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刑罚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

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刑罚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

一、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罪与罚》中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1](2020)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其一生都在致力于探索人的秘密,可以说,他在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小说中对于人性的刻画与追寻。因此,本论文将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为研究重点,着力探索其小说的魅力所在。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疯癫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疯癫理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三个部分。第一章,从个体自我矛盾的角度出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无论是变态心理还是双重人格,都是人的一种疯癫表现,并且在人的疯癫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自尊、幻想与疾病的因素,体现着人对于生存的一种抗争精神。第二章,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研究了处在男性霸权社会下的女性疯癫现象,另一方面研究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呈现出的疯癫现象,即人对性、金钱与权力的过度追求,导致自身不断地走向疯癫。第三章,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两类群体人物的疯癫现象,一类是有着宗教信仰的人,但随着宗教信仰的式微,他们获得了相对的心灵自由,不再虔诚地相信上帝,因此人性中很多卑劣的东西通过暴力与罪恶进行了表达;另一类是虚无主义者,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们的自由意志过度膨胀,导致社会上的自杀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他们的自由逐渐发展到了极端,认为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于是在社会上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恶劣的罪恶事件。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疯癫现象的价值与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剥去了人的层层伪装,揭示了人的畸形病态心理和人对自己非理性欲望的满足,将最真实的人性暴露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疯癫现象的描写,对后来的作家如梅列日科夫斯基、纪德和纳博科夫,产生了明显的创作影响,他们继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关人格分裂,心理冲突等艺术描写的手法,从而将小说中的“疯癫”现象进一步补充、发展与创新。

吴晓都[2](2019)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中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国19世纪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历来受到世界批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存在着对他思想立场与艺术特点阐释权的争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把他的作品看作是对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现实的尖锐批判,肯定这位作家的思想进步方面,同时也无情批判他的错误的社会救赎方案。而现代西方批评界却把他视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否定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立场,把他视为不偏不倚的社会思想众声喧哗的"客观记录者",以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奇、弗里德连杰尔和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论家们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明确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立场,笔下扭曲的社会生活与心灵是俄国资本主义病态社会的反映和产物,在此前提下高度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深化现实主义精神方面的艺术成就。

莫传玉[3](2019)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是近几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纳博科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荼毒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抹杀了人们的想象力,他所评析的艺术必定存在性象征,所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作家的儿时情结,是个庸俗、非理性、不懂美学的“维也纳巫医”。纳博科夫常在他的小说中以弗洛伊德理论为诙谐模仿对象,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多呈现性格执拗、极端处事、非常态化的心理特点,他的小说也因此被文学评论界评为“心理学小说”。本次研究试图结合作家的文体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家在访谈中有关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部分,从镜像“主-客体”理论、两性图腾、力比多能量等视角,以思辩性理论为主,实证性质性工具为辅,分析作者诙谐模仿精神分析的用意。通过对纳博科夫长篇小说运用澳洲公司所开发的质性研究软件Nvivo8.0编码归类,总结作者所着的小说里持有的心理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存在、时间、记忆、梦、性、爱情”这六项心理学主题。另外,作者所运用的文体技法也巧妙的将这六项主题融汇其中,使作品传递的思想更加多元。本次研究基于理论思辩的基础可知,作家的意识并非等同故事中“我”的意识。