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词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

基于生词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

一、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伊彤[1](2021)在《词汇化视角下动补结构的对比研究 ——以“V见”与“V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动补结构主要指谓词成分之后接补语的词组或词汇结构,补语可以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等,此类结构在汉语中较为常用。其中,由于“V见”与“V到”在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且语义相近,因此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常混用二者。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化理论,对动补结构的词汇化内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语义特征及其形式和语义映射,考察教材中“V见”与“V到”的设置及二语学习者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针对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建议、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建议,以及对教材编写者的教材编写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背景及意义,确定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介绍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寻找当前研究中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将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对适用于动补结构的词汇化概念进行定义,讨论其内涵,证明“V见”与“V到”符合词汇化的条件。之后通过历时描写,对“V见”与“V到”的词汇连续统进行考察,并说明其语义功能的趋同过程。第四章是对“V见”与“V到”的共时分析。我们将运用Talmy(2000)的事件框架理论,对“V见”与“V到”进行语义分析,之后将语义与形式匹配,辨析二者异同。第五章和第六章在对动补结构“V见”与“V到”进行理论研究后,将视角转向实践,先考察“V见”与“V到”在教材中的设置与分布情况,再从二语学习者的角度,考察“V见”与“V到”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情况与偏误原因,据此从“教材、教师、教学法”的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汉语为二语的学习者在以“V见”与“V到”为代表的动补结构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外汉语教材也易于忽略“V见”与“V到”的语义差异的介绍。本文运用词汇化的视角,通过历时研究说明“V见”与“V到”演变成词的过程及二者的词汇化发展链条,明确人们对二者的认知发展顺序,又通过共时研究,运用语义学,分析了作为词存在的“V见”与“V到”的内在语义关系,明确了二者的语义异同,为以“V见”“V到”为代表的动补结构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为学习者对“V见”与“V到”的语义区分和正确运用提供帮助。本文所提供新的教学重点及相关教学建议,也有利于教师补充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新练习以及获得动补结构教学的新思路。

李婷婷[2](2020)在《仿拟的词汇化研究》文中认为修辞词汇化现象是现代汉语新词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仿拟词汇化更是其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仿拟修辞词汇化中,仿词又是和词汇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但是仿词有修辞上的仿词和词汇上的仿词两个层面。仿词如何从修辞现象过渡到词汇现象,仿拟辞格又是如何与仿词词汇进行互动的,前人有所涉及,但是还没有全面的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基础语料来源,集合其他语料来源途径,通过对语料的收集分析,对仿词词汇化过程进行研究与阐释。希望通过对仿拟词化过程的描绘揭示仿拟词汇化的特点和规律。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总结了前人关于“仿拟”和“仿词”的相关研究,梳理了仿拟研究的发展历史。界定了仿词修辞本质上也是一种造词活动,和仿词造词一样都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血液。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主要对词汇层面的仿词进行界定,阐述了修辞仿词和词化仿词的不同,划定了仿词词汇的范围,论述了仿词是“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的统一,讨论了仿与非仿的界限问题。最后提出了仿词历时判定的标准。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仿词的分类,从意义、形式、置换语素以及修辞手段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描写不同类型的仿词词汇化过程,尽可能完整地展现仿拟词汇化的路径和规律。同时简要探讨了词汇化程度与“义仿”“音仿”类型的关系。最后从“双音化驱动”“语言和言语的转化”“高频使用”和“语境制约”等方面揭示了仿词词汇化机制。