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地区不同水型稻田腐殖质分布特征

四湖地区不同水型稻田腐殖质分布特征

一、四湖地区不同水型水稻土的腐殖质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琪[1](2019)在《农田土壤碳输入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东北、华北、华南、西北、西南以及长江中下游6个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碳输入水平、氮输入水平以及作物产量的36个试验点长期监测数据,研究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碳输入水平和作物产量的关系,为科学评价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以及作物目标产量下碳输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的长期试验中,随着农田碳输入水平的增大,土壤有机碳平衡值呈现曲线增长后趋近定值的饱和现象。(2)东北、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田碳输入水平为10000 kg/hm2时,土壤固碳潜力分别为13.45、-13.79、1.71、17.96、8.49、2.59g/kg;在无碳输入情况下,土壤固碳潜力均为负值;东北地区在010000 kg/hm2碳输入水平下土壤表现为碳源特征,其他地区随碳输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碳汇的特征。(3)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与碳输入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在土壤有机碳含量一定的条件下,作物产量与氮输入水平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随有机碳含量的增长西北地区小麦、西南地区玉米和晚稻、华北平原小麦和玉米、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升高,且增速减缓。

刘秋香[2](2019)在《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修复与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丘陵地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紫色土分为碱性、中性、酸性三种亚类,本文选取采自四川省盐亭县林山乡的碱性紫色土(注:经查证,碱性紫色土壤p H值大于8,呈碱性,文中称碱性紫色土),仁寿县花瓷乡的中性紫色土和乐山市的酸性紫色土,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有机碳和腐殖质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为四川丘陵地区合理利用土地及协调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参考。同时,以盐亭碱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林地凋落物和农作物秸秆的腐殖化规律,为秸秆的循环高效利用和凋落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作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垂直剖面中有机碳和腐殖质碳的分布存在着显着性的差异。碱性、中性、酸性紫色土壤剖面有机碳量总体的差异表现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碱性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为:林地>旱地>水田,中性和酸性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为:水田>林地>旱地。2)碱性紫色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HA/FA值表现为: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林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11.919g/kg、11.403g/kg;旱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7.919g/kg、7.107g/kg;水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14.788g/kg、13.957g/kg:均表现为:水田>林地>旱地。旱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最大,为1.98,表明旱地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最强。水田土壤腐殖质HA/FA值是1,林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为0.467,其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最差。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不同类型土壤的腐殖质组分碳的含量如下:胡敏素(Humin,Hu)>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id,HA),不同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碳含量为:紧结合态>松结合态>稳结合态。在土壤剖面中,不同类型土壤的腐殖质及组分碳含量、重组土碳及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胡敏素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最多分别占腐殖质总量的50%以上。碱性、中性、酸性紫色土壤的20-40cm土层的HA/FA值均高于0-20cm层和40-60cm层土壤的HA/FA值,说明20-40cm层土壤腐殖质的聚合程度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与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的比值为0.2270.536,整体偏小,说明四川丘陵区紫色土壤腐殖质的存储能力较强。林地、旱地、水田土壤的腐殖质及组分碳含量、重组土碳、各结合形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旱地和水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区间分别为1.2721.979,0.7371.696,林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区间为0.6660.932,可得旱地和水田土壤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HA/FA)大于林地土壤,表明水田和旱地土壤腐殖质的质量较好。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中松结合态腐殖质与紧结合态腐殖质的比值表现为:旱地>水田>林地,说明旱地土壤腐殖质的活性最高。也说明川中丘陵区不同类型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腐殖质活性和储存能力均较强。4)土壤的部分理化性质与有机碳及腐殖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色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 H的相关系数为-0.080,呈负相关,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949**,正相关性显着,以此证明了土壤氮素主要是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有机质中。土壤有效磷与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为0.142,呈正相关。5)秸秆还田腐解和凋落物腐殖化都属于有机物质的腐解,其腐解率都随腐解时间延长增大,残留量减小。腐解一年的时间后,水稻秸秆的腐解率为99.61%,营养元素碳(C)、氮(N)、磷(P)、钾(K)的腐解释放率分别为99.73%、99.07%、96.44%、99.16%;玉米秸秆的腐解率为96.89%,营养元素C、N、P、K的腐解释放率分别为97.36%、93.23%、99.53%、99.93%。由此可见秸秆腐解过程中,秸秆中的营养元素进入土壤成为供植物生长的养分。秸秆腐解后的剩余部分也可以成为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本文不仅分析了盐亭林地凋落物及组分在2018年的年产量,同时研究了凋落物在210d中的腐殖化规律。首先从凋落物数量实验的结果得出,桤柏混交林凋落物年产量为272.916g·m-2·yr-1,各组分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枝24.94%,叶68.14%,果6.92%。落叶在凋落物中占据主体,其变化趋势与凋落物总产量变化一致。其次,凋落物腐殖化过程中,凋落物腐解率随腐解时间延长增大。其所含元素C、N、P、K的释放率整体上随腐解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从整个腐殖化时间区间上看,K元素释放率高于元素C、N、P的释放率,C、P元素释放率居中,N的释放率最小,且增长缓慢。腐解210d后,凋落物残留物中的腐殖质含量从初始的22.568%下降到7.1663%,HA和FA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且有机碳含量缓慢降低。w(HA)/w(FA)在腐殖化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凋落物腐殖化有利于胡敏酸形成,在210d时,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相差不大。因此腐殖过程中腐殖质的积累对土壤形成极为重要。因此,秸秆返田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剩余的秸秆,同时,它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土壤肥力增强,对农业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林地凋落物的腐殖化可增加林地土壤有机碳,增加土壤碳库储量。

