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捣打时间的探讨

最佳捣打时间的探讨

一、关于最佳夯击次数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全,张宏阳,金银龙,王浩[1](2022)在《基于强夯施工时序影像的夯次智能监测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夯击次数是强夯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实现夯次自动计量对强夯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夯施工时序影像的夯次智能监测方法。首先,利用相机采集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夯锤运动时序影像并建立强夯施工过程中夯锤相对于相机测站点的运动时序模型;其次,基于采集到的影像序列提取夯锤运动速度特征,建立夯锤运动模式状态序列;最后,将夯锤运动模式状态序列与运动时序模型进行匹配,实现强夯夯次智能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量正常工况下强夯夯击次数,夯次计量准确率达到90.2%,具有速度快、工程适应性强等优势。

王家磊,韩进宝,马新岩,吴云峰,李海鹏[2](2021)在《高能级强夯加固深厚杂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高能级强夯法是解决深厚杂填土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工后沉降问题的重要工程手段之一。鉴于现有研究中对深厚杂填土地基的高能级强夯参数、夯实加固特征少有探讨,理论成果、工程经验不足,使杂填土在山区大型填方工程中的推广使用严重受限,以某高填方机场工程为依托,围绕厚层杂填土地基开展了多组现场高能级(12 000 k N·m)强夯试验,揭示了杂填土地基的强夯加固机理并结合多种现场检测试验对夯实效果、夯密特征进行了对比,为深厚杂填土地基强夯参数和夯实检验方法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结果表明:卵砾石深厚杂填土地基在12 000 kN·m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土性明显改善;在"主夯16加固夯14满夯5"单点夯击次数下浅表卵砾石层的夯实、整体地基土层均匀性的改良以及工程节支方面明显优于"主夯10加固夯12满夯3"强夯方案;存在最佳单点夯击次数,当夯击数超过这一数值时,额外的夯击对地基土性改良不利;杂填土地基由于成分复杂、空间高度不连续,现场波速试验不适用于此类地基土层质量的检测;受土性影响,杂填土地基夯密收敛标准略高于行业规范中的一般规定,为满足场地地基密实度要求,厚层杂填土地基强夯工艺须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0.1 m、浅表卵砾石垫层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5%、夯后杂填土密实度为密实及以上。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对强夯方案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深厚杂填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处理的推荐参数和现场检测方案。

李炜[3](2021)在《土石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土石高填路堤强夯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山区及丘陵地区,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土地,多采用“挖山填沟”的方式修筑公路,用隧道开挖和路堑爆破产生的土石填筑路堤,因此土石混填高路堤被广泛运用于山区及丘陵地区。本文以某快速通道项目为依托,研究土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表明其性能与含石量密切相关,含石量适宜的填料可用于高路堤的填筑;同时以该项目所采用的强夯加固施工工艺为基础,结合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高填方路堤强夯加固作用效果,优化了土石混填高路堤快速施工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选取依托工程不同填方段的填料进行颗粒分析等基本物理特性试验,认为强夯法以动力冲击作用击碎和压实土体,能起到改良填料颗粒级配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路堤填筑的质量。(2)按照含石量制备土石混合料试样,通过工程力学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和强度特性,得出土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压缩模量、CBR值、膨胀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工程力学参数与其含石量密切相关,并通过数据拟合等手段得到了各参数与含石量的的具体关系,为后文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数依据。(3)利用ABAQUS建立强夯模型,通过不同工况的强夯加固路堤的对比分析,认为夯锤对下部和侧部土体均有挤密作用,夯坑周围的浅层土体中产生了部分隆起。根据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竖向动应力特征可判断,夯击能2000k N·m、4000k N·m、6000k N·m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5.5~6.2m、7.5~8m、9~9.7m,夯点间距分别不应大于3.5m、4.5m、5m。(4)在现场设置了松铺4.5m、8m试验段,强夯加固后反开挖检测压实度和承载力,认为松铺4.5m试验段的路堤,其压实度、承载力基本合格,并依据土石混合料的工程特性提出了土石混填高路堤“分区、分层填筑,强夯加固”的快速施工优化方法,可按照该优化方案施工后进行下一层施工;在下一层施工时将上下两层夯点错开设置,可有效避免夯棱压实度欠缺影响,达到土石混填高路堤的快速施工和经济安全的目的。

李涛[4](2021)在《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建设重心已由东部转向西部,由平原转向山区。在发展过程中,高填深挖、半填半挖等路基形式极其普遍,因而出现了高路堤与高架桥的设计形式。在山区预制梁体时,因场地受限等原因制梁场常常修建在高填方路基上,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征地,节约施工成本,但由于路基填方高度大,填筑厚度不均匀等原因,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为了保证高路堤上的制梁场在使用期间T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必要对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本文针对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上预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别进行了路基的强夯试验、碎石土填料的室内试验、各工况下制梁台座的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以及梁场台座受力和变形监测等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场区分别进行了三种夯击能的强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的增加,累计夯沉量也逐渐增加,最佳夯击次数可取8次。对强夯后各场区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后各抽样点压实度均大于93%,满足施工验收要求,且地基承载力比强夯前分别提高了22.8%,71.4%,114.3%。对地基承载力的验算表明应对场区进行2000kN·m的强夯处理以达到制梁所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其次,对现场泥质砂岩碎石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率试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重型击实试验、三轴试验和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区碎石土填料的土石比约为1:3,级配良好;在天然含水率和最佳含水率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填料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45kPa、32°,39.41kPa、25.06°。试验结果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在多个周期荷载作用下对端座处制梁阶段,张拉阶段以及卸载阶段的沉降值进行了单独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制梁周期的不断循环,各个阶段的竖向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多周期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台座两端在张拉阶段增幅显着,达到231kPa,而端座底部反力在横向大小为:外侧各点>内侧各点;台座正应力随制梁荷载也呈周期性变化,在张拉阶段台座纵向1/4L和3/4L处的压应力显着增大至272kPa,而1/2L处受59kPa左右的拉应力;路基沉降沿路基纵向(台座方向)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且随时间的增加沉降的增加趋于缓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沉降也逐渐增大。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模拟值偏小约12-25%。有限元模拟在大雨条件下,降雨持续12h、24h、36h后进行制梁,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持续时间从12h逐渐增加至36h,边坡土体的基质吸力不断减小,降雨入渗深度不断增加,渗流速率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路基最大不均匀沉降比未降雨时增加了56%,与此同时边坡的塑性区逐渐向上扩展,安全系数由未降雨时的1.346逐渐下降至1.217,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存在局部破坏的危险。最后,针对台座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容许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并取1mm/m作为限值用以控制不均匀沉降。当台座不均匀沉降超限时提出了增设支座调高装置,压力注浆等方法以减少台座不均匀沉降。

