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襄阳学术座谈会在襄樊举行

杜甫与襄阳学术座谈会在襄樊举行

一、杜甫与襄阳学术研讨会在襄樊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石晨[2](2019)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视剧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以地域文化为研究起点,在梳理地域文化与中国电视剧创作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湖北地域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具体思路如下:第一章:地域文化与中国电视剧创作研究。主要是对地域文化及地域流派电视剧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后文的相关论述作铺垫。首先,梳理相关学者对地域文化概念界定的代表性观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其次,对地域流派电视剧的概念进行阐释,引出关键词“地域文化”与“电视剧”,并明晰两者间的关系。一方面,地域文化是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文化因子。地域文化不但可以为电视剧创作提供素材和文化资源,同时也会影响创作心理。另一方面,电视剧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载体。电视剧能够展现地域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传播地域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甚至书写地域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第三,探讨了中国地域流派电视剧的发展现状及特色。目前,东北、北京、山东、陕西、湖南等地域电视剧创作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探讨湖北地域电视剧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视角。第二章:湖北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在对湖北电视剧的整体创作轨迹进行清晰梳理之后,对湖北电视剧的题材进行科学分类,将其概括为历史文化题材、革命抗战题材、农村题材、儿童题材这四个主要类种。题材是形成类型的基础条件之一,类型化又是工业文化背景下电视剧创作的整体趋势,故需要对湖北电视剧类型化发展进行相关的探索,由此得出有关湖北电视剧创作题材类型的一般规律性结论,从而给予合适的发展导向和策略。第三章:湖北地域文化资源与电视剧创作。此章主要分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介绍湖北地域文化资源,包括辉煌灿烂的“荆楚文化”、浪漫多姿的“三峡文化”和兼容并包的“汉水文化”,它们为湖北电视剧创作积聚了重要的文化力量和深刻内涵。第二部分,依照目前湖北电视剧对地域文化的开掘情况,对其中已经频繁出现,且未来仍有进一步挖掘空间的文化类型进行归纳和分析,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名人文化与荆楚气质;汉派文化与汉味人生;巴土文化与民族风情;移民文化与湖北精神。最后一部分,主要结合具体的电视剧作品对其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审美特征进行整体上的分析与总结。第四章:湖北电视剧的创作反思与策略。根据以上对中国地域流派电视剧创作和湖北电视剧创作的整体发展情况的了解,思考湖北电视剧创作存在的问题,并在吸收其他地域电视剧中适合其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湖北电视剧的未来创作走向与发展提供合理的针对性建议,为湖北电视剧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毛志萍[3](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朱建路[4](2017)在《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文中认为河北地区位于腹里地区中部,是元代统治中心的重心。前贤对河北地区研究成果很多,史料缺乏成为制约元代河北地区继续深入研究的瓶颈。利用石刻文献,特别是新发现碑刻墓志无疑有利于推动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蒙古南下,贞佑南迁,河北失驭,地方豪杰纷纷聚族自保,形成一股新兴势力。他们后来纷纷投降蒙古,成为一个军功受益阶层。如行唐邸氏家族,金元之际的张子良、刘深等都属此类。蒙古统治者重视根脚,这些军功阶层被视作有根脚者,他们世袭官职,在元朝军事、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蒙古入主中原,许多北方、西域的少数民族也随之进入中原。如元代真定路有多个畏兀儿人家族,大名路有唐兀昔李氏、唐兀杨氏等多个西夏遗民家族,广平路有蒙古人诺怀家族。他们定居河北,在竭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逐渐汉化,唐兀昔李氏家族丧葬用朱熹家礼,诺怀工于书法。元代河北地区民族迁入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都超过前代。蒙元时期采取宗教自由的政策,各种宗教积极向统治者靠拢以求发展。元代佛道之争的核心区域在河北北部的燕云一线,河北中南部地区佛道争夺较少,体现出汉人世侯在稳定社会秩序中重要作用。元代北方临济宗不只海云一脉,雪堂普仁也是着名临济宗僧人。海云一脉被立为临济正宗及元代大开元一宗的建立,都是统治者扶持的结果。蒙古军事占领对河北地区造成破坏之外,许多自草原带入的北制,如诸色户计划分、官营手工业、分封制等都影响了河北地区经济发展。每年冬季大都及其周边都会聚集大量宿卫马匹,在习惯了游牧的蒙古人看来,大都是他们的冬营地。元代河北地区的冶铁机构有一个分化组合的过程,它和元代定窑都是官营手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石刻文献研究元代河北地区,在拓展了史料的同时也深化了对其研究。军功阶层崛起并发挥重要影响,多元族群在这里汇聚融合,诸色户计划分严格,所有这些都使元代河北地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色;另外,河北地区靠近草原,它既是汉文化的核心区,也处于草原边缘,容易受草原文化影响,具有腹地与边缘二元复合的特征。

李常生[5](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表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李嘉玲[6](2016)在《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加之长期以来对中国本土传统与山水自然要素紧密结合的营城方略不够重视,使得城市记忆的消失、特色的削弱、文脉的断裂,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相关政策对城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并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就尤为迫切和重要。事实上,中国古代城市有其独特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营造传统,且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对传统城市格局和传统城市设计方法方面的探索,但对“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方面比较缺乏系统性和定量性的研究。