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务和职称的解释

关于职务和职称的解释

一、浅谈职位、头衔的口译(论文文献综述)

谷倩兮[1](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张玥[2](2021)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俄语版《中国通史》系列丛书由上百位俄罗斯汉学家编撰而成,共历时五年。此书集结了众多俄罗斯汉学家的心血与智慧,学术价值极高,兼具科学性与科普性。该系列丛书的问世有助于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更有助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在中俄交往日益密切的国际形势下,以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本国历史更具重要意义。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北宋政治史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该书第四卷第二部为历史类文本,主要讲述北宋时期的政治史,如官制、变法、科举、战争等。包括对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点评。翻译与分析该文本,有助于大众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的历史。此文首先对语料翻译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材料分析、资料查阅、时间计划、工具使用等。之后分析了翻译材料的文本特点,运用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这一理论进行了翻译案例分析;最后审视译本并对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为今后历史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的同时,也为其他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与方向。

刘志颖[3](2021)在《Barriers to Entry(Chapter 9)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此次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书籍为Paul Ross所着的Barriers to Entry,并从中节选第九章Reverse Angle作为翻译实践文本。本书属于商务类文本,以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实例,分析了文化背景、教育角度、思想方式等因素对人们所造成的影响,解决了在工作交流中凸显出来的文化冲突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以及语篇衔接这两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笔者运用了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针对语篇衔接问题,笔者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指称衔接、逻辑衔接以及词汇衔接,运用了省略法和还原法两种翻译策略。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旨在为商务类文本的翻译和研究提供一些可能的借鉴。

陈若曦[4](2021)在《汉英交传中的不当停顿现象及应对策略 ——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文中认为交替传译中的不当停顿现象削弱了译语的信息完整性与表达流畅性,造成听众理解障碍,译员自信心下降,应予以避免与克服。本文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通过对源语以及译语的转写、比对,选出了自己口译中不当停顿的15个典型案例。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分析探讨了案例中不当停顿的表现形式与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基于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之笔者的亲身经验,笔者将不当停顿定义为译员由于时间压力、因紧张感或未能透彻理解讲者本意的情形下,无意识地在不恰当的句构位置上停顿。本文将不当停顿分为无声不当停顿与有声不当停顿。有声不当停顿指译员出于无意识或者为争取时间出现的口头填充词、改口、重复和句子的错误启动等现象。笔者将导致不当停顿的原因总结为:听辨理解障碍、笔记有效性问题及译语表达不流畅。根据上述成因,笔者认为可以从扩大口译准备范围、提高主动听辨能力、完善笔记系统以及提升语言表达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减少口译中不当停顿的现象。希望本文总结的应对策略对遇到同样问题的汉英交传口译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吴虹,陈钰[5](2020)在《MTI翻译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2018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实习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实际操作型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翻译专业学位应运而生。根据MTI人才培养方案,实习阶段是从课堂走向实践中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文章根据个体实习经历,分析MTI学生实习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尝试从培养院校、实习单位、学生个人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赵雪[6](2020)在《首届金犀奖·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开幕式及第二届黄河动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耳语同传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愈发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动漫能够展现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软实力,以动漫为载体,有助于实现各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国动画近些年历经数次变革,从具有明显的艺术性、科技性、商业性过渡到多元化发展。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遗产,想要跻身国际潮流之中,博采众长。本次实践报告以2019年首届金犀奖·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开幕式和第二届黄河动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作为案例,受河南黑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委托,笔者全程参与开幕式,并为一名观众提供了耳语同传,开幕式中有多位演讲人讲话,涉及大量开封景点介绍,动漫项目以及动漫产业发展前景的介绍,专有名词和文化负载词较多,对译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样对相关口译活动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于是笔者将这两场开幕式的内容及耳语同传的实况进行转写以作为本篇翻译报告的语料。动漫节开幕式的翻译涉及大量动漫专业相关知识,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颇高的要求。此次实践以法国学者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的释意论为指导。释意理论的口译过程有三个:即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释意学派认为翻译的对象是交际意义而不是语言。理解的前提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环境。脱离语言外壳即思想形成的过程,口译员通过抓住原语的基本信息,脱离源语言外壳,根据译前相关知识的准备和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对语言和思维对翻译内容进行重新加工,然后表达出基本思想,符合口译的时效性特点。该实践报告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翻译项目的简要介绍,包括对于项目背景,委托人性质以及翻译任务的介绍。第二章描述翻译过程,其中包括个人译前准备、口译过程和译后评价。第三章则是采用案例分析,从省译法、增译法、合译法等方面分析口译过程中的输出语的有效性及其失误现象,并列出对应的理论指导,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第四章是对总体的翻译实践做一个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口译实践提供借鉴。通过此次口译实践,笔者深刻意识到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看到了自身的进步,希望本篇翻译报告能为动漫领域及开幕式相关的口译活动提供所需的借鉴,给所有口译学习者、尤其是和笔者存在相似问题的译者带来一些启发。