曹霏霏[3](2016)在《南四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南四湖流域内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类活动造成的汞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汞作为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重金属,具有易挥发性,并能够进行长距离的传输,从而威胁到人类健康。本文通过测定了南四湖流域表层土壤、河流表层沉积物、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汞的含量以及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分析了南四湖流域内汞的分布特征、生物有效性及迁移转化,并对其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南四湖流域内表层土壤中THg的平均含量为0.042mg/kg,超过山东省土壤Hg背景值的3.2倍,说明流域表层土壤中汞富集较明显。城市土壤中THg含量依次为枣庄(0.049mg/kg)>济宁(0.047mg/kg)>菏泽(0.036mg/kg)。而南四湖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中的Hg含量分别为0.046mg/kg和0.029mg/kg,超过南四湖沉积物环境背景值的3.1倍和1.9倍;通过与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SQGs)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沉积物中Hg的平均含量低于临界效应浓度(TEL)。四个湖区汞的富集程度大小为独山湖>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2)南四湖流域表层土壤中Hg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梯度,这主要与人类活动强弱分布有关,高汞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城市,广大农业区汞含量相对较低;此外,流域内不同类型的土壤中Hg含量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这与土壤的成土环境和母质类型有密切关系。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Hg呈高-低-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入湖口到湖区汞含量逐渐递减;而且表层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特征与周边土壤的空间分布相吻合。(3)通过分析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Hg的不同赋存形态,可以看出Hg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说明整个湖区汞的生物可利用性较低;其他各种赋存形态所占THg比例大小为:残渣态(65.15%)>腐殖酸结合态(23.40%)>强有机结合态(7.21%)>碳酸盐结合态(1.84%)>铁锰氧化态(1.31%)>离子交换态(0.89%)>水溶态(0.20%)。非残渣态汞对水环境具有直接的生态危害,南四湖4个湖区非残渣态Hg含量大小顺序为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4)根据南四湖表层土壤、河流表层沉积物、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中的Hg含量,可以看出Hg在土壤-水体-沉积物界面上存在明显的迁移行为;而相关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的pH、TOC、矿物质及其他重金属元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Hg的分布及迁移。(5)综合地积累指数法(Igeo)、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对南四湖流域中Hg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合总量和形态的评价结果可知,南四湖流域表层土壤中Hg处于轻度污染,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而南四湖湖区THg含量处于偏中度污染,但非残渣态汞含量占残渣态的51%,故直接生态危害较轻,潜在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刘晓秋[4](2013)在《吉林省主要类型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意义》文中指出土壤是复杂的自然体,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矿物质是土壤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它们构成土壤矿物质的大部分。但是,在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却是次生矿物和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代土壤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化合物—姥鲛烷、植烷具有环境指示作用,其在不同土壤剖面的含量、碳数分布范围和地球化学参数的不同反映了土壤成熟度、氧化-还原性质和有机质来源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正构烷烃的分布,探讨土壤类型及地带性因素对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土壤发育和演化规律;分析不同剖面土壤成土条件,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和正构烷烃来源,推断古环境土壤有机质形成的植被因素,为恢复吉林省古环境提供参考,为保护和改良土壤提供科学的依据。吉林省位于四季分明的寒温带,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东部,中部和西部土壤呈地带性分布,在典型地带性土壤中星散分布着非地带性土壤。吉林省拥有高产玉米和水稻耕地,也保留着完整的长白山原始森林,土壤类型多样,地质特征典型,因此,不同类型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鲜明。本论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吉林省19种类型土壤(45亚类)的不同剖面土壤样品133件,典型植物样品8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姥鲛烷、植烷和正构烷烃含量。利用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化合物-姥鲛烷、植烷分布特征的环境指示作用探讨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环境地球化学变化规律。(2)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垂直地带性土壤和水平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东部土壤中正构烷烃多数富集于亚表层,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生物,成熟度程度低,土壤处于强还原性环境。此外,长白山区垂直地带性土壤CPI1值随着海拔高度规律分布,东部土壤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3)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OEP平均值分别为2.37、1.79、2.39,CPI2分别为2.71、2.12、1.59,长链碳正构烷烃奇偶优势明显,数据显示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源于高等植物,成熟度相对较低。Pr/Ph在0.64~1.17,揭示了中部地带性土壤处于弱氧化-还原性环境。(4)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西部土壤正构烷烃主要源于高等植物,成熟度相对较高。西部土壤CPI2分布具有经度地带性特征,随着经度的降低西部土壤有机质成熟度增高。L/H数值也随着黑钙土壤分布向西延展而降低,反映出西部土壤性质变化的经度地带性因素。(5)探讨了吉林省典型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参数OEP、CPI2和Pr/Ph变化特征反映出吉林省主要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沿着经度的降低方向,土壤地球化学参数OEP和CPI2呈下降趋势,Pr/Ph呈上升趋势。(6)分析了吉林省非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吉林省非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分布差异很大,土壤类型及土壤分布地带性因素影响不同。非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来源具有多样性,有机质成熟度普遍很低,土壤氧化-还原性质由土壤类型和成土附加过程决定。(7)分析了吉林省典型植物的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地带,正构烷烃分布截然不同。东部山区杂草正构烷烃主峰碳为nC31,西部草原杂草主峰碳为nC29。西部草本植物奇偶优势指数,碳优势指数,明显低于东部草本植物相应数值,只有短链与长链碳数比完全相同。(8)探讨了土壤正构烷烃的来源与生长植被的关系。吉林省代表性植被与其覆盖下的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布并不一致。正构烷烃丰度差值显示土壤有机质输入是生物和时间因素的函数,土壤表层正构烷烃分布特征不同程度显示出当前优势植被的影响。不同土壤剖面正构烷烃来源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吉林省古环境植被与现代不同,反映出土壤表面植被的更迭和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

马云飞,罗会斌,宋街明,莫江,杨承,李振华,蔡凯,尹启生[5](2013)在《我国部分典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部分土壤因子的关系》文中提出分析了我国部分典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部分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所考察的典型烟叶产区中,植烟土壤腐殖质碳量集中分布在10-20 g/kg之间,平均为15.25 g/kg。胡敏酸比例、富里酸比例、胡敏素比例分别分布在11.05%-32.15%、12.00%-36.28%、38.43%-68.23%之间,胡富比值集中分布在0.7-1.3之间。(2)腐殖质碳量以东南烟区显着较高,黄淮烟区显着较低;胡富比以东南烟区显着较高,胡富比值达1.14,其它烟区土壤胡富比小于1。(3)水稻土腐殖质及组分碳量均最高,紫色土、红壤、棕壤次之,褐土最低。水稻土腐殖化程度显着较高,棕壤和红壤腐殖化程度显着较低。(4)土壤pH与腐殖质组成整体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的富里酸比例越低、胡富比越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呈升高趋势。

