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对NMRI小鼠胶原蛋白聚合能力的影响

腐植酸对NMRI小鼠胶原蛋白聚合能力的影响

一、腐殖酸对NMRI鼠骨胶原分子聚合能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常长越[1](2021)在《柔性悬浮载体复合多级A/O-MBBR系统运行特性探究》文中提出

卢琦[2](2021)在《《关于天然产物在氧化铁矿石浮选中应用的文献综述》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更为频繁。其中,选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尤为重要,因矿产资源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因此,选矿文本的汉译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本报告的翻译原文选取于Minerals Engineering期刊上一篇题为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use of natural products in the flotation of iron oxide ores的论文全文。笔者采用目的论来指导此选矿文本(科技文本)的汉译,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来说明在目的论三大原则的指导下如何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汉译。其中,词汇层面主要探讨了普通词汇专业化和名词化结构的汉译方法;句法层面主要探讨了被动语态和长难句的汉译方法;语篇层面主要通过衔接、逻辑连贯二方面的分析来探讨语篇的汉译方法。此翻译报告的主要目标读者是我国选矿专业和英语翻译专业的同学,供其学习交流使用,以及期望能为科技翻译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谢浩[3](2015)在《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吸附处理Cd2+-苯酚复合污染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由于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饿排放,水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在水体中真正意义上的单一污染是不可能存在的,污染总有伴随性和牵连性。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相继开展了重金属和重金属以及有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复合污染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研究较少,城市生活废水、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以及工业废水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合污染,废水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研究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有着选择性能高,吸附速率快、易回收、价格低廉等优势,并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简青霉(Penicillium sp.)在空气中、土壤中存在较为普遍,且其生长很快、培养简易,可用于大规模的生产中。研究发现,简青霉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单一污染和苯酚单一污染有较强的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固定化简青霉的吸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良好载体—四氧化三铁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将其用于对重金属Cd2+和苯酚的复合污染处理,探讨其同步去除溶液中Cd2+和苯酚的性能,并探讨温度、pH值、时间、Cd2+或苯酚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pH值下进行吸附实验,吸附剂吸附Cd2+、苯酚溶液的最佳pH值均为5左右。在pH为5时,吸附剂在单一Cd2+溶液中对Cd2+的去除率为79.23%;吸附剂在单一苯酚溶液中对苯酚的去除率为68.75%;吸附剂在Cd2+和苯酚复合污染溶液中对Cd2+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3.2%和91.7%。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表面的快速积累,二是平衡后的慢速积累。无论是溶液中的Cd2+还是苯酚,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浓度下降得很快,而一段时间过后,趋于稳定。过高或过低温度对吸附剂的吸附过程均有影响,因为吸附过程本身是一个放热反应。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吸附Cd2+和苯酚的最佳温度约在40℃。运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研究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吸附Cd2+和苯酚的机理,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对Cd2+和苯酚的吸附均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模型,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吸附Cd2+和苯酚的最大吸附量Qmax分别为326.45mg/g和170.52mg/g,具有很强的吸附潜质和性能。吸附实验从静止到加速,吸附量逐渐增大,在转速150r/min的情况下,吸附量最大,但高于150r/min吸附效果降低。通常来说,转速越快,吸附剂对Cd2+、苯酚的吸附效果越好,但不宜过快,菌体与载体会分离。Cd2+和苯酚在溶液中的共存对吸附去除是促进作用。用lmol/L的HC1对吸附Cd2+和苯酚的固定化生物吸附剂进行解吸,发现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仍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说明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是一种可反复利用的吸附剂。

胡兰兰[4](2013)在《饮用水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指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液体或者固体突然进入水体,使某一水域的水体遭受污染从而降低或失去使用功能并严重危害的现象。一般是由人为的或自然灾害引起的,使污染物在短期内产生严重影响水体水质及后续的处理与使用。近几年来我国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频繁,而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水源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有机污染物质不同,重金属污染一般不能在天然水系统中降解,由于溶解态重金属毒性大、污染持久且有生物富集作用。因而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较大。饮用水水源地一旦发生重金属类污染,就会影响人民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去除方法及机理。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突发性水污染的现状,在调查研究了西北的主要饮用水水源,以黄河为例,分析其沿岸潜在的污染物质。本文模拟黄河水受到突发性重金属污染,研究其应急处理措施。模拟黄河水源分别受到不同浓度的镍(Ni)、铬(VI)的污染,研究了突发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水源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结合现在国内城市净水厂所普遍采用的水处理工艺,研究一种可直接在净水厂中采用,具有快速、简单有效的应急处理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水中的镍,实验结果表明,若水中镍超标分别为5倍,10倍,20倍低超标倍数的的水样,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处理就可以使水样达标,100ml投加量分别为0.006g、0.01g、0.053g。对于镍超标35倍,50倍的高倍数超标水样,则需要调节pH为88.5,分别加入1ml25mg/L和30mg/LFeCl3混凝剂,然后再分别投加活性炭0.055g、0.1g吸附处理水样就可以达标。(2)采用蒸馏水和去除浊度的黄河水配置的镍超标原水,实验结果差距不大,考虑实验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差距可以忽略不计。(3)采用硫酸亚铁还原法,可较大程度的提高六价铬的去除率,当原水在中六价铬的浓度为0.25mg/L2mg/L是,相应硫酸亚铁投加量为5mg/L16mg/L就可以使出水总铬达标。对于六价铬高超标倍数(12mg/L)的去除,考虑到投加硫酸亚铁的量很大,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可以在混凝沉淀池加入10mg/L硫酸亚铁,在过滤池前投加0.035g0.35g的粉末活性炭来达到排放标准。(4)对重金属突发性应急污染的处理提出了统一的应急处理措施。

