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彭美清[1](2021)在《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信念及行为研究》文中提出
陶玥[2](2021)在《单性别教学环境中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受韩国本土文化影响,韩国现代教育仍保留着大量的单性别教学环境,而国家汉办派往韩国的志愿者教师,面对这种单性别教育大多较为陌生,为志愿者教师在海外顺利开展汉语教学带来一定挑战。笔者有一年在韩国汉语教学经验,因此选取单性别教学环境中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单性别教学环境下的汉语课堂进行观察。从汉语课堂两个重要的方面——教师的输入和师生间的互动入手,通过收集真实的课堂录音,建立语音转写语料库,对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在对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男子高中与女子高中汉语课堂在目的语与媒介语的使用、话题使用、句子使用、师生话语量、教师的提问与反馈上都呈现出了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六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探讨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语料说明。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韩国高中教学体制以及汉语教学开展情况;对韩国高中分类情况及单性别学校占比情况进行说明,详细介绍了当前韩国汉语教学政策及教学开展情况,对2019年CPIK项目的开展及志愿者教师赴任情况做出介绍。第三部分从教师的输入特征对课堂话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目的语与媒介语使用比例,话题的使用、句子的使用三个方面对单性别教学环境中汉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了探析。第四部分从师生互动特征对课堂话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师生话语比例、提问模式、反馈模式三个角度开展了对比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了解韩国本土汉语教学的风貌,还可以从中发现单性别教育环境中汉语教学的特点。第五部分针对研究所得结果为志愿者教师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有助于志愿者教师更好地开展汉语教学。第六部分为本文结语。
李姗姗[3](2021)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研究 ——以大连市D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匹配,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较强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了旅游教学的改革。《导游语言技巧》作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知识过渡的关键。目前在中职学校中,绝大多数应用于传统教学方法,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参与感不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导游语言技巧》,迫切需要改进方法,笔者试图利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脱节等问题。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结合,是取两种教学法优点,将案例和任务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呈现案例任务等实施流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笔者将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本章利用文献研究法,总结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国内外研究,及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现状,选取建构主义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和杜威“从做中学”理论作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现状,笔者利用学生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出《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存在问题,从四个方面学生、教师、教学、课程四个提出存在问题。第四章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流程、应用原则和应用案例,并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应用调查分析,验证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有效性。第五章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建议,分别从学校角度、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提出。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提出本文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
郭倩[4](2021)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文秘《公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公文写作》课程是中职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包括对行政公文、商务文书的写作与处理能力。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当前的教学中通常以教师讲授加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本论文通过调查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发现当前《公文写作》课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公文写作水平差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尝试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公文写作》教学中,以期解决现存问题,提高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开展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采用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研当前《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总结现存问题。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之上,结合课程改革需求、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条件等因素,分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公文写作》课程的可行性,为设计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提供现实依据。随后进行《公文写作》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公文写作》课程有效教学的新模式。最后,在教学实践后期采用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研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的实践效果,并针对对分课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程教学,能有效解决现存教学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学生逐渐形成了写作的框架意识,提高了写作效率;内化吸收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讨论环节增强了互动频率,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总体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公文写作水平均得到提升。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程时,需要特别注意讲授阶段的“留白”设计、内化吸收阶段的适时引导、讨论阶段的课堂管理等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许燕燕[5](2021)在《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已成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行业从业人员间需要进行一定的协作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能力。为适应行业变化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职业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需要落实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行业人才的主阵营之一,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陪导游实务》作为中职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它的课程教学目标重点为:要求学生在掌握全陪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导游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岗位所应具备的沟通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在当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课堂仍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生学习上,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缺乏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缺乏积极的学习参与;在学生协作学习中个体责任感的缺乏使得学生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以新的合作学习形式TBL教学法为突破口,尝试改进当前的教学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研究。