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一、水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楠[1](2020)在《香蕉产业化发展中超宽行配套间作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香蕉作为重要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在我国华南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和福建等省区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提升香蕉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是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我国现行香蕉种植模式的行距相对较窄,对蕉园机械化作业存在制约,尤其是大型综合性机具的作业受制更大,因此,香蕉种植行距需调整加宽,以配套种植产业机械化种植发展的需要。迄今,关于香蕉种植行距对香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及蕉园土壤、气候小环境影响的研究不多,尤其是行距显着加大的研究更是鲜见。本研究以桂蕉9号和中蕉6号两个香蕉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常规株行距(2.0m×2.4m)的种植模式,在保持蕉株种植密度相同的原则下,设置行距加大一倍的超宽行(2.0m×4.80m)双株植的试验处理,并设置间种豇豆和不间种(单作)的不同组合的处理,即在两参试品种中设超宽行间作、超宽行单作、常规行间作和常规行单作等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主要观测不同种植模式下两参试品种的蕉株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产量与外观品质、蕉园土壤气候小环境与土壤养分等方面的指标。试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和主要外观品质表现,桂蕉9号在四种模式中超宽行间作模式下表现最好,单株产量为17.97kg;中蕉6号在常规行间作模式的表现最高,为22.36kg,但四种模式间的单株产量差异在同一品种中均不达显着水平。四种模式下的果指外观品质的表现与单株产量类似的趋势,超宽行间作在桂蕉9号中的品质指标均为四模式中的最大值。在中蕉6号中则为常规行间作的品质指标表现最好。但四种模式在同一品种中的差异同样均达不到显着水平。2、农艺性状方面,两参试香蕉品种生长期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各处理均快速增长,至临近抽蕾期时增长量基本达到最高。抽蕾期桂蕉9号的株高和茎粗各处理关系为常规行间作处理(263.19cm,70.51cm)>常规行单作处理(251.21cm,66.41cm)>超宽行单作处理(249.64cm,63.39cm)>超宽行间作处理(246cm,62.99cm)。其中,超宽行间作处理的茎粗显着小于常规间作处理,其余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中蕉6号生长期单作条件下超宽行处理的香蕉植株株高显着小于常规行处理,间作模式下拓宽行距对株高无显着影响;临近抽蕾期超宽行间作的香蕉植株株高显着低于常规间作,但与其他处理无显着差异;茎粗在临近抽蕾期大小关系为常规行单作处理(73.28cm)>常规行间作处理(72.94cm)>超宽行单作处理(67.87cm)>超宽行间作处理(66.86cm),同条件下超宽行种植处理下香蕉植株茎粗均显着小于常规种植处理,超宽行距下间作处理与单作处理差异均不明显。叶片数两香蕉品种在生长期各品种内处理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在临近抽蕾期时,桂蕉9号各处理之间叶片数无显着差异;中蕉6号同条件下超宽行处理下叶片数均大于常规行处理,其中超宽行单作处理叶片数显着高于常规行处理,其他处理间均未形成显着差异。此外,两品种抽蕾期绿叶数指标在常规行间作处理下绿叶数均为最高,同行距下间作处理均大于单作处理组,但各处理组间均无显着差异。3、叶片光合作用指标方面,桂蕉9号各时期的超宽行间作处理组在各项光合指标下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同条件下超宽行处理组在各时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抽蕾期蒸腾速率均显着大于常规行处理。中蕉6号同条件下生长期叶绿素SPAD值在超宽行处理下均显着高于常规行处理,抽蕾期胞间CO2浓度在超宽行单作处理下显着高于常规行单作处理,其他光合指标在各时期下超宽行处理组与常规行处理均无显着差异。4、田间小气候方面,通过对整个生长期和抽蕾期每日昼变化,以及7-9月每旬平均温湿度等小气候指标进行整理分析,试验表明桂蕉9号生长期和抽蕾期拓宽行距种植的各项小气候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其他常规种植模式。拓宽行距在各时期的每日田间大气和土壤温度均高于常规模式,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田间大气湿度均低于常规处理。间作模式下相较于单作,可以均衡田间大气和土壤温度,提高田间空气湿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通过超宽行配合间作处理能补齐因行距增大而影响田间小气候的短板,且各项小气候指标优于常规行传统的单作种植模式。5、土壤养分方面,常规行间作豇豆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最高,但与超宽行间作模式相比差异均未达到显着。同间作或单作条件下拓宽行距不会显着影响土壤养分含量,但同行距下间作与单作种植模式相比,其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现出显着消减下降趋势,间作对防止加宽行距引起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的下降有积极作用。整体上看,超宽行及间作模式下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产量品质等相关指标未产生显着差异,具有发展应用的潜力。显着加宽行距的种植模式便于蕉园进行机械作业,同时拓宽行距后间作也可控制杂草的生长,均衡田间小气候和土壤养分含量等,对香蕉产业化种植节约成本、提质增效以及创收都有着重要作用。