张蕾蕾[5](2012)在《对硝基酚(PNP)降解菌在废水处理及土壤污染修复中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减轻避免污染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损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有毒难降解有机物随工业废水的排放进入环境,这些物质能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积累和扩散,对动植物的生存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对废水中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控制是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硝基酚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被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炸药以及橡胶工业生产中,生物修复(Bioremedition)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染物分解并最终无害化的过程,具有高效快速、经济实用、安全简便等优点。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微生物降解法在废水处理和土壤生物修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但是关于废水中硝基酚生物降解的研究,还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对于硝基酚的生物毒性和降解性不同,很多学者所得的结论也有较大差别,有些结论甚至相反。多数学者致力于研究硝基酚的生物降解,但将硝基酚降解菌分别加到废水及污染土壤中的报道确很少。本研究利用富集培养法,从吉化污水处理厂氧化沟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并获得多株能够有效降解对硝基酚(PNP)的细菌菌株,其中菌株Z-1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驯化纯化培养,分离筛选出多株能以PNP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最终确定细菌菌株Z-1为最适菌株,并将其通过PCR鉴定,据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红球菌属。最佳降解条件的确定为:在以PNP为唯一碳源的条件下,接种量4%-8%、温度1535°C、pH611、PNP浓度在100500mg/L的条件下,菌株的降解效果较好,且菌株能够耐受PNP的浓度为1000mg/L。(2)确定了高效降解菌的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本文为偏苯三酚径代谢PNP。细菌Z-1对PNP的降解主要受以下环境因素影响:初始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废水中PNP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3)采用PVA和海藻酸钠的混合物为载体,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制备降酚菌株Z-1固定化的最优条件为:PVA为90g/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0%,H3BO3+CaCl2质量浓度为4.0%+3.0%,包埋剂与菌液体积比为30:1。钙化时间为12h,按此条件制成的固定化小球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机械强度。(4)确定了固定化小球降解对硝基酚废水的最佳条件,即接菌8%、温度为3035°C、pH为68,摇床转速为120160r/min。在单因素影响下,固定化小球对对硝基酚废水(PNP)中PNP的降解率均高于游离降解菌。与未固定化的Z-1相比,在温度、盐度、pH值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这表明固定化细胞的耐受程度较好,原因在于载体的表面积增大了降解菌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而载体的加入又保护了降解菌,避免其在降解过程中的损失减少了环境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固定化小球的降解性能。(5)固定化小球在富集培养基中培养3d后在恒温摇床上以120r/min速度连续振荡5h,小球完全没有破碎现象,固定化小球的机械强度比较高,说明能够承受一定的废水水流的冲击力。而将制备好的固定化小球分别放入一定量的孔雀蓝和结晶紫溶液中,孔雀蓝和结晶紫色素可以在30min就可以到达大部分小球中心,说明固定化小球还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6)将筛选纯化的菌株Z-1投加到预先采集的土壤当中,室内模拟微生物降解土壤污染物环境,对于土壤中PNP微生物处理的初期,各浓度PNP对土壤中的Z-1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30d后100mg/kg条件中土壤细菌Z-1对土壤氮源、碳源的利用能力都有所增强,Z-1明显加快了土壤中PNP的降解,PNP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也在逐步减缓,说明Z-1的加入则能恢复并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平衡土壤中土着菌种和污染物的关系,接种细菌Z-1进行生物的强化是解决PNP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土壤PNP降解过程中,500mg/kg土样中土壤酶的活性也随着PNP浓度的变化而呈现抑制趋势。微生物在土壤中PNP的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环境及微生物的影响由于土壤污染物浓度的不同,土壤酶有不同的表达。

刘军蔚,康鹏德,裴福兴[6](2011)在《黄腐酸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由俄罗斯Yurenski于1849年首次报道,发病机制的研究始于N.I.Kashin(18591868年)和E.V.Beck(19061908年)。目前关于KBD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物地球化学说、饮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以及病毒感染学说。其中饮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认为,大骨节病是病区饮用水被植

