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亚急性砷中毒患者的护理

群体性亚急性砷中毒患者的护理

一、群体性亚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1](2021)在《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文中研究说明急性铊中毒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中毒种类,多见于误食或人为造成,其所致的中毒事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急性铊中毒病史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尽早进行毒物检测或毒物鉴别,及时准确地给予血液净化或普鲁士蓝及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后,绝大部分急性铊中毒患者都能康复治愈。为了正确、及时诊治该疾病,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联合全军中毒救治中心,组织全国一线相关领域专家,对急性铊中毒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制定了《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张晶晶[2](2017)在《两种有毒气体吸入引起肺损伤的临床、生理及影像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肺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诱因相对较多,病情变化也比较快,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对于正常人而言,肺部吸入有毒气体、烟雾后将会引起肺部损伤,且一般发生在工业生产或意外事故中。氯气属于中等水溶性气体,当人体吸入过量的氯气后会引起全呼吸道损伤;氮氧化物为低水溶性物质,能引起周围肺组织、远端气道、肺泡发生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氯气与硝酸中毒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研究缺乏针对性,并未能从临床、生理、影像特点等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气体中毒患者的临床、生理及影像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小气道指标与治疗时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氯气中毒和硝酸中毒患者共62名(氯气中毒32例,硝酸中毒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记录并统计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肺功能结果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种有毒气体引起肺损伤的临床、生理、影像学特点等。结果:中毒患者中男性40例(64.52%),女性22例(35.48%),年龄主要集中在21-50岁,多为中青年,正好也是国家主要劳动力的范畴。而这些中毒患者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非常高,为79.03%。对32例氯气中毒患者和30例硝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统计,头晕和(或)头痛及乏力症状氯气中毒患者高于硝酸中毒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症状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气体中毒患者生命体征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啰音硝酸中毒患者高于氯气中毒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小板、CRP、PCT、肌酐及尿素氮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酸中毒患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例数多于氯气中毒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毒患者动脉血气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气中毒患者马赛克灌注、小叶中心结节、网格影发生率高于硝酸(P<0.05);硝酸中毒患者实变发生率高,氯气中毒患者CT下实变率,低于硝酸中毒(P<0.05);肺功能FEF50%预计值与治疗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其中氯气(r=-0.8526,P<0.0001),硝酸(r=-0.8474,P=0.0005);肺功能FEF75%预计值与治疗时间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其中氯气(r=-0.6204,P=0.0103),硝酸(r=-0.8506,P=0.0005)。结论:(1)氯气与硝酸均为刺激性气体,两种气体中毒后胸部CT影像特点有所不同。(2)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都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3)对于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越重,治疗时间越长,提示我们以FEF50%和FEF75%恢复正常为治疗终点,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李奇林[3](2017)在《群体中毒应急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庞丽,农康,黄华英,梁启荣[4](2015)在《PDCA循环在急性群体砷中毒救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群体性砷中毒患者救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五起突发群体性急性砷中毒事件按发生中毒的时间先后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给予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效率等。结果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全面完成救治任务,无1例患者死亡,无后遗症遗留患者;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的了解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理焦虑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尿标本漏留取率、漏发口服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36);干预组患者对救治护理服务满意度、静脉穿刺技术满意度、健康宣教满意度、治疗用药检查等注意事项说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到突发群体性水源性砷中毒患者现场急救护理管理中,使突发群体事件应急救护管理效率更高、救护能力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文棠[5](2009)在《综合心理干预对群体水源性急性砷中毒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文中指出

苏素花,葛宪民,农康,梁启荣,李航天,黄家乐[6](2009)在《老年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26例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一起老年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26例的临床特点及本文自定的诊断分级标准和应急救治方案。方法广西H市某冶炼厂因暴雨造成工业废水处理池涨满溢出,使其污染了附近农村饮用水,导致452例村民发生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通过对其中26例67~86岁老年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本文诊断分级标准和应急救治方案进行诊断与抢救。结果村民家中饮用水砷的含量为3.26mg/L,超标325倍;这26例老年患者初检尿砷含量为0.26~9.98 mg/L,(X±S 1.97±2.64),尿砷含量最高者超标42倍;尿砷含量与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受损器官的个数和程度大致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26例老年中毒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基础性疾病,且血和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及B超的异常率均在50%以上。本组26例均诊断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其中轻、中、重度中毒分别为18例、6例和2例,经采用本文应急救治方案后,26例老年患者均获痊愈,无一例意外和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本组26例老年人均诊断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其中轻、中、重度中毒分别为18、6和2例,其尿砷含量与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受损器官的个数和程度大致呈正相关,经应急救治全部治愈。