王晓旭[6](2013)在《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省的气候、地形、地质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决定了该省特有的土壤形成过程、发生特性,及土壤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为了定量分类浙江省的土壤类型,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四个不同土壤分布区的典型土壤剖面29个,采用田间剖面描述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土壤的发生学特性;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这些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探讨了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中的高级单元归属。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的18个林地、旱地土壤剖面分化明显,土体发育深厚,土壤结构由表层团粒/团块状结构逐渐向下过渡到块状结构。土壤颜色以黄棕色和红棕色为主,表土颜色相对较暗。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粒含量占较大比重,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研究土壤因成土条件的不同,其风化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少数土壤剖面淋淀形成了黏化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因利用方式和水热差异不同而变异较大;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致酸离子主要为Al3+,盐基多不饱和。由于母质差异,土壤全铁含量差异较大,铁的游离度均超过40%,具有铁质特性。表层土壤氮素丰富,有效磷缺乏,钾素因成土母质和施肥情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林地和旱地土壤随海拔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土壤粘粒含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升高,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铁的游离度减小而活化度增加,土壤发育程度降低。(2)研究的11个水田土壤剖面分化明显,多数剖面发育深厚,土壤结构由表层团粒/团块状结构向下过渡到棱块状或块状结构。土壤颜色以黄棕色或灰黄色为主。其中的04、07、12、22号4个土壤剖面因长期被水饱和,具有潜育特征。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粒含量占有较大的比重,质地均为壤土。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土壤酸化较为明显;表土有机质积累明显。土壤全铁和晶胶率具有从表层向底土层增加的趋势,而活性铁和络合铁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其中,04、12、14、22、24、26、28号7个剖面具有明显的铁聚现象,01、03、06、07号4个剖面形成了灰色的铁渗淋亚层。水田耕作层土壤在养分上表现为:氮素丰富,有效磷缺乏,钾素因土壤管理不同而呈现有丰富缺乏的变化。(3)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鉴别指标,研究土壤共划分出10个诊断层和11个诊断特性。诊断层包括淡薄表层、肥熟表层、水耕表层、漂白层、低活性富铁层、聚铁网纹层、磷质耕作淀积层、水耕氧化还原层、黏化层和雏形层;诊断特性包括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准石质接触面、人为搅动层次、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温度状况、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腐殖质特性、铁质特性、铝质特性、盐基饱和度。(4)研究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可鉴别出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土纲、7个亚纲、11个土类和19个亚类。其中,林地、旱地土壤可划分为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土纲、6个亚纲、8个土类和13个亚类。水田土壤可划分为人为土1个土纲、1个亚纲、3个土类和6个亚类。通过研究为每个代表性土壤找到了在系统分类中的位置,避免了因人们主观意识的差异引起的分类不同。为土壤评比、土壤管理、土壤制图以及土壤的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基础,为土壤基层分类—土族、土系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土壤分类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安红艳[7](2012)在《河北省主要土壤腐殖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机质中较难降解的组分。土壤腐殖质的数量、组成可以反映一定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是区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的腐殖质及其组分进行了研究。从土壤表层和土壤剖面分布两个层次,研究了河北省8种主要土壤类型的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含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发生层中土壤属性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地统计学对河北省表层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含量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分布较广的棕壤、褐土、潮土的腐殖质含量的区域差异性。主要结论如下:(1)河北省8种主要类型土壤的表层、垂直剖面腐殖质及其组分含量特征①土壤类型对表层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有明显影响。其中草甸土、黑土、栗钙土、石质土的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含量较高,棕壤、粗骨土、褐土、潮土的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含量较低。褐土和粗骨土的HA/HF比值小于1,潮土和石质土的HA/HF比值接近于1,其它土类的HA/HF比值均大于1。②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平均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各组分的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各组分相对比例的变化各土类存在很大差异。HA/HF比值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波状减少趋势,但各土类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各土层的腐殖质组成大小均为:胡敏素>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2)河北省8种主要土壤类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的相关性①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与CEC、砂粒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pH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河北省8种主要土壤类型中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含量对CEC、pH值有很大影响,而砂粒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对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有一定的影响。②土壤腐殖质与土壤属性的相关性因土壤发生层、土壤类型存在很大差异。CEC、砂粒与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在淀积层达到最大;pH与表层腐殖质及其组分有较大的相关性,而粉粒与淀积层以上土层腐殖质均呈显着相关。黑土、栗钙土、草甸土的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与土壤属性有较强的相关性。(3)河北省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①河北省土壤腐殖质在空间变异较大,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结构比在80%以上。②从整体来看,河北省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分布均为:从西北向东南呈半环状减少。各土类的HA/HF比值在河北省北部较高,而在南部较低。③除棕壤从西向东、潮土从北向南腐殖质及其组分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外,棕壤、褐土、潮土在其它方向上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HA/HF比值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罗应刚[8](2012)在《南宁市郊土壤剖面有机碳与腐殖质组成垂向分布特征》文中认为土壤有机碳无论作为大气CO2最大的碳源或者碳汇,它的变化将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应的环境变化。广西作为气候炎热的亚热带、热带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变化具有与温带地区不一样的特点,本文以南宁市郊为例,系统研究市郊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差异和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对其土壤有机质变化进行了探讨。本文选择西乡塘区罗文和兴宁区三塘为研究区,通过对2个样区30个剖面(0~60cm)的取样,对比分析了2个样区土壤有机碳及其腐殖质组分的积累差异,揭示了土地利用、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碳的影响,最后应用红外光谱,对胡敏酸,富里酸官能团进行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罗文样区典型土壤剖面有机碳以林地赤红壤的含量最高,地表表层枯枝落叶是其具有较高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原因,荒坡草地次之;蔬菜地和玉米地较低,剖面有机碳平均值依次分别是:林地17.33g/kg、荒坡草地12.41g/kg、玉米地9.82g/kg、蔬菜地9.30g/kg;玉米地、蔬菜地、草地剖面有机碳平均值分别是林地平均值的53.66%、56.66%、71.61%;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林地>荒坡草地>蔬菜地>玉米地;林地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因此在进行土地保护时应对不同土地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在保护土壤有机碳含量过程中,植树造林显得非常重要。