《基于综合稳定裕度的线路阻抗优化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梦珍[7](2021)在《考虑检测延时的APF谐波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

万周立[8](2021)在《MMC-HVDC系统直流侧故障识别研究》文中认为

宋全琛[9](2021)在《基于全电场分析的直流偏磁计算方法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西北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一次能源,但是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为了解决能源与用电负荷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国陆续建成了多项特、超直流输电工程来实现长距离和大容量的输电。随着越来越多的特、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其对我国交流电力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当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调试、检修或故障时,该系统由双极方式运行转换为单极大地回线方式运行,高达数千安培的直流电流通过接地极注入大地,引起接地极附近区域地表电位变化,导致电力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现象。直流偏磁电流经变压器中性点侵入变压器绕组,使得变压器铁芯内部的磁通处于严重饱和状态,励磁电流的波形发生畸变,产生系统无功损耗增加、变压器噪声增大、变压器振动加剧和变压器局部过热等一系列问题。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设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变压器的直流偏磁问题仍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现在已广泛使用的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在几种常见土壤模型中引起地表电位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规程中关于直流偏磁电流计算方法的不足。从理论上分别运用规程中的电路法与新提出的全电场法计算简易模型中变电站的直流偏磁电流大小,对比了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偏磁电流结果可以发现:采用规程法计算偏磁电流不适用电网较密集的区域,而运用全电场法计算偏磁电流在电网密集的区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最后通过结合某局部电网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采用全电场法计算偏磁电流的有效性、优越性。2、建立简化电网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直流偏磁电流计算值的影响规律,包括接地极与变电站的距离、土壤电阻率、断层、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比较规程法和全电场法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可以看出:采用全电场法计算偏磁电流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较规程法而言要小得多。以某局部电网为例研究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通过拟合每个区域中各变电站的偏磁电流代数和产生的曲线表现出了与两个接地极之间的地表电位曲线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本原因是接地极入地电流引发地中电流场的变化,然后产生地中电位的变化,进而引发电网中各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3、对比分析了在实际工程中已经运用的三种直流偏磁电流治理方法,概括了每种治理偏磁电流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某局部电网中两个接地极同时单极运行这一复杂工况,基于全电场法建立仿真模型计算出电网区域中所有变电站的偏磁电流数值,对流入最大偏磁电流值的变电站分别使用电容型、电阻型直流偏磁治理装置进行单变电站治理。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电阻型治理装置和电容型治理装置,对局部电网的偏磁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偏磁电流治理效果。

