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第十一届世界钛业大会主办权之争

第十届、第十一届世界钛业大会主办权之争

一、第10届和第11届世界钛会举办权之争(论文文献综述)

郭嘉星[1](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文明杂志社[3](2018)在《中国梦想之启航 中国的奥林匹克梦想》文中指出举办一届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奥运会,让奥林匹克圣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起一直是中华民族深埋于心的一个百年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美丽宏大但也困难重重的愿望,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多年,他们殷切的期盼、坚定的决心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是助力这个梦想得以成功实现的奠基石。历经沧桑、逾越百年,终于圆梦。中国人展现出更自信、更开放和更进步的全新姿态,一次次让世界为之惊艳,啧啧赞叹。

陈明辉[4](2017)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文中指出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社会的救国思潮相结合,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体育救国思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然而,重要的国内外赛事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几乎都掌握在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代表的外国人手中。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发展,收回体育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热心体育事业的社会名流及一批受过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24年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复会、恢复重建,直至改组的曲折历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先后采用董事制和理监事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同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议事制度和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组织的有序运行。以张伯苓、王正廷、沈嗣良、董守义等为核心的领导群体成员热心会务,并通过邀请社会各界名流担任职务等方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对中华体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编译、发行体育书刊,举办体育讲习会、体育讨论会和体育培训班,组织体育表演团,派遣体育指导员,联络社会各界名流、放映体育电影及举办体育展览等方式积极传播体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观,而且还通过组建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使得体育空间不断拓展,逐渐由学校推及社会,由东部地区扩散至西部地区,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化和普及化进程,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和扩散。在此过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与政府开展广泛的合作,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得以扩展、国家渗透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得以增强,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包括统一的赛事规范、多层次的赛事格局、多元化的赛事目标、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体育赛事制度,推动了民国时期体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此外,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以体育为载体开展体育慈善活动,扩展了社会体育事业的范畴和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起到了补助政府行政之作用。作为民国时期社会体育事实上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积极发展国内社会体育事业,而且代表中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致力于加入国际体育组织,主办、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而且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极大地推动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推动中国体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还借助国际体育舞台,开展体育公共外交,在展示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敦睦邦交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和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张宇[5](2014)在《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型体育赛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迄今为止,中国除未举办世界第一大体育赛事---世界杯足球赛以外,其它所有的世界综合型大型体育赛事和世界性单项型体育赛事都已承办过,而且国内几乎已构建了囊括所有层次、所有对象以及所有类型的相对完备的全国大型体育赛事体系,并轰轰烈烈地相继举办。那么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是否符合国家需要和人民的要求,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规模以及怎样体系的大型体育赛事?在经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评判。本文依据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体育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深入分析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规律,全面剖析了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的路径和保障措施,从而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有着相互利用关联的各个组成要素结合而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生态结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可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等三个层面去探讨。