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与牡丹栽培比较及其文化发展

梅花与牡丹栽培比较及其文化发展

一、梅花、牡丹栽培及其文化发展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胡若涵[1](2021)在《非遗织艺旗袍的年轻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晁婕[2](2017)在《花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洛阳牡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班牙着名城市区域经济学家,也是帮助巴塞罗那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帕斯卡尔·马拉加尔曾说过城市是区分未来世界的最重要的标志。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人口,人们朝夕生活在城市里与城市发生着直接的接触。城市的发展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体。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对内、对外沟通的桥梁。中国是世界上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花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对花的种植、栽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花文化。中国人赏的不仅仅是花的色、香、姿态更重要的是品鉴花的品格。托物言志、以花喻情,花具有了人格化的意义。以花为媒,传播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世界上好多国家和城市设立国花、市花来象征城市内涵,但是真正做到花品牌效应的并不多。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探究花与城市的相互关系,打造以花为名的城市名片,丰富花文化的内涵也为中国花卉品牌化传播提供方向更为中国城市形象在国际的传播提供策略分析。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与本文选题相关的资料,包括背景、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中国花文化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概括。并且与城市联系起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以花为主题的城市形象传播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的个案研究对象——牡丹。首先将牡丹的有关的概况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选取了以牡丹着称的有关城市进行分析。并将洛阳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洛阳是以花为媒拉动城市形象传播比较成功的案例,能为其他花文化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借鉴。但是,洛阳在以花文化为主题进行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花文化城市发展存在的通病,所以在第四部分中,从牡丹个例引出中国花卉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提高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策略,以期为花文化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有利的借鉴。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以及以后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王柳茵[3](2017)在《宋代岭南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岭南词,作为岭南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岭南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宋时期的发展与变迁,也体现出词在特殊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特色,因此宋代岭南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宋代岭南词的收集整理与细读,挖掘了宋代岭南词作中的岭南地域特色以及词作中复杂多元的岭南情感。同时,还分析了宋代岭南词的多元风格,展现宋代岭南词的独特风韵。本文绪论部分对宋代岭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概况做了简单的梳理,构建了宋代岭南词的多元宽泛体系,在《全宋词》的基础上,对宋代岭南词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对宋代岭南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文章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挖掘了宋代岭南词作中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主要集中在岭南植物和蛮烟瘴雨的书写上,岭南植物方面结合具体词作具体分析了橘子、梅花、素馨花和荔枝。第二章探索了宋代岭南词作中复杂多元的情感内涵。根据词作者群分为外来词人和岭南本土词人两个部分:外来词人的岭南书写交织着报国无门的无奈、消沉,流放异乡的凄凉哀怨,望眼欲穿的思归情怀,以及随缘自适的旷达闲逸等情感体验;本土词人词作中更多的是安于一隅的隐逸之情,闲情雅趣的自然愉悦,思乡怀人的无可奈何,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以及修仙练道的山野之趣。第三章分析了宋代岭南词的多元风格,集中体现在高华亢爽、沉郁苍凉、清丽婉转这三种词风类型上。结语部分对宋代岭南词的历史现实和文学史上的双重意义做了简单的总结。

王弥强[4](2017)在《景德镇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景德镇地处江西北隅,山高水绕,历代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瓷都”之称。整体上商业发达,文化浓厚,其独特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景德镇繁荣的园林环境。本文运用文献归纳法、综合分析法、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景德镇古代园林发展脉络、园林类型及园林实例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景德镇古代园林的地域性特色。景德镇古代园林的发展受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发展时期可分为五大时期:一、萌芽期:秦至魏晋南北朝。此时在风景秀美之处建立的寺庙是该地园林发展的萌芽;二、兴盛期:隋唐五代时期。受文人士子山林修学、崇尚儒学及宗教兴盛的影响,该地出现了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三、繁盛期:两宋。文人兴起,隐逸的思潮促使了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蓬勃发展,官署园林和文教园林逐渐兴起;园林类型有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官署园林、公共园林,类型多且兴盛。四、转折期:元明时期。受科举制度及瓷器行业受朝廷重视的影响,造园形式和园林类型的的数量及质量都随着社会不同阶级的生活和审美需求随之改变,文教园林达到空前的发展,官署园林开始走向成熟,公共园林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五、清时期:成熟期。清时期景德镇的经济达到空前的盛况,园林的类型愈加的丰富。出现的有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官署园林、祠堂园林及其他园林。官员造园成为园林建设的主体,园林从规模到形式上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民众的审美意识的愈发促进了公共园林的成熟。景德镇古代园林前期以隐逸文人引领造园潮流,后期因瓷器兴盛受朝廷重视,官员成为造园的主体。园林大体上以昌江为主脉,以县衙和御窑厂为中心分布,形成了极具地域性特色的景德镇古代园林。

