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尺度的GIS空间数据表示模型

基于尺度的GIS空间数据表示模型

一、基于尺度的GIS空间资料表达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莎[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指出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廖怡[2](2021)在《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三山五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今挖掘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的重要研究领域。香山静宜园在“三山五园”中占有一山一园,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体现出特殊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对于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和“别垣二景”的个例研究与复建工程正在逐步开展,“别垣二景”之一的见心斋是静宜园内唯一一处具有江南文人园特色的园中园,其保存完好、文化价值突出,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当今快速发展的三维数字化技术,为见心斋园林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首先在第一章绪论中,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关于古典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方面的不足。第二章本文梳理了信息模型理论源流,分析国内外信息模型建构的实践案例。第三章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探讨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的体系和方法。该信息模型包括园林实体信息、园林空间信息、园林属性信息,建构步骤包括园林数据数字化采集、园林数据精细化分类处理、园林要素信息化保护与管理三个方面。第四章,在见心斋园林数字化采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综合考量了工作环境、条件、效率等因素,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与配准,最终获得见心斋全园点云模型及二维测图。证明该技术在古典园林实体信息数据的获取中的可行性。第五章,在见心斋园林数据精细化分类处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综合风景园林、测绘实操、文化遗产相关理论,提出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需求的要素分类系统。将点云滤波、分类方法应用于见心斋中,探究园林环境中点云数据的分类方法,印证了以上分类系统的可行性。第六章,在见心斋园林要素信息化保护与管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以数字化采集和精细化分类的结果为基础,构建见心斋园林管理系统,分别利用BIM技术和GIS技术对见心斋内建筑单体和园林环境进行系统性管理。该部分证明了北京皇家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需要BIM和GIS技术的综合应用,文化遗存的数字化管理已成必然发展趋势。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结论。本文首次提出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该信息模型包含了园林各方面的信息,是集园林实体信息、园林空间信息、园林属性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库,其文件形式是点云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场地模型、文字及图片信息,具有检索、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以上数据中,实体信息数据主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利用激光雷达处理软件进行分类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古典园林地形环境及假山空间的采集和处理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数据主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在处理时应注意文字和图片信息的匹配度和全面性。已完成的信息模型建构逻辑和方法可靠,预计达到多源信息的可视化录入、管理、查询、展示效果,在北京皇家园林的研究与保护领域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随着未来新兴技术和平台的更加成熟,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中多源信息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会更进一步提高,以更好的实现检索、交互等功能。

翟佳磊[3](2021)在《基于动态分段的三维线路场景多尺度表达》文中指出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三维可视化已被普遍应用。其中三维线路场景因其具有带状分布、构造物复杂、相对精度高、现势性更强、针对性强等特点,现有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因未考虑到线性场景的特征而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同时缺乏有针对性的三维和时态支持,在三维场景中难以将数据间的一维相对位置关系精确表达。因此,针对三维线路场景设计一种高效的数据组织与动态表达方法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动态分段的三维线路场景多尺度表达方法,实现了三维线路场景数据组织与动态表达。该方法首先以主流的金字塔模型、动态分段等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线性场景数据特征,对动态分段技术进行拓展,建立镶嵌金字塔模型,应用尺度上推算法完成面向多尺度表达的线性参照数据组织模型的构建。其次在此基础上,构建事件驱动模型,通过注入属性事件、空间事件和业务事件实现对三维线路动态场景的仿真模拟。最后设计并实现了高铁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应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括如下:(1)设计了面向三维线路场景的多尺度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对动态分段技术进行纵向拓展,增加垂直方向结构化金字塔模型,同时结合尺度上推算法,最后提出了面向多尺度表达的线性参照数据组织方法,实现了三维线路场景中多源异构数据的非空间数据空间化,有利于数据高效组织与管理,为三维线路场景数据的动态表达提供支撑。(2)设计了基于事件驱动的线性场景动态表达方法。该方法以面向多尺度表达的线性参照数据组织模型为基础,结合线路场景特征,将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并通过触发事件驱动模型,影响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数据类型。最终对整个动态场景进行复杂的仿真运算,实现动态演变。同时在多层级事件和版本管理支持下,模型还能够有效解决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粒度的问题。(3)通过研发沪昆高铁应急调度指挥系统,验证了基于动态分段的三维线路场景多尺度表达方法可以支撑三维线路场景的快速构建与动态表达。