第五部分是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以及存在不足和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万晓玥[3](2020)在《“一量名”式三音词的词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整理和反思“一量名”词汇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的14个“一量名”式三音词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化理论、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结合共时与历时、微观与宏观、描写与解释的方法,对“一量名”的词汇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简要梳理了学界对“一量名”词汇化问题的相关研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从语音、语义、句法三方面确立了“一量名”式三音词的判定标准。语音方面:(1)语音凝固;(2)语流平缓。语义方面:(1)形成非字面义;(2)含有附加色彩。句法方面:(1)词汇完整性;(2)功能变异性。第三章从来源和演变方式上概括出“一量名”词汇化的不同类型,首先将“一量名”的词汇化分为“短语的组合词汇化”和“语素的黏合词汇化”,“短语的组合词汇化”内部分出“修辞词汇化”和“习语词汇化”,“修辞词汇化”内部又分出“比喻词汇化”和“借代词汇化”。第四章主要梳理了“一量名”的词汇化过程。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一个劲”、“一窝蜂”、“一股劲”对组合词汇化的“一量名”展开研究,并比较了近义副词“一股劲”和“一口气”的异同;然后分别考察了“一口价”和“一股脑”,对黏合词汇化的“一量名”展开了研究;最后归纳出“一量名”词汇化的特点。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考察了“一量名”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动因方面,语言内部包括韵律制约、语义变化、句法位置,语言外部包括高频使用、语体变化、社会文化、表达需要。机制方面,主要考察了组块、隐喻、转喻和类推四种机制。第七章通过分析“一量名”式三音词中“量”和“名”的语义、语法特点,总结出“一量名”的词汇化对“量”和“名”选择的倾向性特征。

冯海霞,周荐[4](2018)在《新世纪汉语“词义—修辞”研究现状与前瞻》文中提出归纳统计新世纪中文数据库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专着以及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此为文献来源,回顾和述评汉语"词义"与"修辞"相结合研究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研究从两个视角入手:一是基于修辞视角的词语/词义的研究;二是以修辞研究为目的的对词义的涉猎。基于修辞视角的词义研究是"词义—修辞"融合研究的重镇,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以修辞为目的对词义的关注虽有涉猎但略显薄弱。

陈茹[5](2017)在《借代的词汇化》文中指出修辞现象词汇化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语言现象,由修辞现象词汇化而产生的借代词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前人有过一些对借代词的相关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对借代词的研究依然不够详尽和全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借代词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封闭语料,结合词汇学、修辞学、语法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其中的借代词进行统计和分析。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本章总结了前人关于借代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于借代词的定义、借代词和借喻词的争辩以及借代词在词典中的释义问题。继而提出了对前人研究的一些看法,并对本文研究的借代词进行定性。最后还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搜集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所有的双音节借代词,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首先对借代词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和统计,归纳出借代词八个主要的产生方式,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对借代词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偏正型借代词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联合型借代词,动宾型借代词所占比例较少,主谓型借代词最少。第三章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了借代词的来源,将其分为借代的词形词汇化和借代的词义词汇化。词形词汇化借代词主要是通过借代的方式直接造词,主要有创造性的用典,词语的超常搭配和利用借代语素构词。词义词汇化借代词主要是通过语义的演变产生,分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个方面。此章分别对他们进行详细讨论。第四章主要利用词汇化理论,用Packard对词汇化等级划分的观点,立足于已经固化了的借代词,从静态的词汇角度把借代词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显转喻词汇化借代词、弱语义词汇化借代词、弱语法词汇化借代词和完全词汇化借代词。以此说明,借代现象发生了词汇化,但是形成的借代词的词汇化等级是有差别的。第五章通过分析借代的词汇化现象,对借代的词汇化历程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借代词由“活借代”到“死借代”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借代在偶然的语境中临时出现;然后当借代的语言单位离开偶发语境时开始产生标记,主要是外在的标记和内在的压制;最终外在标记脱落,内在压制被弱化和认可,借代的语言单位在人们心中不需要通过借代思维作为中介去理解时,借代词就形成了。