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文字、图腾和文字的起源

陶器文字、图腾和文字的起源

一、陶文、图腾与文字的起源(论文文献综述)

辛颖[1](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柴春椿[2](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黄亚平[3](2020)在《汉字起源和汉字体系形成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兼谈汉字起源“渐变説”与“突变説”的融通》文中认为汉字起源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字起源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意义上的普通文字学建立之後,文字起源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系统化之路。普通文字学的奠基人、美国学者格尔伯在《文字研究》中倡导"世界文字单一起源"説。此説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在人类历史上,文字只发明过一次,最早的文字出现在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其後传播到世界各地。(2)其二,文字起源於图画。(3)

顾王乐[4](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认为《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江林昌[5](2020)在《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建构中国特色文史学科理论体系浅议之三》文中研究指明五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点,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黄帝部族不仅是五帝时代出现最早的部族,也是活动发展在中原地区的部族。研究中华文明,不能不研究五帝时代;研究五帝时代,也不能不研究黄帝。五帝时代中华文明多点同时起源、多元并行发展的格局,到了夏商周三族三代便转变为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格局转变的动因,即在于黄帝部族在中原地区发展农耕生产、不断融合周边部族、扩大势力范围;而"多元一体"格局仍然以中原为核心,正体现了黄帝部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力与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五帝时代的研究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结合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作综合考虑。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还应该放在当时中国的世界体系由东亚体系转为欧亚体系这个大背景下来把握。早年童恩正先生提出的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半月形青铜文化带,是造就五帝时代至夏商周三代在中原地区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杨文昱[6](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陈蕗[7](2019)在《中国古籍装帧设计的仪式感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籍装帧艺术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蕴含着传统的哲学美学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书籍阅读方式受到数字化阅读的影响下,在社会上出现纸质书籍将会被淘汰的说法;同时,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着仪式感。本文以此为背景,以“仪式感”为介入点,来接引中国古籍装帧艺术。在文化的视域下、在审美心理学和仪式相关理论的框架里,在认识和把握古籍装帧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秉承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从设计学的角度,通过造型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古籍装帧设计仪式感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表达方法作对应性分析,探究其形成的缘由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溯本求源,彰显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守正出新,呈现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时代气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社会调研法以及对实物资料的考察、田野调查的体验与感悟等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角度新、视野广,以中国古籍装帧艺术为切入点,从文化的表层、中层与底层三个层面作系统分析研究与仪式感的关系;从设计个案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社会文化,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新的研究方法和新成果。古籍装帧设计是一个重在“过程体验”中情感与精神得以生发与升华并具有仪式情感的艺术,书籍阅读的“仪式感”则是纸质书籍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能量的根本所在。本文首先梳理了古籍装帧与仪式(感)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其次解析了神圣感、静穆感与秩序感仪式情感体验,在古籍装帧版式、形制、结构与装订上形成的原因;再次,论述了古籍装帧设计艺术“书卷气”与仪式感、阅读与仪式感的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刘杨翎[8](2018)在《水字与古彝文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水字和古彝文分别处于意音文字发展的不同阶段,造字方式中都缺乏形声造字,都与汉字存在关系,是文字发展过程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字。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手段,比较这两种文字的文字制度、符号体态、与汉字关系、文献异写用字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文字理论和文字发展史的相关问题。论文在吸收前人对水字和古彝文研究的相关成果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对文字材料的量化分析。分析归纳水字和彝文的笔画、构件种类,作为对单字材料的分析和运用基础。分析归纳文献中异写字材料,作为对文献材料的分析和运用基础。二、结合水书文献和古彝文文献,分析了古彝文和水字文字制度、文字符号体态的特点,阐释了这两种文字的文字性质、文字特点和所处的文字阶段。三、通过借字和同义比较,分析了古彝文和水字与汉字的关系,阐释文字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四、分析水书文献和古彝文文献中用字的异写情况,探究文字形音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通过对水字和古彝文的比较研究,我们尝试对文字学和文字发展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的观点有:一、重新审视文字性质的。早期文字可能与思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在文字发展成熟后,文字成为专门记录语言的工具。二、思考文字发展阶段的核心要素。文字形音义三要素的矛盾是文字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焦点的转变意味着文字发展阶段的转变。三、推论两种文字发展方向。水字可能会朝向意音文字发展,古彝文的发展主要看形声造字法能否成为一种主要的造字方式,如果形声字能够发展起来,应该会发展为意音文字体系,如果形声字不能发展起来,应该会发展为表音文字体系。四、分析文字传播内容和方式的复杂性。水字中借入的汉字承载了古文字丰富的时代信息。古彝文中与汉字的构件和笔画多有相同的现象,水字多以单字的形式借用汉字。