拉康学派的“镜象”理论充分在纳博科夫所塑造的双重“我”中得到证明;纳博科夫所持有的“双重世界”概念,也在每部小说的心理学主题上得到呈现。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工具比较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情结核心观,发现二者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深入分析可知纳博科夫文学所蕴藏的心理学思想分别有:存在主题:拉康的主-客体“镜象”理论成为纳博科夫“双重世界”观的基础,它所表现的游戏思维模式隐藏这样一条法则,即“主-客体”意识的所占比例与自我认知、行为、性格息息相关。时间主题:分别以实验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阐明时间存有两种特性。动态性时间与个体的有意注意、直接经验有关;静态性时间与个体意识所处的客体空间属性有关。记忆主题: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为基础,对于主体而言,个体意识流的运作与记忆属性有关;对于客体而言,记忆瞬间的储存模式与欲望下的功利主义有关。梦主题:以精神分析拉康“镜象”理论为基础,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为目标,阐述梦的产生机制,即主体意识与客体环境通过无目的的组织、重构,最后帮助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实现人类的社会属性,区别于自然界的动物属性。性主题:将精神分析、进化心理学作为依据,阐述主-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主体意识而言,自然造就个体适应群体的“性”繁衍法则;对于客体意识来说,性适配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两性关系的所属地位。爱情主题:继性章节理论为前提,分析主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作用,实乃“自私”的物质之爱;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功能,是伴有“利他”主义、情感、能量协调的精神之爱。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同结合而形成的意志之爱,则是纳博科夫最为称赞的崇高之爱。总结,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文学宗旨是具有“镜像”般的现象学,及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内省意识观意义,它们分别在“主体”与“客体”的意识中发挥作用。纳博科夫小说所隐藏的六个心理学主题思想,其理论分别涵盖了精神分析学、现象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作者所坚持的“双重世界”观,即“主-客体”的意识奠定基础,同时也预示作者所想表达的“棱镜”艺术意义。此次研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也为今后的文学诠释学提供借鉴,对今后研究纳博科夫文学、作家心理学思想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马千钤[4](2018)在《在幻想与现实中追求理想的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小说《一个荒唐人的梦》为个案研究》文中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幻想小说《一个荒唐人的梦》是作家社会理想、宗教理想、世界图景理想的集中表达。作家运用乌托邦文学的架构说出了自己的最高理想,而乌托邦精神的根基是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的,幻想和现实的结合给了理想一个走上舞台的机会,理想虽难以企及,但却是济世良药。俄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篇短小的作品中充分展现出来,高昂的理想主义色彩一扫地下室的阴暗,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光芒透过彼得堡冬季夜晚的寒冷和黑暗温暖了读者和作家本人。

闫新玲[5](2018)在《自由与信仰—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与纳博科夫《绝望》精神内核之比较》文中指出“自由与信仰”一直是人类精神维度的重要主题,也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纳博科夫所共同关注。作家表现出的“自由与信仰”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浅尝辄止或和睦共存,而是通过对双重人格在人性深处的投射,不仅揭示出“自由与信仰”时刻处于对峙状态,充满冲突与纠葛的紧张关系,而且将“自由与信仰”所引发的对个体存在意义方面的形而上的思考以及现代性精神危机的可怕后果一同显露出来。本论文运用新批评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以尼采、叔本华、萨特、弗洛姆、阿德勒等现代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的相关思想理论为依据,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纳博科夫的《绝望》为研究对象,在个体自由与信仰建构的形而上层面,分析、比较和挖掘作品《罪与罚》和《绝望》的内在意蕴,探索两位作者在追寻自由和信仰背后的灵魂归处。二位作者运用超人哲学塑造出不同类型的双重人形象,对个体的存在价值及拥有的权力进行不同的尝试与选择,将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和基督教信仰间的逻辑勾联于同一思想界面,在赋予主人公彻底与极端的自由性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自我归属,意在表达对“唯我论”彻底的否定,从而说明个体存在需要信仰的支撑。尽管二者作品中主人公对宗教信仰持不同态度,但其最终结局均肯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纳博科夫相信某种神性力量的存在,都强调了个体在面对苦难、罪恶时要汲取宗教精神,摆脱困境的理念,最终使某种超验性对个体人类精神方面的影响与帮助得以确认。本论文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的比较分析,得出富有新意的结论:《绝望》与《罪与罚》在精神层面既共通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对个体存在不断设问与解疑过程中,引领读者踏上属于自己灵魂皈依之路,为深处精神危机的当代人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吴起芳[6](2018)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梅尼普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1895-1975)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ПроблемыпоэтикиДостоевского,1963)中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形式,但这种体裁并不是前无古人的。