最后,本文又从借代词的动态变化角度阐释了借代词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第六章总结,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梳理,并对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廖钟源[6](2015)在《《红楼梦》修辞词汇化衍生新词特点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视角》文中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而修辞是人们建构语言三要素的方法和手段。为了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使用修辞创造新词成为必然途径。在修辞造词语料库基础上,通过对《红楼梦》词汇分析,可考察《红楼梦》中的修辞词汇化现象。

陈志宇[7](2013)在《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基于汉语变化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当代汉语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反映出来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笔者的研究立足于以下理论基础: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社会的变化或者潜在的变化往往能够表现于语言中,产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从而我们可以将语言作为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从语言的视角入手进行社会学的研究。笔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是因为从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发展轨迹来看,两者已经产生了很明显的相互交叉的趋势,甚至在语言学内部也已经产生出了极具生命力的社会语言学,而在这种学科交叉的趋势中,社会学家做得并不够。笔者进行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也在于此。从现实上来说,当代汉语急遽的变化态势已经非常明显,每天都有不同的新汉字、新词语甚至新的语法出现。这种变化对汉语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或威胁呢?在这样的现实的困惑下,笔者进行了本文的研究。本文的研究首先从理论出发,从学科史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语言社会学是一种因学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认为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与社会学的语言转向共同决定了语言社会学的必然诞生,进而从理论上分析语言的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种沟通中的编码与解码方式;分析了语言的九种功能,包括自我形成、思维构建、行为构建、群体思维形塑、信息互构、社会简化、思维互译、语言语力与折射思想共性等九种;提出了语言对社会的三种作用:语言的社会反映作用、语言的社会影响作用与语言的社会预示作用。在这样的理论研究前提下,笔者对我国当代语言的变迁进行了文献研究。重点研究了汉语新词、性别、称谓、标语以及语言距离这五个方面的汉语变迁的案例,并从这几个方面得到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信息:从汉语新词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金俗社会向法俗社会的转变,由威权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由物质本位社会向精神本位社会的转变;从性别语言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由国民人格建设期向国民人格转折期转变;从称谓变迁上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正在由亲缘社会转变为业缘社会,由平等社会转变为精英社会,由扁平社会转变为阶层社会;从标语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正在经历由民权自在阶段向民权自觉阶段的转变,由政府本位向人权社会的转变;从语言距离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简单社会向多样社会的转变,由聚合社会向整合社会的变迁。从这些具体的研究角度上,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巨大威力。最终,笔者将结论总结为:(1)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结构处于系统分化与胚胎成形的关键时期。(2)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思想处于独立意志的觉醒期与独立意志的营养供应不足的矛盾时期。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起全文,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进行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历史分析,探究语言社会学产生的学科基础;第三部分进行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从理论上阐述语言对社会的作用;第四部分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从语言的变迁,分析其蕴含的社会意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遗憾,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是从语言的视角对社会进行研究一次尝试。