宁德娇,梁江,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文杰[2](2020)在《春大豆新品种桂春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以单荚粒数多、抗倒伏性好的柳8829为母本,以高蛋白、抗倒伏性较好的桂春6号为父本,采用混合+系谱法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系桂208,2015—2016年,两年两造区域试验产量2 664.73公斤/公顷,较对照种桂春1号增产10.6%,产量幅度2 042.48~3 552.00公斤/公顷。两年两造统计14点次中有12点次较对照增产,是增产点次最多的参试种,增产点次达85.71%。2017年生产试验中,6个试点中桂春18号平均产量2 350.22公斤/公顷,较对照种桂春1号增产4.20%,居第一位。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桂春18号。该品种适合广西各地种植。

温福军[3](2019)在《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农机装备科技发展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仅靠一个单位很难实现,需要政府、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部门进行协同创新。论文围绕我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问题,对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调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运用合作博弈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等,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了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合作的利益诱因,协同创新主要矛盾点,确定了模式目标与结构,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17种不同引导方式。并通过DEMATEL分析方法,确定了政产学研推促进农机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12原因因素和9个结果因素。(2)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按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划分为沿海特色发展型、综合发展滞后型、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和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四种类型。为促进全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出适合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需对全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进行区域分类研究。协同创新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薄弱点,论文分析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装备薄弱环节。(3)分析了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精细化耕作、提质增效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海南、浙江、广东、福建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业经济占比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均收入高,农民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要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释放劳动力。(4)分析了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适用性、普及性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广西、山西、贵州、西藏、重庆、青海10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村人口占比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5)分析了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农村人口比例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民的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来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6)分析了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提高国内知名农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从主要作物向全面作物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生产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新疆、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安徽、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13个地区,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种植效益显着,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和强大科研创新能力。

