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的初步研究

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的初步研究

一、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曹鹏辉[1](2021)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金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各级医疗单位广泛开展。那么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ifficul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DLC)就成为手术医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预测其发生也变的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得出术前可预测DLC发生的指标,进而指导手术医师为术中的挑战做好准备、优化手术计划,尤其是无法行LC时果断及时的中转开腹,减少不必要的胆道损伤,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咨询做出更准确的解释。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Ⅰ级或Ⅱ级)或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且行LC治疗的病例(年龄>18岁)共157例,按手术用时或是否中转开腹,分为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7例(A组)和非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20例(B组)。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是否发病、发病时间、上腹部手术史、基础疾病史)、生化指标(WBC、NEU、ALT、AST、ALP、γ-GGT、TBIL、FIB)、影像资料(胆囊长径、胆囊短径、胆囊壁是否增厚、结石数量、结石是否嵌顿颈部)、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远期并发症等。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D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单因素χ2检验结果:年龄(χ2=4.464,P=0.035)、既往急性胆囊炎发病史(χ2=18.558,P=0.000)、发病时间(χ2=3.924,P=0.048)、BMI(χ2=9.743,P=0.002)、糖尿病病史(χ2=4.297,P=0.038)、白细胞计数(χ2=4.800,P=0.02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χ2=4.334,P=0.037)、纤维蛋白原(χ2=5.390,P=0.020)、胆囊短径增加(χ2=4.272,P=0.039)、胆囊壁增厚(χ2=9.265,P=0.002)、颈部结石嵌顿(χ2=9.888,P=0.002)、术后近期并发症(P=0.012)、术后远期并发症,即PCS的发生,(χ2=5.858,P=0.016)等13项因素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A组)和非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χ2检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协变量,采用逐步法(Forward L:LR法)筛选影响因素,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年龄、胆囊壁增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既往急性胆囊炎发病史、发病时间,其回归系数均>0,OR值分别为2.657、2.420、7.151、11.341、9.246,表明年龄、胆囊壁增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既往有急性胆囊炎发病史、发病时间是D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年龄≥50岁、既往有急性胆囊炎发病史、发病时间≥72h、BMI≥25Kg/m2、糖尿病病史、白细胞计数≥9.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6.3×109/L、纤维蛋白原≥3.5g/L、胆囊短径增加、胆囊壁增厚、结石嵌顿胆囊颈部的患者更易发生DLC。2.年龄、胆囊壁增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既往有急性胆囊炎发病史、发病时间等5项因素是DLC的独立危险因素。3.既往上腹部手术史会造成腹部广泛粘连,造成LC手术困难,甚至提高中转开腹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非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在既往上腹部手术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是DLC的危险因素,可能和我中心对此类患者多直接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有关。

卢林林[2](2021)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胆热脾寒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及评价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胆热脾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1、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普外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PCD(胆热脾寒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评价疾病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清中胃肠激素: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的含量及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1)疾病综合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及排便频次均有改善(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两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和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主症大便溏泄和口苦、次症恶心欲呕和排便紧迫感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次症脘腹痞满、畏寒受凉即发、胸胁胀痛、肠鸣、腹痛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2、胃肠激素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肠激素(CCK、VIP、5-HT)水平均有所下调(P<0.01),且试验组下调胃肠激素(CCK、VIP、5-HT)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可改善PCD(胆热脾寒证)患者的大便性状、排便频次,以及有效缓解大便溏泄、口苦、恶心欲呕、排便紧迫感的症状,下调血清胃肠激素CCK、VIP、5-HT的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促进消化吸收等相关。

安凯尔·艾克拜尔[3](2021)在《我院近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疗效、其一般特征、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并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59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围手术期资料、术后ICU转入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研究资料,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9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当中,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比较两组数据入院时白细胞数、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ICU转入率、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OC组比较,LC组有术中出血量少、抗生素使用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ICU转入率低、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故根据患者情况提倡个体化治疗。

李一泽[4](2021)在《PTGBD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适宜时机,以及经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后对后续LC手术难度的影响,为选择不同时机治疗急性胆囊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将48例病例按照从急性胆囊炎发作到PTGBD的治疗时间分为小于72h组和大于72h组,并按照从PTGBD到LC的间隔时间分别以1周,4周,8周为临界值进行分组。观察指标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以及严重粘连率。结果:1.急性胆囊炎发病至PTGBD时间≤72h和>72h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粘连程度,中转开腹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胆囊炎发病至PTGBD时间≤72h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较少,粘连程度低,中转开腹率低。2.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和>1周且≤4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粘连程度,中转开腹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GBD至择期LC时间>4周且≤8周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少及中转开腹率低;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粘连程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且≤4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GBD至择期LC时间>4周且≤8周的患者手术时间少,中转开腹率低;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且≤4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粘连程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PTGBD至择期LC时间>8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及粘连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GBD至择期LC时间>4周且≤8周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少及中转开腹率低,粘连程度低。结论:1.对于不适合早期行LC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立即进行PTGBD治疗。2.PTGBD后序贯LC治疗的最佳间隔时间为4-8周。

