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航空术语差异一览

海峡两岸航空术语差异一览

一、海峡两岸航空名词差异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珍[1](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马晨莲[2](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梁德学[3](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研究表明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刘璐辰[4](2017)在《港式中文及其对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香港已回归中国20年,但普通话在香港的推广不尽如人意。研究港式中文及其对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影响对香港普通话发展至关重要。分析港式中文的组成、特点和其与普通话的不同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香港人民的普通话水平。研究结果能为香港普通话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进而推动香港普通话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当前已有的港式中文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对近年港式中文的特点、发展和香港学生普通话掌握情况的研究较少,使得针对香港大学生的普通话教育工作者对香港大学生的普通话情况认识不全面,从而影响了香港学生的标准中文及普通话学习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在阅读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港式中文是在粤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常用于描述香港书面语。分析了其他研究人员研究的港式中文的特点、英语和粤方言对港式中文的影响。指出当前普通话教育存在教学时长不够,教学重点把握不对等问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资料来自相关文献、香港公开发行的报纸和香港大学生说话时的口语资料。(2)从港式中文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出发,指出港式中文以标准中文为框架,受英文、粤方言和文言影响。其在词汇和句式上与标准中文有很多不同点。香港目前的语言现状是两文三语并存,但全香港掌握普通话的人数远远少于掌握粤方言或英语的人数。虽然香港政府和教育界在大力推广标准中文和普通话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普通话课程,总体趋势良好,但由于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3)从词汇和句式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港式中文和普通话的区别。具体针对英语、粤方言和文言做了其对港式中文的影响分析。英语方面,主要是直接使用英文词语、使用英文译词和词性变化等影响港式中文词汇,时段短语、连词、概述短语和动词等方面影响港式中文句式;粤方言方面,异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粤方言文化词和量词等影响港式中文词汇,“有+动词”句式和差比句等影响港式中文句式;文言方面,否定副词和一些单音节文言词影响港式中文词汇,“获/遭”等被动句影响港式中文句式。(4)根据陕师大香港普通话沉浸课程的教学课程及收集的语料,对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口语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词语方面,香港大学生在构词语素类、构词方式类和词义方面易出现偏误,在粤方言句式负迁移和状语后置方面易出现语法偏误。根据相关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提升香港大学生普通话的教学效果,从增加教学时长、抓住教学重点、营造语言环境和重视跨文化交际方面对香港普通话教育提出了建议。

秦叶[5](2017)在《两岸差异词语研究 ——以《两岸差异词词典》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对两岸差异词语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加,有关两岸差异词语研究的词典《两岸差异词词典》应运而生。此次研究主要以《两岸差异词词典》为研究蓝本,将两岸差异词语进行系统整理,归为属于台湾地区的词语、属于大陆的词语、同实异名词语和同名异实词语、方言词语、外来词语等几类,并考察这些词语在《两岸差异词词典》中的数量分布、词语特点等问题。运用文献搜集的方法主要从社会制度、语言政策、方言、外来语这四部分来论述两岸差异词产生的外部原因。此外,运用“家族相似”理论和“隐喻”理论来对两岸差异词语产生的内部原因进行论述。在对两岸差异词语发展现状的论证上,首先比较了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两岸差异词的收词情况,发现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对台湾地区独有词语以及台湾地区词语特有的义项都有部分收录。以《自立晚报》、《台湾醒报》、《人民日报》等两岸报纸中的语料为参考,以及人民网、中国台湾网、台湾雅虎等网络当中的新闻为语料,研究两岸差异词的使用现状。最后,笔者在对两岸差异词的充分研究基础上,重新认识两岸差异词语,发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在两岸语言接触互动的过程中两岸差异词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大陆和台湾地区差异词语正朝着逐渐吸收和弥合的方向前进。

冷冰冰[6](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张晓娜[7](2017)在《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变异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和台湾本是同文同种,但由于两岸一度的隔绝分离,导致两岸语言独自发展,在词汇方面出现了变异。科技名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也出现了变异。然而,两岸科技名词变异现象的存在给两岸学术交流带来了很多不便甚至是障碍。本文结合《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2015)的语料,运用语言变异理论,对两岸科技名词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正文部分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论组成。第一章为变异理论概说,主要概述变异的基本理论,包括语言的变异性和术语的变异性,在术语的变异性部分,从两岸科技名词的音、形、义三方面出发,划分了其变异类型:语音变异、形态变异和语义变异。第二章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的语音变异,包括音似变异和音译词与字母词变异。第三章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的形态变异,包括简化字与繁体字变异、缩略形式与全称形式的变异、词序颠倒而形成的变异、形似变异和异形同义变异。第四章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的语义变异,包括同形异义变异和语义不对等。我们在分析每一种变异类型时,结合例证归纳其变异的原因并给予评价。对两岸科技名词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两岸科技名词的差异全貌,为两岸语言的发展提供参考,对两岸的交流、融合和统一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对语言学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

