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弧菌的发现与实验研究

色素性弧菌的发现与实验研究

一、产色素河弧菌的发现及其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苑如,崔鸿鹏,李继东,孙栋,王春生,杨娟[1](2021)在《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沉积扰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大洋第48航次在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多金属结核区采集的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开展底栖细菌群落结构调查,共获得253 012条序列,分属于41个门、85个纲、189个目、261个科和322个属。其中,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分为γ-、α-和δ-三个亚群,分别占总序列条数的24.76%、20.21%和6.48%。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等类群的序列数和属种较丰富。对序列条数大于1%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析,共获得优势菌群23个目,包含6个优势科,10个优势属,其中,铁锰功能细菌占10.20%,主要来自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6.90%)、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1.80%)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1.00%)等,另外还存在参与氮和硫元素循环的种属。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结核区细菌主要涉及信号转导、蛋白转运、原核生物固碳、群体感应、能量转换、氨基酸和嘧啶代谢等功能。BC1826站位与其他站位相比,细菌多样性较低。结合沉积柱粒度分析结果,推测BC1826站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与沉积扰动有关,两者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与已有研究成果汇总对比发现,西太平洋结核区与东太平洋结核区的细菌群落组成结构有较大差异。

宁为民[2](2021)在《一株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凡纳对虾生长和肠道菌群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首先从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肠道分离和筛选具有几丁质酶活性的潜在益生菌;接着,在对一株目标菌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基础上,克隆表达其几丁质酶基因;最后通过养殖实验,评估目标菌株对凡纳对虾的生长和肠道菌群等影响。本文为几丁质降解菌在对虾养殖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选择培养基从湛江地区凡纳对虾肠道分离几丁质降解菌,并通过16S r DNA测序鉴定,根据胞外酶活性和对卤虫幼体安全性等测试筛选潜在益生菌株。结果显示,在初步鉴定的36株产几丁质酶细菌中,弧菌(Vibrio)最为优势,其次为气单胞菌(Aeromonas),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C923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C813均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较强几丁质酶活性等优点,可作为潜在的对虾益生菌株。2.通过Prometh ION平台对菌株C92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和分析;对C923几丁质酶基因A(chi A)和D(chi D)进行克隆表达,并对酶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923基因组大小为5.37 Mb,GC含量为43.34%,平均核苷酸同源性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se.piscicida)模式菌株相似度最高,并被鉴定为该种。C923基因组共编码4576个完整的CDS,其中包含10个几丁质降解相关基因。克隆表达的chi A和chi D序列分别有2484 bp和3036 bp,编码蛋白大小分别为108 k Da和129 k Da,均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3.自制分别含0%、4%和8%的几丁质配合饲料,通过8周养殖实验研究假交替单胞菌C923与几丁质对凡纳对虾生长、酶活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加入几丁质和/或C923均能显着降低饲料系数,且4%几丁质添加组与C923添加组可显着提高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而4%几丁质与C923组合处理组的综合作用效果最佳。饲料中添加4%和8%的几丁质可分别显着提高对虾肝胰腺几丁质酶和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C923则能显着提高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连续8周添加4%几丁质或C923增加了各组对虾肠道菌群结构间的差异,其中,C923可显着提高假交替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4%几丁质组对虾肠道弧菌科丰度明显增加,但4%几丁质与C923组合使用时弧菌科丰度无显着变化。

夏与晴[3](2019)在《中药对环境中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养殖水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草药已部分取代了抗生素等化学药剂,在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发展等行业广泛应用。然而,关于中草药对多种病原菌的协同作用还没有系统的评价,同时中草药在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评价也尚不多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中草药及其联合用药配伍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从水生生物分离出来的五种细菌致病菌的影响作用,以及中草药对养殖水体环境中微生物组成和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与差异研究分析,旨在丰富中草药对鱼类循环水养殖生产中水体微生态方面研究成果,为中草药在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心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琼脂扩散法(纸片法)测定了夏枯草等25种中草药的性能功效,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菌效果较强的4种中草药对5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MIC)作用、及其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此5种致病菌进行了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研究。实验表明,25种中草药对该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乌梅、石榴皮、黄连、白头翁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对副溶血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黄连,对蜡样芽胞杆菌抑菌明显的是乌梅。试验结论,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对蜡样芽胞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石榴皮+白头翁;对荧光假单胞菌最佳抑菌的为乌梅+黄连组合、乌梅+白头翁组合;对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针对此五种致病菌,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为最佳抑菌中药配伍组合,其效果好于单一用药。同时研究了在乌梅、黄连中草药液影响下,可大大减少了弧菌和其他病原菌数量,对循环水养殖水中细菌群落影响较大。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循环水系统中水体的细菌16SrDNA V4区域进行扩增和测序。各样品OTU稀释曲线逐渐趋于平缓且覆盖率Good’s Coverage指数为99.9%,表明样品测序深度足够大,OTU数量接近实际情况。进而对基因序列进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聚类,并在OTU的基础上进行细菌群落组成分析。HTS获得6个样品(对照组、乌梅组和黄连组)有效序列条数共716470条,主要种属为弧菌属(Vibrio sp.)、海科贝特氏菌属(Obetia)、黏胶球形菌属(Lentisphaera)、海杆状菌属(Marinobacter)等。循环水系统内水体细菌群落组成丰富,细菌群落结构随中药提取液的加入而变化,水体内致病菌菌属演变优势微生物由对照组的弧菌属(36%)、黏胶球形菌属(10%)和Rubritalea(14%)演替为乌梅组的弧菌属(4%)、海科贝特氏菌属(25%)及海杆状菌属(7%);黄连组的弧菌属(2%)、海科贝特氏菌属(2%)及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78%)。乌梅作用下的水体OTU种类平均是141,黄连作用下的水体OTU种类平均是163。α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黄连组和乌梅组,其中Chao1指数对照组的均值是318.926,乌梅组是171.321,黄连组是201.484;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三组样品间细菌结构及丰度差异较大。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配伍的中草药对多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筛选出了最佳抑菌作用的配伍组合。以及乌梅与黄连提取液对养殖水体环境会产生显着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海水循环水系统的微生态水环境,为未来继续探索和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这些发现拓展了我们对水产养殖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认识。

