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中代表金钱的词语解读

中学语文课本中代表金钱的词语解读

一、释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示货币的词语(论文文献综述)

孙祎阳[1](2021)在《清末域外汉语书面语教材《言文对照北京纪闻》(1904)研究》文中提出《言文对照北京纪闻》是由日本学者冈本正文编写的一部域外汉语书面语教材,于1904年出版。教材文章每篇均有四字标题,文章采用上文下白的形式对照排列,体现出编写者的语体意识。教材对于了解编者的汉语教学思想、世界汉语教育史发展和清末汉语语言发展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一)教材性质、编写特点及研究价值:《言文对照北京纪闻》包括例言、目录和正文三个部分。例言由日语文字书写,北大版则进行了中文对译。例言部分介绍了教材编写的背景,概括了选材的内容特点、编排方式和编写目的。正文部分则是教材收录的二百则新闻报道,每篇报道包括标题和中文原文两部分。根据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成五个类型,分别是:文教类、习俗类、社会类、政务类和军事类。经统计后发现社会类的文章最多,其次是政务类,最后是习俗类、军事类和文教类。内容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民生状态和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二)《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词汇研究:通过对《言文对照北京纪闻》进行词汇对照处理,统计出教材中使用的具有明显书面语特点的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都是动词数量最多,占比最大。这一现象与报刊新闻的叙事性相关。词汇在搭配时因受到韵律的限制而需要形成音步。单音节词需要与其他单音节词进行组合,而双音节词则需要与其他双音节词进行搭配。除此之外,这些词语还具有丰富的能产性和规律性,有些搭配形式由于形式固定已经逐渐词汇化,可以在适当的语境中直接以词为单位进行使用。单音节词多源自古汉语词,双音节词多源自白话作品,还有一部分词属于日译词,体现了词汇的来源广泛。在书面语和口语的对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不译、直接借用和词语替换三种方式,其中词语替换的使用频率最高。书口对译还存在丰富的一词多译现象,体现了词汇的丰富性。最后,通过书口对译发现清末的汉语书面语在词汇使用上已经渐渐和口语拉近了距离,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交叉与融合,形成一种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三)《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句式研究:对《言文对照北京纪闻》中具有书面语特点的句式进行统计并分成八类,分别是:表示修饰类句型、表示动作行为类句型、表示范围类句型、表示因果类句型、表示条件假设类句型、表示动作发生时间类句型、表示某种人或物类句型和其他类句型。统计出的句式具有类型丰富、形式固定和一义多形、一形多义的特点。这些句式为汉语书面语写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通过对书面语句式和口语句式进行对比,发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书面语句式工整,口语句式零散多分句,书面语对译到口语中经常会出现结构形式的变化。但是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在书面语中的结构形式会慢慢应用到口语中,丰富口语的表达。

