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

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

一、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程显扬[1](2020)在《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不仅是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健康良好的国民群体是任何国家实现发展与繁荣的坚固地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九大报告中同样写明:“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是在开篇即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国民对于健康的需求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对于健康需求的层次同样在持续上升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健康服务业是21世纪的新兴医疗体系,通过革新医疗模式而构建的以健康为核心而非以疾病为核心的新型医疗体系,包括先进理念、前沿技术、标准培训认证和管理运营组成的覆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正如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1世纪的医学是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微生态的平衡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性化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身心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健康生活方式)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生命质量为中心发展,以延长生命绝对值向以延长有生产力的健康寿命和青春寿命发展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医学服务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以人民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环境的变革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福祉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意义。中国的健康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与发展成就进行相对系统完整的梳理,在总结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重大机遇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同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尝试提出中国健康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相关建议。首先,本文以两份关键性政府文件作为分界点,将中国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初创发展阶段(1949—2013)、规划阶段(2013—2017)和快速发展阶段(2017至今)。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规模和分类两个角度对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总结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取得的六大基本成就,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路径逐渐清晰;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扩大,重心下沉渐成趋势;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幸福产业焕发活力;区域健康服务业高地初显,示范效应良好。并揭示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存在的五项基本问题,即医疗服务结构与总量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健康保险服务发展乏力且存在壁垒;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政策保障;科技创新转化难且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其次,本文在充分考量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业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将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14岁以下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是否实施了新医改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各变量皆有利于推动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收入水平、个人医疗消费支出、政策规划与人口老龄化对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影响因素在中国的客观现实,针对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规划、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和疾病谱变化对于中国健康服务业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进行了深入说明。最后,本文系统论述了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条件下,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即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新基建与双循环格局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人口老龄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红利。并且,在对国际经验进行比较总结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彭倩倩[2](2019)在《基于健康管理视角的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深化改革、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和疾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商业健康保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日益增加。