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地卖5.29亿

广州5地卖5.29亿

一、广州5地卖出5.29亿(论文文献综述)

何宜伦[1](2021)在《基于selu改进的房地产业神经网络选股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之一。房地产业自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占GDP总量的6.96%,房地产行业仍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不过潜藏的房地产泡沫风险让投资者心有顾虑,带来了选股和择时上的困难,因此选股需要更加有效的方式。神经网络是目前逐渐热门起来的一种选股策略方式。本文选取了房地产行业A股股票29个指标从2016年1月到2020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下一个月股票的涨跌来进行预测。同时,本文引入了扩展型指数线性单元激活函数(SELU)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选取BP、RBF、CNN、RNN、GRU在内的五个神经网络验证selu激活函数的实际效果是否已优化,然后从三个角度对整个模型的优化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的角度主要是包括分类能力、泛化能力和算法效率。最后将滚动回测的方式应用到模型上,从收益角度进一步论证selu函数的优化能力。最终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综合得出选股能力最好的模型构建投资策略。实证结果表明,selu激活函数在CNN、RNN、GRU这三个神经网络中有着良好的表现,而在BP和RBF这两个前馈神经网络中并没有优异的表现。综合selu激活函数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中的表现来看,selu函数在GRU神经网络中的应用效果是最好的,AUC值、F1-score和收益率都超过了其它的神经网络模型。以GRU神经网络建立的选股策略各期平均所获得的收益情况要高于其他模型,能够帮助投资者在房地产板块获得超额收益。

刘福华[2](2020)在《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 ——以东方精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2020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进行了大幅修改,进一步放宽了定向增发的准入门槛、基准日和限售期等规定,这会使我国资本市场再次掀起定向增发的浪潮,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定期增发所针对的特定发行对象也多为内部大股东,或者合作亲密的关联方。定期增发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无形中为大股东或关联方提供了利益输送机会。我国放宽定向增发融资规则的同时,更需加大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力度。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对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众多国内外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为依托,采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隧道挖掘”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选取东方精工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定向增发背后的利益输送问题。本文主要从定向增发停牌时机及基准日的选择、信息披露情况、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行为、大股东资产套现行为这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研究,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其短期公告效应,并利用财务绩效分析法考察了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变化。研究表明,东方精工通过定向增发向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首先,在停牌时机的选择上,公司有阻止公司股价伴随市场行情大涨而匆忙停牌之嫌,目的在于避免提髙定向增发的成本;其次,东方精工选择了股票均价最低的董事会决议日作为定价基准日,降低了大股东的认购成本;接着,东方精工在定向增发预案修订稿发布前通过公布负面消息打压股价,预案修订稿发布后大量释放利好消息抬高公司股价,上述操作存在利用信息披露操纵股价的嫌疑;再次,东方精工在定向增发前通过大幅增加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方式来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从而拉低股价;最后,在定向增发之后,大股东在股价较高位大量减持手中的流通股,从而获得高额价差收益。上述行为使大股东以相对较少的资金获得了大量的股票,缓解了大股东的资金压力,但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上述利益输送行为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经济后果:预案修订稿发布后,股票市场表现低迷;公司长期财务绩效也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结合东方精工的案例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对大股东减持行为加大监管力度;第二,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第三,加强信息披露;第四,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希望上述意见能为监管部门制定并完善定向增发监管政策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孙艳[3](2019)在《B2C模式下电商退货管理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B2C商城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网购已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B2C电商平台业务量增长的同时,顾客退货数量也在快速增长,顾客越来越注重商品和售后服务的质量,退货成本也越来越高。退货服务作为网络营销中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也是电商企业与顾客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退货被电商企业和网购平台视为管理和改善顾客关系、以及建立顾客忠诚度的好机会。B2C电商网络购物背景下,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并结合电商企业的实际的基础上,界定并明确了退货管理、顾客忠诚等变量的概念和维度;引入了退货满意度和顾客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责任归因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了相关性假设、中介效应假设和调节效应假设,构建了电商退货管理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同时设计了几个主要变量的表现量表,并设计了退货管理对顾客忠诚影响研究的调查问卷,以曾经有B2C电商退货经历的顾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601份,用相关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实证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电商退货管理及其五个子维度(访问支持、友好互动、通信支持、过程便利性、过程易用性)对退货满意度、顾客信任、顾客忠诚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信任在电商退货管理及其五个子维度(访问支持、友好互动、通信支持、过程便利性、过程易用性)与顾客忠诚两者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退货满意度和顾客信任在电商退货管理及其五个子维度(访问支持、友好互动、通信支持、过程便利性、过程易用性)与顾客忠诚两者间产生链式中介效应;责任归因在电商退货管理与顾客信任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即顾客越认为退货是由于商家原因造成的、经常发生的且这类退货原因实际是商家可控的,退货管理对顾客信任的正向影响越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管理建议:不断改善退货管理服务,提高顾客的忠诚意愿;按责任归因合理分配资源,提高退货服务补救效益;总结退货处理经验,从源头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最后,指出了研究局限及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石娜娜[4](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陈慧[5](2018)在《湖南常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的联合体模式探索》文中提出常德市在湖南的西北方位,位于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境内拥有洞庭湖水系、沅江以及澧水等丰富的水资源。