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这个”和“那个”指的是时间

谈“这个”和“那个”指的是时间

一、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论文文献综述)

施乐琪[1](2021)在《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山西晋城市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特点。本文依据参考语法的描写性、分析性原则,对晋城市方言语法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先对参考语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说明目前已有的参考语法研究成果、山西方言研究成果和晋城市方言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晋城市方言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描写晋城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并对晋城市方言的儿化系统和连调系统进行归纳与描写。第三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词类、构词法、构形法,重点关注附加式和重叠式在构词、构形方面的区别,并首次对方言的重叠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代词系统,主要研究方言里极富特色的人称代词和指示词。三身代词在主宾语位置和领属位置上的用法极具方言特点,存在叠加使用现象;指示词有多种读音,也存在叠加使用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语法化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第五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并深入研究定语领属结构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领属标记结构、并置结构和含三身代词结构,进一步排列出领属结构中的多项等级序列。第六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谓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谓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系统研究具有方言特点的框式状语、中补短语、介词短语。第七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简单句,先介绍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然后描写十三类句式结构,重点分析富有方言特色的“动”字句和“得”字句。第八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复杂句、复合句,先描写方言中的复杂句,然后系统分析方言中复合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类型。第九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句类与语气,分别描写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从语义角度对晋城市方言的疑问句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关注与各个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十章关注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和时系统,总结出方言里的体标记和时标记,并通过体、时标记在同一句中的共现现象证明晋城市方言体、时相分,最后罗列句末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三者连用的所有可能。第十一章从句法、语义功能描写晋城市方言的话题标记,并总结话题标记的发展过程。第十二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重点回顾具有方言代表性的语法特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王瑞鑫[2](2021)在《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山西运城万荣方言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万荣方言中与语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十二章对万荣方言的整体特点做以概括。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山西万荣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同时对参考语法及万荣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关注万荣方言的音系,包括万荣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儿化韵系统、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文白异读现象等。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万荣方言的词、词类和构词、构形法。文章分别从构词和构形两个角度对各个词类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名词性短语。除了对传统句法结构意义上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讨论之外,还重点关注了万荣方言中的领属结构。第五章主要考察指示与称代范畴。对万荣方言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分别做了意义和功能上的分类。第六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谓词性短语。对万荣方言中各种结构类型的谓词性短语做了列举概括。第七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简单句。除了讨论完整句和非完整句的句法构成外,还探讨了万荣方言中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等。第八章介绍了万荣方言的句类和语气词。对万荣方言中的四大句类和语气词所能出现的语境、表达的不同语气等都做了分类描写,还探讨了语气词结合使用的情况。第九章概括了万荣方言中的时体系统,对表示不同时态的时标记、动作完成不同情况的体标记,以及时标记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章讨论了万荣方言中的从句和关联复句的标记及模式,尝试对万荣方言中的复句关联标记模式概括出一个蕴含性等级序列。第十一章描写了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对不同话题标记前所能出现的成分及结构,以及每个话题标记所表示的不同语义色彩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二章是大结论部分,整体概括万荣方言在各章节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地方以及相对应的特点。