虽然限于笔者本人的能力与水平,这种尝试不可能是完全的成功的,但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为语言社会学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栾妮[8](2012)在《《红楼梦》修辞造词的动态解析》文中提出以《红楼梦》为基本语料库,对比不同时代的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相同范例,可以发现:修辞造词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同常规词语比较起来,修辞造词有着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即在表达词的概念义的同时,还鲜明地传达出词的附加义——由修辞背景所带来的附加形象色彩、情感色彩等。从个性、偶发的修辞格到群体、常用的普遍修辞文本,最后到打破规则却又创造规则的新词语,对《红楼梦》修辞造词动态过程的解析可以有效揭示:汉语中的修辞造词,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历时的演变中将最初的个性化修辞效果,最终固化在静态的普遍词义(色彩义)中,从而呈现出奇崛美的。

李纯玮[9](2012)在《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产生新词语。本文就从修辞在新词语中的表现形式、修辞方式构成新词的特点、作用以及研究它们的意义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论分析,并力争产生让汉语工作者对这一现象给予重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的实践意义。

张烨[10](2012)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东汉时期的支谶译经从构词法、造词法、以及语素特点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考察,并且还对支谶译经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法”、“造词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式。全文共有7章,其中三、四、五章为论文主体。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由于“构词法”和“造词法”在命名以及理论方面一直存在着交叉的状况,因而本章主要对二者的定义、体系进行区分和概述,并确定本文“构词法”、“造词法”的研究内容。同时还确定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语料以及具体的语料库和书写体例。第二章,我们主要对古人以及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中第二部分选取了几种较有新意的角度,分别为:造词材料角度、结合语义的角度、词汇衍生角度等。第三章主要从“构词法”角度对支谶译经中的“合成词”进行探究。本文共确定了六种“构词法”,分别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述补式以及附加式。其中前五种是“实语素”的结合,最后一种是“实语素”和“虚语素”结合。这六种构词法中,“联合式”是支谶译经中最为能产的“构词法”,同时“偏正式”的数量也较多,内部语义关系比较复杂,因而本章主要对二者的语义特点、词性组合进行考察,并且对二者能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其他几种构词法虽然能产性相对较弱,但也各具特征,而且与先秦时期相比,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因而本章也从历时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四章是“造词法”的研究,支谶译经中共有4种主要的“造词法”,分别为:语音造词(连绵词、语音重叠词、音译词)、语素合成造词(合璧词、意译词、利用构词法造词)、修辞造词以及缩略造词。其中“音译、合璧、意译词”均为支谶译经中较为特殊的,因而本章主要注重对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纳。由于“造词”涉及从无到有的过程,因而与“理据”具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本章还将“理据”纳入了研究范畴。我们还探讨了影响造词的三个主要因素(“人的思维认知”、“社会活动与接触”、“语言自身”),并对影响造词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归纳。第五章从参与构词的语素角度进行分析,主要采取的是定量的手段。我们首先对1022个参与构词的语素进行分类,归纳出构词数量超过10的34个“高频语素”,然后再从“语素项”的角度细分,探讨并归纳了影响语素项构词能力的因素,分别为:语素项的语法属性、语素项序位以及语义特点。并且对支谶译经中特有的佛经语素项进行了探讨,归纳构词力强的因素以及语素的强势分布。第六章主要从历时的角度对“构词法”、“造词法”的演变进行比较。主要选取的角度有:各种“构词法”、“造词法”在数量以及比例上的变化、能产性的对比、新增小类的探究等。第七章则对全文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本文的不足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虽然“构词法”和“造词法”的研究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多见,但把现代的理论应用于古代汉语中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造词法”的研究更是缺乏系统的考察。因而本文在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词例的分析以及对反映出来的特点进行归纳,以期对支谶译经中的“造词法”、“构词法”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二、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词汇化视角下动补结构的对比研究 ——以“V见”与“V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描写与解释法
        1.4.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现状