乔玉宝[4](2018)在《海鞘来源的微生物的多样性与2株瘤海鞘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指出海鞘由于独特滤食的特性,使其体内蕴藏大量的微生物,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海洋天然产物最多的海洋动物之一,从中分离微生物也成为获取和应用海洋微生物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海鞘是海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也是海洋微生物的良好来源。研究表明,海洋生物的生物活性化合物部分来自其附生微生物,这意味着海鞘的相关微生物研究有可能找到新的生物活性化学物质。本研究对采自福建漳州东山岛海域的几种海鞘共附生微生物通过纯培养的方式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16S rRNA序列测定和种属归类。74株菌株经鉴定分为17个属,其中盐单胞菌(24)、铜绿假单胞菌(12)、弧菌(8)、希瓦氏菌(7)、摩根氏菌(4)、芽孢杆菌(3)、链霉菌(3)、葡萄球菌(2)、泛菌(2)、普罗维登斯菌(2)以及拟诺卡氏菌、兰奥尔菌、Glutamicibacter、肥杆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盐芽孢杆菌各一株。对其中一种星座短腹海鞘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样品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信息。测序共获得37911条序列,310个OTU;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深度足够;多样性指数Simpson值为0.373,Shannon值为2.494。样品共附生细菌分属于24个门,优势门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8.8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0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67%)、蓝藻门(Cyanobacteria,2.62%)、厚壁菌门(Firmicutes,1.79%)、柔膜菌门(Tenericutes,1.76%)、螺旋菌门(Spirochaetae,1.33%);分属于197个属,优势属有Ruegeria(60.83%)、SAR116clade科下未知属(3.27%)、Rhodococcus(2.40%)、Cyanobacteria纲下未知属(2.26%)、CandidatusHepatoplasma(1.76%)、PeM15目下未知属(1.61%)、Spirochaetaceae科下未分类属(1.33%)等10个。通过纯培养技术共分离获得15株可培养共附生菌,分属于8个属,分别为弧菌Vibrio(7株)、希瓦氏菌Shewanella(2株),以及Pseudomonas、Pseudovibrio、Thalassobius、Exiguobacterium、Flavobacterium、Thalassospira属各一株。分别对海鞘共附生真菌淡紫拟青霉FBZ-1和青霉BNG-1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菌株发酵,得到提取物浸膏。运用薄层层析、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HP-20大孔吸附树脂、MCI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Sephadex G-25凝胶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提取物进行高效快速地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手段(LC-TOF MS、1H-和13C-NMR、COSY、HSQC、HMBC、ROESY、UV等)和物理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29个结构,包括芳香胺、生物碱和二酮哌嗪类,分别为N-(2羟基苯乙基)乙酰胺,lumichrome,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β-咔啉,环(异亮氨酸-脯氨酸),环(亮氨酸-羟基脯氨酸),环(色氨酸-缬氨酸),环(亮氨酸-脯氨酸),环(苯丙氨酸-脯氨酸),环(异亮氨酸-丙氨酸),环(色氨酸-亮氨酸),苯乙胺,N-乙酰苯乙胺,吲哚乙胺,N-甲基色胺,N-(4-羟基)丁酰苯乙胺,对羟基苯乙胺,5,7,4-三羟基异黄酮,7,4-二羟基异黄酮,7,3,4-三羟基异黄酮,邻苯二甲酸异辛酯,2,4-N,N-dimethyl-lumichrome,3,4-二氢-3-甲基-β-咔啉-1-酮,色氨酸,2-羟基-3-吲哚丙酸,环(缬氨酸-脯氨酸),环(亮氨酸-丙氨酸),环(苯丙氨酸-5-甲基-3,4-脱氢脯氨酸),环(色氨酸-天冬酰胺)。为了探索海鞘与其共附生生物之间代谢产物是否存在内在联系,通过对皱瘤海鞘与其共附生真菌FBZ-1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发现,微生物与其宿主的化合物存在相似的类型,其中以芳香胺类、咔啉和吲哚类生物碱为主。研究表明皱瘤海鞘的化学成分一部分来源于共附生微生物。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海鞘及其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发现其中可能含有的结构新颖的化学物质,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于敏[5](2013)在《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抑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环境中,可分为产色素或不产色素两大类,其中产色素菌株的显着特征是能够形成具有多种不同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如抗细菌、抗真菌、溶藻等活性。目前已从该属菌株中分离纯化出多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而对该属菌株基因组的分析也已成为研究其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产生机制及对不同海洋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该属菌株抑菌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型的有益菌制剂和海洋药物,从而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病害、生物污损及赤潮等的防治中。本论文分离纯化了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JG1所产生的多种抑菌物质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完成了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并对其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并形成生存优势的能力进行了阐释,为后续对该菌株及其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分离自健康大菱鲆养殖海水,对多个种属的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如弧菌属、芽孢杆菌属等。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JG1发酵液上清和菌体样品进行分步萃取,发现菌株JG1发酵液的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萃取样品及水层样品均具有抑菌活性。这表明JG1的抑菌物质中既含有某些小分子物质如脂类、糖类、色素类化合物,也包含有大分子蛋白类物质,这两类物质协同作用产生更好的抑菌效果。采用硫酸铵沉淀法、SDS-PAGE及电洗脱法对JG1的胞外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在SDS-PAGE中可见单一条带,且胶内活性检测表明该蛋白对鳗弧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将此抑菌蛋白经De novo测序得到的两条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菌株JG1的蛋白质组序列进行比对,获得其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全长,并将其命名为PfaP。PfaP蛋白共由694个氨基酸组成,理论分子量为77.0kDa,理论等电点为4.63,Signal P预测其不含有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faP蛋白与被囊假交替单胞菌(P. tunicata)D2的L-赖氨酸氧化酶AlpP具有58%的一致性,与地中海海洋单胞菌(Marinomonas mediterranea)MMB-1的抗微生物蛋白marinocine具有54%的一致性。由此推测PfaP蛋白为一种L-氨基酸氧化酶,其抑菌活性是由过氧化氢介导的,过氧化氢酶能够抑制其抑菌活性的产生。对PfaP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并分别与表达载体pET24a(+)、pET26b(+)、pET32a(+)、pBAD/Myc-HisB及pRSFDuet-1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pET24a(+)/PfaP、E. coli BL21/pET26b(+)/PfaP、E. coliBL21/pET32a(+)/PfaP、E. coli BL21/pBAD/Myc-HisB/PfaP以及E. coli BL21/pRSFDuet-1/PfaP,并在体外诱导表达。PfaP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异源表达,但可能由于在大肠杆菌中无法对该蛋白进行正确的翻译后修饰,其异源表达产物不能够形成有活性的成熟蛋白。菌株JG1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经多步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共分离得到5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单体小分子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反式桂皮酸(2)、6-溴吲哚-3-乙酸(3)、N-羟基苯并异恶唑酮(4)和2’-脱氧腺苷(5)。其中,仅带有一个溴原子的化合物3为黄褐色,稀释后呈鲜艳黄色,推测其为菌株JG1形成的一种色素分子,使菌落呈现金黄色。这5种小分子化合物对鳗弧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微量稀释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1.25、0.25、0.25和5mg/ml。化合物3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范围也最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由此可见,色素分子与抑菌蛋白的协同作用使菌株JG1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这5种小分子化合物均首次发现能对海水养殖病原菌产生抑制活性。