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机构周末推荐个股

实力机构周末推荐个股

一、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常青青[2](2019)在《社交媒体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股票收益率和流动性是与经济运行和经济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两大部分,也是学界和业界最为关注的重点部分。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最为聚焦的重点,而流动性更是股票市场的生命力所在。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信息不但冲击了股票市场的信息环境,同时也为市场效率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与股票收益率和流动性间的关系已然成为了当下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较之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成立时间较短,集中了一大批高风险的创新型公司,体系及制度均不完善,个股收益更是存在严重的暴涨暴跌现象,且流动性也一直较差。所以,以我国创业板为背景下的市场收益率和流动性的研究已然成为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围绕创业板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分析其发布的信息与股市之间的作用机理。从微观角度来讲,本文研究了投资者如何通过整合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中的不同线索,对其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股票收益率以及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从宏观角度来讲,本文将社交媒体信息与大部分投资者容易接触到的其他公开信息整合在一个框架之内,剖析了社交媒体信息在股市波动中扮演的角色。在对国内外社交媒体与股票市场间关系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之后,发现当前研究主要关注社交媒体信息中某种特征与股市之间的“单一”关系,例如分析浏览量与股市的关系、或者情绪与股市的关系等,鲜有文献深入阐述不同社交媒体信息特征在股票波动中所表现出的交互作用。同时发现,多数现有研究忽视了社交媒体信息在参与公开信息引起股票波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中介作用。因此,本文从以上两个维度着手,围绕社交媒体对股市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等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1)社交媒体情绪是否对个股收益产生影响?社交媒体文本中提取的中心路径特征变量以及边缘路径特征变量能否调节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之间的关系?(2)社交媒体用户互动是否会对股票流动性产生影响?对于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公司,这种影响效果是否会更加明显?社交媒体文本中提取的文本特征能否调节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3)公开信息(新闻或分析师情绪)是否会影响资本市场上的个股收益?如果公开信息确实对个股收益具有影响,那么公开信息怎样通过“塑造”社交媒体情绪,继而影响整体股票市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与贡献如下: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的研究。本部分主要探讨两个问题,其一是社交媒体情绪对个股收益的影响;其二是社交媒体文本中提取的中心路径特征变量以及边缘路径特征变量对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之间的调节作用。该部分参考ELM理论,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背景下,基于东方财富网(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之间300支股票)提供的100多万条主帖信息为样本进行了中心路径以及边缘路径文本特征的提取,构建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提取的社交媒体文本中心特征以及边缘路径特征在情绪与个股收益关系上的调节效应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情绪对个股收益具有显着正面影响;除了专业性特征外,其他所有的中心路径特征变量(迷雾指数和证据支持)均对情绪和个股收益之间的关系有显着负向的调节作用;从社交媒体信息中提取的所有边缘路径特征变量(语言强度、文本长度)对情绪和个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主要贡献:本部分的研究首次关注了社交媒体文本中的中心特征以及边缘特征变量在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关系上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首次从投资者的角度多维解读了社交媒体情绪和其他文本信息同时对证券市场的作用效果和背后机理,丰富延伸了社交媒体情绪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内涵和意义。社交媒体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性的研究。本部分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背景下,基于东方财富网(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之间355支股票)提供的400多万条主帖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用户互动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作用在高、低信息不对称公司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基于上一问题社交媒体文本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文本特征在社交媒体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用户互动对股票流动性具有显着的正面作用;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社交媒体用户互动对股票流动性的正面作用越强;社交媒体文本的专业性、证据支持以及文本长度特征对用户互动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社交媒体文本的迷雾指数、文本强度特征对用户互动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着负向调节作用。主要贡献:本部分的研究结合当下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使用社交媒体数据分析了股票市场流动的内在机理,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原有研究的边界。同时,本研究首次关注了不同的文本特征在社交媒体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性上的调节作用,探索了不同文本特征对于投资者间信息偏差以及不对称性的不同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投资者交易意愿的发生机制,进而更好地解释股票市场流动的内在机理。公开信息,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的关系。本部分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之间,关于创业板355支股票的新闻报道(131,866条新闻数据)和分析师评级数据(68,640份分析师评级数据)分别进行了收集,并提取出了其各自的情绪。通过回顾文献,围绕“议程设置理论”和“信息来源可靠性理论”,实证检验了社交媒体情绪在公开信息(新闻情绪或分析师情绪)与股票收益之间的中介效应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发布情绪在新闻情绪影响个股收益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在新闻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过程中,至少部分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社交媒体情绪的渠道而发挥作用。而分析师情绪影响个股收益的过程中,也有部分通过“信息来源可靠性效应”影响社交媒体情绪的方式而发挥影响,即社交媒体情绪扮演了部分中介效应的角色。