朱小涵[7](2020)在《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耳语同传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开幕。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文化盛宴。笔者有幸在此次开闭幕式上担任译员,将开闭幕式上富有民族气息的讲话与讲解口译给一位叫Rowena Chua的来自菲律宾的中国文化爱好者。此次的口译任务为中译英,形式为耳语同传,此报告将围绕本次耳语同传实践,对笔者口译的情况进行汇报与展现。本报告就此次实践,以德国功能派学者弗米尔的“目的论”为指导,分析了笔者在译前准备、口译过程、口译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和长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为了满足文本接受者或委托者的需要而进行的语际交流活动。译员在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思考所给出的译文是否能够符合文本接受者的需要,其次再选取一些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目的论”为原则对译文进行选择和传播,来实现交流的预期功能。本次耳语同传实践时长较长,涉及中国民族文化知识较广,因此要求笔者具有较高的专注度和较为丰富的民族知识储备。本次实践,笔者在“目的论”指导下采用了减译法、合译法、加注法、转换法、类比法以及释义法等口译方法,减译法、合译法解决了原文文本内容冗长,加重听者理解负担的问题;加注法、转换法、类比法和释义法解决了译文不便于听者的理解,无法达到让听者真正感受到原文含义、不能将译文达到最好的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在此口译实践中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运用了一系列口译方法,很好地完成了耳语同传任务,锻炼了自己的口译能力。在实践报告中,笔者侧重分析口译实践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将理解障碍和表达缺陷加以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期为今后的口译实践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王靖锋[8](2020)在《“第十六届世界高校联盟会议”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2019年11月19日至21日,译者作为三峡大学第十六届世界高校联盟会议志愿者,担任了为期三天的会场口译任务,口译内容文字化转写的字数达到一万字。实践过程中译者遇到的各种口译难点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的文化因素亦值得探讨。实践报告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ICC)为指导,从译前准备、口译情况到分析总结,对整个项目流程做了真实阐述。提出难点和分析难点是本文重点部分,前者指出译者在口译活动中遇到的四大突出难点:中国特色表达、行业术语、称谓,和说话人语言问题;后者针对这些难点,结合理论,进行了分门别类地分析,并提供具体的口译策略。实践报告也旨在提高今后口译实践的质量,并给类似的国际会议提供参考。