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JG1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及分析,共预测得到4913个基因,总长度为4,828,917bp,占基因组的87.71%。同时,在JG1基因组中发现预测的104个tRNA编码基因和4个rRNA操纵子。与已知基因组序列的被囊假交替单胞菌(P. tunicata)D2、游海假交替单胞菌(P. haloplanktis)TAC125、大西洋假交替单胞菌(P. atlantica)T6c、2株假交替单胞菌TW-7和SM9913的COG注释基因分布比较显示,菌株JG1中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转运和分解,氨基酸转运和代谢以及翻译、核糖体结构与起源的相关基因的丰度均为最高,与其能合成丰富的代谢产物的特征相一致。JG1中参与防御机制的基因丰度也较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对JG1基因组的分析,发现了参与合成5种抑菌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关基因,并预测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在JG1中的代谢途径,而抑菌蛋白PfaP也参与了抑菌小分子物质6-溴吲哚-3-乙酸的生物合成过程,进一步表明JG1中的各种抑菌机制是紧密联系的。在JG1的基因组中还发现有大量的多肽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编码基因,几丁质酶、密度感应信号分子降解酶等与抗微生物相关的编码基因,以及对氧化压力的抵抗、重金属的抵抗、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抵抗的相关基因,表明JG1既能够形成多种拮抗机制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从而适应多变的海洋环境,在微生物群落中形成生长优势。

张敏[6](2011)在《蛭弧菌YT1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型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土壤和植物根际等环境,可穿入宿主细菌的细胞壁并在其内繁殖,最终造成宿主细菌裂解死亡。本试验采用DNB双层平板法并以嗜水气单胞菌做为宿主菌,从湖南河底泥样中筛选纯化分离到1株蛭弧菌(命名为YT1)。通过透射电镜观测,确定这株菌为杆状,菌体长度为1.42μm,菌体宽度为0.28μm,鞭毛长度约在3.28μm。并对所分离得到的YT1进行了16S rDNA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确定了YT1为嗜菌蛭弧菌。本研究表明了蛭弧菌YT1能够裂解这43株致病菌中的29株,总的裂解率为67.4%。其中对于试验菌株中的3株普罗威登斯菌属、5株沙门氏菌属、2株气单胞菌属,裂解率都达到了100%。对于5株斯瓦尼菌属,YT1的裂解率为60%;对于2株沙雷菌属,YT1的裂解率为50%;对于3株铜绿假单胞菌,YT1的裂解率为66.7%;对9株弧菌的裂解率为61.6%。以草鱼鱼片为试验材料,对照组只添加嗜水气单胞菌,实验组A、B中所添加的嗜水气单胞菌和蛭弧菌YT1的浓度分别为1:1和1:10,检测鱼片的pH值,YT1﹑嗜水气单胞菌及总细菌数的浓度变化。最终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鱼片保质期为6h,而涂抹了蛭弧菌YT1后,鱼片保质期延长到了12h。24h后,B组中嗜水气单胞菌和总的细菌数量均高于A组,这也说明蛭弧菌的浓度增加10倍后,鱼片的保质期并没有相应的延长。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的酶对PCR-DGGE结果的影响,为通过PCR-DGGE技术来研究蛭弧菌作对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范文辉[7](2005)在《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病原的鉴定及其免疫保护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于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入国内,之后在我国迅速形成工厂化大规模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接踵而至,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通过对2004年的黄海所病研室收录样品流行病调查发现了两种主要的细菌性疾病,依照外观症状,将它们称为出血症和溃疡症。这两种疾病死亡率高,常造成急性死亡。出血症的主要症状为早期体色变暗,平衡失调,不再摄食,少部分鱼还出现了在水中狂游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大面积出血,鳍条充血发红,严重时可溃烂,解剖可见肠胃空,肠壁严重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出现血斑,脾脏、肾脏肿大并稍微褪色。溃疡症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病灶部位出血、肌肉溃烂、眼球凸出等,解剖可见鳃丝贫血,肝脏充血,肾脏和胆囊肿大,肠壁充血并呈透明状,从出现发病症状起,大约一周后开始出现死亡。 从患出血症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菌MN,革兰氏阴性,弯或直短杆状,具极生单鞭毛,可运动,TSB培养基上菌落半透明。生理生化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该菌与L.anguillarum极其相似,进一步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显示MN菌与L.anguillarum自然聚类,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结果可将MN菌鉴定为L.anguillarum。用该菌感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其半数致死量LD50=1.49×105CFU/尾鱼。药敏试验表明菌必治、头孢氨噻肟、罗美沙星等多种药物对所分离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从患溃疡症状明显的病鱼中分离出优势菌并命名为H1,经人工感染证实H1即为引起本次养殖大菱鲆体表溃疡症的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揭示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呈短杆状,极生单鞭毛。综合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API 20NE与API 20E自动鉴定结果、16S rDNA同源性等方面的特性,确认H1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该菌对呋喃妥因、氯霉素、菌必治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哈维氏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常见致病菌,但作为养殖大菱鲆的病原菌属首次报道。 受免动物血清抗体效价是评价特异性免疫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抗体效价的高低通常显示了免疫的成败。用0.5%的福尔马林灭活L.anguillarum制备灭活疫苗,采用

龚良玉[8](2005)在《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生物、化学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针对目前东海海域赤潮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寻找有效而且对环境无害的控制赤潮的方法的迫切性,通过实验室模拟技术,聚焦于无毒易生物降解的天然代谢产物的抑藻活性、抑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抑藻作用的实验研究。首次开展了鼠李糖脂、吩嗪色素类细菌代谢产物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进行了抑藻海洋细菌的筛选并分析讨论了抑藻细菌的抑藻活性;在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抑藻作用及抑藻机理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几种新型绿色化学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东海有害赤潮的生物、化学方法防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资料、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1)、论文首次探讨了铜绿假单胞菌O-2-2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常见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灭杀”作用。并对鼠李糖脂的抑藻机理和选择性抑藻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①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首次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在较低浓度下(3.0~4.0mg·L-1),可以完全限制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以及东海常见硅藻赤潮生物—尖刺拟菱形藻和双突角毛藻的生长。当其浓度达到7.0~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时,可以完全限制东海常见硅藻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柔弱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此外,鼠李糖脂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进一步增大鼠李糖脂的用量,鼠李糖脂可迅速溶解藻细胞,表现出了“灭杀”赤潮生物的功效。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鼠李糖脂对青岛大扁藻等绿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非常微弱或不能持久,表明鼠李糖脂的抑藻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②鼠李糖脂胁迫下,赤潮藻细胞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表明,鼠李糖脂的抑藻(包括对赤潮生物生长的抑制和溶藻作用)机理为:具有亲水和

裘丹红,郑官增[9](2003)在《4株产色素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文中指出