郭媛媛[4](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赵选[5](2021)在《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8年4期Landsat系列影像和MODI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并反演研究区的地表温度,对研究区4个时期夏季的热岛强度、热力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oran’s I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研究区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和驱动力因子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遥感数据和外业调查资料为依据,获取了研究区植被规模参数(NDVI、植被覆盖度、三维绿量);以2018年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绿地信息,进而研究了研究区绿地植被规模与热环境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绿地斑块特征和不同尺度景观特征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的4个时期之间,西安市主城区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存在波动,整体有减小趋势,其中,2000至2018年间,其减小0.313,说明热岛强度有所减弱,城市夏季热环境有所改善。热力景观等级的高温斑块由市中心的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聚集分布向四周各区分散转移明显。低温、高温热力景观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平均斑块面积整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00年至2018年,低温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斑块平均面积分别增加8.96%、2.75%和27.97 hm2;超高温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平均面积分别增加4.27%、5.00%、6.54 hm2;4个时期之间,热力景观动态度最高为低温斑块,平均值为64.00%,最低为中温斑块(含次中温、中温等级)平均值为30.92%,说明低温斑块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有着最为剧烈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主城区向外扩展和建设,导致不透水面增加的结果。(2)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能够定量揭示研究区热环境效应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西安主城区热环境空间分布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具有多热点和冷点特征。建筑物、植被、道路、水体和人口因素影响热环境效应的贡献值分别为0.7593、0.6356、0.4619、0.1239和0.0352;在多驱动因子交互作用下,除了建筑物、植被与其它因子之间存较强的交互影响外,道路和人口交互作用对热环境分布也有明显影响,贡献值达0.4738。(3)基于GF-1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西安主城区绿地信息(精度为95.82%),结果显示,主城区绿地覆盖面积为17317.97 hm2;主城区6个行政区中,绿化覆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绿地水平空间分布不均匀,有聚集性特征,灞桥区的东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是绿地分布最密的区域;市中心区域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不同绿地类型中区域绿地和附属绿地覆盖面积最大,二者面积之和占76.8%。(4)利用双变量局部Moran’s I指数探究城市绿地系统的三个植被规模指标(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植被规模指标与地表温度之间有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关系,且各植被规模指标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模式有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每增加10%的区域绿地的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其地表温度下降1.13℃、0.69℃和0.73℃;每增加10%的公园绿地的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其地表温度下降0.83℃、0.55℃和0.64℃。(5)在西安市主城区选择的32块城市绿地中,其内部地表温度与其面积、NDVI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周长呈显着负相关(P<0.05),并用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对绿地斑块周边热环境影响分析表明,主城区绿地斑块降温作用最大距离Lmax的平均值在200-250 m之间,降温作用Lmax主要分布在150-300 m之间。城市绿地最大降温距离与斑块面积、周长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城市绿地降温作用随距离的梯度变化类型呈现急降型、缓降型和均匀型,其原因与空间位置、周边环境有关。所有选择的绿地斑块中,降温幅度最大可达3.10℃,降温幅度最小达0.46℃,平均降温幅度为1.32℃。同时,发现降温幅度与斑块面积、周长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斑块形状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斑块面积对城市绿地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的影响最大。(6)通过对研究区15个公园绿地降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5 hm2时,公园绿地面积对地表温度降温幅度显着增强;以公园绿地斑块边界为起点,在390 m范围内,其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与距离有关,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其降温作用梯度变化规律有两种曲线类型,即急降型和缓降型。城市公园绿地斑块降温范围在60 m-240 m之间,降温幅度与公园绿地斑块面积和形状指数相关性显着。(7)西安市主城区在8 km×8 km的空间尺度下,不同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如果在此尺度下,增大最大斑块指数(LPI)和景观形状指数(LSI)、聚集度指数(AI),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建议在城市主城区绿地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将8 km×8 km空间尺度作为管理单元,有利于发挥绿地缓解热环境效应的最大作用。