自西晋时期“武陵七县通出好茶”开始,有史料记载的常德茶叶生产历史已有1900余年。直至清朝,常德红茶曾经作为“湖红”的代表之一,运往汉口的年出口贸易量是当时全国红茶的年出口贸易总量的40%。常德红茶产业在湖南省甚至是全国红茶市场上一直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红茶市场近几年来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红茶产量逐年上升,有显着扩张的势头,这股红茶热潮推进了全国各地红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常德红茶产业作为一个重焕生机的老产业,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新潮的流行要点,机会和挑战同在,怎样依托有利的内、外在条件,在国际国内茶叶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常德红茶产业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和目标。本课题先从理论研究入手,运用规模经济、交易费用、专业化分工、利益博弈等理论分析探索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机制的运营模式。然后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常德市红茶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概述,并用SWOT法对常德市红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常德市红茶产业仍然处于传统茶产业向现代茶产业转型的过程当中,明确了建立现代茶业产业化联合体机制对常德红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以“泰和合”茶庄为例,研究常德红茶产业历史上的经营组织运营模式。接着阐明了常德市红茶产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化联合体的现实需求,分析了产业化联合体的构建原则,借鉴其他地方、行业的产业化联合体机制建构的经验,结合常德市红茶产业的现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了常德市红茶产业现代产业化联合体机制的结构模型,以及针对该联合体机制建立了运行管理制度,以期为政府出台具体扶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常德市红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李良艳[6](2017)在《人民币期货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外汇期货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已经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汇率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金融衍生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和浮动汇率制度不断盛行,它在促进对外贸易、对外投资便利化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频发,场内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数量和流动性指标大幅提升,外汇期货更加凸显其作为外汇衍生品最重要交易品种的地位,成为当前各大经济体和金融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热点和风向标。同时,外汇期货属于一种汇率风险管理工具,是汇率价格的发现者,成为反映汇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汇率的双向波动态势和幅度会更加明显。我国的实体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将会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为规避这种风险,必然寻求汇率衍生工具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对冲,就很难应对不确定性所带来得复杂的市场风险。目前,从在岸来看,我国只有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的场外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仍处于空白,同国际成熟的外汇衍生品市场相比,不管在交易品种还是交易规模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长远发展而言,要加强未来对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的控制,就需要在完善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同时,逐步建立在岸市场,以形成境内和境外的人民币期货市场互动发展,增强在全球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话语权,深化和丰富我国的外汇市场体系,形成外汇即期、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完整的衍生晶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文章以国际化视野下的人民币期货发展作为核心,沿着过去-现在-未来为时间轴主线贯穿整个人民币期货市场研究过程,以外汇期货的经济功能和外汇理论为指导,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统筹离岸和在岸两个市场来全面分析人民币期货发展状况,以期深入挖掘人民币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在微观研究层面,本文从人民币期货发展的源头入手,分析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期货发展历程。针对当前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划分为萌芽和逐步推进两个阶段,分别阐述合约内容和交易机制的变化。同时,结合分析在岸人民币期货试点失败的症结所在,深层次剖析影响人民币期货发展的汇率、利率和资本管制三大重要因素。在上述基础上,论证人民币期货发展的实质,采用ECM-BGARCH、VECM和修正信息份额MIS模型、VECM-EGARCH模型对人民币期货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以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人民币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及套保比率的有效性,从期货/现货领先滞后关系和价格贡献度两个角度测量人民币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除此之外,从波动集聚、短期波动溢出和长期波动溢出三个方面研究人民币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纵观本国市场发展的同时,文章也借鉴了其它国家本币期货发展经验,基于发展阶段的相关性、面临形势的相似性以及结果的一致性,选取了印度、巴西和俄罗斯这三个金砖国家,进一步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背景下探究这三个金砖国家本币期货发展的路径以及对人民币期货的启示。作为当前国内人民币期货研究的薄弱区,本文阐发了对于未来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期货市场化的方向展望,规划了人民币期货发展的市场路径,即在发挥香港交易所在境外人民币期货市场的桥头堡作用,完善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的同时,遵循推出交叉汇率外汇期货、人民币外汇期货先后顺序重建在岸人民币期货市场,构建境内完整的外汇衍生体系。