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毛榉半兄弟科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山毛榉半兄弟科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一、榉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家强,陈振科,陆江,江德候,郝海坤[1](2022)在《材用香椿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椿(Toona sinensis)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其生长迅速,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木材花纹美丽、芳香耐腐且用途广泛,发展潜力巨大。该文总结了以木材利用为目的香椿在良种选育、生理研究、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及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香椿的生产与研究提供参考。

杨秀艳,施士争,甘红豪,王红玲,陆红鑫,张芹,张华新,褚建民[2](2021)在《我国榉属树种资源与遗传改良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榉属(Zelkova Spach)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珍贵用材与观赏树种资源。由于长期过度开发等原因,我国榉属植物资源日趋匮乏。文中对我国3种榉属树种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种群动态与资源状况、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现状及重要意义进行综述,并对其遗传改良与育种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榉属树种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信息与参考。

彭奎霞,吴际友,霍文志,魏志恒,张珉,廖德志,吴其军,谢凯瑶,黄桂芳[3](2021)在《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生长表现及优良家系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2009年春在湖南省汨罗市林业科技示范园营造的11年生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每木测量其胸径、树高和枝下高,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参试的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的胸径、树高和枝下高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25.63%、12.87%和28.16%;树高和枝下高的差异均达极显着(P<0.01),胸径的差异达显着(P<0.05)。胸径的家系遗传力为0.648 1,单株遗传力是0.334 7,遗传变异系数为2.06%;树高的家系遗传力是0.720 4,单株遗传力为0.533 3,遗传变异系数是2.63%;树高的遗传力高于胸径的。胸径和树高呈显着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09。经多重比较,筛选出ZS05、ZS04共2个生长表现优良的家系。

彭建,王树山,肖兴翠,何芝然,杨滨豪,张新叶[4](2021)在《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及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来自湖北和湖南5个地区的21个红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在四川泸县进行分家系容器育苗,通过对1年生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观测和分析,进行苗期生长比较与优良家系选择,以期为红椿苗期优良家系选择及后续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家系苗高和地径变幅分别为14.33~55.50 cm和3.03~6.64 mm,不同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均有极显着差异,具有很好的家系选择基础。绝大部分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家系苗生长较为均匀一致,对今后家系的选择和利用有利。21个家系中,以‘利川17号’生长最好,苗高和地径均最大,苗高和地径分别为51.90 cm和6.26 mm,遗传增益分别为43.08%和22.61%。21个家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52和0.839,苗高受到的遗传调控更高。以苗高为主进行苗期选择,选择出‘利川17号’、‘宣恩10号’、‘宣恩20号’3个优等家系,入选率14.29%,苗高和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0.99%和18.27%。选择的3个家系选择差大,选择率低,遗传增益高,可为后续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李成勇,索怀俊,肖兴翠,何芝然,杨滨豪[5](2020)在《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从苗期开始研究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变异,以来自四川香椿3大主要分布区域的18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与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苗高与产地纬度、年均气温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与海拔呈极显着的负相关性,地径与各环境因子均没有显着的相关性。苗高和地径变幅分别在38.1~101.6 cm之间和4.42~9.14 mm之间,不同家系间均有极显着差异。绝大部分家系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苗木生长均匀一致。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39和0.762,苗高受到的遗传调控大于地径。以苗高为主进行苗期选择,选择出蓬溪1、5号、合江7号3个优等家系,入选率16.67%,入选家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5.33%和20.19%。入选家系的选择差大,入选率低,遗传增益大,经过造林对比试验后有成为良种的潜力。

肖兴翠,龚详,张春花,杨勇智,刘军,郭洪英[6](2020)在《红椿与毛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家系选择》文中提出为了研究红椿和毛红椿家系苗期的遗传变异,本文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与选择,为后续的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本文以7个省13个地区的40个红椿及毛红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进行轻基质容器育苗,通过对1年生苗高和地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与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不同家系苗高和地径分别在10.20~35.50 cm和3.08~4.94 mm之间,不同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均有极显着差异。40个家系中,以YL-45生长最好,苗高和地径均最大,苗高和地径分别为33.50 cm和4.85 mm,遗传增益分别为77.69%和15.66%;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家系苗生长比较均匀一致;遗传力分别为0.976和0.792,苗高受更高的遗传调控。以苗高为主进行苗期选择,选择出YL-45、SC-119、YL-9、SC-205、YL-38 5个优良家系,入选率12.5%,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8.79%和6.98%。选择的5个家系选择差大,遗传增益较高,经过造林对比试验后有成为良种的潜力。

张伟民,包志彬,汪秀玲,郑文华[7](2019)在《檫木家系生长、叶色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文中认为以檫木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揭示家系苗期生长、叶片颜色和叶片色素等主要性状变异规律,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檫木生长性状中的叶量、苗高、基径和分枝数,叶片颜色中的叶色a*值、叶色b*值和叶色L值在家系间具有显着的差异;以上7个性状受中度以上的遗传力控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在家系间差异不显着,并且具有较低的广义遗传力,说明这3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檫木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苗期表现比较优异的家系。檫木家系间生长和叶色性状遗传变异丰富,遗传改良潜力较大,并筛选出来自浙江和安徽的3个优良家系。