钟银生[5](2021)在《PTGBD干预时机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择期LC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干预时机对高危急性胆囊炎病患择期行LC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因急性胆囊炎入院行PTGBD治疗的病患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早期干预组(≤2天)30例;晚期干预组(>2天)36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原因、置管相关并发症、手术困难度、术后病理结果。结果:两组临床患者入院年龄、合并症等基本资料、置管相关并发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从急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到PTGBD时间间隔≤2天(早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7.5min,105.75-126.5min)vs(133min,120.0-148.0min),P=0.001;术中失血量较少(20ml,8-44.25ml)vs(40ml,16.25-95.0ml),P=0.017;严重粘连率显着降低5/30[16.7%]vs20/36[55.6%]),P=0.001),转为开腹手术率显着降低(3/30[10%]vs11/36[30.6%],P=0.042)。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得出,症状发作到PTGBD间隔时间与腔镜中转之间有相关性Rs为0.25(P=0.043)。结论:PTGBD在症状发作2天内执行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中转率、阻止胆囊炎症病理进展及降低粘连程度以达到降低患者手术困难,减轻患者住院时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PTGBD后进行LC的中转发生率和执行PTGBD间隔时间呈正相关。

马浩越[6](2020)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通常合并有各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因此对于治疗老年人群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选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LCBDE)+胆囊切除术(LC)还是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胆囊切除术(LC),临床上依然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LCBDE+LC治疗老年人群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LCBDE+LC治疗的患者共480例,分为腹腔镜老年组(≥65岁,221例)及腹腔镜非老年组(<65岁,259例)。另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ERCP/EST+LC治疗的65岁及以上患者共110例。定义为内镜老年组(≥65岁,110例)。分别对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患者的术前风险因素、术前症状与检验结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腹腔镜老年组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脑血管疾病与肝脏疾病的合并率明显高于腹腔镜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非老年组的术前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腹腔镜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胆总管结石清除率均很高(腹腔镜老年组98.8%,腹腔镜非老年组99.1%),腹腔镜老年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日、总住院日明显高于腹腔镜非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很低,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去42例失访患者,共有18例(18/438,4.1%)患者在随访中出现了胆总管结石复发,分别为腹腔镜老年组(11/237,4.6%)及腹腔镜非老年组(7/201,3.5%),复发率均较低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术后胆总管狭窄。2.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两组患者相关基本资料、相关术前症状与检验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胆总管结石清除率均很高(腹腔镜老年组98.8%,内镜老年组99.1%),内镜老年组的住院总费用与总住院日明显高于腹腔镜老年组(P<0.05),内镜老年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腹腔镜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老年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它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很低,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去39例失访患者,共有15例(15/330,4.5%)患者在随访中出现了胆总管结石复发,分别为腹腔镜老年组(11/237,4.6%)及内镜老年组(4/93,4.3%),复发率均较低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术后胆总管狭窄。结论:虽然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合并率更高、手术风险更高,但是LCBDE+LC对于治疗老年人群的胆总管结石与胆囊结石依然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刘朋宙[7](2020)在《PTGD术后联合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部分实验室指标下降情况等来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价通腑汤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PTGD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所有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并行PTGD的老年患者,选取其中符合本次实验纳入标准要求的49例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49例患者在PTGD术后是否口服或鼻饲中药通腑汤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23例患者在入院24h内因治疗需要均在病房或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予禁食水、抗炎、抑酸、补液等西医综合保守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PTGD术后另予通腑汤口服或鼻饲进行辅助治疗,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经口服或鼻饲服药。设定PTGD术后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所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天及7天后的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PTGD术后7天内出现胆漏、肺部感染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在治疗前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资料:治疗组年龄在65-85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73.00±6.073)岁;对照组年龄在65-84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72.09±5.656)岁;所有患者行PTGD术均一次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在正常范围内。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2.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显效率(53.85%)优于对照组(43.48%),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均降至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在术后7天内出现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小于对照组(21.74%),但经卡方检验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D术后服用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昕[8](2020)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胆总管结石作为胆石症的一种,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以微创取石治疗为主,然而对于如何减少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连续收治的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51例,患者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明确临床诊断。通过电话随访方式或复查获取患者是否复发信息,经过筛选后纳入133例有意义的病例数,根据有无结石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乙肝病毒感染史、糖尿病病史、黄疸、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术前有胆管炎或胰腺炎感染、胆道手术史或胆囊切除史、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手术治疗方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先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后再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得到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1例患者中133例患者获得回访,失访率为11.92%,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19例,结石复发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黄疸、十二指肠壶腹周围憩室、术前有胆管炎或胰腺炎感染、胆道手术史或胆囊切除史、胆总管直径≥15mm、胆总管结石数量≥2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糖尿病、乙肝病毒感染史、手术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道手术史或胆囊切除史[OR=5.687(95%CI:1.40623.010),P=0.015]、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OR=5.787(95%CI:1.32925.192),P=0.019]、胆总管直径≥15mm[OR=8.465(95%CI:1.81339.518),P=0.007]为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胆道手术史或胆囊切除史;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5mm。2对于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临床应注意随访及结合药物及饮食指导等多种方式预防结石复发。图[0]幅;表[4]个;参[153]篇。

