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与网络的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

期刊与网络的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

一、刊网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刘洁[1](2021)在《新常态下科技期刊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期刊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媒体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常态,阐述了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内涵、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常态下短视频是科技期刊提高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工作实际和政策导向,分析了新常态下科技期刊与短视频融合的驱动因素与契合点;最后,提出科技期刊应利用专业优势、出版优势、人才优势,从精准目标定位、树立创新思维,强化品牌特色,有效整合资源等几个方面入手,加速科技期刊与短视频的深度融合,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

李紫薇[2](2021)在《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学类CSSCI期刊作为传播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传递科学信息为核心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利用新媒体传播科学知识,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引领体育学科跟上时代潮流,实现体育学类CSSCI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体育学术期刊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了以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对体育学类CSSCI期刊在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转型现状的调查分析,深入探讨其数字化转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寻求加速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策略。本研究先对媒体融合与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定义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结合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体育学CSSCI期刊的现实情况,选择和确定了研究框架及相关指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及问卷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对其呈现的相关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1)技术层面,体育学类CSSCI期刊的网络采编平台已逐渐向知网腾云协同采编系统转换,投审编发一体的数字化工作行为已成趋势,整体以电脑端工作为主,移动采编应用较少;网络出版形式多样,网络首发为主流,整体开展情况较好;11家期刊均开通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微博及移动客户端运用情况较少,粉丝数、文章阅读量及媒体互动情况差异较大,普遍存在运营维护不及时的现象。(2)经济层面,65%的体育学类CSSCI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中无资金投入,剩余期刊投入资金以10万以内为主,仅《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投入超过20万;市场产出方面,绝大多数期刊依靠上级单位拨款,部分期刊有版面费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没有广告、讲座会议等增值收入。(3)主体层面,体育学类CSSCI期刊编辑部编辑人数基本在6人以下,以31-51岁的中青年为主,规模小,且无专职新媒体工作人员;用户受众以18-45岁的在校学生及科研工作者组成,在检索期刊信息、投稿、获取文章及与编辑沟通上,以数据库、期刊网站及邮箱为主。(4)内容层面,目前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来源及形态较单一,70%的期刊还是以纸刊内容进行电子化或数字化的媒体传播,缺乏创新动力。(5)规范层面,我国在颁布《民法典》,修订《着作权法》等的基础上,完善了信息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还缺乏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行业规则和标准;目前学术界对各类新媒体平台影响力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在由于没有统一的传播标准,所以在相关影响力测评的信效度上也有待商榷。2、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问题:(1)缺少对官方网站价值影响的重视(2)缺乏对“两微一端”的运营维护(3)缺少期刊融合运营的动力和责任(4)市场活力缺失与盈利模式不明确(5)自上而下的媒体融合意识待提升(6)编辑部缺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7)服务未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8)缺乏对期刊内容来源的深度挖掘(9)内容形态单一,缺乏可持续创新(10)期刊数字化版权保护未得到重视(11)学术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不完善。3、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策略:(1)提高对期刊网站运营维护的重视(2)加强“两微一端”的运营与维护(3)转变经营理念,激发动力和责任(4)建立数字化及市场化的盈利模式(5)增强融媒体意识明确自身定位(6)重视体育期刊新媒体编辑的培养(7)洞察满足用户受众的多层次需求(8)促进期刊与受众的互利共赢(9)坚持质量为王,加强原创及整合(10)丰富内容形态,发展可持续创新(11)重视新媒体平台出版的版权保护(12)完善期刊新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

白丽媛,杨芳,张公鹏[3](2020)在《我国“互联网+期刊”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年度分布、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主题结构4个维度,对我国"互联网+期刊"的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并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探析,包括内涵与特征、期刊的转型与变革、媒体融合发展、典型应用研究、编辑能力提升5个方面。从形成理论研究效应、把握"互联网+期刊"的内涵、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化应用实践等进行研究反思与趋势展望。期刊界需要顺势而为,基于大数据资源的利用,借信息与网络技术之势、结构重塑之势、范式转移之势、人工智能之势,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数据为基础,开展融合创新、业务协同,推动机构重组、流程再造,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变革之路。

