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动力学的变化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动力学的变化

一、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动力学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杜俊彬,翟玉霞,陈兰妹,王琛[1](202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与预后关系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脑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就其与患儿的预后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0例HIE患儿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各为50例;再选取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患儿均于出生后24h 内接受第1次床旁颅脑超声检查,72h内进行第2 次检查。测量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双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所有观察组患儿均在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Vs、Vd、Vm和RI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在出生24h和72h内的Vs、Vd、Vm指标水平均显着下降,而RI指标水平均显着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轻度HIE患儿与健康对照组患儿相比,在72h后的上述指标虽然略有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在72h后的上述指标仍存在显着差异。治疗4w后,观察组所有患儿的Vs、Vd、Vm、RI指标水平均较出生24h内的水平显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4w后的轻度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重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Vs、Vd、Vm水平的下降以及RI指标水平的升高;上述指标下降或升高趋势越显着,则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越明显,预后情况越不佳。

李晨晨[2](2021)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脑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为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脑超声图像显示的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18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出生后24、48 h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出生28 d后轻度、中度、重度组患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不同预后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动脉Vs、Vm水平均低于健康组,而脑动脉RI水平均高于健康组;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新生儿脑动脉Vs、Vm水平呈降低趋势,而脑动脉RI水平呈升高趋势;出生28 d后,轻度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重度组;出生28 d预后良好组Vs、Vm均高于预后不良组,RI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 <0.05);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Vs、Vm和NBNA评分呈正相关(r=0.236、1.428、1.776,均P <0.05),RI和NBNA评分呈负相关(r=-0.554,P <0.05)。结论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升高,新生儿脑动脉Vs、Vm水平呈升高趋势,而新生儿脑动脉RI水平呈降低趋势,且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患儿预后相关,可通过脑超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从而为预后情况提供参考。

赵佳宝,霍亚玲,刘杨[3](202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豆纹动脉血流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豆纹动脉血流参数变化对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HIE患儿80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儿32例,中度22例,重度26例。同期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48 h及72 h测量豆纹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阻力指数(RI)变化。结果生后24 h后,观察组HIE患儿豆纹动脉的Vs、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与中、重度HIE组之间Vs、Vd及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HIE组Vs、Vd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72 h后轻度及中度HIE组患儿Vs、Vd及RI接近或恢复正常(P>0.05),重度HIE组患儿Vs、Vd仍低于对照组及轻、中度HIE组,且RI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豆纹动脉脑血流参数变化对评估HIE患儿脑损伤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影像学依据。

杜锐[4](2021)在《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一项重要检查,但在早期阶段常规MR平扫往往表现正常,如果延误了诊断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然而,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仍有一部分患儿后期会出现运动障碍和神经功能异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成像原理基于水分子扩散,可以检测出不同生理状态下水分子扩散情况及反映细微结构的变化,理论上DTI比MR平扫对于HIE早期和细小病变的检测更加敏感,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实现定量诊断;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可以评估HIE患儿预后情况。