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法对TBL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提炼出对于本文研究较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了解并分析在当前中职《全陪导游实务》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探究TBL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的可行性,为TBL教学应用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依据。第三,对TBL教学法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过程进行设计,分析适合TBL的教学内容,并在TBL实施原则的指导下,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实施设计,制定实施步骤,将实施过程分为实施准备与实施过程。将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团队的组建、评价方案的设计、课前材料的准备纳入到教学准备过程中,将实施过程划分为个人测试、团队测试、查漏补缺、团队应用、评价总结五个环节。第四,以桂林市LY中职学校导游58班的《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为例,进行了两轮的行动研究。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之后立即对前期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分析与反思,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在课前预习中增加导学案以指导学生的自学,增加团队展示人员的随机指定、将同伴互评修改为匿名模式以增加学生团队参与的积极性,增设竞争机制以提升学习动力等。在两轮行动研究完成后采用课堂测验的成绩对比、学生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结果对行动研究成效进行分析,并针对TBL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教师备课压力有所增加、课堂管理难度增加、学生课前准备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TBL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TBL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提升了课堂互动效果;第三,TBL教学法的应用优化了团队学习效果,有助于改进团队学习中学生的团队参与不积极、团队责任感较低的问题。第四,TBL教学法的应用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唐洁[6](2021)在《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的优化研究 ——以桂林市X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在中等职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从强调学生知识学习转变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情境教学形式丰富,以学生为主,师生情感互动性强。基于实际工作岗位情境的教学正契合中职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旨趣,尤其是以模拟或真实活动为载体的情境教学能帮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培育职业能力。前期通过对国内外情境教学相关文献梳理,一方面为实践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归纳总结出国内情境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客观地对当下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对教师及学生展开实地调研,选取教育实习所在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法、访谈法等从学与教两个方面调查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情境教学现状,发现以下四点问题:一现行教材中情境案例较少,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二情境创设不够深入,与实际工作需求匹配度低;三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情境参与度较低;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科学。基于对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对情境教学进行了分析,重点探索了职业情境案例的来源选择与呈现方式,情境案例的搜集整合,情境案例应用于教学环节等,以期从源头优化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为情境教学实践奠定基础,进而优化情境教学过程,根据情境案例创设情境,开展情境教学,旨在提升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优化情境教学实施效果。最后,将优化设计方案付诸实践,在教育实验结束后分析教学效果,通过对照班与实验班数据对比分析、学生成绩分析及学生访谈分析后发现优化后的情境教学能有效提升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效果。
奉艳丽[7](2021)在《基于PBL模式运用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PBL模式以问题为基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来学习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与能力,与当前发展趋势较为一致。将PBL模式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之中,无疑能为课程改革提供崭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和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梳理了关于PBL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展开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意义,为本文的研究做好前期准备。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围绕PBL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解读了相关理论基础: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乔纳森的教学设计理论。第三部分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高中历史教学现状,通过教师访谈了解当前教学设计情况以及一线教师对于PBL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前景的看法,由此分析PBL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四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探讨PBL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首先明确PBL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三大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其次从前结构策略、过程运用策略以及评价策略三方面探索一套较为完整的PBL模式本土实施策略;最后为探讨运用PBL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为结论,主要对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同时说明研究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孙瑞[8](2021)在《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自身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这一头衔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走向了和普通高中教育截然相反的方向,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在中职学校司空见惯。从2017年至今,笔者一直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并且兼任班主任这一职务,在本人的任教期间,发现中职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堪忧,比如聊天、打瞌睡、发呆等与学习无关的现象在每节语文课堂上都司空见惯,老师布置的课后任务也不能高质量按时完成,结果导致语文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强大的语文学习动力。本文以枣庄市台儿庄区Q职业中专为例,在查阅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对该校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中职生语文学习不足的原因,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联系自身的实际语文教学工作,尝试提出一系列激发和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相关对策,充分激发中职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进一步改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弥补我国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研究的不足,充实中职语文学习动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育实践、教育决策和教育评价提供可参考性的一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简述本论文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文献综述,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所研究学校做基本介绍,由此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以笔者所从教学校为例,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及教师的教学等展开全面调查,总结归纳中职生语文的学习动力现状,并以此作为找出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基础。第三章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大的方面透视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第四章针对第三章剖析出的原因,重点地从学生自身、课堂教学、教育资源、教学评价和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能够激发和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的对策。
