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17例早期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肺出血17例早期观察与护理

一、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护理17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竹[1](2020)在《135例婴幼儿重症百日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分析重症百日咳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婴幼儿重症百日咳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阅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5例诊断为重症百日咳的患儿的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SPSS 26.0及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重症百日咳135例。其中≤6月患儿108例(80.0%),男女之比1.05:1,城市与农村之比2:1,全年散发,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有咳嗽病人接触史69例(51.1%)。未接种DTaP者111例(82.2%)。2.常见临床表现有痉挛样咳嗽97例(71.9%)、咳剧后呕吐24例(37.8%)、鸡鸣样回声39例(26.7%)、呼吸暂停27例(20.0%)、发热54例(40.0%)、惊厥19例(14.1%)。痉挛样咳嗽、咳剧后呕吐、发热多见于>3月龄组,呼吸暂停、发作性青紫、吐奶呛奶、心跳呼吸骤停多发于≤3月龄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基础疾病者40例(29.6%)。常见并发症包括重症肺炎115例(85.2%)、ARDS 12例(8.9%)、肺动脉高压17例(12.6%)、循环功能衰竭15例(11.1%)、百日咳脑病27例(20.0%)、低血糖8例(5.9%)、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3.0%)。循环功能衰竭、低血糖、肺出血、ARDS、肺动脉高压多见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儿外周血WBC计数中位数33.66×109/L。L≥0.6有61例(45.2%)。>3月龄组患儿WBC计数更高,死亡组该指标也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相关病原学检查提示单纯百日咳杆菌感染43例(31.9%),合并其它细菌感染69例(51.1%),病毒感染46例(34.1%),支原体衣原体感染4例(3.0%)。5.所有患儿均使用阿奇霉素抗感染。入住ICU后,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74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39例。行换血治疗16例。ECMO治疗2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出院110例(81.5%);死亡25例,病死率为18.5%。6.设置P<0.1,单因素分析提示循环功能衰竭、单纯PH、低血糖、肺出血、ARDS、肺动脉高压、高WBC计数、HFOV治疗、ECMO治疗、呼吸暂停、先心病合并PH、入院时心率、激素使用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行逐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到肺动脉高压、循环功能衰竭、WBC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重症百日咳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主要是≤6月龄的小婴儿容易受累。未进行DTaP免疫接种程序的患儿占多数。2.痉挛样咳嗽伴咳剧后呕吐等典型百日咳症状多见于3月龄以上患儿;而呼吸暂停、发作性青紫等不典型表现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患儿。3.重症百日咳患儿多合并细菌、病毒或其它病原感染。死亡组患儿多出现WBC增多、肺动脉高压、循环功能衰竭、肺出血、ARDS等。4.WBC增多,合并肺动脉高压、循环功能衰竭是重症百日咳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晓宇[2](2020)在《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s,EPI)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纵向分析2010~2019年间10来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科EPI和/或ELBWI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原因随时间的变化,横向分析2018~2019年多中心EPI和/或ELBWI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探讨制约EPI和/或ELBWI存活的瓶颈,为进一步提高EPI和/或ELBWI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入NICU的EPI和/或ELBWI的孕母特征、围产期信息、新生儿特征、救治信息、并发症情况及最终结局及死亡原因,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此部分患儿的相关病例资料,比较救治措施及结局随时间的变化,并划分为2010~2015及2016~2019两个阶段,分析比较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死亡时间及存活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变化;于2018年建立宁贝欣新生儿同质化协作研究平台(http://www.ningbx.com/index/login/login.html),32 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成立山东省新生儿协作网(Shandong neonatal network,SNN),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EPI和/或ELBWI病例资料,将死亡类型划分为全程积极治疗、重定向治疗及因社会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死亡3种类型,将全程积极治疗和重定向治疗归为救治无效死亡,对救治无效死亡进行死亡原因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危险因素分析,对放弃治疗死亡进行放弃原因的讨论,探讨制约EPI和/或ELBWI存活的瓶颈。结果1.单中心10年EPI和/或ELBWI救治结局分析:2010~2019年10年期间共有398例纳入本研究,总体存活率为66.1%,2012年存活率最低26.3%,2018年存活率最高为89.7%。第一阶段共141例纳入研究,第二阶段共257例纳入研究,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放弃治疗死亡率由24.8%将至6.2%。第一阶段救治无效死亡35例,死因顺位为RDS(n=10)、IVH(n=8)、败血症(n=5)、BPD(n=4)、重度窒息(n=4)、NEC(n=1)、发育极不成熟(n=1);第二阶段救治无效死亡33例,死因顺位为败血症(n=9)、RDS(n=7)、IVH(n=4)、BPD(n=4)、NEC(n=3)、发育极不成熟(n=3)、重度窒息(n=2)。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死生后早期的死亡明显减少。除了小胎龄、低出生体重、5分钟Apgar评分<7分,在2010~2015年,生后早期低血糖(OR=13.691,95%C1:1.259,148.840)、肺出血(OR=27.073,95%C1:2.011,364.42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2016~2019年,入院中重度低体温(OR=4.450,95%C1:1.676,11.818)、EOS(OR=2.535,95%C1:1.033,6.222)、肺出血(OR=4.450,95%C1:1.676,11.81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后两个阶段相比,第二阶段存活率及存活儿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增加,在对胎龄、SGA、性别进行校正之后,存活率仍显着增加(AOR=7.285,95%C1:7.235,12.533),3期及以上或需要治疗的RO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AOR=0.170,95%C1:0.051,0.565),而重度BPD、3期或需要治疗的NEC、3期以上IVH/PVL增加无统计学意义。2.多中心EPI和/或ELBWI救治结局分析:多中心共纳入EPI和/或ELBWI 772例,存活505例(65.4%),全程积极治疗后死亡102例(13.2%),重定向治疗后死亡36例(4.7%),救治无效死亡共138例(17.9%),放弃治疗后死亡129例(16.7%)。放弃治疗死亡患儿中,主要放弃治疗的原因主因为担心预后占73.1%,经济原因占15.6%。救治无效死亡的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败血症(n=38)、RDS(n=25)、IVH(n=23)、重度窒息(n=18)、NEC(n=14)、发育极不成熟(n=9)、BPD(n=7)。1日内的死亡多是由于RDS、重度窒息和发育极不成熟,2-7日内由败血症导致的死亡最多,其次为RDS和重度窒息,8-14日仍是由败血症导致死亡最多,其次为IVH;14-28日内NEC为死亡主要原因,≥29日主要是由BPD和IVH引起的死亡。除了较小胎龄、较低出生体重外,多胞胎(AOR=1.725,95%C1:1.079,2.758)、中重度低体温(AOR=1.593,95%C1:1.018,2.494)、EOS(AOR=1.912,95%C1;1.238,2.952)、新生儿肺出血(AOR=3.154,95%C1:1.805,5.513)、2-3期的NEC(AOR=4.145,95%C1:1.449,11.864)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505例存活者而言,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重度BPD、3级以上IVH/PVL、需手术的NEC、3期及以上或需要治疗的ROP分别为40例(7.9%)、40例(7.9%)、6例(1.2%)、44例(8.7%)。结论1.单中心10年数据显示,EPI和/或ELBWI的存活率尤其是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已接近国际水平,考虑与呼吸支持技术的改进以及诊疗流程的逐渐规范及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密切相关。2.2018~2019年山东省多中心EPI和/或ELBWI的救治成功率为78.5%,其中胎龄25周以上EPI的救治成功率已达65%以上;宫内感染、入院低体温等围产期因素是引发EPI和/或ELBWI救治无效死亡的主要因素。3.放弃治疗死亡与救治无效死亡占死亡构成比基本相当,救治信心不足、顾虑后遗症是家长决定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4.存活儿在住院期间的主要并发症仍有一定的发生率,需要重视该类人群的出院后随访,关注其长期健康发展。