王璐[2](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语文教学从理念到具体实施环节和过程都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统编版高中语教材依据新理念编制,从内容的选择和编写体例都突出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和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文言文词义历来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词义不通影响学生文言阅读效率和质量。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文言文词义教学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平台。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要全面普及之际,就文言文词义教学这个重点问题,以新的教学理念为风向标,依托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学习规律,提高文言文词义教学质量的过程和方法,试图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词义教学,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理念。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仔细研读,从词义教学内容、词义教学课型、词义教学方法、词义教学资源、词义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分述了文言文词义教学的一些明显转变。第二部分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基于对教学理念的提炼,提出了自主性、实践性、系统性三条原则。每条原则之下针对文言文词义教学具体分列了一些细致的要求。第三部分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词义教学方法。根据古汉语词义的内部规律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文言文教学方面的要求,结合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提出了几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分别为:字形分析法、部首推断法、因声求义法、成语断义法和文化阐发法,每种方法举了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第四部分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方案设计,首先对教学方案实施的背景进行了阐释,说明了统编教材使用下,“方案式”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其次,对文言文词义教学实施的学段和课时分别进行了选择和说明;接着确立了教学目标并对其分类进行了说明;最后基于上述的理念、原则与方法,笔者尝试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全面普及,在此之际,笔者对使用新教材进行文言文词义教学的理念、原则、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能在新教材使用下,提升学生的词义学习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为一线教师使用新教材进行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晏飘[3](2020)在《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文中提出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是考核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并已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但目前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是从深度、广度来看,研究都还不够。本文以恢复高考以来贵州历年高考阅读试题为例,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文本材料、试卷题型、考查标准等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解答和教师教学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应提出建议,冀此为一线教师和学生在该类文本的教学和解题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贵州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对近年来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同时对研究意义进行陈述、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梳理贵州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各个时期以及高考改革的各个阶段,高考语文阅读试题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贵州高考语文卷选用情况。第二章主要从考查的能力层级、选文的来源、文本呈现方式以及试题的题目类型、分值变化等方面对贵州省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近几年考试中学生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失分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教学实用类文本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提高一线教师在实用类文本体裁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李春波[4](2020)在《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文中提出文言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其成为难点的原因之一是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也就是文言文备课阶段我们没有对教材进行较深入探究,在文言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上在备课设计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训诂,即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难懂地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训诂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不仅有对古籍中字、词、句、篇章的训诂,还包含文字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提高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特别是为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备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备课结合起来研究,运用训诂学改进中学文言文备课,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本文以中学文言文备课为研究对象,以训诂知识和理论框架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训诂学运用于文言文备课中的适切性,通过分析发现训诂学运用于中学文言文备课中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不仅能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以帮助师生积累文言知识。接着根据训诂学自身特点总结其运用于文言文备课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针对中学教师在进行文言文备课时如何运用训诂学分析教材。中学教材中文言文课文包括注释和正文,中学语文教师运用训诂学中的词义训诂对注释进行深入分析,弥补注释的一些不足,保证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词义的准确性。借助训诂学中的文意训诂这一内容对文言文正文中的语法、结构、修辞和文化进行分析和扩展,充实文言文教学内容,协助教师完成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在第四部分研究将形训、义训、声训这三种训诂方法运用到文言文备课设计中去,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更好地将文言文知识讲授给学生,提升课堂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本文将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备课结合起来,运用训诂学的知识指导文言文备课。训诂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较高的学科,但它也是一门以语言实践为依托,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掌握一些训诂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那么,中学文言文教学会更有成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注重与语文教学实践联系,并且本文所举的实例皆出自于教学实践,所列举的书证均出自于中学语文课本,这对训诂学运用于中学文言文备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总之,本文致力于服务一线教师,将训诂学实用性发挥出来,指导中学文言文备课实践,解决文言文教学难这个问题。

郝佳方[5](2020)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阶梯与桥梁。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和语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逐步提高独立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万众瞩目的高考也贯彻着新课标的要求,不仅考查学生基本的文言文句读和理解能力,还注重学生认知、思辨、审美等综合素养的考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不仅涉及字、词、语法等语言学基本知识,还涉及风俗、典制、礼仪等文化学综合要素,绝大部分是科学可靠的,有效克服了文言文教与学过程中的理解障碍。但是,由于教材选文的多元性、编校团队的复杂性、注释原则的争议性、注释体例的分歧性等多重原因,普遍存在注音、释义、术语、体系等各种问题,严重困扰了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业已成为亟待展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其中存在的注音、释义和术语等问题进行穷尽分析,努力寻求科学高效的解决措施。文章分成五个部分,一是绪论,介绍选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等基本情况。二是文言文注释问题阐述,全面梳理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注音的缺失、释义的讹误与模糊、术语和体例的混乱与分歧等各种复杂现象。三是文言文注释问题的分析,涉及考据失当、编校不严、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对学生古汉语知识储备了解不足等多种情况。四是文言文注释问题解决策略,从多角度努力寻求训诂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契合,既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又彰显课堂教学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五是结语,宏观概述文章的整体研究情况,简单交代文章的缺陷与不足,探索今后努力的方向与领域。

