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路

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路

一、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自然[1](2021)在《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无人机在航拍、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发展与应用,对无人机自主作业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研究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实现无人机飞行状态的实时查看、航迹规划、故障诊断等功能,对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无人机实际作业场景,分析管控系统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提出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和功能设计方案,并完成通信链路的搭建和主界面设计。接着开展管控系统监管平台设计与开发工作。在加载电子地图的基础上,采用多线程技术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设计航迹规划算法实现飞行任务的自主创建;基于飞行作业安全需求,开发限飞区域设置功能;为实现环境勘探和目标监控,完成视频显示模块的设计;开发轨迹回放功能模块,查看无人机历史飞行状态,以便查找作业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在完成监管平台开发基础上,设计管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来分析数据库中飞行数据和相关日志文件。在飞行数据方面,可以对导航、控制等数据进行读取,并可通过目标值与实际飞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判断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还可通过批量导入飞行数据来进行作业统计。在日志文件方面,通过对图传及RTK日志文件的读取,自动计算图传上传照片失败的数量,诊断RTK丢星的原因。最后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验证了本管控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系统需求。

年秋慧[2](2021)在《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铁路地理信息(RGIS)平台是铁路行业内支持空间服务的唯一平台,承担着为客货运输、经营管理、生产调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铁路空间数据,是基础数据平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信息化的持续推进,铁路空间数据呈指数增长,这就对现有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及时发现平台既有问题和隐患,通过选取合适的方法对平台进行优化,才能确保平台更好的发展。RGIS平台可对铁路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平台在数据处理上存在部分数据冗余度较高、影像分辨率较低、数据虽有基本制作流程但无规范文档等问题,而在数据管理上缺乏对矢量瓦片的管理以及对移动端数据的加密、传输管理。同时,国内外对地理信息平台有需求的众多企业均已实现或进行了平台的开源化,这意味着开源必将是日后地理信息平台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铁路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管理以及平台开源三个方面对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以及架构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计算等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了选取。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了几何和语义匹配、改进Laplace算法以及ICP算法对冗余度高的铁路空间数据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动态梯度算法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制作规范流程。在数据管理方面,采用了地理网格和线性四叉树方法实现了对矢量瓦片的有效管理;同时采用了坐标偏移、随机置乱算法以及RSA加密方法等实现了移动端数据的加密及安全传输。另外,在平台开源化研究中,本文对开源软件进行了选型,并设计开源数据引擎架构以及开源平台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数据架构和网络架构,完成了功能服务、服务管理等基本功能的开发,为RGIS平台的开源奠定了基础。

许自强[3](2021)在《基于开源WebGIS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稻麦作为我国两大重要粮食作物,因种植范围广,其生长状态易受环境影响。科学、快速地监测稻麦生长信息,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遥感因具有覆盖面积大、观测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监测稻麦生长信息,但目前缺乏对时序遥感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本文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开源遥感分析库,实现了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该平台首先通过开源分析库构建时序遥感数据集,再利用时序遥感数据集分类提取耕地和获取稻麦生长信息,能够有效的管理和分析稻麦生长遥感监测信息。针对目前缺乏及时、快速获取稻麦生长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平台,运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理论与方法,选用Python语言与Django、GeoDjango、Django-raster框架,开发了基于开源WebGIS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下载、在线处理遥感影像,自动生成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专题图。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了基于开源WebGIS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通过对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在Django、GeoDjango、Django-raster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开源WebGIS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并介绍了系统构建的相关技术。(2)设计了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的存储方案。基于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数据的需求,在PostgreSQL数据库基础上,结合PostGIS空间数据库设计了整个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数据存储架构,对系统所需要的数据进行了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实现了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数据库。(3)实现了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基于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的需求,通过开源遥感分析平台,构建遥感时序数据集。基于LightGBM算法结合实现耕地分类并统计其面积,依据卫星图像进行遥感光谱指数计算,结合地面监测站点样本数据建立稻麦生长遥感监测模型,实现稻麦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最后将数据的处理过程流程化、规范化,为基于开源WebGIS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提供模块化的算法,使该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专题图数据。(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开源WebGIS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基于Leaflet开源WebGIS平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开源技术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遥感影像预处理、耕地面积提取、长势监测、产量估算、稻麦生长信息管理、地图可视化显示、专题地图浏览与下载等功能,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稻麦生产管理者、研究人员和普通用户。