彭池[8](2015)在《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意义的“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问题,近400年来一直为学者及政治家所注目。大体言之,欧美的国家建构学说形成两大流派,一是社会契约派,较多关注“社会”体系;二是国家建构派,则对“国家”体系倾注更多心血,“统治”是其探究的中心点。中国现代学者和政治家有丰富的国家建构思想,但提出系统构架的人不多,而傅斯年是少有的从学术层面阐发国家建构思想体系的学人。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围绕着社会主体结构、中华大民族、国家、文化、政党、经济、国际观等逐一展开,描绘了一幅中国现代国家文明秩序的基本图像,他的“国家建构思想”、国家的功能性制度设计及其建设,在近代学者中显得十分突出,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傅斯年自认一生都推崇社会主义,而他认同的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即社会主义是他的思想发明。在这一社会结构的思想主体中,他年青时曾传播以平等为标识的苏俄社会主义,中年后赞扬罗斯福新政和英国工党的国有化政策,将英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社会称之为温和的社会主义。他的自由社会主义的核心是:自由与经济平等。他认为斯大林之后的苏俄因逐渐丧失平等与自由,走向了反社会主义,而民国政权更没有达到他的理想社会目标。傅斯年自由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带有空想成分,而他的国家观却十分现实。他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上着力尤深。他的大一统思想和正统观念构成其基本的国家观,在强调中央控制(即威权统治)的同时,也在国家治理上希望分权和制约,并视家族政治和权贵资本为国家之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民族存亡之际,他以历史学家的深度论证“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形成其国家建构思想中的大民族观,深刻地影响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思想界,他的民族观成为国民政府的国家政纲,并为后来中国特有的民族思想和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的、理论的基本素材。“国家建构思想”中的国民及其文化是基本的元素,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要角之一,傅斯年提出新国民、新文化、新道德、新教育等社会改革(或改造)思想。终其一生,傅斯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社会国家的改造均矢志不渝。他个人在文学、语言文字、民族学、历史学、科学、教育等众多社会文化领域均作出重要贡献。“国家建构思想”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想。傅斯年长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发表了大量的关于经济方面的文章。他推崇工本主义,支持工业化,精准预测中国工业化的重点地域;肯定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大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主张经济平等,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铲除“豪门资本”;提出积极而有效的战时经济对策;就业问题的阐论等。他的经济思想在其国家建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近现代国家关系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在逐步加剧,任何近现代国家均存在复杂的国际关系,而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国际观常常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性元素之一。傅斯年的国际观在那个时代显得十分突出。傅斯年认为中国的命运与世界局势紧密相关,他对列国的对华态度和政策极为敏感,提出一系列精辟论断,准确预测到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转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坚持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傅斯年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他对苏美对峙、苏俄发展趋势、日本战后状态均有精当的论述,其务实和现代的国际观念,成为现代国家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遗产。与此同时,随着他对苏俄社会的深入了解,以及苏俄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严重侵害,傅斯年对苏俄社会主义展开了严厉批判,其阐论深邃。在“国家建构”的思想界面上,傅斯年是一位标杆性人物,在民国年间的思想家中很难找到这么完整的人物标本。本文对傅斯年与其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比较研究还未能展开,理论性的掘进还远远不足,有待未来再论述。我们也期待着有学者关注中国近现代“国家建构思想”这一宏大主题,汇总一百多年来此专题的基本历史文献,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和探索。

孙炎[9](2011)在《海峡两岸书面语分歧及归同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权威台湾报纸中整理出大量语料,并在此基础上,从词汇、语法、标点三方面比较两岸书面语的差异。词汇方面,我们把两岸存在差异的词语分为对应词语和非对应词语,并从词形、词义、来源等角度对差异词语进行进一步分析;语法方面,从词法和句法入手,结合实例就两岸书面语语法差异进行比较,其中,对数词差异的分析较以往的研究成果更为细致、全面;标点符号方面,主要分析了两岸使用差异较大的省略号、问号、书名号、一字线等,相对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两岸标点符号的比较分析也较新颖。最后,本文还从外语、方言、文言和语言政策等角度分析了两岸书面语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就两岸书面语归同策略提出了建议:应该加强学者的研究、扩大媒体的传播和增进民间的交流。?