谢志丹[3](2021)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写作研究》文中指出当下,初中生作文模式化倾向比较突出,并且很多老师将这一现象完全归咎于模仿写作;加之新课改以来,语文教育界倡导作文创新,这导致初中语文教师对模仿写作训练产生质疑。这些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于是,笔者提出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写作研究”这一论题。论文正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廓清了作文及作文教学、模仿及模仿写作两对概念,继而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初中作文教学相关要求的分析发现:新课标强调学生写作时要建构文体意识,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重视作文构思、修改环节。那么,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部编版教材作为新课标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实施媒介,又是怎么编写的呢?笔者通过分析教材编写体例以及写作内容构成得知:写作内容贯穿教材始终,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尤其提倡模仿写作训练。由此可见,模仿写作是有用处的,是必须执行的。第二部分,通过对当下初中生写作一般情况以及模仿写作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初中生写作基础能力较差、底子较薄弱;二、初中生把模仿写作当成自我解决写作困境的良策;三、初中生模仿写作因缺乏教师指导产生抄袭模式化问题;四、初中语文教师对模仿写作认识有误区,导致很少使用。由此,我们发现模仿写作在一线教学应用得并不理想。第三部分,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模仿写作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建构对模仿写作的理论认识,具体如下:查阅相关文献,强化自身理论认识;借助多种渠道,观摩仿写教学案例;建立学习小组,研讨设计教学活动。二、立足教材,设计课堂片段仿写训练,其中包括针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课堂片段仿写训练。三、摸索范文构思规律,打通学生写作思路,其中包括在群文阅读中摸索构思规律、用口头作文形式交流模仿构思的成果、形成仿写作文三个步骤。四、最后,教师要在仿写过程中加强纠偏指导,带领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注重仿写后的修改环节。

韩苏日古嘎[4](2021)在《威妥玛《语言自迩集》(1867)指示代词“这么(着)”、“那么(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教学史上,《语言自迩集》是一部重要且影响力深远的汉语教科书。它是第一部以北京话口语为研究和描写对象,供西方人学习北京话的汉语教科书。其编写体例和理念,充分展现着作者——威妥玛的汉语教学和语言学思想。指示代词“这么(着)、那么(着)”作为清代北京话的产物,充分挖掘其教材中的使用情况不仅有助于揭示《语言自迩集》教材中的北京话语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威妥玛的汉语教学理念。本文主要以《语言自迩集》作为研究语料,对教材中出现的指示代词“这么(着)、那么(着)”的用法以及使用状况作出定量的描写和定性的分析,并从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的角度分析“这么(着)、那么(着)”的不对称性现象。同时结合《语言自迩集》第二卷英文版课文,通过汉英对比的角度揭示威妥玛的汉语语言学思想和汉语教学理念。此外,本文也尝试从横向对比——《语言自迩集》内部课文之间的比较以及纵向对比——《语言自迩集》版本之间的比较来考察指示代词“这么(着)、那么(着)”使用的不同情况和出现的变化。经研究发现,《语言自迩集》中,指示代词“这么、那么”主要以指示功能为主,其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来指示程度,修饰动词来指示方式和处所,以及修饰数量词来指示数量等。而“这么着、那么着”主要以称代功能为主,且称代情况要多于称代行为。在语料中,“这么着、那么着”的句法位置较为丰富,不仅可以位于判断动词“是”后作宾语,还可以与连词连用或者独立使用构成小句。从认知和功能语法角度分析发现,在对话体语篇中,由于交际双方处于言谈现场之中,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近指性,因此,近指示代词“这么(着)”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远指示代词“那么(着)”。同时,“这么(着)”的回指率也要高于“那么(着)”。此外,在这一时期,由“那么着”语法化而来的“那么”的连词用法较为成熟。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发现,在翻译过程中,威妥玛注重口语语料的重要性,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指示代词进行灵活的对译,不仅处理好了翻译原则的“忠实”与“通顺”的相互关系,也体现出威妥玛对汉语指示代词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揭示了威妥玛编写汉语教材时的先进的汉语教学理念。

耿芳[5](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戴欣星[6](2021)在《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老舍文集》、《王朔文集》中选取的367个同位短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分类描述与研究,在参考前人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近一步进行细化:首先根据成分项的词性即“体词、代词、谓词”分为“名名组合式、名代组合式、代代组合式、谓名组合式”;接着,根据同一类别中的前后项的语法性质对其进一步细分,其中名名组合式又包括“名+名式、名+名语式、名语+名式、名语+名语式四小类;名代组合式包括“名+代式、代+名式、代+名语式”三小类;谓名组合式暂时只有一种“谓词+名语”。再根据前后项的语义关系进一步分为上位居前式与下位居前式,而这两类又根据前项或后项中的名词短语是否包含具有类标功能的指示词或数量词等分为上位居前类标式与下位居前类标式。在分类描述的过程中也着重与刘街生(2000)、刘探宙(2016)两位学者的研究进行类型的比较。此外,对两部文集中的同位短语还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同位短语在王朔的作品中类型比老舍多,同位短语更趋向口语化,而在老舍作品中则数量更多。这不仅与同位短语的时代发展有关,也与作家的写作风格有关。本文在比较中试图找出两部文集中的异同点,并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现有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老舍文集》中的215个同位短语的内部分类描写与比较,并分析了同位短语在老舍时代的分布情况。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王朔文集》中的152个同位短语的内部分类描写与比较,并分析了同位短语在王朔时代的分布情况。第四章对两部文集中的同位短语类型分布,使用频率及句法分布对比与倾向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

李卫杰[7](2021)在《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文中提出“身物互喻”指“身”与“物”的互相比喻,即:用人的身体比喻某一事物,或用某一事物比喻人。“身物互喻”词是所有语言中的基础词汇,本文结合“斯瓦迪士核心词表”考察现代汉语中的“身物互喻”词,并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研究,分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下:绪论,解释“身物互喻”词,提出本选题的意义,分析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对语料分析、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从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着手对“身物互喻”词引申的隐喻、转喻成果进行梳理。第一层面,将“身物互喻”词分为“以身喻物”词和“以物喻身”词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词进行本体研究及教学思考。具体词的考察,先逐一详析各义项,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归总。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词的个性特点及“身物互喻”词的共性特征,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二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的探讨。