李玉英[10](2003)在《蟹源拟态弧菌外毒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安徽省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疾病时有暴发与流行,其中由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引起的弧菌病是影响养蟹业最为常见、危害性较重的一种疾病,严重制约了养蟹业的发展。因此,加深对拟态弧菌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寻找切实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振兴水产养殖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实验室从发病河蟹体内分离鉴定到一株拟态弧菌(HX-4菌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为致病菌。本课题应用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外毒素的致病性、最佳产生条件、提取方法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致病机理和研制毒素疫苗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首先,应用动物试验测定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致病性、毒力和肠毒性。分别使用外毒素提取液和活菌体(3×108 CFU/mL)接种实验小鼠和河蟹,结果显示外毒素与菌体对实验动物均有致病性,致死率均为100%,但致死时间明显不同,前者为2h~10h,而后者为24h~36h。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外毒素对河蟹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40μg。兔皮肤蓝斑试验结果显示外毒素具有不耐热性肠毒素活性。这些均表明该菌产生的外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其次,对拟态弧菌HX-4菌株的最佳产毒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的种类、氯化钠浓度和初始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与培养方式等环境参数对细菌的产毒量均有明显影响,其最佳产毒条件是:采用初始pH 8.0,含0.5% NaCl的脑心浸液(BHI)培养基,28℃振荡培养36 h或静置需氧培养48 h。 再次,采用固体硫酸铵盐析法和层析技术建立了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提取方法。研究中对硫酸铵饱和度与离子交换层析洗脱缓冲液pH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为50%时,外毒素总蛋白得率较高,其溶血素和蛋白酶活性最强;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以使用洗脱缓冲液为pH 7.8,0.05 mol/L的Tris-HCl缓冲液经0~0.6 mol/L NaCl线性梯度洗脱后所得的外毒素蛋白得率最高,酶活性也最强。根据上述优化的最佳条件,细菌培养上清液依次进行5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平衡和洗脱液为0.3 mol/L NaCl的pH7.8,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每100毫升培养液可提取0.2mg外毒素。 进一步应用SDS-PAGE电泳和指示凝胶技术测定了外毒素的分子量和活性酶成份,并对指示凝胶技术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外毒素的最佳电泳上样量为3μL,电泳后用2.5% Tritox-100去除SDS,分别以含0.5%酪蛋白的 0.8%琼脂糖平板、含 0.4%明胶的 0.8%琼脂糖平板和含 1%兔红细胞的 0.8%琼脂糖平板作指示,移位消化 1.0 h,再用考马斯亮蓝 R-250染色,在蓝色(酪蛋白酶和明胶酶)或暗红色(溶血素)背景下均可见到较清晰的3条无色透明带,表明外毒素含有 3种活性蛋白成份,它们分子量分别为 154KD、143 KD和 117 KD,均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和溶血素活性。 最后,采用酶活性试验和细胞毒试验等对外毒素的酶活性、稳定性和细胞毒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测定。琼脂平板扩散法和试管法测定外毒素酶活性的结果显示该菌外毒素具有较强的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溶血素和卵磷脂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次之,不具有血浆凝固酶、脂酶和 DNase酶活性。微量板法测定外毒素溶血谱及溶血价的结果显示外毒素能溶解鼠、兔和鲫等8种动物及人的红细胞,溶血价在 1:2—l:1024之间,但对鹅和猪的红细胞无溶血作用,表明外毒素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具有选择性。稳定性试验结果逢示该菌外毒素经 100℃处理 lmin酶活性丧失;于-20oC、4oC和 25C保存 1个月,除几丁质酶活性丧失外,其它酶活性略有降低:胰酶、乙二胺四乙酸及二硫苏糖醇抑制剂对外毒素酶活性作用不明显;除Znk和Fe卜两种离子外,CaZ\BaZ”和*”二价金属阳离子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表明除热外,其它环境因素改变对其活性影响不大。细胞微量板法检测外毒素细胞毒性结果显示接毒后 lh即产生细胞病变,24h后病变细胞聚集成葡萄状,大部分细胞脱落,其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S*为 0.025 pg,表明外毒素对 HEp上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综上所述,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含有3种蛋白成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 154 KD、143 KD和 117 KD。外毒素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溶血素、卵磷脂酶和几丁质酶等多种毒性酶活性、细胞毒性、不耐热肠毒性、致死性及相对稳定性。

二、产色素河弧菌的发现及其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色素河弧菌的发现及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沉积扰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DNA提取和PCR扩增
    1.3 16S rRNA产物纯化和高通量测序
    1.4 细菌多样性分析
    1.5 功能预测分析
    1.6 有机碳及粒度分析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沉积环境特征
    2.2 细菌序列数与OTU 数量
    2.3 多样性指数
    2.4 细菌群落结构
    2.5 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3 讨论
    3.1 东、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3.2 细菌功能类群
    3.3 沉积扰动对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 结论

(2)一株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凡纳对虾生长和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几丁质概述
        1.1.1 几丁质介绍
        1.1.2 几丁质结构及降解方法
    1.2 几丁质酶(chtinase)概述
        1.2.1 几丁质酶来源及理化特性
        1.2.2 几丁质酶的分类
        1.2.3 几丁质酶基因及结构功能
        1.2.4 几丁质降解菌
        1.2.5 几丁质酶的应用
    1.3 益生菌的筛选
        1.3.1 益生菌的定义
        1.3.2 益生菌的标准及筛选
        1.3.3 水产益生菌的应用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凡纳对虾肠道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对虾肠道产几丁质酶菌株分离
        2.2.3 菌株鉴定
        2.2.4 溶血性及胞外酶活性检测
        2.2.5 抗生素敏感性
        2.2.6 卤虫幼体试验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产几丁质酶细菌分离鉴定
        2.3.2 菌株酶活性检测结果
        2.3.3 药敏结果
        2.3.4 卤虫幼体安全性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假交替单胞菌 C923 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表达
    3.1 前言
    3.2 材料及方法
        3.2.1 菌株和培养基
        3.2.2 基因组DNA提取和测序
        3.2.3 基因组组装注释与分析
        3.2.4 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3.2.5 重组蛋白的诱导和表达
        3.2.6 几丁质酶基因结构分析及酶结构同源建模
    3.3 结果
        3.3.1 C923 基因组测序组装信息
        3.3.2 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NI)分析
        3.3.3 比较基因组圈图
        3.3.4 chi A与 chi D基因克隆表达
        3.3.5 SDS-PAGE电泳
        3.3.6 chi A和 chi D结构分析
        3.3.7 Chi A和 Chi D蛋白三维模型
    3.4 讨论
        3.4.1 C923 基因组特征
        3.4.2 C923 几丁质酶基因结构分析
    3.5 小结
4 C923 对凡纳对虾的生长、酶活力及肠道菌群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培养基
        4.2.2 C923 细胞菌液制备
        4.2.3 试验饲料制作
        4.2.4 对虾养殖试验
        4.2.5 样品采集及生长指标测定
        4.2.6 酶活力测定
        4.2.7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4.2.8 肠道菌群基因组提取及PCR扩增
        4.2.9 高通量测序和测序数据分析
        4.2.10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生长指标
        4.3.2 血清免疫酶活力
        4.3.3 肝胰腺酶活力
        4.3.4 肝胰腺几丁质酶活力
