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声力学特征

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声力学特征

一、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声力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宋国民[2](2021)在《渤中凹陷19-6构造区太古界潜山变质岩裂缝型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渤中19-6构造区位于渤海湾盆地的渤中凹陷西南部,2016年于变质岩潜山储集层中获得高产油气流,成为渤中凹陷重要的油气增长点。研究区内潜山无论在时代、埋深、岩性、储层类型、储层特征等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论文在对潜山岩性、储集空间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力学试验,结合构造背景,寻找研究区裂缝型储层的成储机理及控制因素。论文从渤中凹陷渤中19-6构造区9口钻井的岩芯、璧芯观察、薄片镜下鉴定入手,对变质岩潜山储层的岩性与储集空间等方面进行识别与描述。研究区共识别出13种变质岩与6种侵入岩,其中侵入岩为后期浅成侵入脉体。花岗质变质岩为研究区主体岩性,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可分为区域变质岩及动力变质岩两大类,根据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在研究区共识别出13种岩石类型。根据岩石中斜长石比率,可分为花岗闪长质与二长花岗质两大类主体岩性,且两类岩性在平面上具有南北分区的特点。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岩芯、璧芯和薄片的观察描述,识别出孔隙和裂缝两类储集空间。其中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晶内溶孔、溶蚀孔。裂缝主要包括构造缝和溶蚀缝,构造缝又根据力学性质识别出两类主要裂缝类型,张性缝和剪切缝。研究区储集空间以裂缝型储层为主。由于研究区位于水下,取芯少,裂缝观察及描述存在不足,故借助成像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统计及分析。依据钻井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可自上而下为风化壳、风化裂缝带、潜山内幕裂缝带。在对裂缝识别及分带时发现,薄片中碱性长石往往发育晶内裂缝,而斜长石则较少发育裂缝。另外,单井自上而下岩性相近的情况下,往往在风化裂缝带与内幕裂缝带之间,或两条内幕裂缝带之间存在致密带。因而本次研究中通过力学试验寻找差异成缝机理。力学试验中样品选自渤海湾盆地东北缘辽宁鞍山、兴城等地太古代变质岩、花岗岩。岩石力学试验表明同等构造应力下,岩石成缝能力与岩性相关,成缝能力为变质二长花岗岩>变质花岗闪长岩>片麻岩,成缝差异与暗色矿物含量、斜长石、碱性长石的相对比例有关。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岩性分区、储层分带及岩石力学试验等,分析研究区裂缝型储层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潜山优质储层发育主要受风化作用、岩石类型、构造作用的影响。潜山顶部受风化作用、构造作用控制形成风化裂缝带,潜山中部受岩性、构造控制下形成内幕裂缝带。在平面上,北部岩性以二长花岗质岩石为主,南部以花岗闪长质岩石为主。北部同时受到古地貌、构造作用的影响,南部以构造作用为主,因此北部裂缝型储层较南部更为发育。

张立安,曹龙,崔名喆,吴穹螈,穆朋飞[3](2020)在《古潜山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发育机制及地质建模》文中认为渤海BZ28油田为下古生界潜山裂缝性油气藏,各井钻遇碳酸盐岩储层厚度0~350 m。针对油田储层展布认识不清、单井厚度差异大、生产动静态矛盾等突出问题,综合录井岩屑、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岩矿分析、非常规测井(成像测井、核磁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总结古潜山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发育机制及地质模式。结果表明:平面上,白云岩发育区带决定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展布范围;垂向上,下油组地层主要为内幕溶蚀型储层,上油组地层主要为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在此基础上应用Petrel软件建立双孔介质储层地质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为28-1油田及其他相似油田的开发方案调整及挖潜提供更可靠的地质基础。

王勇,熊伟,林会喜,伍松柏,安天下,刘瑞娟,向立宏,尹丽娟,孟伟,张顺[4](2020)在《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潜山差异性的形成演化、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控藏模式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该区潜山油气勘探。在潜山分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系统恢复、分类对比和典型解剖等方法,揭示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不同类型潜山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性,分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下古生界主要发育高位新盖侵蚀残丘潜山、中位古盖拉张断块潜山、中位新古盖拉张剪切断块潜山、中位中古盖挤压拉张断块潜山和低位古盖拉张滑脱断块潜山5种潜山类型。不同类型潜山的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各具特色,其中,高位新盖侵蚀残丘潜山的发育受隆升、侵蚀作用控制,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油源和盖层条件,表现为"单向供烃、砂体-不整合岩溶体联合输导、残丘控藏"的成藏模式;中位古盖拉张断块潜山的发育受掀斜、断裂作用控制,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储集条件,表现为"单向供烃、顺向断层输导、反向断层控藏"的成藏模式;中位新古盖拉张剪切断块潜山的发育受反转、翘倾和走滑切割作用控制,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输导条件,表现为"多源供烃、断溶体立体输导、断裂控藏"的成藏模式;中位中古盖挤压拉张断块潜山的形成受强烈挤压、拉张滑脱作用控制,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储集条件,表现为"多源供烃、断缝体输导、断褶控藏"的成藏模式;低位古盖拉张滑脱断块潜山的形成受强烈拉张滑脱作用控制,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输导条件,表现为"顶部供烃、断缝体输导、断裂控藏"的成藏模式。