根据“身物互喻”词的特征,本部分选择适合“身物互喻”词教学的“语义场”教学法理论、语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与方法讨论,并延伸至对“身物互喻”词文化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三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的探讨。将“身物互喻”词的课外教学聚焦在预习、课后练习、活动设计这三个大环节之上,各环节用较为丰富的内容、形式为“身物互喻”词设计相应的课外教学练习与活动。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李冬香[8](2020)在《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文中提出单音节副词“又”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功能方面的探讨,涉及语用、语义、语篇、标记等角度,共概括出“加强语气”、“预设否定”、“语篇衔接”、“反预期标记”、“申辩口气”、“逻辑推理”等六种类型,时贤多将这些功能归功于副词“又”。然而随着语言事实的不断挖掘,我们发现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即副词“又”难以覆盖话语功能的全貌。鉴于此,本文将副词“又”及其后面共现成分作整体研究。在BCC语料库中输入“又@”,并按类别统计,发现“又”与否定副词、疑问指代词、“了”共现的频率较高,而且副词“又”与这三种成分共现无法从字面情况的简单相加推知其话语意义,符合构式1+1>2的语法模式,故此将副词“又”与上述三种成分的共现分别码化为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这三个构式在话语意义构成成分方面呈现出一致性特征,即表达言者立场。其中构式“又+Neg+Xp”表达言者的事理立场,“又+疑问指代词”表达言者的认识立场,“又+Xp+了”表达言者的情感立场,故此统称为“又+X”构式群。“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是从言者输入交际意图再回到听者识解交际意图的过程中完成的。建构过程中,交际主体(言者与听者)接收言语行为、情况、事件三种语境刺激,遵循关联性、显着性、简洁性、适宜性原则,激活交际、意愿和能力、背景知识、命题等四种假设,通过常识推断、逻辑推断、语义推断等三种间接途径将言者立场表达与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建立连接。本文从构式整体观的视角出发,结合功能语言学、互动语言学等理论,采用形式与意义相互验证、动态与静态语料相互佐证、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从构式特点、形成机制等方面,对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分别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关于构式特点,本文主要考察每一个构式的固定部件特征、变量允准条件与限制条件、构式义的浮现、话语功能和实现形式等方面内容。关于形成机制,我们主要考察每一个构式的用法来源及影响因素。“又+Neg+Xp”浮现“言者主观否定义”,核心话语功能是“为言者表达某种观点辅助提供理据,进而表达言者的事理立场”,这一功能特征除了与构式“又+Neg+Xp”常出现在“担心—劝说”、“观点—辩驳”、“询问—告知”、“意外行为—疑惑”等相邻对应答句中,常与伴随句共现,突显伴随句的语义重心有关外,还与小句整合、合作原则有关。另外,事理立场的可信度是由变量Xp在语义上具有描述性特征、量上具有连续性特征决定的。“又+疑问指代词”浮现“言者的确信义”,其前后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功能类型,当出现在反逼递进关系、总体条件让步转折关系复句中时,构式“又+疑问指代词”分别表达言者对可能性、必然性的确信认识立场。通过与“又+疑问指代词+Xp”的比较发现,“又+疑问指代词”是一个表示反诘的构式,疑问指代词具有“指代+评价”功能,“又”不可省略,二者是构成反诘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此外,“又”表重复义、推理机制及语境吸收是构式“又+疑问指代词”浮现“言者确信义”的影响因素。“又+Xp+了”除了表达对客观事实的“重复义”外,还浮现“言者的情感义”,既涉及正面情感立场态度,又涉及负面情感立场态度。其中以表达言者负面情感立场态度最为典型。另外,固定部件“又”表重复义,变量Xp以表负面情感类型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为主,具有否定意义句式的浸染是构式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张芹[9](2020)在《山西屯留方言代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屯留方言隶属晋语上党片,本文以其代词为研究对象,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人称代词和指示词的用法进行细致描写,探究较为特殊的代词及其相关词汇的源流问题,从蕴含共性的角度对人称代词的领属结构进行分析。本文还描述了屯留方言中指示词重要的语法化方向,探讨了人称代词与指示词的同形现象并从认知角度解释其动因。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从选题缘由入手,介绍屯留及屯留方言的总体情况;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阐述研究意义;并对行文中所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重点聚焦屯留方言人称代词。基于“数”分类,对单数人称代词用法进行描写和对比,探析部分人称代词的来源问题;从单复数转换角度,对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进行描写,并解释复数词缀叠用的成因。人称代词的领属问题也是关注的重点之一,通过检验设定参项,归纳出屯留方言在领属形式、领属成份、领属标记等方面的特征,以及人称代词领属的依存等级序列。此外还关注到屯留方言中的非典型人称代词,作为典型人称代词的语用补充形式,共同构成了屯留方言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三章着重讨论屯留方言的指示词。以语义作为划分标准,描写不同语义类型指示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在句法上,除了“这3、乜3、那3”之外的其他四组指示词均可单独充当论元。在语义上,我们对屯留方言指示词的语义层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其是“二分”系统,但存在临时“三分”现象。在语用上,从五种语用功能入手进行描写,讨论了同一类型指示词在不同语用功能下的距离意义划分。此外,我们还重点关注了指示词的语法化问题,并对指示词与人称代词同形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结语。从人称代词单复数、领属结构、指示词的语法化等七个方面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薛浩[10](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二、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1.1 参考语法研究综述
        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第二节 晋城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2.1 地理位置
        2.2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晋城市方言研究概述
        3.1 语音方面
        3.2 词汇、语法方面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4.1 研究目的、意义
        4.2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符号说明
第二章 晋城市方言音系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1.1 声母
        1.2 韵母
        1.3 声调
    第二节 儿化系统
        2.1 儿化韵
        2.2 儿化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连调规律
        3.1 两字组连调规律
        3.2 重叠连调规律