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为生态组成结构,在中观层面上,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为生态功能结构,而在宏观层面上,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为生态层次结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组成结构主要包括赛事组织者、投资者、实施者、参赛者、观众以及媒介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功能结构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文化功能。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层次结构则主要包括大型体育赛事的个体生态、大型体育赛事的种群生态、大型体育赛事的群落生态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系统。第二,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一样,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生态规律。这些生态规律主要包括生态位规律、食物链规律、最小量规律、耐度最适度规律、富集规律以及生物钟规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位可划分为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时空生态位。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食物链是基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利益传送而将各种赛事生态要素联系起来的。实际上制约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最关键元素并不是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中拥有量最大营养元素,而是拥有量最少营养元素。中国任何大型体育赛事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节奏和时间上的运行规律,也都存在一个创办期、发展期、鼎盛期、衰退期的必然过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富集现象主要包括物质富集、能量富集、信息富集、人才富集以及价值富集。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要素,无论是数量,还是能力和水平,系统中的任何因子都不能超过大型体育赛事所能容忍的限度,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范围之内,各因子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适度,才能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健康快速发展。第三,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个体之间出现生态位重叠,不仅出现功能生态位重叠、资源生态位重叠,还出现时空生态位重叠。而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方面参与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另一方面流动不畅,利益配置不合理。作为中国大型体育赛事重要参与主体,体育行业协会一直以来未能真正参与到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中,已成为制约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并且市场运作能力不足也已成为制约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的最小量因子。中国大型体育赛事无论举办的数量还是规模都已超出了其所能忍耐的范围,其赛事内外间的不相适应已成为一个常态。同时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利益富集过于集中,过多集中于金字塔最上端,另外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信息富集也过于集中,也过多富集于金字塔最上端。中国现阶段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已严重不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已满足不了新时期中国社会体育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第四,解决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必须以生态规律为理论依据,运行目标模式应向赛事生态化建设、赛事市场化运作、赛事民生化普及转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应是以人为本的大众化需求的普及和提高为发展根本,以生态规律为理论保障,以群众型体育赛事与竞技型体育赛事平衡发展为行为保障,以政策的科学调整为制度保障,以法规的完善为法制保障。通过这一系统的措施和手段,最大幅度地促进中国大型体育赛事朝着平衡、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总之,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规律为原则,真正构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均衡系统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体系,从而实现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发展。

彭程[6](2014)在《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同协商,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从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始,选拔、组队,并选派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项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完全移交给教育部所领导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全面负责,这不仅给我国体育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也对我国竞技篮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带来一定的益处和冲击。长期以来,我国竞技篮球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育资源的储备均向竞技体育过度倾斜,篮球事业这个金字塔底部的基石几乎没有一块直接由教育系统打造。教育部如何下好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完美接轨这盘棋,如何将国家物质资源的分配、高水平教练员的储备、竞赛制度的选择等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和规划,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世界大运会篮球组织管理备战方案,进而促进我国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体育价值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我国参加世界大运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研究,并对部分世界大运会传统篮球强队参加世界大运会的备战情况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以认识我国与他们在参赛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与差距,获得启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主要结论:1、当代中国体育价值取向正在经历着单一性向双重性嬗变以及片面性向多面性嬗变的过程。