李浩[10](2008)在《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出现城市群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城市群的要求,“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城镇群作为我国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城市群热”的情况下,各地正在进行的城镇群规划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镇集群发展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以及我国城镇群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等。鉴于国内外城镇密集地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学和经济学领域,尚缺少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选择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现象进行研究,将群落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概念拓展至城镇密集地区研究领域,提出“城镇群落”的概念,并借鉴生物群落的自然演化规律,对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进行初探。本论文研究属于城市规划学同区域科学、生态学相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主要是一种类比(类推)的方法,采取“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建构——规律推演——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城镇是人类活动的聚居体,人是组成城镇的基本细胞,人和生物的同一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保证了从“生物群落”向“城镇群落”类推研究的可靠性。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通过对当前“城镇群规划”热潮的冷思考及国内外城镇密集地区研究的综述,建构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框架;第2~4章为上篇,明确城镇群落研究的逻辑基础,提出城镇群落的概念,探讨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第5~9章为中篇,分别从城镇群落空间环境的选择、空间要素的构成、空间形态的类型、空间关系的组织、空间发展的演替等几个方面对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探;第10、11章为下篇,探讨城镇群落的空间规划问题,并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群落的概念是生态思想和生态应用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城镇的群体发展既是一种地理现象,也是一种生物现象。当今世界,由于主导城镇空间发展的因素不断演化,致使区域城镇空间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种“群落”的格局。本文研究所提出的“城镇群落”概念,是从生态学视角对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现象的一种解读,即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由一定的人类聚居单元及其它生物种群所组成,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有特定功能的城乡空间集合体,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和生态学功能单位。城镇群落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赋予了城镇密集地区以生命的智慧,这正是区别于城镇群、大都市带、城市经济区等其它相关概念的关键所在。城镇群落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诸多城乡空间要素的群体、整体发展,而非少数城镇的做优、做大、做强;追求多种城乡空间资源的多维度、纵深度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而非对某种类型的空间资源利用有所偏爱;追求一系列城镇空间发展的分工协作和共生共荣,而非城镇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追求群落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作用的维持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利益,而非“先污染、后治理”等近期利益当先的短视行为。研究表明,城镇群落的空间发展并不是盲目无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1)城镇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具有鲜明的特征,平原(或盆地)的地形环境和近海(或大江大河)的地理区位是其基本的生境要求;(2)构成城镇群落空间结构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是一种相互统一的耦合关系和连续体,城镇发展空间随其规模不同而呈现出营养级别和性质的层次变化;(3)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包括自然地形环境、交通运输网络、顶位城市的性质以及城镇间的竞合关系等,基于城镇建设用地的组合形态可将其划分为带型、环型、星月型、放射型、组团型等,基于项位城市的数量可将其划分为单核型、双核型、多核型等;(4)共生是城镇群落空间关系组织的基本原理,各种空间要素之间的复杂共生促生共生质,使城镇群落具有任何单一城镇所无法具有的性质和职能。城镇发展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寄生关系,自然生态空间是城镇群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系统。竞争导致城镇群落不同城镇空间发展“生态位”的产生,是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形成和空间形态发展的重要原因;(5)城镇群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其演替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基本趋向是演变为人类聚居的一种“顶极城镇群落”。在城镇群落的空间规划中,应当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凝聚共赢意识、促进城乡空间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划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城镇群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镇发展空间的群落式布局,促进城镇群落边缘区空间的健康发展,等等。论文力求在两个方面实现创新:(1)用生物学中的“群落”概念和“城镇群”作类比研究,提出了“城镇群落”的概念,并引入了生态学的共生、演替、灭亡等概念,对提高人们对城镇和城镇群的生态问题的认识有积极意义;(2)通过对成渝城镇密集地区的案例分析,实证了城镇群落的演化规律,提出了城镇群落规划调控对策,对成渝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海峡两岸航空名词差异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航空名词差异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1.1.1 西学释义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3.2.1 “新”与“旧”调和论