郑欣怡[6](2020)在《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编排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作为一种量词型语言,量词在各种交际场合中频繁使用。量词与数量短语可以通过重叠组成新的形式,产生新的语法意义。这种极具汉语特色的语言形式时常会让第二语言习得者感到困扰,特别是对一些母语中没有量词或者量词表达不丰富的留学生来说习得难度非常大。为了让第二语言习得者更好地掌握量词与数量短语的重叠形式,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以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以语料库中出现的量词与数量短语的重叠形式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库中出现的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形式的使用频次和偏误频数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偏误频数推测出量词习得的难易程度。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首先从教材本身出发,调查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在现有四套教材中的编写情况。然后分析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不同形式在教材中的出现顺序、分布特点和占比情况,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我们将语言点的讲解和练习的设置也纳入分析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在语料库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量词重叠式的编排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以集合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为指导,设计一套适合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笔者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的理论意义、研究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选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文献分析法概述了国内外对量词重叠在对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现状,指出研究取得的成绩,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量词与数量短语及其重叠式的分类情况,分析了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文章指出,量词的分类大体可分为“两分法”和“多分法.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基本形式则分为四种“AA”式、“一AA”式、“一A一A”式和“一 A又一 A”式;其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三类:遍称、多量、连续;句法功能可以概括为扩充和限制两个方向。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汉语教程》、《发展汉语》、《成功之路》、《博雅汉语》四套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编排特点,对比分析了它们在不同体例教材中的出现频次、出现方式以及语言点讲解和练习设置的相关问题。目前教材中存在着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复现频率低,讲解不完善和练习编排数量少等问题。第四章以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收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具体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形式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整理具体它们的偏误率情况,概括出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形式的五种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确定了学习中难度较大的形式。第五章笔者基于对教材和偏误的考察,指出教材在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编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一语言点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教学建议。教材编写改进措施涉及语言点编排角度、语法注释建议和练习编排三个环节。教师教学的建议又可细分为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具体的教学设计两个部分。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与基本结论。提出研究地创新之处,总结不足之处。

刘颖捷[7](2020)在《PISA视域下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媒介。阅读内容结构作为教材中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展望语文教材的发展,势必离不开对本国母语教材的考察和对外国母语教材的考察。尽管国内外母语教材存在一定差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立足PISA视角,将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的阅读内容结构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希冀从中汲取养分,博采众长,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提供新的思路。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对语文教材和阅读内容结构的概念下定义,阐释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PISA国际测评项目的演变、PISA2018阅读素养定义的变化及PISA2018阅读素养框架,总结PISA2018新变化给教材带来的启示。第三章,主要论述中美语文教材的编写理论依据,梳理两国教材的发展历史,介绍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编排结构与板块设置。第四章,基于PISA的文本维度和批判性思维维度对两国教材的选文系统、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进行分析。在文本维度方面,研究选取两国教材的主题内容、选文体裁和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对比。在批判性思维维度方面,研究主要通过对练习系统的分析体现两国教材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第五章,基于PISA2018新变化带来的启示与上述研究结果,从关注阅读目标与认知过程、多文本阅读、数字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方面对教材的编排与使用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从国际视角出发,采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中美两国教材的阅读内容结构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我国语文教材的建设与使用提供参考,也为中美教材的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杨英杰[8](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不断的发展的今天,外国文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多元文化,感受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本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部编本教材的投入使用,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有了明显的进步,给一线教师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由教师不能使用好部编本教材而带来的各种新的教学问题,如何使用好部编本教材教好外国文学,成为了现在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初中部编本教材正式使用完一轮为背景进行研究,通过对部编本教材与人教版、苏教版两版教材进行对比,系统地总结出初中部编本教材中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特点。再结合学生与一线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和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教学策略。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外国文学选入初中教材的历程与现行教材的编选依据。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分析部编教材中外国文学的编选依据,论证本文的可行性。第一部分,梳理外国文学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重要阶段,分析外国文学编选发展的特点,为现行部编教材外国文学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第二部分,通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建构主义学习观三个方面的探讨为研究现行部编教材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初中部编本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编选分析。本章主要从选文、助读、训练、知识能力四大系统比较三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具体编选特点的同时对新教材进行整体的感知。第三部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与教学情况问卷及分析。本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与学生对部编本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排的具体评价,结合教学中具体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和分析成因,为教学策略的提出做好准备。第四部分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教学策略。针对第三章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第二章教材编选对比中所归纳的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共提出三大教学策略分别是:以选文系统的编排优势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充分利用助读与训练系统,合理教授教读与自读课文;利用部编本教材编排优势,改进外国文学名着的教学。本文通过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特点分析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与新的研究思路,为一线教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

孟冲[9](2020)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拓展性知识应用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历史教材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是根据国家规定,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除教材正文外,还有着比重很大的拓展性知识,这些拓展性知识主要分布在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四个栏目之中,每个栏目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次与起到的作用都不尽相同。由于统编教材刚试用不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还不太适应,对于拓展性知识的应用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对新版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内涵与运用进行探讨,以求为历史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启发。文章首先对拓展性知识进行内涵阐释,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拓展性知识进行概念界定,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拓展性知识分为文字阐释型和知识检测型两类,并总结出拓展性知识阐释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其次,对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呈现进行分析,并与2003年课程标准下的四个版本教材中拓展性知识进行简要对比。再次,总结统编版拓展性知识史实补充、知识拓展、正文阐释和检测学习的四种功能,探讨拓展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拓展性知识在导入、讲授和巩固环节中的教学应用,并对教师提出了注重拓展性知识的应用、增强运用拓展性知识的能力和加强指导学生学习拓展性知识三方面的教学建议。