2、目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竞赛水平下降、得不到高水平运动员的青睐等一些问题,但是,这也恰恰预示着世界大运会举办宗旨和理念的真正回归。3、世界大运会篮球项目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促进、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促进、对身心素质教育的促进、对社交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影响。4、在1995年之后,我国篮球代表队的成绩在世界大运会中难有起色,我国参加世界大运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正在逐渐推掉“政治色彩”。5、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已将发展视角回归至大学生群体本体上。6、求变、求新、与世界接轨的理念已经在高校教练员、运动员心中逐渐成熟,“体育本体论”、“体育社会论”得到他们的绝对支持。7、我国高校篮球还存在着社会对我国高校篮球联赛的定位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我国高校篮球联赛的社会关注度不够、我国高校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基层篮球的发展,完善优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运动参与主体的激励机制与生存保障机制,调整现有高校篮球发展方案,集中优势资源,分区重点发展,不断增大篮球人才基数。2、我国高校面对世界大运会篮球比赛,应明确近期战略目标,科学规划中期战略目标规划,确立办队思想,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加快自身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的建设。3、建议扩大参加世界大运会篮球比赛选拔赛的队伍名额,放宽参赛条件,增加选材的空间和范围;建立高校高水平篮球人才数据库,科学集训,加大篮球人才储备。4、国家教育部门应出台配套体教结合的政策,扩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在运动员的选材与招生、教练员的招聘等方面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提升各高校参与备战世界大学运会工作的积极性。

孟德楷[7](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研究指明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王妍[8](2014)在《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文中指出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除欧美之外,东亚是又一个十分活跃的地区。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奥运会上表现出众,近年来不断跻身奖牌榜的前列,其势锐不可挡。而且,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亚洲国家所承办的5届奥运会全部在东亚地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亚体育之活跃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现代奥运会的发轫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是菲律宾、中国和日本三国模仿奥运会的模式,发起、举办的近代东亚地区第一个国际体育比赛,也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第一个区域国际体育比赛。因对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世誉为“东方奥运会”和“近代亚运会”。本文以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试图从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远东运动会,并注重其与近代东亚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远东运动会架构起一座近代东亚国家之间、东西方世界之间互相了解与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传媒界等精英人士集聚一堂,为近代东亚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使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互动关系。一、与政治:远东运动会缓和了中日菲三国之间、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冲突与隔阂,为近代东亚社会创造了和平发展环境。二、与经济:远东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经费筹集、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与其他大型活动的合作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为现代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三、与文化:在近代东亚地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频繁而纷呈。西方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拳击等体育项目赢得了大量东方拥趸;而东方的武术、柔道、麻将等体育活动也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四、与教育:体育是近代东亚教育的新生事物,又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成为引领和推动东亚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五、与传媒:大众传媒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对体育比赛的投资促进了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而体育是时代主题,体育题材的报道亦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六、与生活:体育对东亚民众文明生活的影响,或是身体上的,或是思想上的,或是生活习惯上的,抑或是人际交往上的,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远东运动会(体育)在近代东亚社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激进的角色,发挥了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正面作用。因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远东运动会(体育)不仅在短短二十余年中获得了自身的长足进步,引领了近代东亚地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媒、生活等)之中,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东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乔霞[9](2013)在《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演进及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作为我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其对于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竞技人才的培养,带动群众体育发展,推进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提升举办城市形象与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推动体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在发展进程中暴露出很多弊端,极大的影响了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对其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本研究在科学发展观、制度变迁理论、系统演化理论及品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过的历届全运会进行研究。