陈晓辉[4](2018)在《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与基础,经历了从“以粮为纲”向“粮经协调发展”的转变,同时也对资源与环境代价产生显着影响,然而关于我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资源环境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代价的影响,为未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估算中国16种主要作物生产体系中单位面积的物质投入,在此基础上,结合碳足迹核算模型以及农田土壤酸化模型,进一步解析种植业结构演变对我国化肥消费、作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年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年化肥总用量增加了 49.6 Mt(Million ton),74.7%的化肥增加是由于单位面积施肥量(FAR)的改变所致,25.3%和0.1%的化肥增加量分别是由于种植业结构(CS)和总播种面积(TCA)的改变所致。FAR是驱动我国化肥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对化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减小(50年代为98.3%,2000年代为65.6%);相反,CS和TCA的改变对化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50年代CS和TCA的贡献率分别为0.8%和0.9%,2000年代该值分别为16.8%和17.5%)。80年代之前,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驱动化肥增长的主要作物,其化肥用量占种植业化肥总用量87.9%;80年代之后,玉米、果树和蔬菜贡献了种植业化肥总用量增长的90.6%,成为驱动化肥快速增长的主要作物。2.2001年至2014年,我国种植业系统碳排放和碳固定分别增加373.6和171.9MtCO2,驱动分析结果显示,总种植面积(TCA)、单位面积碳排放(碳固定)强度(CER和CSR)和种植业结构(CS)的改变均正向驱动了碳排放和碳固定的增加。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系统碳净排放增加量为201.7MtCO2,TCA、单位面积净碳排放(NCER)和CS的变化对系统总碳净排放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5.9%、95.4%和-11.3%。水稻,小麦,玉米以及果树和蔬菜为主要的碳排放和碳固定生产体系,而碳排放或碳固定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果树、蔬菜、小麦和玉米CER和CSR的增大以及蔬菜、果树和玉米所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增加所致。3.2001~2014年农田土壤产酸量增加了 328.5 Mkeq,其中增加量的32.9%是因为TCA的变化,59.2%是因单位面积产酸量(H+per)的增加,CS的变化仅贡献了总增加量的7.9%,并且H+per的变化对我国农田土壤整体酸化的贡献率不断减小。研究阶段农田土壤总产酸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蔬菜、果树、油菜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酸量的增加(分别贡献了 32.6%、21.6%、12.9%和11.4%),以及蔬菜、果树和玉米结构比例增加(分别贡献了 6.4%、9.9%和10.4%)导致。4.通过构建了基于增加收益、减少资源环境代价的多目标种植业结构优化模型,对中国2020年的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优化的种植业系统对氮、磷、钾化肥的需求量为51.5Mt,净碳排放为348.5 MtCO2,土壤产酸量为1159.8 Mkeq,纯收益为13464.3billion CNY。相比2014年,可减少2.2 Mt化肥投入,减少CO2排放82.1 Mt,减少土壤产酸量140.7 Mkeq,在不考虑复种的情况下,同时减少10481.7千公顷的耕地面积,增加58.1亿元纯收益。综上所述,种植结构演变会潜在的影响化肥消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农田土壤产酸量的变化。未来需要加强对关键的玉米、蔬菜和果树3种生产体系的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ISSM),同时减少氮肥和高浓度磷肥的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施有机肥、提高秸秆还田率以及合理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将是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缓解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农田土壤酸化最直接、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黄娟[5](2017)在《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事纷扰,内忧与外患频仍,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时续时断。不过,由于各地学者的多方努力和民国政府的倡导,曾编纂出1500余种方志,其中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包含着大量的潮州地区有关农史资料内容,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为考察对象,以民国时期为时间段,充分利用和挖掘该《潮州志》农史资料,并结合潮州地区地方志、民国广东潮汕地区农业资源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各种农业资源调查报告书,从农林牧副渔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农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历史做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和科学的研究,力图勾勒出民国年间潮州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脉络及地域特色,加深人们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地方农史资料内容与价值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民国年间,潮州农业生产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土地开发、粮食生产、林业和渔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特色。受近代资本市场的刺激,出现了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开始涌现,但没有形成规模,随着汕头开埠,潮州商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尽管如此,由于民国期间外患内战频繁,地方经济利益屈从于国家利益,加上封建势力依旧强大,灾祸频仍,严重地干扰了潮州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陷于枯竭,农民生活贫困,因此农业经济大发展和农业环境大动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时潮州农业的基本特征。分析民国时期潮州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对进一步探讨地方社会的农业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对当前“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朱立波[6](2016)在《创新农作葡萄果蔬套种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创新农作果蔬套种法,对葡萄、大豆、萝卜三种植物进行套种,选用的三种植物,葡萄的生长期是每年的3月至8月左右,而大豆的生长期为3月至7月左右,萝卜的生长期为9月下旬播种,12月中旬收获,三者的生长期相互重叠,又相互错开,因此生长机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其常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观测、分析,探索和掌握果蔬套种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机制,为今后农户种植技术推广提供了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棚葡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虫害主要为葡萄透翅蛾;萝卜主要病害为霜霉病、黑腐病,虫害主要为蚜虫和菜青虫;大豆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在套种情况下,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但是葡萄的白粉病、褐斑病发病率比在单一模式下低10%左右。葡萄套种大豆时,葡萄和大豆都有蚜虫危害,但是因为葡萄和大豆上的蚜虫都可以招引瓢虫等天敌,因此可以更好控蚜,时间长达4060天。总之,套作模式对于创新作物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不同,总的趋势是使果蔬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降低,提高了果蔬的产量与品质。此外,葡萄套种栽培模式较单一栽培模式的每亩土地的平均利润高出6500多元,这也说明,葡萄套种栽植方式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果蔬套种的研究,不仅能掌握高效农业、创新农作模式下病虫害发生机制,也为农户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劳动附加值提供有效途径,较好的完成本次实验意义重大。