主要贡献:该部分以社交媒体文本信息为切入点,引入了社交媒体情绪这一桥梁,将公开信息(新闻情绪或分析师情绪)与社交媒体情绪同时分析,探讨了社交媒体情绪在股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但佐证了新闻媒体以及分析师报告对于股票存在市场影响的研究,而且创新性的探索性了社交媒体情绪在新闻或分析师影响个股收益过程中所发挥的部分中介作用,丰富了社交媒体信息与股市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拓展了其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传导路径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董俊岑[3](2019)在《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股票市场中每天都存在大量的新信息。机构投资者把筛选之后的利好信息经过解读后,将其作为推荐股票的理由向投资者进行二次公布。这虽然可以使金融信息充分融入股票价格中,但是也会驱动股票的暴涨暴跌和超买超卖。为探究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本文将从投资者关注度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在探讨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是否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同时,也进一步验证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本文从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出发,梳理了有效市场假说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和相关的市场异象,然后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利好信息首次公布和二次公布的时间间隔与股票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投资者注意力角度研究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是否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会引起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其次,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时间窗内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投资者关注度和超额成交量为自变量,权益乘数、账面市值比、机构持股比例、是否为融资标的、财务杠杆、公司所在行业和是否为国有企业为控制变量,将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发现,市场中的投资者对该股票的关注度越高,那么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后机构推荐的股票超额收益率越高。而且在回归方程中股票推荐日后账面市值比系数均显着为正。根据组内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度的系数均显着为正,这就表明当利好信息二次公布时,不论其与首次公布的时间间隔多长,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产生了正向影响。此外随着利好信息首次公布和二次公布的时间间隔越小,利好信息二次公布所引发的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越大。而且在组内回归分析中账面市值比的系数也显着为正。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杨阳[4](2019)在《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金融体系、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管理水平都在经受着转型考验,金融市场环境的巨变也使得各传统型券商客户流失数据显着上升。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把发展战略从抢增量转变为稳存量、促新增,客户关系管理逐渐被提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本文以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作者发现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客户细分和差异化服务标准界定不清晰,服务效率较低,缺乏个性化客户服务推送以及满意度调查效果甚微这四个方面。据此,本文认为进行精细的客户分类,借助服务产品组合实现差异化服务,设计CRM系统智能推送以及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客户满意度分类调查是更切合企业实际的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并希望借助此方案,实现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优化,减少客户流失,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公司的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大幅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证券公司客户体验,获得客户终生价值,对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优化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也希望本文可为传统型证券营业部的客户关系管理优化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汤祺[5](2017)在《我国证券分析师股票推荐评级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市场的信息中介,发挥着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纽带的作用。他们持续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进行跟踪分析,并通过撰写行业、公司的研究报告,给出投资建议。分析师能否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有效处理并及时传递给投资者,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效率,同时减弱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专业性的参考意见。因此,证券分析师发布的荐股评级报告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报告的有效性,以及影响荐股评级报告有效性的具体因素。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详尽分析了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的机制,其中重点阐述了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影响荐股评级有效性的各类利益冲突,主要涵盖与机构投资者,券商和上市公司的关系等。本文随后选用事件研究法,以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四类不同评级的研究报告分别在短期和中期内的超额收益表现情况。本文的研究最终发现:在短期内,代表乐观评级的“买入”和“增持”评级报告不具有参考意义,而代表负面评级的“中性”和“减持和卖出”评级则对卖出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期内,“买入”和“增持”评级报告体现显着的有效性,显着效果,相比之下,卖出,中性,减持的评级报告的参考意义较弱。最后,在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在投资和监管政策等方面给出了操作性建议。

李志生,李好,刘淳,张霆[6](2017)在《天使还是魔鬼?——分析师媒体荐股的市场效应》文中指出利用证券分析师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上发布的荐股信息,研究分析师媒体荐股的市场反应、效率及其对财富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媒体荐股信息对市场,特别是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产生了强烈影响;2)媒体荐股信息公布后,被推荐股票存在显着为负的超额收益,这一现象在下跌行情时表现尤为突出;3)媒体荐股信息影响了市场财富的流动,个人投资者依赖于荐股信息的买入行为给他们带来了显着损失.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媒体发布的荐股信息质量低下;另一方面也证实媒体荐股行为中存在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现象,直接导致个人投资者的财富流向机构投资者.

