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环保色反映股市涨跌

工业环保色反映股市涨跌

一、工业环保色映照股市沉浮(论文文献综述)

张盟[1](2020)在《论方舟的诗》文中认为方舟(1966——),本名周柏,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南下”的诗人之一,也是南方“打工诗歌”的代表作家。他在诗歌创作初期受“朦胧诗”影响较大,后期逐渐趋向写实并创作了大量的打工纪实诗。方舟的诗立足生活现实但又不乏抒情与想象,他的诗得到同时代诗人杨克、郑小琼、叶延滨等人的认可,当代诗歌评论家们对其诗歌创作亦作过不少的研究与评述。作为一位寓居在南方都市东莞从事底层写作的诗人,方舟其人其诗显然很难跨越“精英史观”进入主流文学史的研究视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方舟诗歌缺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试图在详细整理方舟诗歌作品的基础上,采用访谈互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方舟的诗歌创作经历、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促进学界对方舟诗歌创作的全面了解。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结语和四个主要章节。《绪论》部分通过对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方舟其人其诗被忽视和低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证方舟诗歌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之路》主要谈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通过对方舟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梳理,将其诗歌创作分为四个典型的阶段。即“大学时期”(1983-1987)、“南昌时期”(1987--1990)、“南下初期”(1990--1994)以及“南下后期”(90年代后期至今),并结合具体的史实与文本分析其人生行旅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内容》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主题分类。首先按照文本内容将方舟的诗歌分为“自然灾害纪实诗”、“底层生活纪实诗”、“城市变迁纪实诗”三种主要类型;其次对每一种类型的诗歌给出划分的依据并详析其风格特征;最后综合方舟诗歌类型及风格特征来探究方舟诗歌所蕴含的“底层同情”意识与“现实主义”精神。第三章《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具体从“语言特色”、“创作手法”和“诗歌理念”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方舟诗歌词汇和语法使用来探析方舟诗歌的语言特征;其次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两个角度来总结探究方舟诗歌的创作手法;最后从方舟自述的诗歌观点以及和诗歌内在呈现两个方面来探究方舟“反意象化”创作的诗歌理念。第四章《“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从“地方写作”和“底层写作”两个层面来分析方舟诗歌创作具有的文学史意义。拥有“东莞诗人”和“打工诗人”双重文学身份的方舟,其文学创作和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现实密切关联。方舟的诗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南方都市东莞的变迁历史,也映照了东莞打工人群的生存现实与精神面貌。方舟的诗歌在“地方文化”和“底层精神”两个层面与主流文学史书写存在对话的可能。改革开放后出现南下打工潮的大历史与打工诗人通过各种途径建构自主话语的努力,共同促进了“打工诗歌”的最终凸显。《结语》部分以方舟的诗歌创作为个案论述“打工诗歌”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互动关系,总结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吴梦伟[2](2020)在《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雅戈尔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表现。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代表,在利率管制的政策背景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资产回报率。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展现了近十五年的繁荣。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实体企业减少对于实业的投资,更多参与资本套利活动和房地产投资。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化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但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的经济金融化(脱实向虚)出发,对金融化现象的动因、之于国家经济的影响后果均有涉及。本文对企业金融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更加全面的梳理分析,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丰富其理论框架,增加企业金融化路径、考量因素、风险及应对内容,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手段,进一步深入探索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个体层面的影响,丰富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对企业金融化进行再定义,给出详细的识别和度量方法,并从路径、考量因素、经济后果和风险应对角度对企业金融化的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本文选取雅戈尔作为企业金融化的案例分析公司。雅戈尔是服装业、房地产业务和投资业务并行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金融机构、投资房地产两种路径参与金融化,具有显着的企业金融化特征。企业金融化给雅戈尔带来的经济后果如下:一、短期投资收益率上升,投资回报增加;二、关注短期收益,影响长期战略实施;金融投资领域和投资房地产业务收益的巨大波动性导致企业无法保证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从而无法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以实施长期战略。此外,在追求短期绩效的过程中,企业价值更是受到损害。三、抑制实业投资,导致离心多元化;雅戈尔的服装、地产、金融投资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离心多元化,也是企业金融化形式的离心多元化。金融化侵占了实业的发展资源,抑制实业投资。四、股东价值最大化,忽视社会责任履行;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考虑,雅戈尔金融化过程中长期高额派现,直接挤占中小股东利益;金融化导致资源配置向金融投资领域和房地产领域倾斜,实体产业发展受限,企业选择压缩普通员工工资降低经营成本。企业金融化有利有弊,企业需要审慎进行金融化投资,做好风险应对,遵循“适度”原则;政府应当从金融端和实体端两处入手,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唐元[3](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李欣池[4](2018)在《台湾八十年代都市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台湾八十年代都市文学反映了与时代、现实息息相关的人生世相,全面展现了台湾都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经验与审美想象,思考了现代性、都市化引起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结构变动。