朱有勇,李成云,李正跃,何霞红,朱书生,陈斌[7](2014)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虫害,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应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原理,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出发,研究作物的分子、细胞、个体、群体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阐明农业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明确通过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分子基础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品种优化搭配、优化群体种植模式的

盘丰平,肖琳,张曼,颜晓,叶燕萍[8](2013)在《瓜类与宿根甘蔗套种对产量品质的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瓜类与宿根甘蔗不同的套作模式对瓜类、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瓜类合理套作甘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桂蜜2号薄皮甜瓜、丰成2号蜜本南瓜与桂糖21号宿根蔗进行套种,研究适合的瓜类与宿根甘蔗套种模式。结果:甘蔗行距为1.1m的常规行距套种甜瓜,甘蔗的产量最高,为5470.39kg/667m2,甘蔗蔗糖、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等甘蔗品质指标最优分别为11.84%、14.72、86.14%和14.15%,同时提高甜瓜的品质。甘蔗常规行距套种瓜类的产量品质比套种在宽窄行距的瓜类产量品质要高,套种在1.1m常规行距的南瓜和甜瓜比套种在宽窄行距的产量分别高13.10%、18.14%,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高14.59%、19.24%,南瓜的维生素C含量高24.54%和1.08%,β—胡萝卜素含量则高7.5%。与新植蔗套种瓜类有相同的趋势。建议生产上采用1.1m的常规行距种植甘蔗与甜瓜套种。

朱秋珍,李杨瑞,刘晓燕[9](2012)在《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意义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内外农作物间套种概况,阐述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的意义、原则及现状,并对发展广西农作物间套种提出建议。

车江旅,吴建明,宋焕忠[10](2011)在《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水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香蕉产业化发展中超宽行配套间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香蕉产业发展概况
        1.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1.1.2 贸易
    1.2 我国香蕉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应用
        1.2.1 寒害、风害及其应对策略现状
        1.2.2 枯萎病发生、蔓延新威胁及其应对策略现状
        1.2.3 生产成本持续升高与应对策略现状
        1.2.4 蕉园机械及其应用研究
    1.3 加宽行距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
        1.3.1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2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1.3.3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4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1.4 间作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
        1.4.1 间作对作物产量及外观品质影响效应
        1.4.2 间作对土壤养分及理化性质改善影响效应
        1.4.3 间作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效应
        1.4.4 间作对作物经济效益影响效应
        1.4.5 间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效应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植物材料
        2.2.2 试验主要仪器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观测项目及其方法
        2.4.1 香蕉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以及产量指标测定
        2.4.2 香蕉植株叶片光合与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
        2.4.3 香蕉蕉园田间小气候指标测定
        2.4.4 土壤取样和保存及养分含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种植模式对香蕉形态性状和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3.1.1 对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3.1.2 对香蕉形态性状的影响
    3.2 四种种植模式对香蕉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2.2 对叶片气孔导度(Cond)的影响
        3.2.3 对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2.4 对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3.2.5 对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3.3 四种种植模式对香蕉园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3.3.1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3.2 对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3.3 对田间大气温度的影响
        3.3.4 对田间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3.4 四种种植模式对蕉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香蕉产量和果指外观品质影响
        4.1.2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香蕉农艺性状影响
        4.1.3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香蕉光合作用的影响
        4.1.4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4.1.5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2 结论
第五章 试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春大豆新品种桂春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目标及过程
    1.1 选育目标
    1.2 选育过程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
    2.2 生产试验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3.2 品质
    3.3 田间抗性表现
    3.4 适应区域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日期
    4.2 播种方式
    4.3 播种密度
    4.4 施肥
    4.5 病虫草害防治

