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什的“燕子山”和“九眼泉”

新疆乌什的“燕子山”和“九眼泉”

一、新疆乌什“燕子山”和“九眼泉”(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1](2018)在《新疆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历程,从保护单体文物(艺术品),到保护历史建筑与环境,再到保护人们生息繁衍的历史街区和整个历史城市(镇)区。自从1982年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经历近40年的摸索已经逐步完善,确立了以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层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201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乌什历史文化名城,是乌什县城市规划与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伴随城市建设改造过程的加快,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一样,乌什县历史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被破坏和毁损的命运。同时,名城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为现阶段的乌什县名城保护工作提供指导。本文以新疆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项目为基础,论述了名城保护现状和保护规划的具体内容,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出保护规划应体现的几点策略。本文首先从相关文献、对国外历史城市、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案例入手,总结主要的经验教训及研究动态,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市)保护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针对新疆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对乌什县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白。通过对乌什历史变迁和城市沿革的综述,对乌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乌什县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及保护规划进行叙述,对其保护规划的实施进行总结,从而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从方法思路、配套设施、管理实施及规划设计等几个层面,对当下乌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其乃至新疆其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耀[2](2015)在《清代新疆乌什城市形态及格局演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新疆乌什城的城市外部形态及内部格局在清统一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清统一前的乌什回城依山而建,由两座城池组成。经乾隆三十年乌什事件后,原有当地民众连同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回城"特征因战争而消亡,新建城市为全新的带有军事驻防、政治统辖等特征的"镇城"。"镇城"兴建于乾隆年间,在道光年间得到巩固,同治、光绪年间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的过程,这种空间格局一直遗存至新中国成立初年。

李小蒙[3](2015)在《观光农业规划研究 ——以新疆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在政府支持、市场的引导下,各地观光农业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当今伴随观光农业科学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日臻完善,观光农业这一市场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通过科学、规范的规划观光农业,使观光农业产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亟待研究。探究观光农业规划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针对性问题,提出科学的规划方法,提到新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从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观光农业规划的经验,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和建议,指出我国观光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即:生态发展、文化发展、艺术发展、科技发展。对观光农业的规划流程及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包括:观光农业规划的前期调研、主题定位、空间布局、游客容量测算、景区的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在相应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观光农业规划案例进行实例分析。首先从宏观上对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进行整体规划分析,形成“一轴两翼三段”的格局;然后在中观上对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观光农业中的沙棘林观光农业、都市观光农业、托什干河流域观光农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分析;最后进行相应的专项规划分析。

熊丹丹[4](2014)在《南疆绿洲县级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研究 ——以新疆乌什县为例》文中提出新疆南疆地区属典型的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土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土地利用的频度和强度急剧增加,“两扩一缩”的同时,造成土地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多年过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已经开始显现,并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原因之一在于土地资源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研究的匮乏。迫切需要研究干旱区土地生态区划,从生态区划角度更加切合实际地探索土地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方略,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阐述了生态区划的发展历程和必要性,分析了新疆乌什县生态环境现状和土地利用现状,制定了适合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的原则。并以生态服务类、生态环境类、土地资源利用类三类指标,组成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的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SPSS聚类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乌什县进行科学的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最终针对不同的区划提出不同的保护策略。在区划原则及技术支持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阐述土地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2013年初,课题组根据工作安排初次到达乌什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考察。结合实地考察成果,与乌什县国土资源局和其他相关单位做首次对接;结合乌什县自然概况、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等,总结并提出乌什县现状土地生态环境与问题。2、调查与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在实地考察调研基础上,与乌什县国土资源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做二次对接。收集已有数据资料,应用KANQ LandPS、MapGIS等地学软件将已有数据进行转换,并做数据一致性检查,利用EXCEL和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出土地利用程度指标并进行计算,分析其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进行乌什县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在了解乌什县土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总结出乌什县面临的土地生态问题,从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三方面建立乌什县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乌什县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四个等级。4、进行乌什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在分析乌什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已建立的指标体系,计算乌什县各乡镇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强度,包括各乡镇生态服务总价和单价,再依据结果对乌什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5、建立土地生态区划指标体系。选取生态服务类指标,主要是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强度,包含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服务价值强度;生态环境类指标包括景观偏离度、森林覆盖率;资源类指标包括土地垦殖率、建设用地率;建立指标体系。6、计算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综合指标。应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的z-score标准化功能将已经计算好的各项指标进行指标标准化,应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综合指标。7、提出分区生态建设和保护策略。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和乌什县实际情况,提出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原则,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将计算出的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区划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根据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原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将乌什县土地系统划分为四类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城镇生态敏感区、河谷平原果蔬产业生态保护区、托什干河流域生态农业建设区、山区农林牧业生态协调区。对分区后不同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要寻求乌什县各土地生态区建设与保护策略:合理布局中心城区,保障城镇活力和快速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发展各乡特色生态农业;综合治理草场,发展生态牧业;封山育林育草,促进自然植被恢复,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发展与保护相适应,协调农牧民利益与林草保护之间的关系。

