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学生体育课的负面情绪

如何克服学生体育课的负面情绪

一、如何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情绪(论文文献综述)

朱可[1](2021)在《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12周中等强度的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选择足球与啦啦操运动改善初中生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弹性和改善心理健康提供实验依据和制定运动实践干预方案作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随机抽取镇江市某初中一年级的3个班共150名学生作为初始实验被试。最终确定138名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足球组(足球项目)45人;啦啦操组(啦啦操项目)45人;对照组(常规体育教学)48人。运动干预持续时间为12周,3次/周,每次进行累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强度控制。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班级团体方式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经过为期6周的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干预后,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都得到显着的改善(P<0.05)。持续12周的运动干预效果均明显好于6周的干预效果,干预效果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干预效果随之干预时间增加而增加。(2)12周实验干预后,初中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上均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时间的主效应显着(P<0.05)。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上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组别的主效应显着(P<0.05)。(3)心理弹性在足球运动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8.60%;心理弹性在啦啦操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9.45%;消极应对方式在足球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3.43%;消极应对方式在啦啦操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效应的12.60%;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足球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序列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7.49%;积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啦啦操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序列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1.13%;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啦啦操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序列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0.31%。研究结论:1.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干预时间和干预效果呈正比。2.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3.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同时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4.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心理弹性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啦啦操运动通过心理弹性经增加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秦恺蔓[2](2021)在《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持续12周中等强度的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并探究锻炼动机和社会性体格焦虑在运动干预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以及锻炼动机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链式中介路径,通过实验分析运动干预影响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镇江市某中学初一年级13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足球组(实验1组)、啦啦操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进行每周3次、持续45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课,并连续干预12周的实验干预。在实验前、实验6周后和12周后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锻炼动机量表》和《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对3个组实施团体测量。研究结果:(1)12周的实验干预后,初中生在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存在时间的主效应(P<0.05)、组别的主效应(P<0.05)以及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2)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及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具显着性,优于足球组和对照组;(3)锻炼动机在足球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9.58%;锻炼动机在啦啦操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74.09%。社会性体格焦虑在足球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7.60%;社会性体格焦虑在啦啦操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3.39%。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在足球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效应,链式中介效应为55.87%;社会性体格焦虑在啦啦操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效应,链式中介效应为107.74%。研究结论:(1)持续参加中等强度的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提高初中生锻炼动机和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2)持续12周的的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够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且不同干预方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啦啦操运动在提高锻炼动机、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优于足球运动。(3)参加足球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同时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可以通过社会性体格焦虑和锻炼动机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

吕云龙[3](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冠疫情对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典[4](2021)在《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点。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评价体系不仅是推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有效手段。论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借助AMOS软件构建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模型,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分析。