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优化及二次设备合理配置

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优化及二次设备合理配置

一、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的优化与二次设备的合理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1](2020)在《基于D5000系统的睢宁电网调度优化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用电质量,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国家可持续能源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睢宁县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大型工厂和商场等优质用电客户数量激增,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电力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在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电力工业发展,随着大数据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成熟,智能技术已被引入电网的中枢电力调度系统,系统功能的升级意味着电网调度水平已达到新的高度。但是电力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导入D5000这一最新调度系统是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的,本文主要研究分析D5000引入的必要性,同时针对解决问题的方向以及实践操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自动化新型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在睢宁地区的应用,全方位地构建相关网络模型,分析系统状态估计、电网电压自动控制的优化、电能质量优化、电网负荷控制优化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探讨智能站与常规站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以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着眼于运行信息的监控,智能站主体监控的信息数量较多,规范信息定义和监控信息的验收,增加重点监控内容,进一步地提升电网系统调度的水平,有效整合与调配资源,使电网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2)对比于传统自动框架的分层调度模型,新型智能电网调度着眼于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角度,建立的综合网络模型在电力系统调度工作中发挥的优势作用极其显着,剖析其监测建模以及运用监测稳态运行等方面的内容;在建设系统时,要以发生事故之后为基础,着眼于采集数据、监控与倒置系统的视角加以思索,为上层调度系统提供高安全性能的数据接口。3)探究D5000系统所实现的电压自动调节方面的功能,在不同条件下的AVC系统所对应的解决手段与自动控制,AVC系统在实践实用的过程中获取了显着的成效,在睢宁电网的利用率日益提升。4)研究基于D5000的睢宁电网电能质量的优化,分析谐波检查原理,重新对S变换予以改进,同时将该项技术运用在电力系统的高次谐波检测仿真领域中,仿真结果有明显提升。5)研究基于D5000的睢宁电网负荷控制的优化,提高分布式能源、使参与需求响应加以消解、使用户用电费得以缩减,针对实质上的控制提出优化的标准,发挥调节其主动负荷的作用。6)研究基于D5000的睢宁电网变压器利用率的优化,加强规划对接,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合理安排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强负荷接入管理,确保变压器容量与负荷发展相匹配。本论文有图26幅,表8个,参考文献71篇。

宋明辉[2](2020)在《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设计方针出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正逐步有序实施。能源及电力体制改革同样逐步深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和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电力行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电力行业虽然增速相对前期有所放缓但电力行业的整体需求体量依然巨大,根据国家相关文件指示,“十三五”期间,配电网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依然维持在高位。不断加大建设的输配电网工程,都将直接利好输配电设备企业,输配电设备企业只要把准市场需求,顺势而为,定能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技术导向型配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12kV及以下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30多年来一直以技术为导向持续专注在配电领域发展,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两网”公司和各级电力系统客户的“网内”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且“网内”业务一直是公司几十年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业务来源。但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变化周期缩短,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近些年来特别是上市后公司业绩波动较大,增长缓慢,公司对“网内”市场业务依赖较大的弊端开始凸显;同时过度单一的业务模式,系统风险性较高,一旦国家或行业政策变化较大或公司参与的“两网公司”年度招投标出现异常,公司发展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再者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加之行业内国有电力企业不断扩张,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体量虽然在逐步增大,但整体盈利水平持续降低,公司综合竞争实力逐步下降。面对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双重压力,公司生存发展越发艰难,变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发展战略理论相关知识和理论作了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分析作了铺垫;接着借助战略管理相关工具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和行业竞争结构等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了公司对外部环境变化应对不够急需在市场开拓、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的结论,同时特别指出针对国家在配电网投资增速下滑和严控的情况下,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开拓,否则将面临系统性风险;然后将视角转移到公司内部,检视了公司的整体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公司上市后的经营情况,指出了公司正面临盈利能力呈现下滑的窘境;在梳理了公司建立30多年来形成的有效资源后利用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对公司各项能力逐一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后对内部环境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了公司对内部状况的控制处于平均水准结论。