王菲[7](2010)在《离子交换树脂改性及在起爆药废水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起爆药在我国的军工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当一部分起爆药为有机或无机酸的重金属盐,在起爆药的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重金属废水。重金属废水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我国的工业化不断深入,重金属废水所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我国的重金属废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K·D复盐起爆药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国外并没有对该废水问题进行研究报道。现在针对K·D复盐起爆药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工艺虽然能使出水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但是处理工艺选择性差,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由于重金属废水污染的严重性,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加之当今不可再生资源短缺,因此,研发出更加环保有效的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以及新型离子交换树脂不仅可以有效的治理重金属废水、保护环境,同时可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相比于其他常规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和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K·D复盐与GTG起爆药生产废水中含有的铅、镉两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考察了D418和001×7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工艺在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对铅、镉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对两种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采用较好的001×7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处理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剂进行进一步的工程化与资源化研究。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探讨了离子交换树脂的改性研究,并研究了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本研究在促进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工艺在起爆药重金属废水中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缓解重金属废水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离子交换树脂的改性研究,以D401离子交换树脂为母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制备出一种改性D401离子交换树脂,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对比了D401离子交换树脂改性前后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并从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脱附性能以及吸附机理等方面考察了改性D401树脂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能谱分析等表征手段表明改性D401树脂表面具有孔结构,含有-N(CH2COOH)2、-SO3H两种功能基团;改性D401树脂对铅离子的吸附量较改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液膜扩散为铅离子在改性D401树脂上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改性D401树脂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且脱附性能稳定、重复使用性好;改性D401树脂对铅离子的吸附有两种途径:功能基团-N(CH2COOH)2中的N、O原子与pb2+形成配位键,而功能基团电离出的H+与pb2+发生了离子交换。其次研究了D418、001×7离子交换树脂对K·D复盐与GTG起爆药生产废水中存在的铅、镉离子的吸附行为,并研究了对K·D复盐起爆药实际生产废水的动态吸附。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方程均适合描述铅离子在D418树脂上的等温吸附过程,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描述镉离子在D418树脂上的等温吸附过程;而铅离子在001×7树脂上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描述镉离子在001×7树脂上的等温吸附过程。液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共同影响着铅离子、镉离子在D418、001×7离子交换树脂上吸附速率。D418离子交换树脂对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铅离子的动态吸附实验确立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速,6 BV/h;吸附温度,313 K;脱附流速,3 BV/h;脱附温度,室温;脱附剂,3mol/L的硝酸;脱附剂用量,5 BV。001×7离子交换树脂对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铅离子的动态吸附实验确立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速,6 BV/h;吸附温度,室温;脱附流速,3 BV/h;脱附温度,室温;脱附剂,3mol/L的硝酸;脱附剂用量,4 BV。最后考察了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工艺在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D418、001×7两种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采用001×7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处理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剂,进行进一步的工程化与资源化研究,为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除铅段提供了一种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能够避免二次污染的新工艺,并提供了一种可以对金属离子进行回收的综合处理方法。稳定性放大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所选定的适宜的吸附和脱附条件进行实验,001×7树脂用于处理K·D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铅,其吸附、脱附性能稳定,可使出水达到相应标准排放,单位体积树脂对该废水的处理量达到84倍树脂体积,对铅的处理效果良好,去除率接近100%,脱附率达到94%以上。同时稳定性实验也表明,上批次2 BV低浓度的脱附液套用于下批次的树脂脱附,树脂的脱附率保持稳定,不影响下批次的吸附效果。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工艺处理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不仅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对铅进行回收利用,因此是一种较好处理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方法。

任欣[8](2010)在《四川省松潘县大骨节病致病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骨节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方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主要侵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但近些年来发现,在中年人群中也发现有大骨节病的患者。大骨节病基本病变是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的变形、坏死。轻者关节增粗、疼痛,重者身材矮小、关节畸形、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在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当地的生产生活会受到很大负面影响,导致当地的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难提高。