本文在此背景下,尝试以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为研究对象,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襄阳“山-水-城”空间营建特征,总结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的营建特征,并对如何传承脉络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文章首先对“山-水-城”、历史文化脉络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再对传统城市的现代传承研究、襄阳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其次,通过对襄阳历史发展沿革的梳理,从自然山水、城市边界、街道骨架、人文标志、景致形胜五个方面,总结城市空间“三水、一渠、十三山、一洲;双城、五城楼、十城门;各具特色的道路骨架;城内五建筑、二十会馆、数十码头、城外数十标志;十景”的要素特征。再通过对城市选址、城市轴线、城市边界、城市建筑分别与山水格局的关系考量和山水城市格局与城市文化相互关系的梳理,分析古代襄阳城与自然山水的空间营建特征,构建空间“一江一渠三山一洲、两轴两廊、双城、一心六点、十景、七区”的历史脉络体系。再次,结合对脉络构成要素遗存现状的分析,将遗存分为存活、存留、消失三类。结合感知现状的调查,将遗存分为存活、存留、消失但记忆深刻、消失且印象不深四类,以期对后期的传承规划有指导意义。而后通过对传承状况的原因分析提出脉络的传承可以通过“保护、标识、复兴、控制、创造、活化”六大指导原则,传承襄阳“山-水-城”历史文化脉络。最后,本文结合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议将古城及其周边山水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基底,从而对“双城”结构进行重点保护与传承,再分别对自然山水、轴线视廊、城市边界、历史文化展示线路进行现代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建议。

王雄[7](2016)在《与汉水一同漂流远行——我的文学之舟》文中研究指明如果一个作家结缘于某个地域、某条河流、某座山脉,这也许就意味着他走进了灵魂的殿堂,他获得了创作中真正的源泉。说到这里,让我们想起了创作出《创业史》的柳青,同渭河流域的感情;想起了创作出《林海雪原》的曲波,同东北大森林的融入;更想起了创作出《红高粱》的着名作家莫言,同胶东大地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现代的许多着名作家都青睐于自己所植根于生存过的那片土地,从那里他们汲取着天地、河流、

编辑部[8](2015)在《《历史地理》1-32辑总目》文中研究表明

韩伟[9](2013)在《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名人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各地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旅游资源,并在当今旅游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名人资源具有唯一性,若充分利用和开发好此类旅游资源,必将有力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不仅有着有形的外在物质实体,更具备无形的内在“精神资源”的价值。卓越的思想和艺术具有穿越时空而长盛不衰的魅力,历代名人及其文化和物质遗产无疑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财富。以历史名人为依托的遗踪胜迹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其在国内外早有成功开发的案例,由此可以看出名人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及价值。本文首先论述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在对历史名人、历史名人级差及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基本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四种开发模式,即名人故居模式、纪念馆模式、旅游节庆模式和主题公园模式。最后总结了国内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中成功范例和失败案例,为历史名人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在对襄阳区位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三大开发优势,同时指出开发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旅游项目单一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分别从政府提高重视、烘托文化氛围、建设物质载体、设计游览线路、加强对外宣传和进行区域合作等方面,针对襄阳的历史名人旅游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措施。目前,国内外对于历史名人旅游的研究都偏重于各地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都是对于点的阐述,并且也没有对国内名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开发手段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对国内名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开发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出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模式,以期对各地名人旅游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参考。二是丰富和完善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理论,将理论应用于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中,针对襄阳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以期有益于襄阳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李丹[10](2013)在《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襄阳作为国内的一个地级市和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正当其时。但如何将这些潜在的文化资源,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历史名人、传说等等,转化为高品质、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具有一定影响力、有较好收益的文化产业园只有依托古隆中风景区和诸葛亮历史名人效应的三国文化城和依托古城墙而起的古城池文化。其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侧重点不明晰等问题。全国范围内的米芾纪念地有三个:安徽无为县、江苏镇江市、湖北襄阳市。依托米芾纪念地而建立起来的米芾文化产业,均成为三个城市发展自身文化产业的战略之一。其中,安徽无为县和江苏镇江市在米芾文化研究和米芾文化产业建设上处于较高层次。安徽无为县米芾文化产业的建设起步较早,在政府部门带头、文化企业牵线的基础之上,于2007年建成了包括米公祠文化旅游步行街、米公图书馆、米公书画走廊在内的20多个项目,目前平均年收益在25万美元以上①。