杨华杰[5](2017)在《宋代文化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学类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诗词类的人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牡丹这一花卉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有的深深的联系,在此为对牡丹与宋代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张宝元[6](2017)在《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 ——七世纪至十三世纪》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族文化博大精深、绵长久远,走过了千余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作为一社会种文化现象,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囊括其实践活动在内的蒙古族传统社会特有的意识观念、伦理价值、思维方式以及审美取向的综合体,充分反映着蒙古族的道德、习俗、心理和生息规律,是维系蒙古族传统社会秩序,促进其民族传承的主要力量。与我们今天专门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文化的教化,熏陶和陶冶的过程,具有传承民族生命力,形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属于“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范畴。在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蒙古族形成发展之初至其发展之巅峰这一特定的历史过程中,蒙古族人创造了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现象不管是从民间角度还是从统治阶级角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因而,在探讨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时,我们也不应该对其进行人为阻断。如我们所知,十三世纪元朝建立以来“汉文化”不断融合蒙古族文化,这种“濡化”的结果使得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被忽视,因此,本文将选题的目标锁定在蒙古族起源至元朝发展之巅峰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将其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即一方面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现象贯穿与整个蒙古族传统社会,并传承至今;另一方面,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无论对蒙古族牧民个体素质的提高,或是中华民族社会和谐的构建,其作用都不可替代,它犹如“精神的空气”为蒙古族传统社会的发展构建了灵魂之所,引领拥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走向辉煌。对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文化的有机结合,这种理性思考从教育效果来看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重要部分。一是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传承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二是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促进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共分五个部分,逐一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文化的缘起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文化与教化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本身就是文化教化的过程,教化是文化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不仅仅只包含着“文治教化”、“生活教化”、“人文教化”等教化内容,而是扩展为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教化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由其特殊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生产发展和意识形态等综合作用而形成,代代相传且在当代对我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作用的文化形态,它既体现在器物文化中,也体现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其次,探讨了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沿革,以蒙古族早期社会、成吉思汗帝国和元朝初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为切入点,阐释了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最后,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在蒙古族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即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其在蒙古族传统社会中具有强化游牧民族凝聚力、培养马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对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二者的相互关系。蒙古族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教育内容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积淀的直接体现,属于深层文化的范畴。蒙古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就是源于其核心价值理念。它伴随着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并长期影响着蒙古族社会的发展。蒙古族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本教育内容是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反映,其本质就在于它与蒙古族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融为一体,是传统社会蒙古族牧民生命体验的展现。