蒋文中,严琼,蓝芬,左斌,朱常青,刘薇薇[7](2009)在《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文中指出在我国,急性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中毒仍然常见,且多见于投毒(群体性食物中毒)和误食,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目前国内外尚无影响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预后的报道。因此,探索无机砷在机体内代谢特点,了解哪些靶器官损害影响病情的预后,对制定治疗方案,减少重要器官损害的数量,具有指导意义。

葛宪民,李丹亚,江世强[8](2007)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文卫华[9](2007)在《职业砷接触人群健康危害与遗传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砷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毒物和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已有的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砷接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腱反射异常、肝功能损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等多方面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砷与皮肤癌、膀胱癌、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率升高有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砷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机制研究还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进展。动物致癌模型难以建立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暴露评价不能严格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是主要原因。以上说明砷对人类健康危害非常严重,深入探讨其致病机制难度较大。Braman开始分别测定生物体内所含各种砷化合物后,对砷代谢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三价甲基砷酸和三价二甲基砷酸比相应的无机砷毒性更强,可能是砷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的关键物质。这与以前普遍认同的无机砷毒性强于有机砷观念有很大的差别,砷在人体代谢转化过程和/或代谢转化产物的遗传毒性可能是砷遗传毒性和致癌机制研究今后的主要方向。理想的砷致癌动物模型一直不能建立起来,可能与人类和多数动物对砷的代谢转化途径及体内各种产物含量存在巨大差异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在砷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机制探讨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只有很好控制各种混杂因素才可能得到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结果。云南某砒霜厂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存在的危害因素较为单一。其职业暴露特点为探讨砷的职业危害及剂量-效应关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具有解决目前研究比较难以解决的物种间、剂量间外推问题的良好条件。本课题选择云南某砒霜厂为研究现场,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寻找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体检和生命质量评价以掌握职业危害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职业砷接触对人群DNA和染色体损伤的影响,定量检测基因特异性损伤,寻找早期生物学效应标志物,深入探讨砷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机制。第一部分云南某砒霜厂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云南某砒霜厂是生产砒霜、金属砷的专业厂家,采用反射炉熔炼法生产三氧化二砷;以94%左右的三氧化二砷为原料,木炭为还原剂生产金属砷。课题通过物料平衡计算、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等方法探讨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在课题进行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调查。深入砒霜生产车间,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设备,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和/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等。测定原辅材料、产品、熔炼渣及熔炼气等的成分和含量,计算生产环境存在的砷、铁、硫、碳等元素的物料平衡,掌握其来源与去处。职业卫生调查显示,职业环境砷化合物污染非常严重,是导致工人健康损害的主要原因,尤其在遗传毒性和致癌效应方面,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影响较小。第二部分职业砷接触人群健康监护体检和生命质量评价课题研究中,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统一的表格、统一的方法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体检,检测尿中无机砷和有机砷。同时,采用WHO推荐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中文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量表自行调查。职业性健康监护体检表明,高接触组工人皮肤损伤、腱反射减弱、心电图异常等发病率高,而这些疾病在低暴露组和对照组发生频率很低;所有职业砷接触人群尿砷均显着高于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最新制定的尿总砷生物接触限值(BEI),即35ug/L。高接触组工人平均浓度超标10倍以上。工人尿中有机砷和无机砷均很高。生命质量评价显示,与对照人群相比,职业砷接触人群躯体健康得分较高,但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活力、心理功能对角色的影响和心理健康等多纬度得分较低(P<0.05)。可以认为,部分职业砷接触人群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第三部分职业砷接触人群DNA损伤检测酶联免疫实验检测人群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和微量全血彗星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实验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仪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非常适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本研究采用这两个实验对职业砷接触人群DNA损伤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尿8-OHdG水平测定结果男性高暴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低暴露组男性低于女性(P<0.05)。砷暴露人群尿8-OHdG水平随有机砷含量增加而升高,存在相关关系(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s=0.279,P=0.019)。职业砷接触人群微量全血彗星实验彗星平均拖尾率和尾长均显着高于对照人群(P<0.01)。第四部分职业砷接触人群基因特异性损伤与砷的代谢转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基因特异性损伤的理论依据是,活细胞DNA损伤将直接影响Taq聚合酶,导致PCR反应达到一定产物量需要的反应循环数更多(即CT值更大),基因特定片段损伤指数升高(即PCR扩增效率(E)下降)。本课题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的实验方法,并应用于职业砷接触人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发现,高接触组、低接触组和对照组之间p53基因第5外显子损伤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高接触组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Pearson’correlation coefficient=0.351,p=0.012)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tandardized coefficient=0.648,P=0.018)均显示,职业砷接触人群p53基因第5外显子损伤指数随尿中有机砷浓度的对数升高有显着的上升趋势。第五部分职业砷接触人群的染色体损伤检测采用常规培养法检测职业砷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现场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培养,进行培养法微核实验。研究发现,职业砷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显着高于对照人群(P<0.01)。相关分析显示,职业砷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与尿有机砷浓度工龄乘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356,p=0.024;rs=0.347,p=0.028),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随工龄、尿有机砷乘积增加而升高。长期职业砷接触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染色体损伤随砷代谢转化作用累积而加重,无机砷在人体内代谢转化长期作用引起细胞遗传学改变可能是砷的致癌途径之一。