张作仁[6](2021)在《基于遥感影像道路提取信息的路网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是地理信息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据统计,人类的80%的行为动作都与位置信息和交通要素相关,同时道路也是现实世界中变化较快的地理要素之一。随着遥感技术以及对地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遥感影像成为获取地理信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但如何准确、有效地从遥感影像中获取道路等关键地理信息并快速成图成为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问题。这里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快速提取的问题,另一个是快速成图的问题。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实现路网快速成图的问题,这里的路网快速成图是指快速构建矢量化的具有完整拓扑关系的路网图,并且能够在构建的路网图上进行路径规划和多尺度表达等道路矢量数据分析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遥感影像道路提取二值图像矢量化处理。本文提出的矢量化处理流程主要针对由遥感影像提取出的道路二值图像,对其进行快速自动的矢量数据提取和数据优化。针对提取矢量数据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点的问题,本文对传统的道格拉斯-普客算法进行改进,由于道路形态各异,对所有道路设置统一的阈值显然是不合理的,本文对不同的道路设定符合其特征的阈值,并且在简化的过程中消除自相交的错误。同时针对道路形态存在锯齿状波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基于B样条曲线的方法对道路数据进行平滑拟合。(2)提取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路网通常涉及多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本文提出了可以快速并行对道路进行组网的道路网矢量数据模型,应用该模型能够将多幅影像提取出路的道路网快速组合为完整的大区域路网。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道路矢量数据由于平面强化的限制,其基本组成是结点和弧段,基于结点的路网由于存在结点权重和转向限制,无法进行路径分析,针对这一特点,采用基于弧段和扩展前向关联边的方式,将路网表示为基于弧段的邻接表,并且把权重加入到弧段的数据结构中,使其支持路径分析。针对道路网矢量数据无法进行多尺度表达的问题,本文提出的道路网矢量数据模型对道路存储结构进行改进,采用了多尺度存储结构存储道路信息,支持了道路的多尺度表达。(3)基于上述算法和模型,设计了基于遥感影像的道路网应用系统,该系统具有基本的GIS功能,同时集成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和模型,实现了从遥感影像到道路网的自动成图过程。

潘柱光[7](2021)在《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输电网络的稳定运行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对输电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但目前单一尺度的输电网络模型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从多个尺度关注输电网络的运行状况。传统的输电网络三维模型是三维GIS模型的重要来源,其可提供精确的几何、语义等信息,由于相关的GIS模型没有对这些电力设施的定义,无法对输电网络信息进行准确的表达,导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的映射过程变得复杂。三维模型与GIS模型集成是当前“智慧电网”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构建输电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维模型向GIS模型映射过程中语义信息准确映射的方法,为输电网络的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和建模方法。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从输电网络管理的角度出发,以输电网络空间实体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组成输电网络模型的各个部件,厘清输电网络的各个部件的功能、要素组成、语义信息和部件之间的空间关系。(2)遵循CityGML研究者制定的数据规范和输电网络设备的分类标准,并结合输电网络的业务需求,设计并构建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3)设计输电网络GIS空间数据模型,根据前文构建的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实现输电网络三维模型到三维GIS模型的几何语义映射,探究输电网络模型在CityGML模型中的多尺度几何、语义、外观的表达,研究输电网络模型映射过程中语义信息的提取与转换方法。(4)以桂林市某区域的输电网络为实验对象,对该线路的主要电力设施使用SketchUp三维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实现三维模型到GIS模型的集成可视化应用,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实现模型语义信息的准确提取、转换与表达。

杜永良[8](2021)在《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排水管网具有保护环境和城市减灾的双重功能,其管理完善与否将影响着城市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随着“数字孪生”与“新基建”的提出,“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排水管网在内的地下空间设施多维可视化管理与建设已提上日程。与其它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实体一样,排水管网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人们需要从多个尺度、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观察和认知。针对排水管网的不同业务需求,如何构建排水管网的多尺度模型,实现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可视化管理与规划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排水管网不同的业务需求,研究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几何语义一致性表达方法,提出包含“源-网-厂-汇”的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可视化表达,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的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分析了包含“源-网-厂-汇”整个排水过程的排水管网的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UML类图对排水管网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语义描述。