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是中国和国外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大骨节病是由镰刀菌毒素引起的,主要通过粮食进入人体,破坏人体的软骨组织;第二,饮用水中的腐植酸含量过高以及环境中的硒含量过低,导致人体中的骨骼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进而引发大骨节病;第三,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上看,大骨节病病区的环境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如氟、锰、锶等,含量过多或者过低,并且各种元素之间还相互影响,导致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者过量,对于人体的抵抗力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了大骨节病的发病。目前,这些致病因素通过动物实验,都找到了相应的证据,但也存在着不足,并不是所有实验都支持这些理论,这些都说明,大骨节病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本文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下几点结论:1当地大骨节病病区的饮用水中腐植酸以及氟的含量较高,与大骨节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密切;2当地病区岩土及水环境中的锰含量很低,从锰与人体关系上看,锰与大骨节病也有一定的关系;3从本次分析的结果上看,硒与大骨节病的关系不明显,这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病区粮食中的硒含量后,才能做出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基本上可以认为高腐植酸、高氟以及低锰这几个因素与大骨节病有密切的关系,对大骨节病的预防工作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同时,本次调查还未对研究区的粮食进行取样研究,还没有对镰刀毒素中毒这种观点进行验证,故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工作,还应该进一步分析当地的岩土环境以及植被中的硒元素含量,才能确定硒是否是大骨节病的致病因素。找出松潘县大骨节病的致病因素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当地生活、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在目前大骨节病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解决之前,可采用一些如异地育人、换粮、改善当地饮用水质量等措施,对大骨节病进行预防,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当地的大骨节病病情有所改善。待大骨节病致病机理完全解决之后,便可在当地进行彻底的防治措施。

罗周[9](2010)在《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腐殖酸的研究》文中提出纳米TiO2(nano-TiO2)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及空气净化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可以解决催化剂回收难的问题,还能够克服悬浮态体系催化剂稳定性差和容易中毒的缺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小、吸脱附速度快、物化性能稳定,将其作为载体,可以使被降解物与催化剂接触几率增加,实现在同一反应器内,吸附和催化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催化效率。本文将静电纺丝与溶胶一凝胶相结合制备出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复合催化剂,并研究其对难降解有机物腐殖酸(HA)的光催化氧化去除效果。本文考察了不同纺丝液浓度、预氧化温度、离心时间、浸渍时间等条件下制得的复合催化剂对HA的光解效果,采用SEM、DSC、XR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热性能、TiO2的晶型和晶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灰分法测定了TiO2的负载量。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腐殖酸的效果,对腐殖酸溶液UV254和TOC的去除率进行了比较。为了了解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复合催化剂对腐殖酸的吸附特性以及更好地控制操作参数,本文还考察了pH、反应液初始浓度对HA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纺丝液浓度质量分数为3%,预氧化温度280℃,能得到直径细、形态完整的纳米纤维,纤维直径大部分集中在120nm左右;离心时间和浸渍时间分别为1min和2h时,TiO2负载量为22%,平均粒径为10.9nm,具有较小的尺寸,保证了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催化剂投加量为1.6g/L,反应液初始浓度为5mg/L,光反应2h,腐殖酸的UV254值可去除93%;研究发现,催化剂重复使用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对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腐殖酸的动力学进行模拟,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复合催化剂对腐殖酸的吸附研究表明,pH是影响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及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腐殖酸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较高,随着浓度的增大,吸附速率常数减小,说明较小的浓度会有更高的腐殖酸去除率。静电纺丝与溶胶-凝胶相结合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可以同时发挥纳米纤维的强吸附性与TiO2的高活性,使两者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光催化反应的动力研究,为预测各种化合物的降解规律提供理论基础,又为设计高效、可行的光化学反应器提供参考依据。

孙榕[10](2009)在《高表面活性磷灰石材料应用于吸附草酸和硝基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磷灰石是分布极广的钙磷酸盐矿物,同时也是脊椎动物的骨、牙等硬组织的主要无机组分。由于具有特殊的晶体化学特点,天然磷灰石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功能矿物材料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和氟的废水。而人工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粉体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吸附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和高效的吸附剂,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蛋白质的吸附与分离、色谱柱、基因和药物载体、含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废水的吸附分离等领域。明胶化学成分与胶原相似、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供应充足、价格便宜。很多学者利用明胶代替胶原来合成仿生骨。明胶作为一种蛋白质,含有大量的羟基,羰基,亚胺基等官能团,明胶与羟基磷灰石(HAp)复合可以有效地增强HAp与聚合物界面的化学键。从而,可以大大改善HAp的表面性质。磷灰石是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骨骼中的磷灰石结晶程度差,并且以碳磷灰石形态存在,导致它比磷矿石中的磷灰石更易溶解。因此有人建议可以将骨粉作为一种潜在的合适的磷源用来固定重金属。而且作为一种修复材料它的溶解性很好、利用率高、价格便宜。但将这几种材料应用于吸附分离有机物的研究还罕见报道。本文试图将n-HAp用于吸附分离水中草酸,消除反相液相色谱测定过程中硝酸的干扰;将n-HAp及其复合材料用于吸附水中硝基苯,对其去除硝基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硝基苯的吸附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廉价的配合物前躯体热分解法制备了n-HAp,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n-HAp为纯相态物质、粒度均匀。(2)将n-HAp用于吸附分离草酸和硝酸。