邢法财[10](2021)在《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足于电力系统电源侧非同步机化的大趋势,为提升电力系统在非同步机电源大规模接入背景下的安全稳定水平,有必要对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在非同步机电源模型研究、宽频谐振分析方法和宽频谐振抑制措施等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以完善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三相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定性层面,借助时空相矢图阐述了“坐标变换的频率平衡关系”等概念,并确定了扰动分量在逆变器内部传递的主要特征(传递路径、频率分布及关键节点变量)。定量层面,推导了逆变器内部关键节点变量之间的扰动传递函数、以及逆变器的端口阻抗模型;分析了稳态运行点、外环控制器和锁相环对逆变器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它们对逆变器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有限,在分析远离系统工频频段的谐振问题时可忽略其影响。2)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DFIG)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定性层面,确定了扰动分量在异步发电机并网单元和电网侧换流器并网单元内部传递的主要特征。定量层面,推导了这两个并网单元内部关键节点变量之间的扰动传递函数、以及它们的端口阻抗模型;分析了独立并网单元端口阻抗和运行转速对DFIG整体端口阻抗的影响,分析发现在1 Hz~100 Hz的频段内DFIG主要表现为异步发电机并网单元的端口阻抗特性,受运行转速的影响较大,而在100 Hz~2000 Hz的频段内DFIG主要表现为电网侧换流器并网单元的端口阻抗特性,不受运行转速的影响。3)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定性层面,确定了扰动分量在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部传递的主要特征。定量层面,建立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本体的全相时域状态空间模型;借助三角函数运算法则和傅里叶级数阐述了周期性变量乘积运算的频率、相序平衡关系;推导了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部关键节点变量之间的扰动传递矩阵、以及其端口阻抗解析计算模型;探讨了稳态运行点、外环控制器和锁相环对柔性直流换流站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稳态运行点和锁相环对换流站在1 Hz~100 Hz频段内的端口阻抗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外环控制器对换流站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有限。4)基于负电阻效应研究了宽频谐振问题的内在机理和评估谐振风险的特征指标。从电路谐振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负电阻效应的谐振机理分析理论(简称为“负电阻效应理论”),归纳了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不稳定的两个决定要素—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和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结合两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DFIG经串补送出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系统算例论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谐振风险评估方面,通过简化近似分析推导了逆变器端口阻抗和DFIG转子回路阻抗的宽频近似模型,并据此提出了描述其负电阻效应以及容性效应的特征指标,算例分析表明所定义的特征指标可以用来定性评估逆变器并网系统和DFIG经串补送出系统的谐振不稳定风险。5)研究了适用于大规模含多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分析方法。从电力网络谐振结构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电力系统宽频谐振分析方法(简称为“s域节点导纳矩阵法”),并论证了其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一致性。结合IEEE 9节点标准算例系统,采用该方法分析了非同步机电源并网点位置、并网容量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对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影响;结合国内某风力发电基地送出电网的具体数据,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参数下该地区电网的宽频谐振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非同步机电源的并网点位置、并网容量、控制器参数设置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均会对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网络谐振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其存在一定的谐振不稳定风险。6)提出了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抑制措施。从基于负电阻效应解释的宽频谐振机理出发,归纳了3种抑制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基本思路—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提高系统的正电阻阻尼和削弱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结合具体的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提出了应用于电力系统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具体抑制措施:a)针对串补送出系统配置旁路阻尼滤波器,用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b)针对网架结构薄弱系统加强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用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和提高系统的正电阻阻尼;c)调整优化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参数,用以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和削弱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所提出的谐振抑制措施均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进行了验证。

二、抑制湖北电网高电压措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制湖北电网高电压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于储能变流器的LLC/CLLC谐振变换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C)LLC变换器控制及宽输出范围的实现
    1.1 LL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1.1.1 PFM变频控制
        1.1.2间歇控制模式
        1.1.3不对称脉宽调制APWM控制
        1.14移相控制PSM
    1.2变模态和变谐振元件参数的控制方法
        1.2.1变模态控制策略
        1.2.2变谐振元件控制
    1.3 CLL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2 高电压与大电流输出的实现
    2.1 高输入电压的实现
    2.2 大电流输出的实现
3 软启动控制
    3.1 开环软启动
    3.2 基于最优轨迹控制的软启动策略
    3.3 变模态软启动控制
4 大功率(C)LLC变换器谐振参数设计选型中的挑战
5 (C)LLC变换器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6 结论

(2)相控断路器的10 kV电容器组投切试验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相控开关技术原理
    1.1 相控分闸原理
    1.2 相控合闸原理
2 相控开关现场试验
    2.1 相控投切试验方案
    2.2 投切试验数据分析
3 相控开关的现场应用分析
4 结语

(3)环保绝缘气体C4F7N研究及应用进展Ⅰ:绝缘及电、热分解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见环保型气体绝缘介质
2 C4F7N混合气体的绝缘及灭弧性能
    2.1 工频及直流击穿特性
    2.2 局部放电特性
    2.3 雷电冲击及沿面闪络特性
    2.4 电子输运参数及临界击穿场强
    2.5 灭弧性能
3 C4F7N混合气体的电、热分解特性
    3.1 C4F7N混合气体放电分解特性
    3.2 C4F7N混合气体局部过热分解特性
    3.3 C4F7N混合气体电、热分解机理
4 结论