当然,不可置否的是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基本教育内容都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但我们也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即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基本教育内容由于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因而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这是历史发展的局限性所造成,但其基本教育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传播了蒙古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了人性的本质,促进了蒙古族传统社会的稳定。第三部分对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授方式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以这样说,任何文化形式都是通过代代相传而沿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维系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消亡,流传至今,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给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因而,这一部分首先对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承“场”进行了探讨,其主要包括草原(社会)、学校和家庭,认为“场”的实质就是为了其传播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以文化人”或曰“化民成俗”所建立的空间环境。其次,提出了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三种传授方式,即“萨满经典”与师徒制传授,单向度传授和多向度传授,可以说这三种传授方式都是根植于草原(社会)生产环境和牧民现实生活中的产物。再次深入分析了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实现方法,笔者认为其不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且还有其多样性的特征,可以这样说,它就是关于蒙古族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理论的生活化诠释和应用,也是统治阶级用来解释其社会思想运行的规律,并希望运用这些规律来对各体进行教化从而实现社会有序的工具。第四部分笔者分别从蒙古族传统社会的礼仪文化、舞蹈文化、节日文化和文化的“生活”符号入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进行了探索。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含着蒙古族牧民对草原(社会)的独特认知,其载体就是传导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基本途径,是牧民在实践的过程中把前人和自身的所创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传递下去的承载机制,其最终目的是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成为一个“文化流”。它是以一种传统手段传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信息的途径,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与蒙古族传统社会的现实生活相联结,立足于现实生活,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结合了生活的种种特点,并最终渗透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之中来,可以这样说,蒙古族传统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大载体。第五部分在对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了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不是在“真空”的范围内传播,而是以一定的文化环境为基础。为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时效性,我们就必须借鉴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不仅丰富了其内容,而且蕴含当代社会可以借鉴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从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再到微观领域,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都包含着多层内容、多种方法、多类载体,并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传授方法。它是蒙古族传统社会文化的积淀和存储,以其生产化、符号化、生活化的方式记录了蒙古牧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礼仪、道德习俗、伦理观念等,为我们认知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画卷,当然其功能不仅于此,它还是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伦理观、道德观的“活教材”。总之,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就是一种“精神教化”,它一方面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还原成为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它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对象提升为富有文化内涵的人。笔者将研究的对象锁定为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来研究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不仅有特定的历史意义,而且它所涵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传播方式和实现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载体的道德感化性,决定了它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重要的借鉴资源。

徐莉,成仿云[7](2017)在《牡丹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基于对苏州七大古典园林中牡丹群落的调查,发现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与其中牡丹应用同步,即有苏州园林时就有牡丹应用;牡丹在苏州园林中以花台种植为主要种植形式,并通过与建筑、地形等结合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创造多样的园林景观;牡丹在苏州园林的应用是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结合,为现代园林建设及牡丹应用提供借鉴。