(3)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2章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2.1 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之间关系
    2.2 模式构建相关理论基础、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2.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典型模式总结
    2.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划分和农机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3.1 研究区域划分
    3.2 研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3.3 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3.4 主要经济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4.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4.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4.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4.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5.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5.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5.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5.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6.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6.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6.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6.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7.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7.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7.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7.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1、参与的科研项目
    2、发表的论文
    3、参加学术活动
    4、参加调研活动
附录 B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调查问卷

(4)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种植业结构的定义
    1.2.2 种植结构的演变
    1.2.3 种植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
    1.2.4 种植业结构演变对产量、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1.2.5 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化肥资源消耗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作物种类、产量和种植面积
    2.2.2 种植业化肥消费数据
    2.2.3 作物尺度化肥消费量分析模型
    2.2.4 驱动因素的贡献率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化肥总消费量的历史变化
    2.3.2 1950~2010年中国总种植面积和种植业结构的历史变化
    2.3.3 1950~2010年中国各作物肥料用量的历史变化
    2.3.4 1950~2010年中国种植业化肥用量变化的驱动分析
2.4 讨论
    2.4.1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4.2 作物施肥量估算的准确性
    2.4.3 农田化肥减施策略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碳足迹模型
    3.2.2 模型公式及数据来源
    3.2.3 驱动力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2001~2014年主要作物碳足迹
    3.3.2 2001~2014年中国作物系统碳排放及其构成
    3.3.3 2001~2014年中国作物系统碳固定及其构成
    3.3.4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体系总碳排放、总碳固定和净碳排放
    3.3.5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固定和碳排放环节及各作物占比
    3.3.6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的作物构成
    3.3.7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变化的驱动分析
    3.3.8 2001~2014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和碳固定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
3.4 讨论
    3.4.1 碳足迹的文献对比分析
    3.4.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基于养分输入-输出平衡的农田土壤酸化模型
    4.2.2 模型的计算方法
    4.2.3 数据和参数
    4.2.4 驱动力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养分平衡
    4.3.2 2001 ~2014年不同作物体系农田土壤养分平衡
    4.3.3 2001~2014年不同作物体系单位面积土壤产酸量及其变化
    4.3.4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构成
    4.3.5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酸化的变化
    4.3.6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的作物构成
    4.3.7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变化的驱动分析
    4.3.8 2001~2014年中国农田土壤产酸量变化的主要驱动作物
4.4 讨论
    4.4.1 不确定性分析
    4.4.2 农田土壤酸化与施肥
    4.4.3 农田土壤酸化的治理
4.5 小结 第五章 2020年中国种植业结构优化探索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数据