侯静宇[5](2020)在《济阳坳陷古近系细粒岩(泥页岩)及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常规砂岩油气藏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非常规细粒岩(泥页岩)油气藏勘探逐渐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关注的热点。同时,如何在低成本有效益前提下实现从常规砂岩油气藏向非常规细粒岩(泥页岩)油气藏的勘探,也随之成为石油公司重点关注和探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济阳坳陷古近系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综合录井资料、泥页岩高产井和三维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可形成工业性油气藏的细粒岩(泥页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通过岩心、薄片、综合录井资料、沉积相和已发现油藏关系,对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1)细粒岩(泥页岩)储集层特征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的细粒岩(泥页岩)储集层是济阳坳陷沙三、沙四段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价值泥页岩油气藏的主要储集层,L42、L19井、Yi21井、S25和S26等井中的工业性泥页岩油气储集层均属该类型。裂缝是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泥页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裂缝的发育与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的类型、断开岩层的岩性及其演化程度有关,其中,在顺坡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中,断层中下部位的泥页岩裂缝及储集性能较好。平坡断层-岩层组合构造(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中,断层中间部位泥页岩裂缝及储集性能较好。(2)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在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中,砂泥界面和细粒岩(泥页岩)中常发育裂缝,这些裂缝在录井、岩心中显示有较好含油性,构成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在垂向上,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的发育与砂岩-细粒岩组合随深度变化的力学性质变化有关,主要分布在2000m以下的塑性、弹性与破裂阶段。根据砂体形态大致可将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分为三类:透镜型、舌型和葫芦型。以上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中泥质岩裂缝发育程度与构造高低、砂泥岩相对厚度、砂岩粒度等有关。当在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泥页岩裂缝贡献度会进一步增大。(3)建议石油公司重视对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的研究与勘探,加强对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细粒岩(泥页岩)储集层的研究和勘探。

王永臻[6](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马钰凯[7](2020)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潜山油气增储领域。在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与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探究构造演化对煤系烃源岩生烃规律、优质储层发育、潜山圈闭形成等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是潜山油气成藏研究的重点,对油气增储上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黄骅坳陷上古生界潜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露头及井震资料,整理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究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表明:(1)华北地台经历克拉通化、稳定发育、裂解破坏和伸展裂陷的演化过程,在此背景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充填,建立在稳定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之上,在经历中、新生代“两期改造,两期建造”之后,石炭-二叠系最终呈现出残留盆地特征;(2)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是潜山烃源岩的主力层系,构造演化控制其生烃过程存在2个阶段,分别对应燕山早中期和喜山期,生烃模式包括持续埋藏型、早抬晚埋型和间歇埋藏型,此外研究区内二次生烃门限大于一次生烃门限,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口深凹区为生烃最有利区带;(3)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为辅,原生孔隙较少,断裂造缝作用对储层改造的有效范围是距离主干断层759m以内,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分为有机酸溶蚀-大气淡水淋滤复合模式、有机酸溶蚀主导模式、大气淡水淋滤主导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分布最广且改造强度最大;(4)研究区发育的潜山圈闭类型包括背斜圈闭、逆冲圈闭、古地貌圈闭和掀斜断块圈闭,不同类型的圈闭在构造演化控制下具有各异的形成过程,其中掀斜断块圈闭分布最为广泛,背斜圈闭主要分布在南部,古地貌圈闭主要分布在北部,逆冲圈闭零星分布。对典型潜山油气藏进行解析,发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分为古生古储型和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在构造演化控制下体现出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圈闭的合理配置。诸如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北-埕海北部地区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的区域,有利于潜山油气聚集成藏。上述分析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吕雪莹[8](2019)在《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文中认为黄骅坳陷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油气多层系富集且非均质性强,以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差异富集为出发点,以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依据潜山成因及其圈闭特征,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其中断块-地貌型分布于北区印支期古隆起两翼,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原油物性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湿气为主;断块-断鼻型则全区广泛分布,油气呈多层系分布,流体性质变化大;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分布在南区,中生界原油富集、物性较差,二叠系油气富集、原油物性及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以产气为主。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生标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并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展开精细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发育的3套主力烃源岩对应形成了3大类原油和2大类天然气。