王秀芳[4](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关泠[5](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提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刘东[6](2020)在《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每年度进行矿山的储量数据更新工作,有利于掌控到矿山企业矿产的真实资源储量和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矿产资源有效途径。论文以腾冲市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系统建设为总体目标,研究了储量更新的工作流程和数据交互格式。基于软件工程思想,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等步骤,设计并实现了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平台,使用Arc Engine作为开发引擎,能够完成年度数据的提交、储量数据的更新、信息预警以及生成报表等一系列操作,能够较好地支撑储量动态监测的工作,对储量信息进行管理。此外,该系统还存储了大量的相关地质信息和图件报表,并设置了统一的编码格式将非结构化的数据与结构化数据进行对接,有利于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检索效率和信息的利用效率。系统能支持储量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雪枫[7](2020)在《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对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国家组建自然资源部意在从整体上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管理。而国土资源“一张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张图”是通过将多种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在统一空间框架中,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多规划协调和资源统一利用提供支持。而在目前泰州市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矿产地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等。例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地质资料管理规范,致使地质资料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问题频出。因此,本文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符合泰州“一张图”系统管理的地质数据管理规范。通过对土地资料管理规范、土地数据建库规范、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地质档案汇交规范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符合泰州市矿地“一张图”数据特点的管理规范,实现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为其他地方的“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2)建立了矿产地质数据库。在构建的泰州“一张图”矿产地质数据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建库处理。同时,结合泰州市“一张图”建设需求,研究并设计了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的数据库组织模型、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库更新模式和数据库安全备份模式,满足了泰州“一张图”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3)提出了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数据模型。在对矿产地质数据进行数据建库的基础上,结合泰州市“一张图”业务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和土地资源数据统一管理需求,利用职能域方法分析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设计并构建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业务关联数据模型,为泰州市“一张图”系统实现对矿地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基础。(4)结合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泰州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对泰州“一张图”中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框架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Web GIS技术等,开发构建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为泰州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的完善提供支持。论文设计实现的基于“一张图”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矿产地质数据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强了泰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对泰州地区土地的监管和治理,实现了泰州市对本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土地的及时治理和修复,遏制了土地违法乱建、矿产资源违章开发等问题的产生,保障了国家土地相关政策的实行和落实。

杨一桢[8](2020)在《基于轨迹数据分析的兴趣点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定位技术的不断成熟,产生了大量的融合了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轨迹数据就是其中的一种。轨迹数据能够代表具有移动能力的物体(如人类、动物和交通工具)的移动性,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领域具有很高的挖掘价值。目前,轨迹数据挖掘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应用,比如对于兴趣点的推荐,即向用户推荐符合他意愿的一个地点,同时,兴趣点推荐也是随着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常见应用。兴趣点推荐不仅能让用户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找到符合自身意愿的地点,而且可以为商家提供可观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兴趣点推荐方法大多基于位置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签到数据做出推荐,即根据用户的历史签到信息来推断用户对于其他尚未签到的地点的偏好。