刘芳[9](202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研究 ——以大理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党和国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一系列新的具体要求,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创新和深化,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现实要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有着较为显着的优势,即针对性强、实效性好、教育性优,以教学案例明理论、讲事实、育新人,用蕴含新时代党和国家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教学案例来培育时代新人,用积极的、正能量的教学案例传播好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现实要求。教师面对真实课堂环境,能否有效而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案例是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这两个环节容易被一些教师习惯性的简化,即:案例+教材内容,常常被当做固定公式运用于课堂,而缺乏创新和“接地气”。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教学案例选择更科学合理、教学案例运用更规范完整、教学案例价值和作用挖掘更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八个统一”,仍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本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之一,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大理四所高校的学生、“基础”课专兼职教师为调查和访谈对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理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现状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从教师(“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主体)和外部条件(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案例的外部条件)两个层面为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教师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的对策为:增强教学案例选择的主体意识、明确“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拓宽教学案例选择的渠道;教师教学案例运用的对策为:把握教学案例运用的基本要求、创新教学案例运用的方式、增强新媒体运用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从外部条件来保障和优化教师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运用,如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和反馈机制、加强合作交流等,由此切实为地方“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优化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促进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胡慧维[10](2021)在《护生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专业学生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中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以及师生交互行为的特点,找出课堂行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对比分析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投入的影响,以期找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行为策略,为今后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深度学习。方法:方法1: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大学2018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2节翻转课堂(护理伦理学、内科护理学)和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1节《内科护理学》传统课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设备将这3节课堂录制下来,随后将这些视频导入Nvivo11.0软件中,结合行为编码系统进行课堂行为分析。方法2:通过目的抽样抽取南昌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传统课堂教学的2017级学生为对照组(n=45),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的2018级学生作为实验组(n=54),采用大学生学习调查量表(USES-S)和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量表,分析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3:采用访谈法对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分析教师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体验和建议。结果:1.内科护理学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言语比率、学生言语比率、技术行为比率以及课堂沉寂(无言语或技术行为)的比率均有差异(P<0.05)。内科护理学翻转课堂和护理伦理学翻转课堂中的教师言语比率、学生言语比率、技术行为比率以及课堂沉寂(无言语或技术行为)的比率均有差异(P<0.05)。2.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71.55±9.509)分、(69.80±9.3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前学生学习投入得分分别为(62.37±8.948)分、(63.11±13.9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76.06±10.864)分、(71.82±8.7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后学习投入得分分别为(77.80±11.006)分、(62.77±8.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翻转课堂教学前-后自主学习得分及学习投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课堂教学前-后自主学习得分及学习投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教师和学生均对翻转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认为其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结论:1.在课堂行为比率分布方面,翻转课堂比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师生交互行为更为活跃;教师和学生言语行为在课堂的占比更均匀;两种课堂中教师均缺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行为;教师在提问方面还有待提高。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和思考这些行为均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3.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沟通交流、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能力,增加护生的学习投入度,但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还有待提高。
二、护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单性别教学环境中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课堂话语研究现状 |
1.2.2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现状 |
1.2.3 关于韩国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及转写说明 |
第2章 韩国单一性别高中汉语教学情况 |
2.1 韩国高中情况概述 |
2.1.1 按照办学侧重点分类 |
2.1.2 按学生性别分类 |
2.2 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开展情况 |
2.2.1 汉语教学相关政策 |
2.2.2 首尔市汉语教学开展情况 |
2.2.3 CPIK项目开展情况 |
第3章 单一性别环境下教师课堂话语的输入特征分析 |
3.1 目的语与媒介语使用比例 |
3.1.1 男子高中使用比例 |
3.1.2 女子高中使用比例 |
3.1.3 对比结果分析 |
3.2 话题的特征分析 |
3.2.1 男子高中使用特征 |
3.2.2 女子高中使用特征 |
3.2.3 对比结果分析 |
3.3 句子的使用特征分析 |
3.3.1 句子平均长度 |
3.3.2 句类分布 |
第4章 单一性别环境下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分析 |
4.1 话语量分析 |
4.1.1 男子高中师生话语占比及其特点 |
4.1.2 女子高中师生话语占比及其特点 |
4.1.3 对比结果分析 |
4.2 提问模式分析 |
4.2.1 提问类型分布 |
4.2.2 等待时间及策略 |
4.2.3 对比结果分析 |
4.3 反馈模式分析 |
4.3.1 反馈语使用情况 |
4.3.2 反馈语出现时机 |