基于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运用SWOT工具识别出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威胁和具有的优势、劣势,为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战略要点是:公司应坚持技术导向并专注在电力领域市场,保持“网内”业务稳中有增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加大投入开拓“网外”市场和国际市场,以此扩大公司业务来源、提升业务收入、降低和解除公司业务系统性风险;同时公司应在现有供应链上进行纵向一体化战略向后端延伸,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在发展战略确定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公司需要从战略实施机制、组织架构调整、新产品研发、市场渠道共享等几个方面开展战略实施,而为了保障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建议公司应尽快开展和完善信息数字化建设、营销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四项计划。接着明确指出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是高素质人才的招募和遴选,而实施的难点在于核心高层管理团队年龄偏大情况下发展战略实施核心团队的组建调整与发展战略实施时“既得利益群体”的变革推动。在发展战略实施控制方面特别强调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因此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控制重点是要时刻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对国家和行业政策的变化要做出及时有效应对。本公司所处的行业在国内属于相对意义上的垄断行业,希望通过对公司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和对公司多年来的经营情况进行研究为公司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公司在发展上尽快取得突破,也希望对面临相同问题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臧浩洋[3](2020)在《基于负荷预测与蒙特卡罗模拟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降损措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损率大小是衡量供电企业运营配电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对配电网进行节能降损改造是提高配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新能源开发利用,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改变了局部潮流的方向,对线损大小产生了影响。为了克服降损措施制定的盲目性,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目的,本文对含DG配电网的降损技术措施优化进行研究。对当前配电网降损措施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没有考虑措施的综合效益问题,措施的制定比较粗放,因此本文提出了考虑措施时效性、降损效益、负荷增长与变化、DG出力波动、峰谷电价的降损措施优化思路。计及措施时效性是指措施实施后10年内的负荷增长、负荷变化曲线对降损措施的影响。采用改进残差灰色模型对负荷进行预测,基于马尔科夫与模糊层次分析,确定预测残差正负号,以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采用序贯蒙特卡罗法模拟未来负荷的变化与DG出力的波动,作为配电网将来潮流计算的基础数据,从而计及这两者对线损计算准确度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基于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结果的线损准确性。基于峰谷电价因素下的降损收益与配电网结构改造、导线更换、配变更换、电容器组安装等支出费用考虑,建立了降损措施优化模型。该优化模型以降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遗传编码方式的改进,将导线规格、配变型号、补偿容量等因素都考虑在内;交叉操作实现配电网结构的改变,变异操作实现不同导线规格、配变型号的变换,以及补偿容量的变化。最后,对实例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得出了含DG配电网的降损最优措施,并对其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基于负荷预测与蒙特卡罗模拟,计及峰谷电价、导线更换、配变替换、电容器组安装的最优降损措施,能够使配电网降损效益最高,降损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克服了措施制定的盲目性与粗放性。这一降损思路与方法,为配电网的节能降损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李钻钻[4](2020)在《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指出电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变电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全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是连接用户与发电厂的重要枢纽,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设计出最经济最优秀的变电站成了未来电网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地区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用户用电需求已经远远大于目前电网的供电能力,要增加新的变电站,让用户与企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更完整的发展。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批复,山西晋中介休开发区220k V变电站新建项目初步确定了电压等级、主变远景设计规模和总体规模。本文根据具体的标准对电气一次系统以及电气二次系统进行了完整的配置,确定了相关的电气设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确定。在考虑山西省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山西省电网发展现状之后,对此地区进行正确的负荷预测,以这个为主要依据进行变电站接入系统的相关设计。2.变电站规模设计。上面确定了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可以确定变电站规模的设计,在进行实地考察后能够做出合理的决定。3.系统的通信以及监控系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确定。对变电站的系统网络的几种接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还包括具体的二次设备的选择以及调度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徐辉[5](2020)在《牙克石50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已经步入智能化建设时期。建设智能化无人值班电站已成为适应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电网模式。