江苏镇江米芾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加大对米芾文化的研发投入,在高校开设与米芾文化相关的课程,为米芾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依托米芾墓建设米芾文化广场、米公艺术小区、米芾书画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并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米芾影视、动漫、出版、会展等产业。与两地相比,襄阳市发展米芾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有关米芾文化的研究和文化产业的建设还没有引起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但襄阳市依托米公祠,发展米芾文化产业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位于襄阳市樊城区西南汉水之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米公祠,是全国三大米芾纪念地之一,是米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而建的。后世书法家、诗人多在此留下了墨宝,现存米氏书法石刻36块、黄庭坚等人书法石刻8块。与安徽无为县、江苏镇江市的米芾纪念地相比,襄阳米公祠有自己得天独厚的特点:它是全球米芾后人公认的祭祀地,襄阳米庄村是米芾后裔聚集地,米芾书法欣赏在襄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襄阳拥有两千八百年的历史,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现代经济发展迅速,实力雄厚,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文化产业势不可挡的发展浪潮前,认清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先进省市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的差别,结合自己的有利条件,挖掘本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资源,做大做强米芾文化产业,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城市竞争力。本文从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共七个章节,用以完成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也就是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本文创新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对米芾文化、米芾文化产业进行概念界定,对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的开发背景和开发现状作出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三部分,即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收集资料、研究数据,从而对襄阳市发展米芾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作了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的分析。最后,以此为依据,绘制SWOT矩阵图,提出适合襄阳市发展米芾文化产业的整体战略决策对策,及针对米芾文化产业各个行业的具体发展对策,即构成论文的第四部分。

二、杜甫与襄阳学术研讨会在襄樊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甫与襄阳学术研讨会在襄樊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视剧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以及重难点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中国电视剧创作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
第二章 湖北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
    第一节 湖北电视剧的创作轨迹
    第二节 湖北电视剧的题材发展
    第三节 湖北电视剧类型化发展的探索
第三章 湖北地域文化资源与电视剧创作
    第一节 湖北的地域文化资源
    第二节 湖北电视剧的主要地域文化类型
    第三节 湖北电视剧的地域文化审美特征
第四章 湖北电视剧创作反思与策略
    第一节 湖北电视剧创作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湖北电视剧创作的未来走向与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3)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1.4.1 结构安排
        1.4.2 语料来源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1.5.1 量词是否表量
        ].5.2 量词和分类词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2.1 语义分类范畴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2.2.1 称人量词
        2.2.2 动物量词
        2.2.3 植物量词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2.4 小结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第三章 通用量词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3.2 通用量词“个
        3.2.1 方言分布
        3.2.2 历史考察
        3.2.3 语法功能
        3.2.4 小结
    3.3 通用量词“只
        3.3.1 方言分布
        3.3.2 历史考察
        3.3.3 “只”的兴起
        3.3.4 小结
    3.4 通用量词“块”
        3.4.1 方言分布
        3.4.2 历史考察
        3.4.3 语源探索
    3.5 通用量词“条
        3.5.1 方言分布
        3.5.2 历史考察
        3.5.3 读音问题
        3.5.4 小结
    3.6 其他通用量词
        3.6.1 通用量词“枚”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3.7 小结
        3.7.1 北“个”南“只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第四章 量词重叠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1 语义类型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4.4.5 小结
    4.5 小结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5.1.1 “量”和相关概念
        5.1.2 量的分类
        5.1.3 量值系统
        5.1.4 小结
    5.2 量词表小量
        5.2.1 小量与小称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5.3 量词表大量