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体育学习评价、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和《课程标准2017版》等文献资料,编制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初始指标进行三轮筛选;其次,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预先发放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信效度检验,运用AMOS软件构建假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拟合,最终获得合理的评价模型;最后,对已确立的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路径计算、权重计算、路径分析,获得中学生健康行为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构建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模型并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作为手段,借助AMOS和SPSS软件的功能优势,以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模型等方法明确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验证分析,最终得到包括5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2)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模型包括5个二级指标:情绪控制、体育锻炼意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以及环境适应,其中情绪控制与中学生健康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环境适应则与健康行为的联系相对较小。(3)5个二级指标中包括20个三级指标。体育锻炼意识形成包含4个三级指标,“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程度”影响体育锻炼意识形成较为明显;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包含4个三级指标,“对体育锻炼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水平”对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显着;环境适应由4个三级指标构成,“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环境适应的首要指标;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包括4个三级指标,指标“正确处理安全隐患”对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影响最大;情绪控制由4个三级指标构成,指标“运动情绪的合理宣泄”对情绪调控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基于本文研究结论,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提出可以通过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促进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掌握和运用健康知识、加强环境适应和情绪控制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学生健康行为水平,为中学生更好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秦勇[5](2021)在《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遵守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每次课最后都会留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学生会利用活动时间在场边休息或者玩手机,这种现象“传染”性很强,不仅自己不能及时将课上所学熟练巩固,还会给其他学生的篮球活动带来消极影响。如何提高学生在最后半小时活动时间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将课上所学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如何更全面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成绩是非常重视的环节,考核评价则是检验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如何充分利用好考核评价这一关键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找各种理由坐在场边休息的消极被动现象,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是本研究的落脚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班与乒乓球班2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将活动时间的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观察并分析两者挂钩过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将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显着提高学生在课程活动时间内的参赛积极性。学生参赛时间、参赛人数大幅增长,休息人数、休息时间和玩手机人数、时间、现象明显减少,教学氛围明显改善,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2)教学比赛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以及在比赛过程中应用的熟练程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实战经历增多,对抗强度增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3)大量的教学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李蓉[6](2021)在《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实验来检验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探索散打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心理韧性;(2)散打教学与常规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韧性效果的比较;(3)探索散打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韧性相关因素的原理机制,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散打带来的独特魅力,使中学生在散打学习中能够全方面收益,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实验方法:本研究针对中学生心理韧性进行运动干预,对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散打教学、常规体育教学,展开为期12周36课时的教学实验。选取镇江市伯先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为期12周的散打教学,排除不符合实验条件的学生后,最终人数为136人,实验班45人,对照班91人。使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心理韧性进行测量。研究结论:(1)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心理韧性总体变化情况:实验前心理韧性均值为95.51,实验后均值为100.73,总体水平亦有所提高,但未达显着性水准(P=0.127)。将样本量放大为原来的2倍时,实验班在心理韧性总体水平上产生显着性差异(P=0.03),此外,去除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的“核心心理韧性”,实验前心理韧性均值为52.36,实验后均值为56.33,总体水平亦有所提高,虽未达显着性水准,但P=0.063,已十分接近0.05的显着性水准。说明散打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存在一定的可能性。(2)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心理韧性下的5个维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班在“积极认知”的实验前后均值明显提高,达到显着性差异(P=0.006),说明散打教学对提高中学生的积极认知有明显的效果;“目标专注与情绪控制”实验前后均值亦有所提高,但未达显着性差异(P=0.370及P=0.141);非体育运动所能影响的“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则均值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显示实验过程尚称成功,符合实际情况。(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的比较:实验班心理韧性均值为100.73,明显高于对照班的95.23,虽未达显着性水准,但P=0.067,已十分接近0.05的显着性水准。此外,去除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的“核心心理韧性”,实验班心理韧性均值为56.33,对照班均值为52.75,总体水平亦有所提高,且达显着性水准(P=0.038),说明散打教学比常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核心心理韧性的提高。(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初步认为散打教学过程中的打靶对练、抗击打练习及频繁的实战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认知水平的提高。