刘睿[5](2020)在《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包头五当召通用机场为例,针对山区机场建设存在的高填方等地基处理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就本项目工程解决了填方高度大于20m的大石块、土石混合材料高填方地基加固材料的选配、分层填筑方法和强夯加固施工参数以及处理后地基检测方法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强夯法对于地基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及工程造价等许多优点,但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设计计算还处于由经验和定性的基础上,因此,通过对石拐五当召通用机场地基处理的研究,提出适用于本环境的计算公式,为指导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通过量纲分析法推导出简单、方便,可快速确定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参考工程案例论证该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地基土在不同夯击能作用下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强夯后场地平均夯沉量,与其他研究者所推导出的公式计算相比较,作者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误差最小。依托五当召通用机场项目,结合现场岩土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机场场道设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获得强夯法加固的理论基础,按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以不同填筑体及不同强夯能级分出四个试夯区,采用现场原位试验与土工试验相结合,对试夯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通过试夯,在夯击能及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选用不同的锤重落高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应选重锤的结论,可直接指导本工程实际施工,同时也为该类工程在类似土质上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现场试夯的检测数据和推导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对,该推导公式可适用于强夯现场快速得出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该经验公式不但为五当召通用机场地基土大面积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技术支撑,亦对今后类似场地强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帅[6](2020)在《钙质砂地基中桩基动力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珊瑚岛礁上的钙质砂赋存于海洋动力环境中,具有易破碎、多孔隙、棱角突出等特点,表现出较高的压缩性。桩基础作为钙质砂地基中常用的基础形式,服役期间承担着上部构筑物恒载,同时还受到动力荷载作用。动力荷载作用影响着桩基承载性能和上部构筑物的稳定性,其核心问题是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的相互作用问题。研制了动静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通过桩基模型试验分析了动力荷载下桩基沉降规律和承载性能。通过土工模拟试验分析了动荷载下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特性,成桩过程中桩周钙质砂压缩变形特性,探究了渗流法无损定量描述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方法和不同颗粒形状对桩端钙质砂密度和压缩性能的影响,内容及成果如下:基于相似理论进行设计,自主研制出动静荷载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包括:桩基模型试验部分和桩周钙质砂土工模拟试验部分,前者可对模型桩施加动荷载,获取桩基沉降和承载力数据;后者可分析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系统设计合理、可施加多种类型荷载,操作简便。通过试验系统中的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动荷载下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动荷载比下的桩顶累积沉降、桩基承载力变化规律,揭示了典型动荷载作用下钙质砂单桩承载机理。发现不同动荷载比下,桩顶累积沉降形式有稳定型、渐进型、破坏型三种类型,并有显着的“门槛效应”。当加载次数达到“临界加载次数”时,桩顶累积沉降速率趋于平缓,据此建立了桩顶累积沉降预测公式。动力加载时,桩端与桩侧分担荷载比值处于动态变化,桩侧摩阻力随动力加载逐渐退化,发现了动力加载过程中存在的“累积损伤”效应,发现桩侧摩阻力弱化系数和加载次数之间满足Boltzmann函数关系。动力加载后施加静载,极限桩侧摩阻力降低,极限桩端阻力幅值随动荷载比增大而减小。通过试验系统中的土工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桩与桩周钙质砂(桩侧界面区、桩端核心区)动力响应特性试验,分析其压缩变形、颗粒破碎、桩侧界面区和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强度变化规律,揭示了桩端/桩侧钙质砂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机制。试验结论表明,动力加载时桩侧区域桩-砂界面强度会发生弱化,钙质砂发生剪缩现象,颗粒破碎明显。此时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压缩变形,也出现类似的“门槛现象”和“临界加载次数”。动力加载对桩-砂核心区强度具有弱化效应,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与动荷载下桩基模型试验规律相吻合。开展了桩周钙质砂单颗粒动力加载试验,分析了颗粒形状、承压方向、动荷载比、加载次数对颗粒变形和强度规律的影响。经过动力加载后,颗粒呈现不同程度损伤,动荷载越大,颗粒强度降低幅度越大,颗粒破碎后各形状扁平度趋于一致。通过渗流法测定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效应,发现了桩周钙质砂因荷载增大而破碎程度加剧时,其渗透系数与颗粒级配变化、相对破碎率、孔隙比等指标具有相关性,利用渗流法进行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度量可行。拟合出钙质砂渗透系数与颗粒级配、荷载水平、相对破碎率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良好,渗流法具有全面和无损的优点,可应用于工程中监测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开展了成桩过程桩-钙质砂动力响应试验,分析了成桩过程中锤击能量、锤击次数对桩-砂界面和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压缩变形、颗粒级配、强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施工荷载下钙质砂压缩变形、颗粒破碎规律,发现钙质砂对施工荷载十分敏感。研制动静荷载下桩端持力层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装置,探究了大量宽级配桩端钙质砂在典型动静荷载下的侧限压缩试验,发现荷载类型和幅值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影响显着,荷载导致桩端钙质砂颗粒级配、含砂量、颗粒形状等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如钙质砂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在一定冲击能范围内得到优化,据此提出钙质砂成桩施工的参考措施。采用图像分析和数理统计联合法,获得了典型的包粒状、树枝状、长条状纯净钙质砂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颗粒形状及含量对钙质砂密度值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幅值下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发现三种颗粒形状钙质砂表现出不同的压缩性能和颗粒破碎规律。颗粒形状和含量对桩端钙质砂密度值、压缩性影响显着,工程建设中应予考虑。从岛礁的桩基持力层工程地质特点,动荷载桩基承载力计算,成桩工艺选择和方法,桩基运行监测和预测等四个方面,讨论了钙质砂桩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措施,对试验结果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建议。