    5.2.2 研究方法
    5.2.3 目标函数的构建
    5.2.4 约束条件的建立
5.3 结果分析
    5.3.1 2020年各目标优化的作物种植面积
    5.3.2 2020年优化结构的资源环境代价
5.4 讨论
    5.4.1 优化结果的Trade-off分析
    5.4.2 研究的不足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种植业结构演变对未来化肥消费的影响
6.2 CO_2减排措施和情景分析
6.3 农田土壤酸化与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学术回顾
    1.3 研究可行性及一般程序
    1.4 饶本《潮州志》农史资料编纂体例创新和发展
2 农业环境和农地制度
    2.1 农业环境
        2.1.1 地貌和气候
        2.1.2 地质土壤和水文
        2.1.3 森林植被及其破坏
    2.2 耕地面积和农地制度
        2.2.1 耕地面积
        2.2.2 所有制
        2.2.3 租佃制度
        2.2.4 纳租种类和数量
    2.3 本章小结
3 作物栽培
    3.1 粮食作物
        3.1.1 总体情况
        3.1.2 水稻
        3.1.3 甘薯和小麦
    3.2 园艺作物
        3.2.1 蔬菜和果树作物
        3.2.2 油料和糖料作物
        3.2.3 纤维作物和花卉栽培
    3.3 病虫害
    3.4 本章小结
4 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4.1 渔业资源
    4.2 海洋捕捞和咸水养殖
        4.2.1 海洋捕捞
        4.2.2 咸水养殖
    4.3 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
        4.3.1 淡水捕捞
        4.3.2 淡水养殖
    4.4 水产制造业
    4.5 各县渔业概述
        4.5.1 饶平县
        4.5.2 南澳县
        4.5.3 澄海县
        4.5.4 汕头市
        4.5.5 潮阳县
        4.5.6 惠来县
    4.6 日本侵略对潮州渔业的破坏
    4.7 本章小结
5 农村其他生业和农民生活
    5.1 其他生业
        5.1.1 畜养业
        5.1.2 农产品加工类
    5.2 农民生活
        5.2.1 一般农民的生活
        5.2.2 渔民生活
    5.3 本章小结
6 民国潮州农业的转型
    6.1 现代经营和现代技术的兴起
        6.1.1 粮食作物种植的新变化
        6.1.2 经济作物种植的现代化
        6.1.3 现代林地行政的兴起
        6.1.4 畜养业的转变
    6.2 现代农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
        6.2.1 建立了专业化管理机构
        6.2.2 成立了农会组织
        6.2.3 出现了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
        6.2.4 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创新农作葡萄果蔬套种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概述
    1.1 创新型作物病虫害发生概况
        1.1.1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情况
        1.1.1.1 葡萄病害
        1.1.1.2 葡萄害虫
        1.1.2 萝卜病虫害及防治情况
        1.1.2.1 萝卜病害
        1.1.2.2 萝卜虫害
        1.1.3 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情况
        1.1.3.1 大豆病害
        1.1.3.2 大豆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1.2 套种模式研究
        1.2.1 套种模式的定义
        1.2.2 套种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1.2.2.1 我国套种的发展概况
        1.2.2.2 国外套种的研究
        1.2.3 套种的原理
        1.2.3.1 作物生长特性
        1.2.3.2 驱避和诱引昆虫
        1.2.3.3 植物相生相克关系
        1.2.4 套种模式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2.5 套种模式在生产上的优势
        1.2.5.1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5.2 提高经济效益、创新耕作模式
        1.2.5.3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1.2.5.4 促进栽培技术的规范化和科学生产
        1.2.6 套作模式在生产上的问题
        1.2.6.1 加大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1.2.6.2 农作物品质的下降
        1.2.6.3 不利于果园的休养
    1.3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2 创新型葡萄果蔬套种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2.1 实验地点基本情况
    2.2 实验方法
        2.2.1 统计葡萄的各生长发育时期
        2.2.2 调查统计葡萄、大豆、萝卜的主要病虫害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套种模式葡萄生长发育时期的调查结果
        2.3.2 套种模式葡萄白粉病、褐斑病的调查结果
        2.3.3 套作模式下葡萄透翅蛾的调查结果
        2.3.4 套作模式对于葡萄品质的影响
        2.3.5 套作模式萝卜霜霉病、黑腐病的调查结果
        2.3.6 套作模式萝卜蚜虫的调查结果
        2.3.7 套作模式萝卜菜青虫的调查结果
        2.3.8 套作模式大豆霜霉病、白粉病的调查结果
        2.3.9 套作模式大豆蚜虫的调查结果
    2.4 讨论
        2.4.1 套种模式对葡萄白粉病、褐斑病的影响
        2.4.2 套作模式对萝卜霜霉病、黑腐病的影响
        2.4.3 套作模式对大豆霜霉病、白粉病的影响
        2.4.4 套作模式对萝卜、大豆蚜虫的影响
3 创新型葡萄果蔬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生态模式的成本比较
        3.2.2 两种生态模式的收入比较
        3.2.3 两种模式的效益比较
    3.3 讨论
    3.4 今后研究方向
        3.4.1 套作模式的改良
        3.4.2 套作病虫害的防治
        3.4.3 套作栽培模式产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葡萄病虫害图片
附录2:大豆病虫害图片
附录3:萝卜病虫害图片
致谢