文学中的都市形象十分复杂多变,本研究以八十年代的台湾都市小说为研究中心,关注都市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探析和发掘了都市人的意识与精神世界,强调了想象、记忆、感官经验文学创作中所起的作用。除了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关注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以及都市结构与秩序的变化,聚焦了都市形成过程中特有的乡土到都市的迁移经验,以陈映真、王祯和的小说为中心,突出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考察,对文化混杂现象的批判以及对现代性的思考。本章还关注了黄凡小说对都市中或显或隐的政治、经济网络的探索与揭示。第二章以林耀德、黄凡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的小说展现了八十年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氛围,既考察了“迷宫都市”复杂的结构,也揭示了这一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迷失与混乱。第三章在考察都市迷宫与都市人的迷失状态的基础之上,深入广泛而混乱的社会现象以及都市人的潜意识空间中,以都市语境下的罪恶与疯狂现象为主题,揭示了都市人的精神世界与骚动不安的社会现状。第四章以朱天心、朱天文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为中心深入探寻了都市废墟之下的巨大潜意识区域,这里聚集着人们的记忆、情感、欲望以及历史的碎片,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王幼华、林耀德以罪恶、癫狂窥视都市人心灵的视角。

彭海宝[5](2017)在《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都市化速度可谓史无前例,现代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现代都市小说正在悄然崛起。中国都市小说对中产阶层书写的重视,与中产阶层在现代城市中的兴起和扩张关系密切。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事中高端职业,注重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代表了都市社会主流群体所尊崇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他们体面生活的背后,却隐匿着焦虑不安和精神虚无等症候。现代都市文学的笔触在呈现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直抵都市精神的敏感部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书写过程也即现代都市密码的解析过程。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的描述始终为现代都市小说的重心。而当下中国都市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底层叙事、审美阐释、欲望化表达、消费主义批判等领域,有关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人物形象研究也多集中于底层人物,缺乏对现代都市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人物形象研究。本文以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中中产阶层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分析中产阶层书写的策略和审美品格,同时探讨消费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对现代都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本论文共八个部分,正文六章,具体内容主要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论题涉及的“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论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当代社会中产阶层兴起的动因和条件,围绕职业特点、地域分布、收入水平、消费层次、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并且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视角,阐释中产阶层的文化趣味、中产阶层话语扩张的具体表现。同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简要回顾中国现当代都市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各时期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脉络。第二章梳理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主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的人物形象类型;着重对都市小说中的高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中小私营企业主、中低级官员、艺术工作者等五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整体性特征,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差异性特质。第三章阐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物质欲望、情色心理和处世之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都市小说书写中的中产阶层拥抱世俗、讲求实利的生存法则。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践行经济理性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了新财富观,追求个人利益。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注重满足个体的欲望,消解了传统社会形态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地位。从处世之道看,他们熟悉社会运作,善于通过圈子文化、交换逻辑达到个人目的,并信奉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信条。第四章研究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身份共同体的建构。主要探讨都市小说书写中产阶层身份构建的三种方式:一是以时尚消费作为身份标签;二是在空间上区隔底层社会,凸显阶层界线;三是通过身份比较获得阶层意识。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中产阶层通过吃、穿、游、乐的时尚消费符号,成功实现了与社会底层的区隔。从空间意义上看,无论其占据的住宅空间、职场空间还是社交空间,都表征着社会阶层、群落的界线之所在。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比较和身份想象,更凸显了阶层差异及对比的观念已成为都市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分析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总结出中产阶层焦虑的时代表征与文化隐喻,探究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精神困境、焦虑症候及其根源,为中产阶层的反省、救赎以及精神价值的重建提供参照。中产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常常处于焦虑之中,缺乏安全感。焦虑的病理形式通常以抑郁症、肠胃症、不孕症等“病兆”反映出来,深刻反映了现代性的挤压和人性的脆弱。中产阶层需要反省和救赎,重构内心的信仰,化解人生虚无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由发展。