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建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中建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教育中的构造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桢[1](2021)在《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要求的不断完善,中职院校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可以说,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关乎其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举办为职校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教学水平的有力平台。那么,大赛获奖作品中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情况如何?优秀教学作品对中职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没有参考性的价值?本文从大赛获奖作品出发,对优秀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展开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出建议与策略。本研究以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获奖作品为数据分析对象,结合对大赛文件、评分标准、大赛动态新闻及大赛相关理论的解读,采用文献法、视频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获奖教师团队教学能力表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概括。具体分析步骤是:首先,对大赛相关文件进行梳理与解读,阐述大赛的科学性、指导性地位;其次,对教学能力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归纳分析,结合大赛评分指标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因素进行归纳和分类;再次,对教师教学各项能力进行理论回顾,结合大赛评价指标分别编制适用于中职教师各项教学能力的编码体系表;最后,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获奖作品的文本文件和教学视频文件分别进行编码,对编码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获奖教师各项教学能力表现较好,然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批判教育、企业实践知识技能教育等有所忽略,教师板书使用能力、教学决策反思能力、自身行为反思能力等有待加强。而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政治和思想教育的频次较高,而专业技能课程教师对创新创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比例较高;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课程和教学设计能力都表现得更好;专业技能课程教师具有更强的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立德树人教育能力,教师应明确内涵结构、针对性加强对薄弱能力的建设、运用新技术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对于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强化专业基础能力、切实加强设计素养、聚焦专业前沿理论、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教师应创新实施用活各项教学资源、全面反思更要注重自我提升。

于月程[2](2020)在《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创客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未来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学习的重心就逐渐地由单纯地掌握学科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创造力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创客教育以创造、创新为理念,动手实践为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中小学也纷纷引入创客教育,开展3D打印,开源硬件等课程,促进了创客教育的发展。小学是发展创造力的黄金时期,而为培养创造力而生的创客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创客课堂效率,如何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变得亟需解决。本研究以培养小学生创造力为视角,从教学模式构建出发,致力提升创客学习效果及培养学生创造力。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等理论基础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研究:(1)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创客教育、创造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对创客教育,创造力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着重整理与教学模式有关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2)通过分析传统教育与创客教育的异同,结合已有创客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确立创客教学模式的相关要素,针对小学创客教育的现实特点,以提升创造力为出发点,构建了小学创客教学模式。(3)将构建的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教学设计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并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该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4)通过威廉斯创造力量表的前后测,验证该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效果。本研究获得了如下成果:构建了小学创客教学模式,在两轮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改进,并证明了其有效性。通过使用威廉斯创造力量表对参与本次教学实践的对象进行前后测,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学生创造力变化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学生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张宁[3](2019)在《STEM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STEM教育是通过项目的形式,利用科学、数学知识,借助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一种教育方式,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运用跨学科知识、运用技术、采用项目性工程的方式解决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选取宁波市Y园和Z园大一班、大二班全体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班为实验班,另一班则为对照班。笔者通过对STEM教育的研究,结合浙江省幼儿园省编教材,设计了三个主题的STEM教育活动,在严格控制其他变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在两所幼儿园的实验班开展了这三个STEM教育活动,并采用测查法,使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图画创造性测验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前测和后测,并将前后测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显示:实验班幼儿在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这三个维度上较对照班幼儿有显着性差异,在精进性这一维度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但是在总体创造性水平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是有显着性差异的。总体而言,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显着地提高,说明STEM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基于研究的结果,笔者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教师要转变思想,尽早让幼儿接触STEM教育;STEM教育是过程>结果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多关注项目实施过程;教师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时,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在STEM教育中教师要做好支架创造行为。