沈亚菊[10](2006)在《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砷是一种剧毒的类金属,能引起机体急性和慢性损伤包括皮肤损害、角化过度、黑脚病、癌症。到目前为止,人类对砷的毒性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存在多种假设:氧化应激,影响细胞增殖,产生基因毒性如影响DNA甲基化、协同致癌、肿瘤促发等。氧化性损伤被认为在砷诱导的毒性损伤和致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有机砷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三氧化二砷成功应用于治疗多个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为了防止砷制剂的滥用和保护人畜健康,更好地评估砷暴露及应用砷制剂治疗疾病的风险,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两组试验观察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及增殖活性的影响作用。 试验一: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水溶液(0、5、20、80、320mg/L)灌胃染毒3个月,观察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抗氧化能力、血液学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试验二:取正常小鼠的骨髓细胞做体外培养,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对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 试验一的结果如下:(1)20、80和320mg/LAs2O3组小鼠骨髓细胞中GSH-Px活性、SOD活性及GSH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5mg/L As2O3组GSH-Px活性极显着降低(P<0.01),SOD活性及GSH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各染砷组小鼠骨髓细胞中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5mg/L As2O3组小鼠骨髓细胞中ROS活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20、80和320mg/L As2O3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2)染砷组小鼠的肝脏系数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20、80和320mg/L As2O3组小鼠心脏系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肺脏系数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20和320mg/L As2O3组小鼠的红细胞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0mg/L As2O3组小鼠白细胞数显着低于80和320mg/LAs2O3组(P<0.05);5、20和320mg/L As2O3组小鼠的血红蛋白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二的结果如下:随着砷浓度的增加,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力先上升后下降。20μmol/L组OD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试验一的结果提示:5mg/L三氧化二砷能降低小鼠骨髓细胞抗氧化能力,20mg/L及以上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能使骨髓细胞抗氧化损伤系统整体激活,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活性氧活力和过氧化脂质被控制在一定水平,骨髓细胞的防御反应增强。试验二的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三氧化二砷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超过该范围三氧化二砷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消失。