王敏[7](2021)在《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主观锻炼体验及若干体质指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体育课运动强度小达不到锻炼效果,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因此,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对体育课的运动强度作了明确规定,并且鼓励学校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新兴运动项目的开设。花样跳绳项目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兴运动项目,项目的独特优势适合在学校体育课中开展。因此,本研究通过12周花样跳绳的教学实验探究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若干体质指标及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并探寻哪种方式的花样跳绳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主观锻炼体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科学体育教学探索新的思路与方法。以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主观锻炼体验及若干体质指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75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主观锻炼体验及若干体质指标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适宜的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主观锻炼体验具有积极影响,不同难度的花样跳绳对学生的主观锻炼体验影响不同,随着练习难度的加大,学生的积极幸福感逐渐增加,心里烦恼和疲劳逐渐下降,但难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差过大时结果则相反;适宜的花样跳绳练习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及若干体质指标的成绩。花样跳绳练习可促进高中生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耐力跑成绩的提高,对坐位体前屈成绩影响较小;羽毛球教学对学生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耐力跑、坐位体前屈成绩有所影响,但效果不显着;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学习花样跳绳,提高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教师应该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使学生对花样跳绳产生正确的认知,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课下与教师积极沟通,争取获得花样跳绳的最大利益化;在进行花样跳绳教学时,教师应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单人、双人、多人混合进行,以提高学生的锻炼体验,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合理安排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保证一定运动负荷以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增加柔韧性练习等,使得学生各身体素质都可以得到提高。学校应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积极引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项目选择,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供基础。

邓忠琴[8](2020)在《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实施现状及模块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体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劳动的动力来源,承载着人类的生命活动,近些年来随着体能的发展在社会上受到了高度关注,然而在学校体育中体能的发展则比较缓慢,长期处于一个说而不做的状态,体育课频繁出现运动强度低和运动密度小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高中阶段的体能发展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终生体能锻炼的关键时期,起着引导和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将体能状况作为运动能力重要的参考指标和表现形式,在课程分目标中将体能作为高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之一。那么体育课教学如何做到提高学生体能水平、增进健康,如何进一步推进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进一步展开研究。本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对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运用行动研究法验证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可行性与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在体能和发展体能的认知中,七到八层以上的教师和学生对体能的了解程度较高,并且能够认知到体能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对高中阶段学生体能的具体定义还是比较模糊和混乱,其中70%以上的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中将体能练习设为必修必学模块的认知呈现出不明确的态度,这也反映出了学校方面忽视了对体育教师进行新课标的学习。2、在开设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规划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杨浦区75%以上的教师表示学校没有开设体能练习模块教学,其中85%以上的学生也选择否和不清楚。同时对15所高中体能练习课前准备的观察情况显示,除复旦附中和杨浦高级中学外所有学校在体能练习学期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观察指标上没有制定明确的计划,但是都有在体育课基本部分末安排以素质练习为主的“课课练”。3、体能练习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如:练习开展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在体育课基本部分末安排课课练为主;体能练习内容的选择上普遍存在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代替体能练习,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体能练习内容的应试现象,然而真正关乎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一般体能练习和提高体能锻炼能力的内容则较少,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学法的运用和教学组织不能较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学练;体能练习的运动负荷安排上,出现练习时间短、练习频率低、练习强度处于中等偏下的强度;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师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4、体能练习物质条件不能很好的保障练习的实施,出现了场地器材的提供比较单一、体育教师的体能专业程度有待提高、忽视体能锻炼文化宣传和发展工作等问题。5、师生对体能练习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较低。教师问卷中各个满意度指标的均值都在2.50——3.00之间,更偏向于“一般满意”,学生问卷中各个满意度指标的均值都在3.00——3.50之间,更偏向于“不太满意”,总体上呈现出对体能练习的体验感略差的情况。6、通过行动研究的实践教学和调查结果显示出,体能练习模块教学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具有可行性,体能练习系统知识的教授能够培养学生体能锻炼意识和能力、趣味化的体能练习课堂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学练、高效的课堂组织和练习方法能够增加练习密度,从而提高课堂的运动负荷。7、提出推动体能练习进一步实施的建议。丰富体能练习开展方式、开展体能练习模块教学、借鉴现代体能训练学,丰富体能练习的内容和锻炼手段、调整上课模式,提高课堂运动密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因地制宜的创造保障体能练习实施的外部条件。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马欢[10](2020)在《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初中生意志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九十,坚韧的意志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品质,也是构成高效能积极人格体系的重要内涵。初中学年是学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关键时期,研究初中生的意志力培养情况并提出提升初中生意志力水平的有效策略,为初中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也为新时代强国提供人格保障。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哈尔滨市初中生的意志力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哈尔滨市初中生意志力情况的调查,了解初中生意志力现状,并将对初中教师和家长的访谈结果作为重要补充内容,进一步分析数据,在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发现初中生意志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初中生意志力水平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积极人格教育”、“意志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概念界定,对积极人格教育理论研究和意志力研究、意志力培养研究历史的整理,并归纳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积极人格教育、意志品质、意志力和意志力培养的基本思想。在论文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哈尔滨市476名初中生意志力情况的调查,了解初中生意志力情况的现状,并结合对20位教师和20位家长关于意志力培养的访谈记录,为第四部分在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分析初中生意志力培养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打下基础。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在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提出对提升初中生意志力水平的有效策略,包括提升学生兴趣与美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意志;提高人生境界,帮助学生形成发展意志;培养积极心,提高学生意志商数;培养高效行动力,实干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合作共赢意识,营造良性竞争巩固学生意志五项策略。