他把体裁诗学与历史诗学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发现,陀氏体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梅尼普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了独特的再生和革新,他的创作带有明显的梅尼普体的特征,尤其是中短篇小说中重现和发展了这一体裁。本论文主要依据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相关理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中的梅尼普体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对梅尼普体的形成来源及其发展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说进行分析,结合文本总结出无所不包的笑、道德心理实验、时空穿插、体裁穿插四个典型的梅尼普体特征。继而深入挖掘和发现梅尼普体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理念之间的联系,陀氏借助梅尼普体的政论性、讽刺性传达自己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性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艺术价值的整体认识,深入理解陀氏创作体裁的独特性。

贾茹[7](2017)在《《罪与罚》中拉斯柯尼科夫的双重人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一部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是一部剖析罪犯内心世界的心理小说。《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尼科夫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形象,双重人格主要表现为人的内心信仰与理性追求之间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整个俄罗斯民族都面临着信仰动摇的考验,作者借双重人格表达自己对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担忧,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和谴责。首先,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为理论基础,分析家庭的贫穷和“超人理论”如何影响拉斯柯尼科夫的人格结构失去平衡,形成双重人格。其次,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分析拉斯柯尼科夫在同一时间和不同时间内的双重人格的行为表现,并结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梦境理论分析拉斯柯尼科夫的心理动态;最后,分别从索尼娅和拉斯柯尼科夫的角度分析拉斯柯尼科夫皈依宗教、人格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

李跃峰[8](2016)在《侠客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侠客艺术及美学是包含在古典华夏美学历史中经久不息的文化潜流。相对于华夏大历史而言,侠的审美、艺术及美学无疑是处于边缘地带,但它在历史中积累了重要、丰富的审美经验,至今依然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从侠诞生的周秦之变开始,侠就被定义为“以武犯禁”(韩非子)的社会角色。在民间性的江湖文化史中,侠客的存在千百年来却以隐性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华夏审美心灵世界的建构,但无论是秦汉到清以来的大陆农耕文明的主流文化模式、还是近代新文化运动所表征的近代中国民间文艺流变,以及在20世纪冷战与后冷战国际格局下的革命文艺风潮,对侠文化乃至侠客文艺的美学思考,在大部分时段内都是被压抑或处于有意或无意的忽略状态。但20世纪以降的民间小说、市民文学、乃至文革期间的“样板戏”等都无法回避潜藏在民间侠义审美传统中那种的深刻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学元素,那种在前现代漫长历史中养成的侠义人格心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美学受众。由于新的文化媒介的出现,当代侠客文艺更是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并显现出某种前沿性艺术特质和现代性文化的建构力量。这不仅源于好莱坞的艺术工业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失序后重建的剧烈变迁中,侠的文化实践及其思想形态都会以某种方式参与到新的文化与艺术精神的重构过程中,并显现为中国精神的指标性符号之一。20世纪的侠客文艺的演变似乎再现了他某种历史性生成机制,又一次成为当代最为耀眼的艺术门类之一。包括侠义文学、戏剧、武侠与以及演员个人命名的功夫电影,乃至网络虚拟空间的江湖话语和武侠游戏,玄幻、仙剑、穿越小说文本的流行等等,都在时代深处叙述着一种独特的无意识英雄崇拜和审美心理经验,具有无限延展的衍生文化形态,成为全球化时代华语世界可通约的艺术语言。由此也造就了侠客艺术的迅速嬗变,彰显了文化中国历史中另一条潜在的、延绵不绝的艺术线索并引起美学的自觉和反思。中西现当代艺术也恰恰在这里展开了对话与交融,在好莱坞的工业机制里诞生了与东方侠客艺术和美学特质有着某种类似性的功夫片。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文学,李小龙、成龙式的极具个体色彩的功夫电影在徐克、李安、张彻、吴镇宇等导演的推动下,将一种来自远古轴心时代的侠客美学模式穿越式的再造为一种大众艺术的影视美学,实现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传统媒介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动态的、跨媒介文化整合。那种来自历史的文化阐释力无疑深深影响了时代艺术的展开路径。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先秦社会侠客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基因序列,指出这种轴心时代诞生的初步理性化的周秦文明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侠客与侠义文化的开始形成也建基于此一历史基点,其文化之源甚至可以上溯到神话时代。虽然两汉以后侠的人格形态及文化被主流社会所压抑,但先秦士文化的养成和西周封建的解体为侠客的文化生成奠定了历史性根基。虽然汉武帝以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叙事中侠客的身影日渐星希,包括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社会文艺发展,都将其置于主流文化书写之外,只能以小传统模式长期居于华夏文化的边缘地带亦即民间江湖社会,成为亚文化边缘群体中闪光而游移的小传统。但关于侠客的艺术与美学思考在中国历史中却从未中断,尤其在民间江湖社会获得丰厚的沉淀,且历久弥新。