4.3.3 反馈语互动性 |
第5章 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改进建议 |
5.1 提高话语质量的建议 |
5.1.1 提高输入质量的建议 |
5.1.2 提高互动质量的建议 |
5.2 针对不同单性别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建议 |
5.2.1 针对男子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建议 |
5.2.2 针对女子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研究 ——以大连市D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访谈法 |
2.实验法 |
3.文献研究法 |
4.调查研究法 |
(四)研究创新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评述 |
(二)概念界定 |
1.案例教学法 |
2.任务驱动教学法 |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
(三)理论基础 |
1.协作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
三、《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调查设计及过程 |
1.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教学现状分析 |
1.基本信息 |
2.《导游语言技巧》培养目标和就业认知程度 |
3.《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基本认知 |
4.《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认知 |
5.《导游语言技巧》学生课堂互动情况 |
6.《导游语言技巧》评价与考核方式 |
7.学生学习期望 |
(三)《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存在问题 |
1.学生方面 |
2.教师方面 |
3.教学方面 |
四、《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设计 |
(一)应用原则 |
1.直观性原则 |
2.阶梯型原则 |
3.互动性原则 |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5.多元评价性原则 |
(二)应用流程 |
1.课前准备阶段 |
2.课堂实施阶段 |
3.评价与反馈 |
(三)应用案例 |
1.教学应用案例——欢迎词写作 |
2.教学应用案例二——导游交际语言的运用技巧 |
3.教学应用案例三——导游词讲解 |
(四)应用效果分析 |
1.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2.访谈设计与实施 |
3.学生成绩分析 |
4.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5.访谈应用效果分析 |
五、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建议 |
(一)学校方面 |
1.创设科学技术设备,提供相应教学资源 |
2.培养“双师型”教师 |
3.学校组织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培训 |
4.重视考核评估作用 |
(二)教师方面 |
1.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知识储备 |
2.把握案例的适用性,合理布置任务难度 |
3.注重时间管理 |
(三)学生方面 |
1.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
2.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学习能力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不足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学生卷) |
附录B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中应用效果(学生卷) |
附录C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效果(学生访谈) |
致谢 |
(4)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文秘《公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导向 |
2.中职文秘人才培养的要求 |
3.中职文秘专业《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1.相关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二、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方法与对象 |
(二)《公文写作》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1.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2.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教学方式不当,学生兴趣较低 |
2.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 |
3.学生课后学习投入少,公文写作水平低 |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文秘《公文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
1.渐进自主 |
2.权责对分 |
3.高效讨论 |
(三)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1. “对分课堂”符合文秘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
2. 《公文写作》课程内容和特点适合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
3.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程具备对分课堂的实施条件 |
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文秘《公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一)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
1.讲授环节设计 |
2.内化吸收环节设计 |
3.讨论环节设计 |
(二)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的实践案例分析 |
1. 《通报》讲授环节 |
2. 《通报》内化吸收环节 |
3. 《通报》讨论环节 |
(三)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 |
1.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4.作业情况分析 |
(四)教学实践总结与改进策略 |
1.对分课堂应用效果总结 |
2.对分课堂改进策略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公文写作》且有利于解决现存教学问题 |
2.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
3.中职文秘《公文写作》对分课堂的应用对策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职文秘专业课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程学生学习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三:中职文秘《公文写作》课程教与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文秘《公文写作》中的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五:后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六:后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七:《通告》教学设计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
2.中职导游人才输出与企业需求之间产生的新矛盾 |
3.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实际困境 |
4.TBL教学法应用效果的启示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总体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TBL与合作学习 |
2.TBL教学法 |
3.《全陪导游实务》课程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学习金字塔”理论 |
3.群体动力理论 |
三、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实施 |
(二)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结果分析 |
1.问卷结果分析 |
2.访谈调研分析 |
(三)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
2.学生学习参与程度低,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意识不高 |
3.传统团队学习效果不佳,团队学习的实施路径不够完善 |
4.课程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受到忽视 |
(四)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
1.中职学生特点为TBL教学应用提供了条件 |
2.教学设施的完善有助于TBL教学法的实施 |
3.《全陪导游实务》课程适合开展TBL教学 |
(五)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
1.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2.有助于提升学习参与程度 |
3.有助于优化团队学习效果 |
4.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
四、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
(一)适用于TBL的《全陪导游实务》课程内容 |
1.课程内容梳理 |
2.适用于TBL的课程内容 |
(二)基于TBL的《全陪导游实务》教学实施原则 |
1.正确组建有效的团队 |
2.强调团队成员责任意识 |
3.给予经常与及时的反馈 |
4.促进发展的团队任务设置 |
(三)TBL在《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实施设计 |
1.TBL的实施路径设计 |
2.TBL的教学实施步骤 |
五.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实践 |
(一)实践方案 |
1.确立实践目的 |
2.确定实践对象 |
3.选择实践方法 |
4.制定实践计划 |
5.实践评价方案 |