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下古生界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则以古近系供烃为主、C-P为辅,且北部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而南部原油源自Ek2、天然气源自C-P;背斜型油气藏古生界油、气均为源自C-P的煤成油、气;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原油以Ek2供烃为主、天然气则源自C-P。受地层温压条件及烃源岩演化程度影响,油型气几乎均为干酪根裂解气,煤型气则存在原油裂解和干酪根裂解两种成因。依据油气输导格架及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了油气充注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模型下油气充注动、阻力的表征方法,进而选取典型潜山分析了中-古生界油气充注动、阻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发育有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断控压差侧向充注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等3种油气充注模型,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柱所受最大浮力分别为0.044 MPa、0.048 MPa。不同充注模型油气充注动力来源差异明显。其中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主要适用于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断裂带与储层间的压力差,可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得到;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则在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及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均适用,充注动力为古近系烃源岩与储层间压力差;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则适用于背斜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剩余压力差。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均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是油气充注的主要阻力;中生界及上古生界砂岩孔喉结构发育,除地层压力外孔喉结构产生的毛细管力是油气充注的重要阻力,受界面张力、润湿性、孔喉半径等多种因素控制。综合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及油气成藏期次等要素,恢复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千米桥潜山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仅存在新近纪-第四纪一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供烃-断控压差驱动-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北大港潜山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存在中三叠世和新近纪-第四纪两期油气充注,且经历了原油裂解、生物降解及氧化作用等多种次生变化,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混合驱动-两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王官屯潜山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乌马营潜山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煤系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古生界富集”。

王延龙[9](2016)在《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运移动力学条件及成藏模式》文中指出车西地区位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西部,下古生界奥陶-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潜山石油地质储量丰富。但是下古生界缺少系统研究,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及成藏模式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论文以车西地区下古生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类型油气输导体的构成特征,剖析源-道-藏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可能的油气输导方式;开展地层压力演化量化研究,模拟了关键成藏期超压沿断裂带传递及释放过程,探讨在不同运移驱动机制及输导体组合模型下油气运聚成藏的可能性,探索提出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运聚成藏模式。通过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油藏以滑脱型、断块型潜山油气藏为主,油水关系复杂,纵向分布主要受储集条件的控制,为潜山内幕层状油藏,下古生界共划分为四套油藏。车西地区Es3-Es4泥岩和孤立砂体发育异常高压,欠压实作用及生烃作用是超压形成的主要机制。Es3x在主要生排烃期(Ng末-Nm)最大过剩压力介于1520MPa,超压向周围逐渐降低,上古生界和下古生界均为常压系统。二台阶断层向上断至Es3x封闭超压系统,且在成藏期构造应力及流体压力作用下幕式开启,具备成为垂向运移通道的潜在条件;但是断层在单个幕式活动期,Es3x超压沿断裂带及其两盘的Es4-Pz2渗透性地层快速释放和消散,超压无法传递至Pz1,难以作为油气向下长距离垂向运移的动力。富台地区车古20潜山最可能的运聚模式为Es3x油气受浮力驱动沿断层裂缝带侧向运移成藏,超压驱动下排不是下古生界油气的成藏机制,车571潜山为油气沿油源断裂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套尔河地区车古1潜山为富台潜山供油、Pz1顶风化岩溶带侧向输导、浮力驱动运聚模式,车古53、车古9潜山为E砂体-Pz1顶风化岩溶带-断层阶梯式侧向运移成藏模式。

冯斌[10](2009)在《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古潜山是目前油气勘探领域的一个热点,对其储层的研究对于寻找油气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地震剖面数据分析、测井资料及岩心观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复杂、地层多变、储层多套及成藏多样的特点,开展了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先应用层位标定技术确定各反射层特征,再采取先建模、后用地层结构分析法解释断层,应用相干分析技术明确断裂平面组合,然后依据反射层特征进行层位解释,最后应用变速成图技术进行精细构造成图的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古生界潜山精细构造解释和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预测,建立了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发育及油气成藏3种模式,结合灰色关联法对各区块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精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桩海潜山区内、外的断层共同组成了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的四组断裂,发育了深、中、浅三套断裂系统。