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关于白菜的论文
- 答: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来历,必须从小白菜和芜菁的源头说起
大白菜个大体壮、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令人久吃不厌。它一经问世,备受人们喜爱。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写到:“白菜,味甘,温,无毒。主通肠利胃,除胸中烦,解酒毒。”明朝王世懋对大白菜很赏识,认为是蔬菜中的神品。清朝吴其睿说北方大白菜运到南方之后:“竞相争购、味胜于肉,不胫而走。”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品评吃大白菜的好处说:“甘平养胃,荤素皆宜,味胜珍馐。”清史学家柯劭 - 答:在你下面的问提中有详细的介绍
问:如何种植小白菜长得好?
- 答: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22
如何种植小白菜长得好?
小白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以春季、秋季种植比较多,但秋季总之小白菜,一般都采用大棚种植直播栽培的方法,时间需要选择在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然后翻地做成平畦,定植畦宽1.5米左右。播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的行距15厘米左右,每亩均匀撒200~300克左右的种子,然后覆土,踩实,浇水。2、小白菜田间管理 小白菜种植水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小白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当小白菜出苗后要立即浇水,当小白菜长出真叶后要即使的间苗,此时要剔除病弱苗和畸形苗,保障健康的小白菜苗子生长,而间苗出来的小白菜秧,营养好,嫩绿无污染,是做汤的好食材。在9~10月份天气晴朗的时候,当大棚的温度有点高的时候,要适当的降温,避免出现高脚苗,此时大棚里的气温尽量保持在30℃以下,此间管理一定要注意勤浇水防止干旱,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设备,保持空气和土壤湿润。 等到小白菜长到4叶1心的时候,就要随水追施速效肥料了,这样可以提高小白菜的长势和产量,施肥的量不要打,每亩20千克硫酸铵,或浇水前划沟每亩施入复合肥20千克。到了11月之后,正是进入冬季了,此时的温度低,要注意保温防冻。
问: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唱段是以什么为素材创作的
- 答: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唱段是以河北民歌《小白菜》为素材创作的。
《小白菜》是一首流传在我国河北等地的一首民歌小调,它以非常优美的音乐素材和洗练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也是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家庭关系的控诉。
扩展资料:
《小白菜》此歌为六节歌词的分节歌曲。曲式结构为一段体,中国五声性徵调式。全曲只有十二个小节,通过简朴而生动的歌词、级进下行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以及逐层下旋的旋律发展手法,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
宛转思念、孤苦无依的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加强了歌曲凄凉、辛酸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来源: - 答: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唱段是以(河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向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 - 答:以河北民歌《小白菜》为素材创作的
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向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但国内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后被共产党救出,于200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