第六章考察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在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都市作家在中产阶层书写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包括都市时空的发现、感官叙事的运用、通俗传奇的嫁接、文学影视的并置、隐喻修辞的指向等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叙事策略的使用,基本奠定了当下都市小说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双面特征,亦造成了平面化的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批判性的缺失、代言者的局限等弊病。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作出总体评价。总之,现代都市小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折光与反映,形象地描摹出炫目华丽的都市景观,探究了当下都市社会中产阶层的生存世相,给予都市现代性的审美阐释,并赋予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面貌。但是,现代都市小说浅层次的“现在主义”的描绘、缺乏深度地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追问,闪烁其词地对社会不公的消极发声等诸多问题,几乎形成了都市小说的内在自我障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都市中产阶层,至今仍是有待持久关注并深入挖掘的书写对象。而且,关注的视角与挖掘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其密度,有赖于都市文化精神和作家思想视野的双向碰撞和提升。

舒寒冰[6](2017)在《纸房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太平村1母鸡与大鹏齐飞,月经共晚霞一色。诗人周沧海写过很多诗歌,可被太平村记住的,只有这两句,并广为传播。人们说起周沧海,自然而然就想起这经典名句。那个时候,恶搞之风尚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按现在的话说,周沧海被恶搞,是躺着中枪的。的确是躺着中枪的。那是春日黄昏,院中皂角花随风飘落,周沧海像往常一样,日渐虚弱的身子骨陷在老藤椅上,目睹着老怀表上光阴逝水,一次次地将时间往回拨。王小月悄然进屋。帮她家看地基的地理先生罗盘坏了,遣她来借。她对那块老怀表产生浓厚兴趣,凑近来看,

华智睿[7](2016)在《“甲骨文丛书”的出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阅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电子书收入从2006年到2014年的8年间增加了29倍。而纸质书的情况不容乐观,2014年出版收入增幅进一步回落,利润出现负增长。因此很多出版社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走出困局,但是一味追求数字出版的成效,却忽视了去思考纸质书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吸引读者,促进发展。在图书出版品牌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丛书”在纸质书销量不断下降的今天,却创造了一万册两天售罄的销量奇迹。作为学术畅销书,“甲骨文丛书”作品从选题角度到装帧设计、市场营销都面向新媒体时代的读者需求。本文以“甲骨文丛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纸质书出版如何面对数字出版发展的冲击,形成具有特色的出版策略,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探讨和分析,将其落实到指导纸质书出版的实践上,为纸质书出版予以启发。本文以“甲骨文丛节”的出版策略为切入点,对“甲骨文丛书”及其所处出版环境进行swot分析,参照同类学术畅销书市场、内容选择和装帧设计的发展变化历程,得出其在内容策划、装帧设计、市场推广三个方面的创新出版策略,并进行重点剖析。从而,为传统出版社在数字转型期的纸质书出版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从总体阐述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纸质书出版状况、读者阅读倾向和出版社出版策略的变化,交代了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厘清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甲骨文丛书”及其市场发展策略,结合纵向的历史发展历程,在分析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其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的市场发展特色;第三部分对“甲骨文丛书”的出版环境进行swot分析;第四、五部分主要对“甲骨文丛书”进行内容选择、装帧设计两个面向来总结其出版策略;第六部分主要阐述“甲骨文丛书”对传统纸质书出版策略的启示。

何薇[8](2015)在《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动作动词的动作性存在强弱差异,一个动作动词与不同词语组合后,原有的动作意义或隐或显。这种状况直接关系着相关名词性成分语义角色的认定,甚至影响着句子语义类型的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其动作性的表现,继后关于受事和受事主语句的分析是动词动作性变化影响语义角色认定和句子类型分析的一个样本,作为对动词动作性分析意见的一个检验。全文包含动作动词分析(第一章、第二章)和受事、受事主语句分析(第三章、第四章)两部分。第一章对“动作”进行了语义描述,说明了动作动词的主要语法特点,编制了现代汉语动作动词表;分析了基本动作动词,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意义逐步拓宽、泛化,因而动作性也相应变化的各类动作动词。第二章指出动作动词在运用中体现动作意义的程度不一样,在动词结构中,动词与前加、后加成分组合会激活或掩盖其动作性,不同语境下使用的动词以及不同组合条件下形成的动词结构表示动作意义的能力会发生变化。第三章确认受事角色是由动作指派的,动作动词或动作性很强的动词结构是确定受事角色的条件。有些论着所说的受事及受事主语句,相关的动词结构动作性减弱,甚至没有动作性,把这些句子继续分析为受事及受事主语句就缺少充足理由,有必要重新进行解释。本章坚持格语法关于在一个简单句中每种格的关系只能出现一次的主张,不支持扩大受事范围的分析意见。第四章根据语言哲学、语义学对事件、事实和思想的表述,根据句子的表义功能,尝试对汉语句子(包括受事主语句)重新解释,重新分类。各章下列所述内容值得关注:第一章,动词或动词结构是确立受事角色的关键。不同动词的动作性有强有弱。肢体或全身运作是基本动作,进而有使用工具、方式、原材料等才能进行的拓展动作,不同肢体或多个主体联合进行的协同动作,先后进行的几个动作形成的组合动作,多种动作同步进行的综合动作,更进一步则有意义相对抽象的概括动作。从语法上说,动作动词联系着作为施事的人,多数具有自主、可控意义,通过状语引进工具、方式、手段,可以与表示受事或原材料、结果的名词结合,多数可以重叠、可以用于祈使,可以与不同时态联系。决定动词动作性强弱的关键因素是时间,典型动作动词可以受“在、正、正在”限制。“现在”进行的动作,其动作性最强。作为自然语言,现代汉语里的“现在”可以是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波佩尔(2000)说的短暂瞬间(3秒),也可以延续一定时长,甚至一个时期。大致说来,其他条件不变时,越是短暂进行的动作,其动作性越强。动作延续有两种情形:部分动作本身就在时间里持续,瞬间动作的延续是一遍遍重复的结果。第二章,在具体运用中动词的动作性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具体文本中的动词会偏离词典释义而出现相对宽泛的、比喻的、抽象意义的用法;甚至与不同名词组合,或与之组合的名词分布在不同位置,都会影响动词动作意义的显现。另一方面,动词V与由V形成的VP,它们动作意义的强弱也可能不一样。丁声树等(1961)指出,受事主语句“谓语往往不只是单独的动词,动词前后常有别的成分”。这个论述几十年间一再被引用,但没有引出应有的结论:由于组合,受前加、后加成分的影响,动词结构的动作性或者被强化,或者被削弱。当VP作谓语时,指派句首N为受事等角色的是VP,不是V。在“N+VP”“N1+N2+VP”中,如果VP的动作性比V弱,N、N1或N2的受事角色的隶属度也随之发生变化,那“N+VP”“N1+N2+VP”能否分析为受事主语句就需斟酌。第三章,最早从句法上分析汉语受事成分的是吕叔湘先生。对受事主语句提出明确分析意见的首推丁声树先生。