        4.3.5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4.3.6 几丁质及C923 对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影响
    4.4 讨论
        4.4.1 几丁质及C923 对凡纳对虾生长和酶活力的影响
        4.4.2 几丁质和C923 对凡纳对虾肠道菌群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中药对环境中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养殖水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1.2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五种致病菌概述
        1.2.1 嗜水气单胞菌
        1.2.2 副溶血弧菌
        1.2.3 蜡样芽胞杆菌
        1.2.4 假单胞菌
        1.2.5 弗氏柠檬酸杆菌
    1.3 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防治
    1.4 水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现状
    1.5 中草药抑菌机制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和创新性
第二章 对鱼类致病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初步筛选
    2.1 材料及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中草药提取液制备
        2.1.3 致病菌菌液与药敏片制备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草药初筛结果
        2.2.2 单一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中草药联合用药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中草药提取液制备
        3.1.3 致病菌菌液制备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联合用药最低抑菌浓度(MIC)
    3.3 讨论
第四章 中草药对集约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与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中草药提取液制备
        4.1.3 样品采集及细菌总数
        4.1.4 DNA提取HTS测序
        4.1.5 数据处理
        4.1.6 种群结构的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养殖水体中弧菌总数和细菌总数变化
        4.2.2 OTUs分析和物种注释
        4.2.3 养殖水体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2.4 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4.2.5 养殖水体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海鞘来源的微生物的多样性与2株瘤海鞘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海鞘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和2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1 海鞘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1.2 淡紫拟青霉的研究概况
    1.3 青霉的研究概况
    1.4 结论与展望
第二章 东山产海鞘来源的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纯培养菌株的鉴定
        2.2.2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淡紫拟青霉FBZ-1和青霉BNG-1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培养基
        3.1.2 仪器
    3.2 方法
        3.2.1 菌株FBZ-1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研究
        3.2.2 菌株BNG-1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研究
    3.3 结果分析
        3.3.1 真菌FBZ-1、BNG-1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3.3.2 结果讨论
第四章 皱瘤海鞘与其共附生真菌FBZ-1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与填料
    4.2 方法
        4.2.1 干燥粉碎
        4.2.2 甲醇浸提
        4.2.3 化学部位提取分离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皱瘤海鞘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4.3.2 结果讨论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5.1 结果讨论
    5.2 后期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
    附录二 化合物谱图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抑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假交替单胞菌概述
        1.1 假交替单胞菌的一般特征
        1.2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的一般特征
        1.3 假交替单胞菌的生态学研究意义
        1.3.1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
        1.3.2 形成生物被膜防止污损的发生
        1.3.3 赤潮的防治
    2 假交替单胞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
        2.1 小分子活性物质
        2.1.1 卤化的小分子活性物质
        2.1.2 非卤化的小分子活性物质
        2.2 大分子活性物质
    3 假交替单胞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3.1 被囊假交替单胞菌 D2 的全基因组分析
        3.1.1 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3.1.2 对表面的粘附及生物被膜的形成
        3.1.3 对环境压力的感知
        3.1.4 营养的获取
        3.1.5 对多种真核生物表面多聚物的降解
        3.2 游海假交替单胞菌 TAC125 的全基因组分析
        3.2.1 基因组结构
        3.2.2 蛋白质组的一般特征
        3.2.3 代谢特征
        3.2.4 对氧的反应
        3.3 假交替单胞菌 SM9913 的全基因组分析
        3.3.1 基因组的一般特征
        3.3.2 转座元件
        3.3.3 对活性氧的敏感性
        3.3.4 对药物及重金属的抵抗能力
        3.3.5 鞭毛和运动性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抑菌活性检测及抑菌组分分析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 JG1 抑菌谱的测定
        2.2 有机溶剂萃取法对菌株 JG1 抑菌活性组分的分析
        2.3 不同培养时间对菌株 JG1 胞外抑菌蛋白的影响
        2.3.1 不同培养时间 JG1 胞外产物的制备
        2.3.2 不同培养时间 JG1 胞外产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菌株 JG1 对不同菌株的抑菌谱
        3.2 菌株 JG1 抑菌活性组分分析
        3.3 不同培养时间对菌株 JG1 胞外抑菌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胞外抑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序列分析及重组表达研究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菌株及质粒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 JG1 胞外产物的提取
        2.2 分步硫酸铵沉淀法对菌株 JG1 的胞外蛋白的初步纯化
        2.2.1 分步硫酸铵沉淀法
        2.2.2 Bradford 法测定蛋白含量
        2.2.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
        2.2.4 各部分胞外产物抑菌活性检测
        2.3 菌株 JG1 胞外蛋白的 SDS-PAGE 及胶内活性检测
        2.3.1 胞外蛋白的 SDS-PAGE 检测
        2.3.2 胶内活性检测
        2.4 电洗脱法对菌株 JG1 抑菌蛋白的纯化及活性检测
        2.4.1 电洗脱仪 Model 422 Electro-Eluter (Bio-Rad)的组装
        2.4.2 电洗脱法对菌株 JG1 抑菌蛋白的纯化
        2.4.3 纯化后抑菌蛋白的 SDS-PAGE 检测及胶内活性检测
        2.5 对菌株 JG1 抑菌蛋白的 De novo 测序
        2.6 菌株 JG1 抑菌蛋白的序列分析
        2.7 菌株 JG1 抑菌蛋白在大肠杆菌 BL21 中的重组表达
        2.7.1 菌株 JG1 抑菌蛋白的克隆及 pET 系列表达质粒的构建
        2.7.2 表达质粒 pBAD/Myc-HisB 及 pRSFDuet-1 对抑菌蛋白 PfaP 的重组表达
        2.7.3 菌株 JG1 抑菌蛋白的诱导表达、活性检测及 SDS-PAGE
        2.7.4 重组表达抑菌蛋白的纯化、活性检测及 SDS-PAGE
        2.8 过氧化氢酶对菌株 JG1 抑菌蛋白活性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分步硫酸铵沉淀法对菌株 JG1 的胞外蛋白的初步纯化
        3.2 菌株 JG1 胞外蛋白的 SDS-PAGE 及胶内活性检测
        3.3 纯化后抑菌蛋白的 SDS-PAGE 及胶内活性检测
        3.4 抑菌蛋白的 De novo 测序及序列分析
        3.5 菌株 JG1 抑菌蛋白在大肠杆菌 BL21 中的重组表达
        3.5.1 抑菌蛋白 PfaP 的重组表达及活性检测