然而,签到数据的产生依赖于用户对于地点的签到意愿,具有稀疏性。用户日常出行的轨迹数据则能客观的显示用户的行为规律,暴露用户对于过去已访问地点的偏好。因此,本文将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轨迹数据做出的推荐系统,根据用户轨迹数据分析出历史兴趣点再进行推荐。首先,介绍轨迹数据的预处理、停留点提取、停留点聚类等对于轨迹数据的处理算法以及目前现有的推荐算法。然后,使用轨迹数据集对算法加以验证。最后,阐述基于轨迹数据分析的兴趣点推荐系统的系统需求,并按照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功能模块划分,完成系统的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接口设计,且使用SSM框架实现系统。本论文在算法研究阶段使用准确率与召回率评估推荐算法,实验证明推荐效果符合系统的使用要求。最后对基于轨迹数据分析的兴趣点推荐系统进行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并且表明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王颢然[9](2020)在《2008-2018年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的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及监测系统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严重危害着我国生态与经济的发展,这三种疾病的发病区域分布广泛,无法清楚的了解其流行情况并保持持续性的监测。为了减少其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保持对三种猪传染性疾病的监测。该研究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三种猪类传染病的监测系统,实现了三种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的数据填报、统计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应用Arc GIS10.2和Excel2016对2008年到2018间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猪瘟疫情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8年间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的发生次数和发病数量整体呈降低趋势。其中夏季和夏秋交替季节为猪巴氏杆菌病和猪丹毒发生的主要季节,猪瘟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趋势。猪巴氏杆菌病发生的主要地区是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市。猪丹毒发生的主要地区是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市。猪瘟发生的主要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2)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2008至2018年间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的整体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猪巴氏杆菌病和猪丹毒的发生呈显着的聚集性趋势,主要发生地区集中在我国大陆中南部。而猪瘟的发生呈随机分布模式,主要的发生地区在我国大陆南部。(3)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技术(Web GIS),通过应用Silverlight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依托于Arc GIS Server服务平台,采用XAML和C#作为前后端开发语言,建立了猪传染病监测系统。系统不仅提供疫情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同时应用Model Builder空间建模技术,实现了疫情可视化统计分析和疫情空间分析功能。应用开发的系统对三种猪传染病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按发病时间统计分析、按发病地点统计分析、按疫情种类统计与分析、疫情动态图形和疫情分级渲染功能。此外用户还可以应用系统提供的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热点分析和疫情模拟等空间分析功能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分析。综上研究结果表明,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猪瘟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夏秋季多发,猪瘟发生无季节规律性,这三个病均在中国中南部高发,前两个病具有空间聚集性,而猪瘟呈随机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开发的监测系统对这三种猪传染病的疫情发生、分布、发展进行可视化分析可知,我国中南部省份需要在夏秋季加强三种病的预防控制,重点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的在某一区域集中发生。

张小娟[10](2020)在《基于WebGIS的气象站点信息发布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客观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迟滞因素。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快速,使得气象站点数据量呈指数增长,并且存放相对分散且表达不够实用;另一方面气象应用服务有待跟进加强,现有气象服务系统存在的气象服务形式单一、自动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已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决策和公众服务的需要。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基于时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气象专题应用服务系统的研发,使得气象站点数据的管理、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为数据和需求问题解决创造了条件。本研究聚焦区域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管理与可视化表达方向,以期有效处理和查询海量专题数据,并在统计分析、实时共享和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将GIS与Internet结合,以陕西为例,设计并开发完成气象站点信息发布原型系统,提供预警服务,满足应用需要。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索梳理相关技术与开发工具。首先,介绍了ECharts、热力图和系统开发技术等基础理论;然后,简述NPM、Webpack、Git等开发工具;最后,探讨系统开发关键技术与关系型数据库My SQL的应用优势,为系统功能实现提供支撑。(2)初步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以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详细设计为基础,采用B/S架构,基于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使用GIS和相关技术及各种开发工具,构建了一个集ECharts图表、热力图、地图展示等多种可视化方式的气象站点信息发布原型系统,实现气象站点要素数据充分有效表达及灾害信息的初步预警。(3)尝试进行预警信息发布。本系统对超出阈值的气象站点要素进行预警,实时展示陕西省灾害性天气分布情况。根据相关标准分级定量的判断降水型滑坡灾害预警等级,并将各类预警信息综合显示,实现多种资料实时共享;同时,对灾害点责任人以短信的方式发送预警信息,加强信息传播时效性,以期有效解决地质灾害的突发性问题。

二、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2.2 管控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设计
    2.3 管控系统开发技术与理论
    2.4 管控系统通信链路与主界面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控系统监管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3.2 飞行管理模块设计