裴强强[7](2020)在《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夯土遗址病害频发,其中渐进式劣化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病害之一,根部掏蚀则最为典型且破坏力最强。雨水冲刷、风沙磨蚀、水盐运移和温度梯度变化均是脆弱夯土建筑遗址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建造工艺影响,夯土遗址层界面相对较脆弱,层界面最先出现表面风化、横向裂隙发育、局部掏蚀悬空,在重力作用下局部拉裂或压碎,最终形成贯通层状裂隙直至坍塌,这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地震频发,且多属于强震区,据统计,有记载以来丝绸之路沿线6级以上地震共220次,7级以上53次,而地震是导致根部掏蚀遗址坍塌的主要诱因,是造成遗址本体坍塌的主要外动力。本文基于对传统夯筑工艺文献的梳理,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和足尺静动力模拟实验,在科学认知传统夯筑工艺质量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夯土结构薄弱层界面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系统工序;结合模拟实验建立了叠压夯筑工艺的力学模型,科学分析了传统夯筑工艺夯击应力的收敛特征;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墙体的应力重分布和墙体渐变式失稳机制;基于足尺原位、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夯土墙体的静动力响应特征,建立了静动力作用下夯土遗址墙体互馈机制及稳定性计算模型,提出了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估和夯筑加固技术控制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实验,科学认知了传统夯筑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揭示了薄弱层界面对夯土结构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到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的系统工序特征。(2)传统工艺夯击应力及效果测试表明,冲击应力随着夯击锤的重量增大、铺土厚度减薄及夯击遍数的增加,整体呈增大趋势;随着夯筑遍数增加,夯窝、夯实厚度、冲击力及弹性模量等逐渐收敛,夯筑1-4遍增长速率最快,4-6遍次之,6-8遍相对缓慢,8遍以后趋于稳定;基于此建立了夯锤重量、铺土厚度和夯筑遍数三变夯击应力计算模型和经验式,揭示了逐层叠加夯筑法这一古代夯筑工艺技术的突出特征。(3)渐进式的掏蚀是遗址根部局部坍塌及整体失稳的主要途径,渐进式掏蚀凹进模拟实验表明,墙体高厚比2:12.5:1时,随着根部逐渐掏蚀,掏蚀深度在墙厚0-10%范围内,墙体自身应力无明显变化,10%-20%时掏蚀侧局部区域压应力明显增加,20%-40%时墙体掏蚀压应力迅速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明显增大,墙体掏蚀深度超过45%压应力急剧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显着增加,且拉应力逐渐超掏蚀侧平移,直至掏蚀侧应力集中区压碎或墙体重心偏移,墙体坍塌破坏。(4)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形成了一套土体内部应力应变、位移及加速度,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监测装置,为足尺夯土墙体振台实验研究积累了经验。(5)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动台实验结果,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静力和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响应特征,分析了夯土遗址建模技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夯土墙体静动力作用下稳定性计算模型。(6)通过建模分析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型,在静力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寻找到了主要破坏面、破坏形式和评价基准,提出了遗址体加固后稳定性评价应以原位状态安全储备为基准,为加固措施所需抗力和加固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7)根部掏蚀深度直接影响夯土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墙体渐进式掏蚀深度超过墙体厚度45%时,在地震力作用下8度设防(400gal)墙体,墙体掏蚀深度超过墙厚的15%时,均从未掏蚀侧的层界面拉裂,直至掏蚀侧压碎而破坏。地震荷载作用下,需要干预掏蚀深度不足静力作用下的1/3。以上成果为夯土遗址传统营造工艺的认知、传承、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解读了逐层叠压式夯筑工艺的受力机制和科学内涵,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夯土遗址应力重分布、静动力状态的破坏机制,提出了根部掏蚀遗址在静力和8度设防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干预阈值,为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价和夯筑支顶加固技术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夯土建筑遗址价值发掘、工艺技术传承和保护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支撑。

戚惠峰[8](2020)在《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联合强夯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陆地资源日益紧张,填海造陆是增加城市空间的解决方法之一。疏浚土作为一种方便取材且低成本的吹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填海造陆工程中;但疏浚土(淤泥及粉质黏土类)强度低,含水率和孔隙比高,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形,会对地基上部建(构)筑物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对吹填后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堆载预压联合强夯加固方法能够逐渐将孔隙水排出,减小孔隙比,提高有效应力和地基承载力,是疏浚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关于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联合强夯加固方法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单竖井地基排水固结解析模型,上下皆为半透水边界,相比已有解析模型,更切合工程实际;通过边界半透水系数的选取,透水边界可以退化为完全不透水边界或完全透水边界,该模型更具通用性。采用分离变量法进行求解,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吻合,然后研究了排水边界、井阻效应和吹填疏浚土性质对超孔压分布和固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若竖井上下边界中有一边界排水条件良好,则另一边界排水条件变化对地基固结度影响较小;若竖井上下排水边界中有一边界排水条件较差,则另一边界渗透性对于固结影响明显。竖井的井阻随时间变化系数aw在10-7s-1量级对最终固结度有着显着影响。疏浚土渗透系数仅在5×10-10 m/s以下时对固结有较大影响。涂抹效应对固结的作用体现在整个固结阶段。之后建立了吹填疏浚土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有限元模型。模型通过将塑料排水板等效为砂墙,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同时考虑了吹填疏浚土的非线性、井阻效应以及涂抹效应。文中分析了排水板布置间距、排水板长度、分级加载量、加载间隔时间、总加载量对于地基超孔压、孔隙比以及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排水板的插入深度对疏浚土的加固效果影响显着,排水板应该尽量穿过渗透性较低的土层。减小排水板的布置间距可以有效缩短横向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土体固结速率;但排水板布置间距不会影响地基最终固结度。加载过程中,采用均匀的单级加载量以及间隔时间有利于地基整体的安全性。若需要增大荷载总量,则应增大堆载间隔时间或者增加堆载级数。在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地基强夯有限元模型。模型使用冲击荷载模拟夯击过程,使用无限元吸收边界模拟模型边界。结合相关规范以及类似工程实测数据,确定了与数值计算结果切合的有效加固深度判别标准以及停夯标准。之后,分析了夯击能、夯锤落距、夯锤尺寸、夯击次数、砂垫层厚度等因素对于夯沉量以及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类似地质条件的场地,采用1400 kJ左右能级的夯击能既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又能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相同夯击能时,相较于轻锤高击,重锤低击的夯沉量更大。在规范允许的夯锤面积内,夯锤形状对加固区域几乎没有影响。垫层对强夯加固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吹填疏浚土地基,将垫层设置为1.5~1.75 m较为合适。以湄洲湾浦头作业区地基处理项目为工程背景,引入价值工程方法对该项目的可行方案进行价值分析及成本管控,确定本文研究方案为最优方案。将堆载预压联合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该地基处理工程,提出地基处理初步设计建议,结合进一步的数值计算模拟,为该泊位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项目安全风险管控的角度出发,对堆载预压联合强夯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风险识别及风险等级评定,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