现在,受菲尔墨和Dowty等人的影响,受事、受事主语句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比如:1.指派受事角色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谓语里没有动作动词,或谓语里动词结构动作意义已显着减弱(甚至没有),那么从这样的主谓句里分析出受事主语句,理由是否充足?2.“受事”范围如何确定?结果、与事、工具、材料、系事、处所、原点、终点等语义角色能否称为“广义受事”?本文主张,受事范围不能任意扩大。过去分析为受事主语句的,如果谓语是非动作动词,不能继续分析为受事主语句;动作性显着减弱的动词结构充当谓语的,继续分析为受事主语句理由也不充分。陆俭明(2004)把结构类似但相应位置上名词语义角色不相同的4组8句(其中有受事主语句)统一概括为“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引发了包含受事主语句在内的句子如何归类的讨论。我们应该沿着陆先生的思路继续研究,当然也要加以调整。第四章,注意理清“事件、事实、思想”与朱德熙(1990b)所说高层次意义的关系。哲学家和语义学家说得更为概括,语法学家则注重句子的结构,二者可以统一:从时态来说,事件是正在进行的,事实是已经完成的,思想与特定时态没有联系。确定句子的类,逐层分类很重要。应该先确定概括程度很高的类,然后再分次类,最后分成小类。陆俭明(2004)把4组8句统一概括为一类。其实陆文说的3组6句是一类(动词取完成态),另外1组2句为一类(动词没有特定时态)。“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表达量的评估,是“思想句”之下的进一步分类。没有特定时态的这1组2句应归入思想句(进而归入量的评估句),表示完成态的3组6句应归入事实句。结语概括并指出,不同动词表示的动作有强弱差异,具体语境中的动词,其动作性会发生被激活或被覆盖的变化。格语法主张撇开情态成分,专门研究命题,研究动词及以不同格出现的名词。事实上,相当多情态成分影响着动词动作性的表现,进而制约着动词形式派定名词语义角色的能力,情态成分不能撇开。结语之末说明本文研究中两点主要的不足:一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有待深入,还不能划出动作动词外围的清晰界限,不得已只能尽量根据最典型的动作动词来讨论,所以本文的研究还不充分。二是从事件句、事实句、思想句三大类,到语法学家归纳的具体句子语法意义的类,中间的过渡地带有待充实、填补。我们搜集了500多例受事主语句,操作的结果是这些句子都有类可归,说明句子先分三大类,然后再逐层细分是可行的。但本文的分类仍属举例性质。怎样建立起中等的类,再到更具体的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余红艳[9](2015)在《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民间传说语言存在形态日渐衰微,以“观赏”为主要讲述与传播方式的视觉文化传播媒介逐渐取代传统的“口述倾听”,成为民间传说较为重要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正是在这一社会语境与文化转向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传说的景观生产”概念,着重探讨传说依附现实景观而实现对景观文化符号的生产、景观变迁又衍生出围绕景观展开的新的地方传说,即从传说——景观——传说,又或者从景观——传说——景观的循环生产过程。因此,传说景观生产包含着景观符号生产、景观传说生产,以及景观的实体生产等三大类型,在具体的生产模式上,又有着景观命名、改造、重建,以及新建等基本生产方式。景观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它以景观建筑为核心,由传说图像、雕塑、文字介绍、导游口述等为叙事元素,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具有诱发传说再次回复口述的可能,从而使得景观成为传说讲述与传承的新的文化空间与叙事形态,形成传说语言叙事、景观叙事和仪式行为叙事三位一体的景观叙事体系。景观的叙事功能推动着地方对景观的生产欲望,同时,景观生产也进一步地强化着景观所具有的叙事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景观生产决定着景观叙事的发展,即传说的发展。因此,传说景观生产主体便成为景观生产研究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文化语境中,景观生产主体包含着地方政府、开发商、学者、民众,宗教信仰等多重要素,他们各自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重构、商业资本追逐、信仰观念等不同的生产立场,介入到民间传说的景观生产实践之中,在促进传说发展与传承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说的良性发展,呈现出市场运作的商业化趋势和娱乐化、游戏化的发展特征。“白蛇传”是一则典型的景观传说,在全国各地遗存或新建的景观约有七十项左右,其中,又以传说发源地——杭州、镇江和峨眉山的景观最为丰富,且直接关系着传说核心情节与主题演化。因此,本文着重梳理分析了三地核心景观——杭州西湖景观群、镇江金山湖景观群,和峨眉山景观群。在梳理景观的历史性生产的基础上,分析传说与景观的融合,传说对景观符号的建构,景观变迁对新的景观传说的生产,以及当代多重主体纠葛中的景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以雷峰塔的重建为主要生产模式,表现出政府主导,经济效应为导向的生产特征。因此,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雷峰新塔被生产成为一座“白蛇传”塔,客观上对传说发展与当代的景观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但娱乐至上的景观生产既忽略了雷峰古塔浓厚的宗教信仰意味,同时也忽略了雷峰塔作为宗教景观对“白蛇传”传说的文化意义。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金山寺与地方政府双重主体的融合与冲突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三大类型的景观生产。一是以金山寺宗教信仰为生产主体的法海洞景观生产,一是以地方政府为生产主体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还有一类便是矛盾冲突的焦点——白龙洞,暖昧地夹裹在宗教信仰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缝隙之中。相比于杭州与镇江的景观生产,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佛教信仰的统一生产理念下,逐渐弱化,唯一重要的景观——白龙洞也被改建为“白龙寺”,名存实亡。与之相对应,在景观生产缺失的语境中,峨眉山一带的“白蛇传”传说讲述与传播也逐渐模糊,甚至淡忘。综合三地“白蛇传”传说核心景观的当代生产现状,“白蛇传”景观生产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鲜明的江南化特征,在景观生产的主题倾向上表现出从神圣走向世俗的世俗化特征,而在景观生产的运作上,则愈加表现出走向市场的商业化特征。商业资本的介入在为景观生产注入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同时,追逐的更多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合理引导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走向,需要专业的民俗学者的积极参与,使得景观生产的市场运作成为推动传说发展与当代传承的有效路径。