章米力[9](2016)在《《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下定论的谜,与任何一种技术的起源一样,它之所以陷入谜团,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命题。它是早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国医学的起源置于整个华夏文明发端的大传统中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医学起源难以定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文本的缺失。治疗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材料中,《黄帝内经》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展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主流思想,与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处于类似的时空背景中,深受先秦各流派思想的影响,反之也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部分结论已经在学界达成基本共识,比如它的成书背景,它所展现的主要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它以身体为象征的一系列政治隐喻等。此外,伴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学术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面世的材料与传世医学文本互证,一些《黄帝内经》中引用的古医书似乎找到了应证,传统医学理论与其他材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上述学术进步为研究提供了很多支持。本文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考察《黄帝内经》中的神话历史,通过揭开以神话面貌笼罩在早期传统医学发展上的面纱,理解中国医学文化渐进的内在动力,以及它与华夏文明其他方面的互相影响。文学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尝试之一,它把文献记载与活态文化、考古实物做比较研究,使单薄的证据得以丰富,形成多重释古的立体证据链。因袭前辈学者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小传统论,“四重证据法”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这正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黄帝内经》蕴含的“人文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医学起源与大传统文化无可分割,因此作为技艺的治疗与作为文化的“大文学”亦是无可分割的。西方后现代学派在近半个多世纪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传统文明提出了重新审视的重要见解。医学是这个反思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医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深刻体现出来。本研究的观察重点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关联性。表现方式是将《黄帝内经》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作为华夏传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展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了“四重证据法”,通过传世文献、文字、考古材料、活态文化等证据,论述传统医学中的几个经典概念:道、阴阳、气、风、神明、身体隐喻、神圣数字“五”、祝由,以及黄帝作为有熊氏在早期文明信仰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略作一简述。论述“道”与“阴阳”时,本文将道家理论中的“返胎”作为重要的理解路径,“道”的原型是感生神话,“阴”、“阳”两字含有生殖的意义,从而揭示“卵生—母生—返胎”的古老生命发生轨迹,推理出“混沌神话—母神神话—父权神话”这样一个社会学演变路径。对“气”的认识从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开始,“气”的文字演变记录了祭祀仪式和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着的宗教仪式。“气”是想象中人神沟通的载体,墓葬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璧以及玉璧上的谷纹等纹样都显示出古人对“气”的运用。“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感天动地之效,甲骨卜辞和古代文献中的“风”透露出神格,“风”一系的象征体系包括了凤鸟、四方风、四方神。在取象思维的医学体系中多用到“风”的概念,结合西汉年间的占盘、式盘,甚至可以看到科学的萌芽。医学名词“神明”透露出医学相授的秘密社团特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指示了“神明”是华夏文明创世纪中的“上帝”。从文字角度考察,“神”与“明”结合构成了生化万物,代表天地大道力量的神圣角色。身体与政治的互为象征是传统医学的常见文学表现,“德”字的构造揭示了身内之物“心”与身外之物“道德”的关联。医学史材料中,文献生动记录了麻风病的身体污名化与身体外延的呼应。在考古材料中,两汉墓葬中金缕玉衣是古人成就最高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五”是神圣数字,也是传统医学中的生命之数,代表中央,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源于四柱擎天的创世神话,乃天绳交午形成的中央之位。在民俗仪式中,端午节作为阴阳之气交午之节点,蕴含了水与火的对偶模式。被学者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凌家滩玉龟玉版的布数方法也体现了中央五的特点。古老的“祝由”通常被认为是情志治疗的一种手段。结合史前及殷周时期的人牲斩首礼、头骨饮器、人头骨祭祀、神兽噬人造型青铜器,可知头颅承载着人之精,人之魂,乃最核心所在。祝由术的目的在于移精变气,道家修炼房中养生术对还原祝由术有一定帮助。此外,黄帝作为《黄帝内经》的依托撰人,实则是“有熊氏”崇拜的无意识延续。“阴阳”、“三阴三阳”观念都与熊崇拜有关。熊是史前神圣动物中的重要角色。楚帛书、楚简记录了熊与帝王身份相合的渐进过程,“熊经鸟伸”等拟熊仿生养生法是大传统中的小传统,以熊为造型的玉器、青铜车进一步证明了熊与伟大生命力之间的关系。总之,《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学发生史,与华夏文明发生史高度契合,借助于大传统新知识观,医源考察的时间长度和材料宽度都能够被大大拓展。在现代医学看来,《黄帝内经》的谬误比比皆是,但传统医学整体论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不将《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它将在现代医学的批评中沦为历史“糟粕”,埋没了其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可期贡献。时至今日,治疗神话仍在延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人类无法彻底消解对死亡的畏惧之前,治疗的需求必将伴随整个生命过程。在医学科学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反观历史,从而追求生命观的成熟,是《黄帝内经》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期盼所在。