温跃戈,孔海燕,张启翔[8](2016)在《中国国花历史溯源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国花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分歧较大,然而牡丹和梅花分别在清代和民国时期被定为国花这一说法却得到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根据历代文献记载,结合牡丹和梅花的文化、社会和园艺发展情况,探讨和分析了牡丹和梅花分别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成为国花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价值,为进一步开展国花研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谭斯慧[9](2016)在《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造园艺术历来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相通,一方面文学艺术点缀美化了园林,另一方面园中保存的书法碑帖等储存了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言语素材”的概念来源于电影美学,指电影中被记录的言语音声(影片中的言语),电影言语素材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本文定义的言语素材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意象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言语素材能通过“对话”机制,传递思想感情,建立起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使得语言艺术在园林环境中的借用能够达到“对内足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的效果,因而也就具备帮助人们把对园林的审美感受进行表达的功能。岭南古典园林中的言语素材十分丰富,但前人对岭南私家园林言语素材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楹联匾额的研究,并对传统名园中的楹联匾额进行罗列介绍,缺乏专门、系统、深入且具体地研究和探讨岭南园林言语素材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论题。本文以岭南四大名园为研究范围,通过现场观察体验、实地拍摄和文字记录等方式对言语素材的形式、内容主题及内涵的表达、装饰元素等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共收集言语素材300个。总结归纳其外在表现形式的规律以及对空间效果的影响,并针对言语素材的题材内容进行统计,得出题材主题的规律以及题材与场所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园林构成要素,对言语素材的典型景观内容进行陈述;根据岭南四大名园的历史发展,总结归纳出四大名园新园与旧园言语素材的差异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7种:木板雕刻、室内书法画作、灰塑、石雕、套色玻璃、竹板雕刻、砖刻。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以木色和黑色的木板雕刻形式为主,构成岭南传统园林言语素材的基调,并以色彩活跃的灰塑进行点缀,以书法及画作强化室内空间的意境。(2)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的题材包括5类:状景类、抒情类、咏志类、训诫哲理类;宗教仙境类。其中以状景类言语素材最多,其中对于绿树葱茏、繁花似锦的植物景象描述使用频率最高,对景物的描写侧重其生机盎然的状态。抒情类言语素材的数量次之,其中由于自然之趣抒发的愉悦之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由园林游乐生活引起的情感。(3)言语素材使用场所与题材的联系包括:a、交通型构筑物空间以状景类及抒情类言语素材为主,在主题的运用上特点为总体概括园内自然景色或表明园主造园理念,抒情类题材主要表达对自然的怡然之情;b、庭院休憩空间:以状景类素材最多,并表现为因时、因地、因景而作,或描述与眼前之景氛围相同、意象相似的园外之景,以引发联想。抒情类言语素材次之,并主要抒发园林生活的雅趣闲情;c、居住型空间:以描写园内植物景象及建筑的状景类素材比例最大,且注重咏志类素材的应用;d、书房:对于题材的运用也偏重表达好学志趣和隐喻人格追求的咏志类题材。(4)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的特色包括:追求自然真朴、生活世俗化、注重隐逸精神的表达、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注重形式美。(5)言语素材在岭南现代园林中的继承发展策略:a、言语素材自身具有艺术美,可丰富园林景观;b、传达园林立意信息,揭示景观主题与意蕴;c、引导及集中观赏者思维,引起游览者对景物的审美注意;d、通过文学修辞手段,强化景物的感染力;e、引起观赏者想象及联想,塑造心理空间。

刘治龙[10](2015)在《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种文明的形成不可不能依赖于自然的限制,文明也不会与自然相脱节。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要面对的永恒课题,在衣食住行的几个基本问题上,让我们一道来关心人类用以遮风避雨的建筑。相对于西方建筑史上的“坚固、实用、美观”三原则,古代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建筑原则,即《尚书·大禹谟》:”中关大禹的为政建筑三原则:正德、利用、厚生。基于这样三原则基础上中国古代建筑以“便生人”为建筑的主要目标,以适合人之生活起居的土与木为基本建筑材料,并以“卑宫室”与“适行化”的观念,将建筑限定在一个适度的大小与高度范围内,并以层层深入的院落空间来组织建筑组群,从而形成了“庭院深深”的独特建筑空间美。中国东北民居,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凝聚了东北先民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清楚地显示了当时的建造形式与生活形态之间的关联;形象地传达出以东北为土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直观地表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价值系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东北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空间演绎的研究,对重拾传统文化特色及乡土建筑语言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着眼于东北民居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其文化语境和建筑特征的追溯,对东北民居空间演变脉络进行深入的讨论。从区域地理空间分布入手,通过东北传统建筑规划、格局与空间演变,立足于归纳与量化的方法,结合当地工匠建筑技艺等经验,力求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历史信息的完整,为东北民居建筑的演化模式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东北民居的空间演绎研究是对东北民居建筑文化进行的一次深入剖析与梳理,力求挖掘传统建筑格局的空间变化规律。明晰逐渐消隐的空间结构塑造多元的生活模式,为当代的民居建筑寻找逝去的记忆,重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关系。文章从东北传统民居的聚落空间的形态构成和功能利用入手,为东北民居建筑的形态发展演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涉及建筑学、规划学、景观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和民俗学等,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两个领域。既包含物质性的实体建造,也包括了对民间传统建筑技艺的探索。