按照制度标准将全运会的历史演进分为起步阶段、停滞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及调整阶段五个阶段。分别从全运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办赛理念、竞赛制度、竞赛组织体系、阶段性特征及效益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各阶段全运会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全运会在发展进程中主要存在赛事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不匹配,竞赛体制僵化及强政府、弱市场的运作管理模式等问题。虽然全运会在竞赛制度、管理体制、运转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建议应予保留全运会。为了促进全运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首先对竞赛制度进行优化设计。规范运动员的注册与交流,剔除部分运动项目,将冬季运动项目纳入全国冬季运动会,单设三大球运动会,以单项锦标赛为依托,强化奥运项目发展,设置以中华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传统和特色运动会,设置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开设更多的基层运动会及扩大参赛对象范围。第二,加大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力度。深入挖掘全运会的有形资产资源、无形资产资源与衍生资源,设置市场开发部组织机构,完善企业赞助计划、放开电视转播权营销,加大特许经营权开发及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第三,构建全运会品牌。主要从品牌标识、品牌理念、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与推广四个方面展开。第四,强化全运会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主要对全运会竞赛法律规章制度、全运会市场开发法律规章制度及全运会知识产权法律规章制度进行建设与完善。在全运会办赛理念创新方面,突出全民参与,突出促进赛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突出体育人文精神。在制度创新方面则引入“一心多点”的办赛模式,反兴奋准入制度,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及建立裁判员激励与约束机制。

史慧佳[10](2013)在《交流与展示: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研究》文中提出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召开,作为中国“奥委会”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受政府委托积极组织体育代表团赴德参赛。经过经费筹集、运动员选拔训练、代表团成员内、外形象的简单“包装”后,带着交流体育技能、展示中国新形象的任务,庞大的中华代表团踏上奥运之旅。然而,因为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远逊于世界水准,在此届奥运会上并未取得优异成绩。但是奥运赛场外运动员的言行,国术队员的精彩表演,以及足球队在欧洲友谊赛中的表现,或多或少地弥补了奥运赛场上“交流”与“展示”不足带来的遗憾。同时,作为民国时期首次派出的体育考察团,在参加会议及赴欧考察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体育发展经验,沿途言行也展示了中国新形象。面对赛场上失败的结果,热切关注此事的国内舆论对中国参加此届奥运会的意义、代表团失败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开始重新反思。此外,通过代表团成员不同程度的表现,“展示”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西方人对中国的形象有了初步改观,中国新形象得到初步构建。总括而言,中国参加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不仅是通过交流体育技能,推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一种探索,亦是国民政府试图重新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尝试。

二、第10届和第11届世界钛会举办权之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0届和第11届世界钛会举办权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权力”与“权利”
        2.1.1 “权力”
        2.1.2 “权利”
    2.2 “话语”与“话语权”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2.3 “体育话语权”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历史研究法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3.3.1 研究创新
        3.3.2 研究不足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4.1.6 小结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4.2.4 小结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4.3.6 小结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4.4.5 小结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4.5.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5.1.4 小结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近代体育社团研究概况
        (二) 中华体协研究概况
        (三) 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概念说明
第一章 中华体协的成立及其演变
    一、中华体协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 民族危机笼罩下体育救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三) 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与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
        (四) 中国体育人才的成长和推动
    二、中华体协的发展演变
        (一) 萌芽期(1910-1924)
        (二) 发展期(1924-1937)
        (三) 停滞期(1937-1941)
        (四) 复会期(1941-1945)
        (五) 恢复重建期(1946-1949)
第二章 中华体协的治理结构
    一、中华体协的组织结构
        (一) 会员制度
        (二) 组织形态的演变:从董事制到理监事制
        (三) 领导群体分析
    二、中华体协的运行机制
        (一) 议事制度
        (二) 内控机制
第三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内传播