        1.6.1 词汇化研究现状
        1.6.2 动补结构研究现状
        1.6.3 “V见”与“V到”的本体研究现状
        1.6.4 “V见”与“V到”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1.7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V见”与“V到”的词汇化界定与历时发展
    2.1 “V见”与“V到”的词汇化界定
        2.1.1 词汇化的历时定义
        2.1.2 词汇化的共时定义
        2.1.3 以“V见”与“V到”为例的动补结构词汇化内涵及特征
    2.2 “V见”与“V到”词汇化的历时发展
        2.2.1 “V见”词汇化的历时发展
        2.2.2 “V到”词汇化的历时发展
        2.2.3 “V见”与“V到”的功能趋同过程
    2.3 小结
第三章 “V见”与“V到”的共时分析
    3.1 关于Talmy事件框架理论
        3.1.1 事件融合及构成要素
        3.1.2 事件框架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观
    3.2 “V见”与“V到”的语义特征分析
    3.3 基于事件框架理论的“V见”与“V到”形式和语义分析
        3.3.1 “状态变化”事件框架的基本要素
        3.3.2 “V见”的共时形式和语义分析
        3.3.3 “V到”的共时形式和语义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V见”与“V到”的教材分布与学习者偏误
    4.1 “V见”与“V到”在教材中的设置情况
    4.2 “V见”与“V到”的习得状况
        4.2.1 问卷设计及说明
        4.2.2 问卷统计结果
        4.2.3 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V见”与“V到”习得情况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V见”与“V到”的教学建议
    5.1 针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5.2 针对教师的建议
        5.2.1 了解知识、预测偏误与补充教学材料
        5.2.2 语素教学法与“V见”与“V到”的教学
        5.2.3 依据“V见”“V到”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词汇化概念的界定与“V见”“V到”的词汇化证明
    6.2 “V见”与“V到”词汇化的历时发展链条
    6.3 事件框架视角下“V见”与“V到”词汇化的共时分析
    6.4 “V见”与“V到”在教材中的分布与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6.5 关于近义词或结构教学的思考
附录1: “V见”与“V到”的教材词库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问卷结果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仿拟的词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关于“仿拟”的研究梳理
        二、“仿拟造词”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存在问题及思考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 仿词的界定和判定
    第一节 仿词的界定
        一、仿词修辞与词化仿词
        二、仿词是显性与隐性的统一
        三、仿与非仿廓清
    第二节 仿词的判定
第三章 仿词的分类
    第一节 意义分类
        一、反义仿词
        二、类义仿词
    第二节 形式分类
        一、仿前式
        二、仿后式
        三、其他
    第三节 置换对象分类
        一、名语素置换类
        二、动语素置换类
        三、形语素置换类
    第四节 修辞手段分类
        一、仿拟兼谐音
        二、仿拟兼缩略
        三、仿拟兼借代
第四章 仿拟修辞现象词汇化
    第一节 仿拟修辞词汇化概述
    第二节 仿拟修辞词汇化具体例证
        一、“科盲”“法盲”的词汇化
        二、“冷线”和“热线”对义仿的词汇化
        三、“x友”的仿词词群词汇化
        四、其他例证分析
    第三节 词汇化与“义仿”“音仿”关系简析
        一、常规性程度差异
        二、语境依赖程度差异
        三、辞格作用差异
    第四节 仿词词汇化机制分析
        一、双音化驱动
        二、言语和语言的转化
        三、高频使用催动
        四、语境制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图书
致谢

(3)“一量名”式三音词的词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词汇化的研究
        1.2.2 三音词的词汇化研究
        1.2.3 一量名的词汇化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1.4 研究意义
二、“一量名”词汇化的判定
    2.1 语音标准
        2.1.1 语音凝固
        2.1.2 语流平缓
    2.2 语义标准
        2.2.1 形成非字面义
        2.2.2 含有附加色彩
    2.3 句法标准
        2.3.1 词汇完整性验证
        2.3.2 功能变异性
    2.4 小结
三、“一量名”词汇化的类型
    3.1 短语的组合词汇化
        3.1.1 习语词汇化
        3.1.2 修辞词汇化
    3.2 语素的黏合词汇化
        3.2.1 基本特征
        3.2.2 黏合理据
四、“一量名”词汇化的过程
    4.1 习语词汇化的“一个劲”
        4.1.1 普通短语阶段
        4.1.2 构成习语阶段
        4.1.3 习语压缩阶段
        4.1.4 泛化成词阶段
        4.1.5 小结
    4.2 比喻词汇化的“一窝蜂”