        3.2.2 “动”与“静”调和论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人
        二、日人报纸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一、历史分期
        二、所用史料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一、日本报人群体
        二、中国报人群体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一、金子雪斋其人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一、私谊网络
        二、公共交往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一、从《儿童》入社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结论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4)港式中文及其对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港式中文的发生背景和原因
    2.1 港式中文简介及其特点
    2.2 香港的语言社会环境
    2.3 香港地区的中文及普通话教学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港式中文和普通话在词汇和句式方面的显着差异
    3.1 英语对港式中文词汇的影响
        3.1.1 直接使用英文词语
        3.1.2 译词
        3.1.3 词性发生变化
    3.2 英语对港式中文句式的影响
        3.2.1 时段短语
        3.2.2 连词“及”
        3.2.3 概数短语
        3.2.4 动词“相信”
        3.2.5 句式“是时候……”
        3.2.6 句式“有需要……”
    3.3 粤方言对港式中文词汇的影响
        3.3.1 异形同义词
        3.3.2 同形异义词
        3.3.3 以“水”为例的粤方言文化词
        3.3.4 量词“间”
    3.4 粤方言对港式中文句式的影响
        3.4.1 句式“有+动词”
        3.4.2 差比句
    3.5 文言对港式中文词汇的影响
        3.5.1 否定副词“未”
        3.5.2 其他文言词
    3.6 文言对港式中文句式的影响
    3.7 小结
第4章 香港大学生的港式中文在普通话口语交际中的影响
    4.1 陕西师范大学香港普通话沉浸课程介绍
    4.2 课堂内外香港大学生口语交际中出现的词语偏误
        4.2.1 构词语素类偏误
        4.2.2 构词方式类偏误
        4.2.3 词义偏误
    4.3 课堂内外香港大学生口语交际中出现的语法偏误
        4.3.1 粤方言句式负迁移
        4.3.2 部分形容词和副词做状语时后置
    4.4 针对普通话教学的建议
        4.4.1 增加教学时长
        4.4.2 抓住教学重点
        4.4.3 营造语言环境
        4.4.4 重视跨文化交际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两岸差异词语研究 ——以《两岸差异词词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1.2.2 两岸差异词产生原因研究
        1.2.3 两岸差异词语语言接触互动研究
        1.2.4 两岸汉语词典、语料库介绍
    1.3 研究对象、差异词术语界定
        1.3.1 《两岸差异词词典》简介
        1.3.2 对差异词的定义及界定标准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两岸差异词的类型及差异表现
    2.1 两岸差异词语的类型以及在《两岸差异词词典》的数量统计
        2.1.1 同实异名词
        2.1.2 同名异实词
        2.1.3 大陆地区独有词和台湾地区独有词
        2.1.4 台湾地区方言词、缩略词、外来词、传承词
    2.2 两岸词语的差异表现
        2.2.1 词形差异
        2.2.2 词音差异
        2.2.3 词义差异
        2.2.4 两岸词语的词性差异
3 两岸差异词产生的原因及两岸差异词的发展现状
    3.1 两岸差异词产生的原因
        3.1.1 内部原因
        3.1.2 外部原因
    3.2 两岸差异词语的发展现状
        3.2.1 大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差异词的收词情况
        3.2.2 对比大陆词语在台湾报纸媒体上的使用情况
4 结语
附录
    附录1 台湾地区方言词语
    附录2 简称缩略语
    附录3 音译外来词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变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Реэюме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变异概说
    第一节 语言的变异性
        一、语言变异即为语言发展变化
        二、语言变异即为语言变体
        三、语言变异指偏离规范或常规的语言现象
    第二节 术语的变异性
        一、术语变异的内涵
        二、术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三、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变异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语音变异
    第一节 音似变异
        一、含人名术语音似变异
        二、含地名术语音似变异
        三、其他术语音似变异
    第二节 音译词与字母词变异
        一、大陆音译词而台湾字母词
        二、大陆字母词而台湾音译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形态变异
    第一节 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变异
    第二节 缩略形式与全称形式的变异
        一、压缩产生的缩略形式与全称形式的变异
        二、截短产生的缩略形式与全称形式的变异
        三、混合型字母外来词缩略形式与全称形式的变异
        四、“的”字省略的变异
        五、外国人名术语缩略形式与全称形式的变异
    第三节 词序颠倒而形成的变异
        一、词序全部颠倒
        二、词序部分颠倒
    第四节 形似变异
        一、同音形似变异
        二、音似形似变异
    第五节 异形同义变异
        一、命名角度不同
        二、翻译方法不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语义变异
    第一节 同形异义变异
        一、同一学科的同形异义词
        二、跨学科的同形异义词
    第二节 语义不对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畴
    三、傅斯年研究成果综述
    四、傅斯年研究的盲点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思想鸟瞰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思想碰撞