    3.3 视频显示模块设计
    3.4 轨迹回放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4.2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3 信息展示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控系统验证与分析
    5.1 验证平台及环境介绍
    5.2 管控系统功能验证与分析
    5.3 管控系统非功能验证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空间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1.2.2 空间数据管理研究现状
        1.2.3 开源GIS研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2 铁路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2.1 基于铁路空间实体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2.1.1 基于几何和语义匹配的矢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2.1.2 基于改进Laplace的影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2.1.3 基于ICP的铁路点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2.2 基于动态梯度算法的影像处理技术研究
    2.3 基于铁路空间数据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铁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3.1 基于矢量瓦片的铁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3.1.1 基于地理网格的铁路矢量数据剖分研究
        3.1.2 基于R树的铁路矢量瓦片索引及合并研究
    3.2 基于移动端的铁路空间数据加密传输研究
        3.2.1 基于坐标偏移的矢量数据加密研究
        3.2.2 基于随机置乱的遥感影像加密研究
        3.2.3 基于RSA的空间数据加密传输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开源软件的RGIS引擎及平台设计
    4.1 开源软件选型分析研究
        4.1.1 软件性能对比研究
        4.1.2 开源软件选型研究
    4.2 基于SpringBoot的铁路空间数据引擎研究
        4.2.1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总体设计研究
        4.2.2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逻辑设计研究
        4.2.3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功能设计研究
        4.2.4 开源空间数据引擎研发研究
    4.3 基于开源软件的RGIS平台设计研究
        4.3.1 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4.3.2 平台技术架构研究
        4.3.3 数据存储及架构研究
        4.3.4 安全存储及网络架构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开源的RGIS平台功能展示
    5.1 平台开发技术环境
        5.1.1 Web端开发环境
        5.1.2 移动端开发环境
    5.2 平台功能需求
        5.2.1 Web端平台功能需求
        5.2.2 移动终端功能需求
    5.3 平台功能设计
        5.3.1 GIS功能服务
        5.3.2 服务管理
        5.3.3 安全管理
    5.4 功能展示
        5.4.1 GIS功能服务界面
        5.4.2 服务管理界面
        5.4.3 安全管理界面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开源WebGIS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遥感研究进展
        1.2.2 农情遥感监测系统研究进展
        1.2.3 WebGIS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2.1.1 技术可行性
        2.1.2 经济可行性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3 系统总体设计
        2.3.1 系统设计原则
        2.3.2 系统架构设计
    2.4 系统实现相关技术
        2.4.1 Django框架
        2.4.2 Leaflet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数据库设计原则
    3.3 数据库总体结构
    3.4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3.5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4.1 引言
    4.2 相关算法介绍
        4.2.1 决策树
        4.2.2 LightGBM
        4.2.3 线性回归
    4.3 数据与方法
        4.3.1 遥感数据
        4.3.2 地面监测站点数据
        4.3.3 分析工具
        4.3.4 遥感图像分类基本方法
        4.3.5 农业遥感监测基本方法
    4.4 数据分析与应用
        4.4.1 遥感时序数据集构建
        4.4.2 耕地面积提取
        4.4.3 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
        4.4.4 实时数据和功能模块算法集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开发环境
        5.2.1 计算机硬件资源
        5.2.2 计算机软件资源
    5.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4 遥感监测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4.1 遥感影像预处理模块
        5.4.2 耕地面积提取模块
        5.4.3 稻麦生长信息遥感监测模块
    5.5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1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5.5.2 监测站点信息管理模块
        5.5.3 遥感数据管理模块
        5.5.4 行政区划数据管理模块
        5.5.5 任务数据管理模块
        5.5.6 模型数据管理模块
    5.6 成果数据分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6.1 基本地图操作
        5.6.2 专题图数据浏览与下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3 系统需求分析
3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数据库总体设计
4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实现
    4.1 技术模块实现
    4.2 系统功能实现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张图”管理现状研究
        1.2.2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引用技术标准规范
        1.4.1 档案管理类参考依据
        1.4.2 地质类参考依据
        1.4.3 数据建库参考依据
        1.4.4 信息化参考依据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一张图”管理的内涵
    2.2 泰州市矿、地信息管理平台分析
        2.2.1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管理模式分析
        2.2.2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特点