(2)借鉴CityGML(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城市地理标记语言)的多尺度表达思路,并结合排水管网不同的业务需求,设计了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LODs)模型,定义了不同LOD层级排水管网所要表达的语义信息和几何信息。(3)根据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模型所表达的内容以及结合不同类型排水管网要素的特性,建立了一套涉及“源-网-厂-汇”完整的排水管网要素多尺度建模方法。对数量较多和具有相似固定结构的排水管网要素进行隐式表达,通过多尺度符号化建模方法建立这些要素不同LOD层次的模型符号库;对难以用模型符号表达的大型复杂排水管网要素进行显式表达,通过二维矢量拉伸、3ds Max构模和Revit BIM建模等多软件混合建模方法构建这些要素的不同LOD层次实体三维模型。(4)针对离散的且数据格式具有差异的排水管网要素模型,探讨其集成可视化的方法。以某一区域的排水管网数据为例整合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要素模型,构建了涉及“源-网-厂-汇”整个排水过程的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针对离散的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提出了一种视距相关的多尺度场景连贯可视化方法,实现了离散LOD排水管网场景的连贯可视化表达。同时,对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进行了一些应用分析,检验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所建模型的实用性。

胡庭浩[9](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认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马京振[10](2020)在《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矢量空间数据是人类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当前各部门生产了不同尺度的矢量空间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详细程度,在几何、属性和空间关系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严重影响了空间数据的共享集成与应用。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通过将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集成统一,经过空间数据匹配、制图综合以及空间关系处理等过程,使数据在属性和几何位置上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和相互关联,进而实现空间信息的融合和增强。本文主要研究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空间数据融合总体研究进展以及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等。2.从空间认知、多尺度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尺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了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的差异性根源和表现形式;探讨了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问题,明确了概念和研究范畴,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分类和数学上的形式化定义,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最后介绍了道路和居民地常见的描述特征。3.研究了基于层次性的多尺度道路融合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Faster R-CNN神经网络模型的立交桥识别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立交桥样本的深层次结构特征,实现立交桥的自动识别与准确定位;针对现有方法仅考虑道路静态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轨迹数据的多层次特征选取方法,通过构建对偶图对道路的结构关系进行描述,同时利用线Voronoi图空间密度进行约束,保证选取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顾及层次约束的多尺度道路匹配方法,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道路进行层次划分,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以层次结构来约束匹配过程,可适用于不同比例尺的道路匹配。4.研究了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融合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构建了Delaunay三角网,通过空间邻域簇将不同尺度中的复杂匹配实体划分到闭合域中,得到多对多匹配候选要素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匹配方法,同时考虑自身特征和空间邻域特征对匹配结果的影响,构建空间相似性度量模型,进而得到最终的匹配结果;提出了一种顾及多特征约束的Voronoi图点群选取方法,结合点群要素的空间分布、拓扑和密度、专题属性以及与道路要素的关联等特征,同时应用距离约束对空间冲突进行处理,保持了点群选取前后空间特征的一致性。5.研究了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一致性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重点分析了降维、化简和合并对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的影响,介绍了基于九交模型的拓扑关系描述方法,并对线-面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划分;针对地图空间中的线-面和线-点冲突、矢量空间中的线-面和线-面冲突问题,分别建立了线-面和线-点一致性对应关系、线-面和线-面一致性度量关系,提出了空间冲突检测的思路和流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约束的道路和居民地移位处理方法,以道路网眼为单位,采用最小生成树建立建筑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建筑物进行移位和缩放处理,有效保持了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模式。6.研制了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原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验数据概况,对论文提出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二、基于尺度的GIS空间资料表达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尺度的GIS空间资料表达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2)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7 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