        一、梁启超以国民为主体的民族国家观
        二、孙中山的单一大民族——“国族”一统的民族国家观
        三、“认同”中的碰撞与困惑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中的艰难抉择
        一、“向西看”的突进:五四时期的西方主题
        二、“向中看”的折中:五四时期的贤能政治主张
        三、新式独裁:“救亡”的苦药
第二章 “自由与社会主义的融合”:国家建构思想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傅斯年早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人类社会无穷的希望都要靠苏俄革命进行引导”
        二、苏式社会革命中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不是相背的
        三、日本作为社会革命的希望
        四、反对中国走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
        五、“世界是一个大共和国”
        六、“社会主义是去困穷 而不是去财富”论
    第二节 傅斯年自由主义思想
        一、“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
        二、人道的自由主义精神之体现
        三、践行自由主义信念,傅斯年议政而不从政
        四、对苏式社会主义缺乏自由的认识
        五、台湾自由主义之殇
        六、傅斯年自由主义的学源
    第三节 “自由与社会主义之融合”:傅斯年1945年的主张
        一、自由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二、资本主义框架内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三、自由主义是温和的社会主义
        四、自由社会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第四节 “自由与平等不可偏废,不可偏重”
        一、没有经济上的平等,其他的平等都是假的
        二、极端反对权贵资本
        三、非议中共,批判国民党独裁专制
        四、反对人治,主张政治制度改革
第三章 国家建构中的国家观与政府观
    第一节 对国家、国民、个人权威的体认
        一、“秦政到了现在,直可缩短为一天看”
        二、《中国现在要有政府》开启民国新式开明权威政治舆论之先河
        三、权威与后发的现代国家
    第二节 从历史观中成长和丰富的国家观
        一、泛国家思想
        二、国家统一高于一切
        三、单一民族国家的探求
    第三节 国家建构的模式选择
        一、崇尚新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二、关于政治体制模式的设计思想
第四章 国家建构中的大民族观
    第一节 “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民族观的基石
        一、汉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汉满蒙回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
        三、统一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体系成型
        一、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探究
        二、傅斯年现代民族思想和政策的建构
    第三节 民族观的世界性释义
        一、美国民族政策与傅斯年的主张
        二、苏联解体后的俄联民族政策释义
        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印度宪法
    第四节 历史观与民族观及其他
        一、“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历史学根源
        二、“九·一八”事变后,以历史学启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思想
    第五节 傅斯年民族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鼓舞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二、“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民族观成为国民政府的国家政纲
        三、民族观念的若干忧思
第五章 国家建构中的国民观
    第一节 现代国民观:社会契约论
    第二节 对中国国民性优点的肯定与赞扬
    第三节 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一、缺乏信仰,没有主义;好行小慧,关切应酬
        二、一盘散沙,缺乏责任心,麻木
        三、爱国心的淡漠
        四、好说大话
        五、文弱
    第四节 改造中国国民性的途径
        一、“唤起公众责任心”
        二、“造有见识的社会”
        三、国民应从改造自我做起
        四、加强学校教育
        五、对青年的军事训练,也是改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
        六、“先立人,后立国”,从“国民观”上根除皇权与专制
第六章 国家建构中的文化观
    第一节 近代文化概念与傅斯年的文化观
        一、韦伯的文化现代性
        二、“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观
        三、傅斯年的文化观简释
    第二节 创造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
        一、“新”的文化追求与国家建构
        二、“新文学”思想论
        三、新语言文字主张
    第三节 新国学论
        一、清代学问比较接近科学论
        二、反对过度重视经学
        三、赞成整理国故
        四、反对国粹论,反全盘西化论
        五、极端的“反中医”论
    第四节 科学观
        一、“精神的科学观”
        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反“太极图”论
    第五节 历史学论
        一、史料及史学,只“求实”不为致用
        二、人类历史发展的“抛物线”论
        三、对中国上古史的反思和求证
        四、通过历史对国民进行训练
    第六节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教育
        一、“办大学为的是学术,为的是青年,为的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
        二、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对大学教育制度的思考
        四、傅斯年对台湾大学教育的贡献
第七章 国家建构中的经济观
    第一节 工本主义论:劳动及公平地占有世界
    第二节 支持工业化与国家经济重心区域论
        一、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东部经济“新渊源”论和“创新实业”论
        三、“大工业农牧圈,是中华民国建国的大本钱”
    第三节 对经济全球化的初步认识:“协调商战本比协调兵战尤难”
    第四节 战时经济政策论
        一、1932年提出彻底地布置“华北的军财情形”,“以便成立长久的有效抵抗”
        二、“中日经济提携”:中国灭亡之速路的经济学解释