左正轩[9](2020)在《强夯试验研究及高聚物隔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强夯是一种具有节能环保优点的地基处理方法,随着强夯法在城镇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推行,强夯施工所面临的振动与填料问题也在放大。寻求新型经济合理的强夯施工隔振方式,以及探索建筑废料作为强夯回填料的可行性,是强夯法应用领域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强夯的隔振方式与回填料进行分析研究,将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郑州市瞪羚企业园地基处理试验作为背景,通过对试验监测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完成了强夯施工方案的深化设计。着眼于强夯试验的振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试验得出的强夯振动传播特征,通过强夯振动峰值速度的监测结果反演得出强夯激励时域函数,最后将强夯激励时域函数输入有限元模型中,进一步研究强夯振动衰减的规律及不同隔振方式的隔振效果,得出了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成果。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强夯的设计施工参数、强夯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屏障隔振技术以及高聚物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了包括动力压密理论、动力固结理论、振动波压密理论在内的强夯加固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强夯振动的衰减规律并延伸到强夯安全距离的确定。(2)完成了瞪羚企业园地基处理试验,采用的监测监测方式包括孔隙水压力监测、振动监测、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完善了强夯施工设计方案。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为225.3k Pa,强夯置换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为279k Pa,大于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说明采用建筑废料作为回填材料的强夯与强夯置换在该场地中切实可行。现场振动监测表明,相比于空沟隔振,双道高聚物隔振具有相近的隔振效果,且可兼作施工场地的止水帷幕,具有方便通行、便于维护的优点。(3)在对振动监测结果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强夯振动频率与三向振动速度的特点,发现振动速度随频率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强夯振动的主频为5Hz。展开了强夯振动的频域分析与时域分析,反演求出强夯振动的激励时域函数,分析表明强夯激励函数的三向速度数值大小遵循纵向>竖向>横向的规律,强夯引起地面振动的速度峰值出现在时间约0.06s的时间,整体呈现出脉冲激励的特征。(4)通过Midas GTX NX软件建立了无隔振、空沟隔振、双道隔振墙三种强夯动力分析模型,对比冲击应力加载,选择了三向振动速度的动力加载方式。采用四次多项式,拟合了三种模型的距离与最大振动速度的关系。空沟隔振条件下,在距离被保护物1m~6m的范围内建议取隔振效率为45%,在距离被保护物6m以外建议取隔振效率为40%;双道高聚物隔振墙隔振条件下下,在距离被保护物0m~10m的范围内建议取隔振效率为35%,在距离被保护物10m以外建议取隔振效率为40%。

王伟林[10](2020)在《延崇高速公路铁尾矿料路基修筑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对矿产资源开放式的开采造成尾矿的大量堆存,其中铁尾矿堆存量占总堆存量约1/3,且随铁矿的开采逐年上升。铁尾矿堆存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等不良影响。如今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建筑材料产生短缺现象,堆存的铁尾矿解决了材料短缺问题,并解决堆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护了环境,创造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本文以建设中的延崇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为研究背景。高速公路路基填筑需要大量填筑材料,项目沿途铁尾矿库可提供充足的填筑材料。高速公路路基质量要求较高,结合项目通过大量的室内室外试验对铁尾矿填筑高速公路路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铁尾矿料物理力学性质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该地区铁尾矿料是颗粒级配良好的填料,得到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利用粗粒土大三轴试验得到铁尾矿料的抗剪强度和动回弹模量,分析铁尾矿料强度是由其自身强度和结构特性共同作用形成,最终可知该填料符合高速公路填料要求。2.复杂条件下铁尾矿路基处理方式及稳定性分析。特殊路段的铁尾矿路基填筑在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湿陷性黄土地基及高填方路基均采用强夯的方式,填挖交界处采用开台阶和加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Plaxis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高度、不同填料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边坡稳定性和安全系数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减小,铁尾矿料较黄土边坡稳定性好,安全系数大。3.铁尾矿路基施工工艺研究。施工标段设置首件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到铁尾矿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松铺厚度、设备组合、碾压工艺等施工关键参数。深入研究现场过程及路基面的质量检测技术,利用传统过程检测方法得到检测的标准值及两种传统检测方法的相关性,通过路基面检测得到试验段路基填筑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说明采用研究得到的施工工艺施工能够使铁尾矿路基达到密实度要求。4.铁尾矿路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路基填筑过程和路基面检测中采用的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路基结构、操作过程复杂、测试时间长等问题。采用PFWD和土壤模量/刚度仪两种新型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两种方法的设备组成、检测原理、检测步骤及检测稳定性分析,可知两种检测方法在实际检测中的可行性。将两种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式联合检测试验段路基质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将两种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式建立相关关系,得到两种检测方法检测铁尾矿路基质量的标准值。

二、关于最佳夯击次数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最佳夯击次数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强夯施工时序影像的夯次智能监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夯锤时序运动特征的夯次计量算法
    1.1 夯锤目标检测
    1.2 强夯夯锤运动特征
    1.3 特征提取与时序模式建立
2 模型训练及应用实验
    2.1 夯锤识别模型训练
    2.2 应用实验
        2.2.1 基于施工影像时序的模型阈值分析
        2.2.2 实验与讨论
3 结语

(2)高能级强夯加固深厚杂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1.2 场地地质条件
2 高能级强夯现场试验
    2.1 试验方案
    2.2 现场试验流程
    2.3 夯实效果检测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单击夯沉量变化规律