成希[4](2018)在《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创业开始在许多国家蓬勃兴起并引发了全球最新一轮的创新与创业高潮,创新创业的触角延伸到了高新技术领域和教育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等学校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为基础,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指向未来事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其实质是教育范式的变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研究型大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备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以创新创业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快速广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平台、机制逐步建立起来。但是,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厘清,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课程和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管理“机制失调”、创新创业教育“功能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尚未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还处在一个“政府主导、权力推进、资源驱动”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从整体着眼、平衡联动发展的生态系统。面对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从外部驱动、封闭、单一的发展模式走向内生生长、开放、协同的生态发展模式。研究型大学应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切实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价值和长远价值,并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做出积极回应。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诉求和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框架。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趋势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背景入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提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改革,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态系统理论和教育生态理论的整体性、共生性、多样性为理论基础,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由创新创业教育各个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并能产生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代表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高阶进化形态,体现了一种创新创业要素的共生关系,并强调了外部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课程与教学生态、组织生态、环境生态三个维度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具备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大学教育改革、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功能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框架,本文从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指标与权重、国外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两个方面为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一是通过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教育教学、组织机制、生态环境三个维度遴选出现阶段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指标21项,并通过实证对生态系统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明确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具体指标并以此确定工作重心。二是通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三所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与教学生态、组织生态和环境生态的总结和分析,展现了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图景,总结出一个良好运转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然是供需、机制、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平衡,这些经验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结合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指标与权重、经验与启示,本文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一是以理念转变为核心,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生产性要素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生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供给能力,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以协同机制为牵引,通过组织协同、校企协同和评价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生态,加快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合力,不断释放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活力;三是以支持体系为重点,通过政策和经费支持、平台服务构建和文化环境培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生态,加强对创新创业资源配置,提升对生态系统支持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共建共享和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通过不同维度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构建起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并以此推动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引领社会创新发展。

余军[5](2018)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文中研究指明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带有创造、创新和创见的思维.若是将这种思维方式导入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则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善于分析和独立思考的教学内容,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而应仔细认真地进行研究,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样的思维因素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中

张元玉[6](2017)在《促进高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器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我国教育制度历经了数次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提高,通过开展创新教育来进一步挖掘出青少年的创新潜力,加强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需要。当代青少年对机器人教育的接受度普遍较高,通过开展机器人教育不仅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本文认为在中小学中普及机器人课程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如何将机器人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来培养其创新能力。本文对机器人教育的主要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设计,所设计的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想象力、发散性思维为目标。本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思路、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部分。本部分主要对有关创新能力及机器人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并且深入分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机器人课程的特点和机器人教学的实施原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部分选取了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的2018届的学生为例,对普通学生组和机器人项目组进行教学实验。创新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通过机器人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进而实现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部分为总结与展望部分。