郁世军,尚楚,李晓储,王克春,李英[8](2018)在《榉树家系幼龄选择测定初报》文中认为对17个供试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家系幼龄选择测定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显着。4年生树高生长显着超过对照10.3%15.1%;胸径显着超过对照30.0%43.3%。从中选出D7、D1、D23、D17、D3等5个树高、胸径生长兼优的家系,其生长分别比对照提高12.5%15.1%和30.0%43.3%。供试幼龄家系间(10a)的木材物理力学材性能性状指标,多未发现统计置信的差异。但各性状指标与密度性状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应用综合座标法评选出D1、D7、D27优良家系,材性综合性状分别提高0.50、0.60、0.55个等级。通过综合分析,可将D1、D7初选为生长材性兼优家系,扩繁应用。鉴于D1家系速生性状已经中试林测定证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D1家系推广应用的科学可靠性。

何庆海[9](2018)在《不同种源枫香种子及苗期差异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天然分布区内51个种源种子为试材,通过种子表型测量、种子萌发特性试验、苗期试验及变色期叶片色素变化分析,研究枫香不同种源种子的地理变异规律,不同种源苗期的生长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不同种源苗期的秋季叶色的变化过程叶片成分的变化,为枫香的种源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枫香种子表型性状变异非常丰富,多数变异来自于种源间。而种子千粒重、种子宽等性状表型分化系数<50%,以种源内变异为主。不同种源内变异差别明显,江西安福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高16.73%,福建建阳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1.48%。枫香多数种子表型性状在地理变化上是随机的,地理相近种源在表型上没有相关性联系。通过种子性状与海拔相关分析及种子实体观察,说明枫香种子长宽比可能在垂直分布上存在渐变。(2)不同枫香种源种子发芽率存在南北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枫香种子的萌发率呈显着的下降。高温环境下枫香种子的萌发时间较短。盐浓度增加,枫香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正常幼苗率都呈下降趋势。盐浓度过高,种子失活不萌发。陕西宁强种源种子对低温和盐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低温和较高盐浓度不同程度延长种子的发芽时间。盐胁迫对枫香幼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苗根部的破坏,NaCl浓度增加,须根减少,主根逐渐坏死。(3)不同枫香种源苗期性状变异系数超过10%,株高变异系数最大23.37%,枫香苗期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间。苗期叶片总叶绿素、叶柄长、中裂宽和株高呈现西南至东北方向逐渐变小,形状因子和叶脉夹角呈现南北变异,花青素和叶片长宽比呈现东西变异。当欧式距离D=36.37时,枫香种源划分为A、B、C三类,株高A类群5.23 dm>B类群3.93 dm>C类群3.13 dm,三个类群间差异显着。(4)不同枫香种源苗期的不同阶段叶片色素在种源经纬度上表现不同的变异模式。叶片变色时和变色后在种源间起主要作用的是花青素和pH值。不同种源叶片基本成分的含量达到相同水平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

陈家法,王旭军,张玖荣,王彦波,黄鹏[10](2017)在《大叶榉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文中认为以32个大叶榉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比较了大叶榉不同家系的苗期生长特性,并探讨了其苗期生长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大叶榉不同家系苗期高生长存在着极显着差异,而地径却未达显着水平,但大叶榉苗期高、地径及种子千粒重两两之间呈极显着相关;在家系水平上,大叶榉苗高遗传力达61.86%,说明其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能够比较稳定的遗传给后代;但其地径的广义遗传力仅为6.30%,这说明大叶榉苗期地径生长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且苗高、地径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较小,暗示着大叶榉在家系水平上的遗传潜力较小。

二、榉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榉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用香椿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分布区及适生范围
2 良种选育
    2.1 优良种源选择
    2.2 优良家系选择
    2.3 优良无性系选择
3 生理研究
4 苗木培育
    4.1 实生苗培育
    4.2 无性苗培育
        4.2.1 扦插与嫁接
        4.2.2 组织培养
5 栽培技术
6 木材材性
7 展望

(3)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生长表现及优良家系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遗传力参数的计算。
        (2)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生长表现
    3.2 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生长差异
    3.3 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遗传力
    3.4 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
    3.5 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优良家系选择
4 结论与讨论

(4)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及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时间
    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 试验设计及育苗方法
    1.4 数据测量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苗高生长变异
    2.2 不同家系地径生长与变异
    2.3 不同家系苗期比较与选择
3 结论
4 讨论

(5)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 试验设计及育苗方法
    1.4 数据测量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生长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2.2 不同家系生长变异
        2.2.1 不同家系苗高生长变异
        2.2.2 不同家系地径生长与变异
    2.3 不同家系苗期比较与选择
3 结论与讨论