希望此文能引发更多反响和学者同仁的建议,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宏伟[7](2017)在《中国企业参加国际原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自2008年之后,美国页岩油的产量不断增加,国际石油的供需关系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与此同时世界主要石油供应地区动荡不安,造成了石油供应的波动,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石油价格的走势。2016年,全球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石油输出垄断性组织OPEC石油集团,采取了减少供应量提升国际油价的政策,最终实现了OPEC组织成员国内部的利益最大化。国际市场中,原油商品的价格由年初的28.44美元/桶涨到年中的50美元/桶左右。随着可探明的国际原油储备的逐年下降和人们对原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国际油价在不断攀升,并且不断突破最高点创下新的价格记录。但是在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从110美元/桶降到了35美元/桶,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和剧烈的波动。客观地说,我国原油市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还比较微弱;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我国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客观上需要利用原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转移和规避价格风险,稳定地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盈利目标。期货市场主要有两大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本文立足于原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通过选取近三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我国期货市场的有效性。通过案例分析,剖析当前我国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业务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我国目前原油期货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原油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蒋方珍[8](2017)在《基于市盈率模型的大华股份投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需求自古以来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国际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内安全防范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今社会,安防产品和服务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伴随着人们对社会安全需求的不断升级,安防市场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安防行业的股票也在证券市场上备受青睐。本文选取安防行业上市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华股份,代码:002236.SZ)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攻读MBA期间所学知识对其投资价值展开研究和分析。本文采用“自上而下”的投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国内外经济背景及安防行业发展现状,并对安防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及趋势进行评价,为评估大华股份价值奠定基础;其次,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经营状况,并运用“九力模型”,确定其市场竞争力;第三,运用市盈率估值模型,以财务数据为依据,对大华股份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大华股份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本文结论:第一,2016年12月30日(2016年股市最后一个交易日),大华股份股票的理论价值估值是19.05元,而2016年12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3.68元,推荐投资者买入。第二,大华股份作为安防行业龙头,其卓越的成长能力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将持续表现在股价上,建议投资者长期持有。本文研究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对大华股份投资价值的分析,探究适合安防行业特点的投资价值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帮助投资者了解大华股份的行业竞争力及经营情况,为投资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资建议。

谢丽莹[9](2017)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招商银行和萃一期为例》文中指出自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18个季度上升以来,不良资产的处置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比较大,不利于自身资金周转和经营活动的同时更是破坏了我国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为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快速恶化,探索更多的不良资产处置办法以化解银行体系风险积累迫在眉睫。与商业银行过去清收重组、自主核销以及不良资产对外转让等手段相比,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工具具有使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快速出表的优势。2015年12月,我国暂停八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正式重启,在这一重启的新阶段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并对不良资产持续上升的原因做出了详细的解释。然后,通过重点分析此次重启的首批产品“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情况、交易结构、现金流偿付机制以及增信措施等方面,总结此次产品的成功之处与发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则介绍了美国和韩国两个发达国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背景和交易模式。最后结合国外先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提高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强化信息披露机制以及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国其他银行提供一些借鉴。