王敏[5](2014)在《新疆乌什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乌什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全县70.7%的面积为山地(含丘陵)地形,复杂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使得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泛发育,严重威胁着区内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本文依托“新疆乌什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孕灾模式特征,并采取了定性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最后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和分区研究,为乌什县地质灾害的区域防治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乌什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共分布有99处,其中崩塌地质灾害是发育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的88.89%。(2)在对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与西北地区典型地质灾害调查区域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主要分布在山区,其发育规模以小型为主,类型以岩质为主,随水系和断裂带成线状分布(3)根据地质灾害点稳定性评价标准,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乌什县境内99处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县内83处地质灾害点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下,预测评价结果中仅有23处地质灾害点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4)在对乌什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县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评价和分区研究,得到了乌什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区划图,将其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区域,其中,低易发区的分布面积最大,分布面积5833.59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4.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北部山区。

《化石》编辑部[6](2000)在《《化石》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国科普文选》另有多篇被若干新闻媒体转载》文中研究表明

詹士高[7](2000)在《新疆乌什“燕子山”和“九眼泉”》文中认为

毛可[8](1981)在《与断裂活动有关的一种地电临震异常》文中研究说明 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乌什县东北约30公里处接连发生Ms=6.0、M?=6.1级两个地震。震前,离震中90公里的阿克苏地电台根据自然电位异常对这次地震作了某种程度的预报。为了监视震情的发展,同年四月初我们在乌什县九眼泉台增设了自然电流观测。九眼泉台位于乌什城区西北燕子山北麓的九眼泉公园内。该台布设了东西、南北两个测道。南北道大致垂直泉眼走向,东西道大致平行泉眼走向。两道极距均为100米。东、西、南三块极板埋在破碎的基岩附近,北极板埋在颗粒均匀的砂、砂质粘土中。极板为化学性能较

二、新疆乌什“燕子山”和“九眼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乌什“燕子山”和“九眼泉”(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有机更新理论
        2.1.3 古迹价值理论
        2.1.4 城市遗产价值理论
    2.2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案例研究
        2.2.1 比利时布鲁日历史城区保护
        2.2.2 英国巴斯历史城区保护
        2.2.3 日本京都古城保护
        2.2.4 韩国庆州古城保护
    2.3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案例研究
        2.3.1 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3.2 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3.3 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3.4 乾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解析
    3.1 乌什县城市发展和历史沿革概述
        3.1.1 乌什历史沿革
        3.1.2 乌什古城格局演变
        3.1.3 乌什镇城的形态与格局
    3.2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与价值
        3.2.1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3.2.2 真实性评估
        3.2.3 完整性评估
    3.3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分析
        3.3.1 方法思路层面
        3.3.2 配套设施层面
        3.3.3 管理实施层面
        3.3.4 规划设计层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规划与策略
    4.1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原则
        4.1.1 老城保护和总体规划结合
        4.1.2 保护工作的刚性与弹性
        4.1.3 建立动态而开放的保护模式
        4.1.4 保持城市多样性的原则
    4.2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规划
        4.2.1 县域保护利用规划
        4.2.2 历史城区保护利用规划
        4.2.3 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规划
    4.3 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策略
        4.3.1 方法思路层面
        4.3.2 配套设施层面
        4.3.3 管理与实施层面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清代新疆乌什城市形态及格局演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乌什回城———以乾隆《平定乌什战图》为线索
二、乌什镇城
    (一) 镇城的兴建———永宁城
    (二) 镇城的巩固———孚化城
    (三) 镇城的破坏与重建