第二章 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理论源流
    2.1 信息模型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1.1 早期信息模型理论
        2.1.2 中期信息模型理论
        2.1.3 近期信息模型理论
    2.2 几种主要信息模型系统的结构
        2.2.1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构
        2.2.2 景观信息模型(LIM)的结构
        2.2.3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的结构
    2.3 近年与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相关的实践及评价
        2.3.1 古典园林数字化测绘
        2.3.2 嘉峪关信息化测绘研究
        2.3.3 苏州环秀山庄三维数字化信息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体系建构
    3.1 见心斋园林概况
        3.1.1 见心斋园林造园意匠
        3.1.2 见心斋园林价值评价
        3.1.3 见心斋园林数字化研究特点
    3.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内容与结构
        3.2.1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创新性
        3.2.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内容
        3.2.3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结构
    3.3 实现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步骤与技术条件
        3.3.1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步骤
        3.3.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技术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见心斋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的实体信息采集
    4.1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据采集方案选择
        4.1.1 见心斋园林测绘内容及难点
        4.1.2 各测量技术适用性比较
        4.1.3 数据测量方法确定
    4.2 见心斋园林优化布站方案及数据获取
        4.2.1 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
        4.2.2 三维激光扫描布站要求
        4.2.3 见心斋全园数据获取
    4.3 见心斋全园点云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导入
        4.3.2 数据预处理
        4.3.3 点云配准
    4.4 处理结果表达
        4.4.1 见心斋全园三维点云模型
        4.4.2 见心斋园林总览图量化研究
        4.4.3 现状点云正射影像图
        4.4.4 二维图纸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实体信息处理
    5.1 古典园林信息要素的分类
        5.1.1 古典园林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1.2 风景园林理论中已有园林要素分类
        5.1.3 基于测绘需求的园林要素分类的提出案例
        5.1.4 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
    5.2 信息模型建构导向的园林要素分类系统的提出
        5.2.1 古典园林要素量化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5.2.2 信息模型建构导向的园林要素分类的原则
        5.2.3 基于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园林要素分类
    5.3 点云分类处理在见心斋园林要素中的应用
        5.3.1 点云数据格式对接与转换
        5.3.2 见心斋全园点云数据分类处理的目标
        5.3.3 见心斋园林要素点云量化分类方法
    5.4 点云的精细分类与目标提取在古典园林要素中的应用
        5.4.1 见心斋山地条件下的地面点改进式渐进加密滤波提取
        5.4.2 人机交互提取见心斋假山点
        5.4.3 见心斋各植被单体信息精细区分
        5.4.4 见心斋全园建筑单体分离
    5.5 基于见心斋园林要素特征的点云数据处理
        5.5.1 见心斋各园林要素特征提取及处理目标
        5.5.2 见心斋三维数据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5.5.3 见心斋各园林要素基本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的应用
    6.1 见心斋信息化平台选择
        6.1.1 见心斋信息模型建构中的需求分析
        6.1.2 见心斋信息模型建构中所需的关键平台
    6.2 见心斋三维数据信息的管理
        6.2.1 见心斋园林环境要素的管理
        6.2.2 见心斋园林建筑要素的管理
    6.3 见心斋三维信息系统的应用
        6.3.1 见心斋系统的使用
        6.3.2 信息化视野下的古典园林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动态分段的三维线路场景多尺度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线路场景数据组织研究现状
        1.2.2 三维线路场景动态表达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三维线路场景数据组织与动态表达理论
    2.1 线性参照系统
        2.1.1 线性参照概念
        2.1.2 动态分段理论
    2.2 多尺度空间数据组织
        2.2.1 镶嵌金字塔模型
        2.2.2 地理空间数据尺度转换
    2.3 事件驱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三维线路场景的多尺度空间数据组织
    3.1 静态数据库构建
        3.1.1 三维线路场景符号库构建
        3.1.2 三维线路场景关系数据库设计
    3.2 线性参照镶嵌金字塔模型构建
        3.2.1 线性参照空间坐标基准转换
        3.2.2 静态分段金子塔模型构建
        3.2.3 动态分段金字塔模型构建
        3.2.4 镶嵌金字塔模型构建
    3.3 基于尺度上推算法的线性参照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事件驱动的三维线路场景动态表达