第三章 词类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
        1.1 开放性词类
        1.2 封闭性词类
    第二节 构词与构形
        2.1 复合式
        2.2 附加式
        2.3 叠音与重叠式
    第三节 其他手段
        3.1 合音词
        3.2 分音词
        3.3 变音别义构词
    小结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第一节 人称代词
        1.1 三身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1.3 三身代词的叠置现象
        1.4 非三身代词
        1.5 “热~=”的发展及用法
        1.6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第二节 指示词
        2.1 指示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2.2 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2.3 指示词的叠加现象
        2.4 指示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2.5 指示词的回指功能
    第三节 疑问代词
        3.1 疑问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小结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1.1 定中短语
        1.2 联合短语
        1.3 数量短语
        1.4 同位短语
        1.5 指量短语、“的”字短语
        1.6 方位短语
    第二节 定中领属结构
        2.1 领属标记结构
        2.2 并置结构
        2.3 含三身代词结构
    小结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第一节 普通谓词性短语
        1.1 动宾短语
        1.2 主谓短语
        1.3 联合短语
        1.4 连谓短语
        1.5 兼语短语
    第二节 中补短语
        2.1 结果补语
        2.2 程度补语
        2.3 情态补语
        2.4 可能补语
        2.5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2.6 数量补语
        2.7 时地补语
    第三节 状中短语
        3.1 短语类别
        3.2 框式状语
    第四节 介词短语
        4.1 介词及介词短语意义分类
        4.2 介词悬空现象
        4.3 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小结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1.1 完整句
        1.2 非完整句
    第二节 一般动词谓语句句式
        2.1 处置句
        2.2 被动句
        2.3 连谓句
        2.4 兼语句
        2.5 致使句
        2.6 双宾句
        2.7 存现句
        2.8 领有句
        2.9 系词句
        2.10 比较句
        2.11 比况句
    第三节 特殊动词谓语句句式
        3.1 “动”字句
        3.2 “得”字句
    小结
第八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第一节 从句
        1.1 补足语从句
        1.2 定语从句
        1.3 补语从句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2.1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3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7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8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2.9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小结
第九章 句类与语气
    第一节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1.1 陈述句
        1.2 祈使句
        1.3 感叹句
    第二节 疑问句
        2.1 有疑而问
        2.2 无疑而问
    小结
第十章 时体系统
    第一节 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
        1.1 完成体—兰_1[l(?)~0]、唠[lo~0]
        1.2 持续体—呢_1[n(?)~0]
        1.3 经历体—过[ku?~(53)]
        1.4 起始体—开[k(?)~(33)]
        1.5 继续体—下去[(?)iɑ~(53)k(?)(?)~0]
        1.6 短时体
        1.7 尝试体
        1.8 反复体
    第二节 晋城市方言中的时系统
        2.1 过去时—来[l(?)~0]
        2.2 现在时—兰_2[l(?)~0]、呢_2[n(?)(?)~0]
        2.3 将来时—呐[n(?)(?)~0]
        2.4 参照时间转移现象
        2.5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功能分化
    第三节 体、时标记共现
        3.1 完成体与时标记共现
        3.2 持续体与时标记共现
        3.3 经历体与时标记共现
    第四节 体、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4.1 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4.2 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连用
    小结
第十一章 话题
    第一节 单音节话题标记
        1.1 哇
        1.2 呀
        1.3 来
        1.4 咾
    第二节 多音节话题标记
        2.1 咾时/咾咾时
        2.2 咾哇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1.1 附加与重叠
        1.2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
        1.3 定语领属结构
        1.4 短语与简单句
        1.5 复杂句与复合句
        1.6 句类与语气
        1.7 时体
        1.8 话题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参考语法及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1.1.2 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1.2 万荣县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1.2.1 地理位置
        1.2.2 历史沿革
    1.3 运城及万荣方言的研究概述
        1.3.1 语音方面
        1.3.2 词汇、语法方面
    1.4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4.1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4.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万荣方言音系
    2.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特点