徐龙泉[10](2017)在《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促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是一座具有深厚慈善文化底蕴的友善之城。自2012年《上海市募捐条例》实施两年多以来,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建立了市级募捐信息服务平台,极大地鼓励了公众参与慈善、监督募捐的热情。条例实施两年至2014年底,上海市直接接受捐款总额达61.29亿元。但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慈善事业具有滞后性。目前上海慈善事业仍然属于小众事业,距离大众还较远。另一方面,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在社区层次上研究上海捐赠行为的促进机制对于形成人人自觉慈善的氛围和上海慈善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从计划行为理论和利他主义理论出发,分析上海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现状,研究慈善捐赠的运行机制。研究框架由理论依据、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章回应了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上海慈善捐赠的现状,第四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上海慈善捐赠社区化、市场化和单位化的运行机制,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影响上海社区慈善捐赠的因素,第六、七章为全文的重点,经验的借鉴以及促进机制的实施策略。针对上海市慈善事业现状,并结合慈善捐赠运行机制评估结果,得出慈善捐赠社区化的运行机制优于单位化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因此,应着力研究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促进机制。为此,笔者编制了《上海社区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现状的调查问卷》,抽取上海市三个区的居民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取和确定影响城市居民慈善捐赠行为因素的指标并利用回归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依据数据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促进机制:一是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参与机制,主要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慈善基金会和社区慈善超市参与以及社区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展开。二是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激励机制,捐赠不留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让每个人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一些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是必要的。三是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约束机制,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约束力量,这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四是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宣传机制,大部分人都有本能的同情心,但需要挖掘、动员、引导和激发,才能把善心转化为善行。

二、广州5地卖出5.29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5地卖出5.29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elu改进的房地产业神经网络选股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特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回顾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回顾
        2.2.1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2.3 套利定价理论
        2.2.4 扩展型指数线性单元激活函数(SELU)
第3章 问题描述与分析
    3.1 研究问题描述
    3.2 研究问题分析
第4章 神经网络选股策略方案设计的理论框架
    4.1 模型选择依据
        4.1.1 前馈神经网络
        4.1.2 卷积神经网络
        4.1.3 循环神经网络
    4.2 方案评价依据
第5章 神经网络选股策略方案设计
    5.1 方案设计思路
    5.2 房地产选股指标构建
    5.3 数据获取和数据预处理
    5.4 模型设计和评估
        5.4.1 模型评价指标
        5.4.2 GRU神经网络
        5.4.3 BP神经网络
        5.4.4 RBF神经网络
        5.4.5 CNN神经网络
        5.4.6 RNN神经网络
    5.5 模型对比分析
第6章 选股方案的实施方法及评估
    6.1 回测检验
    6.2 多模型比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 ——以东方精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定向增发及利益输送概述
    第一节 定向增发的概述
        一、定向增发制度演变
        二、定向增发的现状
    第二节 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概念及手段分析
        一、利益输送的概念
        二、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具体方式
    第三节 定向增发及利益输送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隧道挖掘”理论
第二章 东方精工定向增发案例介绍
    第一节 东方精工公司简介
        一、公司基本概况
        二、定向增发的背景及动因
    第二节 定向增发实施过程及具体方案
        一、定向增发实施过程
        二、定向增发最初预案
        三、定向增发预案修订稿
    第三节 定向增发后股权变动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一、前十大股东变化明显
        二、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发生变更
第三章 东方精工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判断与分析
    第一节 定向增发背后利益输送行为分析
        一、选择股票均价最低的日期作为定价基准日
        二、通过选择停牌时机操纵定向增发价格
        三、利用信息披露影响股价涨跌
        四、定向增发前进行负向盈余管理
        五、定向增发后进行资产套现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短期公告效应分析——事件研究法
        二、财务绩效分析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B2C模式下电商退货管理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退货管理相关理论
    2.2 退货满意度相关理论
    2.3 顾客信任相关理论
    2.4 顾客忠诚相关理论
    2.5 责任归因相关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
        3.1.1 相关概念界定
        3.1.2 退货管理与退货满意度
        3.1.3 退货管理与顾客信任
        3.1.4 退货管理与顾客忠诚
        3.1.5 退货满意度与顾客信任
        3.1.6 顾客信任与顾客忠诚
        3.1.7 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
        3.1.8 退货满意度和顾客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
        3.1.9 责任归因的调节作用
    3.2 模型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变量测量
        4.1.1 退货管理
        4.1.2 退货满意度
        4.1.3 顾客信任
        4.1.4 责任归因
        4.1.5 顾客忠诚
    4.2 问卷设计
    4.3 调查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分析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2.1 数据正态性检验
        5.2.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2.3 信度分析
        5.2.4 效度分析
        5.2.5 数据拟合度分析
    5.3 相关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退货管理与顾客忠诚
        5.4.2 退货管理与退货满意度