刘丹丹[7](2015)在《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负面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爆炸的年代,财经失实新闻越来越多,对资本市场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负面效果研究尚少。本研究以24家中外财经媒体为基础样本,随机抽出7家可供研究的财经媒体,并以百度为检索工具,得出47件财经失实新闻。本文在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得出了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五个主要负面效果,分为误导投资者、引起股价下跌、产生负面舆情、伤害上市公司形象或高层名誉、导致IPO受阻或增加退市风险。探讨了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成因。媒体方面主要是记者编辑的财经知识水平过低、记者编辑的职业道德感过弱、把关人的职业要求与经济人的逐利本质之间的冲突三个原因。而在资本市场方面,则体现在上市公司对传媒的操控以及资本市场小道消息的干扰两方面,而提升记者编辑财经理论素养、加强信息来源的审核、加快上市步伐募集资金三种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状况。

王昱升[8](2014)在《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证券分析师是一个新兴职业,其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上市公司信息,对上市公司的盈利和投投资价值进行预测和判断,以满足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相关信息的需求。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证券分析师面临利益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存在各种摩擦,使得证券分析师与投资者之间的目标并不一致,导致证券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报告存在系统性的乐观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扭曲了市场价格。从2001年起,国内券商研究所掀起了以国际领先投资银行和经纪券商分析师报告为标准、以基本分析为主导的分析师行业转型的浪潮,国内券商的研究所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服务模式也开始从对内服务转向为对投资者服务的模式,盈利模式也确立为“研究换分仓佣金”的模式,这些变化更是加剧了证券分析师独立性丧失的情况。最终在近年连续爆出多起负面新闻,证券分析师行业的道德也受到广泛质疑。尽管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普遍的乐观倾向,但是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仍然高于时间序列统计模型的预测,这就启发本文从市场机制的角度重新审视证券分析师行业。证券分析师固然面对巨大的利益冲突,但证券分析师同样受到市场的正面激励,如良好声誉带来的个人收益的提高。正是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力量同时作用于证券分析师,使得一部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具有稳健的倾向,而另一部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具有过度乐观的倾向。而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构成了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自律机制,保证了证券分析师信息中介功能和治理功能的发挥。基于这些背景,本文将对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及其经济后果展开研究。具体来说,本文首先研究如何定义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稳健倾向;接着,本文研究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的动机;然后,就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在中介作用上的表现进行研究,将从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的市场反应、盈余预测准确性以及盈余预测准确性差异的原因等角度展开论述;最后,本文研究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的治理功能,检验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是否具有外部治理作用。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就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划分方法及其动机、稳健倾向对证券分析师中介功能和治理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实证分析方法除了使用最小二乘法,还结合使用了Logit回归、Probit回归以及为减小内生性问题影响而使用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本文在内容结构上共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使用的方法;然后,利用研究思路图和论文的结构安排,就本研究的基本思路进行介绍;最后,对本研究可能产生的创新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首先,是有关证券分析师资本市场中介作用的文献回顾,包括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证券分析师特征、证券分析师跟踪的效果等。其次,是有关证券分析师乐观倾向及其成因方面的文献回顾。接着,是有关证券分析师治理作用方面的文献回顾。最后,是文献评述,在总结本部分回顾的已有研究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及提出了证券分析师相关领域存在的研究机会。第三部分,行业背景与理论分析。该部分首先就证券分析师的分类和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内容进行了介绍。然后,该部分着眼于构建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理论研究框架:从证券分析师不同盈余预测倾向的形成机理展开论述,通过代理理论和声誉理论,分析了不同证券分析师预测倾向的成因;然后从证券分析师的中介功能的角度,结合有效市场假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治理理论,论述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对证券分析师中介作用的影响;最后,从证券分析师的治理功能的角度,通过分析证券分析师在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上的作用,论述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对其治理作用的影响。第四部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界定。该部分是全文实证分析的基础。该部分首先就如何界定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稳健倾向,进行了分析,将具有盈余预测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定义为:面对不利消息做出的反应比面对有利消息时做出的反应更强烈的证券分析师。通过使用Hugon和Muslu(2010)的模型,本研究可以通过使用客观经验数据,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倾向进行区分。接着,该部分就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的动机进行了研究,发现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更有可能供职于优质的证券公司,从而有利于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更高的未来报酬,因此,本研究将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的动机,归结为追求最大化个人利益。第五部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中介功能的分析。该部分研究盈余预测倾向对证券分析师中介作用的影响。首先,该部分就资本市场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识别进行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修正的反应更为强烈。其次,该部分就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然后,本文就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稳健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发现稳健倾向证券师盈余预测的提高,是因为其信息渠道的拓宽,从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信息优势。