    3.2 地面沉降分析
    3.3 全深度地基土层密实度夯实规律
    3.4 浅表卵砾层夯实效果分析
    3.5 强夯作用对地基土层连续性的影响
4 强夯试验方案优化与设计
    4.1 强夯参数调整
    4.2 检测技术优化
    4.3 优化后地基土层夯实变化规律
5 结论

(3)土石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土石高填路堤强夯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石混合料工程力学性质
        1.2.2 土石路堤施工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土石混合料的基本性质与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2.1 土石混合料的基本物理特性
        2.1.1 天然含水率试验
        2.1.2 颗粒级配分析
        2.1.3 比重试验
    2.2 土石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土石混合料的大型固结试验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石混合料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3.1 土石混合料的CBR试验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土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土石混合料的大型直剪试验
        3.3.1 试验目的
        3.3.2 试验方案
        3.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填方路堤强夯加固作用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4.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4.2 数值模型及参数选取
        4.2.1 基本假设
        4.2.2 本构模型
        4.2.3 模型参数
        4.2.4 模型尺寸
        4.2.5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4.2.6 荷载施加及边界条件
    4.3 模型工况
    4.4 结果分析
        4.4.1 竖向位移分析
        4.4.2 侧向水平位移分析
        4.4.3 动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石高路堤强夯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段概况
    5.3 试验段的施工
    5.4 质量检测及结果分析
        5.4.1 压实度检测试验
        5.4.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5.4.3 试验结果分析
    5.5 路堤沉降变形监测
        5.5.1 监测目的
        5.5.2 监测内容和方法
        5.5.3 监测点布置
        5.5.4 监测结果
    5.6 施工工艺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1.2.2 路基制梁场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3 半填半挖路基的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场区工程条件及梁场布局
    2.1 依托工程背景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工程地质
        2.1.4 气象及水文条件
    2.2 场区主要问题
        2.2.1 地基承载力问题
        2.2.2 不均匀沉降问题
    2.3 路基处理
        2.3.1 路基分层填筑
        2.3.2 路基强夯处理
        2.3.3 强夯效果评价
        2.3.4 容许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2.4 场地布局与制梁工艺
        2.4.1 场地布局
        2.4.2 预制工艺
    2.5 本章小结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碎石土基本特性
    3.2 填料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3.2.1 颗粒分析试验
        3.2.2 天然含水率试验
        3.2.3 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3.2.4 击实试验
    3.3 三轴试验
    3.4 压缩蠕变试验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
    4.1 不同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4.1.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4.1.2 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4.1.3 张拉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4.1.4 双层存梁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4.1.5 周期性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4.2 不同台座群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4.2.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4.2.2 最不利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4.3 降雨作用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4.3.1 基本参数
        4.3.2 降雨工况设计及模型建立
        4.3.3 各降雨工况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梁场现场监测分析及沉降控制措施
    5.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分析
        5.1.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方案
        5.1.2 台座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5.1.3 现场受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5.2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分析
        5.2.1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方案
        5.2.2 台座纵向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5.2.3 现场纵向应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5.3 梁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5.3.1 沉降监测方案
        5.3.2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5.3.3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5.3.4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5.3.5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5.4 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5.4.1 台座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5.4.2 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意义
    1.2 强夯法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1.6 强夯法的主要技术特点
    1.7 强夯加固理论
        1.7.1 动力固结
        1.7.2 动力密实
        1.7.3 动力置换
    1.8 强夯加固机理的分析与研究
    1.9 本章小结
2 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的分析
    2.1 机场项目概况及气候特征
    2.2 机场地形地貌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 机场地层岩性特征
    2.4 机场混凝土道面结构形式
    2.5 机场场区岩土工程特性分析与评价
        2.5.1 室内土工物理力学试验
        2.5.2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2.5.3 动力触探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统计
    2.6 机场岩土层工程性能评价
    2.7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山区机场高填方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研究