    4.1 事件驱动模型构建
        4.1.1 基本事件定义
        4.1.2 复合事件计算
        4.1.3 三维线路场景的事件驱动模型构建
    4.2 基于事件驱动的三维线路场景动态表达
        4.2.1 三维线路场景事件队列管理
        4.2.2 三维线路场景事件单元调度
        4.2.3 事件仿真与回溯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设计
        5.1.1 系统架构
        5.1.2 系统运行环境
    5.2 沪昆高铁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实现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社会发展背景
        1.1.3 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社区公园
        1.5.2 微区位
    1.6 研究内容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公平正义理论
        2.1.2 微区位理论
        2.1.3 扎根理论
        2.1.4 有机更新理论
        2.1.5 环境行为理论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3.4 存在问题剖析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4.3.1 区位可达性
        4.3.2 地点实体特征
        4.3.3 区位可视性
        4.3.4 地点周边特征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4.4.1 评价方法选择
        4.4.2 评价方法概述
        4.4.3 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5.2.1 区位可达性
        5.2.2 地点实体特征
        5.2.3 区位可视性
        5.2.4 地点周边环境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5.3.2 区位可达性
        5.3.3 地点实体特征
        5.3.4 区位可视性
        5.3.5 地点周边环境
        5.3.6 综合评价分值
    5.4 存在问题剖析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5.5 本章小结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6.2 优化目标
    6.3 优化策略
        6.3.1 布局优化
        6.3.2 微区位优化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5)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城市热环境的定义及特征
        1.2.2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2.3 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1.2.4 西安市热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5 文献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外业调查数据
        2.2.3 其它数据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1.1 Landsat数据预处理
        3.1.2 GF-1 数据预处理
    3.2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
        3.2.1 最大似然分类法
        3.2.2 基于综合指数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
        3.2.3 基于面向对象的CART决策树分类法
    3.3 城市绿地三维绿量模型构建及反演
        3.3.1 遥感植被指数获取
        3.3.2 样地三维绿量计算
        3.3.3 三维绿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3.3.4 乔木三维绿量估测模型构建
        3.3.5 研究区乔木三维绿量反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热力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地表温度反演及验证
        4.2.2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4.2.3 热力景观等级划分
        4.2.4 热力景观指数选取
        4.2.5 热力景观动态度计算
        4.2.6 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研究区热岛强度分析
        4.3.2 不同行政区热力景观分布特征
        4.3.3 热力景观格局变化
        4.3.4 热力景观的动态变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3 结果及分析
        5.3.1 地表温度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3.2 单驱动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5.3.3 驱动力因子对地表温度的交互作用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绿地植被规模对热环境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核密度分析
        6.2.2 GIS分区统计分析
        6.2.3 空间相关分析
        6.2.4 经典相关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城市绿地总体分布特征
        6.3.2 NDVI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
        6.3.3 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6.3.4 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绿地景观斑块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区城市绿地斑块的筛选
        7.2.2 绿地斑块景观特征指数选取
        7.2.3 缓冲区分析
        7.2.4 城市绿地斑块缓解热环境效应的影响距离计算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城市绿地斑块对内部地表温度的影响
        7.3.2 城市绿地斑块对周边地表温度的影响
        7.3.3 典型城市绿地斑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城市绿地提取
        8.2.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标的选择
        8.2.3 城市地表温度数据