最后,该部分还就稳健证券分析师传递增量信息的能力进行研究,发现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的跟踪,有助于市场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一非财务信息包含在公司的价值中。第六部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治理功能的分析。该部分研究盈余预测倾向对证券分析师治理作用的影响。该部分首先发现,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的跟踪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接着,该部分就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的跟踪是如何对公司价值起到促进作用的内部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从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能否抑制公司管理层过度投资冲动的角度进行,发现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的跟踪对公司管理层形成了压力,迫使其放弃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从而支持了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具有治理作用的观点。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该部分首先总结本研究在之前章节取得的研究成果,接着分析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本研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在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进行界定之后,本文对证券分析师稳健倾向的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稳健证券分析师的动机是出于最大化个人利益的考虑。相比过于乐观的证券分析师,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更可能就职于优质券商,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长期来看,能够获得更稳定、更丰厚的报酬。(2)在中介功能方面,具有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出于维护自身声誉的考虑,会对“坏消息”做出更强烈的反应,从而避免发布过于乐观的盈余预测。在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普遍乐观的背景下,就使得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更客观、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稳健倾向证券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调整会引起更大的市场反应,盈余预测也更为准确,能向市场传递更为有效的信息。此外,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也更注重对非财务信息的使用,他们会更多关注和分析目标上市公司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从中挖掘价值相关信息,有助于缓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供需矛盾,增加资本市场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认可。(3)在治理功能方面,本文发现,证券分析师对目标上市公司的跟踪关注,可以起到一定的外部监督和治理作用,表现为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具有约束力。而稳健倾向的证券分析师能够在当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凭借其良好的个人声誉,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更有力的约束。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研究的内容上,本文构建了研究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具有不同倾向的原因作为逻辑起点,通过代理问题分析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乐观倾向;声誉理论分析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稳健倾向的动机。然后,通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市场有效假说,对不同倾向的证券分析师所能发挥的中介功能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倾向证券分析师在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代理问题上的治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在研究角度上,本文着重分析了证券分析师的稳健倾向。不同于国内研究把重心都放在证券分析师乐观倾向和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上,本文是对证券分析师的稳健倾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先建立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分类标准,再对证券分析师不同盈余预测倾向的成因及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为构建完整的证券分析师研究框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所采用的分类标准实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证券分析师行业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弥补现有研究框架的局限。第三,在研究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本文对证券分析师信息来源进行了拓展。不同于已有研究更多地将证券分析师使用的信息局限在财务信息的做法,本文利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一非财务信息,对证券分析师的中介作用的发挥进行了探讨。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都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组成部分,因此,包括证券分析师在内的信息中介、投资者等,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有关证券分析师如何使用非财务信息的研究,除了丰富证券分析师的相关研究之外,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川,刘雷[9](2013)在《资本市场媒体衡量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体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在近几年备受学者关注。文章搜集和整理了理论界学者和实务界同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资本市场媒体作用研究的实证文献,并从媒体选择的来源、媒体量化的方式、媒体选择的特点、未来研究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述评,以期更好地促进未来资本市场媒体作用的研究。