常文慧[9](2020)在《“新时代翻译的新挑战新作为”耳语同传报告》文中提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翻译在这一进程中功不可没。此次翻译项目的内容是黄友义老师于2019年4月22日在河南大学做的一场学术讲座,该讲座是黄友义老师结合他自身经历和翻译经验,站在翻译的角度,从翻译的内容、翻译的任务、翻译的作用、翻译的业态的变化等角度结合时代的变化,说明这些巨变给翻译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鼓励我们要敢于面对这些挑战,要有所作为,从而为做一名合格的译员做准备。笔者的委托人Sarah Grande来自美国,母语为英语;黄友义老师是中国人,他此次的讲座以中文为主。此报告将围绕此次耳语同传实践,对笔者翻译的情况进行汇报与展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译者,尤其是口译人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扎实的翻译理论、丰富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外,还应具备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储备和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此次口译实践是耳语同传,在此次同传过程中无论是听取还是传达,都是在瞬息之间完成,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处理庞大信息,因此在口译时既要听取准确又要将信息正确地表述出来,要尽力做到“意传”而又“迅达”。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它要求译者需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的语码切换状态,且交际双方都希望能连贯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迅速传递给对方。但是由于在语言不同的交际双方介入了一个传言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表达的连贯性和接收的快捷性。鉴于此,口译译员就要尽可能地做到捷达高效,这就要求译员要具有高超的即席应变能力和流利的现时表达能力。释意理论指出口译的过程是释意的过程,将口译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源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译语表达”。因此,在此次口译中我尽可能做到快速、准确,但由于无法做到字对字,所以在同传时我在释意理论指导下采取了省略、删减、概括、简译、转述、解释等翻译策略,以期能把讲座的重要信息、主要信息传达准确。笔者试着通过此次耳语同传实践,把两年研究生期间所学到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此次口译实践当中。在以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为代表的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本次同声传译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加深对释意学派理论的认知与应用,有针对性地找出同声传译中各个阶段失误的原因,并加强后期的翻译训练,以期为口译译员今后的口译实践工作积累些许经验。另外,系统地回顾与总结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理论成就与历史功绩,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国际口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将激励我们口译译员在未来的口译研究或口译实践工作中锐意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口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姚宇宣[10](2020)在《英汉交替传译中噪音的处理 ——哈佛大学《残疾与公民身份》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实践报告源语材料来自2018年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举办的残疾与公民身份座谈会。译员进行模拟英汉交替传译后,对口译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纳汇总。“噪音”是本篇口译实践报告主要研究的内容。口译中的“噪音”是指口译过程中干扰信息传递或使信息失真的因素,即在解码到编码两个过程之间出现的影响到译员的因素。笔者把本次口译实践中遇到的“噪音”分为三类,分别为:语义噪音、物理噪音和生理噪音。语义噪音是指发言人在词语和句子选择上,产生的混淆或干扰准确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因素;物理噪音是指因外部环境或设备原因,干扰准确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因素;生理噪音指发言人生理原因造成的干扰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因素。笔者对口译实践中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运用预测、联系上下文、对环境分析、增译、省译、解释性翻译、降低语言敏感程度、抓住关键词以及运用语音的意义补偿功能等口译策略来解决具体的“噪音”问题。笔者通过撰写本次英汉交替传译实践报告,研究交替传译中噪音的口译策略,希望这些口译策略能够对译员未来的口译实践以及其他译员今后的口译任务有所帮助。

二、浅谈职位、头衔的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职位、头衔的口译(论文提纲范文)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一、生平概要
    二、学术养成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二、罗声电在罗马
结论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2)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翻译过程描述
    1.1 译前准备
        1.1.1 译前语料分析
        1.1.2 译前文献查阅
    1.2 时间规划
    1.3 工具使用
    1.4 翻译质量控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翻译材料文本分析
    2.1 词汇特点分析
        2.1.1 历史类专有名词的使用
        2.1.2 主动形动词、副动词的使用
    2.2 句子特点分析
        2.2.1 复合句的使用
        2.2.2 带注释句子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3.1 词语的翻译策略
        3.1.1 历史类专有名词的翻译策略
        3.1.2 历史文化类词汇的词义选择
    3.2 句子的翻译策略
        3.2.1 复合句的翻译策略
        3.2.2 带注释句子的翻译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的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心得与体会
    4.2 翻译过程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与译文
    附录2:北宋历史类词汇术语表
致谢

(3)Barriers to Entry(Chapter 9)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和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第四节 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的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义信息的准确处理
        一、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二、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第二节 语篇的衔接
        一、指称衔接
        二、词汇衔接
        三、逻辑衔接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实践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4)汉英交传中的不当停顿现象及应对策略 ——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口译中的停顿
    第一节 口译中停顿的定义
    第二节 不当停顿的分类
        一、无声不当停顿
        二、有声不当停顿
第二章 “2019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IT新未来|5G与人工智能”模拟会议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描述
    第二节 译前准备
    第三节 案例中的不当停顿统计
第三章 模拟会议案例中不当停顿的现象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听辨理解困难导致的不当停顿
        一、高语域听辨困难
        二、专业术语和专题词汇听辨困难
    第二节 笔记有效性不足导致的不当停顿
        一、笔记显化源语逻辑不充分
        二、笔记前后不一致
    第三节 译语表达不流畅导致的不当停顿
        一、数字信息输出困难
        二、脱离语言外壳不到位
        三、译员心理素质不佳
第四章 不当停顿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扩大口译准备范围
    第二节 提高主动听辨能力
    第三节 完善笔记系统
    第四节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源语转写稿
附录二 译语转写稿