        8.2.4 样区分割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8.3.2 不同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回归分析
    8.4 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遥感影像道路提取信息的路网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影像道路提取自动成图研究现状
        1.2.2 道路网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3.2 论文内容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道路网矢量化成图基本理论
    2.1 道路栅格数据矢量化方法
        2.1.1 二值图细化算法
        2.1.2 栅格数据矢量化算法
    2.2 道路数据模型相关理论
        2.2.1 空间数据概念模型
        2.2.2 空间数据逻辑模型
        2.2.3 空间数据结构
    2.3 道路网表达与存储的基本方法
        2.3.1 道路网表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3.2 道路网存储的基本方法
    2.4 道路网矢量数据多尺度表达研究
        2.4.1 尺度及尺度变换模式
        2.4.2 道路矢量数据简化算法
        2.4.3 道路数据可视化的尺度变化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结果矢量化
    3.1 道路网矢量化处理算法流程
    3.2 骨架提取及矢量化
        3.2.1 结点提取
        3.2.2 弧段追踪矢量化
    3.3 基于DOUGLAS–PEUCKER算法的自相交错误消除改进
    3.4 基于B样条曲线的道路矢量数据平滑拟合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结点提取结果分析
        3.5.2 道路矢量数据去冗余分析
        3.5.3 道路矢量数据平滑拟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道路提取信息的道路网矢量数据模型
    4.1 道路网矢量数据模型概念模型设计
    4.2 道路网矢量数据模型逻辑模型设计
    4.3 道路网矢量数据模型物理模型设计
        4.3.1 基于平面网络的路网表示方法改进
        4.3.2 支持道路网多尺度表达的存储方式改进
    4.4 大规模路网并行快速组网
        4.4.1 拓扑构建
        4.4.2 拓扑检查
        4.4.3 道路网图幅对象并行拼接
    4.5 道路网矢量数据多尺度表达
        4.5.1 瓦片金字塔模型
        4.5.2 道路网矢量数据金字塔模型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1 拓扑检查结果
        4.6.2 图幅拼接结果及路径规划应用
        4.6.3 道路网多尺度表达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道路网应用系统设计
    5.1 系统需求分析
        5.1.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5.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总体架构
        5.2.2 系统开发环境和底层支持
        5.2.3 系统缓存设计
        5.2.4 多线程设计
    5.3 系统各模块功能测试
        5.3.1 道路提取模块
        5.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5.3.3 基本工具模块
        5.3.4 数据管理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电网络研究现状
        1.2.2 CityGML的产生和发展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输电网络空间数据模型
    2.1 输电网络空间数据组织分析
        2.1.1 输电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2.1.2 输电网络空间对象分析
    2.2 输电网络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2.2.1 三维数据模型及建模方法
        2.2.2 参数化法构建输电网络三维模型
    2.3 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
        2.3.1 输电网络模型多细节层次表达
        2.3.2 输电网络多细节层次模型要素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ityGML的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设计
    3.1 基于CityGML的输电网络空间数据模型
        3.1.1 CityGML空间数据模型特性
        3.1.2 输电网络模型应用领域拓展
    3.2 基于CityGML的输电网络多尺度模型设计
        3.2.1 输电网络要素语义信息设计
        3.2.2 输电网络要素关联关系设计
        3.2.3 输电网络要素几何表示方法
    3.3 基于CityGML的输电网络模型映射框架
        3.3.1 空间对象的语义模型
        3.3.2 语义信息的转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可视化
    4.1 实验方案
        4.1.1 实验工具及开发环境
        4.1.2 输电网络模型语义映射流程
        4.1.3 输电网络模型语义信息的存储
    4.2 输电网络三维GIS模型可视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致谢

(8)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排水管网研究现状
        1.2.2 管网可视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排水管网分析及数据模型
    2.1 排水管网分析
        2.1.1 排水管网系统及其特点
        2.1.2 排水管网语义模型
    2.2 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数据模型
        2.2.1 细节层次模型
        2.2.2 CityGML多细节层次模型
        2.2.3 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
    3.1 排水管网隐式表达与显式表达
        3.1.1 隐式表达
        3.1.2 显式表达
    3.2 排水管网要素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3.2.1 管点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3.2.2 管线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3.3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多尺度重建
        3.3.1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多尺度建模
        3.3.2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BIM模型与3D GIS集成