        4.2.1 “一窝蜂”的比喻词语化
        4.2.2 “一窝蜂”的有标使用
        4.2.3 “一窝蜂”的无标使用
        4.2.4 “一窝蜂”的泛化使用
        4.2.5 小结
    4.3 借代词汇化的“一股劲”
        4.3.1 “一股劲”的词汇化过程
        4.3.2 “一股劲”和“一口气”的比较分析
    4.4 黏合词汇化的“一口价”
        4.4.1 近代汉语中的“一口价”
        4.4.2 现代汉语中的“一口价”
    4.5 黏合词汇化的“一股脑”
        4.5.1 清末文献中的“一股脑”
        4.5.2 现代汉语中的“一股脑”
    4.6 小结
五、“一量名”词汇化的动因
    5.1 语言内部动因
        5.1.1 韵律基础
        5.1.2 语义变化
        5.1.3 句法位置
    5.2 语言外部动因
        5.2.1 高频使用
        5.2.2 语体变化
        5.2.3 社会文化
        5.2.4 表达需要
六、“一量名”词汇化的机制
    6.1 组块
    6.2 隐喻
    6.3 转喻
    6.4 类推
七、“一量名”选择量名的倾向性
    7.1 对“量”的考察
        7.1.1 “量”的语法类别
        7.1.2 “量”的语义类别
    7.2 对“名”的考察
        7.2.1 “名”的语法类别
        7.2.2 “名”的语义类别
    7.3 小结
八、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4)新世纪汉语“词义—修辞”研究现状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汇/词汇语义学领域关注修辞
    (一) 修辞的词汇化研究
        1. 修辞化造词的研究
        2. 修辞化造词词语结构及语素义问题的探讨
    (二) 词语修辞义的描写与认知识解的研究
    (三) 认知修辞视角下汉外词义对比研究
    (四) 词义演变与修辞的相关研究
    (五) 词义变异与修辞、语用的研究
二、修辞学研究涉猎词汇语义
三、思索与展望

(5)借代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借代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借代词的定义研究
        二、借代词与借喻词的争辩
        三、借代词的释义研究
    第二节 研究中的不足和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第二章 借代词的产生方式和结构分析
    第一节 借代词产生方式的统计与分析
        一、名词性的借代词
        二、动词性的借代词
        三、形容词性的借代词
    第二节 借代词结构类型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借代词的来源
    第一节 借代的词形词汇化
        一、直接创造借代词
        二、短语到词的演变
    第二节 借代的词义词汇化
        一、词义的扩大
        二、词义的缩小
        三、词义的转移
第四章 借代词的词汇化程度
    第一节 显转喻词汇化借代词
    第二节 弱语义词汇化借代词
    第三节 弱语法词汇化借代词
    第四节 完全词汇化借代词
第五章 借代词汇化的历程
    第一节 借代词汇化的几个阶段
        一、偶然出现的阶段
        二、有标记使用阶段
        三、外在标记脱落和内在标记弱化阶段
    第二节 借代词的动态发展
        一、借代词的产生
        二、借代词的动态运动
        三、借代词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红楼梦》修辞词汇化衍生新词特点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辞词汇化与新词的产生
二、《红楼梦》修辞造词语料库的建构
    (一) 新词语属性界定
    (二) 《红楼梦》数据库文件建构
三、《红楼梦》修辞造词语料库的实践
    1. 新词修辞辞格
    2. 新词使用效果
    3. 新词涉及范围
    4. 新词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7)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基于汉语变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与研究假设
        三、语言社会学的五种研究路径
        四、本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从语言学到社会语言学
        一、语言的本质、结构与功能
        二、语言学的社会转向:社会语言学
    第二节 语言社会学: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对语言研究的贡献
        二、符号主义学派对语言研究的重新发现
        三、社会学的话语转向
    第三节 语言社会学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中的“新词”现象
    第一节 新词语的社会学研究
        一、新词的内涵
        二、新词的演化历程
        三、新词的结构探究
        四、新词的功能
    第二节 当代汉语新词语与社会变迁
        一、当代新词的涌现
        二、当代汉语新词的特性
        三、当代新词发展的原则
        四、当代“新词”现象的社会学解释
第四章 语言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语言性别差异的社会学研究
        一、性别间的语言差异
        二、性别间语言差异的理论解释
        三、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维度
    第二节 当代语言性别差异与社会发展
        一、当代语言的性别变迁
        二、女性语言的的三重分化
        三、性别语言变迁的社会学解读
        四、性别语言变迁与社会发展
第五章 称谓、标语与语言距离变迁
    第一节 称谓与社会
        一、关于“称谓”的研究