通过对东北民居的空间演变与发展,追溯东北本土建筑的发生原点与形成机制,探索民居、街道、村落等空间组成的抽象化互动关系,发掘建筑与环境在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下形成的历史轨迹,并从居住人群的心理积淀着手,对东北民居建筑的传统风貌和空间形态做深入的探讨,为本土化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做出当代应有的努力。由于区域不同、宗教不同、民俗不同,对于民居的诉求也不尽相等,在对东北民居深入思考的几年里,我充分的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聚落的形成实际上一种文化的蹒跚步履,其艰难是不可想象的。东北民居由过去的蒙昧时期逐步走向与先进文明的接轨,这个时期是漫长的,甚至一种文明的接受是经过兵火的洗礼,无奈的民族融合,在这一反复的过程中,逐步走向辉煌,而且不失自己独立的个性。东北地区属于边疆,远离中原文明,先后出现过肃慎,东胡,蒙古诸部,女真诸部,契丹诸部,以及高句丽民族的文明。长期的部落兼并战争,南北扩张,民生受到极大影响,对于东北民居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利用有限的生产力和有限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民居特点,长期的边备生活,使得人民在民居建设上重视武装思想,对于寨墙、堞口、屋脊都做了深刻的思考。然而战争并不是民居发展与变迁的永恒的话题。人类深信自然的力量,自然是养育人类的根本。东北原生态居民在聚落形成之后,逐步发现自然的规律,懂得和归纳出自然界中那些有益于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怎样合理的利用和规划,东北民居在聚落发展中形成独居特色的廊道艺术,植被的品类,水文的特征,山川的排列,出现了各形各色的廊道艺术体系,东部的山峦,西部的草原,都约束着人类的生存规律。廊道的发展与建设,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它们的形成最终有别于中原文化,虽然在明清之际,东北民居接受了很多关内移民文化,而且占据主流,但是,自然对文化是具有改造能力的,文化最终成为自然的附庸。人们的生活观念,甚至性格都随之改变。神明一直萦绕于人类的心头,东北民居的生发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神明的庇佑,而这种神明具有着很现实的意义,无论是舶来品,还是土生的神明,它们必须与自然与真实的生活血肉联系。如果其不能真实的作用于生活,也就无法视其为神明。东北民居在装饰上有着自己的尚象思想,尚象是人类对自然的膜拜,而且十分具体,一方面是中原文明带来的结果,一方面完全是自然赋予的。蒙古族的长生天,满族的索伦杆,以及对喜鹊对鱼的无限崇拜,也许这些关内文化也都存在,但是崇拜的内涵却完全不等,这些都造就东北民居独特的审美意识,追求宏伟,广博,峥嵘的气象,在表现上,线条粗狂奔放,形象是艺术的基本单位,,在广泛的调研中,东北民居的一切尚象表达,都是可视、可闻、可触、可感。典型的生活,必然造就典型的性格,在这些尚象造型上,我们必然思考它的材质,在建筑艺术上,装饰材料要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东北民居和关内民居基本一致,仍然属于木瓦结构的建筑,出现了优秀的砖雕工艺,木雕工艺,独特的剪纸工艺等等。碱土与黄土并用,东部山区林业的发达,都为后期民居建设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无限源泉,在早期,由于生产力的脆弱,进步迟缓,最为突出是源于南北文化的交流,中原的建筑艺术与技术和东北特有丰富的资源在走向完美结合之后,使得一直沉睡的东北大地开始走向繁荣和辉煌,并且快速地在清代一朝之内完全与中原文化建设上等量齐观。王朝革鼎也推动时代的向前发展。这仅仅东北民居空间演绎中的一页,历史的长河还要继续流淌,东北民居的发展经历了兴盛与哀愁之后,还要继续向前。在东北民居的研究过程中,愈发现其需要人们对其文化的尊重,需要人们挖掘与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它,认知它。作为民居文化的研究者,我深深感到民居建筑保护的任重与道远。在获得真知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形成自己的理论,但是这种理论的源泉,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实践。科学需要动脑的同时,更需要双脚的辅助。路在脚下,有太多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需要我们去触摸与聆听。历史留下的遗存,只有两种,一种是文字,一种是建筑,在阅读之后,我们还要去抚摸那些残垣断壁……

二、梅花、牡丹栽培及其文化发展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花、牡丹栽培及其文化发展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花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洛阳牡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花文化
        1.3.2 城市形象传播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研究创新与方法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花文化与城市形象
    2.1 花卉种植
    2.2 花文化表现形式
        2.2.1 流行文化——花语及象征意义
        2.2.2 文学艺术——诗词歌赋、插花、绘画
        2.2.3 民俗文化——食用药用、赏花习俗
    2.3 花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2.3.1 花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2.3.2 花与“市花”
        2.3.3 花与城市休闲文化
    2.4 以花为主题发展城市形象的局限性
第三章 牡丹之城形象传播分析
    3.1 牡丹概况
        3.1.1 栽培种植历史
        3.1.2 牡丹文化
    3.2 牡丹之城:菏泽、洛阳、彭州、兰州、亳州
    3.3 “牡丹花城”——洛阳城市形象定位的SWOT分析
        3.3.1 S——“牡丹花城”城市形象定位优势分析
        3.3.2 W——“牡丹花城”城市形象定位劣势分析
        3.3.3 O——“牡丹花城”城市形象定位机遇分析
        3.3.4 T——“牡丹花城”城市形象定位威胁分析
    3.4 “牡丹花城”——洛阳城市形象推广分析
        3.4.1 文化旅游:“牡丹花会”
        3.4.2 牡丹品牌:牡丹产业
    3.5 “牡丹花城”——洛阳城市形象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城市规划牡丹形象缺失
        3.5.2 规模有待提高
        3.5.3 牡丹文化旅游开发不足
        3.5.4 牡丹产业结构不完善
第四章 “花为媒”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分析
    4.1 城市形象传播理论:5W传播模式分析
        4.1.1 传播主体
        4.1.2 传播内容
        4.1.3 传播媒介分析
        4.1.4 受众分析
        4.1.5 传播效果分析
    4.2 基于旅游产业的传播策略分析
        4.2.1 城市宣传口号与城市标识的确立
        4.2.2 加强城市内部管理
        4.2.3 扩大城市外部宣传
    4.3 基于花卉产业的传播策略分析
        4.3.1 加大科技投入
        4.3.2 发展龙头企业
        4.3.3 健全市场,促进流通
    4.4 新媒体环境下的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4.4.1 名人效应
        4.4.2 舆论热点
        4.4.3 影视植入
        4.4.4 口碑营销
        4.4.5 危机公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宋代岭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岭南经济、政治概况