近几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增长较快,远远高于总保费增长率,但是占比不足我国总保费的15%,相比发达国家的30%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商业健康保险赔付率远远大于保费增长率的状况,使得保险公司出现经营动力不足,业绩不佳,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阻碍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因此,研究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及其控制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本文通过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从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两个方面,分析其发展现状。其次,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纯粹风险等方面,探讨了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面临的风险,发现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面临的风险较大,且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措施对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再次,通过借鉴管理式医疗和健康管理的措施,结合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研究了融入健康管理服务后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盈利性,发现在加入健康管理服务后会增加保险产品的利润,得出健康管理对控制商业健康保险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提出Z保险公司风险控制优化措施。

陶铸[3](2019)在《银杏中抗气道炎症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典型的气道炎症疾病如慢性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哮喘和肺纤维化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开发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无副作用的中草药或功能食品,将是一条有效的防治呼吸道炎症的途径。本文对具有平喘止咳效果的中草药进行筛选,最终聚焦于银杏。在中国古代,银杏(Ginkgo biloba)的叶和种子就有用于治疗喘咳的记载。其中,《本草纲目》记载,银杏叶主治温肺益气,定喘咳;《中国药典》中记载,银杏敛肺平喘,用于治疗肺虚咳喘等症状,归心、肺经。但现代研究有关银杏对气道炎症作用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银杏治疗气道疾病的效果及其物质基础,并阐明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首先,比较不同的银杏提取物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小鼠的抗气道炎症的效果,再利用HPLC-MS和虚拟筛选技术寻找银杏中潜在的抗气道炎症活性成分;研究探讨了银杏中活性成分如何作用于气道炎症的相关靶点,阐明了活性成分对气道炎症中相关通路的影响;其次,对有效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最后对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小鼠,造模后小鼠各炎症因子指标大幅度上升。观察不同银杏提取物(银杏叶乙醇提取物,银杏果乙醇提取物,标准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银杏黄酮提取物以及银杏内酯提取物)对气道炎症模型小鼠的效果。以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炎症因子等为参考指标,结果表明,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降低BALF中炎症因子的浓度,在各类提取物中效果最佳。(2)采用HPLC-MS分析发现,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白果黄素、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和紫杉双黄酮这四种银杏双黄酮。动物试验显示:除去银杏双黄酮后,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气道炎症活性明显下降,说明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抗气道炎症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银杏双黄酮。利用Pharm Mapper预测四种银杏双黄酮在人体内对肺部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发现其可能的作用靶点主要为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uman neutrophil elastase,HNE)。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一种强力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剂,能导致炎症细胞在肺部募集与浸润,同时引起气道黏液蛋白的高表达,在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Auto Dock进行虚拟对接,结果显示,银杏黄素与HNE自由结合能为-6.69 kcal/mol,目前唯一上市的HNE抑制剂西维来司钠为-5.36 kcal/mol。虚拟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双黄酮是一种良好的HNE抑制剂。进一步利用荧光色谱和圆二色谱对银杏黄素在体外抑制HNE的活性进行评价,银杏黄素与HNE结合后能导致HNE蛋白荧光淬灭,其IC50为40.8 nmol/L。圆二色谱观测到银杏黄素与HNE蛋白结合后HNE的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以上实验表明,银杏双黄酮在体外具有抑制HNE的生理活性。(3)采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对银杏双黄酮抗气道炎症机理进行研究,发现银杏双黄酮能减少由HNE导致的A549细胞中黏液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基因的高表达,能抑制HNE处理A549细胞后p38与Akt通路的磷酸化,从而抑制IL-8m RNA的表达。对银杏双黄酮进行纯化,以卵清蛋白致敏小鼠为模型进行灌胃试验。结果显示,随着银杏双黄酮灌胃剂量增加,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相关的指标IL-8、黏液蛋白(MUC5AC)的表达以及中性粒细胞数目均减少。以上结果表明,银杏双黄酮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使气道黏液蛋白分泌减少、炎症因子IL-8降低,从而减轻肺部炎症细胞浸润,达到抑制气道炎症的效果。(4)对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50 mg/kg·bw;500 mg/kg·bw;2000 mg/kg·bw),发现小鼠肝肾相关的指标均正常,LD50大于2000 mg/kg,表明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未发现急性毒性。(5)对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发现银杏双黄酮成分在EGB761中被完全剔除,这也解释了中医古籍记载银杏有止咳平喘功效而现代文献却很少报道EGB761具有抗气道炎症作用的原因。因此,本文研发了一条全新的银杏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工艺,该技术在不改变原有标准银杏提取物(EGB761)提取工艺的同时,还能同步提取得到高含量的银杏双黄酮提取物,四种银杏总双黄酮含量为87.31%,总双黄酮的收率为56.92%。综上,本文主要研究发现了银杏中抗气道炎症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同时,还研发了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为后续进行银杏资源高值化利用,开发防治气道炎症的功能食品和药品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验依据。