二、如何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情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情绪(论文提纲范文)

(1)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体育运动与应对方式
    1.2 体育运动与心理弹性
    1.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1.4 体育运动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与分组
    2.4 实验方法
    2.5 测量工具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不同组别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统计
    3.2 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
    3.3 足球与啦啦操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
    3.4 足球与啦啦操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
    3.5 足球与啦啦操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3.6 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7 初中生体育运动、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3.8 多重共线性检验
    3.9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第四章 讨论
    4.1 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
    4.2 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4.3 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4 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运动项目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1.1 心理健康的涵义
        2.1.2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2.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2.1.4 运动项目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2 运动项目与锻炼动机的相关研究
        2.2.1 动机的定义
        2.2.2 锻炼动机的涵义
        2.2.3 锻炼动机的测量
        2.2.4 运动项目与锻炼动机的相关研究
    2.3 运动项目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相关研究
        2.3.1 焦虑的定义
        2.3.2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涵义
        2.3.3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
        2.3.4 运动项目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相关研究
    2.4 运动项目与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4.1 运动项目与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
        2.4.2 运动项目与锻炼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
        2.4.3 运动项目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心理健康的关系
        2.4.4 运动项目与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4.5 小结
    2.5 运动项目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5.1 足球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5.2 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3章 实验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实验对象
        3.2.2 研究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不同组别初中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体育锻炼量的差异
    4.2 实验前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和心理健康及其子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4.2.1 实验前初中生锻炼动机及其子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4.2.2 实验前初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其子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4.2.3 实验前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子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4.3 实验前不同组别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同质性检验
    4.4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4.4.1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锻炼动机水平的影响
        4.4.2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4.4.3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的影响
    4.5 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6 多重共线性检验
    4.7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模型检验
        4.7.1 足球运动后测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4.7.2 啦啦操运动后测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第5章 讨论
    5.1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锻炼动机的影响
    5.2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
    5.3 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4 锻炼动机和社会性体格焦虑在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核心素养发展现状
        1.3.2 体育学习评价现状
        1.3.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学习评价概况
        1.3.4 健康行为发展现状
        1.3.5 相关概念界定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德尔菲法
        2.2.4 结构方程模型
        2.2.5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2.4.1 研究难点
        2.4.2 研究创新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解析
    3.2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的筛选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选取
        3.2.3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的筛选
        3.2.4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的确立
    3.3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的优化
        3.3.1 问卷调查
        3.3.2 数据统计与指标优化
        3.3.3 信度分析
        3.3.4 效度分析
    3.4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3.4.1 假设理论模型的提出
        3.4.2 评价模型的识别
        3.4.3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的构建