(5)铁路电力供电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铁磁谐振过电压机理的发展历程
    1.3 铁磁谐振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破坏谐振条件
        1.3.2 阻尼谐振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铁磁谐振产生的机理
    2.1 电力系统接地方式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2.1.3 中性点通过电阻接地
    2.2 铁磁谐振产生的机理及参数范围
    2.3 铁磁谐振的基本特性
        2.3.1 分频铁磁谐振的特性
        2.3.2 基频谐振过电压的特性
        2.3.3 高频谐振过电压的特性
    2.4 铁磁谐振过电压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铁磁谐振现场监测数据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铁磁谐振现场监测数据
    3.2 铁磁谐振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
    4.1 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阻尼型消谐
        4.1.1 PT高压侧中性点阻尼型消谐装置工作原理
        4.1.2 常见的PT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消谐器
        4.1.3 中性点阻尼型消谐的特点
    4.2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并接阻尼电阻消谐
        4.2.1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消谐技术机理
        4.2.2 开口三角并接阻尼消谐与中性点串接阻尼消谐的区别
        4.2.3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消谐装置改进方案
        4.2.4 微机消谐装置
        4.2.5 可调电阻消谐技术
        4.2.6 开口三角并接阻尼电阻的仿真分析
    4.3 其他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
        4.3.1 零序电压互感器(4PT)抑制技术
        4.3.2 系统中性点接入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消谐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践
    5.1 临哈铁路电源接引的那林套海220kV变电站35kV频烧保险故障分析
        5.1.1 故障现象
        5.1.2 使用的电压互感器情况
        5.1.3 检查试验情况
        5.1.4 故障原因分析
        5.1.5 处理措施建议
    5.2 临哈铁路毛德呼热变配电所10kV电压互感器烧毁故障分析
        5.2.1 基本事件回顾
        5.2.2 实验测试与原因分析
        5.2.3 防治PT爆炸措施的经济性分析
6. 新型消谐装置研究
    6.1 消谐装置工作原理
    6.2 消谐装置工作流程
    6.3 消谐装置仿真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全电场分析的直流偏磁计算方法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直流偏磁电流计算及抑制措施的研究现状
        1.2.1 直流偏磁电流计算的研究现状
        1.2.2 直流偏磁治理措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全电场分析的变压器偏磁直流计算方法
    2.1 直流接地极引发的地表电位波动研究
        2.1.1 均匀土壤模型的地表电位
        2.1.2 水平分层土壤模型的地表电位
        2.1.3 垂直分层土壤模型的地表电位
    2.2 变压器偏磁直流的规程计算方法
    2.3 变压器偏磁直流的全电场计算方法
    2.4 变压器偏磁直流全电场的仿真计算
        2.4.1 全电场仿真计算模型建立
        2.4.2 实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计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建立仿真模型
    3.2 变电站与接地极的距离对变压器偏磁电流计算的影响
    3.3 土壤电阻率对变压器偏磁电流计算的影响
    3.4 断层对变压器偏磁电流计算的影响
    3.5 环境温度对变压器偏磁电流计算的影响
        3.5.1 导线温度特性对偏磁电流的影响
        3.5.2 土壤温度特性对偏磁电流的影响
    3.6 偏磁电流与地中电场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综合治理
    4.1 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主要治理装置
        4.1.1 电容型直流偏磁治理装置
        4.1.2 电阻型直流偏磁治理装置
        4.1.3 电流型治理偏磁电流装置
    4.2 直流偏磁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4.2.1 单个变电站电阻治理
        4.2.2 单个变电站电容治理
        4.2.3 某局部电网综合治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清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概述
        1.2.1 与以往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对比
        1.2.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及术语定义的探索
    1.3 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宽频谐振问题的研究现状
        1.3.1 非同步机电源的模型研究
        1.3.2 宽频谐振问题的分析方法
        1.3.3 宽频谐振问题的抑制措施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典型结构
        2.2.1 电能变换的拓扑结构
        2.2.2 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
    2.3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
        2.3.1 “坐标变换的频率平衡关系”等概念的解释
        2.3.2 扰动分量在逆变器内部传递的定性描述
        2.3.3 扰动分量在逆变器内部传递的解析描述
    2.4 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宽频端口阻抗模型
        2.4.1 端口阻抗模型的定义说明
        2.4.2 端口阻抗模型的解析推导
        2.4.3 端口阻抗模型的仿真验证
        2.4.4 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典型结构
        3.2.1 功率输送的一次系统
        3.2.2 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
    3.3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
        3.3.1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简化模型