本部分主要对本次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指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日后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曹国安[7](2015)在《学习者创造思维及其课堂接受水平情境解析 ——基于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创造思维是创造教育的内核,创造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习者是否具有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前提是进行创造教育。我国高校和各级科研单位作为人才队伍培养的摇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学习者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创造教育这一路径逐步获得完善。然而我国创造教育曾一度处在以创造技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来使学习者学习如何创造出实体产品,这是“成物”层面的创造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总的精神境界是“道”,与创造这一主题相结合就是将创造精神、思想、观念与行为贯穿于人的一生,即创造之“道”,这是“成己”层面的创造教育。要实现“成物”向“成己”的转化,必须通过“成思”——创造思维——进行会通。探讨学习者的创造思维,分析学习者在课堂接受教育过程中,如何对他们实施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对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改革、创造思维的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逻辑思路是通过选题背景引出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对创造思维、创造教育及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积极探索了创造教育“成物”与“成己”的会通路径;提出了高校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造教育教与学的策略性建议;最后总结全文及不足之处。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理论知识为背景,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点包括两方面:一是思路创新。把创造思维融入到创造教育中,也就是把创造教育的“成物”层面,通过“成思”为载体,达到“成己”境界。本论文将尝试以创造思维为突破口,以创造教育作为路径,促使学习者创造思维的自觉培养,从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二是方法创新。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创造思维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者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力求以教促学、以学自新的教学目的,从而使课堂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书文[8](2013)在《工程图学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模式下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阐述了运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大伟[9](2013)在《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文中提出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显学,各类成果不断涌现。但陶研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研究内容重复化、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队伍分散化等等,这些问题成为了陶行知研究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桎梏。为了能够帮助后人迅速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研究分析前辈学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学人群体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对整个陶行知研究学术史分源别派、考镜源流就不仅是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了。在陶行知研究学术发展史上,形成了一批具有相似的学术起源,类似的话语结构与知识体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的学人共同体。这一学术群体有着明确的研究纲领、旗帜性的引领人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学术谱系。这一学术谱系不仅有着传承核心学术理念的功能,而且还会不断地对核心理念加以阐释嬗变,以助于谱系的开枝散叶、开疆拓域。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学案体”,并加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陶行知研究中形成的学术谱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达到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效,还可以充分了解学术谱系内部学人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这其中社会结构对学人学术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借鉴谱系学、知识社会学等理论分析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学人群体可以发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学术素养、知识传承流派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学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群体。可以说,对陶研学术谱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史的功用范围以内,而是深层次的考察了社会对学术、对知识的重要影响。除了绪论与余论以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阐释了谱系与学术谱系、学术史与学术谱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纷繁杂乱的陶行知研究学术史中抽丝剥茧,勾勒出陶行知研究中已经形成的谱系群体。第二章“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归纳出一批与陶行知有着师徒“亲缘”或历史渊源上有着“亲缘”关系的学人群体,即形成的紧密型“亲缘”学人和松散型“亲缘”学人两个不同群体。通过对“亲缘”学人群体的陶研分析可以发现,紧密型“亲缘”学人虽然有着护师心切的研究心态,但对陶行知研究的推动以及松散型“亲缘”学人的研究都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松散型学人则在此基础上糅合了新的跨学科理论知识,将陶行知研究回归至学术本身。第三章“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是一群强调“行”的研究学人群体。他们突出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实观照,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来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体现出极强的实践取向。华东区域的学人因为文化和地域的原因,注重以综述性研究入手,走向实践性操作,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游走,体现了陶行知研究的时代需求与内在张力。第四章“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重点研究了陶行知研究中出现的极有影响的师承性学派——华中师范大学陶研学派。通过对这一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代学人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学派中的学人完全是因为被陶行知的个人魅力所感染,强调为研究而研究。此外,由于师承的缘故,三代学人的研究相互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血脉联系,突出强调学术的逻辑性,在研究结论上层层递进。在研究方法方面,他们打破了陶行知研究中较为陈旧的研究范式,从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多个维度重新阐释了陶行知的历史世界。第五章“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具体探讨了海外较有影响力的陶研学人。通过对日本、欧美、港台地区六位学人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海外的陶行知研究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路径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研究的缘起和结论也不尽相同。日本强调主体性,欧美强调民主性,港台则强调教育思想与宗教思想,这一研究走向体现出了海外陶研的多元化趋势。余论部分,在总结陶研学人谱系的基础上,借助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后指出,之所以形成不同的研究群体、学派,除了谱系学所谓的知识起源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之外,学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变迁历程,学术场域的内部斗争都成为左右每一位研究者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借助考察陶行知研究学术谱系这一个案,不仅对陶行知研究史起到了分源别派、考镜源流的作用,也揭示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内在联系。