        3.4.4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的修正
        3.4.5 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
    3.5 分析与讨论
        3.5.1 健康行为与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
        3.5.2 健康行为的潜在变量和观测变量间的路径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选择调查问卷(第一轮)
附录B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选择调查问卷(第二轮)
附录C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选择调查问卷(第三轮)
附录D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选择调查问卷(第四轮)
附录E 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F 中学生健康行为观测指标相关系数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高校篮球普修或者选修课学生的上课现状
        1.1.2 考试内容引导学习内容,学生主动性不足
    1.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关于体育课堂积极性的研究
        1.3.3 关于体育课堂比赛教学的研究(比赛对教学的影响)
        1.3.4 关于篮球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分析
    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数据对比分析
        3.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对比分析
        3.1.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对比分析
        3.1.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课堂表现对比分析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对比分析
        3.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组内对比分析
        3.2.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组内对比分析
        3.2.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表现组内对比分析
    3.3 讨论
        3.3.1 课上典型情况的案例分析
        3.3.2 对个人比赛总结的案例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参考文献
6.致谢
附录1 活动时间内学生表现数据
附录2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附录3 教学实践评分标准
附件4:罚球、半场运球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附录5 大学生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附录6 大学生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
附录7 学生信息
附件8 上海体育学院术科教案模版

(6)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近年来教育工作中学生心理关怀缺失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1.1.2 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逐渐被揭示
        1.1.3 散打运动可能有利于中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散打
        2.1.2 心理韧性
    2.2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2.2.1 心理韧性的测量方法
        2.2.2 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2.2.2.1 保护性因素
        2.2.2.2 危险性因素
        2.2.3 心理韧性的提高路径
    2.3 体育运动对心理韧性影响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实验法
        3.2.4.1 实验对象
        3.2.4.2 实验时间
        3.2.4.3 实验数据采集
        3.2.4.4 实验数据测量
        3.2.4.5 实验方案计划
        3.2.4.6 实验的控制
        3.2.4.7 对照班教学安排
        3.2.4.8 实验班教学安排
        3.2.4.9 实验班教学目标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3.3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1.1 实验班学生心理韧性总分与各维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4.1.2 实验班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中的各个题目测量结果与分析
        4.1.2.1 “目标专注”测量结果的比较
        4.1.2.2 “情绪控制”测量结果的比较
        4.1.2.3 “积极认知”测量结果的比较
        4.1.2.4 “家庭支持”测量结果的比较
        4.1.2.5 “人际协助”测量结果的比较
    4.2 散打与常规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心理韧性差异性比较
        4.2.1.1 心理韧性总分与各维度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1.2 心理韧性各维度中的各个题目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1.2.1 “目标专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1.2.2 “情绪控制”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1.2.3 “积极认知”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1.2.4 “家庭支持”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1.2.5 “人际协助”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心理韧性总分与各维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4.2.3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心理韧性各维度中的各个题目测量结果与分析
        4.2.3.1 “目标专注”测量结果的比较
        4.2.3.2 “情绪控制”测量结果的比较
        4.2.3.3 “积极认知”测量结果的比较
        4.2.3.4 “家庭支持”测量结果的比较
        4.2.3.5 “人际协助”测量结果的比较
5 讨论
    5.1 心理韧性本质与《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设计构想的探讨
    5.2 “核心心理韧性”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5.2.1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核心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2.2 散打与常规教学对中学生“核心心理韧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5.3 实验班未达预期效果的原因探讨
        5.3.1 实验采用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存在“非核心心理韧性”的干扰
        5.3.2 训练周期太短
        5.3.3 样本量太小
    5.4 实验班在“积极认知”维度提高效果显着的原因探讨
        5.4.1 散打教学过程中安排的打靶对练及实战的频率较高
        5.4.2 每次对抗前安排的抗击打练习
    5.5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5.5.1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目标专注维度的影响
        5.5.2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情绪控制维度的影响
        5.5.3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积极认知维度的影响
        5.5.4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家庭支持维度的影响
        5.5.5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人际协助维度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附录1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附录2 实验班测量结果原始数据
附录3 对照班测量结果原始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主观锻炼体验及若干体质指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育内容拓展与改革的需要
        1.1.2 顺应《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要求
        1.1.3 项目本身的安全性、趣味性等特点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花样跳绳
        2.1.2 体质