二、群体性亚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体性亚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两种有毒气体吸入引起肺损伤的临床、生理及影像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 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一般情况
    2.2 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2.3 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
    2.4 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入院动脉血气分析
    2.5 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胸部CT影像表现
    2.6 氯气和硝酸中毒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
        2.6.1 中毒患者入院时肺功能各项指标
        2.6.2 中毒患者肺功能FEF50和FEF75分别与治疗时间统计
        2.6.3 中毒患者肺功能FEF50和FEF75分别与治疗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三、讨论
    3.1 刺激性气体中毒损伤机制
        3.1.1 直接损伤
        3.1.2 间接损伤
    3.2 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表现
    3.3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临床治疗
    3.4 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临床、生理及影像学特点评估
        3.4.1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3.4.2 胸部CT影像学特点
        3.4.3 肺功能指标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吸入化学物质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PDCA循环在急性群体砷中毒救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5)综合心理干预对群体水源性急性砷中毒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评价方法
    1.3 综合干预方法
        1.3.1 健康教育指导舒缓患者情绪
        1.3.1.1 建立指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的和谐护患关系, 稳定患者情绪:
        1.3.1.2 循序渐进, 适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知识的健康教育:
        1.3.2 心理干预
        1.3.2.1 集体心理疏导
        1.3.2.2 个体化心理护理
        1.3.2.3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按SAS评分≥41分作为标准, 干预前后的患者焦虑情绪发生情况比较。
    2.2 实施心理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
    2.3 干预前后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3 讨 论
    3.1 及时有效的综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急性中毒患者焦虑等症状
    3.2 对急性中毒患者采取综合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
    3.3 对急性中毒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的作用与意义

(8)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特异综合解毒急救疗法
2 毒鼠强中毒的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救援
    2.1 毒鼠强中毒现状
    2.2 毒鼠强解毒鸡尾酒疗法
    2.3 毒鼠强中毒事件的现场防控救援措施
3 砷化氢中毒的应急救援
    3.1 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抢救
    3.2 砒霜污染河流现场处理方法
4 萘中毒的应急救援
5 三氯乙烯中毒的应急救援
6 硫化氢中毒后的应急救援
7 氮氧化物中毒的应急救援
8 氨中毒的应急救援
9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急救援
10 氟乙酰氨中毒的应急救援
11 急性汞中毒的应急救援

(9)职业砷接触人群健康危害与遗传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工程分析与职业卫生调查
    前言
    内容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职业砷接触人群职业性健康体检和生命质量评价
    职业性健康监护体检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生命质量评价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职业砷接触人群DNA损伤检测
    职业性砷接触工人尿有机砷和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前言
        对象和方法
        资料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微量全血彗星实验检测砒霜厂工人DNA损伤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职业性砷接触工人基因特异DNA损伤与砷的代谢转化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五部分 职业砷接触人群的染色体损伤检测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无机砷生物转化与毒理学研究
    中英文对照表
    个人基本情况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增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1 砷在环境中的存在与分布
        2 砷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与分布
        3 砷中毒
        4 砷的细胞毒作用
        5 砷与自由基
        6 骨髓细胞
试验一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1.2 基础日粮的组成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
        1.5 试验方法
        1.6 指标测定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s_2O_3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2.2 As_2O_3对小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2.3 As_2O_3对小鼠骨髓细胞中GSH-Px、SOD、GSH的影响
        2.4 As_2O_3对小鼠骨髓细胞中MDA、ROS及抗O_(2~·)~-的影响
    3 讨论
        3.1 砷对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3.2 砷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3.3 砷对骨髓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二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1.4 实验分组
        1.5 培养液的配置
        1.6 骨髓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1.7 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原理和意义
        3.2 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群体性亚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J].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04)
  • [2]两种有毒气体吸入引起肺损伤的临床、生理及影像特点分析[D]. 张晶晶.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2)
  • [3]群体中毒应急处理[A]. 李奇林. 2017第1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学术年会与第12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学术年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灾害医学十年回顾资料集, 2017
  • [4]PDCA循环在急性群体砷中毒救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庞丽,农康,黄华英,梁启荣. 内科, 2015(03)
  • [5]综合心理干预对群体水源性急性砷中毒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J]. 文棠. 内科, 2009(05)
  • [6]老年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26例的临床分析[A]. 苏素花,葛宪民,农康,梁启荣,李航天,黄家乐. 第八届亚太医学毒理学大会暨全国中毒控制与救治论坛(2009)论文汇编, 2009
  • [7]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 蒋文中,严琼,蓝芬,左斌,朱常青,刘薇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07)
  • [8]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和现场防控的研究进展[J]. 葛宪民,李丹亚,江世强. 广西医学, 2007(05)
  • [9]职业砷接触人群健康危害与遗传毒性研究[D]. 文卫华. 四川大学, 2007(04)
  • [10]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骨髓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增殖活性的影响[D]. 沈亚菊.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群体性亚急性砷中毒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