季侃[10](2012)在《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对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区分和定价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证券市场中,财务分析师作为专业分析人员,为上市公司与普通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无疑对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提高市场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财务分析师是否有能力作为一个积极的公司外部治理变量参与其中,这便涉及到财务分析师专业胜任能力的问题。一般来说,分析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收集信息、解读与分析信息以及最终形成投资建议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研究报告是分析师的最终产品,而其中的投资建议则是建立在盈余预测基础上的,可以说盈余预测是财务分析师职能的核心问题(Schipper,1991).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的也是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当前我国财务分析师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发挥其对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看,本文将基本面分析能力涵括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中,从而使得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全面并更具有系统性。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具体影响方式,进而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研究了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有关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完善了分析师基本面分析的研究体系。从实践价值看,财务分析师可以通过其优于一般投资者的信息收集途径和专业分析能力,向市场参与者提供合理反映证券内在价值的价格信息,从而减弱资本市场的价格偏离,促进市场的有效性。盈余预测是财务分析师职能的核心部分,而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解答当前我国财务分析师是否有能力参与公司外部治理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指的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是指财务分析师能够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充分的解读和分析得出有信息含量的盈余预测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水平的定价以及有价值的投资建议。这实质上是从信息源、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三方面对分析师提出了要求,是对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的全面考虑,而不仅仅是其盈余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投资建议是否具有超额收益,这也是本文与现有研究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本文对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研究主要从其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角度展开,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了两种在实证研究中可行的、影响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方式。一是财务分析师能否区分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二是财务分析师对股票的定价是否代表着更高、更合理的水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分析师乐观倾向的普遍存在,其公布的估值水平一般要高于股价实际走势,故本文所指的定价合理性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价格数字,更多的是价格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分析盈余预测的有效性不仅表现在能够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条件下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还表现在对盈余构成的定价合理性要高于投资者。首先,总体而言,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能够恰当地反映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差异。在将盈余构成由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替换为暂时性盈余和永久性盈余后,财务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仍能反映出盈余构成之间的持续性差异。但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面对更为复杂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分析师功能锁定于总体样本的应计利润,不能对应计利润构成的持续性差异进行区分。只有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才能恰当地反映出应计利润构成之间的持续性差异。其次,无论是在总样本,还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低的样本,尽管相对于投资者,我国财务分析师对股票的定价与股票内在价值偏离程度更大,但这重偏离主要来自于账面净资产,财务分析师对于所有盈余构成的定价偏离都小于投资者的定价偏离。但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财务分析师对所有盈余构成的定价合理性比投资者要更高。研究结论意味着财务分析师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的持续性是不同的,并能够在其发布的盈余预测中予以反映。但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财务分析师只有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恰当地反映出应计利润构成之间的持续性差异。这表明财务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是有一定信息含量的,但应对复杂会计信息时表现不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锁定”现象。同时,尽管财务分析师对盈余构成定价的合理性要高于投资者,但对于净资产定价的合理性偏低,这也造成了财务分析师对股价的定价偏离要大于投资者。虽然本文研究的是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对净资产的定价不准确并不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但这也能反映出财务分析师的能力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此外,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中,国内很多研究都表明这些公司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往往更加合理,信息的生成和披露环境也更加完善,这些都有利于财务分析师对信息进行更好地解读与分析,从而得出恰当的研究结论。总之,尽管还存在不足,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对有效的。这种有效性体现于盈余预测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还体现于相对于投资者对盈余构成具有更高的定价合理性。分析师的这种基本面分析能力在我国投资者整体难以区分盈余构成持续性差异以及定价合理性偏低的情况下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为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治理,解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创新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解读和分析能力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目前关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侧重于对盈余预测的结果和基于盈余预测的估价和投资建议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分析师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过程,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视角。(2)提出了两种在实证研究中可行的、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影响方式,即分析师对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区分以及对盈余构成定价的合理性,从而为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研究分析师盈余预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视角。(3)为当前我国财务分析师是否能够参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市场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表明,财务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而对盈余构成的定价水平也比投资者更为合理,这意味着我国财务分析师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外部治理。(4)有助于检验有效市场假说和功能锁定假说,为后者是否适用于财务分析师提供依据,并从财务分析师的角度对资本市场存在的“应计异象”进行解释。