        2.1.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2.1.2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2.2 万荣方言的儿化系统
    2.3 万荣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2.4 万荣方言的文白异读
    2.5 万荣方言语音上的内部差异
    2.6 符号体例及说明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3.1 词类与构词法概说
        3.1.1 词类概说
        3.1.2 词的形态概说
    3.2 复合式构词法
    3.3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3.3.1 前附式
        3.3.2 后附式
        3.3.3 附缀
    3.4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3.4.1 名词的构词与构形
        3.4.2 动词的构词与构形
        3.4.3 形容词的构词与构形
        3.4.4 副词的构词与构形
    3.5 合音词和分音词
        3.5.1 分音词
        3.5.2 合音词
    3.6 小结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4.1 人称代词
        4.1.1 三身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4.1.2 三身代词的功能分类
        4.1.3 叠置现象
        4.1.4 非三身代词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4.1.6 小结
    4.2 指示代词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4.2.2 指示代词的功能分类
        4.2.3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4.2.4 指示代词的回指用法
        4.2.5 指示代词的叠置
        4.2.6 小结
    4.3 疑问代词
        4.3.1 疑问代词的表现形式
        4.3.2 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
        4.3.3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4.3.4 小结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5.1 概说
    5.2 名词性短语
        5.2.1 定中短语
        5.2.2 联合短语
        5.2.3 指量短语
        5.2.4 数量短语
        5.2.5 同位短语
        5.2.6 “的”字短语
        5.2.7 方位短语
        5.2.8 小结
    5.3 领属结构
        5.3.1 概述
        5.3.2 万荣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5.3.3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5.3.4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5.3.5 “人称代词+其他集体领属”的特点
        5.3.6 小结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6.1 概说
    6.2 主谓短语
    6.3 动宾短语
        6.3.1 受事宾语
        6.3.2 施事宾语
        6.3.3 中性宾语
    6.4 状中短语
        6.4.1 状语标记
        6.4.2 副词作状语
        6.4.3 动词作状语
        6.4.4 形容词作状语
        6.4.5 介词短语作状语
        6.4.6 时间名词作状语
        6.4.7 框式状语
    6.5 联合短语
    6.6 中补短语
        6.6.1 结果补语
        6.6.2 程度补语
        6.6.3 情态补语
        6.6.4 数量补语
        6.6.5 时地补语
        6.6.6 趋向补语
        6.6.7 可能补语
    6.7 介词短语
        6.7.1 前置介词
        6.7.2 后置介词
    6.8 连谓短语
        6.8.1 一般连动式
        6.8.2 “有”类连动式
    6.9 兼语短语
        6.9.1 使令式
        6.9.2 爱恨式
        6.9.3 选定式
        6.9.4 “有”字式
        6.9.5 兼语连谓连用/套合式
    6.10 小结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7.1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7.1.1 完整句
        7.1.2 非完整句
    7.2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7.2.1 “叫”字句
        7.2.2 连谓句
        7.2.3 兼语句
        7.2.4 双宾句
        7.2.5 存现句
        7.2.6 领有句:有字句
        7.2.7 系词句
        7.2.8 比较句
        7.2.9 比况句
        7.2.10 “动”/“去”字句
    7.3 小结
第八章 句类、语气
    8.1 句类概说
        8.1.1 陈述句
        8.1.2 祈使句
        8.1.3 感叹句
        8.1.4 疑问句
    8.2 语气词
        8.2.1 单音节语气词
        8.2.2 语气词的结合
    8.3 小结
第九章 时体系统
    9.1 关于汉语体的研究及其定义
    9.2 万荣方言中的体标记
        9.2.1 实现体“唠_了[lau~0]”
        9.2.2 经历体“过[kuγ~(33)]”
        9.2.3 起始体“起[k~hei~(55)]”
        9.2.4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着[tsγ~0]”
        9.2.5 继续体标记“下去[xa~(33)t(?)~hi~0]”
        9.2.6 结果体标记“下[xa~(33)]”
        9.2.7 短时体
    9.3 万荣方言中的时系统
        9.3.1 过去时标记“去(?)”
        9.3.2 现在时标记“啦[la~0]”和“哩[li~0]”
        9.3.3 将来时标记“也[ia~0]”
    9.4 体标记和时标记的共现
        9.4.1 现在时已然态标记“啦[la~0]”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
        9.4.2 现在时正然态标记“哩[li~0]”与体标记“着(?)”的共现情况
        9.4.3 将来时“也[ia~0]”与体标记“唠[lau~0]”的共现情况
    9.5 小结
第十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10.1 从句
        10.1.1 补足语从句
        10.1.2 定语从句
        10.1.3 补语从句
    10.2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10.2.1 定义
        10.2.2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10.2.3 因果、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7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8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9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11.1 定义
    11.2 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
        11.2.1 “呢(?)”