孙留敏[10](2020)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财富观是人们关于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要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中涉及财富观的内容,是社会主流财富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体现着对学生财富观念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科书中以直接、集中的方式进行财富观教育不同,由于语文教科书并不直接承担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教育是间接的和分散的,因此可以更加真实多样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财富观教育思想。本文以改革开放之初使用的人教版第五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21世纪初使用的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研究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的变化,探究不同时期财富观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认知观、财富获取观、财富分配观、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进行数量和主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并探究变化原因。本文主要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发生了显着改变。在财富认知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有肯定财富价值的内容,但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增加了较多反思财富价值的内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重视对金钱至上思想的批判;第五套语文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信念高于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强调道德仁义高于财富的观念。在财富获取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都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重视鼓励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更强调对财富获取的道德性要求,教育学生获取财富要遵循诚信与道义的准则。在财富分配观上,第五套语文教科书赞扬了土地改革后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同时重视揭露和批判财富分配中的阶级剥削现象;而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极少数课文体现财富分配观。在财富使用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体现了利他的财富使用观,以及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但是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不再出现,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新增了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

二、释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示货币的词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释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示货币的词语(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域外汉语书面语教材《言文对照北京纪闻》(1904)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当前学界对语体的研究
        1.2.2 域外汉语教材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冈本正文及《言文对照北京纪闻》
    2.1 冈本正文及其教学着述
    2.2 《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性质界定
    2.3 《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研究价值
        2.3.1 体现编者的汉语教学思想
        2.3.2 了解世界汉语教育史发展
        2.3.3 探究清末汉语面貌及汉语发展
    2.4 《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编写特点
        2.4.1 教材内容的话题特点
        2.4.2 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词汇研究
    3.1 词汇的使用情况
        3.1.1 单音节词的使用及特点
        3.1.2 双音节词的使用及特点
    3.2 书面语和口语的词汇对译
        3.2.1 单音节词的书口对译
        3.2.2 双音节词的书口对译
    3.3 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的相互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言文对照北京纪闻》的句式研究
    4.1 书面语句式的分类及使用
    4.2 书面语句式的特点及作用
        4.2.1 类型丰富
        4.2.2 形式固定,演化成词
        4.2.3 一义多形,一形多义现象明显
    4.3 书面语句式和口语句式的区别与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引文献