张海生[4](2020)在《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以教育学为例,综合考察51种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在刊网互动与融合以及新媒体融合两个层面的建设与应用情况,重点观照学术期刊在网络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以及应用新媒体与出版模式等方面的敏锐性。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对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显示,教育学术期刊刊网互动与融合以及新媒体融合的深度在不断推进,基本形成了自建媒体生态与借助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的格局,但也存在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出版周期较长以及新媒体平台贯通和融合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快期刊网络化建设,深化刊网互动与融合;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形成快速出版机制;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融合;创新出版模式及其应用范围;形成与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发展机制。

李俊[5](2020)在《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 ——以Y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为了落实国家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伟大战略,让数字出版为数字经济添翼赋能,学术期刊公司探索新型出版模式势在必行。在5G时代和“互联网+数字出版”的背景下,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基于我国数字出版国情,如何创新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办刊人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利用相关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归纳并认识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本质,揭示其内在的规律;重点分析学术期刊公司Y公司数字出版目前的盈利模式及盈利状况,指出大多数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存在的特殊性及普遍性问题,并基于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理论及实践改进现有方案和路径,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最后完善为经验,以期在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方面得到推广。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界定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分析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利弊。第四章,基于学术期刊公司Y公司,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分析其盈利模式的问题、产生原因,利用盈利模式7要素相关理论提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并评价。第五章,从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的7个方面进行改进,构建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第六章,对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及展望。

钱筠[6](2019)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分析"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个性化、专业化、差异化、多维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微服务的提升策略:架构微平台,促进媒体融合;培育微团队,激励高效运营;精选微内容,完善多维服务;拓展微方式,实现双方互动。

李小燕,郑军卫,田欣,张蕾春,王晓晨[7](2019)在《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研国际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探寻我国科技期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向。【方法】基于我国科技期刊实际、政策导向与专家意见,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现状进行相关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对比。【结果】明确媒体融合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融合进程中的不足,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方向与着眼点。【结论】媒体融合具有帕累托效应,需尽早建立科技期刊融合效果评价体系;相较于国外科技期刊集团化运作、立体化网络运营与矩阵化传播模式,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具有自身特色,但融合质量参差不齐、运营管理薄弱;可依据"1个总趋势、5个特质、N个创新点"的思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转型升级。

曾文雪[8](2018)在《媒体融合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提高三种能力》文中研究表明媒体融合形势下科技期刊可缩短出版周期,实现编者、作者、读者即时交流,提升期刊增值服务能力,有利于科技信息广泛有效传播。目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是担忧多于行动、被动大于主动、片面追求影响因子。为适应媒体融合时代需要,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提升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这三种核心能力。

黄睿春,付堉琪,张玉平[9](2018)在《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转型之路再反思》文中研究指明现有对科技期刊发展进行的讨论更多呈现出一种唯技术主义倾向,其假定暗含着只要科技期刊应用最新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就可以实现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有机融合和高效传播。这一假定下的模式在实践中多遇到了发展困境:科技期刊编辑在积极提升技术水平以回应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激进的保守主义倾向,其结果多是有运用、无发展。其根源在于没有把握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下有助于科研成果有效传播的实质。基于用户体验嬗变的思考尝试着帮助我们去接近科技期刊传播的实质需求,从而为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视角以及可操作维度。

张海生,蔡宗模,吴朝平[10](2018)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经历了刊网互动、刊网融合和新媒体融合三个阶段。尽管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已涉及诸多学科领域,与新媒体融合逐渐成为一种风尚,融合方式也由形式融合转向形式与内容的双融合,但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却较为缓慢,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化,集群化发展也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在国际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下,全网络化办公、快速出版、集约化经营是必然趋势。因此,国内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要注意保持形式融合与内容生产的平衡,注重培育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理顺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当前,在国家媒体融合战略指导下,学术期刊界应积极行动,共同推进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进程,增强中国学术期刊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刊网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刊网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新常态下科技期刊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新常态
2 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发展概况
    2.1 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内涵
    2.2 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3 期刊与短视频融合的驱动因素
    3.1 相关政策优势
    3.2 专业内容优势
    3.3 学科团队优势
    3.4 编辑出版优势
4 科技期刊与短视频融合的契合点
    4.1 创新性
    4.2 用户黏性
    4.3 社交属性
5 融合机制与策略
    5.1 把握市场需求,精准目标定位
    5.2 树立创新思维,强化品牌特色
    5.3 有效整合资源,谋求卓越发展
6 结语