        5.4.3 退货管理与顾客信任
        5.4.4 退货满意度与顾客信任
        5.4.5 顾客信任与顾客忠诚
    5.5 中介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
        5.5.1 顾客信任的中介效应
        5.5.2 退货满意度和顾客信任的链式中介效应
        5.5.3 责任归因的调节效应
    5.6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电商企业和网购平台管理建议
    6.1 管理建议
    6.2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B2C模式下电商退货管理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来源
        1.2.1 垄断优势论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3 内部化理论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5 价值链理论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难点和不足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走出去”战略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3.2.1 国美进军香港
        3.2.2 苏宁的国际化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选择
        3.4.2 模型设计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5.1 “走出去”战略
        5.1.1 “走出去”的内涵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5.1.3 “走出去”的概况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6.1 跨境电子商务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6.1.2 跨境网络零售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6.6.4 改进物流效率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1 “一带一路”倡议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8.2.1 中亚五国
        8.2.2 东南亚十一国
        8.2.3 南亚八国
        8.2.4 独联体七国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湖南常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的联合体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茶产业相关研究现状
2 产业化联合体理论研究
    2.1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概念及特征
    2.2 国外关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探索研究
    2.3 国内与农业联合体相关的研究
    2.4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机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常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常德市环境分析
    3.2 常德红茶的起源与发展
    3.3 常德市红茶产业问卷调查分析
    3.4 常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4 常德市红茶产业SWOT战略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分析
    4.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4.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4.4 威胁(Threats)分析
    4.5 SWOT矩阵构造
    4.6 本章小结
5 常德市红茶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研究
    5.1 常德市红茶产业化联合体需求分析
    5.2 “泰和合”茶号运营模式研究
    5.3 常德市红茶产业现代产业化联合体模型的构建与管理
    5.4 建设常德市红茶产业联合体的思考
6 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湖南常德市红茶产业相关政府部门调查问卷
附录2:湖南常德市红茶产业茶企负责人调查问卷
附录3:湖南常德市红茶产业茶农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6)人民币期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结构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外汇期货: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第一节 外汇期货经济功能理论
        一、套期保值
        二、价格发现
        三、关于外汇期货经济功能的述评
    第二节 外汇期货市场理论
        一、外汇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
        二、外汇期货市场的有效性
        三、外汇期货市场的其他
        四、关于外汇期货市场理论的述评
    第三节 关于人民币期货发展的研究
        一、人民币期货发展的动因分析
        二、人民币期货市场建设的路径分析
        三、人民币期货发展研究评述
    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期货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在岸人民币期货的发展
    第二节 离岸人民币期货的发展
        一、萌芽阶段
        二、逐步推进阶段
    第三节 影响人民币期货发展的因素
        一、汇率因素
        二、利率因素
        三、资本管制因素
    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期货发展实证分析
    第一节 外汇期货理论
        一、外汇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
        二、外汇期货的交易功能
    第二节 人民币期货套期保值测度研究
        一、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
        三、实证分析
    第三节 人民币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一、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人民币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一、模型构建与研究方法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小结
第五章 金砖国家本币期货发展路径探究及其对人民币期货的启示
    第一节 国际外汇市场的发展
        一、全球外汇市场发展
        二、国际外汇期货市场发展
    第二节 金砖国家本币期货发展路径探究
        一、印度卢比期货发展路径
        二、巴西雷亚尔期货发展路径
        三、俄罗斯卢布期货发展路径
    第三节 金砖国家本币期货发展路径对人民币期货的启示
        一、印度卢比期货市场经验的启示
        二、巴西发展本币期货的经验总结
        三、俄罗斯发展本币期货的启示
    小结
第六章 发展人民币期货市场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完善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
        一、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局限
        二、需要完善的方面
    第二节 推进在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建设