智能电网是实现坚强电网的核心之一,它的发展建设对电网高质量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国网公司建设的牙克石500k V变电站正是在智能化电站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而成的一座超高压无人值班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是指监视、控制、调节、保护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电气系统。电气二次系统用来保障电气一次设备的可靠运转,同时也是设备和人之间交互的桥梁。本设计依托牙克石500k V变电站建设项目,应用目前电网行业先进的数字三维设计技术结合成熟的二维设计手段,对电气二次系统开展设计工作。分别论述了变电站保护方案、自动化系统方案以及支撑设备运行的电源方案几个方面的电气二次设计内容。保护方案设计实现了对电气一次设备全面的保护,系统的为配电装置设计出一套“零死区”的保护方案,确保故障情况下能够对故障点准确定位、迅速切除,减少停电面积、降低经济损失,保障了供配电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实现了对电气一次设备的全面监视和控制,通过“三层两网”结构以及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分区规划保障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首次提出过程层设备全户内安装组屏方案。和国内其他类似工程使用相同的用地指标的前提下,解决了智能组件无法低温运行的问题。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为冬季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供电方案是保障电气二次设备正常工作的根基。根据全站二次设备的远期规划采用星型辐射状供电方式,根据计算,确定相关电源参数配置,保证事故情况下的2小时设备供电需要。能够为维护人员从事故发生到赶赴变电站现场排查故障争取足够的时间。这也是变电站打到智能化“无人值班”的必要要求。以上设计方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该项目电气二次的主体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500k V变电站智能化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莫素敏[6](2020)在《海南中部地区模块化智能变电站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的新型建设模式大大减少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周期,是未来变电站建设的主流模式之一。目前,海南地区变电站设备受海岛地区“三高”“三强”典型气候影响,存在着腐蚀严重、故障率高等问题,且智能化水平低。因此,海南要在2025年全成建成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需采用简单、可靠、快速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新模式,快速提升省内智能站的建设速度及智能化水平。同时南网110k V变电站标准设计方案在海南地区应用和维护存在局限性。综合以上原因,有必要结合海南地区气候特点、变电站存在问题以及标准设计在海南地区应用和维护的局限性,采用模块化、智能化新设备新技术,对标准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并提出基于海岛地区典型气候特点的110k 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调研分析了海南地区变电站设备存在问题,一一对应提出了解决设备腐蚀严重、故障率高、停电检修周期长、智能化水平低、预装箱质量差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智能站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适应海南中部地区的新型预制舱舱体的防腐、防风、保温隔热、抗湿、防水等具体性能要求,并对舱体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工艺保障提出优化方案。同时通过舱体热仿真,验证了采用智能温控系统能满足海南地区运行环境要求。(3)采用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新模式,对南网标准设计110k V变电站CSG-110B-P1a户外常规变电站方案进行优化。优化方案采用了HGIS智能设备、预制舱开关柜、智能主变等新设备、新技术,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约18.11%,缩短建设周期至3-5个月,提高变电站设备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以及智能化水平。(4)采用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念对110k 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优化方案及标准设计110k V户外常规变电站方案进行了全寿命分析。就两方案的主设备建立了LCC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两方案的LCC值并进行比较与评估,验证了110k 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方案为最优设计。上述110k 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优化方案不仅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模块化、智能化设备,而且方案在变电站占地面积、建设工期、全寿命周期综合投资等方面取得明显优化成果,本研究成果对海南电网全面推进智能变电站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享易[7](2020)在《66KV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多,工业用电、农业用电、居民用电等数量不断增加,传统变电站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设备的应用水平。在科技创新的助推下,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要求逐步提升。近几年,A镇利用国家政策引进了许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加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小镇的用电负荷迅速增加,现有的供电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所有企业和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A镇变电站建立的时间过长,耗损较大、故障较多、维护难度大,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已无法满足用电负荷的基本需求,技术的更新迫在眉睫。通过设计对66KV伊西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可以有效解决小镇的用电负荷问题。首先,通过分析66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包括对数据采集的改造需求、网络改造的需求、站控层系统改造的需求以及过渡过程中运行安全方面的需求进行系统分析,为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分析提供基础信息。其次,对伊西66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进行分析,包括改造方案、主变容量计算和选择、无功补偿和调压计算总体概况进行归纳。再次,研究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应用情况,对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等进行改造。最后,对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力争最大限度降低变电站的改造与运行成本。通过对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极大降低了区域内的负荷,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用电负荷总量。