        11.2.2 “吧[pa~0]”
        11.2.3 “些(?)”
        11.2.4 “唠(着)(?)”
        11.2.5 “盲=(?)”
        11.2.6 “嘅[kai~0]”
        11.2.7 “去(?)”
        11.2.8 “也[ia~0]”
    11.3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
    12.1 本文的结论
    12.2 创新与不足
    12.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当下初中生作文模式化倾向比较突出
        (二)初中语文教师对模仿写作训练产生怀疑
    二、研究意义
        (一)语文新课程背景下,重新确立模仿写作的重要地位
        (二)夯实初中生写作基础,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三、关于模仿写作相关研究综述
        (一)模仿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二)模仿写作教学思想研究
        (三)模仿写作与创新作文关系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及模仿写作理论的基本认识
    一、对作文教学的基本阐释
        (一)作文
        (二)作文教学
    二、对模仿写作的基本阐释
        (一)模仿的两种解释
        (二)对模仿写作的基本阐释
        (三)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写作训练的操作要领
    三、新课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解读
        (一)强调建构鲜明的文体意识
        (二)要求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三)重视培养作文构思能力
        (四)关注作文修改加工环节
    四、模仿写作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及分析
        (一)部编版教材编写体例分析
        (二)模仿写作内容在部编版教材中的呈现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中生写作一般情况与模仿写作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二、初中生写作一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写作文所持的态度
        (二)初中生写作基础
    三、初中生模仿写作应用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上的模仿写作
        (二)课堂外的模仿写作
        (三)对模仿写作的认同感
    四、教师访谈实录整理与分析
        (一)访谈实录整理
        (二)访谈实录分析
    五、调查结论
        (一)初中生写作基础能力较差、底子较薄弱
        (二)初中生把模仿写作当成自我解决写作困境的良策
        (三)初中生模仿写作因缺乏教师指导产生抄袭模式化问题
        (四)初中语文教师对模仿写作认识有误区,导致很少使用
第三章 模仿写作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建构对模仿写作的理论认识
        (一)查阅相关文献,强化自身理论认识
        (二)借助多种渠道,观摩仿写教学案例
        (三)建立学习小组,研讨设计教学活动
    二、立足教材,设计课堂片段仿写训练
        (一)针对记叙文的片段仿写训练
        (二)针对说明文的片段仿写训练
        (三)针对议论文的片段仿写训练
    三、摸索范文构思规律,打通学生写作思路
        (一)在群文阅读中摸索构思规律
        (二)用口头作文形式交流模仿构思的成果
        (三)形成仿写作文
        (四)案例展示:在群文阅读中摸索范文构思规律,学写托物言志类记叙文
    四、仿写过程加强纠偏指导
        (一)带领学生在学做中发现规律
        (二)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三)注重仿写后的修改环节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表1-1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教师访谈
    附录四:作文教学设计
    附录五:哈师大附中初中部学生作文原稿样例
    附录六:哈师大附中初中部学生作文修改稿样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威妥玛《语言自迩集》(1867)指示代词“这么(着)”、“那么(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语言自迩集》相关研究
        1.2.2 指示代词相关研究
        1.2.3 “这么(着)”、“那么(着)”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语言自迩集》中“这么”、“那么”的用法分析
    2.1 称代功能
    2.2 指示功能
        2.2.1 指示程度
        2.2.2 指示方式
        2.2.3 指示数量
        2.2.4 指示处所
        2.2.5 虚指
    2.3 “那么”连词功能
    2.4 小结
第三章 《语言自迩集》中“这么着”、“那么着”的用法分析
    3.1 “这么着”称代功能
        3.1.1 “这么着”称代情况
        3.1.2 “这么着”称代行为
    3.2 “那么着”称代功能
        3.2.1 “那么着”称代情况
    3.3 “这么着”、“那么着”的句法功能
        3.3.1 “这么着”、“那么着”作宾语
        3.3.2 “这么着”、“那么着”作谓语
        3.3.3 “这么着”、“那么着”作独立成分
    3.4 小结
第四章 “这么/那么”、“这么着/那么着”不对称现象
    4.1 “这么”、“那么”指示功能不对称现象
        4.1.1 空间距离
        4.1.2 时间距离
        4.1.3 心理距离
    4.2 比拟程度不对称现象
    4.3 回指功能不对称现象
    4.4 “那么”和“那么着”
    4.5 “这么”和“这么着”
    4.6 小结
第五章 《语言自迩集》中“这么(着)、那么(着)”的汉英对比
    5.1 “这么”英语对译情况
        5.1.1 “这么+形容词”对译
        5.1.2 “这么+动词”对译
        5.1.3 “这么+数量词”对译
    5.2 “那么”英语对译情况
        5.2.1 “那么+形容词”对译
        5.2.2 “那么+动词”对译
        5.2.3 “那么+数量词”对译
        5.2.4 “那么”连词对译
    5.3 “这么着”英语对译情况
        5.3.1 “是/不是+这么着”对译
        5.3.2 “这么着”对译
        5.3.3 “连词+这么着”对译
    5.4 “那么着”英语对译情况
        5.4.1 “是/不是+那么着”对译
        5.4.2 “那么着”对译
        5.4.3 “介词+那么着”对译