        3.5.2 重组表达的抑菌蛋白的纯化、活性检测及 SDS-PAGE
        3.6 过氧化氢酶对菌株 JG1 抑菌蛋白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抑菌蛋白 PfaP 的 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预测
        4.2 抑菌蛋白 PfaP 的外源重组表达
第四章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抑菌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 JG1 发酵液的制备及乙酸乙酯萃取法对小分子化合物的粗提
        2.2 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测定
        2.3 小分子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2.3.1 TLC 板生物自显影法
        2.3.2 微量液体法
        2.3.3 TLC 板生物自显影法对化合物 1-5 抑菌谱的测定
        2.4 小分子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4.1 纸片法
        2.4.2 微量稀释法
    3 实验结果
        3.1 抑菌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3.1.1 初步分离的 12 组分的抑菌活性检测
        3.1.2 十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3.2 抑菌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检测
        3.2.1 小分子化合物抑菌活性检测
        3.2.2 微量液体法对化合物 1-5 抑菌活性的检测
        3.2.3 化合物 1-5 抑菌谱的测定
        3.3 小分子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3.3.1 纸片法对小分子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3.3.2 微量稀释法对小分子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4 讨论
第五章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 JG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2 菌株 JG1 基因组 DNA 的质量检测
        2.3 菌株 JG1 基因组测序、组装及基因功能预测
        2.4 菌株 JG1 基因组序列分析
        2.5 菌株 JG1 密度感应系统信号分子(AHL)的检测
        2.5.1 双层平板法
        2.5.2 琼脂扩散法
        2.6 菌株 JG1 密度感应淬灭活性的检测
        2.6.1 液体法
        2.6.2 平板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菌株 JG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3.2 菌株 JG1 基因组的一般特征及与其他假交替单胞菌基因组的比较
        3.3 参与抑菌物质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
        3.3.1 抑菌蛋白
        3.3.2 对羟基苯甲酸的生物合成
        3.3.3 反式桂皮酸的生物合成
        3.3.4 6-溴吲哚-3-乙酸的生物合成
        3.3.5 几丁质酶
        3.3.6 次级代谢产物相关基因
        3.4 菌株 JG1 密度感应系统及淬灭活性
        3.4.1 菌株 JG1 密度感应信号分子检测
        3.4.2 密度感应系统相关基因
        3.4.3 菌株 JG1 的密度感应淬灭活性及相关基因
        3.5 磷的获取及环境压力的适应
        3.5.1 磷的获取相关基因
        3.5.2 适应环境压力的相关基因
        3.6 运动性及分泌特征
        3.6.1 运动性相关基因
        3.6.2 分泌特性
        3.7 抗药性及转运系统
    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1 全文总结
    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溶液配方
致谢
个人简历
已发表的学术成果

(6)蛭弧菌YT1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蛭弧菌简介
        1.1.1 蛭弧菌的形态
        1.1.2 蛭弧菌的分布
        1.1.3 蛭弧菌的生活周期
        1.1.4 影响蛭弧菌生长的有关因素
        1.1.5 蛭弧菌的基因组
    1.2 蛭弧菌发展概况与应用前景
        1.2.1 蛭弧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潜在应用
        1.2.2 蛭弧菌在家禽养殖业中的潜在应用
        1.2.3 蛭弧菌在应用上的安全性
    1.3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因子
        1.3.1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1.3.2 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蛭弧菌的分离纯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剂
        2.2.3 培养基
        2.2.4 溶剂
        2.2.5 仪器和设备
    2.3 分离、纯化的方法
        2.3.1 蛭弧菌的筛选
        2.3.2 蛭弧菌的纯化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蛭弧菌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2.4.2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蛭弧菌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溶液
        3.2.3 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分离菌株的电镜观察鉴定
        3.3.2 分离菌株的PCR 鉴定
        3.3.3 PCR 产物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分离菌株的电镜观测结果
        3.4.2 YT1 的PCR 扩增
        3.4.3 16S rDNA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蛭弧菌的裂解谱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和设备
        4.2.1 实验菌株
        4.2.2 试剂
        4.2.3 培养基
        4.2.4 溶剂
        4.2.5 仪器
    4.3 试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总裂解谱统计结果
        4.4.2 YT1 对非弧菌的裂解情况
        4.4.3 YT1 对弧菌的裂解情况
        4.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蛭弧菌消除草鱼表面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培养基
        5.2.4 溶液
        5.2.5 仪器和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嗜水气单胞菌的OD-菌数标准曲线测定的
        5.3.2 测定蛭弧菌YT1 的OD-菌数标准曲线
        5.3.3 样品处理
        5.3.4 培养接种致病菌
        5.3.5 培养接种蛭弧菌YT1
        5.3.6 样品保存
        5.3.7 取样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嗜水气单胞菌的OD-菌数标准曲线
        5.4.2 蛭弧菌YT1 的OD-菌数标准曲线
        5.4.3 检测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的DNA 聚合酶对PCR-DGGE 结果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试剂与仪器
        6.2.1 试验菌株
        6.2.2 主要试剂
        6.2.3 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6.3.2 PCR 扩增
        6.3.3 PCR 产物的DGGE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总DNA 的提取及16S rDNA 的PCR 扩增
        6.4.2 PCR 产物的DGGE 电泳图谱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病原的鉴定及其免疫保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背景
        1.1 引言
        1.2 生物学特性
        1.3 养殖背景
    2 大菱鲆常见细菌性病原及疾病控制手段
        2.1 常见细菌性病原
        2.2 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养殖大菱鲆出血症病原的研究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
        1.2 试剂和仪器
        1.3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1.4 人工感染实验
        1.5 组织病理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病症状
        2.2 病原菌
        2.3 人工感染实验
        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3 讨论
    第二节 病原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1.2 病原菌的生理特征测定
        1.3 病原菌的生化特征测定
        1.4 病原菌16S rDNA序列测定
        1.5 病原菌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1.6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2.2 生理特征
        2.3 生化特征