DTI对于HIE诊断的价值需要验证,DTI的量化指标与NBNA评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即DTI的测量值与HIE患儿的预后是否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通过对HIE新生儿进行头部DTI扫描,探讨DT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轻、中、重度共62例,以及正常足月新生儿20例,采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振,行常规MR平扫(T1WI、T2WI、T2FLAI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DTI扫描,DTI所得的图像经过后处理之后,在其基础上规范准确地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各个感兴趣区(双侧额叶深部白质、枕叶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豆状核、背侧丘脑及胼胝体压部)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同时HIE患儿还需NBNA评分,探讨FA值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临床分度之间是否有差异性,分析感兴趣区FA值与HIE患儿的临床分度、NABA评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找出最有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的感兴趣区。结果:病例组的各ROI(豆状核除外)的FA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新生儿FA值具有差异性;各ROI(豆状核除外)的FA值与NABA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枕叶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背侧丘脑、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临床分度具有相关性(P<0.05);各ROI中,内囊后肢的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最大(P<0.05)。结论:1、DTI可以早期、准确、定量地评估HIE脑损伤,评价髓鞘形成和损伤情况,在HIE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2、FA值在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新生儿间具有差异性,FA值与临床分度具有相关性,说明FA值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3、FA值与NBNA评分具有相关性,表明FA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IE患儿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尽早实施干预、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良预后造成的影响。

周小敏[5](2021)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全球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死于出生窒息,窒息居新生儿死因的第三位,随着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深入和推广,复苏成功率显着提高,窒息并发症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最主要原因。目的:根据收集的窒息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特点及转归,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各器官损害提供参考,并从孕母、胎儿情况及复苏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探析,为早期识别多器官损害高危患儿和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去降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减少器官损害个数、减轻器官损害程度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临床管理水平、降低窒息患儿死亡率及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贡献一份力量。方法:通过病历系统查找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窒息患儿,归纳总结窒息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入院后进行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肾功能(尿量、肌酐、尿素值)、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肌酶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肌激酶同工酶值)、颅脑彩超、心脏超声、心电图、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胸腹部X线等检查结果进行各器官功能评估,以了解窒息新生儿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统计研究对象中发生死亡的病例数,计算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并分析主要死亡原因;根据胎龄、窒息程度和器官损害数量,将研究对象分为早产组、足月组和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和多器官损害组、非多器官损害组,分别比较胎龄和窒息程度对窒息患儿发生多器官损害的影响以及器官损害数量与窒息患儿临床转归的关系,并分析探讨孕母年龄、既往妊娠病史、患病情况以及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情况和复苏方式等多种因素对窒息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和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分析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与多器官损害发生显着相关的各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采用相对危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26软件进行。结果:(1)86.0%的窒息患儿并发了器官损害,62.0%患儿器官损害个数≥2个。(2)窒息新生儿各器官损伤发生率分别是肺(62.1%)>心脏(46.0%)>脑(38.7%)>肾(33.6%)>胃肠道(26.8%)>肝(3.0%)。(3)各器官损伤中,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肺、脑、肾和胃肠道遭受窒息损伤风险显着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窒息相比,重度窒息患儿脑、肺和心脏损伤几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窒息新生儿肺损伤后以呼吸衰竭(54.8%)最多见,其中I型和II型呼吸衰竭各占23.7%和76.3%,其次为NRDS(43.1%)、肺炎(28.1%)、MAS(18.5%)、PPHN(4.1%)、气胸(2.7%)、肺不张(2.1%)和肺出血(1.4%)。(5)235例窒息患儿中有225例(95.7%)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有103例(43.8%)患儿心电图结果异常,有45例(19.1%)患儿心脏彩超结果异常。但仅有48%(108/225)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的患儿最终确诊为心脏损伤,而心电图或心脏超声结果异常的患儿均证实存在心脏损伤。心脏损伤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分别为ST段改变96例(93.2%)、各种心律失常13例(12.6%),心脏超声异常依次为三尖瓣反流14例(31.1%)、右室扩大7例(15.6%)、动脉导管未闭6例(13.3%)、心包积液5例(11.1%)、左房增大5例(11.1%)、房水平异常分流4例(8.9%)和心室壁运动减弱4例(8.9%)。