通过改造变电站,提高了A镇用户的生产生活质量。此外,变电站改造后,为A镇所有企业提供更充足的电力资源,使这些企业能够大胆的利用电能资源,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企业经济收益的提高。因此,无论从用电居民、用电企业以及电力公司的管理等方面来说,改造伊西变电站是A镇的必然选择,这也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李祥杰[8](2020)在《科右前旗索伦66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标志着在信息化基础上新的电气化时代。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念不断推广,电能已成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转换利用的有效载体,并通过特高压电力走廊将其输送到能源重需求地区。在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四元素中,每个部分都对电力系统可靠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电网中输电线路是连接各个变电站的银线,变电站就是电网中那一个个的连接节点。它实现着能量的转换与分配工作,既连接着电网,也连接着电力用户,在电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变电站设计建设阶段,设计是前提,建设是根本,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建设的好坏,也决定了在后期运行中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所以好的方案设计是最根本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根据电网发展水平和最先进行科技成果不断改进优化设计,及时更新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更好地优化负荷分布、增强供电可靠性、服务电力用户。索伦66kV变电站位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在索伦地区只有这一座变电站,负责索伦地区农牧业、工业生产、生活的电力供应。在本文中,通过对索伦66kV变这样一座运行长达数年的老旧变电站进行现状分析以及索伦地区近年来的负荷增长情况实际调研,找出现行设备的不稳定因素和负荷增长下的危急隐患,给以最优解决方案。论述在现有基础上最大化利用现有一次设备、对小容量变电压器进行增容更换、提升供电能力、解决供电可靠性低、最大化提高电压合格率等方面对索伦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论述本设计所依据的相关规定规范、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分析判断索伦地区的电力供应需求,多大容量的变压器才能满足实际需要以实现最经济运行等问题。根据电力系统理论以及兴安电网供电方式的改变重新计算索伦66kV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对不满足要求的一次设备进行重新选型。同时利用本次改造的机会,对电网补偿设备重新梳理,配备满足要求的无功补偿装置。最后根据变电站选型的一次设备情况配置与其对应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依据相关二次设备配置方案设计规范,给出继电保护、自动化、电能计量等二次设备配置方案,最终形成增容改造设计整体方案。

金星[9](2020)在《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的发现和使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先进,变电站是电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老百姓对于优质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数字变电站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传统的变电站仍然很重要。本文对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确定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目前的变压器容量不能够满足周边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有必要增加一台变压器满足额尔格图地区负荷增长需求。本文介绍了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的工程概述、进出线方向、地理网络位置、变电站现状、设计水平年、原则和涉及范围;介绍了地区电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电力的负荷预测、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相关电网规划及储备情况、工程建设方案及计算分析、电气参数选择、电气主接线的方式等相关内容;介绍了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稳定的控制装置、调度的自动化、远方终端、数据通信网、二次安全防护系统等相关的二次设计;介绍了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内容,包括电气的一次部分、二次部分以及土建部分;最后论述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孙浩[10](2019)在《大连长兴岛地区2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文中提出大连长兴岛地区是一个高耗能、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区域,电能需求量大,因此10kV电压等级的缺点逐渐凸显出来。采用20kV电压进行供电,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10kV电压等级供电过程中电能传输能量小,能量传输效率低,服务区域小等缺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篇论文首先对20kV配网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大连长兴岛地区的配网现状进行重点研究,对升级改造20kV配电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完成了对20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提出了20kV配电网电源“放射+联络”升级方案和配电网网格规划方案,采用“分层分级”的20kV配电网网络架构设计,并对配电网的通信及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对大连长兴岛地区20kV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着重从经济指标和可靠性指标两个方面对20kV和10kV配电网进行对比。全文对20kV配网系统在长兴岛地区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20kV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经验,可以在其它地区相同规模的配电网进行推广应用。

二、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的优化与二次设备的合理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的优化与二次设备的合理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5000系统的睢宁电网调度优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网调度优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
2 睢宁供电公司D5000 电网调控平台
    2.1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SCADA实时模型维护研究