    二、岭南文化的发展概况
    三、宋代岭南词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独具特色的岭南词
    第一节 岭南植物的书写
        一、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橘子
        二、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梅花
        三、一夏天香收不起,付与蕊仙无语:素馨花
        四、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擘:荔枝
    第二节 蛮烟瘴雨的书写
第二章 意蕴丰富的岭南词
    第一节 外来词人的岭南词
        一、报国无门的无奈、消沉
        二、流放异乡的凄凉哀怨
        三、望眼欲穿的思归情怀
        四、随缘自适的旷达闲逸
    第二节 本土词人的岭南词
        一、安于一隅的隐逸之情
        二、闲情雅趣的自然愉悦
        三、思乡怀人的无可奈何
        四、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五、修仙练道的山野之趣
第三章 风格多元的岭南词
    第一节 高华亢爽
    第二节 沉郁苍凉
    第三节 清丽婉转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4)景德镇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景德镇市地区古代园林的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古代园林相关研究
        1.3.2 景德镇市古代园林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景德镇古代园林发展的背景概况
    2.1 景德镇市历史沿革
    2.2 景德镇市古代园林发展环境
        2.2.1 环境格局——群山环峙,二水汇流
        2.2.2 地区山水格局——因水选址,因山建城
        2.2.3 人文发展环境——名人辈出,文化璀璨
    2.3 景德镇市陶瓷发展及其对园林影响
3 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景德镇古代园林
    3.1 社会环境背景
        3.1.1 经济环境
        3.1.2 文化环境
        3.1.3 城市营建
    3.2 陶瓷的萌芽发展
    3.3 景德镇古代园林的起源
        3.3.1 大惟都双峰教院(双峰寺)
        3.3.2 安隐寺
        3.3.3 玉脂泽庄园
    3.4 小结
4 隋唐五代时期的景德镇园林
    4.1 社会环境背景
        4.1.1 经济环境
        4.1.2 文化环境
        4.1.3 城市营建
    4.2 陶瓷的初露锋芒
    4.3 隋唐五代时期景德镇园林概述
        4.3.1 私家园林的伊始——天南一掬亭
        4.3.2 寺观园林的兴起——云门教院
        4.3.3 公共园林的发轫——珠山
    4.4 小结
5 两宋时期的景德镇园林
    5.1 社会环境背景
        5.1.1 经济环境
        5.1.2 文化环境
        5.1.3 城市营建
    5.2 陶瓷的蓬勃发展
    5.3 两宋时期的景德镇园林概述
        5.3.1 私家园林
        5.3.2 寺观园林
        5.3.3 文教园林——乐平学宫
        5.3.4 官署园林——乐平县署
        5.3.5 公共园林——屏山
    5.4 小结
6 元至明朝时期的景德镇园林
    6.1 社会环境背景
        6.1.1 经济环境
        6.1.2 文化环境
        6.1.3 城市营建
    6.2 瓷器的繁盛发展
    6.3 元至明朝时期景德镇园林概述
        6.3.1 私家园林
        6.3.2 寺观园林——皇山寺
        6.3.3 文教园林
        6.3.4 公共园林——昌江八景
        6.3.5 官署园林
    6.4 小结
7 清朝时期的景德镇园林
    7.1 社会环境背景
        7.1.1 经济环境
        7.1.2 文化环境
        7.1.3 城市营建
    7.2 瓷器由兴而衰
    7.3 清朝时期的景德镇园林概述
        7.3.1 私家园林
        7.3.2 寺观园林
        7.3.3 文教园林
        7.3.4 公共园林
        7.3.5 官署园林
        7.3.6 祠堂园林
        7.3.7 其他园林
    7.4 小结
8 总结
    8.1 景德镇古代园林发展脉络
    8.2 景德镇古代园林类型特点
    8.3 景德镇古代园林地域性特色探讨
    8.4 论文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5)宋代文化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宋代地域文化中的牡丹
1. 花开富贵, 美艳昌盛
2. 花之贵族, 心之所向
3. 花之品性, 文人楷模
3. 抑郁不得志的诗人与牡丹

(6)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 ——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蒙古族历史概略
        (一)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蒙古族的发展历史
        (二)“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
        (三)“黑车白帐”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 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缘起
    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一)文化及其分类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之基本内涵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主要属性
    二、七世纪至十三世纪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沿革
        (一)以“集体共享”为基本特征的蒙古族早期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
        (二)以“大道”为核心理念的成吉思汗帝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三)以“大一统”为终极目标的元朝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在蒙古族传统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游牧民族凝聚力
        (二)培养马背民族认同感
        (三)保持草原民族特殊性
第二章 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教育内容
    一、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一)以万物有灵、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生态理念
        (二)以至诚为本、诚实守信为归属的思想道德理念
        (三)以为政以德、兼容并蓄为特征的思想政治理念
    二、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基本教育内容
        (一)勇敢顽强、不畏牺牲的“乞颜精神”
        (二)宽以待民、厚以养民的仁爱观