(6)红椿与毛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家系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 试验布置
    1.4 数据测量
    1.5 相关计算公式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苗高生长与变异
    2.2 不同家系地径生长与变异
    2.3 不同家系苗期选择
3 结论与讨论

(7)檫木家系生长、叶色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层次分析法
        1.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3.2 构造判断矩阵
        1.3.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1.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檫木子代生长性状的变异分析
    2.2 檫木子代叶色性状的变异分析
    2.3 檫木子代色素含量的变异分析
    2.4 檫木秋色叶优良观赏品系选择
3 结论与讨论
    3.1 檫木苗期生长、叶片变异规律
    3.2 檫木优良家系选择

(8)榉树家系幼龄选择测定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性状测定
    1.4 家系幼龄选择
2 测定选择结果分析
    2.1 生长选择
    2.2 材性测定分析选择
3 小结

(9)不同种源枫香种子及苗期差异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林木种源研究
        1.1.1 林木种源研究来由及发展
        1.1.2 我国林木种源研究现状
        1.1.3 林木种源研究的方法
    1.2 枫香的生物学特性
    1.3 枫香的遗传育种概况
    1.4 枫香的应用研究
        1.4.1 枫香叶色变化机理
        1.4.2 枫香成分应用研究
        1.4.3 枫香抗逆及生态适应性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枫香野外调查及采样
    2.1 枫香的自然分布
    2.2 野外调查取样方法
    2.3 野外调查取样结果
3 枫香种子的自然变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量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枫香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3.2.2 枫香种子性状间及其与地理因子和气候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3.2.3 地理气候因子对种子性状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
        3.2.4 枫香种子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枫香种子性状的表型变异
        3.3.2 枫香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
        3.3.3 枫香垂直分布上表型渐变的可能性
        3.3.4 枫香种质资源的保育与利用
    3.4 小结
4 不同枫香种源种子萌发特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种子采集与筛选
        4.1.2 试验方法
        4.1.3 萌发参数计算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子萌发的相关分析
        4.2.2 温度处理枫香种子萌发分析
        4.2.3 NaCl处理枫香种子萌发分析
    4.3 讨论
        4.3.1 枫香种子萌发差异
        4.3.2 温度对枫香种子萌发影响
        4.3.3 盐胁迫对枫香种子萌发影响
    4.4 小结
5 枫香苗期性状变异及聚类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枫香苗期性状变异分析
        5.2.2 种源地理气候因子与枫香苗期性状的相关分析
        5.2.3 苗期性状的全联动聚类
    5.3 讨论
        5.3.1 枫香苗期地理变异规律
        5.3.2 枫香种源区初步划分
    5.4 小结
6 枫香叶片变色物质的作用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种子采集与苗期试验
        6.1.2 叶片采样
        6.1.3 叶片色素测定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枫香种源地理气候因子与叶片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6.2.2 枫香叶片变色不同阶段的主成分分析
        6.2.3 种源叶片变色过程基本成分的变化趋势
    6.3 讨论
        6.3.1 枫香叶色变化趋势
        6.3.2 枫香叶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6.3.3 枫香叶片变色的阶段差异性
    6.4 小结
7 结论
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大叶榉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试验设计与数据获取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叶榉不同家系苗期生长方差分析
    3.2 大叶榉不同家系苗期生长比较
    3.3 大叶榉苗期生长性状与种子千粒重的相关分析
    3.4 大叶榉苗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
4 结论与讨论

四、榉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材用香椿研究现状[J]. 杨家强,陈振科,陆江,江德候,郝海坤. 广西林业科学, 2022(01)
  • [2]我国榉属树种资源与遗传改良现状[J]. 杨秀艳,施士争,甘红豪,王红玲,陆红鑫,张芹,张华新,褚建民. 世界林业研究, 2021(06)
  • [3]大叶榉树半同胞家系生长表现及优良家系选择[J]. 彭奎霞,吴际友,霍文志,魏志恒,张珉,廖德志,吴其军,谢凯瑶,黄桂芳. 湖南林业科技, 2021(02)
  • [4]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及选择研究[J]. 彭建,王树山,肖兴翠,何芝然,杨滨豪,张新叶.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1)
  • [5]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选择[J]. 李成勇,索怀俊,肖兴翠,何芝然,杨滨豪. 四川林业科技, 2020(03)
  • [6]红椿与毛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家系选择[J]. 肖兴翠,龚详,张春花,杨勇智,刘军,郭洪英. 湖南林业科技, 2020(03)
  • [7]檫木家系生长、叶色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J]. 张伟民,包志彬,汪秀玲,郑文华. 华东森林经理, 2019(03)
  • [8]榉树家系幼龄选择测定初报[J]. 郁世军,尚楚,李晓储,王克春,李英. 林业科技通讯, 2018(10)
  • [9]不同种源枫香种子及苗期差异性分析研究[D]. 何庆海.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10]大叶榉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J]. 陈家法,王旭军,张玖荣,王彦波,黄鹏. 湖南林业科技, 2017(03)

标签:;  ;  ;  ;  ;  

山毛榉半兄弟科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