钟嫦[9](2020)在《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胃切除术后患者容易形成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作为微创手术受到广泛应用,然而胃切除术后胆道解剖结构的改变及腹腔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目前少有研究比较胃切除术后患者行各种取石手术在手术安全性和取石成功率及效益上的分析。研究目的:比较ERCP、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开腹手术三种方案在胃切除术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系统检索既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临床资料。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将符合的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所行取石手术的方式分为ERCP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发热、术后腹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胆瘘、术后出血、术后穿孔、术后感染、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手术治疗费、非手术治疗费、西药费)。术后进行结石复发随访。研究结果:共检索出318例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最终1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内镜组中15例患者因内镜下无法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故予以剔除。最终内镜组82例(男/女=68/14例,平均年龄67.8±10.44岁),腹腔镜组55例(男/女=43/12例,平均年龄65.7±10.10岁),开腹组42例(男/女=37/5例,平均年龄63.5±8.15岁)。1.ERCP组97名患者中有82例成功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进镜成功率为84.5%(82/97)。77例患者实现成功选择性胆胰管插管,插管成功率为93.9%(77/82)。71例取石成功,6例患者取石失败或不宜取石,临床成功率为86.6%(71/82)。内镜操作总体成功率为73.2%(71/97)。2.ERCP手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开腹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6.6%(71/82)、94.5%(52/55)和100%(42/42),开腹组总体手术成功率高于ERCP手术组(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中转开腹率(18.2%)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ERCP组、腹腔镜组、开腹组结石残余率分别为12.2%、3.6%、2.4%,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2%、16.4%、26.2%,三组间结石残余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呈递增趋势(8.6±5.42天vs.15.8±7.22天vs.24.8±13.16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3.ERCP组、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5346.1±16865.05元、29493.3±13401.60元、33768.3±13717.21元,开腹组费用显着高于ERCP组(P=0.004)。关于非手术治疗费、手术治疗费用和西药费用上,在ERCP手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三组间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693.1±1324.49 vs.2459.9±1625.20 vs.3504.5±1933.9元)、(5005.6±2107.65 vs.5829.3±1929.67 vs.6861.3±2327.13元)和(4133.1±3512.36 vs.9781.7±6744.46 vs.14078.7±7811.28元),三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4.三年内累积结石复发率,腹腔镜组高于ERCP组和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研究结论:1.对于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存在操作难度,但是仍可达到较好的成功率。ERCP内镜下取石,主要的失败原因为内镜下找不到十二指肠乳头,EPBD联合EST可以显着提高结石取出率降低结石残余率。2.在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ERCP与腹腔镜手术可以取得相近的手术成功率,并且术后并发症上亦无差异,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更高。与微创手术方式相比,开腹手术住院时间长,且使用抗生素时间显着更长。3.在经济效益上,ERCP、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的非手术费用、手术费及西药费呈现明显递增趋势,ERCP组总费用低于开腹手术组。4.在远期随访中发现,三组手术方式在三年内的术后结石复发率无差异。