(2)三塘样区水稻田、玉米地剖面有机碳含量量较低,均值分别仅为6.01g/kg、5.27g/kg,蔬菜地均值较高达16.98g/kg,桉树林剖面均值为5.66g/kg,松树林剖面均值为6.69g/kg,草地均值为6.62g/kg;各剖面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表现为:蔬菜地>松树林地>草地>水稻田>桉树林地>玉米地。(3)土壤腐殖质组分中,罗文样区胡敏酸、富里酸总碳(腐殖酸碳)最高的为林地,其次为蔬菜地,腐殖酸碳含量依次为林地>蔬菜地>荒坡草地>玉米地;各剖面中的腐殖酸碳平均含量林地是14.53g/kg、蔬菜地7.20g/kg、荒坡草地6.60g/kg、玉米地6.34g/kg,四个剖面土壤腐殖酸碳的平均含量为8.67g/kg。三塘样区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总碳量最高的为蔬菜地,均值为6.03g/kg,且表层到底层降幅比较大,其次为草地均值为4.44g/kg,降幅也较大;玉米地剖面均值为4.15g/kg,松树林剖面均值为3.19g/kg,水稻田均值为2.99g/kg,桉树林均值为2.93g/kg;腐殖酸碳含量平均值依次为:蔬菜地>荒坡草地>玉米地>松树林地>水稻田>桉树林。(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和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研究区土壤碳氮比值较低,说明该样区土壤腐殖化程度较高,有机氮的矿化能力较强。(5)南宁市郊土壤有机碳研究表明:地形、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耕作施肥等因素可能是南宁市郊2个样区之间土壤有机碳积累差异的主要原因,两样区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相近,所以影响可能相对较小。(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两样区腐殖质主要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主要的官能团为羟基,羰基,脂肪烃和芳香烃,氨基化合物类物质。其中富里酸含有较多羧酸,而胡敏酸含有较多羧酸盐;富里酸、胡敏酸均有较多的酚羟基。

李典友[9](2011)在《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和安徽六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含量是与植物生长及生态系统功能有关的关键土壤属性。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碳库,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分别是大气圈和植被圈碳库的2-3倍,其消长动态直接影响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人类干扰下土壤碳库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已成为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变化计量是土壤碳循环及固碳减排研究的重要科学内容。国内外研究表明,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同时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进行人为调节。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管理变化下中国农田有机碳库变化及其土壤固碳潜力的研究对于国家固碳减排战略及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选择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研究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人为利用中土壤有机碳储存及其变化特点成为土壤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安徽省六安市域为对象,统计分析湿地和农业土壤在不同利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空间尺度变异性,探讨影响土壤有机碳储存和积累的不同影响因素,期望为该区域农田土壤固碳和可持续土地利用及农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和认识如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湿地开垦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损失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存在着湿地开垦强度大、土壤碳密度较低和土壤有机碳损失严重等土壤碳库变化问题。与原湿地土壤相比,不同垦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且随开发利用年限增长而加剧。不过,湿地垦殖为水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稳定或略有提高的趋势,特别是江汉平原湿地和皖江平原湿地开垦为水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提高35%-67%。湿地垦殖为水田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农业固碳利用方式。皖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11.30-27.83 g·kg-1,且在土壤深层仍有较多的有机碳分布。围垦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则明显降低,剖面深度分布的变异和地点间的变异远大于周边湿地。开垦为农田后,表层碳密度损失达18 tC·hm-2,全剖面达30 tC·hm-2。围垦损失的碳密度达到原湿地的40%以上。估算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因垦殖导致的表土有机碳损失量为40-60 Tg C,而历史损失总计可能达0.15Pg C。以六安市域为空间尺度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地利用及空间尺度变化的变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市域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非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12.27±2.90 g·kg-1)且变异系数最大(23.63%);水田土壤有机碳含量(11.50±1.08 g·kg-1)显着高于旱地土壤(8.11±1.17 g·kg-1),且变异系数(9.39%)也小于后者。市域内不同地貌单元上表土层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山地(14.60±3.14 g·kg-1)>丘陵(13.20±3.26 g·kg-1)>岗地(10.22±1.00 g·kg-1)>平原圩畈(10.05±1.36 g·kg-1)。县级尺度上变异系数为5.31%-24.95%,乡镇尺度上变异系数在3.80%~16.75%,全六安市范围内变异系数为2 0.1%。说明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高度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受土地利用、地形地貌和农业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其中地貌因子在较大尺度(县域)上更影响明显,而农业活动在较小尺度上具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存在随土壤分类统计单元的变化。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土种内部的变异系数(4.29%~83.78%,平均值为44.04%)大于土种间的变异系数(32.00%);各土属间有机碳加权平均值为10.22(g·kg-1),变异系数为43.03%。亚类为单元的有机碳变异系数可能大于较低分类单元的变异系数。自然土壤变异系数较大,例如广泛分布于山地的粗骨土亚类,有机碳含量最高(16.95±16.17 g·kg-1),变异系数达95.37%。而人为利用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较低,漂洗型水稻土亚类仅11.97%。而亚类之间变异系数为58.75%。土类的有机碳变异性也极大,变异系数以山地酸性棕壤类最大,达95.42%,最小的是岗地砂姜黑土类,为18.92%。因此,以分类单元统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有随分类单元的级别而提高的趋势。这是所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共同决定的。由于土地利用影响体现在高级别单元,因此,高级别分类单元统计有机碳含量变化将具有极高的变异性。以市域内霍山县为对象,研究了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县域内不同尺度空间的变化。结果表明,20年来该县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库积累,同时有机碳空间变异系数总体降低。例如,土种间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变异系数由1985年的48.62%降低到2005-2008年的14.64%。县域范围内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不同尺度的变异系数介于4.53%-14.91%,因不同尺度空间而异。研究结果表明村民组(自然村)尺度单元内有机碳含量的变异性最高,乡镇间有机碳含量变异性低于行政村间变异性。因此,从县级尺度的农田土壤碳库计量来说,以乡镇尺度采样研究比村级尺度的可靠性较高。影响县域内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变异的动力因子主要是农业利用和农田基本建设,栽茶和种植水稻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较高。在县域空间范围内,农业管理措施对农田有机碳含量产生的显着影响。因此,土壤有机碳随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的变化因空间和时间而异,区域土壤有机碳变化动态与生态系统功能、农业生产力的关系尚需要深入的研究。未来农业发展和气候变化下区域土壤碳库变化及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仍是今后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定量分析表征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及耕作管理对农田土壤有机碳收支的相互作用影响是区域土壤有机碳研究需要充分重视的领域。