深层断裂系统构成了该区潜山带东西分块的基础,中层断裂构成了中生界潜山的分块,浅层断裂构成了桩海潜山与埕北潜山、桩西潜山的分界。该区经历了5次大的构造运动,构成了8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褶皱山、残丘山与断块山共存的复式褶皱带。桩海潜山总体属内幕褶皱滑脱型潜山,存在逆掩推覆、挤压褶皱、逆掩叠加、拆离滑脱和走滑断裂等5种构造组合型式。形成了应用储层建模、微裂隙构造分析、裂隙储集体有限元预测及3D-MOVE构造正反演裂缝预测等技术对桩海地区下古生界储层进行综合预测的方法,应用岩溶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下古生界储层储集空间形成机理,明确了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集体的发育受岩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断裂作用以及古地貌、古水系和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岩溶、白云石化、断裂作用是下古生界储集层发育的基础,而古地貌、古水系控制岩溶的发育强度,燕山末期构造样式决定岩溶改造程度及储层展布规律。建立了原岩溶高地现断凸区、原岩溶高地现断凹区、原岩溶斜坡高位湖现断凸区等3类岩溶储层发育模式。通过与富台潜山、桩西潜山、埕岛潜山等构造、储层、成藏模式的比较,建立了桩海“多源供烃、断褶控藏、顺向充注、同向富集”的下古生界低位内幕褶皱滑脱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潜山各个圈闭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

二、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声力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声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岩溶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与构造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含水层系统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3.1.2 岩性特征
        3.1.3 岩石矿物特征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3.2.1 溶孔
        3.2.2 裂缝
        3.2.3 溶洞
        3.2.4 岩溶陷落柱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3.3.1 充填物类型
        3.3.2 充填特征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3.4.1 平面分布特征
        3.4.2 垂向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4.1.3 岩浆活动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4.2.3 微量元素特征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4.3.2 形成环境分析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5.1 沉积岩溶
        5.1.1 地质背景
        5.1.2 古气候
        5.1.3 古水文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5.2 风化壳岩溶
        5.2.1 地质背景
        5.2.2 古气候
        5.2.3 古地貌
        5.2.4 古水文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5.3 压释水岩溶
        5.3.1 地质背景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5.4 热液岩溶
        5.4.1 构造运动
        5.4.2 岩浆活动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5.5 混合岩溶
        5.5.1 地质背景
        5.5.2 古气候
        5.5.3 古地貌
        5.5.4 古水文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6.1.1 碳酸盐岩岩性
        6.1.2 岩层结构
    6.2 侵蚀性流体
        6.2.1 大气淡水
        6.2.2 地层压释水
        6.2.3 热液流体
        6.2.4 混合流体
    6.3 断裂构造
        6.3.1 构造分期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6.3.3 模拟结果分析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6.5 岩浆活动
    6.6 岩溶作用时间
    6.7 本章小结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7.1.1 溶洞形成机理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7.4 本章小结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8.1 预测方法
        8.1.1 层次分析法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8.2 预测模型建立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8.3 预测结果分析
    8.4 结果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渤中凹陷19-6构造区太古界潜山变质岩裂缝型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特征
    2.2 构造格局及演化
        2.2.1 前古近系基底演化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3章 潜山岩石类型及分布
    3.1 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3.1.1 侵入岩
        3.1.2 变质岩
    3.2 潜山岩石分布规律
第4章 潜山储集空间
    4.1 潜山储集空间类型
        4.1.1 孔隙型储层
        4.1.2 裂缝型储层
    4.2 潜山裂缝发育特征
    4.3 潜山储层分带发育特征
        4.3.1 潜山垂向储层分带发育特征
第5章 岩石力学试验与成缝机理分析
    5.1 岩石力学试验
    5.2 成缝机理分析
第6章 裂缝型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及分布规律
    6.1 潜山裂缝型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6.1.1 矿物组合
        6.1.2 构造作用
        6.1.3 风化淋滤作用
        6.1.4 裂缝型储层主控综合因素分析
    6.2 古潜山优质储层分布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古潜山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发育机制及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 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制