        5.4.4 “连词+那么着”对译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5)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6)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1.2.1 同位短语总体研究现状
        1.2.2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创新
    1.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1.3.1 本文拟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老舍文集》同位短语研究
    2.0 引言《老舍文集》同位短语的分类
    2.1 .《老舍文集》中名名组合式
        2.1.1 “名+名”式
        2.1.2 “名+名语”式
        2.1.3 “名语+名”式
        2.1.4 “名语+名语”式
    2.2 《老舍文集》中名代组合式
        2.2.1 “名+代”式
        2.2.2 “代+名”式
        2.2.3 “代+名语”式
    2.3 代代组合式
        2.3.1 人称代词+反身代词
        2.3.2 人称代词+统称代词
    2.4 小结
第三章 《王朔文集》同位短语研究
    3.0 引言《王朔文集》同位短语的分类
    3.1 《王朔文集》中名名组合式
        3.1.1 “名+名”式
        3.1.2 “名+名语”式
        3.1.3 “名语+名”式
        3.1.4 “名语+名语”式
    3.2 《王朔文集》中名代组合式
        3.2.1 “名+代”式
        3.2.2 “代+名”式
        3.2.3 “代+名语”式
        3.2.4 “名语+代”式
    3.3 《王朔文集》中代代组合式
        3.3.1 人称代词+反身代词
        3.3.2 人称代词+统称代词
    3.4 《王朔文集》三项式
        3.4.1 非紧凑式
        3.4.2 紧凑式
    3.5 《王朔文集》谓名组合式
    3.6 小结
第四章 《老舍文集》《王朔文集》同位短语的比较研究
    4.0 引言
    4.1 名名组合式异同
        4.1.1 类型及频率对比
        4.1.2 句法分布对比
    4.2 名代组合式异同
        4.2.1 类型及频率对比
        4.2.2 句法分布对比
    4.3 代代组合式异同
        4.3.1 类型及频率对比
        4.3.2 句法分布对比
    4.4 谓名式与三项式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7)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选题意义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
    五、方法与语料说明
第一章 “以身喻物”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一、肢体部位词
    二、内脏器官词
    三、面部器官词
第二章 “以物喻身”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一、植物的“喻身”分析
    二、动物的“喻身”分析
第三章 “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探讨
    一、“身物互喻”词的语义场教学法探讨
    二、“身物互喻”词的语境教学法探讨
    三、“身物互喻”词的文化教学探讨
第四章 “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探讨
    一、课前预习
    二、课后练习
    三、活动设计
第五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
    二、“身物互喻”词教学片段式设计
致谢

(8)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思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应用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副词“又”的研究概况
        1.3.2 构式“又+X”的研究概况
    1.4 理论基础
        1.4.1 功能语言学理论
        1.4.2 互动语言学理论
        1.4.3 构式语法理论
    1.5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相关符号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来源
        1.5.3 相关符号说明
第2章 “又+X”构式群界定及特征
    2.1 “又+X”构式群界定
    2.2 “又+X”构式群特征
第3章 构式“又+Neg+Xp”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3.1 主观否定情态义的浮现
    3.2 固定部件“又”“Neg”
        3.2.1 “又”的特征
        3.2.2 “Neg”的特征
        3.2.3 主语的特征
    3.3 变量Xp的允准条件
        3.3.1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3.3.2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3.3.3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3.4 构式“又+Neg+Xp”的言者事理立场表达
        3.4.1 核心话语功能:辅据言威
        3.4.2 构式“又+Neg+Xp”的具体话语功能
    3.5 构式“又+Neg+Xp”话语实现形式
        3.5.1 “担心—劝说”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5.2 “观点—辩驳”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5.3 “询问—告知”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5.4 “意外行为—疑惑”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6 构式“又+Neg+Xp”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3.6.1 小句整合
        3.6.2 低及物性
        3.6.3 合作原则
    3.7 小结
第4章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4.1 主观确信义的浮现
    4.2 “又”的功能
        4.2.1 保证语义准确与完整
        4.2.2 削弱句子现实性
    4.3 疑问指代词的功能
        4.3.1 “指代+评价”功能
        4.3.2 构成反问句的功能
    4.4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言者认识立场表达
        4.4.1 可能性确信认识立场表达
        4.4.2 必然性确信认识立场表达