马世五[10](2008)在《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实地采样与分析,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密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种土壤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由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发育的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在母质和地形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耕层土壤的有机碳量,淹育型水稻土表现为自流井组>遂宁组>沙溪庙组,渗育型水稻土表现为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潜育型水稻土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整个剖面的含碳量,在淹育型水稻土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而在渗育型及潜育型水稻土中,则表现出了与淹育型水稻土完全相反的现象,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对剖面有机碳含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几种母质下,土壤有机碳在淹育水稻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在渗育和潜育水稻土中差异不显着。(2)三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在母质和地形影响下活性有机碳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耕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淹育型水稻土的总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自流井组>遂宁组>沙溪庙组,渗育型水稻土的总活性有机碳表现为遂宁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而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潜育型水稻土的总活性、中活性有机碳表现为为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而高活性有机碳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整个剖面的活性有机碳含量,淹育型水稻土中,总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均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渗育型水稻土中,总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为遂宁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中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而在潜育型水稻土中,总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均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对剖面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几种母质下,活性有机碳在淹育型水稻土有极显着的差异,在渗育型水稻土中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但在潜育水稻土中没显着差异。(3)三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在母质和地形影响下,腐殖质碳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耕层土壤中,腐殖质碳含量淹育型水稻土的含量特征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渗育型水稻土的含量特征为沙溪庙组>自流井组>遂宁组,潜育型水稻土的含量特征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整个剖面中,腐殖质碳含量在淹育型和渗育型和水稻土中含量特征均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而在潜育型水稻土中,腐殖质碳含量特征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对剖面腐殖质碳含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几种母质下,腐殖质碳在淹育水稻土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而在渗育和潜育水稻土中差异不显着。(4)各种有机碳(总有机碳、腐殖质碳、活性有机碳)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关系。(5)不同类型水稻土的耕层和剖面有机碳密度分别为:平均有机碳密度最高的是潜育型水稻土,高达4.19 kg C/m2和18.77 kg C/m2;和渗育型水稻土次之,为3.53kg C/m2和16.69 kg C/m2;淹育型水稻土最低,为3.11 kg C/m2和12.04 kg C/m2。(6)各种土壤有机碳均与全氮含量达到了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有机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均与团聚度达到了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的正相关关系,而腐殖质碳与团聚度关系不明显;总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与结构系数达到了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的正相关关系,而腐殖质碳、高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与结构系数相关关系未达显着水平;各种土壤有机碳均与土壤容重达到了极显着(p<0.01)的负相关关系;总体上,腐殖质碳与pH达到了极显着(p<0.01)的负相关关系,总有机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与pH相关关系不明显,不同母质间各有差异;总有机碳、腐殖质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与粘粒含量、粘砂比没有相关性。

二、四湖地区不同水型水稻土的腐殖质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湖地区不同水型水稻土的腐殖质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农田土壤碳输入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农田土壤碳库特征
    1.2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1.2.1 气候因素
        1.2.2 土壤性质
        1.2.3 人为干扰因素
    1.3 土壤有机碳饱和现象研究进展
    1.4 土壤碳输入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长期试验站点分布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饱和值与曲线模型的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固碳潜力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碳输入水平下的土壤固碳潜力
        4.2.2 不同地区土壤固碳潜力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东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2 西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3 华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4 西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5 华北平原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6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数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东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2 西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3 华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4 西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5 华北平原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6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数据数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东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2 西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3 华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4 西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5 华北平原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6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附录

(2)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腐殖质概述
        1.2.2 土壤腐殖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还田秸秆腐殖化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2.4 林地凋落物腐殖化及其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类型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紫色土有机碳及腐殖质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分类和具体采集地点的确定
        3.1.2 土壤样品剖面的采集
        3.1.3 土样制备及预处理