王伟清[10](2012)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正在迈入创造力经济时代,全球竞争形势日益加剧,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已不再是竞争的真正动力,竞争的真正动力源于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源于人的创造性。与此同时,人类也正在面临着许多威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等,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应对,最有力的武器仍然是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诚然,人类落成的第一间茅草屋等文明成果,足以说明创造性人才自古就有。但是,创造性人才的自然生长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创造力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在质与量方面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在专业领域和类型结构方面的需求。因此,必须发挥学校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在创造性人才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各行各业、各专业领域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去建设创新型国家以迎接创造力经济时代的挑战。虽然我国有每年数百万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且有“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好几十年的历史积淀,然而,创造性人才仍然是严重稀缺的人力资源,杰出的创造性人才更是如此!中国科技人员的数量虽然约是美国的一倍,但总体创造能力、水平无法与其相比。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特别让人揪心的是,当今我国青少年创造力现状令人堪忧,他们的创造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中国人才竞争力量后备军严重不足。从资源科学的视角来看,人类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不例外。以此来反思“钱学森之问”却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即,培养创造性人才所需的课程资源条件既不为人们所广泛而清晰地认识,也常常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甚至无法实施各种创造性课程。因此,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及其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通往创新型国家道路上的不可回避又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站在教育科学(教育经济学、课程论等)、资源科学(教育资源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视角,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调查研究与自身多年的创新教育实践,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确定的依据问题、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的认识问题、保障的主体问题、保障不足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解决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不足问题的对策。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问题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通过阐述创造性人才的界定问题和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为后续课程资源条件保障问题的研究提供目标依据。针对目前关于“创造性人才”概念名词的选择和内涵的界定这两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混乱局面,从“人才”概念的界定出发,深入分析了“创新人才、创新性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人才、创造性人才、创造型人才”等概念名词的特点,理性地选择了“创造性人才”,并结合对创造性人才基本要求的分析,对创造性人才进行了概念界定,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分析。第三章主要是阐述培养创造性人才究竟需要何种课程资源条件,谁来承担培养创造性人才所需课程资源条件的保障任务。主要是站在资源科学(教育资源学)的角度,紧紧围绕着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与资源两个维度,探讨了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的认识问题和主体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不足的表现、原因与对策的分析做了铺垫。第四章主要是阐述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不足的各种表现与原因。对保障不足的各种表现主要是分大类进行了分析探讨与总结归纳,对导致保障不足的各种原因主要是从保障主体的视角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与总结归纳。第五章主要是针对前面分析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不足的各种表现与原因,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不足的各种对策,并在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二、创造教育中的构造思维能力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教育中的构造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
        1.1.2 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1.1.3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方兴未艾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解读
    2.1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评述
        2.1.1 缘起与发展
        2.1.2 大赛的指导思想与时代背景
        2.1.3 大赛的精神内涵与特征
        2.1.4 大赛的价值追求
    2.2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现状分析
        2.2.1 赛事覆盖逐渐广泛
        2.2.2 赛项设计合理优化
        2.2.3 参赛作品形式丰富
        2.2.4 评价指标逐渐完善
    2.3 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核心指向
        2.3.1 教学能力的内涵研究
        2.3.2 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2.3.3 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2.3.4 大赛对教学能力构成的新指向
第3章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研究
    3.1 教学能力分析前期准备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说明
        3.1.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实施
    3.2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编码的形成
        3.2.1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内涵的回顾
        3.2.2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编码的构建
        3.2.3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编码的采样方法
    3.3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可视化分析
        3.3.1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3.3.2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对比分析
    3.4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研究结论
第4章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4.1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编码的形成
        4.1.1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内涵的回顾
        4.1.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编码的构建
        4.1.3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编码的采样方法和编码约定
    4.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可视化分析
        4.2.1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4.2.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对比分析