    3.1 强夯加固深度研究
    3.2 山区杂填碎石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
        3.2.1 Menard修正系数法
        3.2.2 经验公式法
        3.2.3 理论分析法
    3.3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在山区碎石土高填方地基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 加固深度与单击夯击能的关系
        3.3.2 加固深度与夯锤底面积的关系
        3.3.3 土的干容重与加固深度的关系
    3.4 建立有效加固深度公式
        3.4.1 有效加固深度公式建立的基本原则
        3.4.2 有效加固深度公式的建立过程
    3.5 计算公式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试夯方案及强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4.1 强夯试夯设计方案
        4.1.1 试夯目的
        4.1.2 试夯施工设备
        4.1.3 强夯试验区域选取
        4.1.4 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4.1.5 试夯区主要内容及设计参数
        4.1.6 试夯区检测要求
    4.2 试夯1区(粗粒回填料)——能级4000kN·m
        4.2.1 重型动力触探
        4.2.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4.2.3 试夯1区压实度检测
        4.2.4 试夯1区——能级4000kN·m检测结论
    4.3 试夯2区(粗粒回填料)——能级6000kN·m
        4.3.1 重型动力触探
        4.3.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4.3.3 试夯2区压实度检测
        4.3.4 试夯2区——能级6000kN·m检测结论
    4.4 试夯3区(细粒回填料)——能级4000kN·m
        4.4.1 重型动力触探
        4.4.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4.4.3 试夯3区压实度检测
        4.4.4 试夯3区——能级4000kN·m检测结论
    4.5 试夯4区(细粒回填料)——能级6000kN·m
        4.5.1 重型动力触探
        4.5.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4.5.3 试夯4区压实度检测
        4.5.4 试夯4区——能级6000kN·m检测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5.1 机场地基处理强夯工程重难点分析
        5.1.1 基岩开挖
        5.1.2 填筑体处理
        5.1.3 挖填协调变形
    5.2 机场土石方填筑体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
        5.2.1 土石方填筑体处理方案
        5.2.2 土石方填筑体处理设计参数
    5.3 机场高填方原地面土基处理
        5.3.1 原地基软弱层处理
        5.3.2 挖方区及挖填交界面的处理
        5.3.3 土石方填筑体处理施工工艺
    5.4 道基有效加固深度检测及工后沉降控制、变形监测
        5.4.1 道基有效加固深度检测
        5.4.2 工后道基沉降控制
        5.4.3 变形监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钙质砂地基中桩基动力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钙质砂工程力学特性
        1.2.2 钙质砂桩基工程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动静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研制
        1.3.2 竖向动荷载下钙质砂地基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1.3.3 动荷载下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1.3.4 成桩过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动力响应特性试验
        1.3.5 钙质砂桩基工程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探究
    1.4 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研制
    2.1 动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过程
        2.1.1 桩基荷载整体承载原理
        2.1.2 桩-砂相互作用过程
    2.2 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功能
        2.2.1 试验系统总体目标
        2.2.2 试验系统主要功能
        2.2.3 试验系统研发过程
    2.3 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模块
        2.3.1 桩基模型试验部分
        2.3.2 土工模拟试验部分
        2.3.3 试验系统基本框架
        2.3.4 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设计
        2.3.5 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授权专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3.1 桩基模型试验设计
        3.1.1 相似理论介绍
        3.1.2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方案
        3.1.3 多功能钙质砂桩基模型试验装置
        3.1.4 试验装置施加荷载和试验数据情况
    3.2 动荷载下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结果
        3.2.1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桩顶累积沉降
        3.2.2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承载特性
        3.2.3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研究
    4.1 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设计
    4.2 桩侧桩-砂界面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4.2.1 桩侧钙质砂土体受力状态分析
        4.2.2 桩侧钙质砂土工试验方案
        4.2.3 桩侧桩-砂界面试验结果
        4.2.4 桩侧桩-砂界面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4.3 动荷载下桩端桩-砂核心区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4.3.1 桩端钙质砂土体受力状态分析
        4.3.2 桩端核心区桩-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装置
        4.3.3 桩端钙质砂土体装样过程
        4.3.4 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动力加载
        4.3.5 动荷载下桩端桩-砂核心区土工模拟试验结果
    4.4 桩周钙质砂颗粒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4.4.1 桩周钙质砂颗粒形状分选
        4.4.2 单颗粒强度试验过程
        4.4.3 桩周钙质砂颗粒强度试验装置
        4.4.4 钙质砂颗粒试验过程
        4.4.5 桩周钙质砂颗粒土工模拟试验结果
        4.4.6 模拟桩周钙质砂颗粒强度试验讨论与分析
        4.4.7 模拟桩周钙质砂颗粒强度试验小结
    4.5 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无损测量试验研究
        4.5.1 Hardin相对破碎率B_r分析
        4.5.2 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分析
        4.5.3 桩周钙质砂渗流法测定颗粒破碎
        4.5.4 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无损测量试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桩过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研究
    5.1 成桩过程中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5.1.1 成桩过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设计
        5.1.2 成桩过程中桩端核心区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
        5.1.3 成桩过程中桩侧桩-砂界面强度及颗粒破碎试验