结果表明,硝酸根离子对RP-HPLC测定草酸的干扰可以通过n-HAp固相萃取而消除。草酸在初始pH 2.5,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被n-HAp完全吸附。然后用0.1mol/L(NH4)2HPO4溶液将吸附在n-HAp表面的草酸洗脱下来。草酸的回收率94.8%—99.3%。同时,通过分析FT-IR和XRD的试验结果,n-HAp吸附草酸的机理也得到证实,草酸根与钙离子生成沉淀,从而达到吸附草酸的目的。(3)采用共沉淀法合成HAp-GEL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4)将n-HAp、HAp-GEL复合物、骨粉应用于吸附硝基苯。结果表明:硝基苯的吸附速率很快。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表现,但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硝基苯的吸附量随着温度升高、pH增加、离子强度提高、Pb的浓度的增加,或者腐殖酸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另外,有机溶剂甲醇和丙酮存在也导致硝基苯吸附的降低。以甲醇为洗脱剂可以很好地回收三种吸附剂。热力学参数显示硝基苯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物理过程。吸附过程可能主要因为疏水作用。(5)三种材料吸附硝基苯的能力依次为:HAp-GEL>骨粉>n-HAp.

二、腐殖酸对NMRI鼠骨胶原分子聚合能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腐殖酸对NMRI鼠骨胶原分子聚合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关于天然产物在氧化铁矿石浮选中应用的文献综述》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Text
    2.1 The Sele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2.2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hree Translating Process
    3.1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
    3.2 Expressing of the Target Text
    3.3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
Chapter Four Overview of the Skopos Theory
    4.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kopos Theory
    4.2 Basic Rules of the Skopos Theory
Chapter Five Case Analysis
    5.1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Translation
    5.2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to Translation
        5.2.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5.2.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5.2.3 Translation at the Textual Level
Chapter Six Summary
    6.1 Limitations of the Report
    6.2 Findings of the Report
References
Appendix A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he Target Text
Appendix C Glossary

(3)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吸附处理Cd2+-苯酚复合污染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苯酚的概述
        1.1.1 苯酚的物化特征和来源
        1.1.2 苯酚的危害
        1.1.3 苯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1.2 废水中几种重金属的概述
        1.2.1 镉(Cd)
        1.2.2 铅(Pb)
        1.2.3 锌(Zn)
        1.2.4 重金属的排放标准
        1.2.5 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
    1.3 复合污染
    1.4 固定化微生物
        1.4.1 固定酶
        1.4.2 固定细胞
        1.4.3 固定化方法
        1.4.4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1.4.5 影响固定化微生物吸附效果的因素
    1.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简青霉的研究
    2.1 简青霉的概述
    2.2 简青霉与重金属
    2.3 简青霉吸附重金属的机制
    2.4 简青霉与苯酚
    2.5 非活性简青霉吸附苯酚的机制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设备
    3.2 试剂的配制
        3.2.1 Cd溶液的配制
        3.2.2 苯酚溶液的配制
    3.3 固定化简青霉的制备
        3.3.1 培养基的配制
        3.3.2 菌体的培养
        3.3.3 磁性粒子的制备
        3.3.4 固定化简青霉的制备
    3.4 吸附实验
    3.5 分析和测定的方法
    3.6 动力学模型
    3.7 吸附等温模型
        3.7.1 Langmuir等温式模型
        3.7.2 Freundlich等温式模型
    3.8 解吸实验
第四章 固定化简青霉对单一Cd~(2+)和苯酚的溶液的吸附
    4.1 简青霉的生长曲线
    4.2 固定化简青霉(Penicillium sp.)对Cd~(2+)的吸附
        4.2.1 pH
        4.2.2 时间
        4.2.3 温度
        4.2.4 转速
        4.2.5 初始浓度
        4.2.6 小结
    4.3 固定化简青霉(Penicillium sp.)对苯酚的吸附
        4.3.1 pH
        4.3.2 时间
        4.3.3 温度
        4.3.4 初始浓度
        4.3.5 小结
第五章 固定化简青霉对Cd~(2+)和苯酚的复合溶液的吸附
    5.1 pH对吸附的影响
    5.2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5.3 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5.4 解吸特性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饮用水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体重金属污染
        1.2.1 水中重金属来源
        1.2.2 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
        1.2.3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1.3 水环境中重金属去除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化学法去除重金属
        1.3.2 物理化学法去除重金属
        1.3.3 生物法去除重金属
        1.3.4 本课题中重金属去除的方案优选
    1.4 强化混凝-沉淀技术与应急控制
        1.4.1 混凝-沉淀工艺原理
        1.4.2 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原理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镍(Ni)污染研究的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实验步骤
        2.3.1 标准曲线
        2.3.2 配制超标水样
    2.4 活性炭吸附法
        2.4.1 活性炭的分类
        2.4.2 活性炭的化学成分
        2.4.3 活性炭的吸附机理
        2.4.4 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因素
    2.5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水中的镍(Ni)