    一、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大众传播
        (一) 编辑、出版体育刊物
        (二) 编译、撰写体育着作
        (三) 放映体育电影
    二、中华体协与体育的群体传播
        (一) 开展体育巡回表演
        (二) 举办体育讨论会和体育演讲
        (三) 举办体育讲习会和培训班
    三、中华体协与体育的人际传播
        (一) 联络社会各界名流
        (二) 派遣体育指导员
    四、中华体协的体育观
        (一) 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二) 对体育精神的阐扬
        (三) 对体育功能的解读
第四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空间的拓展
    一、体育空间扩散:由学校推及社会
        (一) 成立各种体育联合会
        (二) 组建各地分支会
    二、体育空间迁移:由东部走向西部
        (一) 西部地区分支会陆续建立
        (二) 西部地区体育赛事兴起
第五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赛事制度的确立与规范
    一、制定统一的赛事规范
        (一) 制定运动竞赛规则
        (二) 制定业余运动原则
        (三) 审订各项运动记录
    二、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一) 建设体育场地
        (二) 推动国产体育器材的创制和发展
    三、构建多样化的赛事类型
        (一) 多层次的赛事格局
        (二) 多元化的赛事目的
        (三) 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
第六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慈善活动的开展
    一、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
        (一) 社会救济
        (二) 同业救济
        (三) 抗战募捐
        (四) 赞助卫生、教育事业
        (五) 赞助体育事业
    二、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方式
        (一) 举办体育慈善比赛
        (二) 举办体育慈善拍卖
        (三) 设立体育基金
    三、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与影响
        (一)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
        (二)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影响
第七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际交往
    一、加入国际体育组织
        (一) 参加远东业余体育协会
        (二) 融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三) 加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二、主办及参与国际体育赛事
        (一) 主办及参与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二) 主办及参与国际单项锦标赛
    三、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
        (一) 走出去:派遣体育专家、运动队出国考察与交流
        (二) 引进来:邀请外国优秀运动员、体育专家指导体育
    四、中华体协国际交往之透视
        (一) 推动体育进步,融入国际体坛
        (二) 展示和重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寻求国际化
        (三) 开展体育公共外交,敦睦邦交,促进世界和平
        (四) 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5)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关于选题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理论概述
    2.2 生态学视域下的相关理论概述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4 小结
3.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
    3.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情况基本概况
    3.2 中国社会转型期各阶段主要的大型体育赛事
    3.3 小结
4.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结构
    4.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组成
    4.2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功能
    4.3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层次
    4.4 小结
5.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基于生态位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位规律
        5.1.2 基于生态位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2 基于食物链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食物链”规律
        5.2.2 基于食物链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3 基于最小量因子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最小量规律
        5.3.2 基于最小量因子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4 基于耐度最适度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4.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耐度最适度规律
        5.4.2 基于耐度最适度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5 基于富集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5.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富集规律
        5.5.2 基于富集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6 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5.6.1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物钟规律
        5.6.2 基于生物钟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7 小结
6. 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的路径与保障
    6.1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目标
    6.2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路径