(5)MTI翻译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2018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实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业问题
    1. 专业术语的翻译
    2. 头衔和职称的翻译
    3.“套话”的翻译
二、职业问题
    1. 人力资源利用不当
    2. 翻译质量把控不足
    3. 资源循环利用不足
三、对策研究
    1. 办学单位:创新课程设置
    2. 实习单位:建立语料库
    3. 实习单位与办学单位合作
    4. 个人: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6)首届金犀奖·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开幕式及第二届黄河动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耳语同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
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项目介绍
        1.1 背景陈述
        1.2 委托方性质
        1.3 翻译任务分析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词汇表的制定
        2.1.2 特定词语的翻译
        2.1.3 口译翻译理论的准备
        2.1.4 听众分析
        2.1.5 其他准备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评价
    3 案例分析
        3.1 释意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
        3.1.1 省译法
        3.1.2 增译法
        3.1.3 改译法
        3.1.4 合译法
        3.2 口译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
        3.2.1 误译
        3.2.2 漏译
        3.2.3 难点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实践经验教训及反思总结
        4.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耳语同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
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口译任务来源
        1.2 口译资料简述
        1.3 口译项目意义
        1.4 委托方性质
        1.5 口译任务的具体要求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术语表的制定
        2.1.2 口译理论的准备
        2.1.3 口译方法的选定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评价
        2.3.1 可取之处
        2.3.2 不足之处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目的论指导下的口译方法
        3.1.1 减译法
        3.1.2 合译法
        3.1.3 加注法
        3.1.4 转换法
        3.1.5 类比法
        3.1.6 释义法
        3.2 口译实践中的其它问题
        3.2.1 错译
        3.2.2 漏译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回顾与思考
        4.2 启发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第十六届世界高校联盟会议”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项目介绍
    1.1 会议背景
    1.2 会议口译要求
    1.3 工作内容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资料准备
        2.1.1 已有资源利用
        2.1.2 会谈内容预判
        2.1.3 外宾背景了解
    2.2 译前交流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
    3.2 口译质量评估
第四章 口译难点
    4.1 中国特色表达
        4.1.1 成语
        4.1.2 政治词语
    4.2 专业术语
    4.3 称谓
    4.4 说话人语言难点
        4.4.1 口音
        4.4.2 语速
第五章 口译对策
    5.1 中国特色表达口译对策
        5.1.1 成语的对策
        5.1.2 政治词语的对策
    5.2 专业术语口译对策
    5.3 称谓口译对策
    5.4 说话人语言难点对策
        5.4.1 口音
        5.4.2 语速
第六章 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世界高校联盟会议开幕式口译转写
    世界高校联盟会议校长见面会口译转写

(9)“新时代翻译的新挑战新作为”耳语同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
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口译实践任务背景
        1.2 翻译项目意义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口译释意理论的发展状况
        2.1.2 翻译策略的选定
        2.2 口译过程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理解源语”在翻译中的体现
        3.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翻译中的体现
        3.3 “译语表达”在翻译中的体现
    4 译后总结
        4.1 译文内容评价
        4.2 口译过程中的失误和难点
        4.3 翻译实践回顾及相关思考
        4.4 对今后翻译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英汉交替传译中噪音的处理 ——哈佛大学《残疾与公民身份》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背景介绍
    1.2 语料特征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总结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语义噪音
        3.1.1 冗余造成的语义噪音
        3.1.2 简化造成的语义噪音
        3.1.3 跨文化噪音
    3.2 物理噪音
        3.2.1 现场设备造成的物理噪音
        3.2.2 物理距离造成的物理噪音
    3.3 生理噪音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实践情况总结
    4.2 意义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四、浅谈职位、头衔的口译(论文参考文献)

  •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张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Barriers to Entry(Chapter 9)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志颖.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汉英交传中的不当停顿现象及应对策略 ——以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为例[D]. 陈若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5]MTI翻译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2018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实习为例[J]. 吴虹,陈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5)
  • [6]首届金犀奖·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开幕式及第二届黄河动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耳语同传报告[D]. 赵雪. 河南大学, 2020(02)
  • [7]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耳语同传报告[D]. 朱小涵. 河南大学, 2020(02)
  • [8]“第十六届世界高校联盟会议”口译实践报告[D]. 王靖锋. 三峡大学, 2020(06)
  • [9]“新时代翻译的新挑战新作为”耳语同传报告[D]. 常文慧. 河南大学, 2020(02)
  • [10]英汉交替传译中噪音的处理 ——哈佛大学《残疾与公民身份》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D]. 姚宇宣.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关于职务和职称的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