    2.6 模拟镍污染的去除
        2.6.1 实验材料
        2.6.2 实验方法
        2.6.3 5倍镍污染水样测定
        2.6.4 10倍镍污染水样测定
        2.6.5 20倍镍污染水样测定
        2.6.6 35倍镍污染水样测定
        2.6.7 50倍镍污染水样测定
    2.7 本章小结
3. 利用黄河水配水样进行对比实验
    3.1 用黄河水配水样
    3.2 黄河水水样测定
        3.2.1 5倍黄河水镍污染水样测定
        3.2.2 10倍黄河水镍污染水样测定
        3.2.3 20倍黄河水镍污染水样测定
        3.2.4 35倍黄河水镍污染水样测定
        3.2.5 50倍黄河水镍污染水样测定
    3.3 结合现有水厂处理工艺
        3.3.1 活性炭的投加量
        3.3.2 投加点的选择
        3.3.3 结合水厂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铬(VI)污染的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4.1 实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实验步骤
        4.3.1 标准曲线
        4.3.2 配制超标水样
    4.4 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去除水中铬(VI)
        4.4.1 实验原理
        4.4.2 实验材料
        4.4.3 实验方法
        4.4.4 原水pH值对铬(VI)去除的影响
    4.5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对水中的铬(VI)的去除
        4.5.1 测定步骤
        4.5.2 活性炭吸附六价铬
        4.5.3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与硫酸亚铁还原法联用
    4.6 本章小结
5.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对硝基酚(PNP)降解菌在废水处理及土壤污染修复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硝基酚类物质概述
    1.2 PNP 的微生物可降解性
    1.3 微生物的固定化
    1.4 硝基酚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的迁移转化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
    1.6 创新点
第二章 PNP 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2.2.3 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降解菌的富集培养和驯化筛选
        2.3.2 菌株生长量的确定
        2.3.3 菌株的保存
        2.3.4 降解菌的鉴定
        2.3.5 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2.3.6 菌株的生长特性及降解性能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NP 降解菌的鉴定
        2.4.2 分光光度法测定 PNP 的降解
        2.4.3 初始 PNP 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摇速和 pH 对 PNP 降解的影响
        2.4.4 粗酶液对 PNP 的酶促降解
    2.5 结论
第三章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 PNP 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3.2.2 主要培养基
        3.2.3 PNP 高效降解菌的固定化
        3.2.4 固定化细菌的活化
        3.2.5 固定化降解菌与游离态降解菌降解性能比较
        3.2.6 固定化降解菌的使用次数
        3.2.7 机械强度测试
        3.2.8 基质的传递性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NP 高效降解菌固定化的最优条件
        3.3.2 固定化与游离态的对比
    3.4 结论
第四章 PNP 降解菌在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化学试剂
        4.2.2 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2.5 土壤中 PNP 残留的提取
        4.2.6 PNP 回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NP 对土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4.3.2 PNP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3.3 PNP 对土壤中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4.3.4 PNP 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5 土壤中 PNP 的微生物降解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黄腐酸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研究
2 FA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3 FA与自由基及其致病机理
    3.1 FA与自由基的产生
    3.2 不同来源HA与活性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
    3.3 FA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
4 FA对软骨的影响
    4.1 FA对软骨胶原的影响
        4.1.1 FA对II型胶原蛋白的直接损伤作用
        4.1.2 FA对软骨细胞合成胶原蛋白的影响
        4.1.3 PA对胶原羟赖氨酸糖基化的影响
        4.1.4 FA对胶原排列结构及生物特性的影响
    4.2 FA对软骨蛋白多糖的影响
5 FA与KBD动物模型

(7)离子交换树脂改性及在起爆药废水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2.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
        1.2.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1 化学沉淀法
        1.3.2 膜分离法
        1.3.3 生物吸附法
        1.3.4 电解法
        1.3.5 铁氧体法
        1.3.6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
    1.4 离子交换树脂研究现状
        1.4.1 离子交换树脂
        1.4.2 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5.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 实验方法与吸附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静态吸附实验方法
        2.2.1.1 pH对吸附的影响
        2.2.1.2 吸附等温线
        2.2.1.3 吸附动力学
        2.2.2 静态脱附实验方法
        2.2.3 动态吸附实验方法
        2.2.4 动态脱附实验方法
        2.2.5 铅、镉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2.3 吸附作用原理
        2.3.1 吸附概念
        2.3.2 吸附原理
    2.4 吸附等温线
        2.4.1 吸附等温线类型
        2.4.2 吸附等温式
    2.5 吸附热力学
    2.6 吸附动力学
        2.6.1 吸附过程理论
        2.6.2 吸附速率的控制模型
    2.7 吸附的类型
        2.7.1 根据构成界面分类
        2.7.2 根据作用力性质分类
    2.8 穿透曲线
        2.8.1 影响穿透曲线的因素
    2.9 吸附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3 改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1.1 改性D401树脂的制备方案