    2.2 智能电网调度信息管理的省地一体化研究
    2.3 调控一体化监控信息传动目标描述
    2.4 调控一体化监控信息传动验收的主要做法评估与改进
    2.5 本章小结
3 D5000 系统状态估计
    3.1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3.2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算法
    3.3 D5000 系统中状态估计的应用
    3.4 D5000 系统中状态估计高级应用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D5000 系统睢宁县电网电压自动控制的优化
    4.1 电压自动控制简述
    4.2 电网电压自动控制方法
    4.3 D5000 系统中AVC策略
    4.4 AVC在睢宁县电网D5000 系统的作用
    4.5 小结
5 基于D5000 系统睢宁县电网电能质量的优化
    5.1 电力系统谐波检查原理
    5.2 稳态波检测结果分析
    5.3 间谐波检测
    5.4 暂态谐波检测
    5.5 小结
6 基于D5000 系统睢宁县电网负荷控制的优化
    6.1 主动负荷
    6.2 需求响应
    6.3 用户侧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6.4 小结
7 基于D5000 系统睢宁县电网变压器利用率的优化
    7.1 变压器容量宜与负荷发展相匹配
    7.2 加强负荷接入管理,统筹安排接入方案
    7.3 合理制定负荷切改方案并及时实施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点
第2章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与最新进展
        2.1.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2.1.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最新进展
    2.2 输配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技术环境
        3.1.4 社会人文环境
    3.2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2.1 电力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3.2.2 配电电网发展状况及趋势
        3.2.3 电力设备发展状况及趋势
        3.2.4 输配电行业生命周期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3.1 同行业竞争者分析
        3.3.2 潜在竞争者分析
        3.3.3 替代产品分析
        3.3.4 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3.3.5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4 EFE矩阵分析
    3.5 公司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小结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公司概况介绍
        4.1.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1.2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4.2 公司资源分析
    4.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能力分析
        4.3.1 基本活动
        4.3.2 支持性活动
    4.4 核心竞争力分析
    4.5 IFE矩阵分析
    4.6 公司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第5章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5.1 SWOT分析
    5.2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5.2.1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5.2.2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5.3 战略选择
        5.3.1 市场开拓战略
        5.3.2 纵向一体化战略
        5.3.3 国际化战略
    5.4 战略实施
第6章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及控制
    6.1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1.1 信息数字化建设计划
        6.1.2 新产品开发计划
        6.1.3 组织架构建设计划
        6.1.4 人力资源计划
    6.2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控制
        6.2.1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重点
        6.2.2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难点
        6.2.3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控制重点
        6.2.4 公司发展战略反馈及调整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负荷预测与蒙特卡罗模拟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降损措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1.2.2 含DG配电网线损计算研究现状
        1.2.3 配电网节能降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配电网降损技术措施及其优化思路
    2.1 配电网线损基本概念
        2.1.1 线损的概念
        2.1.2 线损的分类
    2.2 配电网降损的改造技术措施
        2.2.1 配电线路与结构优化改造
        2.2.2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改造
        2.2.3 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改造
    2.3 降损技术措施优化思路
        2.3.1 考虑负荷增长的措施时效性
        2.3.2 基于降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3.3 考虑负荷变化与DG出力波动的影响
        2.3.4 降损措施优化的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负荷预测与蒙特卡罗模拟的含DG配电网线损计算
    3.1 基于改进残差灰色模型的负荷预测
        3.1.1 时序负荷预测的思路
        3.1.2 GM(1,1)灰色预测原理
        3.1.3 基于马尔科夫的预测残差模糊修正
    3.2 分布式电源功率模型
        3.2.1 风电功率模型
        3.2.2 光伏功率模型
    3.3 时序负荷与DG出力的蒙特卡罗模拟
        3.3.1 蒙特卡罗法原理
        3.3.2 节点负荷的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3.3.3 DG出力的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3.4 含DG配电网的线损计算
        3.4.1 电力元件损耗计算方法
        3.4.2 含DG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3.4.3 基于配网潮流的线损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DG配电网的最优降损技术措施及其应用