    2.1 沉积是控制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
    2.2 成岩是控制储层发育的重要保障
    2.3 构造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关键因素
3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
    3.1 储层地质模式
        3.1.1 储层平面分区
        3.1.2 储层垂向分带
        3.1.3 储层发育模式
    3.2 地质建模
        3.2.1 储层裂缝建模
        3.2.2 储层属性建模
4 结论

(4)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地质概况
2 潜山类型及特征
3 不同类型潜山油气成藏要素差异性
    3.1 油源条件
    3.2 储集条件
    3.3 盖层条件
    3.4 输导条件
4 不同类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4.1 高位新盖侵蚀残丘潜山
    4.2 中位古盖拉张断块潜山
    4.3 中位新古盖拉张剪切断块潜山
    4.4 中位中古盖挤压拉张断块潜山
    4.5 低位古盖滑脱断块潜山
5 结 论

(5)济阳坳陷古近系细粒岩(泥页岩)及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细粒岩储集层研究现状
        1.2.2 砂岩-细粒岩组合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济阳坳陷地质概况
    2.1 地质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烃源岩特征
    2.4 T_6反射层凹-隆组合构造及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第三章 细粒岩储集层特征
    3.1 济阳坳陷古近系细粒岩(暗色泥岩)分布、含油性和T_6断层关系
    3.2 具有工业价值细粒岩油藏与T_6凹-隆组合构造和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关系
        3.2.1 L42井油藏与T_6凹-隆组合构造和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关系
        3.2.2 Yi21井油藏与T_6凹-隆组合构造和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关系
        3.2.3 S25井和S26井油藏与T_6凹-隆组合构造和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关系
        3.2.4 L19井油藏与T_6凹-隆组合构造和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关系
    3.3 细粒岩孔隙、裂缝特征
        3.3.1 细粒岩孔隙特征
        3.3.2 细粒岩裂缝特征
        3.3.3 断层附近细粒岩裂缝特征
    3.4 细粒岩储集层分布特征
        3.4.1 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中细粒岩储集层分布特征
        3.4.2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细粒岩储集层分布特征
        3.4.2.1 平坡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细粒岩储集层分布特征
        3.4.2.2 顺坡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细粒岩储集层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砂岩-细粒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
    4.1 砂岩-细粒岩组合含油性特征
    4.2 不同粒度及厚度的砂岩-细粒岩组合裂缝特征
        4.2.1 不同粒度砂岩-细粒岩组合裂缝特征
        4.2.2 不同厚度砂岩-细粒岩组合裂缝特征
    4.3 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沉积相与砂岩及细粒岩含油性关系
    4.4 砂岩-细粒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
        4.4.1 透镜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
        4.4.1.1 透镜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储集层在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中特征
        4.4.1.2 透镜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储集层在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特征
        4.4.2 舌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
        4.4.2.1 舌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储集层在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中特征
        4.4.2.2 舌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储集层在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特征
        4.4.3 葫芦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
        4.4.3.1 葫芦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储集层在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中特征
        4.4.3.2 葫芦型砂岩-细粒岩组合储集层在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5.1 主要认识
        5.1.1 细粒岩储集层特征
        5.1.2 砂岩-细粒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
    5.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6)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2 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环境演化
        2.2.2 主要沉积地层
3 成藏条件评价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类型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成熟度
        3.1.4 展布特征
    3.2 储层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评价
    3.3 盖层条件
        3.3.1 盖层特征
        3.3.2 盖层评价
    3.4 圈闭评价
        3.4.1 圈闭类型
        3.4.2 圈闭评价
4 成藏规律研究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4.2 成藏要素配置
    4.3 成藏主控因素
    4.4 典型成藏模式
    4.5 勘探方向分析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5.1.1 模拟参数求取