    4.3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结论
第5章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研究
    5.1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编码的形成
        5.1.1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内涵的回顾
        5.1.2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编码的构建
        5.1.3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编码的采样方法和编码约定
    5.2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可视化分析
        5.2.1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5.2.2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对比分析
    5.3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研究结论
第6章 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6.1 立德树人教育能力的提升策略
        6.1.1 明确立德树人教育的内涵结构
        6.1.2 针对性加强对薄弱能力的建设
        6.1.3 积极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方式方法
    6.2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策略
        6.2.1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强化专业基础能力
        6.2.2 切实加强设计素养,提高教学策略能力
        6.2.3 不断学习前沿理论,聚焦专业拓展能力
        6.2.4 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创新能力
    6.3 教学实施与反思能力的提升策略
        6.3.1 创新实施,用活各项教学资源
        6.3.2 全面反思,更要注重自我提升
    6.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4.1 研究不足
        6.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创客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创客教育的发展现状
        1.2.2 关于创客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创造力教育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与课题提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客教育
        2.1.2 创造力
        2.1.3 教学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教育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做中学”理论
第三章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
    3.1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构建方式
        3.1.1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
        3.1.2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内涵
        3.1.3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3.1.4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3.1.5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3.2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3.2.1 教学目标
        3.2.2 教学过程
        3.2.3 教学评价
    3.3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图
    3.4 应用策略与适用范围
第四章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教学实践思路
    4.2 教学内容安排
    4.3 第一轮教学实践——以交通灯为例
        4.3.1 学习内容分析
        4.3.2 学习者特征分析
        4.3.3 教学目标分析
        4.3.4 教学实施过程
        4.3.5 反思与调整
    4.4 第二轮教学实践——以智能台灯为例
        4.4.1 学习内容分析
        4.4.2 学习者特征分析
        4.4.3 教学目标分析
        4.4.4 教学实施过程
        4.4.5 总结与反思
第五章 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的效果验证
    5.1 创客学习的过程评价
    5.2 学生作品评价
    5.3 创造力的测量与评价
        5.3.1 好奇性维度
        5.3.2 冒险性维度
        5.3.3 挑战性维度
        5.3.4 想象力维度
        5.3.5 总维度
        5.3.6 讨论与结论
    5.4 访谈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3)STEM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TEM教育的兴起
        1.1.2 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
        1.1.3 我国对学前阶段STEM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存在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STEM 教育
        2.1.2 创造性思维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STEM教育研究
        2.2.2 国内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STEM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法
        3.3.2 教育实验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步骤
    3.6 数据分析与处理
4 STEM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4.1 STEM教育活动设计
        4.1.1 活动模式的选择
        4.1.2 活动主题的选择
        4.1.3 活动目标的设置
        4.1.4 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4.1.5 活动方案的编写
    4.2 STEM教育活动的实施
        4.2.1 STEM教育活动实施——以Y园实施的《滑轮喂鸟器》为例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水平在各维度上的比较
    5.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水平在各维度上的比较
    5.3 分析
6 反思与建议
    6.1 反思
    6.2 建议
        6.2.1 转变思想,尽早让幼儿接触STEM教育
结果的教育,教师要多关注项目实施过程'>6.2.2 STEM教育是过程>结果的教育,教师要多关注项目实施过程
        6.2.3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创设良好的氛围
        6.2.4 教师要做好支架创造行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STEM教育活动教案
    附录 B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试
    附录 C 创造性思维测试评分手册
    附录 D 创造性思维评分表
致谢
Abstract of Thesis
论文摘要:

(4)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三、关于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创新、创业的概念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二、课程与教学现状
        三、组织与管理现状
        四、支撑条件现状
    第二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机制失调”问题
        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功能不足”问题
    第三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审视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念有待革新
        二、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制发展滞后
        三、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脉络
        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提出
    第二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教育生态理论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阐释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然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指标与权重分析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指标的遴选