徐璞[10](2015)在《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财需求日益迫切,对财经类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故而,财经类纪录片便不仅承担着记录财经历史的责任,更秉承了传播财经知识服务受众、满足受众需求的理念。同时,叙事学理论的发展为纪录片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中央电视台作为拍摄财经类纪录片的主要力量,引领着国内财经类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央电视台已出品的32部财经类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总体发展、定义、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和叙事策略进行了思考与研究。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总体发展。截止至2013年,国内共有财经类纪录片37部,其中CCTV共拍摄32部。我国财经类纪录片拍摄内容日趋丰富且形式相对整齐。从总体来讲,我国财经类纪录片的拍摄在选题上大多紧跟经济热点事件,趋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叙事。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阶段、过渡阶段和发展阶段。对纪录片和财经类纪录片定义的探讨。纪录片是一种无限逼近真实的影像史料。财经类纪录片是一种侧重于记录财政和金融,从而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纪录片。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从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实践出发,结合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理论进行探讨。CCTV财经类纪录片主要通过阶梯递进结构来构建叙事。对财经类纪录片叙事视角的研究。结合叙事视角理论从全知叙事视角、限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叙事视角三个方面对CCTV财经类纪录片进行分析探讨。CCTV财经类纪录片中在运用全知叙事视角时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旁白音讲述进行宏观把握,二是直接通过主持人进行把控。旁白叙述者或者主持人均需主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交代背景、串联事件和控制节奏。CCTV财经类纪录片常把限知叙事视角与其它叙事视角搭配使用。在CCTV财经类纪录片中,一般通过纯客观叙事视角来加强事件的客观性,叙述者亦可借此隐晦地表明叙事意图。CCTV财经类纪录片叙事时间的研究。从延续时间和叙事时序两个方面探讨。在延续时间方面,主要结合赛摩尔·查特曼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CCTV财经类纪录片一方面运用场面讲述经济事件中或大或小的故事;另一方面,它把场面作为纪录片的基本构件,让大部分叙事在其中进行。CCTV财经类纪录片主要运用省略加快叙事进程,避免了对叙事内容理解不必要的叙述。财经类纪录片常用概述来集中众多方面在同一事件过程中的叙事,用抻长来凸显某事件,用停顿进行数据分析或表述叙事背景。热拉尔·热奈特明确指出了“时序”一概念,此后,不断发展为顺叙、倒叙和预叙。CCTV财经类纪录片通常运用顺叙进行叙事。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影视艺术的叙事语言由语言叙事和非语言叙事构成,即声音叙事和画面叙事。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声音叙事主要由旁白、采访声、口述声、音乐声和音响声五类构成。CCTV财经类纪录片把旁白作为主要的叙事声音,其《帝国的兴衰》和《货币》的旁白均使用了女性声音,为受众带来了新的观影体验。很多部财经类纪录片都把口述声作为叙事声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音乐声大多以配乐形式出现,辅助推进叙事进程。财经类纪录片中对音响声的运用可增加叙事内容的真实性、传递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复现”历史画面帮助受众理解。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画面叙事主要分为画面和字幕两部分。画面可分为四部分,即事件现场的画面、真实再现的画面、文献史料的画面和人物口述的画面。对事件现场画面的呈现可以满足受众强烈的好奇心,亦可丰富叙事空间。财经类纪录片在《帝国的兴衰》中第一次以聘用演员参演的形式进行纪录片的拍摄,这对于宏观经济题材纪录片的拍摄是一种大胆且理性的创新。财经类纪录片的字幕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同声传译”功能、对字幕关键信息的提示功能和某些时候,字幕信息亦成为财经类纪录片中传递信息的唯一渠道。对财经类纪录片进行了些许思考。其一,财经类纪录片应注重通俗化表达,善于增入吸引受众的内容。其二,财经类纪录片应细化选题的内容,挖掘专业深度。

二、工业环保色映照股市沉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环保色映照股市沉浮(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方舟的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2.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1章 “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简介与诗歌创作之路
    1.1 方舟生平与家世
    1.2 方舟创作之路
    1.3 方舟早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第2章 “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与思想特色
    2.1 方舟诗歌主题
        2.1.1 自然灾害纪实诗
        2.1.2 底层生活纪实诗
        2.1.3 城市变迁纪实诗
    2.2 方舟诗歌的思想特色
        2.2.1 人文关怀:“底层同情”意识
        2.2.2 审美内涵:“现实主义”精神
第3章 “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
    3.1 方舟诗歌的语言特色
    3.2 方舟诗歌的艺术手法
        3.2.1 修辞手法
        3.2.2 表现手法
    3.3 方舟诗歌的艺术理念
第4章 “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4.1 地方写作:“东莞诗人”
    4.2 底层写作:“打工诗人”
    4.3 对话主流文学:建构自主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雅戈尔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4 主要内容
    1.5 研究创新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金融发展理论
        2.1.2 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
        2.1.3 多元化经营理论
        2.1.4 资产证券化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企业金融化的概念
        2.2.2 企业金融化的动因
        2.2.3 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
    2.3 文献述评
3 企业金融化的理论分析
    3.1 企业金融化的度量和识别
        3.1.1 金融资产占比
        3.1.2 金融投资收益占比
    3.2 企业金融化的路径
        3.2.1 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3.2.2 投资房地产
        3.2.3 资产证券化
        3.2.4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3.3 企业金融化的考量因素
        3.3.1 宏观环境
        3.3.2 行业环境
        3.3.3 企业自身状况
    3.4 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分析
        3.4.1 宏观层面
        3.4.2 微观层面
    3.5 企业金融化的风险及应对
        3.5.1 企业金融化过程中的风险
        3.5.2 企业金融化的风险应对
4 案例简介
    4.1 公司简介
        4.1.1 公司现状
        4.1.2 发展大事记
    4.2 雅戈尔金融化的度量和识别
        4.2.1 金融资产占比
        4.2.2 金融投资收益占比
    4.3 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雅戈尔企业金融化的背景分析
        5.1.1 搭乘改革春风迅速发展,进军热门房地产市场
        5.1.2 身处传统服装行业,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
    5.2 雅戈尔金融化路径剖析