    5.2 成桩过程桩周钙质砂土体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5.2.1 冲击荷载对桩端钙质砂压缩性试验
        5.2.2 冲击能对桩端钙质砂砾颗粒级配影响
    5.3 静高压荷载作用下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研究
        5.3.1 粒径对桩端钙质砂压缩性和级配影响
        5.3.2 颗粒形状对桩端钙质砂密度和压缩性的影响
        5.3.3 不同形状桩端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结果
        5.3.4 颗粒形状对桩端钙质砂压缩性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钙质砂桩基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探究
    6.1 桩基砂砾持力层设计
    6.2 动静荷载桩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6.3 成桩工艺的选择和控制标准
    6.4 桩基运行监测预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质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2.2 夯筑技术研究
        1.2.3 根部掏蚀病害特征与机理研究
        1.2.4 夯筑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关键技术问题及创新点
        1.4.1 关键技术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夯筑工艺的科学化
    2.1 夯筑工艺演变特征及营造制度
        2.1.1 夯筑工艺演变
        2.1.2 夯筑工艺营造制度
    2.2 夯筑工艺与作用机制
        2.2.1 材料与工具制备
        2.2.2 工况与夯筑工艺
        2.2.3 测试方法
        2.2.4 单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2.2.5 夯筑工艺受力过程弹塑性理论
        2.2.6 多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2.2.7 夯筑质量测试分析
    2.3 夯层层界面特性研究
        2.3.1 样品制备
        2.3.2 测试分析方法
        2.3.3 层界面力学特征与分析
        2.3.4 小结
第三章 足尺实验墙制作及静动力响应实验设计
    3.1 实验设计
        3.1.1 原位实验墙
        3.1.2 渐进式掏蚀实验墙
        3.1.3 坍塌式掏蚀实验墙
        3.1.4 掏蚀实验墙
    3.2 足尺实验墙制备
        3.2.1 实验土基本性质
        3.2.2 实验墙制备及测试点布置
        3.2.3 实验墙吊装箱体设计与制备
    3.3 足尺实验墙测试设备与方法
        3.3.1 模拟地震加载方法及条件
        3.3.2 加速度响应测试
        3.3.3 动应变响应测试
        3.3.4 应力响应测试
        3.3.5 宏观形变测量
        3.3.6 动态变形测量
        3.3.7 温湿度测试
        3.3.8 数据采集系统
    3.4 振动台模拟实验基本参数
        3.4.1 模型相似关系
        3.4.2 波形选择
        3.4.3 加载方式
        3.4.4 工况输出情况
    3.5 实验流程及防护措施
第四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静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4.1 原位墙体静力结果与分析
    4.2 渐进式掏蚀墙体静力分析
        4.2.1 渐进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4.2.2 渐进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4.2.3 小结
    4.3 坍塌式掏蚀静力特征分析
        4.3.1 坍塌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4.3.2 坍塌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4.3.3 小结
    4.4 小结
第五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动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现象及破坏机理分析
        5.1.1 原位墙体
        5.1.2 掏蚀墙体
    5.2 夯土墙体结构动力特性
        5.2.1 原位墙体频率谱图
        5.2.2 掏蚀墙体频率谱图
    5.3 夯土墙体结构加速度响应
        5.3.1 原位墙体加速度响应
        5.3.2 掏蚀墙体加速度响应
    5.4 夯土墙体结构位移响应
        5.4.1 原位墙体位移响应
        5.4.2 掏蚀墙体位移响应
    5.5 夯土墙体结构应力响应
        5.5.1 原位墙体应力响应
        5.5.2 掏蚀墙体应力响应
    5.6 夯土墙体结构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6.1 原位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6.2 掏蚀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7 夯土墙体失稳机制
        5.7.1 应变分析
        5.7.2 破坏模式分析
        5.7.3 小结
第六章 夯土遗址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6.1 建立夯土墙体数值模型
        6.1.1 基本假定
        6.1.2 几何模型
        6.1.3 单元格划分
        6.1.4 模态分析
        6.1.5 材料属性
    6.2 结构模型静力特征分析
        6.2.1 原位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6.2.2 掏蚀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6.3 结构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6.3.1 模型加速度响应
        6.3.2 模型位移响应
        6.3.3 模型应力应变响应
    6.4 夯土墙体动力作用下结构失稳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联合强夯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土基本固结理论研究
        1.2.2 竖井固结研究
        1.2.3 强夯固结理论研究
        1.2.4 项目成本管控研究
        1.2.5 项目风险管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考虑半透水边界的疏浚土地基单井排水固结解析研究
    2.1 引言
    2.2 疏浚土地基单井排水固结解析解
    2.3 疏浚土地基单井排水固结的参数影响分析
        2.3.1 排水边界性能对固结度的影响分析
        2.3.2 井阻效应对固结效果的影响分析
        2.3.3 疏浚土层参数对固结效果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疏浚土地基群井排水堆载预压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及设计优化
    3.1 引言
    3.2 基本建模假设
    3.3 疏浚土堆载预压-群井排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3.3.1 土体非线性本构模型和参数
        3.3.2 塑料排水板的二维等效和参数
        3.3.3 模型边界条件选取和网格划分
        3.3.4 堆载预压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4 塑料排水板设计参数的优化分析
        3.4.1 塑料排水板长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3.4.2 塑料排水板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3.4.3 塑料排水板设计参数的综合影响分析
    3.5 加载参数的优化分析
        3.5.1 分级加载间隔时间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3.5.2 分级加载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3.5.3 荷载总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疏浚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及设计优化
    4.1 引言
    4.2 疏浚土强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建模基本假设
        4.2.2 土体参数选取
        4.2.3 冲击荷载施加和边界条件选取
        4.2.4 疏浚土强夯有限元模型验证
    4.3 加固范围和停夯标准的选取研究
    4.4 夯击能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4.4.1 夯沉量随夯击能的变化规律