(二)实践过程 |
1.第一轮行动研究 |
2.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实践效果分析 |
1.TBL使用效果的测验成绩分析 |
2.TBL使用效果的问卷调查分析 |
3.TBL使用效果的课堂观察分析 |
4.TBL使用效果的学生访谈分析 |
5.TBL使用效果的教师访谈分析 |
(四)TBL在《全陪导游实务》教学应用中的不足及建议 |
1.教师备课环节的压力 |
2.课堂管理难度的压力 |
3.学生课前准备的压力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TBL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TBL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 |
3.TBL教学法的应用优化了团队学习效果 |
4.TBL教学法的应用提升了课程学习效果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的优化研究 ——以桂林市X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酒店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
2.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优化的需要 |
3.情境教学对于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情境教学研究现状 |
2.国外情境教学研究现状 |
3.国内外情境教学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情境教学 |
2.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情境认知理论 |
三、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情境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分析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4.调查问卷的回收与发放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课堂观察 |
2.问卷调查 |
3.教师访谈 |
(三)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情境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现行教材中情境案例较少,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 |
2.情境创设不够深入,与实际工作需求匹配度不高 |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情境参与度较低 |
4.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 |
四、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的优化设计 |
(一)情境教学原则 |
1.真实性原则 |
2.预设性原则 |
3.独立探究性原则 |
(二)情境教学前期分析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教学目标分析 |
4.教学环境分析 |
(三)情境教学优化设计思路 |
1.情境教学案例优化 |
2.情境教学过程优化 |
3.情境教学评价优化 |
五、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情境教学的优化实践 |
(一)实践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假设 |
3.实践对象 |
4.实践方案 |
5.研究变量 |
(二)实践课例——《客房清扫服务》 |
1.情境教学分析 |
2.情境教学过程实施 |
3.情境教学评价 |
(三)实践效果分析 |
1.调查问卷 |
2.学生成绩 |
3.学生访谈 |
4.实践结果总结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课堂观察表 |
附录2 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情境教学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客房清扫准备工作》教学设计 |
附录5 《认识客房清洁用具》教学设计 |
附录6 《客房敲门》情境评价表 |
附录7 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情境教学优化前后的调查问卷 |
附录8 《客房服务与管理》试卷 |
附录9 学生访谈提纲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基于PBL模式运用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PBL模式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PBL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
(二)问题 |
(三)教学设计 |
二、PBL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乔纳森的教学设计理论 |
第二章 基于PBL模式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准备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 |
二、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一)关于课堂提问 |
(二)关于学生自学、提出、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方面 |
三、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一)了解学情方面 |
(二)教学设计方面 |
四、调查总结 |
第三章 基于PBL模式运用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
一、PBL模式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主导性原则 |
(三)循序渐进性原则 |
二、PBL模式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 |
(一)PBL模式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前结构策略 |
1.学习者分析 |
2.学习环境分析 |
(二)PBL模式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过程实施策略 |
1.设计与前情分析相符合的目标 |
2.设计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
3.设计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 |
4.设计高中历史PBL教学流程 |
(三)PBL模式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评价策略 |
1.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
2.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
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运用PBL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
(一)注意处理课本知识系统性与解决问题获得知识随机性之间的关系 |
(二)注意处理问题的真实性与课程的基础性之间的矛盾 |
(三)注意处理班级规模、时间限制与实施PBL模式之间的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于问题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8)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3.小结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研究法 |
2.问卷、访谈调查法 |
3.观察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中职生 |
2.学习动力 |
3.语文学习动力 |
(六)枣庄市Q职业中专简介 |
第二章 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成因透视 |
(一)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内部因素 |
1.重技术轻文化,把语文放在边缘化地位 |
2.学习目标不明确,过于功利化 |
3.自我效能感低,归因方式不当 |
(二)中职生语文学习动机不足的外部因素 |
1.社会因素 |
2.家庭因素 |
3.学校因素 |
第四章 激发和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建议与对策 |
(一)更新学生学习观念,激发学习动力的自我启动 |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
2.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语文学习目标 |
(二)多渠道相互作用,增强自信是关键 |
1.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
2.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成功教育 |
3.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增强自我效能感 |
(三)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寻找语文教学和专业知识的结合点 |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
3.打造趣味化中职语文课堂 |
(四)改善教育资源,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
1.加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 |
2.构建多元立体化学生评价体系 |
3.扭转社会的负面评价,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研究 ——以大理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相关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案例与教学案例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 |
(三)“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关系 |
(一)教学案例选择是教学案例运用的前提和基础 |
(二)教学案例运用是教学案例选择的实现 |
(三)二者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一致 |
三、“基础”课教学案例种类和来源 |
(一)“基础”课教学案例的种类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的来源 |