        2.2.3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特点
    2.3 平台相关技术和方法
        2.3.1 Web GIS技术
        2.3.2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现状分析与数据管理
    3.1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现状分析
        3.1.1 泰州市土地管理现状
        3.1.2 泰州市矿产地质管理现状
        3.1.3 存在问题分析
    3.2 “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规范
        3.2.1 数字化资料的组织命名规范
        3.2.2 地质资料着录标准
        3.2.3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3.2.4 地质资料汇交规则
    3.3 矿产地质数据库组织研究
        3.3.1 地质数据组织模型
        3.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3.3.3 数据库更新模式
        3.3.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3.4 “一张图”矿地业务数据关联
        3.4.1 “一张图”矿地业务分析
        3.4.2 矿地业务数据关联分析
        3.4.3 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4.1 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4.1.1 泰州市“一张图”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4.1.2 矿产地质业务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4.1.3 矿产地质资料管理需求分析
    4.2 矿产地质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架构
        4.2.3 “一张图”矿产地质业务管理总体设计
    4.3 矿产地质系统功能设计
        4.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2 地质灾害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台实现与验证
    5.1 平台建库流程
        5.1.1 数据库建库思路
        5.1.2 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5.2 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5.3 平台功能实现
        5.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的实现
        5.3.2 地质灾害管理功能的实现
        5.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轨迹数据分析的兴趣点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任务
        1.2.1 课题内容
        1.2.2 本人承担任务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简介
    2.1 滤波算法介绍
    2.2 轨迹聚类算法介绍
    2.3 传统推荐方式介绍
    2.4 服务器端框架介绍
        2.4.1 Spring介绍
        2.4.2 SpringMVC介绍
        2.4.3 MyBatis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关键算法的研究与实验
    3.1 实验数据集与算法流程介绍
        3.1.1 实验数据集介绍
        3.1.2 算法流程介绍
    3.2 轨迹预处理算法
        3.2.1 卡尔曼滤波实验过程
        3.2.2 实验结果
    3.3 停留点提取算法
        3.3.1 基于速度的时间聚类算法介绍
        3.3.2 实验过程
        3.3.3 实验结果
    3.4 停留点聚类算法
        3.4.1 K-means与DBSCAN算法对比实验
        3.4.2 实验过程
        3.4.3 实验结果
    3.5 推荐算法
        3.5.1 相似地点推荐算法介绍
        3.5.2 相似用户推荐算法介绍
        3.5.3 基于地点兴趣度计算的推荐算法介绍
        3.5.4 实验过程与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需求分析
    4.1 系统整体用户分析
    4.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2.1 用户角色需求
        4.2.2 管理员角色需求
    4.3 系统的非功能型需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5.1 系统架构设计
    5.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5.3.1 E-R图设计
        5.3.2 数据库表的设计
    5.4 系统接口设计
        5.4.1 系统用户相关的接口设计
        5.4.2 轨迹管理相关的接口设计
        5.4.3 兴趣点推荐相关的接口设计
        5.4.4 地图检索与留言相关的接口设计
    5.5 系统前端设计
        5.5.1 系统页面布局
        5.5.2 交互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1 实现概述
    6.2 用户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1 用户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6.2.2 代码实现
    6.3 轨迹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3.1 轨迹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6.3.2 代码实现
    6.4 推荐数据离线计算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4.1 推荐数据离线计算模块的详细设计
        6.4.2 代码实现
    6.5 综合推荐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5.1 兴趣点推荐模块的详细设计
        6.5.2 代码实现
    6.6 地图检索与留言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6.1 地图检索与留言模块的详细设计
        6.6.2 代码实现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系统测试环境
    7.2 系统部分前端测试
        7.2.1 登录注册页面测试
        7.2.2 兴趣点推荐页面测试
        7.2.3 地点检索页面测试
        7.2.4 停留点查看页面测试
        7.2.5 兴趣点查看页面测试
        7.2.6 用户查看页面测试
    7.3 系统服务器端测试
        7.3.1 系统用户相关接口测试
        7.3.2 轨迹管理相关接口测试
        7.3.3 兴趣点推荐相关接口测试
        7.3.4 地图检索与留言相关接口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2008-2018年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的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及监测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动物疫病防控的基本内容
        1.2.2 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
        1.2.3 动物疫情监测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1.2.4 Web GIS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成果