本文第二部分意在更为深入地揭示古典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内涵,并梳理其内在结构,揭示其历史流变生成过程;同时也深度阐释了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亚文化传统一一江湖文化的关联。江湖不仅有侠客,而且还是传统中国游民社会的重要空间。但在先秦以来漫长的历史时空内,他们和各类民间亚文化群体、游民社会是被皇权庙堂社会压制或忽略的存在,但也是永不屈服的梁山泊好汉们的江湖所在。它漫长的年代里积淀出一种强大的亚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结构,侠义精神逐步为各民族、各阶层、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在悠久的文化实践中具有了一种文明的潜在动力机制、和隐性心理基因。江湖与庙堂的互动构成了文明内在的隐性文化潜流。尽管历史上华夏文明遭受了来自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江湖文化与草原文明的反复砥砺,但作为特定地域内一个相对隔绝的文明整体,借助先秦时代诞生的儒道文明的文化整合力量,由秦至清的天下秩序却能够克服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几乎所有危机。侠义文化的实践成为大转折时代普遍的社会选择,并逐步渗透到上层社会文化中,在汉魏以后的民间文化中诞生了唐传奇和游侠诗、边塞诗、江湖诗派、水浒戏、侠义文学等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学与侠义艺术题材。侠客的精神不断照亮古典文明高峰期的旷达与勇敢精神,成为华夏民族心理深度积淀和自我文化意识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将阐述近代在海洋文明冲击下侠客文艺历史与近代侠客美学的变迁。近代以来,尤其是晚清之际全球化变迁格局刺激了华夏精神的全面复苏,近代侠文化与美学意识的苏醒也是其一。近代以西方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介入使得华夏文明体固有的内在运行模式遭受根本性的挑战。正面的交锋失利,但东西边缘的对立与融合也悄然展开,侠文化的历史潜质再次得到发掘,由此而来的海洋与大陆文明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有晚明清初至民国以来的整个近代史,侠义精神成为抗击封建皇权专制和抵御外辱的重要武器,而与此相关的文化与艺术的变迁则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尤其是20世纪以来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兴起,已然改变了侠文化的传播与成长模式,把侠客文艺变为新时代的最具广泛性的大众艺术门类。第四部分重点阐释现代侠客艺术与美学在港台地区的兴起,并进而阐述了当代侠客美学的一般意义。近代随着大陆边缘脱离了天下庙堂核心秩序的约束,昔日位于大陆边缘的东南沿海如香港、澳门等,其底层民间社会有机会自我成长并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法权体系相结合。借助中国传统与地缘的力量,侠义文化变得逐步强大起来。美苏冷战和后冷战格局下的香港和近代形成的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民族文化共鸣,港澳地区作为历史上岭南文化余脉,其隐性江湖文化的抵抗基因天然地具有抵御殖民文化的抗争基因,侠客文化获得意外的成长空间。以粤语文化区为主体的边缘地带既脱离了传统庙堂的羁绊,也部分架空了外来“主流”(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并与革命话语产生交集。尽管是一种有待提高的民间形态,但这种传统民间自组织特色的江湖社会与文化已然空前强大发达,凭借历史传承和华人世界特定接受心理结构建立了现代性文化叙事空间。漂泊的城市游民、功夫英雄、侠义警匪片、古惑仔故事等小传统民间叙事以一种泛侠客文化符号出现于高度国际化的商业空间,成为民族的、喜闻乐见艺术形式,且逐步由非主流成为主流,从边缘走向中心。但如此的侠显然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而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更新,一定意义上也延续了五四精神启蒙之余脉,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自我反思意义。本文第五部分最后力图阐释侠客美学的当代意义,由于特定政治、文化、地理原因,作为一种成功的大众文化范式和艺术实践,侠客艺术与美学为20世纪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提供了走向现代性的独特启迪,在新时期文学思潮之外的开启了文化与艺术的现代性思考的新边疆。它延续了五四乃至由近代革命救亡而带来的启蒙之思,某种意义上也修复了20世纪因空前的人类暴力而分裂的华夏文明,成为21世纪“两岸三地”现代性艺术和思潮可通约的文化与艺术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再造了中国现代性文化的“一致性”并延伸到新的媒介文化领域。迪斯尼制作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和李安的《卧虎藏龙》这样的新媒介作品,成为好莱坞工业力量与中国的“侠时代”共舞,产生了奇妙的跨文化对话和文本融合,在拥有不同文明历史完整性的文化体系间相互交织,铸就了独特的现代华夏艺术奇观。无疑、近代全球化所导致的地缘政治结构变迁既引发了古典中国的解体,也引发20世纪以降中国雅俗文化的重构、中心与边缘文化的互动。这样的历史大幕远未终结,侠客艺术与江湖文化的再度兴起既表证着中国历史自身的逻辑,广义上也可视为近代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两大文明交织碰撞的继续,这种源自中国历史的抗争性文明力量在20世纪殖民地中国以及港、澳及世界华人圈中率先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之一,既具有抗衡殖民地文化的天然基因,也具有普适性文明基础,最终被西方主导的世界艺术市场所接纳,并再次将此类昔日边缘文化浪潮以主流的方式、反馈至海峡两岸的华人主体社会之中,绽放出某种本文所理解的后现代特色的文化奇观。如此的侠客艺术与美学几乎脱离了它历史上留给中国人的直观印象,他的艺术性存在不仅突破了传统儒释道的美学解释体系,也走出了20世纪与冷战相关联政治美学话语的框架,甚至成就某种后现代文本符号和可通约的世界语,具有了广义的世界性文化魅力。这种隐藏在小传统体系、源自先秦乃至更为遥远的中国历史中的艺术与文化密码显然存在着我们尚未思考的美学内涵。