        5.1.2 模拟结果
        5.1.3 热演化特征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5.2.2 生烃气量计算
        5.2.3 排烃气量计算
    5.3 结果讨论
6 有利区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综合评价方法
        6.1.2 评价方法选择
    6.2 优选模型
        6.2.1 指标体系
        6.2.2 评价模型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1 潜山领域研究现状
        0.2.2 研究区潜山勘探研究现状
        0.2.3 盆地构造演化分析研究现状
        0.2.4 主要存在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层次及演化
    1.1 太古代-古元古代陆块形成及克拉通化
    1.2 中新元古代-古生代陆块再造及稳定发育
    1.3 中生代陆块裂解破坏
    1.4 新生代持续伸展裂陷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演化过程
    2.1 石炭-二叠系沉积充填背景及特征
        2.1.1 石炭-二叠系沉积前构造环境及特征
        2.1.2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分布
    2.2 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埋藏和抬升演化过程
        2.2.1 印支末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2.2.2 燕山早中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2.2.3 燕山晚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2.2.4 喜山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第三章 黄骅坳陷盆地构造特征
    3.1 主干断裂及潜山构造带分布
    3.2 主干断裂活动性
    3.3 盆地剖面特征
第四章 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
    4.1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控制
        4.1.1 烃源岩基本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
    4.2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控制
        4.2.1 优质储层基本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优质储层的形成
    4.3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潜山圈闭的控制
        4.3.1 圈闭特征及类型
        4.3.2 构造演化与圈闭的形成
    4.4 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
        4.4.1 乌马营潜山油气藏
        4.4.2 王官屯潜山油气藏
        4.4.3 歧北潜山油气藏
    4.5 潜山油气勘探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
        1.2.2 油气充注机理
        1.2.3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下古生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构造发育特征
        2.3.1 断裂发育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油气藏静态特征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3.1.1 油气藏类型
        3.1.2 油气藏分布
    3.2 流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3.2.1 原油特征
        3.2.2 天然气特征
        3.2.3 地层水特征
    3.3 地层温压特征
第四章 油气成因与来源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4.1.1 烃源岩地质特征
        4.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4.2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4.3.1 油型气和煤型气
        4.3.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第五章 油气充注机理
    5.1 油气充注模型
        5.1.1 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5.1.2 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
        5.1.3 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5.2 油气充注动力
        5.2.1 浮力作用
        5.2.2 异常高压
    5.3 油气充注阻力
        5.3.1 储集层发育特征
        5.3.2 油气充注阻力
    5.4 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
        5.4.1 北大港潜山
        5.4.2 王官屯潜山
        5.4.3 千米桥潜山
        5.4.4 乌马营潜山
    5.5 油气差异充注机理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次生演化
        6.1.1 原油裂解成因
        6.1.2 生物降解成因
        6.1.3 氧化成因
    6.2 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6.2.1 千米桥潜山
        6.2.2 北大港潜山
        6.2.3 王官屯潜山
        6.2.4 乌马营潜山
    6.3 不同类型油气藏差异性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运移动力学条件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运移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及其机理
        1.2.3 车西地区油气勘探概况及取得的地质认识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及结论认识
        1.4.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车西地区地质背景及石油地质条件
    2.1 车西地区勘探现状、构造特征及沉积背景
        2.1.1 油气勘探成效
        2.1.2 构造格局及特征
        2.1.3 地层与岩性特征
    2.2 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2.2.1 烃源岩条件
        2.2.2 储层类型及特征
        2.2.3 盖层条件与储盖组合
        2.2.4 圈闭条件
第三章 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藏地质特征
    3.1 油藏分布特征及类型
        3.1.1 油藏空间分布特征
        3.1.2 油藏类型
    3.2 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