        1.2.5 Web GIS在流行病监测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的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2.1 数据来源
    2.2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2.2.1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年流行情况分析
        2.2.2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月流行情况分析
        2.2.3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各地区疫情发生情况
        2.2.4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2.5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3 我国猪丹毒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2.3.1 我国猪丹毒年流行情况分析
        2.3.2 我国猪丹毒月流行情况分析
        2.3.3 我国猪丹毒各地区疫情发生情况
        2.3.4 我国猪丹毒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3.5 我国猪丹毒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4 我国猪瘟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2.4.1 我国猪瘟年流行情况分析
        2.4.2 我国猪瘟月流行情况分析
        2.4.3 我国猪瘟各地区疫情发生情况
        2.4.4 我国猪瘟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4.5 我国猪瘟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 系统设计思路及相关技术
    3.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3.2 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3.2.1 Web GIS技术
        3.2.2 Silverlight技术
    3.3 Arc GIS Server平台
        3.3.1 Arc GIS Server服务体系
        3.3.2 Model Builder建模工具
    3.4 空间数据库技术
4 监测系统平台架构
    4.1 系统平台需求分析
        4.1.1 系统平台功能需求
        4.1.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4.2 系统结构设计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模型的构建与发布
        4.5.1 模型的构建
        4.5.2 服务的发布
5 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5.1 疫情数据收集与分析
    5.2 系统界面的设计
    5.3 统计分析功能的应用
        5.3.1 按发病时间的统计与分析
        5.3.2 按发病地区的统计与分析
        5.3.3 按疫情种类的统计与分析
        5.3.4 动态图形功能
        5.3.5 分级渲染功能
    5.4 空间分析功能
        5.4.1 路径分析
        5.4.2 缓冲区分析
        5.4.3 热点分析功能
        5.4.4 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与对比
        5.4.5 疫情插值模拟功能
6 讨论
    6.1 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空间分布
    6.2 我国猪丹毒的流行情况及空间分布
    6.3 我国猪瘟的流行情况及空间分布
    6.4 系统的发展前景
    6.5 系统的特点与下一步改进方向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WebGIS的气象站点信息发布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工具
    2.1 可视化工具
        2.1.1 ECharts
        2.1.2 热力图
    2.2 系统开发技术
        2.2.1 Vue.js
        2.2.2 Spring Boot
        2.2.3 Element UI
        2.2.4 前后端分离
    2.3 系统开发工具
        2.3.1 NPM
        2.3.2 Vue-CLI
        2.3.3 Webpack
        2.3.4 Git
    2.4 系统关键技术
        2.4.1 ArcGIS API For Java Script
        2.4.2 ArcGIS Server
        2.4.3 Axios
        2.4.4 RESTful
    2.5 MySQL数据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系统建设目标
        3.1.2 系统功能需求
    3.2 系统框架设计
        3.2.1 系统架构设计
        3.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3.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数据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4.2.1 地图操作模块
        4.2.2 信息管理模块
        4.2.3 地质灾害点管理模块
        4.2.4 气象站点数据管理模块
        4.2.5 监测预警管理模块
    4.3 系统开发环境
    4.4 系统开发过程
    4.5 系统主要功能展示
        4.5.1 系统登录页面
        4.5.2 信息管理模块页面展示
        4.5.3 地质灾害点管理模块页面展示
        4.5.4 气象站点数据管理模块页面展示
        4.5.5 监测预警管理模块页面展示
    4.6 系统性能优化
        4.6.1 CSS Sprite技术
        4.6.2 路由懒加载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工作
致谢

四、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设计[D]. 李自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开源GIS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研究及实现[D]. 年秋慧.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开源WebGIS的稻麦生长信息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许自强. 扬州大学, 2021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5]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6]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D]. 吴雪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基于轨迹数据分析的兴趣点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一桢.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9]2008-2018年我国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和猪瘟的流行情况与空间聚集性分析及监测系统的研制[D]. 王颢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基于WebGIS的气象站点信息发布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小娟.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总体设计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