        2.1.3 主观锻炼体验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内花样跳绳研究现状
        2.2.2 国外花样跳绳研究现状
        2.2.3 主观锻炼体验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结果与分析
    4.1 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分析
        4.1.1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主观锻炼体验的对比分析
        4.1.2 实验前期对照班与实验班主观锻炼体验的对比分析
        4.1.3 实验中期对照班与实验班主观锻炼体验的对比分析
        4.1.4 实验后期对照班与实验班主观锻炼体验的对比分析
        4.1.5 实验班学生前、中、后期的主观锻炼体验变化分析
    4.2 花样跳绳练习对学生若干体质指标的影响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若干体质指标对比分析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肺活量指标的对比与分析
        4.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800/1000 米指标的对比与分析
        4.2.4 对照组与实验组试验前、后坐位体前屈成绩变化的对比分析
        4.2.5 对照组与实验组试验前、后50 米成绩变化的对比分析
        4.2.6 对照组与实验组试验前、后立定跳远成绩变化的对比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实验组花样跳绳教学进度安排
    附录2 主观锻炼体验量表
    附录3 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8)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实施现状及模块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体能及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国内外学者对体能概念的研究
        2.1.2 本研究对体能概念的界定
        2.1.3 体能及相关概念辨析
    2.2 高中阶段发展体能练习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高中阶段发展体能练习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高中阶段发展体能练习的研究现状
    2.3 行动研究
        2.3.1 海外学者视野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2.3.2 国内学者视野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观察法
        3.2.4 行动研究法
        3.2.5 数理分析法
4 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现状调查、观察与分析
    4.1 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师生对体能练习的认知情况
        4.1.2 体能练习的实施情况
        4.1.3 学校体能练习实施的条件保障情况
        4.1.4 师生对体能练习实施状况满意度情况
    4.2 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的现状观察与分析
        4.2.1 体能练习课前准备观察
        4.2.2 体能练习教学开展情况观察
        4.2.3 体能练习中学生学习效果观察
5 体能练习模块教学行动研究
    5.1 制定体能练习模块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5.1.1 体能练习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5.1.2 体能练习的教学方案构思
    5.2 体能练习模块教学行动研究实施
        5.2.1 第一轮行动研究:初试探索
        5.2.2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改善
        5.2.3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应用
    5.3 体能练习模块教学的行动研究效果的讨论分析
        5.3.1 学生对体能练习的认知变化分析
        5.3.2 体能练习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效和改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初中生意志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意志品质和意志力
        (二)意志力培养
        (三)积极人格教育
    四、文献综述
        (一)意志品质与意志力研究
        (二)意志力培养研究
        (三)积极人格教育理论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二)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三)高效能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二、意志力及其培养的理论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理解意志及其培养
        (二)从西方哲学角度理解意志及其培养
        (三)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意志及其培养
第二章 初中生意志力情况调查设计
    一、初中生意志力调查问卷研究过程
        (一)研究框架
        (二)初中生意志力情况调查问卷的项目编制
        (三)初中生意志力情况调查初始问卷形成
    二、初中生意志力情况调查问卷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过程
        (四)小结
    三、初中生意志力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初中生意志力及各维度得分的现状
        (二)初中生意志力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三)初中生意志力及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四)初中生意志力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第三章 初中生意志力培养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学生缺少对意志观念的正确认识
    二、道德教育有待提升
    三、身心发展不平衡,学生心理脆弱
    四、高效行动力不足,学生自控力差,缺少紧迫感
    五、学生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
第四章 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初中生意志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以积极心统领意志力培养,提高学生意志商数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
        (二)培养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
    二、提升学生兴趣与美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意志观
        (一)学会权衡利弊
        (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三)替代强化法
    三、提高人生境界,帮助学生形成发展意志
    四、培养高效行动力,在实干中锻炼学生意志
        (一)培养适度的紧迫感
        (二)在苦难中磨炼意志
    五、培养合作共赢意识,营造良性竞争巩固学生意志
        (一)竞争要全面
        (二)竞争要可持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中生意志力情况调查问卷(初测问卷)
    附录2 :初中生意志力情况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如何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情绪(论文参考文献)

  • [1]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朱可. 扬州大学, 2021(09)
  • [2]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秦恺蔓. 扬州大学, 2021(09)
  • [3]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冠疫情对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 吕云龙.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4]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健康行为评价模型研究[D]. 徐典.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秦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6]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 李蓉. 扬州大学, 2021(09)
  • [7]花样跳绳练习对高中生主观锻炼体验及若干体质指标的影响研究[D]. 王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上海市杨浦区高中阶段体能练习实施现状及模块教学行动研究[D]. 邓忠琴.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积极人格教育视域下初中生意志力培养研究[D]. 马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如何克服学生体育课的负面情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