        三、“善理财者当予增税、发公债、节约、借外债四项”积极的抗日财政政策和救急的难民政策
        四、抗日时期交通政策与建议
        五、抗战时期的“自给自足”经济论和平抑物价论
        六、“拒绝以伪币为交易之媒介”:战后反对掠夺性币制兑换
        七、建议实行“战时利得税”
    第五节 论“豪门资本之必须铲除”
        一、民国末期国家经济结构及豪门资本的形态
        二、批判豪门资本
        三、针对豪门资本膨胀的解决方案
    第六节 遗落的珍珠:傅斯年经济思想的价值
第八章 国家建构的参照:对苏联制度从赞扬到抨击
    第一节 “俄国式革命是社会革命”:1930年代前对苏俄的赞扬
        一、思想自由、社会革命及其“世界共和国”理想,是傅斯年赞扬苏俄的思想基础
        二、苏俄对中华民国的相对友好态度,是傅斯年支持苏俄的现实理由
    第二节 1930年之后对苏俄认识的转变
        一、不赞成苏俄“将整个世界进展视作直线过程”的历史观
        二、“中国不能走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的理由”
        三、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形势分析及俄国的抵抗
        四、自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合作,开创近代光明的出路
    第三节 1943年之后对苏俄的抨击
        一、1943年后开始对苏俄的高度警惕
        二、1945年后,傅斯年“帝俄之暴”的愤慨与“必须和好”的委曲
        三、1948年底之后,对苏俄展开全面批判,认为苏俄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帝国主义和“独占式国家资本主义”
第九章 国家建构中的国际观
    第一节 世界共和国与“蓝色国际”
        一、思想自由的近代精神和非暴力革命论
        二、“世界共和国”论
        三、国民政府应建立“蓝色国际”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外关系及世界局势的认识
        一、法国宰割导致德国迅速右倾,“法德问题恰是世界最大的墓地”
        二、“东北之大变关系世界大局者过于巴尔干”,英美与日本在东亚的矛盾不可调和
        三、“历来的英国政府是不可靠的”,英国“既靠天,又随人,虽努力,而鬼混”,其绥靖政策危害世界
        四、对日俄形势的分析,认为日俄矛盾必将激化
        五、中国必须依靠国联
    第三节 二战胜利前后的国际观
        一、1943年在《战后建都问题》中预测苏俄对中国的威胁
        二、对1944年至1945年二战欧洲战场的预测
    第四节 国际观中的预见性
        一、“世界成了一大分工”:近代新经济局势论
        二、国际社会中“社会组织的文明进步远赶不上科学成就的文明进步”
        三、“以多元代替一个重心之新的国际政治合作机用”论
        四、傅斯年对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世纪格局的认识
        五、“接壤”论与“接触”论
        六、“极端的语言分国界是很困难的”
        七、对战后日本的认识:“二三十年后必又来生衅”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资料
    二、傅斯年研究文献
    三、傅斯年研究的外文资料
    四、课题相关着作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9)海峡两岸书面语分歧及归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综述
        一、目的、意义
        二、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创新价值的说明
第二章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
    第一节 对应词语
        一、异形同义词
        二、同形异义词
    第二节 非对应词语
        一、一般名词
        二、惯用语
        三、新词语
        四、方言词
第三章 海峡两岸语法差异
    第一节 词法
        一、名词
        二、形容词
        三、副词
        四、代词
        五、量词
        六、语气词
        七、连词
        八、介词
        九、助词
        十、数词
        十一、词缀
    第二节 句法
        一、动宾搭配
        二、“有”字句
        三、V+中
        四、“在”字句
        五、用+动词+的
        六、被动句
        七、“是
        八、部分单音节词作句子成分
        九、冗余现象
        十、长句化短
        十一、字母符号入句
第四章 海峡两岸标点符号使用差异
    第一节 省略号
    第二节 问号
    第三节 一字线
    第四节 书名号
    第五节 其他
第五章 造成分歧的原因
    第一节 外语影响
    第二节 汉语方言影响
    第三节 文言影响
    第四节 语言政策
第六章 归同的努力、功效和相关策略的探讨
    第一节 分歧的影响
    第二节 归同的努力和功效
    第三节 归同策略
        一、学者的研究是基础
        二、媒体的传播是桥梁
        三、民间的交流是关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当前“城镇群规划”热潮中的几点“冷思考”
        1.1.1 日益兴起的“城镇群规划”热潮
        1.1.2 “城镇群规划”面临的诸多“困境”
        1.1.3 “城镇群规划”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1.4 本论文研究所针对的主要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城镇密集地区学术思想的萌芽
        1.2.2 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密集地区研究
        1.2.3 城镇密集地区研究的中国化
        1.2.4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4 论文研究的实证对象
上篇
    2 城镇群落研究的逻辑基础
        2.1 国内外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类比思想
        2.2 类比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2.2.1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2.2 科学研究中的类比方法
        2.2.3 类比方法的科学价值
        2.3 城镇的生物特征
        2.3.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3.2 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对“城镇”进行检验
        2.3.3 城镇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物体
        2.4 小结
    3 城镇群落概念的提出
        3.1 “城镇群落”的概念
        3.1.1 生态学研究中的“群落”思想
        3.1.2 “城镇群落”的基本概念
        3.2 城镇群落与生物群落的共性、个性及其可类比性
        3.2.1 城镇群落与生物群落的本质共性决定了二者的可类比性
        3.2.2 城镇群落的独特个性意味着从生物群落向城镇群落的类比不可简单而论