        3.1.1.1 D401树脂的性质
        3.1.1.2 改性D401树脂的制备思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D401树脂的表征
        3.3.1.1 形貌表征
        3.3.1.2 功能基团表征
        3.3.2 D401树脂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比较
        3.3.2.1 吸附容量的比较
        3.3.2.2 吸附平衡时间的比较
        3.3.3 改性D401树脂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3.3.3.1 pH对吸附的影响
        3.3.3.2 吸附等温线
        3.3.3.3 吸附热力学
        3.3.3.4 吸附动力学
        3.3.4 改性D401树脂的脱附性能研究
        3.3.4.1 脱附率
        3.3.4.2 重复使用性能
        3.3.5 改性D401树脂的吸附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D418离子交换树脂对起爆药生产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418树脂的结构表征
        4.3.2 D418树脂对铅、镉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4.3.2.1 pH对吸附的影响
        4.3.2.2 吸附等温线
        4.3.2.3 吸附热力学
        4.3.2.4 吸附动力学
        4.3.2.5 脱附性能研究
        4.3.3 吸附机理探讨
        4.3.4 竞争吸附研究
        4.3.6 D418树脂对铅离子的动态吸附研究
        4.3.6.1 流速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4.3.6.2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6.3 脱附剂流速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4.3.6.4 温度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4.3.6.5 脱附剂用量的确定
        4.3.6.6 适宜工艺条件确定
        4.3.6.7 穿透曲线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工艺在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1.1 起爆药
        5.1.1.1 K·D复盐起爆药
        5.1.1.2 GTG起爆药
        5.1.2 K·D复盐与GTG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现状
        5.1.2.1 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现状
        5.1.2.2 GTG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现状
        5.1.3 拟采用的处理新工艺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静态吸附理论研究
        5.3.1.1 pH对吸附的影响
        5.3.1.2 吸附等温线
        5.3.1.3 吸附热力学
        5.3.1.4 吸附动力学
        5.3.1.5 脱附性能研究
        5.3.1.6 竞争吸附研究
        5.3.1.7 吸附机理研究
        5.3.2 离子交换树脂在K·D复盐起爆药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5.3.2.1 目标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型
        5.3.2.2 水质情况
        5.3.2.3 动态吸附研究
        5.3.2.4 动态脱附研究
        5.3.2.5 适宜工艺条件确定
        5.3.2.6 稳定性放大实验
        5.3.2.7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资源化研究
        5.3.2.8 废渣、废液综合利用处理工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结论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致谢
附录
论文中使用的数学符号清单

(8)四川省松潘县大骨节病致病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骨节病的国内外分布
        1.2.3 大骨节病病因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四川省松潘县概况
    2.1 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气象水文
        2.2.1 气温
        2.2.2 降水
        2.2.3 水文水系
    2.3 土壤植被
        2.3.1 土壤
        2.3.2 植被
    2.4 地形地貌
第3章 松潘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3.1 地层岩性
    3.2 地质构造
    3.3 水文地质
第4章 松潘地区大骨节病发病特征及区位分布
    4.1 大骨节病发病的一般特征
    4.2 松潘县大骨节病的区位分布
        4.2.1 病区乡镇和行政村分布特征
        4.2.2 病区自然村寨分布特征
第5章 松潘地区大骨节病致病因素研究
    5.1 地质环境因素致病研究
        5.1.1 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1.2 硒元素致病及机理分析
        5.1.3 地质环境中各因素与大骨节病关系分析
    5.2 水环境因素致病研究
        5.2.1 研究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2.2 氟元素致病及机理分析
        5.2.3 锰元素致病及机理分析
        5.2.4 水环境中各因素与大骨节病关系分析
    5.3 生态环境因素致病研究
        5.3.1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2 腐植酸致病及机理分析
        5.3.3 生态环境中各因素与大骨节病关系分析
    5.4 松潘县大骨节病主要病因
        5.4.1 高腐植酸致病
        5.4.2 高氟致病
        5.4.3 低锰致病
    5.5 松潘县大骨节病次要病因
        5.5.1 环境污染
        5.5.2 饮食结构单一
第6章 松潘县大骨节病防治措施
    6.1 异地育人
    6.2 更换粮食
    6.3 移民安置
    6.4 卫生防治
    6.5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
第7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9)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腐殖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腐殖酸(HA)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1.2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及反应机理
    1.3 TiO_2结构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4 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方法
    1.5 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因素
    1.6 纳米TiO_2在环境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7 纳米TiO_2的负载及固定化技术
    1.8 纳米碳纤维的性能及制备技术
    1.9 静电纺丝法概述
    1.10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PAN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2.3 PAN纳米纤维负载TiO_2