(2)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双基”时期的文言文词义教学
        2.三维目标时期的文言文词义教学
        3.语文核心素养时期的文言文词义教学
    (四)研究方法
        1.课例分析法
        2.文本分析法
        3.古汉语词汇学研究方法
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理念
    (一)文言文词义教学内容更加整合
    (二)文言文词义教学课型更加多样
    (三)文言文词义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四)文言文词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五)文言文词义教学效果要求更高
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词义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1.注重语文实践过程所得
        2.关注学生的反馈
        3.强调词义学习经验的总结
    (二)自主性原则
        1.重视文言文词义教学情境的创设
        2.讲究自主学习的指导
        3.进行科学的自主学习评价
    (三)系统性原则
        1.帮助学生建立词义联系观念
        2.设计结构化的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将词义的理性认识与感性积累相结合
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方法
    (一)字形分析法
    (二)部首推断法
    (三)因声求义法
    (四)成语断义法
    (五)文化阐发法
四、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案设计背景
    (二)教学方案学段选择与课时安排
    (三)教学方案目标设定
    (四)教学方案设计
    (五)教学方案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试题命题依据及历史沿革
    第一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试题的命题依据
    第二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原则
    第三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卷选用情况
    第四节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演变进程
第二章 高考语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第一节 考查能力层级的分析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和命题情况分析
    第三节 贵州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失分原因
    第四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规律及趋势
第三章 高考背景下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节 联结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内容
    第二节 分体裁进行阅读教学
    第三节 教师教学准备精细化
    第四节 学生知识储备及解题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训诂学运用于文言文备课的适切性和基本原则
    (一)训诂学运用于中学文言文备课的适切性
        1.训诂学是教师进行文言文备课的必备参考
        2.训诂学能够解决文言文备课中的疑难问题
        3.训诂学可以帮助师生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
    (二)训诂学运用于文言文备课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2.适量性原则
        3.现代性原则
二、词义训诂与中学教材文言文注释分析
    (一)匡正课本注释有误之处
    (二)弥补课本注释未注之处
    (三)辨清一词多种注释正误
    (四)完善课本注释欠妥之处
    (五)补充课本注释未详之处
三、文意训诂与中学教材文言文文本分析
    (一)参照语法说明分析词法和句法
    (二)参考篇章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三)运用修辞表达的说明充实课堂教学
    (四)根据古代名物制度的说明传承中华文化
四、训诂方法与中学文言文备课设计
    (一)形训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
    (二)义训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
    (三)声训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三)文献综述
        1.注释宏观研究
        2.注释词语研究
        3.注释术语研究
        4.注释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5.不同版本教材的注释比较研究
一、文言文注释问题阐释
    (一)注音问题
        1.生僻字未注音
        2.变读异类字未注音
    (二)释义问题
        1.注释不确
        2.应注未注
        3.应明未明
        4.前后重复
        5.前后不一
    (三)术语问题
    (四)选文出处问题
二、文言文注释问题分析
    (一)考据失当
    (二)编校不严
    (三)意译过多
    (四)缺乏统一规范
    (五)对学生知识储备了解不足
三、文言文注释问题解决策略
    (一)深入探究训诂材料
    (二)注重语义注释
    (三)规范注释体例与术语
    (四)关注教学实践
    (五)提高教师训诂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编排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回顾与评价
        1.4.1 量词与量词短语的本体研究
        1.4.2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研究
        1.4.3 量词与数量短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4.4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4.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二章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句法、语义特点
    2.1 量词的分类
        2.1.1 学界的分类
        2.1.2 本文的分类
    2.2 量词与量词短语的重叠式
        2.2.1 “AA”式
        2.2.2 “一AA”式
        2.2.3 “一A一A”式
        2.2.4 “一A又一A”式
    2.3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句法功能与语法意义
        2.3.1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句法功能
        2.3.2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语法意义
第三章 教材中的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
    3.1 四本教材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现象概述
        3.1.1 教材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数量对比
        3.1.2 教材中量词重叠的等级对比
    3.2 《汉语教程》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
        3.2.1 《汉语教程》中重叠式的分布
        3.2.2 《汉语教程》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的讲解
        3.2.3 《汉语教程》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的练习设置
    3.3 《发展汉语》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
        3.3.1 《发展汉语》中重叠式的分布情况
        3.3.2 《发展汉语》中重叠式的语法点讲解
        3.3.3 《发展汉语》中重叠式的练习设置
    3.4 《成功之路》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
        3.4.1 《成功之路》重叠分布情况
        3.4.2 《成功之路》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语法点讲解
        3.4.3 《成功之路》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形式的练习设置
    3.5 《博雅汉语》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
        3.5.1 《博雅汉语》重叠分布情况
        3.5.2 《博雅汉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语法点讲解
    3.6 小结
第四章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偏误分析
    4.1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偏误
    4.2 偏误成因分析
    4.3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习得难易度
    4.4 小结
第五章 教材改进措施与教学建议
    5.1 教材编写改进措施
        5.1.1 语言点的编排
        5.1.2 语法的注释
        5.1.3 练习的设置
    5.2 教学方面的建议
        5.2.1 对教师的建议
        5.2.2 教学方法的建议
        5.2.3 教学设计的建议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观点与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7)PISA视域下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2 PISA阅读测试及其发展历程
    2.1 PISA的发展及其演变
        2.1.1 PISA2018 阅读素养定义的变化
        2.1.2 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