        5.2.1 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5.2.2 投资房地产
    5.3 雅戈尔金融化经济后果分析
        5.3.1 短期投资收益率上升,投资回报增加
        5.3.2 关注短期收益,影响长期战略实施
        5.3.3 抑制实业投资,导致离心多元化
        5.3.4 股东价值最大化,忽视社会责任履行
    5.4 雅戈尔金融化面临的风险
        5.4.1 金融化导致资金需求扩大,增加债务风险
        5.4.2 高杠杆财务状况,降低资金利用效率
        5.4.3 投资风险增加,盈利质量下降
        5.4.4 资源配置偏离主业,核心竞争力下滑
    5.5 案例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企业层面
        6.2.2 政府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台湾八十年代都市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化视角下的都市结构、秩序与迁移经验
    第一节 从乡土到都市:现代化的迁移经验
        一、乡土的败落与都市形成
        二、被寄寓想象意义的乡土
        三、迁移与流动:都市语境下的新经验
    第二节 外来资本操纵之下的都市
        一、跨国公司中的小人物缩影:现代性理想的破灭与乡土的虚幻
        二、边缘都市中文化符号的杂糅、扭曲
        三、知识分子的矛盾性及其对乡土合法性的寻求
    第三节 宏观视野下的都市多重结构
        一、时代风云与都市漩涡中的个体命运
        二、摩天大楼与都市强人
        三、都市视阈下的多重社会关系网络
    小结
第二章 复合的都市迷宫:现实、想象与幻影
    第一节 建筑、街道与人际网络:交叠的都市迷宫
        一、迷失与晕眩的都市人
        二、失控的都市空间结构与探索者形象
    第二节 都市囚徒与封闭空间
        一、两极化的都市:空间流动网络与堡垒
        二、想象的都市与空间结构的变幻
    第三节 幻影都市:都市人的潜意识空间
        一、缝隙与阴影:荒凉、诡异的都市幻象
        二、破碎的镜像迷宫:主体意识的分裂与自我质疑
        三、文本迷宫:都市的文本性与视觉性
    第四节 逃逸都市:身体的变形与消解
        一、技术与速度视角下身体与空间关系
        二、身体的消解与都市虚拟空间
    小结
第三章 罪恶滋生的沼泽:都市视野中的“暧昧与癫狂”
    第一节 混乱之岛:宗教与世俗生活
        一、躁动之岛:神圣性的全面消失
        二、现代性语境下宗教信仰的侵蚀、解体
    第二节 社会性维度下的都市罪恶美学
        一、虚无与混沌之恶:暴力美学视阈下的躁动都市
        二、杀戮与隔阂:战后社会心理创伤
        三、正义的解体:动荡社会语境下对罪恶定义的重新探讨
        四、耗尽、虚无感与都市人的精神危机
    第三节 都市梦魇:无能者、小丑与社会边缘人
        一、混杂与转化:英雄、卑琐小市民
        二、无能者病态精神世界的缩影
        三、荒诞与崇高:疯人形象的复杂性
    小结
第四章 记忆空间与都市景观
    第一节 废墟之城:记忆的丧失
        一、现代性的后遗症:失忆与退化的肉身
        二、记忆的考掘
    第二节 都市废墟中的记忆重探
        一、物品的通灵术:感知与记忆形态
        二、易位叙述与记忆的多重性
        三、总体性描绘:都市人类学视角下的记忆画卷
    第三节 感官经验、死亡与静态记忆
        一、记忆与主体的重构
        二、凝固、剪辑与他者幻影
        三、记忆的平庸性与神圣性
    第四节 怀旧与追寻:地点之间的转移
        一、异乡与故乡的转换
        二、旅行、逃离与回归
        三、都市废墟与破碎的往昔图景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相关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学观察
        (一) 近代中国中产阶层雏形与消亡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二、都市文化崛起与中产阶层话语扩张
    三、中国都市小说的兴起与中产阶层书写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
    一、高校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
    二、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形象系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变形记”
    三、中小企业主形象系列:经济理性主义的实践者
    四、中低级官员形象系列:权力镜像中的人性解码
    五、艺术工作者形象系列:美与“丑”并存的圈子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
    一、物质欲望:流金时代的厚利主义
        (一) 当代启蒙语境下的财富观
        (二) 经济理性主义催生的创富传奇
        (三)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人性反思
    二、情色写真:身体表达的自我主义
        (一) “有闲阶级”的游戏
        (二) 性压抑下的反拨
        (三) 都市异化的表征
        (四) 异性上位的筹码
    三、处世之道:精致周到的利己主义
        (一) 圈子文化
        (二) 交换逻辑
        (三) 竞争“无间道”
        (四) 个人主义奋斗
第四章 中产阶层身份共同体的建构
    一、消费时尚与身份标签
        (一) 作为符号的霓裳神话
        (二) 美食营造的精致生活
        (三) 富裕阶层的身体美学
        (四) 闲暇生活的优雅趣味
    二、空间区隔与地位界线
        (一) 住宅空间:生活品味的标识
        (二) 职业空间:都市权势的图腾
        (三) 社交空间:累积资源的场域
    三、身份比较与阶层意识
        (一) 阶层比较下的社会透视
        (二) 西方中产阶级的身份想象
        (三) “名实之间”的身份焦虑
第五章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
    一、焦虑时代的表征
        (一) 婚姻的脆弱
        (二) 恋爱的恐惧
        (三) 竞争的压抑
        (四) 生态的隐忧
        (五) 财富的疑虑
        (六) 人生的虚无
    二、焦虑的症候与隐喻
        (一) 抑郁症:频繁的“精神感冒”
        (二) 幻听症:嘈杂都市的痼疾
        (三) 不孕症:人类前途的警示
        (四) 肠胃症:欲壑难填的苦果
        (五) 病理性赌博症:人性荒芜的切片
    三、反省与救赎
        (一) 爱的救赎:抚慰心灵的力量
        (二) 伦理救赎:谋求义与利的合体
        (三) 宗教救赎:听从智者的开释
        (四) 艺术救赎:提升生命的高度
第六章 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
    一、叙事策略
        (一) 都市时空的发现
        (二) 感官叙事的运用
        (三) 通俗传奇的嫁接
        (四) 文学影视的并置
        (五) 隐喻修辞的指向
    二、现实困境
        (一) 平面化的呈现
        (二) 类型化的倾向
        (三) 批判性的缺失
        (四) 代言者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甲骨文丛书”的出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纸质书出版现状
        二、图书出版策略变化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甲骨文丛书”及其市场发展策略
    第一节 图书出版新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丛书”
    第二节 “甲骨文丛书”市场发展状况
    第三节 学术畅销书阅读市场发展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纯阅读与“丛书热”
        二、90年代:趋向理性、多样、功利的阅读