    4.1 基于效益最大化的降损技术措施优化模型
        4.1.1 目标函数
        4.1.2 约束条件
    4.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4.2.1 编码方式的改进
        4.2.2 遗传操作的改进
        4.2.3 无效基因的修复
        4.2.4 遗传算法计算流程
    4.3 配电网基本情况及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4.3.1 配电网基本情况与线损现状
        4.3.2 负荷预测结果及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4.3.3 分布式电源并网出力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4.4 含DG配电网降损措施优化计算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2.1 电力系统现状
    2.2 负荷预测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2.4 系统对变电站的要求
    2.5 主要设计原则与方案
    2.6 主要经济指标
第3章 变电站站址选择
    3.1 站址方案
        3.1.1 站址自然条件
        3.1.2 工程地质
        3.1.3 水文条件
        3.1.4 气象条件
    3.2 站址的条件分析比较
第4章 电力系统一次
    4.1 建设规模
    4.2 电气主接线
    4.3 主要设备选择
        4.3.1 短路电流计算
        4.3.2 主要电气装置的确定
        4.3.3 导体的确定
    4.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4.5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4.6 站用电及照明
第5章 电力系统二次
    5.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1.1 系统概况
        5.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5.1.3 22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5.1.4 11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5.1.5 其它
    5.2 调度自动化
        5.2.1 调度关系
        5.2.2 远动信息
        5.2.3 远动系统方案
        5.2.4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和纵向加密认证设备
        5.2.5 关口电能计量设备
        5.2.6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5.2.7 远动信息通道
    5.3 通信部分
        5.3.1 概述
        5.3.2 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5.3.3 系统通信部分
        5.3.4 通道组织
        5.3.5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中继距离及长度计算
        5.3.6 站内通信部分
    5.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5.4.1 设计基本总原则
        5.4.2 监控功能
        5.4.3 系统网络
        5.4.4 接口要求
        5.4.5 设备配置
    5.5 元件保护方面
    5.6 交直流电源设备
        5.6.1 系统的结构
        5.6.2 交流电源部分
        5.6.3 直流电源方面
    5.7 非关口电能计算设备
    5.8 二次设备组屏
        5.8.1 二次设备相关
        5.8.2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
        5.8.3 柜体统一要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牙克石50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专业技术发展及概况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数字三维设计
    2.1 引言
    2.2 设计工作准备
    2.3 三维屏柜设计
    2.4 空间安全测试
    2.5 数字化移交
    2.6 小结
第3章 保护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3.3 元件保护方案设计
    3.4 小结
第4章 自动化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4.3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4.4 小结
第5章 二次设备供电方案设计
    5.1 引言
    5.2 配电方案
    5.3 电源监控方案
    5.4 直流系统
    5.5 交流不停电系统(UPS)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主要成果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海南中部地区模块化智能变电站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研究现状及发展
        1.2.1 国内外智能变电站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模块化变电站研究现状
        1.2.3 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的融合与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智能一次设备模块化方案研究
    2.1 海南地区变电站一次设备综合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2.1.1 户外设备腐蚀严重
        2.1.2 设备故障率高
        2.1.3 停电检修周期长
        2.1.4 设备智能化水平低
        2.1.5 预装箱变质量差
        2.1.6 综合分析
    2.2 南网标准设计应用局限性分析
        2.2.1 南网标准设计方案类型分析
        2.2.2 标准设计在海南地区应用局限性
    2.3 智能一次设备模块化解决方案
        2.3.1 户外设备腐蚀严重及设备故障率高解决方案
        2.3.2 停电检修周期长解决方案
        2.3.3 设备智能化水平低解决方案
        2.3.4 新型预制舱箱体解决方案
        2.3.5 综合推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中部地区新型预制舱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预制舱防腐设计
        3.1.1 海南地区箱体腐蚀原因
        3.1.2 防腐设计优化
    3.2 预制舱防风设计
        3.2.1 海南中部地区预制舱防风性能要求
        3.2.2 防风设计优化
    3.3 预制舱保温、隔热及抗湿设计
        3.3.1 海南中部地区气候特点
        3.3.2 保温隔热及抗湿设计优化
        3.3.3 二次预制舱环境温控的设计仿真
    3.4 预制舱防水设计
        3.4.1 海南中部地区预制舱防尘防水性能要求
        3.4.2 防水设计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10k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
    4.1 工程概况及电气主接线比选
        4.1.1 工程概况