(6)91例脑损伤患儿中有早产儿67例(73.6%),其中ICH有36例(53.7%)、HIE有16例(23.9%)、两者兼有者15例(22.4%),足月儿24例(26.4%),其中HIE者15例(62.5%)、ICH者4例(16.7%)、两者兼有者5例(20.8%)。(7)79例肾损伤患儿中仅有18例(22.8%)肾功能异常者同时出现无尿或少尿症状,而61例(77.2%)患儿虽存在肾功能异常而不伴随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8)63例胃肠道损伤患儿中有54例(85.7%)出现腹胀、48例(76.2%)出现胃储留、35例(55.6%)出现胃肠出血和10例(15.8%)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研究对象中共有15人死亡(其中8人为生后≥72小时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病死率达6.3%,死亡病例中共有早产儿11例,占死亡人数的73.3%。具体死亡原因分析如下:心力衰竭4例,严重颅内出血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3例,肺出血1例,气胸1例,呼吸衰竭4例。(10)15例死亡患儿均发生了器官损害,其中多器官损害14例,占死亡人数的93.3%,其中并发3种器官损害者有8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肺和脑损伤者4例,心、肺和胃肠道损伤者1例,心、肺和肾损伤者2例,肺、脑和肾损伤者1例),4种器官损害者有4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脑、肺和肾损伤者3例,心、肺、胃肠道和肾损伤1例),5种器官损害者2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脑、肺、肾和肝损伤者1例,心、肺、脑、胃肠道和肾损伤者1例),单器官损害者死亡1例,为心脏损害且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占死亡人数的6.7%,无器官损害者中没有死亡病例,组间比较显示多器官损害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多器官损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孕母年龄≥35岁或孕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先兆流产病史、胎盘异常、早产、窒息程度重、低出生体重儿和复苏用氧浓度>40%是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复苏用氧浓度>40%是窒息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疾病,各器官损害是窒息造成的主要不良后果,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后最容易损伤的器官是肺,其次是心脏和脑,心肺脑三种脏器损伤也是导致窒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新生儿窒息后常发生多器官损伤,尤其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患儿。(3)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表现形式多样,临床中常需借助各器官功能监测的辅助检查加以识别,以提高多器官损害早期诊断率及协助评估损伤程度。(4)窒息死亡患儿常为多器官损害者,且器官损害个数常≥3个,并常同时损伤心、脑、肺三大脏器中的两种。(5)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多器官损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重度窒息、复苏用氧浓度>40%以及胎盘异常、孕母年龄≥35岁或孕母患有高血压疾病或孕期先兆流产病史具有明显正相关性,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复苏时用氧浓度>40%是导致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窒息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新法复苏、积极防治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高危因素、熟悉窒息患儿各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加强各器官功能状态监测以及早期诊治各器官损害可减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窒息患儿病死率。

陈一宁[6](2020)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19年4月成都和深圳两所医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多器官损害,分为病例组(n=130)和对照组(n=152)。按照相关规定收集两组病例的新生儿一般情况[性别、胎龄(Gestational age,GA)、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胎数、脐带情况、羊水情况、胎儿宫内生长情况、窒息程度]、母孕期相关情况[孕母年龄、既往有无死胎及死产史、孕期贫血情况、甲状腺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以及分娩相关情况[分娩方式、阴道助产、急产、第二产程延长、孕母全身麻醉、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FD)、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老化、胎盘早剥、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分别进行基本资料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282例窒息新生儿中,病例组130例(46.10%),对照组152例(53.90%)。病例组中脑损害113例(86.92%),心脏损害110例(84.62%),肺损害69例(53.08%),肾损害46例(35.38%),肝损害28例(21.54%),胃肠损害21例(16.15%);对照组中无器官损害68例(44.74%),脑损害40例(26.32%),心脏损害16例(10.53%),肺损害14例(9.21%),胃肠损害8例(5.26%),肾损害3例(1.97%),肝损害3例(1.97%)。(2)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中脑、心脏、肺、肾、肝脏、胃肠各个器官损害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脐带异常、重度窒息、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8个影响因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窒息(P<0.05,OR=6.511)、胎儿窘迫(P<0.05,OR=4.114)、早产(P<0.05,OR=2.577)、脐带异常(P<0.05,OR=2.513)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窒息、胎儿窘迫、早产、脐带异常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吴晶[7](2020)在《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性中的临床研究及其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符合率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主要是通过研究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各种方法的进展,从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治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部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1、第一部分:依据我院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过程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评估其治疗的疗效,通过临床指标数据的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2、第二部分:应用荟萃(Meta)分析探讨超声与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符合率。