王晖[10](2014)在《形义之桥与原始思维——史前图画及“文字画”研究》文中认为在距今7000年到4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土的考古资料陶器玉器上有各种各样刻划符号及彩绘图形、图案,其中有一些复合型的"文字画"形式。这些图画和"文字画"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原始思想愿望的意象、图腾崇拜以及生殖巫术崇拜,表现内容有丰富而复杂的寓意。这种图画和"文字画"表现形式迥异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而与近现代现代派艺术的象征主义、立体主义绘画有相似之处。

二、陶文、图腾与文字的起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文、图腾与文字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3 研究对象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1 “戏”字训诂释义
        1.1.1 例证释“戏”字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1.2 “戏”字源流释义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2.2.1 乐府建置考源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2.3.1 黄门职官溯源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3.2.2 “观”对“演”的“述”求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
    1.4 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2.2.1 生平事迹传说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2.2.3 君臣政治传说
        2.2.4 音乐传说
        2.2.5 后裔传说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汉字起源和汉字体系形成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兼谈汉字起源“渐变説”与“突变説”的融通(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形、义关系入手考察汉字字符的来源
    (一)史前艺术和古汉字的写实性构图手法一致
        1.正视和侧视以及填实轮廓或用綫条描摹轮廓的构图方式
        2.对对称分布原理的运用基本一致
        3.两者都有凸显主体形象和部分替代主体的构图
        4.史前艺术和古汉字中都有从写实向抽象演变的现象
    (二)史前艺术对“表意图式”的建构与汉字的符号构意一脉相承(3)
        1.表意图式Ⅰ
        2.表意图式Ⅱ
        3.表意图式Ⅲ
        (1)单个出现的记号
        (2)组合出现的记号或记号组合
二、从言、文关系入手定义汉字
    (一)甲骨文的文字制度
        1.观念语境
        2.制度语境
        3.技术语境
        4.口语成熟度语境
        (1)汉字与汉语相互适应
        (2)汉字对汉语的制约和规范
        (3)甲骨文的书面语法
三、从文明史的高度看待汉字与华夏文明的良性互动
    (一)对汉字字符来源和汉字系统形成问题的探索都应自觉纳入考古学文化类型学范畴
    (二)充分重视对共时层面的“符号关系”的深入挖掘
    (三)汉字字符的传承与中国文明的延续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四)商代陶文中的“记数文字”和“记名文字”
        1.记数文字
        2.记名文字