        二、称谓的结构与维度划分
        三、当代汉语称谓词语变迁
        四、称谓变迁与社会变迁
    第二节 标语变迁与社会发展
        一、标语变迁的特点
        二、标语变迁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语言距离变迁与社会发展
        一、“语言距离”:概念及内涵
        二、“语言距离”的特征
        三、“语言距离”与社会发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10)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分
        1.1.1 孙常叙:“构词法”和“造词法”应该严格区分
        1.1.2 任学良:“造词法”和“构词法”是纲与目的关系
    1.1 3 刘叔新:把“构词法”和“造词法”分开,但内容界定与以往不同
        1.1.4 葛本仪:“造词法”和“构词法”是两个独立的系统
        1.1.5 李如龙:“词汇衍生的方式”中包含了“造词法”和“构词法”
        1.1.6 本文对“构词法”和“造词法”的界定
    1.2 “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理论概述
        1.2.1 早期的以语义为主的研究
        1.2.2 句法角度的研究
        1.2.3 回归语义的研究
        1.2.4 多角度的构词新探
    1.3 语料的选择以及来源
        1.3.1 语料的选择标准
        1.3.2 主要以支谶译经作为研究对象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选取的语料库以及书写体例
第二章 古人以及现代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2.1 古人对“构词法”及“造词法”的研究
        2.1.1 中国古代“构词法”的研究概况
        2.1.2 中国古代“造词法”的研究概况
    2.2 现代学者对“构词法”、“造词法”中涉古部分的研究
        2.2.1 古代构词法的总体特点和断代研究
        2.2.2 古代专书的构词法研究
第三章 支谶译经构词法研究
    3.1 确定复音词的成词标准
        3.1.1 各家对于古汉语复合词的判断标准
        3.1.2 具体的判定标准
    3.2 联合式复合词
        3.2.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3.2.2 词性以及构成
        3.2.3 联合式复音词的特点总结
    3.3 偏正式复合词
        3.3.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3.3.2 词性构成
        3.3.3 偏正式的特点
    3.4 动宾式复合词
        3.4.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3.4.2 动宾式复合词的特点
    3.5 主谓式复合词
        3.5.1 语义特点以及词例分析
        3.5.2 主谓式复合词的特点
    3.6 述补式复合词
    3.7 附加式复合词
        3.7.1 词头+词根
        3.7.2 词根+词尾
第四章 支谶译经“造词法”研究
    4.1 语音造词
        4.1.1 连绵词
        4.1.2 语音重叠词
        4.1.3 音译词
    4.2 语素合成造词
        4.2.1 合璧词
        4.2.2 意译词
        4.2.3 句法造词
        4.2.4 “语素合成”造词中涉及的理据问题
    4.3 修辞造词
    4.4 缩略造词
    4.5 影响造词的因素
        4.5.1 人的思维认识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4.5.2 社会活动对造词的影响
        4.5.3 语言自身对造词的影响
第五章 构词语素分析
    5.1 语素的界定和分类
    5.2 影响语素构词能力的因素
        5.2.1 构词语素数量及分类统计
        5.2.2 影响“高频语素”构词的因素
        5.2.3 支谶译经中较为能产的佛经语素
第六章 从支谶译经看“构词法”、“造词法”的历时演化
    6.1 “构词法”的古今演变
    6.2 “造词法”的古今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词汇化视角下动补结构的对比研究 ——以“V见”与“V到”为例[D]. 魏伊彤. 山东大学, 2021(02)
  • [2]仿拟的词汇化研究[D]. 李婷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一量名”式三音词的词汇化研究[D]. 万晓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世纪汉语“词义—修辞”研究现状与前瞻[J]. 冯海霞,周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5]借代的词汇化[D]. 陈茹.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6]《红楼梦》修辞词汇化衍生新词特点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视角[J]. 廖钟源. 钦州学院学报, 2015(04)
  • [7]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基于汉语变化的实证研究[D]. 陈志宇. 武汉大学, 2013(05)
  • [8]《红楼梦》修辞造词的动态解析[J]. 栾妮. 东岳论丛, 2012(09)
  • [9]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J]. 李纯玮.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2(08)
  • [10]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 张烨. 吉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基于生词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