        (三)孝悌父母、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三、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一)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教育内容的一致性
        (二)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基本教育内容的互动
第三章 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授方式与实现方法
    一、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承“场”
        (一)草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天然传承场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教化传承场
        (三)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承殿堂
    二、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传授方式
        (一)“萨满经典”与师徒制传授
        (二)单向度传授
        (三)多向度传授
    三、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实现方法
        (一)以事为诫(神话故事)
        (二)以言为训(格言谚语)
        (三)以身教化民(身正为范)
        (四)以自然为师(效法自然)
第四章 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载体
    一、蒙古族传统生命礼仪文化——“和谐之道”
        (一)诞生礼——热烈仪式中充满重视生命的朴素愿望
        (二)成人礼——隆重典礼中唤起实现自我的责任意识
        (三)丧葬礼——丧葬风俗中饱含遵守规律的独特感受
    二、蒙古族传统舞蹈文化——“力量之魂”
        (一)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反映蒙古族与自然斗争、自强不息的民族力量
        (二)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融合,表达蒙古族崇尚自然、祈求福佑的赤诚力量
        (三)与游牧生产实践相联系,展现蒙古族热爱生产、向往自由的生活力量
    三、蒙古族传统节日文化——“凝聚之力”
        (一)敖包祭——感谢恩惠、凝聚人心
        (二)那达慕大会——聚集一堂、民族团结
    四、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生活”符号
        (一)“白毛毡房”的精巧构思——顺应自然的生活理念
        (二)“象形史书”的服饰图案——美好寄往的生活追求
        (三)“酒”文化——集体共享的生活态度
第五章 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当代启示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教育启示
        (二)“万物有灵”的生命观教育启示
        (三)“诚以为上”的价值观教育启示
        (四)“以德治国”的政治观教育启示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基本教育内容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英雄主义”的人生观教育启示
        (二)“宽厚仁爱”的道德观教育启示
        (三)“孝悌思想”的伦理观教育启示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方法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道德教化”与感染教育法
        (二)“力行教化”与正面典型教育法
        (三)“师法自然”教育与自我教育法
    四、进行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以民族“文化认同”为基本前提
        (二)充分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
        (三)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
        (四)促进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创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7)牡丹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苏州古典园林与牡丹应用同步
2 牡丹种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 花台种植
        2.1.1 与建筑搭配
        1) 亭台楼阁。
        2) 园墙。
        3) 门洞。
        2.1.2 与植物搭配
        1) 乔-灌-草。
        2) 非对称种植。
        3) 植物背景。
    2.2 丛植
        2.2.1 与地形搭配
        1) 斜坡。
        2) 山石。
        2.2.2 与植物搭配
    2.3 群植
        2.3.1 网师园-“玉椀金磐”
        2.3.2 留园-东园
    2.4 牡丹元素的拓展应用
3 苏州古典园林中牡丹应用特点分析
    3.1 苏州园林中的牡丹文化特色
    3.2 苏州园林中牡丹的艺术造景
    3.3 苏州园林中牡丹应用品种单一
        3.3.1 气候对牡丹品种选择的限制
        3.3.2 牡丹品种选择与苏州园林基调的契合

(8)中国国花历史溯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国花的历史进程
    1.1 关于牡丹是“国花”的说法
    1.2 关于梅花是“国花”的说法
    1.3 关于梅花、牡丹同为国花的说法
    1.4 中国国花的评选活动
    1.5 国际上关于中国国花的说法
2 牡丹作为国花的文化审美价值分析
    2.1 牡丹的观赏价值
    2.2 牡丹的文学艺术价值
3 梅花作为国花的文化审美价值分析
    3.1 梅花的观赏价值
    3.2 梅花的文学艺术价值
4 结论

(9)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1.1.1 园林艺术与文学语言关系紧密
        1.1.2 言语素材在园林运用中具有民族特色
        1.1.3 岭南园林中的言语素材研究局限性大
    1.2 相关概念
        1.2.1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1.2.2 言语素材的定义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外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1.4.1 东亚国家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现状
        1.4.2 西方国家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现状
    1.5 中国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1.5.1 从写作题材及表现手法方面研究
        1.5.2 从园林意境方面研究
        1.5.3 从文学方面研究
        1.5.4 从表现形式方面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岭南自然人文条件概况
        2.1.2 岭南园林的发展简述