        4.1.2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比选
    4.2 智能设备选型优化
        4.2.1 智能主变压器
        4.2.2 智能110kV配电装置
        4.2.3 智能10kV配电装置
        4.2.4 其它智能设备配置
        4.2.5 车载变设备配置
    4.3 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优化
        4.3.1 110kV配电装置布置及优化
        4.3.2 10kV配电装置布置及比选
        4.3.3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优化
        4.3.4 平面布置优化结果及技术经济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方案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5.1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及基本方法
        5.1.1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
        5.1.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基本方法
    5.2 110kV配电装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5.2.1 110kV配电装置全寿命周期成本关键点分析
        5.2.2 方案的110kV配电装置LCC计算
    5.3 10kV配电装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5.3.1 10kV配电装置全寿命周期成本关键点分析
        5.3.2 方案的10kV配电装置LCC计算
    5.4 方案设备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比较
    5.5 本章小节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66KV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与特点
        1.3.1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
        1.3.2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支持
    1.5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
第2章 66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分析
    2.1 数据采集的改造需求
        2.1.1 传统变电站的数据采集模式
        2.1.2 智能变电站的数据采集模式
    2.2 网络改造的需求方面
        2.2.1 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
        2.2.26 6KV的网络网配置方案
    2.3 站控层系统改造需求
        2.3.1 一体化智能平台构建
        2.3.2 变电站智能警告和故障诊断分析
    2.4 过渡过程中运行安全方面的需求
第3章 66KV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分析
    3.1 伊西变电站及智能化改造方案概况
        3.1.1 伊西变电站总体概况
        3.1.2 伊西变电站区域电力需求预测
        3.1.3 伊西变电站改造的必要性
    3.2 主变容量计算和选择
    3.3 无功补偿和调压计算
    3.4 短路电流计算
    3.5 电容电流计算
    3.6 主要设备参数确定
第4章 66KV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与应用
    4.1 站控层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应用
    4.2 间隔层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应用
        4.2.1 间隔层装置技术特点
        4.2.2 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4.3 过程层的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应用
        4.3.1 互感器的选择
        4.3.2 开关在线监测的应用
        4.3.3 主变保护功能实现
        4.3.4 GIS开关智能汇控柜的应用
第5章 66KV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5.1 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应用情况分析
        5.1.1 变压器应用情况分析
        5.1.2 监测设备应用情况分析
        5.1.3 虚端子与虚拟网段应用情况分析
        5.1.4 智能汇控柜应用情况分析
    5.2 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运行效果分析
        5.2.1 改造前后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5.2.2 改造前后变电站性能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科右前旗索伦66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第2章 现状调研分析
    2.1 电网现状
        2.1.1 兴安盟电网现状
        2.1.2 科右前旗电网现状
    2.2 索伦66kV变电站现状
        2.2.1 一次设备现状
        2.2.2 二次设备现状
    2.3 电力负荷预测
        2.3.1 负荷现状
        2.3.2 索伦地区近期新增负荷
        2.3.3 负荷发展预测
        2.3.4 近期电网建设项目
    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2.4.1 索伦地区电网及变电站存在的问题
        2.4.2 工程建设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
    3.1 主要设计依据
    3.2 接入系统方案
    3.3 电气主接线
    3.4 主变压器的选择
        3.4.1 主变容量的确定
        3.4.2 调压计算
    3.5 电气计算分析
        3.5.1 潮流计算
        3.5.2 短路电流计算
    3.6 无功补偿
        3.6.1 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3.6.2 无功补偿的计算及设备选择
    3.7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3.7.1 66kV中性点接地方式
        3.7.2 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
    3.8 电气设备的选择
        3.8.1 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3.8.2 导体的选择
        3.8.3 其他重要设备的选择
    3.9 电气设备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3.10 防雷、接地
    3.11 站用电系统及站区照明
        3.11.1 站用电系统
        3.11.2 照明
    3.12 施工过渡方案
    3.1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二次部分设计
    4.1 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4.1.1 二次系统现状