        3.1.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3.1.5 样品腐殖质分组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垂向分布特征
        3.2.2 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3.2.3 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特征
        3.2.4 有机碳分层特征
        3.2.5 腐殖质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3.2.6 土壤有机碳与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与总结
        3.3.1 讨论
        3.3.2 总结
第4章 碱性紫色土中秸秆腐解和林地凋落物腐解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秸秆还田实验布设
        4.1.2 林地凋落物腐殖化实验
        4.1.3 数据计算
    4.2 秸秆腐解和凋落物腐殖化试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气候情况
    4.3 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及凋落物腐殖化
        4.3.1 水稻与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特征
        4.3.2 林地凋落物腐解中养分释放特征和腐殖酸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4.4 结论与展望
        4.4.1 主要结论
        4.4.2 研究展望
第5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5.1.2 腐殖质组成特征、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特征、松结合态腐殖质与紧结合态腐殖质的比值特征
        5.1.3 土壤有机碳与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1.4 有机物质的腐解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5.2.1 存在问题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一 学术论文
    二 科研项目

(3)南四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研究
        1.2.1 汞的化学性质和分布
        1.2.2 汞的来源及迁移转化
        1.2.3 国内外汞污染的研究进展
        1.2.4 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生态风险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位置及概况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河流水系概况
    2.4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材料及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2 汞的测定方法
        3.2.1 总汞的测定方法
        3.2.2 汞形态的测定方法
        3.2.3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第四章 南四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空间分布
    4.1 土壤和沉积物的基本性质
    4.2 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含量统计
    4.3 南四湖流域汞的空间分布特征
        4.3.1 表层土壤中汞的空间分布
        4.3.2 表层沉积物中汞的空间分布
    4.4 柱状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
    4.5 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研究
        4.5.1 表层沉积物中汞的形态含量
        4.5.2 汞的不同赋存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第五章 南四湖流域汞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
    5.1 研究区域内汞的迁移转化
        5.1.1 土壤-河流界面汞的迁移
        5.1.2 水体-沉积物界面汞的迁移
    5.2 汞与常量元素的相关性
第六章 南四湖流域汞的生态风险评价
    6.1 表层土壤中汞的生态风险评价
    6.2 表层沉积物中汞的生态风险评价
    6.3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吉林省主要类型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有机质
        1.2.2 土壤正构烷烃
        1.2.3 研究手段
        1.2.4 正构烷烃地球化学参数
        1.2.5 类异戊二烯特征参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及取得的认识
    1.6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范围及位置
    2.2 自然地理
        2.2.1 地质构造基础
        2.2.2 地貌主要类型
        2.2.3 土壤母质类型
        2.2.4 土壤形成气候特征
    2.3 经济地理
        2.3.1 农牧业资源
        2.3.2 林木资源
        2.3.3 工业资源
        2.3.4 矿业资源
    2.4 吉林省地带性土壤类型
        2.4.1 东部土壤类型及特点
        2.4.2 中部土壤类型及特点
        2.4.3 西部土壤类型及特点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仪器及试剂
        3.2.2 样品的处理
        3.2.3 色谱条件
        3.2.4 方法的检出限及精密度
        3.2.5 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4.1 东部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1.1 东部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1.2 东部不同类型土壤地球化学参数
    4.2 中部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2.1 中部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2.2 中部不同类型土壤地球化学参数
    4.3 西部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3.1 西部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4.3.2 西部不同类型土壤地球化学参数
    4.4 典型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分布规律
        4.4.1 典型地带性土壤分布面积
        4.4.2 吉林省土壤的地带性规律
    4.5 小结
第5章 非地带性土壤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5.1 草甸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1.1 草甸土壤类型及特点
        5.1.2 草甸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1.3 草甸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分析
    5.2 盐碱土和新积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2.1 盐碱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2.2 新积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3 沼泽土与泥炭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3.1 沼泽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3.2 泥炭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4 风沙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4.1 风沙土壤类型及特点
        5.4.2 草原风沙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4.3 草甸风沙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5 水稻土壤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5.1 水稻土壤类型及特点
        5.5.2 水稻土壤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5.3 水稻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土壤正构烷烃来源分析
    6.1 引言
    6.2 吉林省植物种类及特点
    6.3 典型植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6.4 典型植被土壤正构烷烃来源分析
        6.4.1 针叶林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2 阔叶林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3 东部草甸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4 西部草甸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5 玉米耕地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6 水稻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7 沼泽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4.8 潜育土壤正构烷烃源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部分典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部分土壤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1.3 分析方法