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1994年1月—2013年12月有关超声与CT诊断中国国内新生儿颅内出血符合率的研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方法:1、第一部分:随机选取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新生儿60例。将以上60例病例分为亚低温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即维持血压、血氧饱和度、灌注及血糖稳定,防治脑水肿、抗惊厥。亚低温组患儿在生后6h内接受全身亚低温治疗72h,并在不同时期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评估及随访,评估内容包括:生后7d及14d的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生后24h、48h、72h时异常a EEG发生率,生后24h、48h、72h时超声测量大脑中动脉Vs、Vd、RI及PI。所收集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第二部分: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1994年1月—2013年12月有关超声与CT诊断中国国内新生儿颅内出血符合率的研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1、第一部分:(1)亚低温组及对照组新生儿在胎龄、年龄、出生体重及性别、窒息程度、HIE分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在生后6h及24h时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后48h及72h时两组患儿神经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14d时NBNA评分均显着高于7d时NBNA评分(P<0.05),亚低温组患儿评分在生后14d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在生后72h内对HIE患儿大脑中动脉Vs、Vd、RI及PI分别进行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亚低温组的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的患儿与对照组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的患儿对应比较:Vs值、Vd值、RI值及PI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Vs值、RI值、PI则明显升高,Vd值明显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生后72h内对HIE患儿进行a EEG监护,对不同时间点a EEG图像进行相应的分析,提示生后24h及48h两组患儿异常a EEG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2h两组患儿异常a EEG发生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6)亚低温组Vs值与生后7d、14d的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性,对照组Vs值均无相关性,Vs值可作为评估亚低温治疗HIE有效性的超声监测指标;两组Vd值与生后7d、14d的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性;两组RI值与生后7d、14d的NBNA评分均呈正相关性;两组PI值与生后7d、14d的NBNA评分均呈正相关性。2、第二部分:经筛选并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14篇。累计超声组1408例,CT组1399例,OR随机值为1.00(95%CI 0.29-3.4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1)。结论:1、第一部分使用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亚低温治疗HIE患儿有效性中与NBNA评分、脑电图作用均相当,避免了NBNA评分的繁琐性和主观性,与振幅整合脑电图相比可减轻费用和对脑电图的需求,可作为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法。2、第二部分超声与CT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总体诊断符合率方面作用相当,新生儿颅脑疾病常规筛查及颅内病变转归随访,可首选经颅超声,而CT可做为选择性检查手段。

王琛,杜俊彬[8](2019)在《床旁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发现或治疗不及时往往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治疗,减少后遗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影像学检查是对颅内病变最直观有效的显示方法。应用床旁颅脑超声检查技术对患儿颅脑进行扫查,观察颅脑二维结构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参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颅脑损伤情况作出评估,可为临床早期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评估预

曹郴宁[9](2019)在《磁共振(MRI)多序列组合和超声(U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MRI不同扫描序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应用,探讨诊断新生儿HIE较理想的MRI序列组合。(2)、比较MRI多序列组合与超声(US)在新生儿HIE中的应用,探讨新生儿HIE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017年1月1日-2018年7月1日期间在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儿童医院)临床怀疑HIE的足月新生儿,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从283例疑患HIE患儿中选取100例纳入研究对象,男55例,女45例,胎龄均在37-42周。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制定的新生儿HIE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1】,将100例HIE患儿分为轻度组(88例),中、重度组(12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时期4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1)、所有HIE组及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均在出生一周内接受MRI检查,序列包括常规序列(T1 FLAIR、T2 PROP、T2 FLAI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所有新生儿的MRI影像资料按照不同的序列组合分为四组(每个序列组合人数都是100人):常规MRI组、常规MRI+DWI组、常规MRI+SWI组及常规MRI+DWI+SWI组。