董强[9](2013)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反思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就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不同的生态观。生态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随着生态危机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生态实践活动的拓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是围绕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等问题,从哲学角度所概括、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脉络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所以其生态思想的分期大致分为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和完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实践观、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主要内容有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了自然、环境,还包括人与社会;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并表现为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不在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身,而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在于科技、消费观念、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等,而在于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三个阶段。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有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理论的阐释、布哈林提出的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平衡论、H.T.弗罗洛夫把生态问题的本质定位为社会问题等。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绿化祖国”口号、“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内容上,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双层结构(实践的底层结构和社会的表层结构),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和表层构架作为逻辑展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主要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表层构架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和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因而,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和否弃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路径具有同一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批判理论与生态批判理论相结合,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维度、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维度和上层建筑的导向维度三个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维度中,生产力中人口因素、绿色科学、管理的生态化等,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具体路径。在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维度中,在静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通过对生态利益的共同性和冲突性分析,得出要实现共同的生态利益、就要消灭国家和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结论:要消灭私有制生产关系,就要消灭那种产生私有制的异化劳动和旧式分工;在动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通过建立生态利益调节机制,包括生产环节的生态成本控制机制,分配环节的生态补偿机制,交换环节的生态公平机制和消费环节的生态再生产机制,以实现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导向维度中,生态政治和生态文化对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是在坚持前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来理解的,它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和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的特征。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提供了思想的指南;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揭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从生态交往的角度分析了生态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解决方式,即:建立在普遍交往基础上的私有制生产方式变革。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这既是其内在理论逻辑的演进,又是现实生态危机的要求。在全球生态危机仍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越来越彰显出其理论的力量。

葛晓华[10](2011)在《铁凝与俄国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凝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女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为中国当代文坛贡献了一批丰富的艺术财富,形成了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学气质。“传统”源于铁凝对河北燕赵文化的汲取和孙犁等老一辈文学家的借鉴与学习,“现代”源于不断交融的世界文化对铁凝的影响,尤其是俄国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三位作家。本文拟从具体的影响事实和作品分析出发,对铁凝与俄国文学的关系作详细且合理的探讨。引言,梳理铁凝研究成果,阐述铁凝研究资料中铁凝与俄国文学关系研究的疏漏,论证铁凝创作与俄国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一章,从诗意人化的自然描写、纯净美丽的女性塑造、恬淡和谐的美学追求三方面论述屠格涅夫对铁凝诗化风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铁凝对屠格涅夫的创造和疏离。第二章,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入手探寻铁凝中后期创作转变。陀思妥耶夫斯基将铁凝引入人类灵魂的深处,展现了人类矛盾百出的情态,并为其提供了人类终极关怀的视野。艺术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现代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为铁凝记录现实社会提供了不同的艺术范本。第三章,探究铁凝创作和托尔斯泰的关系,阐述托尔斯泰的“忏悔”思想和“史诗”艺术对铁凝的影响。第四章,从时代、启蒙老师、铁凝自身三方面分析铁凝接受俄国文学,在创作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结语,肯定铁凝与俄国文学研究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重要意义,指出本文从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三位作家入手论述铁凝与俄国文学关系的片面之处。