        5.3.1 大量与大称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5.4 小结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第六章 量名结构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6.2.1 全面型
        6.2.2 无谓后定指型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6.2.4 互补型
        6.2.5 无谓前型
        6.2.6 全无型
        6.2.7 谓后不定指型
        6.2.8 小结
    6.3 定指量名结构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6.4 定指名量结构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起
    概念界定
    研究状况述评
    资料、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失序社会中崛起的河北军功阶层
    第一节 元代河北的军功阶层述论
    第二节 蒙元时期行唐邸氏研究
    第三节 金元之际张子良事迹考略
    第四节 蒙元军将刘深考实
第二章 元代河北地区的异域来客
    第一节 蒙元时期河北的民族分布
    第二节 元代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墓志考释
    第三节 元代唐兀人李爱鲁墓志释补
    第四节 元代真定路的几个畏兀儿人家族
    第五节 元代蒙古酎温台家族史事考
第三章 蒙元时期河北地区的宗教
    第一节 蒙元河北宗教概述
    第二节 蒙元时期河北地区的佛道之争
    第三节 蒙元时期北方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第四节 元代大开元一宗新探
第四章 元代草原因素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蒙元统治对河北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元代大都及周边地区的官马饲养
    第三节 元代直隶省部地区铁冶研究
    第四节 元代的定窑与定瓷
余论
    一、元代河北地区的新特征
    二、石刻文献的价值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附录一:读元代碑刻札记四则
附录二:河北地区元代碑刻整理
参考文献
    一、古代史籍文献
    二、现代着作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与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5)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调研
        1.4.2 文献研究
        1.4.3 定量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山水城市研究
        2.1.1“山水城市”理论的概念
        2.1.2“山水城市”理论的形成过程
        2.1.3“山水城市”理论的相关研究
    2.2 历史文化脉络研究
        2.2.1 历史文化脉络的概念
        2.2.2 历史文化脉络的空间研究
        2.2.3 历史文化脉络的量化研究
    2.3 中国传统城市的现代传承研究
    2.4 襄阳及其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襄阳“山-水-城”空间发展概述
    3.1 襄阳历史文脉沿革
    3.2 襄阳城市空间发展沿革
        3.2.1 空间雏形期
        3.2.2 空间发展期
        3.2.3 空间动荡期
        3.2.4 空间稳固期
    3.3 襄阳城市空间要素特征
        3.3.1 襄阳自然山水要素
        3.3.2 襄阳城市空间要素
        3.3.3 特征总结
    3.4 小结
4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营建特征
    4.1 城市选址与山水格局
    4.2 城市空间与山水格局
        4.2.1 城市轴线与山水格局
        4.2.2 城市边界与山水格局
        4.2.3 城市建筑与山水格局
    4.3 城市文化与山水格局
        4.3.1 基于《襄阳府志》的襄阳“山-水-城”空间内涵发掘
        4.3.2 基于《历代诗人咏襄阳》的襄阳“山-水-城”空间内涵发掘
        4.3.3 基于历史人物的襄阳“山-水-城”空间内涵发掘
    4.4 小结
5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传承
    5.1“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状况
        5.1.1“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遗存现状
        5.1.2“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感知现状
    5.2“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传承状况的原因分析
        5.2.1 传承状况的规划问题分析
        5.2.2 传承状况的建设问题分析
    5.3“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传承规划
        5.3.1 整体“山-水-城”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
        5.3.2“双城”结构的保护与传承
        5.3.3 自然山水的利用与展示
        5.3.4 历史轴线及景观视廊的展示
        5.3.5 城市边界的展示与利用
        5.3.6 历史文化展示线路规划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调查问卷
    图录
    表录
致谢

(9)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4 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目标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概念
        2.1.1 历史名人及历史名人级差
        2.1.2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概念
        2.1.3 我国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2.2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作用
        2.2.1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
        2.2.2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2.2.3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学术价值
        2.2.4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寻根旅游价值
        2.2.5 历史名人可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2.3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2.3.1 名人故居模式
        2.3.2 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模式