付克功[3](2020)在《生后综合有效保温对新生儿体温及发病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出生前做好充分的保温准备及生后即刻开始的黄金1小时(Golden Hour)内对新生儿实施改良的综合保温措施后,观察改良保温措施,对足月儿及早产儿入院体温及各个系统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1.本研究所有病例,均随机选取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出生并在生后1小时内转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足月儿及早产儿。将自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采取原有简单的保温措施下出生的足月儿及早产儿各100例,定义为对照组。自2016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采用改良保温措施后,在新的综合有效保温方法下出生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各100例,定义为干预组。2.将改良保温前,对照组中足月儿100例和改良保温后的干预组足月儿100例组成足月儿组进行对比研究。将改良保温前,对照组中早产儿100例和改良保温后的干预组中早产儿100例组成早产儿组进行对比研究。3.统计和对比在综合有效保温措施实施前后两组足月儿及早产儿入院体温及各个系统发病率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和干预组入院体温对比:经过分析对比得出,经过综合改良保温措施后的干预组,低体温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足月儿95%vs 37%;早产儿98%vs 4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体体温分布情况如下:足月儿组:入院时体温<35℃(22%vs 5%),35~35.9℃(35%vs 10%),36.0℃~36.4℃(28%vs 22%),36.5℃~37.5℃(5%vs 63%),>37.5℃(0%vs 0%);早产儿组:入院时体温<35℃(48%vs 9%),35~35.9℃(33%vs 13%),36℃~36.4℃(17%vs27%),36.5℃~37.5℃(2%vs 51%),>37.5℃(0%vs 0%)。2.两组新生儿发病率的比较:足月儿在吸氧需求、新生儿湿肺、低血糖、1分钟及5分钟Apgar<7分、代谢性酸中毒等发病率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出生后心动过缓、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RDS、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胎便排出延迟、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方面,虽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本研究尚未得到统计学差异(P>0.05)。在新生儿硬肿、肺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的对比中,因两研究组中发病率均过低,病例数不足,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亦未见统计学差异。3.早产儿在呼吸系统方面,在吸氧需求、湿肺、呼吸暂停等疾病发病率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在消化系方面,比如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胎便排出延迟等的发病率,也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生后心动过缓、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1分钟及5分钟Apgar<7分、高胆红素血症、皮肤硬肿方面也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在吸入性肺炎、RDS、呼吸衰竭、颅内出血、电解质紊乱、血小板减少症、红细胞增多症、败血症等发病率虽然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本研究尚未发现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早产儿均未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肾功能衰竭、肺出血病例。故无法做统计学比较。4.在对照组中发现,所有上述呈现统计学意义的足月儿病例的入院体温,主要分布在<35℃状态,且在<35℃的入院体温组与>35℃的入院体温组大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照组中,所有上述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早产儿病例的入院体温,同样主要分布在<35℃状态。且在<35℃的入院体温组与>35℃的入院体温组大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后在综合有效保温措施处置下,能有效降低足月儿及早产儿的入院低体温发生率,同时对足月儿及早产儿各个系统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变化呈现出统计学差异,早产儿组的差异更为显着。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病例,大都发生在<35℃的入院体温状态。我们有必要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实施综合有效保温,尤其改善<35℃的入院低体温状态,以减少发病率。