        三、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与深阅读的需求
    第四节 “甲骨文丛书”的市场发展策略
        一、“学术+兴趣”读者定位,树立“文化追寻”品牌
        二、利用“粉丝经济”,重视“自媒体”合作
        三、专注服务体验,以“读者”为中心
第三章 “甲骨文丛书”出版的SWOT(环境)分析
    第一节 S优势
    第二节 W劣势
    第三节 O机会
    第四节 T威胁
第四章 “甲骨文丛书”的内容选择策略
    第一节 学术畅销书的内容选择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关注西方人文社科和前沿理论方法
        二、90年代:大众学术与学术经典共存
        三、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关注人文历史和外文化视角
    第二节 “甲骨文丛书”的内容特点
        一、他者的视角,注重内容的深度
        二、通俗与学术之间,注重文本的可读性
        三、把握社会热点,注重意义的启发
        四、兼顾内容品质与市场利益的精品策略
第五章 “甲骨文丛书”的装帧设计策略
    第一节 学术畅销书装帧设计发展历程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从封面到版式设计的朴素优雅
        二、90年代:鲜艳色彩与形式美感
        三、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人文情怀和品牌风格
    第二节 “甲骨文丛书”的装帧特色
        一、“颜值”时代,风格差异化
        二、从“书”出发,设计整体化
        三、以“人”为本,挖掘纸质价值
第六章 从“甲骨文丛书”出发一纸质书出版启示
    第一节 内容选择的视角:关注社会热点,文明交叉视角
        一、社会热点带来的选题策划
        二、由深阅读而来的创新视角
    第二节 宣传营销的视角:利用关系营销,人际互动传播
        一、自媒体平台营销
        二、人际关系互动传播
    第三节 装帧设计的视角:重视纸质形态,发挥审美价值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解题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过程
    四、本文的资料
第一章 动作动词及其动作意义
    第一节 关于动作的分析
        一、动作的重要性
        二、有关动作、动作动词的分析意见
        三、动作的语义描述
    第二节 动作动词的语法特点
        一、赵元任论动词的特点
        二、动作动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三、动作动词特点概述
    第三节 动作动词是原型范畴
        一、不同平面的动作与动作动词
        二、动作动词(义项)是原型范畴
        三、动作动词(义项)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投影
    第四节 动作动词动作性概观
        一、单音节动作动词
        二、双音节动作动词
        三、非自主动作动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动词运用及其动作意义的显隐
    第一节 动词动作意义的影响因素
        一、动词的释义与使用
        二、动词组合与动作意义的显隐
    第二节 时间范畴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一、时间范畴的研究
        二、汉语语法里的时间范畴及其表现形式
        三、时间范畴表示法与动词动作性(上):语法手段
        四、时间范畴表示法与动词动作性(下):词汇手段
        五、不同时间范畴下动词动作意义的表现
    第三节 动词句法位置及动词结构类型对动作性的影响
        一、句法位置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二、各种句法结构里动词的动作性
    第四节 语气、口气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一、句子语气对动词动作性的影响
        二、口气与动词的动作性表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受事和受事主语句的重新解释
    第一节 受事、受事主语句及其研究
        一、受事成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受事主语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受事、受事主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受事成分研究中的问题
        二、受事主语句研究中的问题
    第三节 受事和受事主语句的再认识
        一、“受事”是一个关系项
        二、受事是一个原型范畴
        三、动词性词语是确定受事成分的关键
        四、受事主语句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受事主语句的重新分类
    第一节 句子分类与受事主语句的类
        一、汉语句子分类的历史
        二、受事主语句归类中的问题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启示
    第二节 句型的确定与高层次语义关系
        一、句子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高层次语义关系与构式意义的比较
        三、高层次语义关系或构式意义与句型的确定
    第三节 语言哲学和语义学的分析:事件、事实与思想
        一、泽诺·万德勒的分析
        二、杰弗里·利奇的分析
        三、汉语里的事件句、事实句、思想句
    第四节 受事主语句的分类和再分类
        一、事件句
        二、事实句
        三、思想句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文着力进行的几点探讨
    二、考察动词时要综合研究命题和情态成分
    三、对受事主语句分析意见的评论
    四、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现代汉语动作动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9)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传说景观生产研究
        二、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三、“白蛇传”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景观与传说
        一、景观与文化景观
        二、景观与传说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传说景观生产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景观:看得见的传说
        一、走向视觉文化:从“听”到“看”
        二、景观的传播特质:从“不在场”回归“在场”
    第二节 景观生产:传说与景观的循环生产
        一、传说景观生产的概念界定
        二、传说景观生产主体的多重性
        三、传说景观生产的类型
    第三节 景观叙事:景观作为文本
        一、景观文本的叙事性特征
        二、视觉观赏主导下的景观叙事体系
        三、传说景观叙事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白蛇传”传说:景观群及其核心景观
        一、“白蛇传”景观群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群及景观地
第二章 信仰淡化下的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景观形成:元代之前的西湖题名景观生产
        一、“西湖”得名:从自然景观走向文化景观
        二、“西湖十景”:南宋西湖题名景观的符号生产
    第二节 景观移位:“白蛇传”三塔景观生产的信仰变迁
        一、三塔景观的符号生产:从“禁止标识”到“塔镇潭妖”
        二、三塔景观被毁的叙事演化:从“三怪”到“两怪”