        2.4 16S rDNA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序列测定
        2.5 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2.6 药物敏感实验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养殖大菱鲆溃疡症病原的研究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
        1.2 试剂和仪器
        1.3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1.4 人工感染实验
        1.5 组织病理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病症状
        2.2 病原菌
        2.3 感染实验
        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3 讨论
    第二节 病原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1.2 病原菌生理特征测定
        1.3 病原菌生化特征测定
        1.4 病原菌16S rDNA序列测定
        1.5 病原菌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1.6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2.2 生理生化特征
        2.3 16S rDNA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序列测定
        2.4 16S rDNA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5 药物敏感实验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养殖牙鲆出血症病原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原菌的分离及寄生虫镜检
        1.3 病原菌的人工感染试验
        1.4 病原菌的电镜观察
        1.5 病原菌的药敏试验
        1.6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
        1.7 病原菌16S 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2 结果
        2.1 患病症状
        2.2 病原菌和寄生虫
        2.3 病原菌感染试验
        2.4 病原菌药敏试验
        2.5 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2.6 16S rDNA的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高辛标记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1.2 Listonella anguillarum灭活疫苗的制备
        1.3 抗血清的制备
        1.4 疫苗蛋白含量的测定
        1.5 地高辛标记疫苗
        1.6 地高辛标记疫苗产量的测定
        1.7 正交稀释试验
        1.8 牙鲆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1.9 地高辛标记抗原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的验证
        1.10 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
    2 结果
        2.1 疫苗蛋白含量
        2.2 地高辛标记疫苗的产量
        2.3 正交稀释试验
        2.4 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2.5 微量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Listonella anguillarum灭活疫苗对牙鲆免疫效果的研究
    第一节 Listonella anguillarum灭活疫苗对牙鲆特异性免疫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Listonella anguillarum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的制备
        1.3 免疫程序
        1.4 抗血清的制备
        1.5 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1.6 攻毒试验
        2 结果
        2.1 血清抗体效价
        2.2 疫苗的保护效果
        2.3 疫苗对试验鱼生长状况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Listonella anguillarum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样品的收集
        1.3 杀菌活力的测定
        1.4 血细胞吞噬活力
        1.5 溶菌活力
        1.6 呼吸爆发
        1.7 血清蛋白浓度
        2 结果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
致谢

(8)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生物、化学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赤潮的起因
    1.2 我国赤潮的发生及其危害
        1.2.1 我国赤潮发生状况
        1.2.2 我国赤潮发生的危害
    1.3 有害赤潮的防治研究进展
        1.3.1 有害赤潮发生的预防
        1.3.2 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概况
        1.3.2.1 赤潮治理的物理方法
        1.3.2.2 赤潮治理的化学方法
        1.3.2.3 赤潮治理的化学方法的改进
        1.3.2.4 赤潮灾害的生物防治
    1.4 细菌产吩嗪色素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简介及其在赤潮治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鼠李糖脂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2.1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产鼠李糖脂的制备与鉴定
        2.1.2.2 实验藻种的保存
        2.1.2.3 鼠李糖脂对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灭杀”作用实验
        2.1.2.4 鼠李糖脂对海洋微藻的生物毒性参数EC_(50)的求算
        2.1.2.5 鼠李糖脂作用下藻细胞的显微结构以及超微结构变化
        2.1.2.6 13种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对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和裸甲藻生长的影响及其“灭杀”作用
        2.2.1.1 鼠李糖脂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及其“灭杀”作用
        2.2.1.2 鼠李糖脂对裸甲藻生长的影响
        2.2.2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对东海常见硅藻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尖刺拟菱形藻等6种硅藻生长的影响
        2.2.3 细菌产鼠李糖脂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及其“灭杀”作用
        2.2.4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对青岛大扁藻、盐生杜氏藻和亚心形扁藻三种常见绿藻以及湛江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2.2.5 鼠李糖脂作用下赤潮生物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2.2.6 13种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结果(鼠李糖脂选择性抑藻作用机理初析)
    2.3 小结
第三章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吩嗪色素选择性抑制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铜绿假单胞菌O-2-2的培养
        3.1.2.2 铜绿假单胞菌O-2-2产色素类代谢产物的分离提纯
        3.1.2.3 铜绿假单胞菌O-2-2产色素类代谢产物的结构初析
        3.1.2.4 铜绿假单胞菌O-2-2产色素类代谢产物的抑藻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铜绿假单胞菌O-2-2产色素类代谢产物对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和裸甲藻生长的影响
        3.2.2 铜绿假单胞菌O-2-2产色素类代谢产物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3.2.3 铜绿假单胞菌O-2-2产色素类代谢产物对亚心形扁藻、盐生杜氏藻和青岛大扁藻三种绿藻以及湛江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3.2.4 抑藻物质的结构分析及其抑藻机理初探
    3.3 小结
第四章 抑藻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2.1 细菌来源
        4.1.2.2 抑藻细菌的筛选及其初步鉴定
        4.1.2.3 抑藻细菌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初筛海洋细菌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有效抑藻海洋细菌的筛选)
        4.2.2 不同起始密度的海洋细菌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4.2.3 各海洋细菌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4.2.4 不同海洋细菌对青岛大扁藻、盐生杜氏藻和湛江叉鞭金藻三种非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几种新型化学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2.1 烷基糖苷、烷基糖苷季铵盐及双十二烷基三甲基双季铵盐等化学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常见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灭杀”作用研究