刘淑可[4](2020)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t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联合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 NO)治疗在新生儿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8-01至2020-01-01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出生至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且胎龄>34周、体重>1500g;(2)经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24小时后效果不佳,仍有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儿;其中以CMV联合i NO患儿为对照组(16例,男:8例;女:8例),以HFOV联合i NO患儿为实验组(16例,男:10例;女:6例)。动态监测:(1)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及治疗后24小时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pired Oxygen,Fi O2)、经皮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 O2)、动脉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 CO2)、PH、乳酸(Lactic acid,Lac)和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a O2/Fi O2变化情况。(2)分别统计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长及i NO使用时长。两组样本均使用SPSS21.0软件对所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F检验进行比较,两种检验均以双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出生体重属于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形式描述,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出生体重的比较上P均>0.05,患儿日龄、性别及出生体重的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即患儿日龄、性别及出生体重不影响两组实验数据对比的结果。(2)实验组(HFOV联合i NO治疗)与对照组(CMV联合i NO治疗)中,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均采用t检验。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1)HFO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Pa O2较CMV联合i NO治疗明显上升、Pa CO2明显下降,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关于PH及Lac的数据结果显示P均>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患儿在进行HFO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较对照组OI明显下降、Pa O2/Fi O2明显升高,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长及i NO使用时长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对照组患儿CMV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分别与CM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血气指标进行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实验组患儿CMV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分别与HFOV联合i NO治疗2小时后、24小时后血气指标进行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HFOV联合i NO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2)HFOV联合i NO治疗也可明显缩短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长及i NO使用时长。