        3.3.2 “异步电机定/转子的频率平衡关系”概念的解释
        3.3.3 扰动分量在风力发电机内部传递的定性描述
        3.3.4 扰动分量在风力发电机内部传递的解析描述
    3.4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宽频端口阻抗模型
        3.4.1 异步发电机的等效扰动电路
        3.4.2 端口阻抗模型的解析推导
        3.4.3 端口阻抗模型的仿真验证
        3.4.4 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基本结构
        4.2.1 功率输送的一次系统
        4.2.2 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
    4.3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扰动响应特性
        4.3.1 柔性直流换流站一次系统的全相时域状态空间模型
        4.3.2 “乘积运算的频率、相序平衡关系”概念的解释
        4.3.3 扰动分量在换流站内部传递的定性描述
        4.3.4 扰动分量在换流站内部传递的解析描述
    4.4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宽频端口阻抗模型
        4.4.1 端口阻抗模型的解析计算
        4.4.2 端口阻抗模型的仿真验证
        4.4.3 端口阻抗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负电阻效应的宽频谐振机理解释与评估指标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负电阻效应的谐振分析理论
        5.2.1 负电阻效应理论的简要介绍
        5.2.2 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一致性说明
    5.3 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5.3.1 两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5.3.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经串补送出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5.3.3 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
    5.4 两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宽频谐振风险评估
        5.4.1 逆变器端口阻抗的近似模型
        5.4.2 逆变器负电阻效应的特征指标
        5.4.3 逆变器容性效应的特征指标
        5.4.4 特征指标的有效性验证
    5.5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经串补送出系统的宽频谐振风险评估
        5.5.1 转子回路的等效近似电阻
        5.5.2 转子回路负电阻效应的特征指标
        5.5.3 特征指标的有效性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规模含多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谐振分析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s域节点导纳矩阵的电力系统宽频谐振分析方法
        6.2.1 s域节点导纳矩阵法的简要介绍
        6.2.2 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一致性说明
    6.3 IEEE9 节点标准算例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
        6.3.1 非同步机电源并网点位置的影响研究
        6.3.2 非同步机电源装机容量的影响研究
        6.3.3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研究
    6.4 实际电网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
        6.4.1 某地区电网的简要介绍
        6.4.2 宽频谐振问题的分析与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宽频谐振问题的抑制措施研究
    7.1 引言
    7.2 宽频谐振不稳定问题抑制的基本思路
        7.2.1 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点
        7.2.2 提高系统的正电阻阻尼
        7.2.3 削弱非同步机电源的负电阻效应
    7.3 应用于电力系统一次系统的谐振抑制措施研究
        7.3.1 配置旁路阻尼滤波器
        7.3.2 加强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
    7.4 应用于电力系统二次系统的谐振抑制措施研究
        7.4.1 调整优化控制器参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三相两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参数
    附录 B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参数
    附录 C 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参数
    附录 D IEEE9 节点标准算例系统的基本参数
    附录 E 国内某地区电网主要电力设备的基本参数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抑制湖北电网高电压措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于储能变流器的LLC/CLLC谐振变换器综述[J]. 刘林,熊兰,高迎飞. 电源学报, 2021(06)
  • [2]相控断路器的10 kV电容器组投切试验及应用[J]. 文雅钦,李凯宇,殷建刚,吴传奇,李潭,宋子键. 湖北电力, 2021(05)
  • [3]环保绝缘气体C4F7N研究及应用进展Ⅰ:绝缘及电、热分解特性[J]. 李祎,张晓星,傅明利,肖淞,唐炬,田双双. 电工技术学报, 2021(17)
  • [4]中国电线积冰灾害研究进展[J]. 霍治国,李春晖,孔瑞,毛红丹,江梦圆,宋艳玲. 应用气象学报, 2021(05)
  • [5]铁路电力供电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技术研究[D]. 张天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基于综合稳定裕度的线路阻抗优化规划研究[D]. 阳帅.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7]考虑检测延时的APF谐波检测方法研究[D]. 赵梦珍.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8]MMC-HVDC系统直流侧故障识别研究[D]. 万周立.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9]基于全电场分析的直流偏磁计算方法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D]. 宋全琛.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10]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D]. 邢法财.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湖北电网抑制高压措施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