        一、基于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的指标遴选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指标遴选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指标的确定
    第二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指标的权重分析
        一、调研组织与实施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信效度分析
    第三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指标的权重确定
        一、主观权重的确定
        二、客观权重的确定
        三、总权重的确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课程与教学生态
        二、组织生态
        三、环境生态
    第二节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课程与教学生态
        二、组织生态
        三、环境生态
    第三节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课程与教学生态
        二、组织生态
        三、环境生态
    第四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一、供需平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机制平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协作网络
        三、环境平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多方支持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
    第一节 以理念转变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生态
        一、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二、探索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三、完善基于教师发展的师资队伍
    第二节 以协同机制为牵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生态
        一、以机构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二、以校企协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三、以评价协同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活力
    第三节 以支持体系为重点,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生态
        一、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
        三、培育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课题的情况
附录C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学校卷)
附录D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教师卷)
附录E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学生卷)
附录F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G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调研(专家问卷)
附录H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指标调查问卷
致谢

(6)促进高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器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机器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分析
    2.1 创新能力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创新
        2.1.2 创新能力
        2.1.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
        2.1.4 创新能力测量的相关工具
    2.2 机器人教育概念的界定
        2.2.1 机器人的概念
        2.2.2 机器人教育
        2.2.3 机器人理论基础
        2.2.4 机器人教育模式分析
第三章 机器人教育的教学设计实施
    3.1 机器人课程特点
    3.2 机器人教学实施原则
    3.3 机器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3.4 机器人课堂的教学设计
        3.4.1 教学目标设计
        3.4.2 教学内容设计
        3.4.3 教学策略设计
        3.4.4 教学方法设计
        3.4.5 教学环境设计
        3.4.6 教学评价设计
    3.5 机器人教育导学案例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机器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实践
    4.1 前期工作
    4.2 实验具体实施过程
        4.2.1 实验目标
        4.2.2 实验方案
        4.2.3 实施过程
    4.3 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检测与分析
        4.3.1 量表测量
        4.3.2 学生访谈
        4.3.3 学习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学习者创造思维及其课堂接受水平情境解析 ——基于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现状
        1.3.1 国外研究文献及现状
        1.3.2 国内研究文献及现状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习者和学生
        2.1.2 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
    2.2 学习理论
        2.2.1 学习理论简述
        2.2.2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造教育与创造思维
    3.1 教育梦和创造教育
    3.2 创造教育的本质
        3.2.1 从创造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联
        3.2.2 从创造教育属性角度分析
    3.3 创造思维的内涵与本质
        3.3.1 创造思维的含义
        3.3.2 创造思维的类型及本质属性
    3.4 创造教育与创造思维的关系
        3.4.1 本质层面的关系
        3.4.2 运动和发展规律层面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4.1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现状
        4.1.1 高校创造思维课程设置
        4.1.2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与学
    4.2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4.2.1 高校学习者的创造思维能力不足
        4.2.2 高校创造思维课程设置不合理
        4.2.3 高校教学者的教学方式不合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论路径:创造教育之成物与成己会通
    5.1 创造教育的成物与成己
        5.1.1 西方创造教育
        5.1.2 东方创造教育
        5.1.3 成物与成己之比较
    5.2 创造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成物与成己
        5.2.1 实施创造思维的必要性
        5.2.2 创造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成物与成己
        5.2.3 创造教育课堂教学思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践路径:高校创造教育之课堂教学
    6.1 完善高校创造教育管理层面顶层设计
        6.1.1 教学模式顶层设计与“三成”型创造者
        6.1.2 创造教育科目和课程设计
        6.1.3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6.2 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造教育教学过程
        6.2.1 采用发展教学法
        6.2.2 积极应对课堂突发状况
        6.2.3 促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生效
        6.2.4 创新评估方法
    6.3 学习者提升自我创造思维能力
        6.3.1 学习者要具有质疑精神树立问题意识
        6.3.2 根据教师课堂教学及时调整自主学习
        6.3.3 自觉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工程图学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二、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方法
三、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应用
    (一)模仿创造思维模式教学应用
    (二)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模式教学应用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模式结合教学应用