李明明[5](2019)在《团队合作结合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在肺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思考》文中认为目的针对肺出血新生儿,探讨临床应用团队合作结合危险因素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四年来我院收治的20例肺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取盲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分别给予团队合作结合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以及常规护理,对于临床效果进行思考探究。结果观察组的新生患儿心肺功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与护理前相比也远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患儿护理后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0.0%,远低于观察组的90.0%,P<0.05。结论对于肺出血新生儿,实施团队合作结合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很大程度上改善患儿的心肺功能,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杭慧麟[6](2018)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我院治疗肺出血的新生儿80例,将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种护理整体有效率及患儿所需住院治疗时间等,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作用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观察组所需住院治疗时间、肺出血症状消失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少(P<0.05)。结论落实预见性护理后,患儿的肺出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儿所需住院治疗时间等均得到有效控制,与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具有更为显着的作用效果,值得在治疗肺出血新生儿时选择使用。

林剑清[7](2018)在《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积极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肺出血患儿,密切监测新生儿各项体征,给予预防护理、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原发病及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结果治愈24例,好转自动出院2例,转院1例,死亡10例。结论对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

赵倩倩[8](2017)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早产儿中,目前一部分NRDS的治疗仍需要有创呼吸支持,但持续机械通气具有多种并发症,如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气压伤、容积伤、继发肺部感染,并有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ial pulmonary hypoplasia,BPD)的风险[1]。因此,最近几年来,NRDS患儿初始治疗越来越多的尝试应用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DuoPAP),然而初始行DuoPAP通气的患儿中约有半数因频发呼吸暂停[2],被迫再次应用机械通气,故本文通过应用DuoPAP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咖啡因治疗NRDS,希望降低无创通气的失败率,减少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因此,本研究共分析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3例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DuoPAP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DuoPAP治疗,评估两组的疗效,包括患儿入院0小时与24小时的血气分析指标,出现呼吸暂停的例数,无创通气失败需要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继发气胸、肺部感染的比例,以及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al hemorrhage,IVH)、脑室周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相关临床资料,以期得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更优方案。方法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自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6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为研究对象,NRDS诊断标准为:患儿生后不久出现呼吸急促,伴有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等呼吸困难表现,并呈进行性加重,且胸片显示存在NRDS[3]。入选标准:胎龄≥28周,患儿生后有自主呼吸,入院年龄小于12小时,诊断为NRDS,且给予经鼻导管、面罩或头罩吸氧FiO2(吸入氧浓度)>30%,PaO2(动脉血氧分压)<50 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儿。排除标准:生后无自主呼吸,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膈疝),合并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操作方法:符合标准的患儿共63例,其中23例患儿为女性,40例患儿为男性,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及对照组(n=30),胎龄在28周到37+1周;出生体重平均为2.05±0.71k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5例,超低出生体重儿2例;1分钟Apgar评分为7.11±2.62;羊水污染12例;生产方式有9例为经阴分娩,54例为剖宫产;胎膜早破19例;母亲为妊娠期高血压17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共19例;X线胸部正位片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NRDS表现(一级:28例,二级:23例,三级:9例,四级:3例);两组患儿在以上一般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入院后常规清理气道、辐射台卫生处置后,在入院半小时内均接DuoPAP辅助通气(Infant Flow),两组在共同治疗(包括保暖、防治感染、维持内环境平衡、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以DuoPAP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以DuoPAP联合与咖啡因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DuoPAP初始参数为:吸入氧浓度为21%-40%,PIP为6-8cmH2O,PEEP为4-6 cmH2O,观察组患儿在入院12小时内给以咖啡因治疗,方法为:负荷剂量20mg/kg,间隔24h后,给予维持剂量每日5-10mg/kg微量泵注入。对照组给以与咖啡因(咖啡因1ml:20mg)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通过观察患儿在临床症状转归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的差异,从而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临床疗效比较:1.两组患儿在治疗24小时后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均较前好转,其中观察组患儿氧分压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相关数据见表2。2.两组患儿DuoPAP使用时间:观察组DuoPAP使用时间比对照组短,但两组数据行秩和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见表3。3.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创通气失败,需要行气管插管连接机械通气的患儿中,机械通气的比例和上机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见表3。4.患儿住院总天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见表3。本研究在并发症方面:1.气胸发生率相同;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PPHN、BPD、肺出血、IVH的比例均比对照组低,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着性(P>0.05)。相关数据见表4。2.本研究中,对比患儿发生呼吸暂停、PVL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见表4。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氧分压指标;能有效减少呼吸暂停发生,降低无创通气失败的比例,减少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几率及上机时间,减少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因此对于NRDS,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陈碧兰,曾春英,张桂香[9](2013)在《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肺出血护理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析新儿肺出血早期临床表现、综合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新生儿肺出血患儿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原发病护理,早期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及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等综合疗法。结果本组43例患者好转22例,转院11例,放弃4例,死亡6例,治疗总有效率51.16%。结论对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张金丽[10](2012)在《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护理体会》文中指出肺出血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危重征象,病死率极高。笔者总结我院儿科在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8例肺出血患儿,通过早期临床观察,尽早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其死亡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11例;早产儿17例,足月