这四组影像资料均由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仔细阅片,并分别记录各序列组所检查到的新生儿HIE阳性病例数和病灶数,然后再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2)、所有HIE组及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完成第一次颅脑超声检查。除了通过二维超声了解患儿颅内脑组织是否有回声改变外,还要通过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了解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血流,记下大脑前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含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velocity,PS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比较轻度组,中、重度组,对照组之间各个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3)、对比常规MRI+DWI+SWI序列组合与超声两种检查在新生儿HIE诊断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1)、MRI扫描检查结果: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全部新生儿在常规MRI+DWI+SWI多序列组合扫描检查到⑴、脑水肿64例;⑵、皮层、皮层下及深部白质呈短T1信号(考虑选择性神经元坏死)23例;⑶、丘脑基底节损伤10例;⑷、旁矢状区损伤3例;⑸、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例;⑹、脑梗死3例;⑺、脑室出血8例;⑻、室管膜下出血26例;⑼、大脑实质出血14例;⑽、硬膜下出血14例;⑾、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⑿、小脑出血8例;⒀、静脉扩张25例。在这100例新生儿HIE患儿中,常规MRI序列共检出阳性病例数46例,检出病灶数121个;MRI常规序列+DWI组合检出阳性病例数66例,检出病灶数147个;MRI常规序列+SWI组合共检出阳性病例数69例,检出病灶数152个;MRI常规序列+DWI+SWI组合共检出阳性病例数85例,检出病灶数178个。经?2检验分析MRI常规序列+DWI、MRI常规序列+SWI组合对新生儿HIE阳性率的检出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常规序列+DWI+SWI组合对于新生儿HIE的阳性率检出高于常规MRI序列和其他序列组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5例新生儿MRI检查结果中有2例信号有异常,额顶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2)、颅脑超声检查结果:新生儿HIE轻度组患儿88例中,有55例发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回声增强,回声低于脉络丛,提示轻度脑实质水肿。其中有12例伴有室管膜下出血或出血囊性变(Subependymal hemorrhage,SEH),4例出现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中、重度组新生儿HIE患儿12例中,二维颅脑超声发现异常回声有10例,声像图表现为双侧脑室旁白质回声强度等于或高于脉络丛回声,或脑实质回声呈弥漫性增强,累积基底节丘脑和皮层、皮层下,颅脑组织的整体结构显示不清晰,脑沟、脑回分界模糊,脑室、脑裂受压变窄、呈缝隙样改变,甚至在超声下无法显示,其中有6例丘脑基底节损伤(TBGI),有3例双侧脑实质病变区呈不均匀性粗大强回声,呈点片状,颗粒状散在分布,且持续一周不退,原消失的脑室系统重新出现,考虑选择性神经元坏死(SNN),有1例左颞枕叶出血,有3例出现室管膜下出血或出血囊性变,有2例右侧颞枕叶分界区梗死,有3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对照组新生儿总人数为45例,二维颅脑超声检查结果中有4例双侧脑室旁白质回声增强I°,回声低于脉络丛。(3)、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观察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频谱结果:对轻度组,中、重度组和对照组的145例新生儿全部进行二维颅脑超声检查,并使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脑血流分布情况及阻力情况,结果:3个组两两对比,PSV值和EDV值存在差异,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新生儿HIE组与对照组比较,中、重度新生儿HIE组与轻度新生儿HIE组比较,RI值存在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新生儿HIE组与对照组比较,RI值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生儿HIE情况越差,相应的PSV值和EDV值则越低,而RI值越高。(4)、常规MRI+DWI+SWI序列组合与超声对新生儿HIE诊断特点:在新生儿HIE诊断中,常规MRI+DWI+SWI和超声(US)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28%、85.00%、95.56%和73.10%、65.00%、91.11%。(5)、常规MRI+DWI+SWI多序列组合与超声在新生儿HIE诊断中的病变检出情况:⑴轻度组中,超声和MRI多序列组合在脑水肿,脑室内出血及室管膜下出血方面符合率稍高,分布是98.18%,50%,60%。在选择性神经元坏死、矢状旁区损伤、大脑实质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和静脉扩张等方面,超声都没有发现病变,而MRI多序列组合均有发现病变。⑵中、重度组中,超声和MRI多序列组合在脑水肿,丘脑基底节损伤、白质软化、脑梗死、脑室内出血及室管膜下出血方面符合率稍高,分别是60%、60%、100%、66.67%、50%,50%。而在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大脑实质出血分别是33.33%,20%。超声在矢状旁区损伤、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和静脉扩张等方面仍没有发现病变,而MRI多序列组合均有发现病变,特别是发现较多扩张的静脉。⑶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全部新生儿中,超声和MRI多序列组合在脑水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符合率比较高,分别是95.31%、100%。丘脑基底节损伤、脑梗死、脑室内出血及室管膜下出血方面符合率稍高,分别是60%、66.67%、50%、57.96%。而在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大脑实质出血分别是13.04%,7.14%。超声在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和静脉扩张等方面没有发现病变,而MRI多序列组合均有发现病变,特别是发现较多扩张的静脉。(6)、常规MRI+DWI+SWI多序列组合与超声在新生儿HIE诊断中的病例阳性率检出情况: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全部新生儿中,MRI常规序列+DWI+SWI组合共检出阳性病例数85例,超声共检出阳性病例65例,经统计学分析MRI常规序列+DWI+SWI组合对新生儿HIE阳性率的检出明显高于超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新生儿HIE诊断中,常规MRI+DWI+SWI多序列组合诊断效能方面优于超声。2、与常规MRI相比,常规MRI+DWI+SWI能够提高HIE的诊断效能。