(7)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背景
二、近年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作物病害的持续控制
        1. 利用品种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
        (1)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
        (2)利用小麦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
        2. 利用物种多样性种植持续控制作物病害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作物虫害的持续控制
        1. 作物多样性配置控制作物害虫
        2. 农田杂草对害虫的保护与控害的促进作用
        3. 立体种养控制作物害虫
    (四)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机理
        1. 作物多样性稀释阻隔病虫害研究
        2. 作物多样性错峰种植消减叠加效应研究
        3. 作物多样性根际互作过程研究
        4. 作物多样性互作的化感作用研究
三、本分支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
四、本分支学科发展趋势与展望

(8)瓜类与宿根甘蔗套种对产量品质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处理
        1.2.2 栽培措施
        1.2.3 测定指标
    1.3 品质分析测定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行距对南瓜、甜瓜品质的影响
    2.2 不同套种模式对宿根蔗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套种模式对宿根蔗品质的影响
    2.4 新植蔗套种和宿根蔗套种甘蔗、南瓜、甜瓜的产量、经济性状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9)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意义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农作物间套种概况
2 农作物间套种对广西农业发展的意义
    2.1 利用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2 合理利用光温水资源, 充分发挥广西地理优势
    2.3 改善蔗田小气候, 减轻病虫草害和其他自然灾害
    2.4 提高复种指数
    2.5 增加农田综合效益
    2.6 提高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3 农作物间套种原则
    3.1 作物安排主次分明, 互相兼顾
    3.2 主、间套作物种植期适宜
    3.3 管理得当, 讲求经济效益
4 广西农作物间套种现状
5 发展广西农作物间套种的建议
    5.1 加强领导, 推广适用技术
    5.2 抓好流通服务
    5.3 总结经验, 提高间套种技术水平

(10)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甘蔗间套种大豆生产概况
2 甘蔗间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2.2 大豆播种期
    2.3 间套种种植方式
3 甘蔗间套种大豆效益分析
    3.1 甘蔗间套种大豆的综合经济效益
    3.2 甘蔗间套种大豆的生态效应
4 展望
    4.1 间套种大豆品种专用化
    4.2 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

四、水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香蕉产业化发展中超宽行配套间作模式研究[D]. 张艺楠. 广西大学, 2020
  • [2]春大豆新品种桂春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宁德娇,梁江,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文杰. 大豆科技, 2020(04)
  • [3]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 温福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4]中国种植业结构演变及其资源环境代价研究[D]. 陈晓辉.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D]. 黄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创新农作葡萄果蔬套种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D]. 朱立波.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7]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研究[A]. 朱有勇,李成云,李正跃,何霞红,朱书生,陈斌. 2012-2013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8]瓜类与宿根甘蔗套种对产量品质的效应[J]. 盘丰平,肖琳,张曼,颜晓,叶燕萍. 广西农学报, 2013(03)
  • [9]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意义与建议[J]. 朱秋珍,李杨瑞,刘晓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1)
  • [10]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J]. 车江旅,吴建明,宋焕忠.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8)

标签:;  ;  ;  ;  ;  

果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