二、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社交媒体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有效市场相关理论
        二、有限注意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二节 社交媒体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社交媒体的定义
        二、社交媒体数量特征与股市的关系
        三、社交媒体文本特征与股市的关系
    第三节 社交媒体文本信息提取方法
        一、社交媒体文本预处理
        二、社交媒体中有关股市信息的文本分析技术概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的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描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
        二、文本中心及边缘路径特征界定
    第三节 研究假设
        一、社交媒体情绪对个股收益的影响
        二、文本中心路径特征对于情绪与个股收益关系的调节效应假设
        三、文本边缘路径特征对于情绪与个股收益关系的调节效应假设
    第四节 数据描述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说明
        三、模型构建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四、模型结果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交媒体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性的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描述
    第二节 研究假设
        一、社交媒体用户互动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二、社交媒体文本特征对于用户互动与股票流动的调节效应假设
    第三节 数据描述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二、变量说明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五、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开信息,社交媒体情绪与个股收益的关系
    第一节 问题描述
    第二节 中介效应分析理论
        一、中介效应模型理论概述
        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新闻情绪与个股收益的关系
        二、分析师情绪与个股收益的关系
    第四节 数据描述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二、变量说明
        三、模型构建
    第五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五、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工作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二、研究贡献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
        1.1.3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利好信息的首次公布和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1.2.2 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1.2.3 从投资者关注度角度研究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相关概念
        2.1.1 利好信息的概念
        2.1.2 二次公布的概念
    2.2 有效市场假说和市场异象
        2.2.1 有效市场假说的信息层次
        2.2.2 投资者有限理性
        2.2.3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2.2.4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对过度反应的解释
    2.3 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2.3.1 前提假设
        2.3.2 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推导
        2.3.3 对推导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2.4 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存在性检验
    3.1 样本选择
    3.2 数据来源
    3.3 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存在性检验方法选择
        3.3.1 事件的定义和事件窗的选取
        3.3.2 正常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的度量
        3.3.3 对超额收益率的检验方法
    3.4 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存在性检验结果及分析
        3.4.1 全样本检验结果及分析
        3.4.2 分组样本检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投资者关注度的度量
        4.2.1 超额换手率的测度
        4.2.2 超额换手率的统计描述
    4.3 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程度的全样本回归分析
        4.3.1 全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4.3.2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4.3.3 异方差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4.4 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影响程度的组内回归分析
        4.4.1 组间差异对比统计结果
        4.4.2 分组组内回归分析
        4.4.3 异方差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4.4.4 全样本与组内回归对比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好信息二次公布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应对建议
    5.1 完善金融市场中利好信息的公布机制
    5.2 规范机构的推荐股票行为
    5.3 加强对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二次公布的监管
        5.3.1 监督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发布和信息转载
        5.3.2 完善与金融信息服务网站相关的法律法规
    5.4 倡导个人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2.1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概况
    2.2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况
        2.2.1 制度设计及体系搭建情况
        2.2.2 组织架构及岗位功能情况
    2.3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客户细分及差异化服务标准界定不清晰
        2.3.2 服务效率较低
        2.3.3 缺乏个性化客户服务推送
        2.3.4 客户满意度调查效果甚微
    2.4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客户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2.4.2 未全面落实服务产品化
        2.4.3 CRM系统智能化程度不足