    4.5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语义模式
        4.5.1 “可确”类语义模式
        4.5.2 “必确”类语义模式
    4.6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及“又+疑问指代词+Xp”比较
        4.6.1 疑问指代词意义的虚化程度
        4.6.2 “又”的省略与否
        4.6.3 变量Xp出现与否
        4.6.4 言者认识立场表达差异
        4.6.5 语义模式差异
    4.7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4.7.1 “又”的“重复义”
        4.7.2 语境吸收
        4.7.3 推理机制
    4.8 小结
第5章 构式“又+Xp+了”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5.1 主观情感态度的浮现
    5.2 固定部件“又”、“了”的特征
        5.2.1 “又”的特征
        5.2.2 “了”的特征
    5.3 Xp的分析
        5.3.1 Xp的词性
        5.3.2 Xp的允准条件与限制特征
        5.3.3 Xp的肯定与否定不对称
    5.4 主语负同盟特征
    5.5 构式“又+Xp+了”话语分布
    5.6 构式“又+Xp+了”的言者情感立场表达
        5.6.1 负面情感立场态度
        5.6.2 客观事实的陈述
        5.6.3 正面情感立场态度
    5.7 构式“又+Xp+了”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5.7.1 语境吸收
        5.7.2 “又”的“重复义”
        5.7.3 礼貌原则
    5.8 小结
第6章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
    6.1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原则
        6.1.1 关联性原则
        6.1.2 显着性原则
        6.1.3 简洁性原则
        6.1.4 适宜性原则
    6.2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途径
        6.2.1 语义推断
        6.2.2 逻辑推断
        6.2.3 常识推断
    6.3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建构过程
        6.3.1 言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6.3.2 听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山西屯留方言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屯留与屯留方言概况
        1.2.1 屯留的基本概况
        1.2.2 屯留方言简介
    1.3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
第二章 屯留方言的人称代词
    2.1 人称代词的单数表达
        2.1.1 屯留方言单数人称代词的基本形式
        2.1.2 第一人称单数:我[u?213]、□[m?i?3?]、咱[tsɑ??3?]
        2.1.3 第二人称单数:你[ni213]、乜[ni??3?]
        2.1.4 第三人称单数:他[t??213]、那[n?213]
        2.1.5 非典型人称代词
    2.2 人称代词复数的表达形式
        2.2.1 人称代词复数表示的主要形式
        2.2.2 异根型
        2.2.3 合音型
        2.2.4 单纯附加型
        2.2.5 叠加型
    2.3 人称代词及复数词缀的源流
        2.3.1 第一人称代词“□[m?i?3?]”
        2.3.2 第二人称代词“乜[ni??3?]”
        2.3.3 复数标记的源流
    2.4 人称代词的领属结构
        2.4.1 亲属称谓
        2.4.2 社会关系名词
        2.4.3 广义物品名词
        2.4.4 屯留方言领属结构的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屯留方言的指示词
    3.1 屯留方言指示词的形式和分类
        3.1.1 屯留方言指示词的语音形式
        3.1.2 指示词的分类
    3.2 指示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3.2.1 基本指示词的单用
        3.2.2 个体指示词
        3.2.3 处所指示词
        3.2.4 时间指示词
        3.2.5 数量指示词
        3.2.6 方式指示词
        3.2.7 程度指示词
        3.2.8 性状指代词
    3.3 指示词的语用功能
        3.3.1 情景用
        3.3.2 话语直指
        3.3.3 示踪用
        3.3.4 认同指
        3.3.5 助指
        3.3.6 指示词语用功能小结
    3.4 屯留方言指示词的语音来源
    3.5 指示词的语法化
        3.5.1 指示词作话题标记
        3.5.2 指示词向结构助词的虚化
    3.6 屯留方言人称代词与指示词的同形现象分析
        3.6.1 代词语音同形现象
        3.6.2 语法化的方向
        3.6.3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同形的原因
    3.7 指示词的特点小结
第四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D]. 施乐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2]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D]. 王瑞鑫. 山西大学, 2021
  •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写作研究[D]. 谢志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威妥玛《语言自迩集》(1867)指示代词“这么(着)”、“那么(着)”研究[D]. 韩苏日古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D]. 戴欣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D]. 李卫杰. 兰州大学, 2021(02)
  • [8]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D]. 李冬香. 吉林大学, 2020(03)
  • [9]山西屯留方言代词研究[D]. 张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5)
  • [10]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标签:;  ;  ;  ;  ;  

谈“这个”和“那个”指的是时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