二、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罪与罚》中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罪与罚》中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个体自我矛盾下的疯癫现象
    1.1 人格扭曲下的疯癫现象
        1.1.1 变态心理
        1.1.2 双重人格
    1.2 生存抗争下的疯癫现象
        1.2.1 自尊与疯癫
        1.2.2 幻想与疯癫
        1.2.3 疾病与疯癫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疯癫现象
    2.1 男性霸权下的女性疯癫
        2.1.1 情感式疯癫
        2.1.2 行为式疯癫
    2.2 主体价值选择下的疯癫
        2.2.1 爱情与疯癫
        2.2.2 金钱与疯癫
        2.2.3 权力与疯癫
第三章 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疯癫现象
    3.1 宗教信仰式微下的疯癫
    3.2 虚无主义者的疯癫
        3.2.1 自由意志的过度膨胀
        3.2.2 “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第四章 疯癫现象的价值与影响
    4.1 疯癫现象的价值
        4.1.1 体验价值
        4.1.2 审美(丑)价值
    4.2 疯癫现象的影响
        4.2.1 对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影响
        4.2.2 对纪德的影响
        4.2.3 对纳博科夫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马克思主义文论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文提纲范文)

一、聚焦陀思妥耶夫斯基批判对象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病态心理之辩证观照
三、积极评价陀氏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特殊贡献

(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博科夫的生平简介概况
    1.2 纳博科夫遗留的“心理”问题
    1.3 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4 本次研究如何展开
第二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文献综述
    2.1 国外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进展
    2.2 国内纳博科夫小说思想研究进展
        2.2.1 纳博科夫文学基础的翻译工作
        2.2.2 本次研究相关的评论工作
第三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透过作家写作技法发掘精神分析
    3.2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论证六项心理学主题
        3.2.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2 研究输出结果
第四章 存在主题
    4.1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动机
    4.2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方式
        4.2.1 纳博科夫的存在主义特征
        4.2.2 游戏中的二重世界: 纳博科夫的“存在”心理
    小结
第五章 时间主题
    5.1 纳博科夫的时间构造理论
        5.1.1 主体为主导的“意识”时间理论
        5.1.2 客体为主导的“空间”时间理论
    5.2 空间中“双重时间”的选择: 隐藏物种的“适应”法则
    小结
第六章 记忆主题
    6.1 隐藏在双重世界下的记忆心理学
        6.1.1 “记忆双重”系统: 客体静态记忆VS主体动态记忆
        6.1.2 弗洛伊德的“神奇书写板(蜡+胶片)”与纳博科夫的“双重记忆”
    6.2 记忆中的处世之道: 个体与集体的存在模式
    小结
第七章 梦主题
    7.1 纳博科夫“双重世界”下所编织的梦的构造
        7.1.1 主体“我”占主导意识的“性欲概念”梦
        7.1.2 客体为结构的“象征”梦实则是衡量“力比多”的好坏
    7.2 纳博科夫构造“双重梦”的意义
    小结
第八章 性主题
    8.1 从性的主体角度揭示“性适应”理论
        8.1.1 “图腾”禁忌:近亲之爱(乱伦)是最基础的性欲
        8.1.2 性压抑说,弗洛伊德成为男性“性解放”的代言人
        8.1.3 “享乐主义”的性:“力比多”能量的双重释放
        8.1.4 双亲“情结”源于个体无知的性体验之一
        8.1.5 集体无意识的性:弗洛伊德的“乌托邦王国”
    8.2 从性的客体角度揭示“性选择”理论
        8.2.1 生理意义上的性冲突:“繁衍器”的投资策略
        8.2.2 精神意义上的动力学:“过滤器”的能量配置
    小结
第九章 爱情主题
    9.1 主体为代表的物质之爱——理性的自恋
    9.2 客体为代表的精神之爱——非理性的他恋
        9.2.1 纯粹的情感之爱
        9.2.2 平等的精神之爱
    9.3 主客体的理性、非理性统一——不朽的意志之爱
    小结
第十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贡献
    10.1 创作的积极心理:不是抹灭外在,而是正视它的存在
    10.2 批判弗洛伊德心理:不完全否定,而是对“美”的解析不同
    10.3 肯定人本心理学:不单“双重世界”,更是“棱镜艺术”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后记

(5)自由与信仰—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与纳博科夫《绝望》精神内核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课题背景与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章节述要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罪与罚》与《绝望》精神内核比较的可能性