周博闻[4](2018)在《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的健康服务业经过长期的探索过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医疗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健康保险高度融合为基础、以研究机构技术支持与教育机构劳动力供给相结合为保障,兼顾资金融通与风险共担职能,由单一诊疗向全过程健康管理领域逐步迈进的新兴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医疗服务领域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受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健康维护和促进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也有待增强。为此,从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我国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做出努力。美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对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视角对美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展开研究,在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以及健康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以医疗服务市场理论和健康保险市场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为背景条件,深入研究了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制度演变、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并结合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趋势,根据我国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美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背景基础。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大体包括起步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快速成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平稳过渡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与成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由于影响因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特征。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产业通胀、收入水平、保险覆盖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美国健康服务业的相关制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也在不断演进与变化。从制度角度看,美国健康服务业经历了提高医疗保障覆盖面实现公平、抑制医疗保障支出增长提升效率、兼顾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基础上实现效率增长的过程;从发展模式角度看,美国健康服务业主要经历了管理式医疗系统向整合型健康服务模式的转变,在深化其商业化程度的同时不断地向社会医疗保障领域延伸;从发展机制角度看,在利益相关体的构成和层级关系条件的影响下,美国以次优理论为指导,形成了成本控制机制、获得性改进机制与质量保证机制的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机制,三种机制相互关联、影响,共同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美国健康服务业经历了多年发展已取得显着成效。从直接经济效果看,健康服务业作为美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能够带动各产业部门总产出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够释放就业潜力,带动工资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从间接经济效果看,健康服务业不仅实现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还带动了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使得经济效果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扩散;从产业内部效益看,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国民的健康、服务的利用与保险的覆盖均有了较大改善。尽管如此,美国健康服务业仍面临着从业人员数量短缺与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尚存漏洞、发展机制效率未充分发挥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美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将侧重于医疗改革的推进、成本控制的加强、从业人员的多元化程度、价值导向的强化以及技术的融合。相较于美国健康服务业,我国健康服务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各行业发展起点各有不同,仍面临人力资源配置缺项、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发展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基于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以及上述对于美国健康服务业的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健康服务业可以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平衡产业发展机制、强化消费者自我管理、利用生物与信息技术五个方面来实现发展,此外,结合我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业发展道路。