范宇鸿[10](2019)在《EPO在缺氧条件下促进人U251细胞SUMO-1、GLUT-1的表达并在缺血条件下抑制小鼠MBP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氯化钴(CoCl2)作用下的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缺氧模型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的小鼠缺血模型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以后,讨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缺氧条件下对U251细胞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表达的影响以及在缺血条件下对小鼠碱性髓鞘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的影响,为研究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细胞保护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oCl2对U251细胞活性的影响。2.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作用下不同组U251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1,HIF-1α)mRNA表达的变化。3.细胞流式术检测CoC12对U251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4.U251细胞缺氧模型构建成功后,CCK-8法测定缺氧条件下EPO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5.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CoCl2组和CoCl2+EPO组的差异表达基因。6.qPCR法对高通量测序结果中的和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SUMO-1、GLUT-1进行验证。7.构建小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的缺血模型:取46只(雌雄各半)3周龄昆明小白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组(各组n=23),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缺血组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并结扎,术后2周颈椎脱臼处死,提取小鼠脑组织的mRNA,qPCR法检测MBP基因表达的变化。8.小鼠缺血模型构建成功后,取46只(雌雄各半)3周龄的小白鼠随机分成缺血组、EPO治疗组(各组n=23),EP0治疗组按0.01ml/g,1次/日,腹腔注射EPO,缺血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颈椎脱臼处死并提取小鼠脑组织mRNA,qPCR法检测MBP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通过CCK-8实验和qPCR检测HIF-1α实验筛选出U251细胞的CoCl2最佳浓度是400μmol/ml;流式细胞实验显示400μmol/ml CoCl2组的活性氧强度显着高于0μmol/ml CoCl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CK-8实验检测得出缺氧条件下EPO最佳浓度是75IU/ml。3.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出CoCl2组和CoCl2+EPO组与神经保护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SUMO-1、GLUT-1。通过qPCR法验证,结果表明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符。4.小鼠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2周,处死并提取脑组织中的mRNA,运用qPCR法检测得出缺血组相比假手术组MBP表达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构建成功。5.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以后,小鼠腹腔注射EPO 1周,处死并提取脑组织中的mRNA,运用qPCR法检测得出EPO治疗组相比缺血组MBP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功构建了U251细胞的CoCl2缺氧模型,并研究得出EPO可以在缺氧条件下促进U251的增殖及SUMO-1、GLUT-1的表达。2.成功构建了小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的缺血模型,并证实了EPO可以在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降低MBP的表达。

二、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动力学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动力学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与预后关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案例资料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方法
        1.2.2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对象脑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比较
    2.2 观察组治疗4周前后脑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2)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2.2 N B N A评分
    2.3 不同预后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
    2.4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
3 讨论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豆纹动脉血流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出生后24h豆纹动脉Vs、Vd及RI结果比较
    2.2 出生后48 h、72 h豆纹动脉Vs、Vd及RI结果比较
3 讨论

(4)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概述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3.影像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4.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1.纳入对象
    2.扫描仪器与参数
    3.图像处理
    4.NBNA评分
    5.数据处理
三、结果
    1.影像学表现
        1.1 正常足月新生儿
        1.2 HIE新生儿
    2.基本资料
    3.FA值对比分析结果
    4.各感兴趣区FA值与临床分度、NBNA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
    5.各感兴趣区诊断价值对比
四、讨论
    1.结果分析
    2.DTI技术及FA值对HIE的诊断价值
    3.其他磁共振技术在HIE诊断中的应用
    4.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磁共振扩散成像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审查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