    6.3 基于生态规律的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发展保障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关于发展高校体育事业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我国参加世界大运会篮球项目比赛的相关研究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比较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理论概述
        3.1.1 价值取向
        3.1.2 体育价值取向
        3.1.3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发展历程
        3.1.4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价值取向
        3.1.5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设置篮球项目的价值取向
    3.2 我国参加历届世界大运会篮球比赛成绩
    3.3 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价值取向的动态变化
        3.3.1 宏观价值取向方面
        3.3.2 目标价值取向方面
    3.4 世界篮球强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
        3.4.1 世界大运会男篮前四强与中国男篮的比较
        3.4.2 世界篮球强国参加篮球比赛的基本情况
    3.5 我国各活动主体对我国参加大运会篮球比赛价值取向的认识变化
    3.6 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3.6.1 时代变迁
        3.6.2 政治体制
        3.6.3 经济发展水平
        3.6.4 民族传统文化
        3.6.5 现代西方文化
        3.6.6 大学生主体
    3.7 对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价值取向的反思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界说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3.3 写作范畴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2. 远运会之前的近代东亚社会概况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形态
    2.2 西方入侵与东亚危机
        2.2.1 “洋货”与“洋祸”
        2.2.2 西方优等人种与东亚病夫
        2.2.3 西方体育兴起与东亚传统体育衰落
    本章小结
3. 东亚区域体育组织的建构与意义
    3.1 东亚体育组织建构
        3.1.1 远东体育协会诞生
        3.1.2 中日菲三国国家体育组织创立
    3.2 《远东体育协会章程》确立
    3.3 体育联盟的意义
        3.3.1 促进东亚体育发展
        3.3.2 加强东亚区域合作
    本章小结
4. 体育与政治外交
    4.1 政治对体育交往的干扰
        4.1.1 举办远运会的政治动机
        4.1.2 体育主权斗争
        4.1.3 政治冲突在体育赛场上的延续
        4.1.4 “伪满”事件导致远东体协瓦解
    4.2 体育外交对政治的缓冲
        4.2.1 外交窗口:“奥林匹克启蒙班”
        4.2.2 体育外交:传递和平橄榄枝
    本章小结
5. 体育与经济活动
    5.1 现代经济活动在体育中的探索
        5.1.1 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方式
        5.1.2 “体育俱乐部”的经营
        5.1.3 博览会与体育的合作
    5.2 体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5.2.1 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
        5.2.2 带动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本章小结
6. 体育与文化传播
    6.1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6.1.1 西方体育文化的东渡
        6.1.2 东方体育文化的西渐
    6.2 体育对东亚文化的传播
    本章小结
7. 体育与教育改革
    7.1 旧式教育中的体育新气象
        7.1.1 校际体育比赛活跃
        7.1.2 女子体育广开风气
    7.2 “奥林匹克”教育推动教育改革
        7.2.1 体育被置于教育之首
        7.2.2 以体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7.2.3 学校体育人本化
    本章小结
8. 体育与大众传媒
    8.1 媒体关注体育发展
        8.1.1 媒体的体育观察
        8.1.2 媒体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
        8.1.3 大众传播机构赞助举办体育比赛
    8.2 体育题材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
        8.2.1 体育主题:尚武·强身
        8.2.2 体育时尚:健·力·美
        8.2.3 体育理念:公正·和平
    本章小结
9. 体育与文明生活
    9.1 民众体育的开展与普及
    9.2 女性体育的崛起
    9.3 贵族体育的出现
    9.4 卫生习惯与健康意识的养成
    本章小结
10. 余论
    10.1 关于远东运动会的几点思考
    10.2 基督教青年会对远运会的贡献
    10.3 近代东亚体育人物的个人命运
11. 结论
12. 附录 远东运动会史考
    12.1 草创:意外的橄榄枝(第 1-3 届)
    12.2 初兴:逐渐独立的奥林匹克启蒙班(第 4-6 届)
    12.3 鼎盛:东亚人自主举办的竞技盛会(第 7-9 届)
    12.4 骤亡:因政治斗争而陨落(第 10 届)
    12.5 余音:战火中锤炼的文明
13. 其他附录
    附录一 “远东”时期体育及相关大事记
    附录二 年代对照表
14. 参考文献
    14.1 报刊类
    14.2 档案、年鉴、辞典类
    14.3 论着类
    14.4 期刊类
    14.5 网络资源类
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6. 致谢

(9)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演进及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科学发展观
        1.2.2 制度变迁理论
        1.2.3 系统演化理论
        1.2.4 品牌理论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2.1.1 体育赛事的概念
        2.1.2 体育赛事的主要研究观点
    2.2 全国运动会的相关研究
        2.2.1 全国运动会发展的演变历程
        2.2.2 全国运动会的市场开发
        2.2.3 全国运动会的改革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演进
        4.1.1 起步阶段(1949年—1965年)
        4.1.1.1 历史背景
        4.1.1.2 全运会发展概况
        4.1.1.3 全运会的阶段性特征
        4.1.1.4 全运会的的效益评价
        4.1.2 停滞阶段(1966年—1977年)
        4.1.2.1 历史背景
        4.1.2.2 全运会的发展概况
        4.1.2.3 全运会的阶段性特征
        4.1.2.4 全运会的效益评价
        4.1.3 探索阶段(1978年—1992年)
        4.1.3.1 历史背景
        4.1.3.2 全运会发展概况
        4.1.3.3 全运会的阶段性特征
        4.1.3.4 全运会的效益评价
        4.1.4 发展阶段(1993年—2008年)
        4.1.4.1 历史背景