杨扬,周斌,赵文杰[5](2016)在《银杏叶史话:中药/植物药研究开发的典范》文中研究说明从银杏叶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与临床应用、各国药典质量标准的比较、药用发展史和我国银杏叶研究开发的现状进行详尽地阐述、分析与讨论。银杏叶的药用历史始于我国宋代,日本、德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开发方面作出了开创性重要贡献,其发展史充分体现了锐意创新,成为中药/植物药研究开发的典范。我国银杏叶创新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展,获得了重大成果,但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与欧美存在明显差距,产业集中度较低。

刘晓鸣[6](2016)在《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处方开发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规格:23mg)于2010年7月23日被FDA批准上市用于一日一次口服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原研由卫材(Eisai)和辉瑞(Pfizer)公司联合开发。原研制剂使用水不溶性乙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作为缓释骨架材料,结合使用单水乳糖解决含有氨基基团的抗痴呆药物在缓控释基质中不稳定的问题,并申请专利保护。为避开原研专利,本课题采用水溶性羟丙甲纤维素(HPMC)作为骨架材料。建立了水溶性骨架材料的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含量、释放度、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通过干法制粒工艺制备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并通过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和工艺优化,生产出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匹配的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考察优化后的处方和工艺生产的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规格:23mg)加速稳定性。使用优化后的处方和工艺生产了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规格:23mg),并应用于人体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研制剂与原研制剂空腹生物等效;饱腹生物不等效。为产品后续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和改善思路。

严希康,钱祥云,丁建飞[7](2015)在《L-a-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发进展》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老年痴呆症已成为危及老年人生命的"第四大杀手",抗痴呆药物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药物——L-a-甘油磷脂酰胆碱作一介绍,包括近年来的市场状况及前景、临床应用、分离及其纯化方法等。以进一步促进L-a-甘油磷脂酰胆碱类药物的制备与应用,填补国内该类药物制备的空白。

孙慧[8](2014)在《药物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药物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研究致力于反思药物神经增强带来的伦理问题及其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挑战,属于神经伦理学的研究范畴。药物神经增强是神经增强的一个分支,通常是指为了改善大脑功能而利用药物对人类进行的干预。包括使用兴奋剂提高人的体力或者集中力、记忆力、注意力、甚至智力,以达到认知增强、情绪增强和道德增强的目的。由于这些干预已经超过了维持或者修复身体健康的需要,而且,一方面对于健康个体而言,使用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还带来了社会公正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因而成为神经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药物神经增强涉及安全性、个体自主性和社会公正等原则,围绕这些伦理原则追问该不该进行神经增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实质是反思个体使用药物进行神经增强的行为,找出最适宜的原则。文章首先厘清增强和治疗、神经增强、药物神经增强等概念,进而依据现有的神经增强研究的进展,概括归纳了用于神经增强的药物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药物神经增强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包括安全性问题、自主性问题以及社会公正问题等等。针对有关该不该进行药物神经增强的问题,提出应从实践智慧出发,遵循个性化处理的基本战略。建议构建药物神经增强的原则框架,但处理上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朱乃亮[9](2014)在《基于降血糖的甜叶菊药物体系表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概括论述了甜叶菊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药用价值。概括论述了甜叶菊主要的化学成分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综述了 PK-PD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依此确定论文的立题依据及创新研究思路。第二部分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体内外化学成分研究包括第一章-第二章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甜叶菊酚类部位的提取制备工艺,进行了中试制备工艺放大,制备了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总酚的含量为53.78%,fla的含量为16.75%,符合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要求。并综合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最后综合运用现代波谱学分析鉴定出了 11个化合物,其中有2个新化合物,分别是TYJ-10为苯乙醇类成分,TYJ-12为糖苷类成分;还有6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别是TYJ-7、TYJ-14、TYJ-15、TYJ-16、TYJ-19为苯乙醇类成分,TYJ-11为单萜类成分;进而阐明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化学物质基础。总结了一些酚酸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和苯乙醇类成分结构的裂解规律,为后期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HPLC-MS分析提供依据。采用预试反应分析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中成分的类型,表明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中除已经确定的酚类成分和鞣质类成分以外,可能含有糖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和醌类成分。