        2.3.3 旅游节庆模式
        2.3.4 主题公园模式
    2.4 国内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
        2.4.1 成功范例
        2.4.2 失败案例
        2.4.3 经验与总结
3 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分析
    3.1 襄阳独特的区位条件
    3.2 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
        3.2.1 历史名人数量多、层级高
        3.2.2 名人遗迹众多、分布广泛
        3.2.3 三国故事多、最美在襄阳
    3.3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对历史名人的重视程度不够
        3.3.2 对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旅游项目单一
4 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4.1 政府提高重视,开发保护并举
        4.1.1 政府的正确导向和支持
        4.1.2 加强对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保护
        4.1.3 保障名人旅游开发的合理性、宏观性
    4.2 打造文化襄阳,烘托文化氛围
        4.2.1 以文化立市,打造文化名城
        4.2.2 用文化营销打破门票经济的怪圈
    4.3 建设物质载体,开发旅游商品
        4.3.1 名人故居
        4.3.2 名人博物馆、纪念馆
        4.3.3 名人雕塑
        4.3.4 名人文化广场
        4.3.5 开发研制名人旅游商品
    4.4 合理设计线路,开辟名人踪迹游
    4.5 加强对外宣传,注册名人故里“专利”
        4.5.1 创办和推广文化旅游节品牌
        4.5.2 拍摄襄阳名人的电视电影作品
        4.5.3 注册名人故里“专利”
    4.6 进行区域合作,与其他旅游项目互补开发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
2 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资源概况
    2.1 襄阳地区概况及历史流变
    2.2 襄阳市文化产业资源概况
        2.2.1 物质资源
        2.2.2 精神资源
        2.2.3 人才资源
3 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1 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3.1.1 米芾文化
        3.1.2 米芾文化产业
    3.2 米芾文化产业的开发现状
        3.2.1 米芾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
        3.2.2 米芾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4 襄阳市发展米芾文化产业的 SWOT 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
        4.1.1 文化资源优势显着
        4.1.2 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
        4.1.3 经济基础雄厚
        4.1.4 文化产业环境优越
    4.2 劣势(Weaknesses)
        4.2.1 体制改革不完善,缺乏大型、专营性文化企业
        4.2.2 人才瓶颈: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引进和储备机制不够健全
        4.2.3 缺少文化精品与产业品牌,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实现
    4.3 机遇(Opportunities)
        4.3.1 国家施行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机遇
        4.3.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米芾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4.3.3 文化消费热点所带来的机遇
    4.4 威胁(Threats)
        4.4.1 其他毗邻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激烈竞争
        4.4.2 米芾文化产业结构单一,可模仿性、可替代性强所带来的威胁
        4.4.3 米芾文化产业对外在环境依赖性强,易受冲击
5 发展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5.1 核心战略
        5.1.1 依托米芾文化资源优势
        5.1.2 发挥米芾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5.2 创新战略
        5.2.1 注重米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新
        5.2.2 加强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教育,建立系统的人才引进机制
    5.3 品牌战略
    5.4 “走出去”战略
6 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各个行业的发展对策
    6.1 米芾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6.2 米芾文博会展产业的发展对策
    6.3 米芾文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策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相关研究专着
    (二)相关论文
    (三)硕博论文
附录 A: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杜甫与襄阳学术研讨会在襄樊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湖北电视剧创作研究[D]. 石晨. 三峡大学, 2019(06)
  • [3]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石刻文献与元代河北地区研究[D]. 朱建路. 南开大学, 2017(05)
  • [5]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6]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D]. 李嘉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与汉水一同漂流远行——我的文学之舟[J]. 王雄. 中国铁路文艺, 2016(03)
  • [8]《历史地理》1-32辑总目[J]. 编辑部. 历史地理, 2015(02)
  • [9]襄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韩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10]襄阳市米芾文化产业研究[D]. 李丹. 重庆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杜甫与襄阳学术座谈会在襄樊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