(4)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建构中国特色文史学科理论体系浅议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古学视野里的五帝时代
    1.考古材料证明五帝时代是真实存在的。
    2.考古研究表明,传世文献对五帝时代的记载有相当片面性。
二、历史文献学里的五帝时代
    1.文献学上对五帝时代的记载既稀少又片面的原因分析
    2.对文献所见五帝时代部族活动的时间分期与空间分区
三、五帝时代三大部族集团的形成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动态观察
    1.黄帝族与炎帝族的起源及东移
    2.三场战争与五帝时代三大部族集团板块的形成
四、黄帝部族在中原的发展壮大与中华文明绵延发展基础的奠定
    1.黄帝部族集团的活动范围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2.从姬、姜两姓的分支后裔分布看黄帝部族文化在中原地区的绵延发展
五、余论: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几个相关问题
    1.关于部族神话人物分合转化的梳理认定问题。
    2.关于历史学上的部族活动中心与考古学上的都邑聚落中心如何对应问题。
    3.关于“夷夏东西说”与文字起源不同体系问题。
    4.关于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从未间断的中原文化的依据问题。
    5.关于中原黄土农耕青铜文化与欧亚草原游牧青铜文化的交流互进问题。

(6)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第四节 有关专着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第一节 汉字理论
    第二节 其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附录说明
    附录1 吴史新证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附录32 金文新释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古籍装帧设计的仪式感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古籍装帧的研究
        二、仪式(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艺术设计与仪式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书籍装帧初级形态与仪式感
    第一节 文字的仪式性
    第二节 书籍作为文字载体以“礼器”而存在
        一、黑白巫术“礼器”的图画文书与甲骨文书
        二、祭祀文化“礼器”的陶文书与玉文书
        三、国家意识“礼器”的金文书与石文书
    第三节 “礼器”与书籍装帧初级形态
第三章 古籍装帧设计的仪式情感
    第一节 “天地崇拜”的神圣感
        一、“天头地脚”版式的思想寓意性
        二、“绝地天通”结构的意境整体性
        三、“天玄地黄”色彩的意义象征性
    第二节 “虚实相生”的静穆感
        一、“计白当黑”版式留白的空泛性
        二、“精致端正”形态朴素的简洁性
        三、“青衣黄卷”色彩氛围的交融性
    第三节 “护帙有道”的秩序感
        一、“版口”律动的连续性
        二、“界行”排列的有序性
        三、“版面”重复的规律性
第四章 书籍“悦读”与仪式感
    第一节 古籍装帧艺术中的“书卷气”与仪式感
        一、“静美雅致”中品味“书卷气”的“气味”
        二、“过程体验”中感悟“书卷气”的“通气”
        三、“天人感应”中感通“书卷气”的“和气”
    第二节 书籍阅读与仪式感
        一、“开卷”开启阅读的仪式意象空间
        二、“五感”中的阅读体验与仪式体验
        三、“仪式感”阅读体验中的情感递增
第五章 书籍设计仪式感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仪式感”是书籍设计的精神注入
        一、“仪式感”赋予纸质书籍的灵魂
        二、“仪式感”是设计师的精神追求
        三、“仪式感”是全民阅读的内在驱动
    第二节 仪式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
        一、仪式情感中的神圣感是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仪式情感中的静穆感是自我内心的关照
        三、仪式情感中的秩序感是精致生活的体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展和获奖