        3.3.3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三维瓦片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模型集成可视化
    4.1 排水管网多尺度集成可视化
        4.1.1 排水管网集成可视化
        4.1.2 视距相关的多尺度排水管网场景连贯可视化
    4.2 不同尺度排水管网几何语义模型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致谢

(9)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2.1 空间数据融合总体研究进展
        1.2.2 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选题来源
    1.4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总体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基础理论
    2.1 地理空间数据的尺度内涵和特征
        2.1.1 尺度的基本概念
        2.1.2 尺度的空间认知
        2.1.3 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
        2.1.4 多尺度空间数据特征
    2.2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差异性分析
        2.2.1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差异性根源
        2.2.2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差异性表现形式
    2.3 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基本问题与主要技术
        2.3.1 空间数据融合定义与分类
        2.3.2 空间数据融合内容与技术框架
        2.3.3 与其他相关技术的区别
    2.4 空间实体特征描述方法
        2.4.1 道路特征描述方法
        2.4.2 居民地特征描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性的多尺度道路融合处理方法
    3.1 基本思想
    3.2 基于Faster R-CNN深度神经网络的立交桥自动识别方法
        3.2.1 Faster R-CNN基本原理
        3.2.2 利用Faster R-CNN识别立交桥的策略
        3.2.3 实验与分析
    3.3 结合轨迹数据的多层次特征道路选取方法
        3.3.1 道路多层次重要性评价方法
        3.3.2 顾及密度约束的道路选取
        3.3.3 实验与分析
    3.4 顾及层次约束的多尺度道路匹配方法
        3.4.1 道路stroke层次匹配的总体思路
        3.4.2 道路空间相似度计算
        3.4.3 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融合处理方法
    4.1 基本思想
    4.2 多尺度面状居民地复杂匹配候选确定
        4.2.1 多尺度面状居民地匹配关系分析
        4.2.2 基于空间邻域簇的多对多匹配候选确定
    4.3 顾及多特征的多尺度居民地匹配方法
        4.3.1 居民地自身特征的相似度
        4.3.2 居民地空间邻域特征的相似度
        4.3.3 实验与分析
    4.4 顾及多特征约束的Voronoi图点群选取方法
        4.4.1 描述点群重要性的特征参量
        4.4.2 点群冲突处理及选取关键步骤
        4.4.3 实验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一致性处理方法
    5.1 尺度变换对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关系的影响
        5.1.1 降维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5.1.2 化简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5.1.3 合并对空间关系的影响
    5.2 拓扑关系的描述和表达
        5.2.1 基于九交模型的拓扑关系描述
        5.2.2 线-面拓扑关系的层次性表达
    5.3 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空间冲突检测方法
        5.3.1 地图空间中线-面和线-点冲突检测
        5.3.2 矢量空间中线-面和线-面冲突检测
    5.4 道路和居民地移位处理方法
        5.4.1 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5.4.2 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5.4.3 实验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尺度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实验验证
    6.1 实验介绍
        6.1.1 实验系统概述
        6.1.2 系统的主要功能
        6.1.3 实验数据与内容
    6.2 道路和居民地更新及融合处理实验
        6.2.1 多尺度道路融合处理实验
        6.2.2 多尺度居民地融合处理实验
        6.2.3 道路和居民地一致性处理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主要工作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四、基于尺度的GIS空间资料表达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2]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D]. 廖怡.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动态分段的三维线路场景多尺度表达[D]. 翟佳磊.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D]. 赵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遥感影像道路提取信息的路网模型研究[D]. 张作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输电网络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研究[D]. 潘柱光.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8]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D]. 杜永良.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顾及尺度变化的道路和居民地融合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马京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

标签:;  ;  ;  ;  ;  

基于尺度的GIS空间数据表示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