        一、发展在岸人民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二、重建在岸外汇期货市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企业参加国际原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套期保值理论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套期保值模型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结构和内容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特色创新以及不足
第2章 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和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概况
    2.1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概述
        2.1.1 美国原油期货市场
        2.1.2 英国原油期货市场
        2.1.3 新加坡原油期货市场
        2.1.4 日本原油期货市场(TOCOM)
    2.2 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概况
第3章 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3.1 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其作用
    3.2 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
        3.2.1 套期保值的经济原理
        3.2.2 实现套期保值目标的市场基础
    3.3 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的实证分析
        3.3.1 走势图分析
        3.3.2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3.3.3 基差分析
    3.4 实证分析结论
第4章 原油企业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4.1 广州石化案例
        4.1.1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概况
        4.1.2 套期保值效果分析
    4.2 中国国航案例
        4.2.1 国航概况
        4.2.2 套期保值效果分析
    4.3 企业套期保值中存在的问题
        4.3.1 盲目入市
        4.3.2 套期保值风险评估不足
        4.3.3 套期保值过程的风险控制
        4.3.4 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第5章 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5.1 政府管理体系不完善
        5.1.1 立法不完善,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权限不明确
        5.1.2 政府监管力度过重,导致行业自律性架空
        5.1.3 政府监管滞后,行业发展受阻
    5.2 国内原油消耗量大,原油期货交易品种缺乏
    5.3 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缺陷,套期保值者操作行为不规范
第6章 建立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策略
    6.1 创造合适的发展环境
        6.1.1 完善期货市场的立法
        6.1.2 完善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
        6.1.3 完善期货行业组织协会的行业自律职能
    6.2 建立和完善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定价体系
    6.3 建立并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6.4 构建多层次的石油金融一体化资本市场
    6.5 增加期货的交易品种,加强期货和现货的市场联系
    6.6 普及石油期货知识,培育机构投资者
    6.7 强化期货交易所的自我监管能力
        6.7.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制约能力
        6.7.2 加强对经纪业务的监管力度
        6.7.3 完善会员管理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市盈率模型的大华股份投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理论
        1.2.2 国内相关理论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和论文思路
        1.3.2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的相关理论
    2.1 上市公司价值
    2.2 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2.2.1 相对估值法
        2.2.2 绝对估值法
第三章 宏观行业基本面分析
    3.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1.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2 我国安防行业发展现状
        3.2.1 历史沿革
        3.2.2 行业发展特点
        3.2.3 市场潜力分析
        3.2.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本面分析
    4.1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4.1.1 公司基本情况
        4.1.2 公司股本结构
    4.2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现状
        4.2.1 相关财务数据列示
        4.2.2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4.2.3 主营业务成本分析
        4.2.4 毛利率分析
    4.3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4.3.1“九力”分析模型
        4.3.2 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较
第五章 基于市盈率模型的大华股份价值评估分析
    5.1 相关财务数据列示
    5.2 市盈率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5.2.1 每股收益E的确定
        5.2.2 派息比率b的确定
        5.2.3 股息增长率g的确定
        5.2.4 贴现率r的确定
    5.3 市盈率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5.3.1 计算结果
        5.3.2 市场表现分析
    5.4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9)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招商银行和萃一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1 现金流分析原理
    2.2 资产重组原理
    2.3 风险隔离原理
    2.4 信用增级原理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
    3.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4 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分析
    4.1 证券发行信息
    4.2 交易结构分析
    4.3 资产池情况
    4.4 现金流偿付机制
    4.5 信用增级措施
    4.6 产品特点总结
5 美国、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与启示
    5.1 美国RTC的不良资产证券化
    5.2 韩国KAMCO的不良资产证券化
    5.3 美国、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6 对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6.1 鼓励投资者多元化扩大市场容量
    6.2 加强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