李杉[10](2020)在《经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G-NOTES)临床应用初探》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TG-NOTES在诊断不明原因腹水中的临床价值;2)通过活体小型猪模型探讨TG-NOTES行胆囊探查术的胃部最佳进镜部位以及其安全性及可行性;3)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钛夹(南京微创ROCC-D-26-195-C)在TG-NOTES中的封闭效果及对于腹腔内脏器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行TG-NOTES(32例)及腹腔镜术(32例)以诊断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患者确诊率、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2)选取小型猪13只(体重20-30kg),于其中选取6只分别以胃窦大弯侧、胃窦前壁小弯侧、胃体窦交界处小弯侧为入路(各2只)进入腹腔完成腹腔探查,记录探查范围,并确定探查胆囊及肝脏最佳进镜部位,剩余7只实验动物以最佳进镜部位进入腹腔,完成胆囊腔内探查、胆囊活检以及胆囊息肉切除术等操作。记录手术时间,计算胆囊探查成功率,实验动物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术后3月解剖实验动物观察腹腔内情况及胆囊愈合情况;3)选取小型猪12只(体重20-30kg)行TG-NOTES,分为胆囊探查组、肠修补组以及对照组3组,每组4只实验动物,术中使用钛夹封闭胆囊、肠壁及胃壁切口,并于肝脾表面留置钛夹,术后观察实验动物活动及进食状况,比较三组术后第一天活动时间、过渡至正常饮食时间,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及死亡情况,于术后3月解剖实验动物,观察腹腔内粘连情况,胃壁粘膜面,肠壁浆膜面以及胆囊壁的愈合情况,取钛夹周围组织与对照组正常组织对比HE染色结果。组间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两组确诊率分别为NOTES术84.4%,腹腔镜术93.8%,两组确诊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1.44,P>0.05)。术后均无腹腔感染、胃壁/腹壁切口出血、穿孔、穿刺口/切口瘘等并发症发生。NOTES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P<0.05),NOTES组术后腹痛评分低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2)三处胃壁入口均可较好显示腹腔内脏器,三种入路探查胆囊由易到难分别是:胃窦前壁小弯侧、胃体窦交界处小弯侧以及胃窦大弯侧,故认为胃窦前壁小弯侧是探查胆囊的最佳进镜部位。以胃窦前壁小弯侧为入口的9只实验动物胆囊探查术的成功率为77.78%(7/9),探查失败的2例失败原因分别是胆囊位置较深以及腹腔内粘连重,平均手术时间为75.0±17.68min,术中成功使用活检钳及圈套器获取局部胆囊粘膜组织。13只实验动物中有11只术后存活,2例死亡,原因为腹腔充气过多引起腹压过高导致呼吸心跳抑制死亡,所有存活的实验动物术后均未发生腹腔出血、感染、穿孔等迟发性并发症,术后3月实验动物体重均较术前有所增长,体重平均增加2.50±1.41kg,解剖见腹腔内粘连不重,1例可于肝脏与腹壁间以及肠壁与腹壁间见粘连带,余未见明显粘连,仅钛夹放置部位及周边可见筋膜或纤维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易于分离,胆囊愈合良好;3)术中操作顺利,胆囊探查组、肠修补组较对照组术后第1天活动时间减少,术后过渡至正常饮食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无出血、穿孔、腹膜炎等表现,亦无实验动物死亡。术后3月解剖实验动物,肠修补组中1例可见腹腔内广泛粘连(术前已有腹腔粘连),余腹腔内粘连不明显,病理结果提示胃壁、肠壁及胆囊均全层愈合,与正常组织对比可见,钛夹夹闭处胃壁粘膜腺体稍增生,胆囊壁有少许炎症反应,肝脏及肠管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脾门处可见一直径约7cm囊性包块,病理结果考虑血管源性包块可能性大。结论:1)TG-NOTES腹腔探查术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具有诊断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是一种与腹腔镜探查术诊断效果相当,有效、安全、经济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2)胃窦前壁小弯侧可作为TG-NOTES探查胆囊的最佳进镜部位,胆囊息肉切除术、胆囊粘膜活检术等操作均安全可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得以初步验证。3)钛夹短期在腹腔内影响较小且封闭效果确切,在NOTES手术封闭脏器切口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临床资料收集
    1.5 手术方式及步骤
    1.6 术后个体化治疗策略
    1.7 研究指标
    1.8 统计学处理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2.1.1 术前资料比较结果
        2.1.2 术后近期并发症比较结果
        2.1.3 术后远期并发症比较结果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 结果总结
第三章 讨论
    3.1 解剖变异
        3.1.1 胆囊管位置及变异
        3.1.2 胆囊动脉来源及变异
    3.2 术前资料
    3.3 术后近、远期并发症
        3.3.1 LC 导致的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 ,BDI)
        3.3.2 PCS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特殊名词解释
致谢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胆热脾寒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PCD的西医研究概况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标准
        1.4 治疗
    2、PCD的中医研究概况
        2.1 病名起源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2.4 泄泻论治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给药方案
        2.3 临床观察与记录
        2.4 观察项目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2.7 数据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评定
        3.3 安全性评价
        3.4 胃肠激素检测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PCD的中医诊治探析
        1.1 病因病机
        1.2 治则治法
        1.3 组方方解
    2、结果分析
        2.1 安全性分析
        2.2 临床疗效分析
        2.2.1 促进消化吸收
        2.2.2 现代药理研究
        2.3 实验室结果分析
        2.4 基于胃肠激素水平的作用机制初探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我院近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围手术期处理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一般处理
    3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住院费用分布
    3 入院检查指标对比
    4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
    5 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与术后住院天数对比
    6 两组数据发病症状与病理结果对比
    7 两组数据合并症的比较
    8 两组数据麻醉等级对比
    9 术后ICU转入率
讨论
    1 入院时生物指标分析
    2 术中出血量及抗生素使用天数比较
    3 术后住院天数分析
    4 OC组与LC组基础病、术后ICU转入率对比
    5 住院费用分布分析
结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PTGBD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PTGBD干预时机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择期LC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收集资料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PTGBD临床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分组
    2 手术方法
        2.1 LCBDE+LC
        2.2 ERCP/EST+LC
    3 观察指标
    4.术后并发症定义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的比较
        1.1 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术前症状与检验结果的比较
        1.3 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1.4 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1.5 腹腔镜老年组与腹腔镜非老年组随访情况的比较
    2 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的比较
        2.1 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术前症状与检验结果的比较