    第一节 建构于文本内共通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戏仿背后的不同精神旨归
第二章 双重人格的对峙与共存
    第一节 平凡与非凡间的人格较量
    第二节 藏匿于双重人格后的深层意味
第三章 折射于自由意志中的个体存在
    第一节 群氓主导意识下个体自由的反叛
    第二节 个体自由中的存在主义特征
第四章 灵魂归处的追寻
    第一节 形而上的彼岸世界
    第二节 灵魂的救赎与皈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梅尼普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巴赫金理论中的梅尼普体
    第一节 梅尼普体的形成与来源
        一、庄谐体的狂欢化内核
        二、苏格拉底对话的变体
    第二节 梅尼普体的发展
        一、梅尼普体的演变
        二、西方文学中的梅尼普体
        三、陀氏对梅尼普体的继承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陀氏中短篇小说中的梅尼普体特征
    第一节 无所不包的笑
        一、疯子、傻瓜与小丑式的笑
        二、笑的双重性
        三、笑的弱化
    第二节 道德心理实验
        一、《双重人格》:精神斗争下的分裂
        二、《温顺的女性》:死亡场景下的妄想
        三、《永久的丈夫》:背叛折磨下的扭曲
    第三节 时空穿插
        一、《豆粒》中坟墓内外的时空交错
        二、《一个荒唐人的梦》中的三重时空游历
    第四节 体裁穿插
        一、书信体裁的穿插
        二、诗体语言的穿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陀氏中短篇小说中的梅尼普体的功能
    第一节 政论性
        一、对社会问题的深度透视
        二、对永恒问题的哲性深思
    第二节 讽刺性
        一、喜剧性反讽
        二、讽刺性摹拟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罪与罚》中拉斯柯尼科夫的双重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拉斯柯尼科夫双重人格的形成原因
    2.1 家庭环境的影响
    2.2 “超人理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3章 拉斯柯尼科夫双重人格的表现
    3.1 拉斯柯尼科夫双重人格的行为表现
        3.1.1 在不同时间内的行为表现
        3.1.2 在同一时间内的行为表现
    3.2 拉斯柯尼科夫的心理活动分析
        3.2.1 拉斯柯尼科夫的异常心理
        3.2.2 拉斯柯尼科夫的无意识表现
        3.2.3 拉斯柯尼科夫的梦境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拉斯柯尼科夫人格由分裂走向统一
    4.1 索尼娅爱的感召
    4.2 拉斯柯尼科夫的宗教皈依之路
        4.2.1 “中介新娘”,倾听忏悔
        4.2.2 跪拜大地,悔过罪行
        4.2.3 承受苦难,救赎灵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例证来源
致谢

(8)侠客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周秦侠客的诞生
一、周秦文化的养成
    (一) 商周封建与中原文化圈的建立
    (二) 先秦文化的养成
    (三) 士的文化
二、周秦英雄史观与侠士的出场
    (一) 英雄与国家
    (二) 侠义英雄的出场
    (三) 侠客与周秦社会转型
三、先秦侠士与审美
    (一) 士阶层的崛起
    (二) 侠士的养成
    (三) 先秦侠义之美
    (四) 先秦侠客的历史局限
四、春秋侠客与周秦文化
    (一) 侠与儒、道、墨
    (二) 侠与法家
    (三) 周秦文明遗产与华夏美学 第二章 两汉至唐宋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侠客与江湖文化
    (一) 江湖释义
    (二) 中国历史的隐性结构:江湖——庙堂社会
二、侠客历史与文化变迁
    (一) 汉朝侠客与政治
    (二) 侠客的儒家化
    (三) 东汉侠客的重生与凋敝
三、汉朝的侠客美学
    (一) 司马迁开创了侠客美学
    (二) 司马迁侠客美学思想特点
    (三) 汉朝的终结与侠客美学的递进
四、魏晋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 魏晋文化与游侠诗的兴起
    (二) 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五、唐宋以来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 隋唐侠客文化与美学
    (二) 两宋的武林江湖 第三章 元、明、清侠客文化与美学
一、江湖与海洋的砥砺
    (一) 海洋与中国
    (二) 中国的海上侠客
    (三) 近代江湖与海洋
二、元、明、清文艺与侠客美学
    (一) 元代侠客文艺与美学
    (二) 明清侠义小说与侠客文化
    (三) 清代的侠义公案小说
三、近代侠客文化的美学反思
    (一) 近代世界与侠客文化变迁
    (二) 历史周期、侠文化和美学 第四章 现代侠客美学与“新武侠”反思
一、20世纪中国侠客与革命文艺
    (一) 庙堂与侠客
    (二) 百日维新与侠客
    (三) 辛亥革命与侠客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侠客精神
二、20世纪侠客文艺及港台新武侠的崛起
    (一) 民国初年的侠客文艺
    (二) 港台新武侠文艺的兴起
    (三) 金庸小说的美学魅力
    (四) 香港武侠电影对新武侠文化的影响
    (五) 多媒体艺术与侠客美学
三、侠客、骑士与武士
    (一) 侠客与骑士
    (二) 侠客与武士
    (三) 武功与决斗 第五章 侠客美学的意义
一、侠客美学内涵
    (一) 侠与美
    (二) 侠客美学分析
二、侠客美学及特质
    (一) 中国独特人文地理与历史的产物
    (二) 高扬个体性自由精神与抵抗意志
    (三) 推崇与仁义相结合的勇敢精神
    (四) 具有潜在的大众文化批判性
    (五) 主流审美文化的重要补充
    (六) 代表了一种普适性文明精神
三、当代侠客文化的反思和美学意义
    (一) 当代侠客文化的理性反思
    (二) 侠客文化与江湖亚文化
    (三) 当代侠客艺术与全球化
    (四) 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五、文章主要概念分析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萌芽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初步认识
        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反思
    第二节 形成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视角解读
        一、《手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视角解读