        1.3.1 土壤腐殖质性质测定
        1.3.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国植烟区土壤腐殖质总体特性
    2.2 不同烟草种植区土壤腐殖质组成差异
        2.2.1 不同烟草种植区腐殖质及组分碳量比较
        2.2.2 土壤腐殖质各组分比例差异
    2.3 部分土壤因子与腐殖质组成的关系
        2.3.1 土壤类型与腐殖质组成关系
        2.3.2 土壤腐殖质组成与土壤p H值的关系
        2.3.3 土壤腐殖质组成与土壤碱解氮的关系
3 小结

(6)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壤的发生与分类研究进展
    1.1 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壤的形成环境和过程
        1.1.1 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壤的形成环境
        1.1.2 我国亚热带水田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特性
        1.1.3 我国亚热带富铁铝化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特性
        1.1.4 我国亚热带地区其他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特性
    1.2 我国亚热带地区土壤分类的研究进展
        1.2.1 国际上对亚热带典型土壤分类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对亚热带典型土壤分类的研究进展
        1.2.3 浙江省土壤分类进展
    1.3 土壤分类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 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土壤形成条件以及土壤特性研究
        2.2.2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鉴别
        2.2.3 样区土壤的系统分类
        2.2.4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室内分析
        2.3.3 土壤系统分析
3 研究区成土环境概况
    3.1 气候
    3.2 地质地貌
    3.3 母岩母质
    3.4 水文
    3.5 植被覆盖
    3.6 农业开发利用历史
    3.7 土壤水分状况与温度状况
4 土壤发生学特性分析
    4.1 林地、旱地土壤发生学特性分析
        4.1.1 土壤形态特征
        4.1.2 土壤的机械组成
        4.1.3 土壤有机碳分布特性
        4.1.4 土壤交换性能及酸碱性
        4.1.5 土壤氧化铁组成
        4.1.6 表土养分
    4.2 水田土壤发生学特性分析
        4.2.1 土壤形态特征
        4.2.2 土壤的机械组成
        4.2.3 土壤酸碱性及有机质分布
        4.2.4 土壤氧化铁组成
        4.2.5 表土养分
5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分析
    5.1 诊断层
    5.2 诊断特性
6 土壤系统分类归属
    6.1 土纲确定
    6.2 亚纲以下高级分类单元的确定
        6.2.1 属人为土土纲土壤的进一步分类
        6.2.2 属富铁土土纲土壤的进一步分类
        6.2.3 属淋溶土土纲土壤的进一步分类
        6.2.4 属雏形土土纲土壤的进一步分类
        6.2.5 属新成土土纲土壤的进一步分类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河北省主要土壤腐殖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不同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及其组分特征
        1.2.1 不同成土过程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2.2 不同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含量特征
        1.2.3 不同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组成特征
        1.2.4 不同土壤类型表层 HA/HF 比值
    1.3 不同土壤类型腐殖质及其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1.3.1 不同土壤类型腐殖质剖面分布
        1.3.2 不同土壤类型腐殖酸组分剖面分布
        1.3.3 不同土壤类型 HA/HF 剖面分布
    1.4 土壤属性对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1.5 土壤腐殖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1.6 研究契机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类型
        2.1.4 成土母质及土壤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点布设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分析
        2.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及其组分含量特征
    3.1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含量特征
        3.1.1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含量的统计特征
        3.1.2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含量特征
    3.2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组分含量特征
        3.2.1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组分的统计特征
        3.2.2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组分含量特征
        3.2.3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表层腐殖质组分的相对比例
    3.3 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腐殖质及其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4.1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统计特征
    4.2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腐殖质及其组分平均含量分布特征
        4.2.1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腐殖质平均含量分布特征
        4.2.2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腐殖酸平均含量分布特征
        4.2.3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胡敏素平均含量分布
        4.2.4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胡敏酸平均含量分布
        4.2.5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腐殖酸平均含量分布
        4.2.6 主要土壤类型下各发生层 HA/HF 比值平均含量分布
    4.3 典型土壤剖面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剖面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河北省主要土壤理化性质与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1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总体相关性
    5.2 不同土类中土壤理化性质与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3 不同土层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3.1 表层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3.2 过渡层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3.3 淀积层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3.4 母质层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4 不同土类不同发生层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5.5 小结
第六章 河北省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6.1 各土壤类型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6.1.1 各土壤类型腐殖质及其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
        6.1.2 各土壤类型腐殖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6.1.3 各土壤类型腐殖酸的空间分布特征
        6.1.4 各土壤类型胡敏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6.1.5 各土壤类型胡敏酸的空间分布特征
        6.1.6 各土壤类型富里酸的空间分布特征
        6.1.7 各土壤类型 HA/HF 比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6.2 不同土类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区域分布特征
        6.2.1 棕壤的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区域差异
        6.2.2 褐土的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区域差异
        6.2.3 潮土的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区域差异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南宁市郊土壤剖面有机碳与腐殖质组成垂向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1 南宁市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2 实验地采样点概况