二、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护理1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护理17例(论文提纲范文)

(1)135例婴幼儿重症百日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资料
    2.2 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及并发症
    2.3 辅助检查
    2.4 治疗与预后
    2.5 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比较
    2.6 重症百日咳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
    3.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3 辅助检查
    3.4 治疗及预后
    3.5 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 单中心10年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
    研究目的和方法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多中心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和死亡原因分析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生后综合有效保温对新生儿体温及发病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对照组保温措施
        2.3 干预组保温措施
        2.4 干预组保温流程图
        2.5 收集资料
        2.6 体温分度标准及体温测量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2 足月儿和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及入院体温分布状况
    3 两组新生儿发病率的比较
        3.1 两组足月儿发病率比较
        3.2 两组早产儿发病率比较
        3.3 早产儿及足月儿多系统发病病例在不同低体温的分布情况
讨论
    1 改良后综合保温方法的优势
    2 当前国内外保温现状及不同观点
    3 低体温对新生儿的影响
        3.1 低体温对低血糖的影响
        3.2 低体温对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影响
        3.3 低体温对凝血功能和Hct的影响
        3.4 低体温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影响
        3.5 低体温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和胎便排出延迟的影响
        3.6 低体温对颅内出血的影响
        3.8 低体温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生后“黄金时间”的综合处置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高频振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机械通气及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应用
    1 CM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2 HFOV在 NRF中的应用
    3 两种呼吸机在治疗NRF时的比较
    4 呼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5 iNO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5)团队合作结合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在肺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心肺功能积分情况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6)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判标准[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种护理方法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7)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要点
    2.1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早发现
    2.2 上呼吸机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加强原发病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3 结果
4 总结

(8)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肺出血护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综合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迅速抢救
    2.2 严格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2.3 气道的护理
    2.4 严格护理输液患儿
    2.5 加强原发病的观察护理
3 结果
4 讨论

四、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护理1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35例婴幼儿重症百日咳临床研究[D]. 陈竹.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超早产儿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近期结局及死亡原因分析[D]. 董晓宇. 山东大学, 2020(12)
  • [3]生后综合有效保温对新生儿体温及发病率的影响[D]. 付克功.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高频振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D]. 刘淑可.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团队合作结合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在肺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思考[J]. 李明明. 智慧健康, 2019(28)
  • [6]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 杭慧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8)
  • [7]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及护理[J]. 林剑清. 基层医学论坛, 2018(06)
  • [8]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D]. 赵倩倩.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9]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肺出血护理效果分析[J]. 陈碧兰,曾春英,张桂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2)
  • [10]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护理体会[J]. 张金丽. 哈尔滨医药, 2012(02)

标签:;  ;  ;  ;  ;  

新生儿肺出血17例早期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