    2.2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2.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2.3 研究数据采集
        2.3.1 文献资料
        2.3.2 实地调研
3 结果与分析
    3.1 岭南传统名园中应用的言语素材汇总
        3.1.1 番禺余荫山房
        3.1.2 顺德清晖园
        3.1.3 东莞可园
        3.1.4 佛山梁园
    3.2 言语素材的题材与应用场所
        3.2.1 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的常见题材
        3.2.2 言语素材的应用场所类型
        3.2.3 言语素材题材与应用场所的关联性
    3.3 言语素材的涵义在景观空间中的表达
        3.3.1 言语素材在水庭景观中的表达
        3.3.2 言语素材在植物景观中表达
        3.3.3 言语素材在建筑景观中的表达
        3.3.4 言语素材在山石景观中的表达
    3.4 言语素材的形式对空间效果的影响
        3.4.1 言语素材的形式及其使用频率
        3.4.2 言语素材的形式与园林空间的关联
    3.5 旧园与新园的言语素材对比分析
        3.5.1 个体内对比分析
        3.5.2 整体性对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岭南传统名园中使用言语素材的特色
        4.1.2 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所起的作用
        4.1.3 当代园林中应用言语素材的意义
        4.1.4 当代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思路探讨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物候条件对东北民居建筑的影响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界定
    二、东北物候的衍变与发展
    三、气候条件对民居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与地貌
        (二)地方材料
    四、东北地区人类文化学视野
        (一)中国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的精神视野
        (二)东北民居建筑的哲理观
        (三)东北民居传统建筑的道德伦理观
        (四)东北民居建筑的环境观
        (五)东北民居建筑的景观生态观
第二章 东北民居空间构成中的军备思想
    一、军备理念的成因
        (一)“屯”和“号”、“堡”和“寨”
        (二)军事庄园设计
        (三)寨墙
        (四)堞口
        (五)炮台
        (六)烽火台
    二、民居军事建筑的观念
        (一)山地型
        (二)鹿柴型
        (三)夯筑型
        (四)土坯型
        (五)堑壕型
    三、东北民居军备建筑思想的美与功效
        (一)力求与自然相和谐
        (二)建材内容的刚柔并济
        (三)不独于军事的民居理念
        (四)军队建制转化为民居为主要特色
第三章 东北民居边缘建筑和聚居的自然形成
    一、东北民居聚落发展的空间层次
        (一)建筑群落的递进层次
        (二)建筑群落的空间层次
    二、村落的边缘性与聚居景观
    三、东北民居村落的标志性景观
        (一)粮囤
        (二)磨盘
        (三)烧锅
        (四)古塔
        (五)牌坊
        (六)广场
        (七)楼阁
    四、东北民居的高差与开合
        (一)高差
        (二)开合
第四章 东北民居的廊道艺术
    一、廊道艺术
        (一)东北民居中的廊道艺术
        (二)东北民居乡村聚落的廊道现象
    二、从田野到村落的廊道构建
        (一)向日葵廊道
        (二)线麻廊道
        (三)玉米廊道
        (四)柳树廊道
        (五)杨树廊道
        (六)榆树廊道
        (七)沟渠廊道
    三、从院门到正房的藩篱廊道构建
        (一)杂花廊道
        (二)秸秆廊道
        (三)灌木廊道
        (四)木板廊道
    四、东北民居中市镇聚落的廊道现象
        (一)饭铺
        (二)当铺
        (三)铁匠铺
        (四)货栈
        (五)戏园子
        (六)酱园
第五章 东北民居中尚象艺术
    一、东北民居中植物尚象艺术
        (一)牡丹纹饰
        (二)梅花纹饰
        (三)莲花纹饰
        (四)葫芦纹饰
        (五)缠枝纹与宝相花
    二、东北民居中动物尚象艺术
        (一)喜鹊纹饰
        (二)虎纹饰
        (三)鹿纹饰
        (四)鱼纹饰
    三、东北民居中尚象艺术的材料使用
        (一)剪纸
        (二)砖雕
        (三)油彩
        (四)木雕
第六章 东北地区各民族民居比对与思考
    一、东北民族民居共性特征
        (一)笼罩在中原文明下东北民居建筑特色
        (二)温突
        (三)白色
    二、满族民居
        (一)满族民居的屋室
        (二)窗棂
        (三)烟囱
        (四)东西厢房
        (五)索摩杆子
    三、朝鲜民居
        (一)寮房
        (二) 双扇拉门
        (三) 廊板
        (四)青瓦
    四、蒙古族民居
        (一)勒勒车
        (二)毡房
        (三)长生天与敖包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梅花、牡丹栽培及其文化发展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遗织艺旗袍的年轻态设计研究[D]. 胡若涵.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花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洛阳牡丹为例[D]. 晁婕. 西北大学, 2017(02)
  • [3]宋代岭南词研究[D]. 王柳茵. 贵州大学, 2017(03)
  • [4]景德镇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王弥强.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5]宋代文化中的牡丹情结与文化解读[J]. 杨华杰. 文学教育(上), 2017(04)
  • [6]蒙古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 ——七世纪至十三世纪[D]. 张宝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7]牡丹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 徐莉,成仿云. 中国园林, 2017(03)
  • [8]中国国花历史溯源探究[J]. 温跃戈,孔海燕,张启翔.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
  • [9]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D]. 谭斯慧.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10]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D]. 刘治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梅花与牡丹栽培比较及其文化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