        2.3 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2.4 腹腔镜老年组与内镜老年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2.5 患者术后随访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7)PTGD术后联合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英语缩略语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于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1. 中医对胆的认识
        1.1 胆的解剖
        1.2 胆的生理功能
        1.3 胆的生理特性
        2. 中医对急性胆囊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4.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治法方药
        4.1 经典方剂
        4.2 自拟方剂
        4.3 中成药
        4.4 中医外治法
    二、西医对于急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
        1. 急性胆囊炎的流行病学概况
        2. 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
        3. 急性胆囊炎的病理表现
        4.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5.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
        6.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7.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观察项目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3 临床疗效比较
        2.4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2.5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2.6 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比较
        2.7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老年急性胆囊炎概况
        3.2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
        3.3 PTGD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3.4 通腑汤中各方药的药效研究
        3.5 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作用机理探讨
        3.6 临床疗效评价
        3.7 结论
    4.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中医症候评分标准表
附录2 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2011海南)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试验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临床有关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结石复发的单因素分析(一般情况)
        1.2.2 结石复发的单因素分析(胆道及结石情况)
        1.2.3 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 年龄
        1.3.2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1.3.3 胆管炎或胰腺炎感染
        1.3.4 胆道手术史或胆囊切除史
        1.3.5 胆总管直径≥15mm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胆总管结石的评估、治疗以及相关复发因素
    2.1 胆石症的分类
    2.2 胆总管结石的产生原因
        2.2.1 胆道感染
        2.2.2 胆道结构异常
        2.2.3 壶腹周围憩室
        2.2.4 基因、遗传因素
        2.2.5 性别、年龄、生活因素
    2.3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3.1 临床表现
        2.3.2 鉴别诊断
        2.3.3 临床查体和医学检验
        2.3.4 影像学诊断
    2.4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2.4.1 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2.4.2 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2.4.3 合并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相关微创治疗
    2.5 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相关因素
        2.5.1 首次取石方案
        2.5.2 胆总管结石大小、数量
    2.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3 胆石症的诊断
    2.4 手术器械及方法
        2.4.1 手术器械
        2.4.2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相关定义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
    3.2 三组患者既往手术情况比较
    3.3 ERCP组手术情况分析
        3.3.1 ERCP组手术成功率及术中情况分析
        3.3.2 不同辅助技术下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3.4 三组患者临床结局比较
    3.5 三组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3.6 三组结石复发率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ERCP在胃切除术史患者中的操作难度
    4.2 三组手术方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4.3 经济效益比较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创新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经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G-NOTES)临床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经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G-NOTES)在诊断不明原因腹水中的价值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经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G-NOTES)行胆囊探查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金属钛夹在经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G-NOTES)中对于腹腔脏器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现状和进展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分析[D]. 曹鹏辉. 延安大学, 2021(11)
  •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胆热脾寒证的临床研究[D]. 卢林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我院近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D]. 安凯尔·艾克拜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PTGBD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选择[D]. 李一泽.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PTGBD干预时机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择期LC的影响[D]. 钟银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D]. 马浩越. 青岛大学, 2020(01)
  • [7]PTGD术后联合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刘朋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D]. 郑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D]. 钟嫦. 南昌大学, 2020(08)
  • [10]经胃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G-NOTES)临床应用初探[D]. 李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胆囊切除术后非抗生素治疗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