第3章 样品采集、预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3.2 土样制备及预处理
    3.3 样品分析
    3.4 研究区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4章 土壤基本性质与有机碳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4.1 各典型土壤剖面不同深层土壤的 pH 值及变化特征
    4.2 各典型土壤剖面不同深层的含水量垂向变化特征
    4.3 各典型土壤剖面不同深层有机碳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4.4 各典型土壤剖面全氮含量垂向分布特征及土壤碳氮比
    4.5 各典型土壤剖面腐殖质组成特征及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变化特征
    4.6 土壤有机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7 讨论与总结
第5章 土壤腐殖质主要组分胡敏酸富里酸红外光谱分析
    5.1 土壤腐殖质的元素组成和结构
    5.2 土壤腐殖质红外光谱分析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9)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和安徽六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1.1 土壤有机碳及其意义
        1.1.1 土壤有机碳组分
        1.1.2 土壤碳库及其演变
        1.1.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作物生产力
        1.1.4 土壤固碳与减缓气候变化
    1.2 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研究方法
        1.2.1 统计方法
        1.2.2 模型法
    1.3 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
        1.3.1 生物地理因素
        1.3.2 大气成分因子
        1.3.3 土壤性质
        1.3.4 人为活动因素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开垦后变化
    2.1 研究区湿地分布与开垦
        2.1.1 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域的湿地分布
        2.1.3 湿地土壤的围垦
    2.2 案例研究—皖江湿地围垦后有机碳变化
        2.2.1 供试样区湿地概况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3 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
        2.2.4 有机碳土壤剖面分布与碳密度
        2.2.5 皖江湿地开垦后碳库损失评估
    2.3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土壤围垦后的有机碳变化估计
        2.3.1 湿地及开垦后有机碳变化的文献数据分析
        2.3.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开垦表土有机碳库损失估计
    2.4 结论
第三章 六安市域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空间尺度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3 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与变化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六安市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的空间变异性
    3.4 讨论
        3.4.1 土壤有机碳变异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性与土壤利用类型的关系
        3.4.3 地貌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异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六安市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土壤分类单元分析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研究区域土壤概况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按土壤分类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统计
        4.4.1 土种水平
        4.4.2 土属水平
        4.4.3 亚类水平
        4.4.4 不同土类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变异
    4.5 讨论与结论
        4.5.1 讨论
        4.5.2 结论
第五章 县域农田土壤有机碳20年来的变化及其不同尺度空间变异特点——以霍山县为例
    5.1 研究区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资料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全县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水平
        5.3.2 农田土壤有机碳随空间尺度的变异性
        5.3.3 不同农业利用和管理对农田有机碳水平的影响
    5.4 结论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6.1 全文讨论
        6.1.1 区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的尺度选择
        6.1.2 土壤有机碳变化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异
        6.1.3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及实现途径
    6.2 全文结论
    6.3 土壤有机碳研究展望
论文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土壤有机碳
        1.2.1.1 有机碳
        1.2.1.2 活性有机碳
        1.2.1.3 腐殖质碳
        1.2.2 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1.2.3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析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分布
        3.1.1 总有机碳
        3.1.1.1 耕层土壤总有机碳
        3.1.1.2 剖面土壤总有机碳
        3.1.2 活性有机碳
        3.1.2.1 耕层土壤活性有机碳
        3.1.2.2 剖面土壤活性有机碳
        3.1.3 腐殖质碳
        3.1.3.1 耕层土壤腐殖质碳
        3.1.3.2 剖面土壤腐殖质碳
        3.1.4 土壤有机碳之间相关性
        3.1.4.1 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关系
        3.1.4.2 土壤总有机碳与腐殖质碳的关系
        3.1.4.3 土壤腐殖质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关系
    3.2 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密度
        3.2.1 耕层土壤中有机碳密度
        3.2.2 剖面土壤中有机碳密度
    3.3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
        3.3.1 土壤有机碳与pH的关系
        3.3.2 土壤有机碳与全N的关系
        3.3.3 土壤有机碳与颗粒组成及团聚度的关系
        3.3.4 土壤有机碳与容重的关系
    3.4 提高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措施
4 结论
5 拟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四湖地区不同水型水稻土的腐殖质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农田土壤碳输入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D]. 王瑞琪.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2]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D]. 刘秋香. 绵阳师范学院, 2019(05)
  • [3]南四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D]. 曹霏霏. 济南大学, 2016(03)
  • [4]吉林省主要类型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意义[D]. 刘晓秋. 吉林大学, 2013(08)
  • [5]我国部分典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部分土壤因子的关系[J]. 马云飞,罗会斌,宋街明,莫江,杨承,李振华,蔡凯,尹启生. 中国烟草学报, 2013(01)
  • [6]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D]. 王晓旭. 浙江大学, 2013(06)
  • [7]河北省主要土壤腐殖质特征研究[D]. 安红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8]南宁市郊土壤剖面有机碳与腐殖质组成垂向分布特征[D]. 罗应刚. 广西师范学院, 2012(09)
  • [9]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和安徽六安市为例[D]. 李典友.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10]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分布特征[D]. 马世五.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四湖地区不同水型稻田腐殖质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