        2.4.4 未形成高效的满意度调查和及时反馈
第3章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
    3.1 设计思路
        3.1.1 指导思想
        3.1.2 主要原则
    3.2 进行精细的客户分类
        3.2.1 利用生命周期进行客户细分
        3.2.2 利用客户终生价值进行细分
    3.3 借助服务产品组合实现差异化服务
        3.3.1 投资资讯产品
        3.3.2 投资顾问业务产品
        3.3.3 交易平台产品
        3.3.4 金融理财产品
        3.3.5 高端会议服务
    3.4 设计CRM系统智能推送
        3.4.1 智能推送日常服务
        3.4.2 智能推送服务产品
        3.4.3 智能推送客户预警
    3.5 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客户满意度分类调查
        3.5.1 客户满意度问卷的分类和优化
        3.5.2 提升分公司满意度评估硬件配置和软件系统
        3.5.3 通过CRM系统进行针对性客户满意度调查
第4章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4.1 改进方案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
        4.1.1 推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抵制
        4.1.2 优化体系过程中可能增加企业成本
        4.1.3 原有制度阻碍新体系的搭建
    4.2 主要保障措施
        4.2.1 组织保障
        4.2.2 技术保障
        4.2.3 制度保障
    4.3 预期效果
        4.3.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大幅优化
        4.3.2 客户流失将逐步减少
        4.3.3 客户满意度将显着提高
        4.3.4 公司营销能力将持续增强
        4.3.5 公司核心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5)我国证券分析师股票推荐评级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2.1 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价值文献综述
        2.1.1 海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3 与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相关的其他理论分析
        2.3.1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3 有限关注理论
        2.3.4 羊群效应理论
第三章 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机制解析
    3.1 证券分析师的源由与分类
    3.2 证券分析师的行为特征分析
    3.3 证券分析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
    3.4 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对荐股评级的负面影响
        3.4.1 内部的利益冲突
        3.4.2 外部利益的冲突
        3.4.3 个人利益关系
    3.5 证券分析师对荐股评级影响的正相关因素
        3.5.1 分析师个人素质和声誉
        3.5.2 券商的声誉
第四章 证券分析师荐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设计
        4.1.1 事件研究法
        4.1.2 时间窗口
        4.1.3 荐股有效性的定义
        4.1.4 超额收益变量
    4.2 样本来源和处理
        4.2.1 样本来源
        4.2.2 样本处理
    4.3 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短期时间内的荐股有效性分析
        4.4.2 中期时间内的荐股有效性分析
    4.5 实证结论汇总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MATLAB数据处理代码
致谢

(6)天使还是魔鬼?——分析师媒体荐股的市场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2 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样本数据
    2.2 研究方法
        1) 事件窗口
        2) 超额收益率
        3) 其他变量
3 分析师荐股及其市场反应
    3.1 媒体荐股信息的市场反应
    3.2 分行情市场反应
    3.3 证券公司分析师推荐与独立咨询机构分析师推荐
    3.4 影响推荐后超额收益率的因素分析
4 媒体荐股对财富流向的影响
5 结束语

(7)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负面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
2 财经新闻的相关概述
    2.1 财经新闻的定义、功能
    2.2 相关理论
    2.3 财经新闻与资本市场的关联
3 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负面效果
    3.1 研究范围
    3.2 抽样
    3.3 研究样本
    3.4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
    3.5 内容分析及案例研究
    3.6 实证数据分析
    3.7 小结
4 财经新闻失实成因及建议
    4.1 财经新闻失实成因
    4.2 解决财经新闻失实的建议
    4.3 小结
5 研究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贡献
    5.3 研究不足
    5.4 研究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创新
        1.5.1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2 论文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证券分析师的中介功能
        2.1.1 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
        2.1.2 证券分析师分析报告的信息含量
        2.1.3 证券分析师特征与盈余预测有效性
        2.1.4 证券分析师跟踪与信息效率
    2.2 证券分析师乐观倾向与利益冲突
        2.2.1 证券分析师的乐观倾向
        2.2.2 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
    2.3 证券分析师公司治理作用
    2.4 文献总结与评述
        2.4.1 研究现状总结
        2.4.2 研究机会
3. 行业背景与理论分析
    3.1 证券分析师行业背景
    3.2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形成机理
        3.2.1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的形成
        3.2.2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稳健倾向的形成
    3.3 盈余预测倾向与证券分析师的中介功能
        3.3.1 证券分析师的中介功能
        3.3.2 盈余预测倾向对证券分析师中介功能的影响
    3.4 盈余预测倾向与证券分析师的治理功能
        3.4.1 证券分析师治理功能及其条件
        3.4.2 盈余预测倾向对证券分析师治理功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界定
    4.1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特征
    4.2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计量倾向
    4.3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动机
        4.3.1 研究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样本来源
        4.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5 实证分析: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的动机
    4.4 本章小结
5.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中介功能的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与盈余预测市场反应