(3)观光农业规划研究 ——以新疆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观光农业规划的发展与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观光农业规划的基础理论
    2.1 观光农业相关理论界定
    2.2 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第3章 观光农业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1 目前观光农业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观光农业规划发展建议
    3.3 观光农业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观光农业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4.1 观光农业规划前期调查
    4.2 规划主题定位
    4.3 空间布局与项目规划
    4.4 观光农业游客容量
    4.5 观光农业景区详细规划
    4.6 专项规划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疆乌什县奥特贝希乡案例分析
    5.1 奥特贝希乡观光农业开发条件分析
    5.2 奥特贝希乡观光农业发展战略及规划依据分析
    5.3 奥特贝希乡观光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5.4 乌什县奥特贝希乡沙棘林观光农业规划分析
    5.5 乌什县奥特贝希乡都市观光农业规划分析
    5.6 乌什县奥特贝希乡托什干河流域观光农业规划分析
    5.7 奥特贝希乡观光农业社会文化控制和环境保护分析
    5.8 专项规划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南疆绿洲县级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研究 ——以新疆乌什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生态建设与生态区划的内涵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进展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新疆乌什县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土地生态环境、利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2.2.1 土地生态环境现状
        2.2.2 土地生态环境问题
        2.2.3 土地利用现状
    2.3 土地利用程度
        2.3.1 土地利用程度指标
        2.3.2 结果分析
    2.4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2.4.1 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
        2.4.2 后备土地潜力受限
        2.4.3 低产田面积过大
        2.4.4 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低
3 新疆乌什县土地生态敏感性与生态功能评价
    3.1 乌什县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3.1.1 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内涵和方法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3 指标分级标准及权重
        3.1.4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3.2 乌什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3.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3.2.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价计算
        3.2.3 各乡镇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分析
        3.2.4 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强度计算及分析
4 新疆乌什县土地生态区划及分区建设保护
    4.1 乌什县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的原则
        4.1.1 地域分异原则
        4.1.2 整体性原则
        4.1.3 相似性原则
        4.1.4 区域共轭性原则
    4.2 土地生态区划指标体系
    4.3 划分步骤
        4.3.1 指标标准化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3.3 区划结果
    4.4 分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策略
        4.4.1 城镇生态敏感区
        4.4.2 河谷平原果蔬产业生态保护区
        4.4.3 托什干河流域生态农业建设区
        4.4.4 山区农林牧业生态协调区
5 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致谢

(5)新疆乌什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乌什县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2.6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第三章 乌什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3.1 新疆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3.2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3.3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4 研究区地质灾害孕灾模式特征分析
第四章 乌什县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初步评价
    4.1 地质灾害点稳定性评价标准
    4.2 重要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初步评价
    4.3 一般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初步评价
    4.4 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初步评价结果
第五章 乌什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研究
    5.1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方法
    5.2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
    5.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评价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文章
致谢

(8)与断裂活动有关的一种地电临震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1、5月20日至6月13日该台南北道和东西道自然电流曲线同步上升。
2、6月14日至6月29日该台自然电流曲线南北道和东西道出现同步下降的变化。
3、在6月14日至6月29日两道曲线同步下降的背景上出现一些负异常。这些负异常与余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4、6月30日至7月14日南北道自然电流突然出现大速率下降。

四、新疆乌什“燕子山”和“九眼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乌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规划研究[D]. 李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2]清代新疆乌什城市形态及格局演变探析[J]. 王耀. 昆明学院学报, 2015(04)
  • [3]观光农业规划研究 ——以新疆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为例[D]. 李小蒙.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5)
  • [4]南疆绿洲县级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划研究 ——以新疆乌什县为例[D]. 熊丹丹. 新疆大学, 2014(02)
  • [5]新疆乌什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研究[D]. 王敏. 南京大学, 2014(03)
  • [6]《化石》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国科普文选》另有多篇被若干新闻媒体转载[J]. 《化石》编辑部. 化石, 2000(02)
  • [7]新疆乌什“燕子山”和“九眼泉”[J]. 詹士高. 化石, 2000(01)
  • [8]与断裂活动有关的一种地电临震异常[J]. 毛可. 西北地震学报, 1981(04)

标签:;  ;  ;  ;  ;  

新疆乌什的“燕子山”和“九眼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