    2.3 窒息新生儿病死率及主要死因分析
    2.4 器官损害个数对窒息患儿预后的影响
    2.5 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分析
讨论
    3.1 窒息和器官损害发生发展机制
    3.2 新生儿窒息的多脏器损害
    3.3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治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性中的临床研究及其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符合率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性中的临床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中国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与CT诊断符合率的Meta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各种方法的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床旁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h、48h、72h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
    2.2 对照组与病例组出生后24h、48h、72h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
    2.3 对照组与病例组出生后24h、48h、72h大脑中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比较
    2.4 对照组与病例组出生后24h、48h、72h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比较
3 讨论
    3.1 早期床旁头颅超声检查对于新生儿颅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3.2 新生儿窒息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3.3 不同程度HIE与脑血流改变

(9)磁共振(MRI)多序列组合和超声(U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定义、现状及诊断方法
    1.2 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颅脑MRI检查方法
        2.3.1 检查前准备
        2.3.2 颅脑检查方法
    2.4 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2.4.1 检查前准备
        2.4.2 颅脑检查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
        3.1.1 常规MRI序列检查结果
        3.1.2 常规MRI+DWI序列检查结果
        3.1.3 常规MRI+SWI序列检查结果
        3.1.4 常规MRI+DWI+SWI序列检查结果
    3.2 磁共振不同序列组合在新生儿HIE病灶检出率的比较
    3.3 颅脑超声检查结果
        3.3.1 二维颅脑超声检查结果
        3.3.2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观察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频谱结果
    3.4 常规MRI+DWI+SWI序列组合与超声对新生儿HIE诊断特点
    3.5 常规MRI+DWI+SWI序列组合与超声在新生儿HIE诊断中的病变情况
    3.6 常规MRI+DWI+SWI序列组合与US在新生儿HIE诊断中检出率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4.2 新生儿HIE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MRI影像表现
        4.2.1 新生儿HIE磁共振常规序列的表现
        4.2.2 新生儿HIE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像表现
        4.2.3 新生儿HIE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影像学表现
        4.2.4 磁共振常规序列结合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对新生儿HIE诊断的临床意义
    4.3 颅脑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HIE的影像诊断
    4.4 磁共振多序列组合和超声对新生儿HIE的影像诊断比较
    4.5 研究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EPO在缺氧条件下促进人U251细胞SUMO-1、GLUT-1的表达并在缺血条件下抑制小鼠MBP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四、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动力学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与预后关系评价[J]. 杜俊彬,翟玉霞,陈兰妹,王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5)
  • [2]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李晨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14)
  •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豆纹动脉血流变化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J]. 赵佳宝,霍亚玲,刘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03)
  • [4]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D]. 杜锐.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5]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 周小敏. 三峡大学, 2021(01)
  • [6]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陈一宁.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性中的临床研究及其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符合率Meta分析[D]. 吴晶.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床旁颅脑超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J]. 王琛,杜俊彬.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06)
  • [9]磁共振(MRI)多序列组合和超声(U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对比研究[D]. 曹郴宁. 南华大学, 2019(01)
  • [10]EPO在缺氧条件下促进人U251细胞SUMO-1、GLUT-1的表达并在缺血条件下抑制小鼠MBP的表达[D]. 范宇鸿.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动力学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