    2.2 PISA2018 新变化给教材带来的启示
        2.2.1 突出阅读目的,关注阅读认知过程
        2.2.2 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重视多文本阅读
        2.2.3 转变阅读方式,培养数字阅读能力
        2.2.4 关注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
3 中美语文教材概述
    3.1 理论依据
        3.1.1 中国课程标准
        3.1.2 美国课程标准
        3.1.3 小结
    3.2 两国教材发展概览
        3.2.1 中国教材发展概述
        3.2.2 美国教材发展概述
    3.3 统编本与《美国语文》的编排设置
        3.3.1 统编初中语文的编排结构与板块设置
        3.3.2 《美国语文》的编排结构与板块设置
        3.3.3 小结
4 基于PISA维度的教材阅读内容对比分析
    4.1 文本维度
        4.1.1 主题内容
        4.1.2 选文体裁
        4.1.3 非连续性文本
    4.2 批判性思维
        4.2.1 两套教材阅读内容结构在批判性思维维度的体现
        4.2.2 基于PISA2018 阅读素养框架的层级划分与统计结果分析
5 启示与建议
    5.1 关注阅读目标与认知过程
        5.1.1 “单元导语”与“预习”有助于明确阅读目标
        5.1.2 “旁批”有助于关注阅读认知过程
    5.2 关注多文本阅读
        5.2.1 开发与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
        5.2.2 重视群文阅读
    5.3 重视数字阅读
        5.3.1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
        5.3.2 将“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结构与数字阅读结合起来
    5.4 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5.4.1 利用“双线组元”单元组织结构,培养批判性思维
        5.4.2 利用练习系统,注重引导与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8)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核心概念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一、外国文学选入初中教材的历程与现行教材的编选依据
    (一)外国文学选入初中教材的历程
    (二)现行教材的编选依据
二、初中部编本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编选分析
    (一)选文系统对比
    (二)助读系统对比
    (三)训练系统对比
    (四)知识能力系统对比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评价与教学情况问卷及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准备工作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调查情况
    (三)教材使用方面的调查情况
    (四)问题分析与归因
四、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一)以选文系统的编排优势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二)充分利用助读与训练系统,合理教授教读与自读课文
    (三)利用部编本教材编排优势,改进外国文学名着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拓展性知识应用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拓展性知识概述
    一、拓展性知识的内涵
    二、拓展性知识的类型
        (一)文字阐释类
        (二)知识检测类
    三、拓展性知识的特点
        (一)阐释性
        (二)多样性
        (三)趣味性
第二章 拓展性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
    一、学思之窗
    二、历史纵横
    三、史料阅读
    四、问题探究
第三章 统编版教材拓展性知识功能及意义
    一、拓展性知识的功能
        (一)对知识的拓展功能
        (二)对史实的补充功能
        (三)对教材正文的阐释功能
        (四)对学生学习的检测功能
    二、拓展性知识的意义
        (一)渗透唯物史观
        (二)强化时空观念
        (三)提升史料鉴别能力
        (四)帮助历史解释
        (五)涵养家国情怀
第四章 拓展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建议
    一、拓展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课前导入中的应用
        (二)在新课讲授中的应用
        (三)在知识巩固中的应用
    二、拓展性知识的教学建议
        (一)教师要注重拓展性知识的运用
        (二)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拓展性知识运用能力
        (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三、教学设计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财富观相关课文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确定标准
    第二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分布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总体数量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教育阶段分布
        三.财富观相关课文内容所涉国别与时代
    第三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分布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数量分布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教育阶段分布
第二章 财富认知观
    第一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价值相关课文的数量
        二.财富地位相关课文的数量
    第二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从肯定财富的价值到辩证看待财富的价值
        二.财富的地位
        (一)从革命信念高于财富到道德仁义高于财富
        (二)集体财富为重思想逐渐淡化
        (三)理性看待财富地位:21世纪的新倡导
        (四)批判金钱至上思想:由面向中学生到从小学生抓起
第三章 财富获取观
    第一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获取的主体
        二.财富获取的方式
        三.财富获取的原则
    第二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财富创造的途径: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勤劳致富
        二.财富获取的原则:从拒绝不劳而获到坚守诚信、道义
第四章 财富分配观
    第一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对平均主义分配观的赞扬逐渐消失
        二.对财富分配中阶级剥削现象的批判逐渐消失
第五章 财富使用观
    第一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积累水平
        二.财富使用主体
        三.财富使用方式
    第二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利他的财富使用观:重视程度增强
        二.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一致认同
        三.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从重视到不再重视
        四.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21世纪的新倡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教版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附录2 :人教版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后记

四、释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示货币的词语(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域外汉语书面语教材《言文对照北京纪闻》(1904)研究[D]. 孙祎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词义教学研究[D]. 王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D]. 晏飘.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备课中的运用[D]. 李春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D]. 郝佳方.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6]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编排及其教学研究[D]. 郑欣怡.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PISA视域下统编初中《语文》与《美国语文》阅读内容结构比较研究[D]. 刘颖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及教学研究[D]. 杨英杰.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9]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拓展性知识应用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D]. 孟冲. 河南大学, 2020(02)
  • [10]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D]. 孙留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中学语文课本中代表金钱的词语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