四、结语

(9)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一) 将人置于历史的中心
        (二) 梳理出陶研主流思想
    三、研究现状
        (一) 学术史研究现状
        (二) 陶行知研究学术史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学术谱系的先行理解
    一、概念与方法
        (一) 谱系与学术谱系
        (二) 口述与叙事
    二、视域与体系
        (一) 当代学术何以成史
        (二) 学术史·学术谱系·学人
    三、脉络与谱系
        (一) 陶研历史脉络
        (二) 陶研谱系鸟瞰
第二章 吾爱吾师:“亲缘”陶研学人群体
    一、紧密型“亲缘”陶研学人
        (一) 刘季平
        (二) 方与严
        (三) 张劲夫与张健
        (四) 戴伯韬
        (五) 方明
        (六) 戴自俺
        (七) 王琳
        (八) 胡晓风
    二、松散型“亲缘”陶研学人
        (一) 郭笙与储朝晖
        (二) 朱小蔓、杨东平、梅汝莉与姚文忠
        (三) 晓庄学人的研究贡献
    三、“亲缘”学人的思想传承
第三章 行是知之始:华东陶研学人共同体
    一、开拓期华东学人
        (一) 张文郁与张癸
        (二) 胡国枢
        (三) 童富勇
    二、探索期华东学人
        (一) 金林祥
        (二) 金门弟子的贡献
    三、华东学人共同体的思想流变
第四章 不要金银只要心:陶研华中学派
    一、革故与鼎新:第一代华中陶研学人
        (一) 董宝良
        (二) 章开沅与唐文权
        (三) 夏德清
    二、形塑与再造:第二代华中陶研学人
        (一) 周洪宇
        (二) 余子侠
        (三) 喻本伐
        (四) 熊贤君
    三、启新与拓域:第三代华中陶研学人
        (一) 胡志坚
        (二) 蔡幸福
        (三) 陈竞蓉等人的贡献
    四、华中学派的学术传承
第五章 丈夫志在探新地:海外陶研学人的个案分析
    一、日本:斋藤秋男与牧野笃
        (一) 斋藤秋男
        (二) 牧野笃
    二、港台:何荣汉与曹常仁
        (一) 何荣汉
        (二) 曹常仁
    三、欧美:黄冬与姚渝生
        (一) 黄冬
        (二) 姚渝生
    四、海外群体的特点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10)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综合述评
    1.4 研究视角、前提与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前提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思路
        1.5.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创造性人才的界定及其培养目标的定位
    2.1 创造性人才的界定
        2.1.1 “人才”的界定
        2.1.2 “创造性人才”概念的选择
        2.1.3 “创造性人才”概念的界定
    2.2 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2.1 基本的定位思想
        2.2.2 目标定位的四维分析
        2.2.3 基本目标的定位
第三章 创造性人才培养与课程资源条件保障
    3.1 课程资源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
        3.1.1 课程资源
        3.1.2 课程资源条件与课程资源条件保障
        3.1.3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及其保障
    3.2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之微观考察
        3.2.1 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基本涵义
        3.2.2 创造性课程资源主要类别及其课程效用性分析
        3.2.3 基本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分析——创造性课程内容资源
        3.2.4 基本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分析——创造性教师
    3.3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之系统考察
        3.3.1 实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创造性课程与创造性课程系统
        3.3.2 创造性课程系统的二元分割
        3.3.3 创造性课程资源系统的内涵、性质与功能
        3.3.4 创造性课程资源条件的系统保障
    3.4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之主体考察
        3.4.1 各级政府
        3.4.2 理论研究者
        3.4.3 一线教师
        3.4.4 创造者
        3.4.5 教育行政组织
        3.4.6 学校管理者
第四章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不足的表现与原因
    4.1 创造性课程内容资源保障不足的表现与原因
        4.1.1 创造性课程内容资源保障不足的表现
        4.1.2 创造性课程内容资源保障不足的原因
    4.2 创造性课程条件资源保障不足的表现与原因
        4.2.1 创造性课程条件资源保障不足的表现
        4.2.2 创造性课程条件资源保障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 保障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之对策
    5.1 端正主体认识,强化保障意识
        5.1.1 正确认识人类的创造、创造活动与创造力
        5.1.2 确认识学校教育在创造性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5.1.3 确认识创新教育的投资价值
    5.2 确评价业绩,激发保障动机
        5.2.1 探明主体职责
        5.2.2 严格评委资质
        5.2.3 制订评价体系
    5.3 建立目标系统,提供保障依据
        5.3.1 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创造性课程目标及其目标系统
        5.3.2 目标系统的构建
    5.4 加强资源研究,增强保障能力
        5.4.1 以建资源库为目标
        5.4.2 以分类研究为途径
        5.4.3 以属性研究为重点
        5.4.4 以学科建设为后盾
    5.5 加强理论研究,增强保障理性
        5.5.1 加强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理论研究,提高供给理性
        5.5.2 加强创造性课程资源的配置理论研究,提高配置理性
    5.6 加强资源开发,确保资源供给
        5.6.1 明确主体职责
        5.6.2 科学理论指导
        5.6.3 按照开发步骤
    5.7 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系统保障
        5.7.1 注意采取基本策略
        5.7.2 灵活运用基本方法
        5.7.3 精心选配合适的创造性课程资源
        5.7.4 科学构建创造性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
        5.7.5 反复评价与完善配置方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四、创造教育中的构造思维能力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中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的分析[D]. 吴昊桢. 扬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创客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 于月程.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STEM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研究[D]. 张宁. 宁波大学, 2019(06)
  • [4]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成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5]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余军. 中学数学研究, 2018(06)
  • [6]促进高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器人教育研究[D]. 张元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学习者创造思维及其课堂接受水平情境解析 ——基于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D]. 曹国安.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8]工程图学创造性思维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 王书文. 高等建筑教育, 2013(05)
  • [9]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D]. 刘大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10]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条件保障问题研究[D]. 王伟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创新教育中建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