        4.1.2 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方案及规模
    4.2 调度自动化系统
        4.2.1 调度自动化现状
        4.2.2 远动系统
        4.2.3 调度数据网
        4.2.4 电能量计量系统
    4.3 变电站的自动化设计
        4.3.1 监测、监控功能
        4.3.2 配置方案
        4.3.3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4.3.4 其他二次系统
    4.4 二次设备接地、防雷、抗干扰
        4.4.1 接地
        4.4.2 防雷
        4.4.3 抗干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的趋势分析
第2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2.2 变电站的进出线方向
    2.3 变电站地理位置以及网络位置
    2.4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现状
    2.5 设计水平年
    2.6 主要设计原则
    2.7 设计范围
第3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3.1 电力系统概况
    3.2 电力负荷预测
    3.3 工程建设必要性
    3.4 相关电网规划及储备情况
    3.5 工程建设方案及计算分析
    3.6 电气参数选择
    3.7 电气主接线方式
    3.8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结论
第4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
    4.1 系统继电保护
    4.2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4.3 调度自动化
    4.4 电能计量和远方终端
    4.5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4.6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4.7 系统及站内通信
第5章 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工程的内容
    5.1 电气一次部分
    5.2 电气二次部分
    5.3 土建部分
第6章 可行性分析
    6.1 节能、环保、抗灾措施
    6.2 社会稳定分析
    6.3 投资预算
    6.4 经济评价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大连长兴岛地区20kV配电网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20kV配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20kV配电网国外研究现状
        1.1.2 20kV配电网国内研究现状
    1.2 本文主要工作
2 20kV配电网可行性分析
    2.1 大连长兴岛地区配网现状分析
    2.2 20kV配电网升级后关键指标变化
    2.3 20kV配电线路改造可行性分析
        2.3.1 20kV配电线路档距及杆塔
        2.3.2 线路绝缘子、金具等辅助设备
        2.3.3 20kV电力电缆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20kV配电网规划方案
    3.1 20kV配电网整体规划
        3.1.1 20kV配电网规划基本原则
        3.1.2 20kV电压等级升压改造原则
        3.1.3 20kV配电网电源“放射+联络”升级方案
        3.1.4 20kV配电网中性点智能接地方案
    3.2 20kV配电网网格化规划
        3.2.1 网格化总体思路及建设要点
        3.2.2 供电网格(单元)划分原则及思路
        3.2.3 配电网基础架构设计及建设标准
    3.3 20kV配电网一次及二次设备规划设计
        3.3.1 20kV配电网运行原则
        3.3.2 20kV配电线路走廊分析
        3.3.3 20kV配电改良式开关规划设计
        3.3.4 20kV配电二次设备规划设计
    3.4 采用“分层分级”的20kV配电网网络架构设计
        3.4.1 20kV配电网标准要求及主站规划
        3.4.2 20kV配电网硬件及软件架构
        3.4.3 20kV配电网配电系统终端设置
    3.5 本章小结
4 长兴岛地区配电网通信设计
    4.1 改造前配电网通信状况
        4.1.1 10kV电力网架结构现状
        4.1.2 DMS系统现状
        4.1.3 通信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4.2 长兴岛地区20kV配电网通信系统特点
    4.3 “骨干层+接入层”通信整体架构设计
        4.3.1 20kV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流程
        4.3.2 20kV配电网骨干层的通信方式
        4.3.3 20kV配电网接入层通信方式
    4.4 本章小结
5 大连长兴岛20kV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
    5.1 20kV配电网常态运行分析
    5.2 20kV系统实际改造运行状况
        5.2.1 线路实际传输容量
        5.2.2 线路实际间距
        5.2.3 线路绝缘子与金具
        5.2.4 线路避雷器
        5.2.5 20kV配电变压器
        5.2.6 20kV开关柜
        5.2.7 20kV环网柜
    5.3 升级20kV配电网系统与10kV系统的效果对比
        5.3.1 经济指标验证
        5.3.2 可靠性指标验证
    5.4 20kV配电网运行经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兴岛单元划分图
致谢

四、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的优化与二次设备的合理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5000系统的睢宁电网调度优化应用研究[D]. 刘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宋明辉. 山东大学, 2020(05)
  • [3]基于负荷预测与蒙特卡罗模拟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降损措施优化研究[D]. 臧浩洋. 山东大学, 2020(04)
  • [4]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李钻钻.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牙克石50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应用[D]. 徐辉. 吉林大学, 2020(03)
  • [6]海南中部地区模块化智能变电站方案研究与设计[D]. 莫素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66KV伊西变电站智能化改造[D]. 李享易.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8]科右前旗索伦66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设计[D]. 李祥杰.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9]额尔格图66kV变电站扩建方案设计[D]. 金星.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10]大连长兴岛地区20kV配电网规划设计[D]. 孙浩.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营口66kV系统电网结构优化及二次设备合理配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