(2)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媒体融合相关研究
        1.2.1.1 媒体融合释析
        1.2.1.2 媒体融合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3 媒体融合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期刊数字化相关研究
        1.2.2.1 期刊数字化释析
        1.2.2.2 期刊数字化的国内研究现状
        1.2.2.3 期刊数字化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思路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开展的现状分析
        3.1.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分析
        3.1.1.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采编出版现状分析
        3.1.1.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3.1.1.3 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两微一端”开通运营现状分析
        3.1.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经济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1.2.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资金投入现状分析
        3.1.2.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市场产出现状分析
        3.1.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主体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1.3.1 期刊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1.3.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用户受众现状分析
        3.1.4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1.4.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来源现状分析
        3.1.4.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形态现状分析
        3.1.5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规范层面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1.5.1 体育学类CSSCI期刊版权保护现状分析
        3.1.5.2 体育学类CSSCI期刊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3.1.6 小结
    3.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存在问题解析
        3.2.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3.2.1.1 缺少对官方网站价值影响的重视
        3.2.1.2 缺乏对“两微一端”的运营维护
        3.2.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经济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3.2.2.1 缺少期刊融合运营的动力和责任
        3.2.2.2 市场活力缺失与盈利模式不明确
        3.2.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主体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3.2.3.1 自上而下的媒体融合意识待提升
        3.2.3.2 编辑部缺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
        3.2.3.3 服务未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3.2.4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3.2.4.1 缺乏对期刊内容来源的深度挖掘
        3.2.4.2 内容形态单一,缺乏可持续创新
        3.2.5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规范层面数字化转型问题解析
        3.2.5.1 期刊数字化版权保护未得到重视
        3.2.5.2 学术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不完善
        3.2.6 小结
    3.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3.3.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3.3.1.1 提高对期刊网站运营维护的重视
        3.3.1.2 加强“两微一端”的运营与维护
        3.3.2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经济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3.3.2.1 转变经营理念,激发动力和责任
        3.3.2.2 建立数字化及市场化的盈利模式
        3.3.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主体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3.3.3.1 增强融合意识及明确自身的定位
        3.3.3.2 重视体育期刊新媒体编辑的培养
        3.3.3.3 洞察满足用户受众的多层次需求
        3.3.3.4 促进期刊与用户受众的互利共赢
        3.3.4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内容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3.3.4.1 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原创及整合
        3.3.4.2 丰富内容形态,发展可持续创新
        3.3.5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规范层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3.3.5.1 重视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版权保护
        3.3.5.2 完善期刊新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数字化转型情况调查
附件2 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新媒体平台用户使用情况调查
附件3 《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数字化转型情况调查问卷》 内容效度评价表
附件4 《体育学类 CSSCI 期刊新媒体平台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评价表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3)我国“互联网+期刊”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本
2 “互联网+期刊”的研究成果分析
    2.1 年度分布
    2.2 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分析
    2.3 来源期刊分布
    2.4 主题分析
3 “互联网+期刊”研究的内容分析
    3.1 内涵与特征
    3.2 期刊的转型与变革
    3.3 媒体融合发展
    3.4 典型应用研究
    3.5 编辑能力提升
4 反思与展望
5 结语

(4)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分析框架
三、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刊网互动与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二)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四、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加快期刊网络化建设,深化刊网互动与融合
    (二)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探索期刊快速出版机制
    (三)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融合
    (四)创新出版模式及其应用范围
    (五)形成与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发展机制