        5.1.2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与预测准确性
        5.1.3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与企业价值发现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
        5.2.2 变量定义
        5.2.3 模型设计
    5.3 实证分析
        5.3.1 描述统计分析
        5.3.2 多元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治理功能的分析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取
        6.2.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6.3 实证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7.2.1 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
        7.2.2 对投资者的启示
        7.2.3 对证券分析师的启示
    7.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资本市场媒体衡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体选择的来源
    (一) 报纸来源
        第一类, 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第二类, WIND数据库:
        第三类, WISENEWS新闻数据库:
        第四类, 巨灵财经新闻数据库:
        第五类, 中国资讯行的中国商业报告库:
        第六类, 中国经济新闻数据库:
    (二) 网络来源
    (三) 其他来源
二、媒体量化的方式
    (一) 媒体关注与否
    (二) 媒体报道的数量
    (三) 媒体报道次数加一后取自然对数
    (四) 其他量化方式
三、媒体选择的特点
    (一) 媒体来源多元化
    (二) 报纸媒体主导化
    (三) 衡量方式单一化
    (四) 媒体关注特别化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 加大网络媒体选择比重
    (二) 增加媒体衡量方式科学性

(10)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对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区分和定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
        1.2.1 研究主题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文献选择总体统计特征
    2.2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研究方式的研究综述
        2.2.1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与时间序列模型盈余预测之间的比较
        2.2.2 财务分析师建议的投资价值
        2.2.3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方研究的其他视角
    2.3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与盈余质量的研究综述
        2.3.1 盈余质量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
        2.3.2 财务分析师对盈余信息的解读和分析
    2.4 财务分析师和投资者盈余构成定价合理性的研究综述
        2.4.1 投资者对盈余构成定价的合理性
        2.4.2 财务分析师对盈余构成定价的合理性
    2.5 对上述文献综述的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
        3.1.1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主要问题
        3.1.2 信息不对称下财务分析师存在的必要性
    3.2 有效市场假说与功能锁定假说
        3.2.1 有效市场假说及有关争议
        3.2.2 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功能锁定现象
        3.2.3 财务分析师与市场效率的提高
    3.3 计量观与财务分析师对公司的估值
        3.3.1 会计信息与股价的关系——信息观和计量观
        3.3.2 计量观的新发展——剩余收益估价理论
        3.3.3 剩余收益估价理论对分析师估值的影响
    3.4 异质信念与市场参与者的定价
        3.4.1 同质信念与异质信念
        3.4.2 异质信念下分析师和投资者对公司的定价
4 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4.1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相关概念
        4.1.1 财务分析师及其职能
        4.1.2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
    4.2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行为机理与盈余预测有效性的作用形式
        4.2.1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行为机理
        4.2.2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作用形式
    4.3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的影响方式
        4.3.1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与盈余构成持续性差异区分
        4.3.2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有效性与盈余构成定价的合理性
5 财务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差异区分的研究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2.1 回归模型
        5.2.2 变量设定与计量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回归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实证研究结论
6 财务分析师对盈余构成定价合理性的研究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回归模型
        6.2.2 变量设定与计量
        6.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回归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实证研究结论
7 研究结论、创新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贡献
    7.3 政策建议
    7.4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社交媒体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实证研究[D]. 常青青. 上海财经大学, 2019(04)
  • [3]利好信息的二次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D]. 董俊岑.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4]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D]. 杨阳. 湖南大学, 2019(01)
  • [5]我国证券分析师股票推荐评级的有效性研究[D]. 汤祺.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6]天使还是魔鬼?——分析师媒体荐股的市场效应[J]. 李志生,李好,刘淳,张霆. 管理科学学报, 2017(05)
  • [7]财经失实新闻对资本市场的负面效果研究[D]. 刘丹丹. 暨南大学, 2015(12)
  • [8]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研究[D]. 王昱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9]资本市场媒体衡量研究述评[J]. 张川,刘雷. 会计之友, 2013(28)
  • [10]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对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区分和定价的视角[D]. 季侃.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实力机构周末推荐个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