    6.3 培育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
    6.4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促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1.3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查阅法
        1.4.2 层次分析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多元统计分析法
第二章 慈善捐赠社区促进机制的基础理论
    2.1 慈善
        2.1.1 慈与善
        2.1.2 慈善捐赠事业
    2.2 上海社区结构
        2.2.1 单位社区
        2.2.2 混合社区
        2.2.3 单一阶层社区
    2.3 慈善捐赠社区促进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计划行为理论
        2.3.2 利他主义理论
第三章 上海慈善捐赠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3.1 上海慈善捐赠发展的概述
        3.1.1 制度建设完善,居民慈善意识较高
        3.1.2 关注领域不断扩展,活动方式多元化
        3.1.3 资金筹集稳定,文化宣传力度大
        3.1.4 慈善捐赠平台快速发展,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3.2 上海慈善捐赠项目化
        3.2.1 全民爱心慈善项目
        3.2.2 红十字系统项目
        3.2.3 老年人关爱项目
        3.2.4 其他慈善项目
    3.3 上海慈善捐赠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3.3.1 以单位化为主导,政府依赖性过强
        3.3.2 市场化效应凸显,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3.3.3 社区化成为趋势,有效机制不成熟
第四章上海慈善捐赠运行机制评估模型构建及评估
    4.1 评估模型的选择与基本简介
        4.1.1 评估模型的选择
        4.1.2AHP模型的基本简介
    4.2 上海慈善捐赠运行机制评估指标体系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基于AHP上海慈善运行机制评估
        4.3.1 建立AHP层次结构模型
        4.3.2 构造判断矩阵
        4.3.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4.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3.5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上海社区慈善捐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上海市社区居民慈善捐赠的调查分析
        5.1.1 调查设计
        5.1.2 调研数据分析
        5.1.3 调研结论
    5.2 社区居民慈善捐赠影响因素分析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5.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2.3 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5.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影响社区居民慈善捐赠的实证研究
        5.4.1 慈善捐赠态度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5.4.2 慈善捐赠主观规范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5.4.3 利他主义倾向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5.4.4 社区慈善文化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5.4.5 社区慈善捐赠平台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5.4.6 慈善捐赠激励机制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慈善捐赠社区促进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6.1 国外社区慈善捐赠的运作机制
        6.1.1 慈善资金募集和增值
        6.1.2 慈善项目的运营管理
        6.1.3 慈善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6.2 国外社区慈善捐赠的私人参与机制
        6.2.1 私人捐赠
        6.2.2 志愿服务
    6.3 国外社区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
        6.3.1 对社区慈善捐赠平台的财政激励
        6.3.2 对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
        6.3.3 对慈善捐赠者的荣誉激励
        6.3.4 对慈善捐赠者的信仰激励
第七章 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促进机制
    7.1 慈善捐赠的社区参与机制
        7.1.1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慈善捐赠
        7.1.2 社区慈善基金会的建立与参与
        7.1.3 社区慈善爱心超市的建设参与
        7.1.4 社区志愿者服务参与
    7.2 慈善捐赠的社区激励机制
        7.2.1 社区慈善捐赠税收激励
        7.2.2 社区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7.2.3 政府的财政激励
    7.3 慈善捐赠的社区约束机制
        7.3.1 社区募捐活动的严格管理
        7.3.2 募捐财务信息的定期公开
        7.3.3 建立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7.4 慈善捐赠的社区宣传机制
        7.4.1 慈善文化的社区宣传
        7.4.2 志愿服务的社区宣传
        7.4.3 创新慈善文化社区宣传的手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广州5地卖出5.29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elu改进的房地产业神经网络选股方案设计[D]. 何宜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 ——以东方精工为例[D]. 刘福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B2C模式下电商退货管理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 孙艳.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4]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5]湖南常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的联合体模式探索[D]. 陈慧.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6]人民币期货发展研究[D]. 李良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中国企业参加国际原油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研究[D]. 刘宏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1)
  • [8]基于市盈率模型的大华股份投资价值研究[D]. 蒋方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9]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以招商银行和萃一期为例[D]. 谢丽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10]上海慈善捐赠的社区促进机制研究[D]. 徐龙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

标签:;  ;  ;  ;  ;  

广州5地卖5.29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