        三、景观生产主体的信仰变迁:从道教到佛教
    第三节 景观重建:“白蛇传”雷峰塔景观生产的主题演化
        一、雷峰塔的佛教景观生产:从“佛舍利塔”到“镇妖圣塔”
        二、雷峰新塔的旅游景观生产:从“佛塔”到“白蛇传塔”
        三、政府主导下的景观重建:文化旅游压倒宗教信仰
    第四节 景观话语:“白蛇传”断桥景观生产的爱情符号建构
        一、断桥爱情景观符号的初步建构:《西湖竹枝词》
        二、断桥爱情景观的强化与定型:“白蛇传”传说
        三、断桥爱情景观的仪式生产:“断桥求婚”
    小结:走向爱情的景观重建
第三章 经济与信仰博弈中的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仪式与话语:金山寺“高僧降蛇”文化的景观符号生产
        一、水陆法会:仪式行为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初构
        二、僧蛇斗法:语言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强化
    第二节 命名与改造:多重主体合力的法海洞景观生产
        一、法海形象变迁:从“高僧”到“恶魔”
        二、景观命名:从“裴公洞”到“法海洞”的景观生产
        三、重构高僧形象的景观生产:多重生产主体的合谋
    第三节 移植与游离:经济与信仰矛盾纠葛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一、景观移植:从“紫露洞”到“白龙洞”
        二、暗示与游离:佛教信仰与旅游经济冲突下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第四节 情境与表演:政府主导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
        一、水漫金山:白娘子爱情文化园的文化基因
        二、情境型景观生产:主题公园的景观图谱
        三、节事与表演型景观生产:从主题灯盏到白蛇传水景秀
    小结:走向体系化的景观新建
第四章 佛教信仰强化下的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符号生产:峨眉山佛教景观文化的历史建构
        一、峨眉山道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家仙山”到“道教名山”
        二、峨眉山佛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教到佛教
    第二节 景观迁移:佛教信仰主导下的峨眉山白龙洞景观生产
        一、景观命名:从“连环洞”到“白龙洞”
        二、景观迁移:从“白龙洞”到“白龙寺”
        三、信仰主导:白龙洞景观生产的淡化
    小结:走向淡忘的景观改造
第五章 “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特征
    第一节 从西湖走向江南:“白蛇传”景观及其生产的江南化
        一、从西湖景观到江南景观:“白蛇传”的地域拓展
        二、江南化:“白蛇传”景观生产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从神圣走向世俗:“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世俗化
        一、信仰景观:“白蛇传”的信仰主题及其信仰景观群
        二、爱情生产:“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家庭伦理主题
    第三节 从文化走向市场:“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商业化
        一、市场运作:“白蛇传”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趋势
        二、积极传承:对景观生产商业化趋势的认识与引导
结语
附录
    一、“白蛇传”核心景观图片选录
        (一) 杭州西湖主要传说景观
        (二) 镇江金山湖主要传说景观
        (三) 峨眉山主要传说景观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口传文本选录
        吕洞宾卖汤团(断桥结前缘)
        峨眉修仙(节选)
        保和堂
        法海洞和白龙洞(镇江金山)
        许仕林祭塔二则(雷峰塔)
参考文献
    外文类举要
    着作类举要
    论文类举要
    学位论文举要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地方文献、笔记杂着举要
    传说文献、异文举要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专着
    二、论文
    三、主持、参与的项目
    四、所获奖项
后记

(10)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总体发展
        0.5.1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总体发展
        0.5.2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发展阶段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纪录片概念探析
    1.2 财经类纪录片概念探析
2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2.1 CCTV财经类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构建
        2.1.1 阶梯递进叙事结构
        2.1.2 平行并列叙事结构
    2.2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2.2.1 全知叙事视角
        2.2.2 限知叙事视角
        2.2.3 纯客观叙事视角
    2.3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时间
        2.3.1 延续时间
        2.3.2 叙事时序
    2.4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语言
        2.4.1 声音叙事
        2.4.2 画面叙事
    2.5 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3 CCTV财经类纪录片叙事方面的思考
    3.1 注重通俗化的表达,善于增入吸引受众的内容
    3.2 细化选题内容,专业深度亟须挖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工业环保色映照股市沉浮(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方舟的诗[D]. 张盟.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2]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雅戈尔的案例分析[D]. 吴梦伟. 苏州大学, 2020(03)
  • [3]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台湾八十年代都市小说研究[D]. 李欣池.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D]. 彭海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纸房子[J]. 舒寒冰. 百花洲, 2017(03)
  • [7]“甲骨文丛书”的出版策略研究[D]. 华智睿. 安徽大学, 2016(10)
  • [8]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D]. 何薇. 苏州大学, 2015(06)
  • [9]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D]. 余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10]CCTV财经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 徐璞. 辽宁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工业环保色反映股市涨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