(8)水字与古彝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目的、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水族与水字概况
        一、水族
        二、水字
    第三节 水字研究综述
    第四节 彝族与古彝文概况
        一、彝族
        二、古彝文
    第五节 古彝文研究综述
    第六节 研究思路、材料、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材料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二章 两种文字的文字材料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的比较
    第一节 水字中文字材料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两种文字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的比较
        一、彝文与语言单位的对应情况
        二、两种文字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的比较
        三、小结
第三章 两种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的比较
    第一节 两种文字象形造字法的比较
        一、象形字义类比较
        二、象形字取象比较
        三、象形字符号基础的比较
        四、象形字结构的比较
        五、小结
    第二节 两种文字指事造字法的比较
        一、两种文字指事符号的类型
        二、两种文字指事字的比较
        三、小结
    第三节 两种文字会意造字法的比较
        一、两种文字会意字的结构
        二、会意字构件意义与单字表意的逻辑关系
        三、两种文字会意字的比较
        四、小结
    第四节 两种文字形声造字法的比较
        一、两种文字中的形声字发展状态
        二、两种文字中准形声字与形声字分析
        三、两种文字准形声字的比较
        四、小结
    第五节 两种文字假借造字法的比较
        一、两种文字中的假借造字情况
        二、两种文字假借字比较
        三、小结
第四章 水字和彝文符号体态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水字的符号体态
        一、水字中象形类文字材料分析
        二、水字中符号类文字材料分析
        三、两类文字符号化程度和量化程度的分析
        四、小结
    第二节 彝文的符号体态
        一、彝文的笔画
        二、彝文的构件
        三、彝文象形字的符号化
        四、小结
    第三节 两种文字符号体态的比较
        一、符号化程度的比较
        二、文字量的规格化程度的比较
        三、小结
第五章 两种文字与汉字关系的比较
    第一节 水字与汉字的同义比较
    第二节 古彝文与汉字的同义比较
        一、两种文字笔画的同义比较
        二、两种文字构件的同义比较
    第三节 两种文字和汉字关系的比较研究
        一、两种文字与汉字关系的比较
        二、汉字对两种文字的影响
        三、两种文字与汉字关系成因探讨
第六章 两种文字文献异写字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水字文献异写字研究——以《陆道根原》为例
        一、《陆道根原》异写字成因
        二、《陆道根原》异写字体现的水字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古彝文文献用字异写研究——以《玄通大书》为例
        一、《玄通大书》用字异写成因
        二、彝文异写字体现的彝文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两种文字文献异写字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结语
    一、文字本体的深入认识
    二、两种文字发展方向
    三、两种文字与汉字关系中的文字传播特点
    四、两种文字的比较对文字学理论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水字象形字中符号“土”借自汉字的讨论
    附录二 水字“反书”现象研究
    附录三 《陆道根原》单字表
    附录四 《玄通大书》相关文字异写字字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内经》研究回顾
    第三节 “文学治疗”研究回顾
    本章小结: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大、小传统视野
    第二节 突破文献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神话—原型批评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探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治疗中的“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及其人类学转向
    第二节 文学中的“医者”、“病”与“治疗”
    第三节 疾病的神话历史
    第四节 华夏文明大传统中的治疗
    第五节 “文学”在《内经》中的体现
    第六节 《内经》“文学”的疗效
    本章小结:神话与治疗谱系的梳理
第四章 《内经》大传统原型详析
    第一节 圣熊与“黄帝”
    第二节 “道”与“阴阳”生殖起源说
    第三节 与“神明”对话
    第四节 身体与德政
    第五节 风的神格与物格
    第六节 生命之数“五”
    第七节 神话之“气”
    第八节 祝由的隐喻
第五章 “文学治疗”建构文化
    第一节 医学与文学
    第二节 医学与哲学
    第三节 《内经》与“文学治疗”
    第四节 现代社会需要“文学治疗”
    第五节 永不消失的“文学”疾病
    本章小结:为什么需要“文学治疗”?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表格列表
附录二 :论文插图列表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发表媒体文章情况
致谢

(10)形义之桥与原始思维——史前图画及“文字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史前图画和“文字画”考察
    (一) 半坡遗址“四鱼媾生幼鱼图”
    (二) 姜寨遗址“鱼鸟接吻图”
    (三) 秦安大地湾遗址马家窑文化层“两兽争鱼图”
    (四) 河姆渡遗址“灰陶花果猪纹图”
    (五) 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鹳鱼石斧图”
    (六) 凌家滩遗址“玉鹰双兽图”
    (七) 甘肃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地画
    (八) 浙江余杭南湖良渚文化遗址黑陶罐“文字画”
    (九) 龙虬庄南荡文化遗址陶片上加注标题式的“先妣孕育子孙图”
三、蚌埠双墩遗址图画及“文字画”的寓意
四、史前图画及“文字画”的寓意及表现手法

四、陶文、图腾与文字的起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2]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3]汉字起源和汉字体系形成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兼谈汉字起源“渐变説”与“突变説”的融通[J]. 黄亚平.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0(00)
  • [4]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5]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建构中国特色文史学科理论体系浅议之三[J]. 江林昌.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6]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籍装帧设计的仪式感探究[D]. 陈蕗.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8]水字与古彝文比较研究[D]. 刘杨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9]《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章米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形义之桥与原始思维——史前图画及“文字画”研究[J]. 王晖. 学术研究, 2014(10)

标签:;  ;  ;  ;  ;  

陶器文字、图腾和文字的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