        3.2.1 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
        3.2.2 储集空间类型及差异性
    3.3 典型油藏油水关系特征解剖
        3.3.1 油层纵向层状分布
        3.3.2 油水系统复杂
        3.3.3 原油物性特征
第四章 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及组合方式剖析
    4.1 断层/裂缝输导体特征分析
        4.1.1 断裂发育特征及活动性
        4.1.2 裂缝系统构成油气输导体的条件分析
    4.2 油气侧向运移输导体特征分析
        4.2.1 古近系砂岩输导层
        4.2.2 下古生界顶部不整合面及岩溶带
        4.2.3 下古生界内部缝洞系统
    4.3 源-藏空间匹配关系及输导方式解剖
        4.3.1 区域油藏地质剖面的制作
        4.3.2 源-藏位置关系及输导方式定性解剖
        4.3.3 油气输导体地质模型
第五章 油气运聚动力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5.1 流体压力场结构性特征及泥岩压实研究
        5.1.1 现今储层实测压力特征
        5.1.2 泥岩压实规律
        5.1.3 压实系数获取
        5.1.4 泥岩孔隙流体压力计算
    5.2 古流体压力演化数值模拟
        5.2.1 盆地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5.2.2 古温度压力模拟的标定
        5.2.3 剖面压力演化过程
    5.3 不同输导方式油气驱动机制及模型
        5.3.1 输导体模型的驱动方式
        5.3.2 输导体模型流体势分布
    5.4 超压沿断裂带传递消散过程数值模拟
        5.4.1 超压沿断裂带瞬态传递的数值模拟
        5.4.2 混相流体沿断裂流动模拟
第六章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分析及探讨
    6.1 富台潜山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6.1.1 油气沿断裂/裂隙侧向运聚
        6.1.2 下古生界油气运聚过程模拟
    6.2 套尔河油田运聚成藏模式
    6.3 车西地区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10)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概述
    1.1 潜山油气藏概念及研究现状
        1.1.1 概述
        1.1.2 研究现状
    1.2 桩海潜山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地层发育特征
        2.1.1 区域地层概况
        2.1.2 桩海地区前第三系地层残留特征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潜山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3.1 层位标定技术
    3.2 各反射层的特征
        3.2.1 地震反射层与地层的对应关系
        3.2.2 反射层在桩海三维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3.3 断层解释技术
        3.3.1 断层解释模型
        3.3.2 潜山断层解释思路
        3.3.3 地层结构分析法
    3.4 相干体技术
        3.4.1 技术原理
        3.4.2 示例
    3.5 层位解释及构造成图技术
        3.5.1 解释流程
        3.5.2 变速成图技术
第四章 桩海下古生界潜山断裂及构造特征
    4.1 桩海地区断裂特征
        4.1.1 桩海地区主干断裂特征
        4.1.2 桩海潜山边界断裂
        4.1.3 潜山内幕的逆断层
        4.1.4 桩海潜山分块断裂
    4.2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特征
        4.2.1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构造特征
        4.2.2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演化模式
        4.2.3 桩海地区断裂体系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4.3 桩海潜山构造单元及构造样式
        4.3.1 桩海潜山构造单元划分
        4.3.2 潜山各单元特征
        4.3.3 桩海潜山构造型式
第五章 桩海下古生界潜山储集层研究
    5.1 储集空间类型
        5.1.1 储集层岩心特征
        5.1.2 储集层测井特征
    5.2 储层研究技术方法
        5.2.1 储层模式建立技术
        5.2.2 微裂隙构造分析技术
        5.2.3 裂隙储集体有限元预测技术
        5.2.4 3D-MOVE构造正反演裂缝预测基本原理
    5.3 潜山储集体的分布规律
    5.4 储层形成机理及发育模式
        5.4.1 岩溶成因机理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5.4.2 储层发育模式
第六章 桩海下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评价
    6.1 潜山油气藏成藏模式
        6.1.1 桩海潜山—低位内幕褶皱滑脱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6.1.2 桩海潜山与其他代表性潜山油气成藏模式的比较
    6.2 潜山油气藏评价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主要成果

四、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声力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渤中凹陷19-6构造区太古界潜山变质岩裂缝型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D]. 宋国民. 吉林大学, 2021(01)
  • [3]古潜山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发育机制及地质建模[J]. 张立安,曹龙,崔名喆,吴穹螈,穆朋飞. 复杂油气藏, 2020(04)
  • [4]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J]. 王勇,熊伟,林会喜,伍松柏,安天下,刘瑞娟,向立宏,尹丽娟,孟伟,张顺. 石油学报, 2020(11)
  • [5]济阳坳陷古近系细粒岩(泥页岩)及砂岩-细粒岩(泥页岩)组合型储集层特征初步研究[D]. 侯静宇. 西北大学, 2020
  • [6]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D]. 马钰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D]. 吕雪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9]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运移动力学条件及成藏模式[D]. 王延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10]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D]. 冯斌. 浙江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济阳坳陷古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声力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