        4.4.2 塑性影响区域随夯击能的变化规律
    4.5 落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4.5.1 落距对夯沉量的影响
        4.5.2 落距对塑性影响区域的影响
    4.6 夯锤几何尺寸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4.7 砂垫层厚度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
        4.7.1 夯沉量随砂垫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4.7.2 塑性影响区域随砂垫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4.8 本章小结
5 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联合强夯设计施工新方法研究
    5.1 疏浚土地基处理工程管理
    5.2 现场勘查及室内试验
    5.3 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阶段的设计施工方法
        5.3.1 堆载预压设计方法
        5.3.2 堆载预压施工方案
    5.4 吹填疏浚土地基强夯阶段的设计施工方法
        5.4.1 强夯设计方案
        5.4.2 强夯施工方案
    5.5 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联合强夯的设计施工新方法
    5.6 本章小结
6 湄洲湾吹填疏浚土地基处理工程管理和设计优化
    6.1 工程背景
        6.1.1 工程概况
        6.1.2 地质条件
    6.2 湄洲湾莆头作业区地基处理项目价值分析与成本管控
        6.2.1 价值工程方法简介
        6.2.2 价值工程法在项目设计阶段投资管控上的应用
    6.3 吹填疏浚土地基处理设计施工优化
        6.3.1 堆载预压数值模型建立
        6.3.2 堆载效果分析
        6.3.3 强夯数值模型的建立
        6.3.4 强夯效果分析
    6.4 项目风险管控
        6.4.1 风险评估
        6.4.2 风险管控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简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己发表论文
    参与完成的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9)强夯试验研究及高聚物隔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强夯法
    1.2 强夯法的设计施工参数
    1.3 强夯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4 屏障隔振技术
    1.5 高聚物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强夯加固与强夯振动基本原理
    2.1 强夯加固的基本原理
    2.2 强夯振动的研究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强夯地基处理现场试验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概况
    3.3 场地概况
    3.4 动力参数设计施工方案
    3.5 孔隙水压力监测
    3.6 振动监测
    3.7 原位测试
    3.8 设计施工方案的完善
    3.9 试验结论
第四章 振动分析
    4.1 振动监测详细结果
    4.2 振动评估指标的选定
    4.3 强夯振动激励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夯隔振数值分析
    5.1 Midas GTX NX软件简介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5.3 动力荷载的确定
    5.4 隔振方式效果分析
    5.5 强夯施工隔振方案的完善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延崇高速公路铁尾矿料路基修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铁尾矿在国外应用的状况
        1.2.2 铁尾矿在国内应用的状况
        1.2.3 路基质量检测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依托项目概况
第二章 铁尾矿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铁尾矿颗粒级配分析
    2.3 铁尾矿击实特性分析
    2.4 铁尾矿抗剪特性分析
        2.4.1 三轴试验设备
        2.4.2 静力三轴试验方法及步骤
        2.4.3 静力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2.5 铁尾矿动力特性分析
        2.5.1 动三轴试验方法及方案
        2.5.2 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2.6 铁尾矿料强度形成特性
        2.6.1 铁尾矿母岩强度
        2.6.2 铁尾矿料结构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条件下铁尾矿路基处理方式及稳定性分析
    3.1 概述
    3.2 复杂条件下铁尾矿路基处理方式
        3.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
        3.2.2 U、V形沟高填方处理方式
        3.2.3 填挖交接处处理方式
    3.3 铁尾矿路基稳定性有限元模拟分析
        3.3.1 Plaxis软件简介
        3.3.2 Mohr-Coulomb材料模型
        3.3.3 建立有限元模型
        3.3.4 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尾矿路基施工工艺研究
    4.1 概述
    4.2 铁尾矿路基首件工程施工
        4.2.1 设置首件工程目的及依据
        4.2.2 铁尾矿路基首件施工方法
    4.3 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4.3.1 表面沉降法
        4.3.2 灌砂法
        4.3.3 试验段现场检测
    4.4 路基面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4.1 贝克曼梁法
        4.4.2 现场检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尾矿路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5.1 概述
    5.2 快速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5.2.1 PFWD检测方法
        5.2.2 土壤模量/刚度测试仪检测方法
    5.3 表面沉降法与快速检测法联合检测过程质量
        5.3.1 沉降差ΔH与动回弹模量Ep相关性分析
        5.3.2 沉降差ΔH与杨氏模量EY相关性分析
    5.4 贝克曼梁法与快速检测法联合检测路基面质量
        5.4.2 贝克曼梁法与PFWD法相关性分析
        5.4.3 贝克曼梁法和土壤模量/刚度仪法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于最佳夯击次数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强夯施工时序影像的夯次智能监测方法[J]. 刘全,张宏阳,金银龙,王浩. 水利水电快报, 2022(01)
  • [2]高能级强夯加固深厚杂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 王家磊,韩进宝,马新岩,吴云峰,李海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04)
  • [3]土石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土石高填路堤强夯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 李炜. 长安大学, 2021
  • [4]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D]. 李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5]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D]. 刘睿.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6]钙质砂地基中桩基动力承载特性研究[D]. 王帅.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7]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 裴强强. 兰州大学, 2020(01)
  • [8]吹填疏浚土地基堆载预压联合强夯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 戚惠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9]强夯试验研究及高聚物隔振分析[D]. 左正轩. 广州大学, 2020(02)
  • [10]延崇高速公路铁尾矿料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 王伟林.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最佳捣打时间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