        4.1.4.2 全运会的发展概况
        4.1.4.3 全运会的阶段性特征
        4.1.4.4 全运会的效益评价
        4.1.5 调整阶段(2008年——)
        4.1.5.1 历史背景
        4.1.5.2 全运会的发展概况
        4.1.5.3 全运会的阶段性特征
        4.1.5.4 全运会的效益评价
    4.2 对全国运动会的理性分析
        4.2.1 取得成绩
        4.2.1.1 促进竞技体育发展
        4.2.1.2 带动群众体育发展
        4.2.1.3 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4.2.1.4 推动体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4.2.2 存在的问题
        4.2.2.1 体育价值观的扭曲
        4.2.2.2 赛事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不匹配
        4.2.2.3 运动员的畸形流动
        4.2.2.4 “东道主效应”的定式怪圈
        4.2.2.5 运动项目设置的非合理性
        4.2.2.6 强政府、弱市场的管理模式
        4.2.3 全运会的去留问题
    4.3 全国运动会的改革思路
        4.3.1 竞赛制度的优化设计
        4.3.1.1 规范运动员注册与交流制度
        4.3.1.2 剔除部分运动项目
        4.3.1.3 冬季运动项目纳入全国冬季运动会
        4.3.1.4 单设三大球运动会
        4.3.1.5 以单项锦标赛为依托,强化奥运项目发展
        4.3.1.6 设置以中华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传统和特色运动会
        4.3.1.7 设置全国青少年运动会
        4.3.1.8 开设更多的基层运动会
        4.3.1.9 扩大参赛对象的范围
        4.3.2 加大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力度
        4.3.2.1 挖掘全运会赛事资源
        4.3.2.2 设置市场开发部组织机构
        4.3.2.3 完善市场开发计划
        4.3.2.4 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
        4.3.3 构建全运会品牌
        4.3.3.1 构建全运会品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4.3.3.2 全运会品牌标识
        4.3.3.3 全运会品牌理念
        4.3.3.4 全运会品牌定位
        4.3.3.5 全运会品牌传播与推广
        4.3.4 强化全运会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
        4.3.4.1 全运会竞赛法律规章制度的完善
        4.3.4.2 全运会市场开发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
        4.3.4.3 全运会知识产权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
    4.4 全国运动会的创新
        4.4.1 创新办赛理念
        4.4.1.1 节俭办赛
        4.4.1.2 开放办赛,突出全民参与
        4.4.1.3 突出促进赛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4.1.4 突出体育人文精神
        4.4.2 全运会制度创新
        4.4.2.1 “一心多点”的办赛模式
        4.4.2.2 引入反兴奋剂准入制度
        4.4.2.3 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
        4.4.2.4 建立裁判员激励与约束机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交流与展示: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研究现状
        (一) 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路径
        (二) 近代中国参与奥运会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参加奥运会的背景与动因
    一、参赛背景
        (一) 步入正轨:1927—1936年间中国体育发展状况
        (二) “蜜月期”:1930年代的中德关系
    二、考察、交流体育技能
        (一) “深恐孤陋寡闻”:远东运动会非法解散后的忧患
        (二) “技不如人”:考察、学习世界先进体育技能
    三、展示国家形象
        (一) “未完成之展示”: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二) “不充分之展示”:中国体育特色展示的局限
第二章 参加奥运会的保障与运动员“规训”
    一、经费预算与筹措
        (一) 从两份预算书看经费组成
        (二) 多元化的经费来源
    二、运动员选拔与训练
        (一) 确定参加项目及全国暑期运动训练营
        (二) 筹备选拔事宜及运动员选拔、训练
        (三) 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运动员“新”形象塑造
        (一) 出国前的塑造
        (二) 旅途中的“规训”与展示
第三章 奥运之旅:交流与展示的实况
    一、奥运赛场内外的交流与展示
        (一) “心有余力不足”:奥运赛场上比赛失利
        (二) 奥运赛场外的展示与交流
    二、体育考察团欧洲之行
        (一) 参加国际会议
        (二) 欧洲七国考察
第四章 国内外舆论对中华代表团表现的评价
    一、国内舆论的认知
        (一) 重新审视参加奥运会的意义
        (二) 分析失败原因
        (三) 提出补救措施
    二、国外舆论的重新审视
        (一) 对中华代表团奥运赛场上表现的评价
        (二) 对中国形象的重新审视
结语
附录一:中华代表团职员履历表
附录二:中华代表团运动员履历表
附录三:体育考察团团员履历表
主要征引文献及参考资料

四、第10届和第11届世界钛会举办权之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中国梦想之启航 中国的奥林匹克梦想[J].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文明杂志社. 文明, 2018(Z1)
  • [4]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D]. 陈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5]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D]. 张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价值取向研究[D]. 彭程. 河南大学, 2014(02)
  • [7]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8]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D]. 王妍. 苏州大学, 2014(10)
  • [9]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演进及改革研究[D]. 乔霞.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1)
  • [10]交流与展示: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研究[D]. 史慧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第十届、第十一届世界钛业大会主办权之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