        二、《形态》等对人与自然关系审视的唯物史观视角
    第三节 完善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生态批判
        一、《资本论》从经济学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二、《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
        一、实践是自然观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一、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第三节 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
        一、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合理支配自然: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三个争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否具有一致性
第三章 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二、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第二节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继承
        二、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从“绿化祖国”口号到“环境保护”国策
        二、可持续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构架与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构架逻辑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起点
        二、双层构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展开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结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
        一、实践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二、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
        三、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表层构架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
        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
        三、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
        一、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
        二、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
        三、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意义
        一、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思想指南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路径
        一、绿色科技的发展与管理的生态化
        二、市场经济现实下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
        三、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危机的解决
结语 增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自觉与自信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铁凝与俄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铁凝与屠格涅夫
    第一节 诗意人化的自然描绘
    第二节 纯美澄净的女性塑造
    第三节 恬淡和谐的美学追求
第二章 铁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节 人类灵魂幽秘的拷问
    第二节 终极人文关怀的追寻
    第三节 现代现实主义的叙述
第三章 铁凝与托尔斯泰
    第一节 忏悔:灵魂救赎之路
    第二节 史诗:历史回望之途
第四章 铁凝接受俄国文学影响缘由
    第一节 氛围:持续的"俄国文学热"
    第二节 启蒙:徐光耀、孙犁的引导
    第三节 契合:艰难岁月的精神共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罪与罚》中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D]. 刘美. 济南大学, 2020(12)
  • [2]马克思主义文论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J]. 吴晓都. 学习与探索, 2019(10)
  • [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D]. 莫传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在幻想与现实中追求理想的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小说《一个荒唐人的梦》为个案研究[J]. 马千钤. 俄罗斯文艺, 2018(03)
  • [5]自由与信仰—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与纳博科夫《绝望》精神内核之比较[D]. 闫新玲.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6]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梅尼普体特征研究[D]. 吴起芳.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7]《罪与罚》中拉斯柯尼科夫的双重人格研究[D]. 贾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8]侠客美学研究[D]. 李跃峰. 武汉大学, 2016(06)
  •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 董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铁凝与俄国文学[D]. 葛晓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刑罚双重人格的心理现实主义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