        3.2.3 城镇群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3 城镇群落概念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关系
        3.3.1 对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简要梳理
        3.3.2 关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讨论
        3.3.3 城镇群落概念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关系
        3.4 提出城镇群落概念的必要性及其核心思想
        3.4.1 提出城镇群落概念的必要性
        3.4.2 城镇群落概念的核心思想——兼论与其它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区别
        3.5 小结
    4 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
        4.1 区域边界的涵义及其划分意义
        4.1.1 区域边界的涵义
        4.1.2 边界划分的意义
        4.1.3 城镇群落的区域范围
        4.2 国内外关于城镇密集地区范围界定的相关研究
        4.2.1 戈特曼对Megalopolis的界定及国外的相关研究
        4.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4.2.3 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4.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思路
        4.3 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
        4.3.1 国际视野的“大城市连绵区”范围界定
        4.3.2 国家视野的“城镇密集区”范围界定
        4.4 成渝城镇群落的范围界定
        4.4.1 相关研究中类似区域的范围界定
        4.4.2 本论文研究对成渝城镇群落的范围界定
        4.4.3 对几个空间范围界定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4.4.4 成渝城镇群落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概况
        4.5 小结
中篇
    5 城镇群落空间环境的选择
        5.1 生境条件对生物群落发展的影响
        5.2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空间环境要求
        5.2.1 一般城市的要求
        5.2.2 大城市的要求
        5.3 适宜城镇群落发展的独特空间环境
        5.3.1 平原(或盆地)的地形环境
        5.3.2 近海(或大江大河)的地理区位
        5.4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环境
        5.4.1 成渝城镇群落孕育的宏观空间环境——四川盆地
        5.4.2 成渝城镇群落的自然地形环境
        5.4.3 成渝城镇群落与长江流域的空间关系
        5.5 小结
    6 城镇群落空间要素的构成
        6.1 生物群落的结构要素
        6.2 城镇群落空间构成的两种实体空间
        6.2.1 自然生态空间
        6.2.2 城镇发展空间
        6.2.3 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的统一性
        6.3 不同城镇发展空间的营养级别
        6.3.1 生物群落营养级别的概念
        6.3.2 城镇群落城镇发展空间的营养级别
        6.3.3 不同营养级别的城镇发展空间的性质和职能变化
        6.4 城镇发展空间构成的多个层次
        6.4.1 城市郊区
        6.4.2 传统城区
        6.4.3 城市核心
        6.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结构
        6.5.1 不同营养级别的城镇发展空间垂直结构
        6.5.2 引领成渝城镇群落整体发展的顶位城市
        6.5.3 城镇发展空间分布的四个主要片区
        6.5.4 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的空心化现象
        6.6 小结
    7 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类型
        7.1 生物群落的形态学研究
        7.2 城镇群落的空间形态
        7.3 基于城镇建设用地组合形态的类型划分
        7.3.1 带型(冰糖葫芦型)
        7.3.2 环型(马蹄型)
        7.3.3 星月型(众星捧月型)
        7.3.4 放射型(轴向型)
        7.3.5 组团型(散点型)
        7.4 基于顶位城市数量的类型划分
        7.4.1 单核型
        7.4.2 双核型
        7.4.3 多核型
        7.5 影响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
        7.5.1 自然地形环境
        7.5.2 交通运输网络
        7.5.3 顶位城市的性质
        7.5.4 城镇间的竞合关系
        7.5.5 相似的形态背后,有各不相同的故事
        7.6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形态
        7.6.1 成渝城镇群落的组团型空间形态特征
        7.6.2 成渝城镇群落的双核型空间形态特征
        7.6.3 成渝城镇群落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制约要素
        7.7 小结
    8 城镇群落空间关系的组织
        8.1 生物群落空间关系组织的基本原理——物种共生
        8.2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共生关系
        8.2.1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共生关系
        8.2.2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组织的主要动力
        8.2.3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发育的载体
        8.2.4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共生质的产生
        8.3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寄生关系
        8.3.1 城镇发展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寄生
        8.3.2 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寄生
        8.4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竞争关系
        8.4.1 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8.4.2 城镇发展空间“生态位”的形成
        8.4.3 竞争对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8.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关系