        5.1.2.2 烷基糖苷及季铵盐类化学表面活性剂对浮游植物的生物毒性参数EC_(50)的求算
        5.1.2.3 烷基糖苷作用下藻细胞的显微结构以及超微结构变化
        5.1.2.4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各类化学表面活性剂选择性抑藻机理初探)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研究
        5.2.1.1 烷基糖苷对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及其“灭杀”作用
        5.2.1.2 烷基糖苷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及其“灭杀”作用
        5.2.1.3 烷基糖苷对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两种常见绿藻生长的影响
        5.2.2 烷基糖苷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APG-131)的抑藻活性研究
        5.2.2.1 APG-131对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裸甲藻生长的影响
        5.2.2.2 APG-131对东海常见硅藻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5.2.2.3 APG-131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5.2.2.4 APG-131对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两种常见绿藻生长的影响
        5.2.3 Gemini123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研究
        5.2.3.1 Gemimi1231对东海常见甲藻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裸甲藻生长的影响
        5.2.3.2 Gemini1231对东海常见硅藻赤潮生物一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5.2.3.3 Gemini1231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5.2.3.4 Gemini1231对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两种常见绿藻生长的影响
        5.2.4 化学表面活性剂抑藻机理初析
        5.2.5 化学表面活性剂选择性抑藻机理初析
        5.2.6 各化学表面活性剂用于防治有害赤潮的应用前景初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9)4株产色素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诊断血清
    1.3 标准菌株
    1.4 菌株鉴定及肠毒素测定参照《霍乱防治手册》[2]进行。
2 结果
    2.1 形态及生物学性状
    2.2 血清学试验
    2.3 噬菌体-生物分型
    2.4 家兔小肠肠段结扎试验
    2.5 药敏试验
3 讨论

(10)蟹源拟态弧菌外毒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文献综述 拟态弧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1 拟态弧菌的分类地位
    2 拟态弧菌的生物学性状
    3 拟态弧菌的流行病学
    4 拟态弧菌的毒力因子
    5 研究展望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菌株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动物红细胞及其悬液的配制
        1.4 主要培养基
        1.5 主要试剂
        1.6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方法
        1.7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细菌的复苏与纯化
        2.2 拟态弧菌HX-4菌株的致病性试验
        2.2.1 菌体对小鼠和河蟹的致病性试验
        2.2.2 粗提外毒素对小鼠和河蟹的致病性试验
        2.3 拟态弧菌HX-4菌株最佳产毒条件的优化
        2.3.1 培养基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2 培养温度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3 培养时间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4 培养基初始pH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5 溶解氧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6 培养基氯化钠浓度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7 蛋白酶活性测定
        2.3.8 溶血活性测定
        2.4 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提取
        2.4.1 最佳硫酸铵饱和度的选择
        2.4.2 离子交换层析洗脱缓冲液pH值的选择
        2.4.3 细菌外毒素的提取
        2.4.4 外毒素蛋白浓度测定
        2.5 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5.1 外毒素的酶活性测定
        2.5.2 外毒素的溶血谱及溶血价测定
        2.5.3 外毒素的稳定性测定
        2.5.4 外毒素的细胞毒性试验
        2.5.5 外毒素的致病性试验
        2.5.5.1 外毒素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2.5.5.2 外毒素对河蟹的致病性试验
        2.5.5.3 外毒素的肠毒性试验
        2.5.6 外毒素分子量的测定
        2.5.7 指示凝胶技术检测外毒素活性酶
        2.5.7.1 指示凝胶技术条件的优化
        2.5.7.2 指示凝胶技术检测外毒素活性酶
结果与分析
    1 拟态弧菌HX-4菌株的致病性
        1.1 菌体对小鼠和河蟹的致病性
        1.2 粗提外毒素对小鼠和河蟹的致病性
    2 拟态弧菌HX-4菌株最佳产毒条件的优化
        2.1 培养基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2 培养温度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3 培养时间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4 培养基初始pH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5 溶解氧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2.6 培养基氯化钠浓度对细菌产毒量的影响
    3 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提取
        3.1 最佳硫酸铵饱和度的选择
        3.2 离子交换层析洗脱缓冲液pH值的选择
        3.3 细菌外毒素的提取
    4 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4.1 外毒素的酶活性
        4.2 外毒素的稳定性
        4.3 外毒素的细胞毒性
        4.4 外毒素的致病性
        4.4.1 外毒素对小鼠的致病性
        4.4.2 外毒素对河蟹的致病性
        4.4.3 外毒素的肠毒性
        4.5 外毒素的分子量
        4.6 指示凝胶技术检测外毒素活性酶
        4.6.1 指示凝胶技术条件的优化
        4.6.2 指示凝胶技术检测外毒素活性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产色素河弧菌的发现及其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沉积扰动的响应[J]. 王苑如,崔鸿鹏,李继东,孙栋,王春生,杨娟. 海洋学研究, 2021(02)
  • [2]一株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凡纳对虾生长和肠道菌群影响[D]. 宁为民.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3]中药对环境中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养殖水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D]. 夏与晴.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4]海鞘来源的微生物的多样性与2株瘤海鞘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 乔玉宝.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5]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抑菌机理研究[D]. 于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6]蛭弧菌YT1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初步研究[D]. 张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病原的鉴定及其免疫保护的初步研究[D]. 范文辉.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8)
  • [8]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的生物、化学抑制作用研究[D]. 龚良玉.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8)
  • [9]4株产色素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J]. 裘丹红,郑官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05)
  • [10]蟹源拟态弧菌外毒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李玉英. 安徽农业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色素性弧菌的发现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