四、开展“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必要性 |
(一)“基础”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必要性 |
(三)“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特点 |
五、“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四要素说”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心理分析理论 |
(四)认知学习理论 |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六、“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的意义 |
(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目标的现实需要 |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三)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及实效性 |
(四)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学习要求 |
第二章 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现状研究 |
一、调查研究概述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
二、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成效 |
(一)提升“基础”课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印象深刻 |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疑惑,提升学习效率 |
(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 |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三、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特点 |
(一)“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的特点 |
(二)“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的特点 |
四、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案例选择原则不明确 |
(二)教学案例选择与学生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
(三)教学案例选择与解决学生实际需求的关联度不高 |
(四)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存在的不同问题 |
五、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案例运用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二)教学案例运用中课堂氛围不活跃 |
(三)对老中青教师教学案例运用效果评价的差异化 |
(四)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存在的不同问题 |
六、影响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认识不全面 |
(二)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
(三)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外部条件需进一步优化 |
(四)四所高校之间的发展差异因素 |
第三章 四所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对策分析 |
一、教师教学案例选择的对策 |
(一)增强教学案例选择的主体意识 |
(二)明确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 |
(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 |
(四)拓宽教学案例选择的渠道 |
二、教师教学案例运用的对策 |
(一)把握教学案例运用的基本要求 |
(二)创新教学案例运用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
(三)增强新媒体运用能力 |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课堂互动 |
三、优化“基础”课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的外部条件 |
(一)优化教学案例运用的教学环境 |
(二)强化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能力培训和指导 |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考评和反馈机制 |
(四)加强四所高校之间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合作交流 |
结语 |
附录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调查研究问卷 |
附录2 高校“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护生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翻转课堂来源 |
1.2.2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教学交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研究现状 |
1.2.5 交互行为研究工具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翻转课堂 |
1.3.2 教学交互 |
1.3.3 深度学习 |
1.4 理论基础 |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1.4.3 三元交互理论 |
1.4.4 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 |
第2章 交互行为研究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观察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行为观察工具 |
2.4.2 行为分析工具 |
2.4.3 统计学方法 |
2.4.4 质量控制 |
2.5 研究结果 |
2.5.1 课堂交互行为节点覆盖率 |
2.5.2 课堂行为矩阵 |
2.5.3 课堂行为比率对比结果 |
2.5.4 课堂师生言语曲线 |
2.6 讨论 |
2.6.1 课堂交互行为特点 |
2.6.2 课堂行为比率特点 |
2.6.3 课堂言语行为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
2.6.4 合理的设计课堂行为比率可以促进课堂教学 |
2.7 小结 |
第3章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统计学方法 |
3.3.4 质量控制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一般资料 |
3.4.2 教学前两组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投入的比较 |
3.4.3 教学后两组学生自主学习的比较 |
3.4.4 教学后两组学生学习投入的比较 |
3.4.5 对照组传统教学前-后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投入比较 |
3.4.6 实验组教学前-后自主学习比较 |
3.4.7 实验组教学前-后学习投入比较 |
3.5 讨论 |
3.5.1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
3.5.2 翻转课堂教学对护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
3.5.3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
3.6 小结 |
第4章 学生及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 |
4.3.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4.4 质量控制 |
4.5 研究结果 |
4.5.1 学生访谈结果 |
4.5.2 教师访谈结果 |
4.6 讨论 |
4.6.1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
4.6.2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4.6.3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
4.6.4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
第7章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1 研究创新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堂交互行为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护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信念及行为研究[D]. 彭美清.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单性别教学环境中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对比分析[D]. 陶玥. 沈阳大学, 2021(09)
-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研究 ——以大连市D学校为例[D]. 李姗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文秘《公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郭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许燕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情境教学的优化研究 ——以桂林市X中职学校为例[D]. 唐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PBL模式运用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D]. 奉艳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中职生语文学习动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孙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选择与运用研究 ——以大理四所高校为例[D]. 刘芳. 大理大学, 2021(10)
- [10]护生翻转课堂下的师生交互行为及教学效果研究[D]. 胡慧维. 南昌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