(5)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 ——以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盈利模式的内涵及外延
        2.1.3 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
        2.2.2 国外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
        2.2.3 简要评述
3 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
    3.1 国外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
        3.1.1 直接产品盈利模式
        3.1.2 学术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盈利模式
        3.1.3 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的盈利模式
        3.1.4 国外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评价
    3.2 国内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
        3.2.1 传统盈利模式
        3.2.2 媒体融合下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3.2.3 国内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评价
4 Y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
    4.1 Y公司概况
    4.2 Y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4.3 Y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4.4 Y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
5 Y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改进对策
    5.1 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目标定位改进
        5.1.1 有效分析盈利环境
        5.1.2 深度挖掘客户价值
        5.1.3 清晰定位盈利源
        5.1.4 充分调动盈利杠杆作用
        5.1.5 盈利点多元化
        5.1.6 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利润屏障
        5.1.7 充分发挥盈利家导向作用
    5.2 Y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改进路径
        5.2.1 传统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继承与改进
        5.2.2 发展互联网+数字出版
        5.2.3 延伸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
        5.2.4 申请数字出版专项基金、出版奖
        5.2.5 5G时代下互联网+精准运营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1.1 科技期刊微服务的内涵
    1.2 科技期刊微服务的特点
2“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SWOT分析
    2.1“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优势
    2.2“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劣势
    2.3“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机遇
    2.4“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挑战
3“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发展策略
    3.1 架构微平台,促进媒体融合
    3.2 培育微团队,激励高效运营
    3.3 精选微内容,完善多样服务
    3.4 拓展微方式,实现双方互动

(7)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媒体融合相关问题
    1.1 媒体融合概念与特点
    1.2 媒体融合发展历程
    1.3 融合效果评估体系
2 国际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构建特点
3 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
4 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方向
    4.1 集约化或集群化协同发展, 集聚优势合力
    4.2 打造立体化网络平台, 创新知识服务模式
    4.3 构建全媒体产业链, 形成跨媒体生态系统
    4.4 构建传播媒体矩阵, 实现立体运营
    4.5 尝试跨界融合经营, 实现利润增长
5 结语

(8)媒体融合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提高三种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一) 媒体融合可缩短出版周期
    (二) 媒体融合可提升期刊增值服务能力
    (三) 媒体融合更有利于科技信息广泛有效传播
二、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
三、媒体融合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提高三种能力
    (一) 策划能力
    (二) 创新能力
    (三) 服务能力
        1. 坚持用户导向, 使刊物内容更贴近读者心灵。
        2. 开发“精准OA”平台, 方便用户获取信息。
        3. 建立移动客户端, 积极开发数字新产品。

(9)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转型之路再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从一个经验现象切入:转型中的趋同
    1.1 数学类期刊发展现状
    1.2 关于趋同的讨论
2 办刊趋同:激进的保守主义
3 回归实质:基于体验的反思之道

(10)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一) 第一阶段:刊网互动 (2000—2010年)
    (二) 第二阶段:刊网融合 (2010—2014年)
    (三) 第三阶段:新媒体融合 (2014年至今)
二、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
    (二)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进程缓慢
        2. 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化
        3. 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的技术优势并未彰显出来
三、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一)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1. 全网络化办公
        2. 快速出版
        3. 集约化经营
    (二) 未来发展建议
        1. 保持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与内容生产的平衡
        2. 培育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
        3. 理顺学术期刊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四、结语

四、刊网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常态下科技期刊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J]. 刘洁.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05)
  • [2]媒体融合视域下体育学类CSSCI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D]. 李紫薇.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3]我国“互联网+期刊”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J]. 白丽媛,杨芳,张公鹏. 科技与出版, 2020(12)
  • [4]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 张海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学术期刊公司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 ——以Y公司为例[D]. 李俊.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6]“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服务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 钱筠. 学报编辑论丛, 2019(00)
  • [7]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J]. 李小燕,郑军卫,田欣,张蕾春,王晓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01)
  • [8]媒体融合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提高三种能力[J]. 曾文雪.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3)
  • [9]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转型之路再反思[J]. 黄睿春,付堉琪,张玉平.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0]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J]. 张海生,蔡宗模,吴朝平. 中国编辑, 2018(01)

标签:;  ;  ;  ;  ;  

期刊与网络的互动:科技期刊互联网生存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