    2.4 TiO_2/PAN纳米纤维的表征方法
    2.5 腐殖酸(HA)的分析测试方法
    2.6 光催化反应及吸附实验
第三章 TiO_2/PAN碳化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3.1 PAN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3.2 复合催化剂后处理条件及其影响
    3.3 TiO_2的晶型及复合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TiO_2/PAN碳化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腐殖酸工艺条件
    4.1 反应液初始浓度
    4.2 催化剂投加量
    4.3 光强
    4.4 负载与悬浮体系
    4.5 复合催化剂循环使用的降解性能
    4.6 UV_(254)及TOC的去除效果比较
    4.7 腐殖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TiO_2/PAN碳化纳米纤维对腐殖酸吸附性能研究
    5.1 不同条件对腐殖酸吸附的影响
    5.2 吸附等温线
    5.3 腐殖酸吸附动力学
    5.4 柱吸附实验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表面活性磷灰石材料应用于吸附草酸和硝基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应用
        1.1.1 磷灰石概述
        1.1.2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1.1.3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材料功能与用途
    1.2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1.2.1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概述与分类
        1.2.2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合成及其应用
    1.3 骨粉产量及其利用现状
第二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分离草酸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试验设计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草酸前后的表征
        2.3.2 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草酸最佳条件的确定
        2.3.3 草酸的解吸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硝基苯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吸附解吸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时间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2 等温吸附模型
        3.3.3 pH值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4 吸附剂用量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5 温度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6 离子强度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7 Pb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8 胡敏酸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9 有机溶剂对n-HAp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3.3.10 硝基苯的解吸
    3.4 小结
第四章 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物吸附硝基苯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材料的表征
        4.2.3 吸附解吸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Ap-GEL复合材料的表征
        4.3.2 时间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3 pH值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4 吸附剂用量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5 温度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6 离子强度和胡敏酸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7 有机溶剂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8 Pb对HAp-GE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4.3.9 硝基苯的解吸
    4.4 小结
第五章 骨粉吸附硝基苯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骨粉的制备
        5.2.2 吸附解吸试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时间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2 pH值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3 吸附剂用量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4 温度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5 离子强度和胡敏酸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6 有机溶剂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7 Pb对骨粉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5.3.8 硝基苯的解吸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腐殖酸对NMRI鼠骨胶原分子聚合能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柔性悬浮载体复合多级A/O-MBBR系统运行特性探究[D]. 常长越. 西安工程大学, 2021
  • [2]《关于天然产物在氧化铁矿石浮选中应用的文献综述》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卢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磁性粒子固定简青霉吸附处理Cd2+-苯酚复合污染废水的研究[D]. 谢浩. 湖南大学, 2015(03)
  • [4]饮用水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D]. 胡兰兰. 兰州交通大学, 2013(03)
  • [5]对硝基酚(PNP)降解菌在废水处理及土壤污染修复中应用[D]. 张蕾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黄腐酸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刘军蔚,康鹏德,裴福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05)
  • [7]离子交换树脂改性及在起爆药废水中应用研究[D]. 王菲.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 [8]四川省松潘县大骨节病致病因素研究[D]. 任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
  • [9]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腐殖酸的研究[D]. 罗周. 东华大学, 2010(08)
  • [10]高表面活性磷灰石材料应用于吸附草酸和硝基苯的研究[D]. 孙榕.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腐植酸对NMRI小鼠胶原蛋白聚合能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