        8.5.1 相对发达的区域共生关系
        8.5.2 个性突出的城镇发展生态位
        8.5.3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发育的内在动力
        8.5.4 近年来无序竞争的不良趋向
        8.6 小结
    9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演替
        9.1 生物群落发展的演替
        9.2 城镇群落发展的动态演替过程
        9.2.1 典型城镇群落发展过程剖析——以美国东北海岸城镇群落为例
        9.2.2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主要特征
        9.2.3 城镇群落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
        9.3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动因
        9.3.1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基本动因
        9.3.2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根本动因
        9.4 城镇群落演替的趋向
        9.4.1 城镇群落演替的趋向——演变为人类聚居的一种“顶极群落”
        9.4.2 项极城镇群落的基本特征
        9.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发展与演替
        9.5.1 古代巴蜀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
        9.5.2 近代川渝地区城镇发展的繁荣
        9.5.3 解放后大四川地区城镇统一建设与成渝城镇群落雏形的形成
        9.5.4 重庆直辖给成渝城镇群落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9.5.5 未来成渝城镇群落发展的基本趋势
        9.6 小结
下篇
    10 城镇群落空间规划的引导
        10.1 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0.1.1 城镇发展空间低密度蔓延,自然生态空间大量萎缩
        10.1.2 自然生态空间危机事件不断,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
        10.1.3 城镇空间布局过于密集,引发气候变暖及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
        10.1.4 顶位城市空间发展恶性膨胀,城镇群落空间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10.1.5 其它问题
        10.2 群落生态学视角下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的理想模式探讨
        10.2.1 适度的城镇发展空间用地比例,集约、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10.2.2 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相耦合的空间布局关系
        10.2.3 多核心、网络化的城镇发展空间组织结构
        10.2.4 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10.2.5 其它方面
        10.3 城镇群落空间规划工作的应对思路
        10.3.1 明确城镇群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
        10.3.2 凝聚共赢意识,促进城乡空间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
        10.3.3 区划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城镇群落生态安全格局
        10.3.4 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镇发展空间的群落式布局
        10.3.5 促进城镇群落边缘区空间的健康发展
        10.4 关于成渝城镇群落空间结构的规划设想
        10.4.1 从重大生态安全事件看成渝城镇群落空间结构调控的必要性
        10.4.2 从“空心”到“绿心”
        10.4.3 从“双核”到“多极”
        10.4.4 从“边缘”到“中心”
        10.4.5 从“蜀道难”到“便捷高效”
        10.4.6 从“地震极重灾区”到“生态保育区”
        10.5 小结
    11 结语
        11.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11.1.1 城镇群落的概念
        11.1.2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
        11.1.3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规划引导与调控
        11.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1.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关于“在汶川重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应考虑实施区域生态移民”的建议
    附录B 大城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译文)
    附录C 格迪斯、芒福德和戈特曼:关于“megalopolis”的分歧(译文)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四、海峡两岸航空名词差异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3]《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4]港式中文及其对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影响[D]. 刘璐辰.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两岸差异词语研究 ——以《两岸差异词词典》为例[D]. 秦叶.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6]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7]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变异现象研究[D]. 张晓娜.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8]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 彭池. 武汉大学, 2015(03)
  • [9]海峡两岸书面语分歧及归同策略研究[D]. 孙炎.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10]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D]. 李浩.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海峡两岸航空术语差异一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