建立了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HPLC-PDA,HPLC-PDA-MS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对其中的51个特征吸收峰化学类型进行了确认,通过添加对照品指认了 16个化学成分;并通过分析各特征峰的二级质谱方法,推测出19个可能的结构。采用UPLC-PDA方法指认了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31个入血成分,其中11个成分为体外样品自然成分直接入血(原型入血),通过对照品指认,可确定原型入血成分有峰8为f1b、峰12为f1d、峰14为f1g、峰15为f1c、峰28为f1a、峰29为f1f、峰18为f2a、峰19为t1a、峰23为f3b、峰27为f3a;还有40个成分在体外样品含有而体内未发现,另外9个成分为体内发现,而在体外样品未找到对应峰,推测为新生代谢产物(代谢入血),可能由F1类、F3类、F2类或F4类等自然化学成分代谢产生;还有11个成分在空白血清中含有,有F2类成分和F4类成分,推测可能为内源性成分。第三部分 基于降血糖类药成分的甜叶菊体内外含量考量即第三章。通过对甜叶菊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甜叶菊中的F1类、F2类和F3类成分等为其主要的降血糖类药组分,主要类药成分包括:F1类以fla为特性指标性成分、F2类以f2a为特性指标性成分,F3类以f3a为特性指标性成分。为了对甜叶菊降血糖类药成分在药材中的含量、酚类有效部位中的含量和大鼠血清中含量与比例的动态变化进行考量,也为进一步开展甜叶菊药代动力学表征研究提供测定手段。本试验首次采用UPLC建立基于甜叶菊主要降血糖类药成分f1a、f2a和f3a的甜叶菊质量控制方法,考量甜叶菊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中主要类药成分含量。f1a、f2a、f3a分别在0.04011.202 μg、0.00840.2526 μg、0.00880.2652 μg质量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为98.18%、98.75%和97.47%。6份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甜叶菊中主要类药成分的含量测定,并可作为甜叶菊及其降血糖主要类药组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运用此方法对甜叶菊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进行三类降血糖类药组分的含量考量。又基于原型入血的11个成分进行甜叶菊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的关联分析,发现酚类有效部位中各原型入血成分的含量较药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发现各原型入血成分在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中的相对比例变化不大,说明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自然化学与制备化学吻合度较高。建立了大鼠血清中甜叶菊主要降血糖类药成分f1a、f2a、f3a的UPLC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结果f1a、f2a、f3a血药浓度分别在0.051746.6μg/mL、0.731658 μg/mL、0.049144.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萃取回收率均在75%以上,方法回收率在90%110%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的RSD均小于10%。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较好地用于甜叶菊药代动力学研究。第四部分 高血糖模型下甜叶菊药物体系表征研究包括第四章-第六章1.在不同状态下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进行表征研究,基于甜叶菊特性类药成分f1a、f2a、f3a,对符合中药整体性的多层面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药代动力学表征进行了探讨,包括基于甜叶菊特性类药成分血药浓度、特性类药成分表达的相关类药组分血药浓度、特性类药成分表达的原型和代谢成分血药浓度比例综合表征的PK研究方法,获得了多层面PK特征和参数,为PK-PD-DI关联性研究提供药物体系信息支撑。采用已建立UPLC指标性类药成分测定方法,对甜叶菊入血成分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血药浓度及相对组成比例进行动态的表征。采用四氧嘧啶(ALX)和链脲菌素(STZ)造高血糖模型,进行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多层面PK-DI表征研究。(1)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类药成分的达峰时间(Tmax)结果显示,正常状态下,出现2个协同吸收峰,时间分别为0.167h和4h。ALX(降糖)状态下,出现4个协同吸收峰,时间分别为0.083h、0.5h、1h和4h。ALX(糖耐量)状态下,出现3个协同吸收峰,时间分别为0.25h、1.5h和6h。STZ(降糖)状态下,出现5个协同吸收峰,时间分别为0.167h、0.5h、1.5h、2h和6h。STZ(糖耐量)状态下,出现5个协同吸收峰,时间分别为0.167h、0.5h、0.75h、2h和6h。结果表明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类药成分在同一时间达峰,说明类药成分之间具有协同性,体现了中药多成分间协同吸收的药物特性。通过不同病理状态下协同时间点的比较分析,发现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各入血成分发生协同吸收的三段时间点为:0.083~0.5 h、12 h和46 h。(2)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类药成分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结果显示,对原型成分和代谢成分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Cmax进行对比,发现除峰15和峰28外,其他原型成分在病理状态下的Cmax均高于正常组,除峰17、20和24外,其他代谢成分在病理状态下的Cmax均高于正常组,说明原型成分峰8、12、14、29(F1类)、峰18(F2类)、峰19(T1 类)、峰 22、23、27(F3 类)和代谢成分峰 10、16(F2 类)、峰 13、21(F1 类)、峰30、31(F4类)在病理状态发挥药效时作用强度大。在同一生理状态下对不同原型和代谢成分的Cmax对比后,发现峰14、28(F1类)、峰18(F2类)、峰19(T1类)、峰22(F3类)这5个原型成分和峰10、16、24(F2类)、峰31(F4类)这4个代谢成分在不同病理状态下Cmax都高于其他原型和代谢成分,说明这5个原型成分和4个代谢成分对药物发挥药效时作用强度贡献度大。(3)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类药成分的曲线下面积(AUC)的结果显示,对原型成分和代谢成分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AUC进行对比,发现除峰8、15、28和29外,其他原型成分在病理状态下的AUC值均高于正常组,除峰17、30和31外,其他代谢成分在病理状态下的AUC值均高于正常组,说明原型成分峰12、14(F1类)、峰18(F2类)、峰19(T1类)、峰22、23、27(F3类)和代谢成分峰 10、16、24(F2类)、峰 13、20、21(F1 类)对不同病理状态的亲和性较正常状态要高。在同一生理状态下对不同原型成分的AUC值对比后,峰18(F2类)、峰19(T1类)、峰22、23(F3类)、峰28(F1类)这5个原型成分和峰10、16、24(F2类)、峰30、31(F4类)这5个代谢成分在不同病理状态下AUC值都高于其他原型成分和代谢成分,说明这些成分对不同病理状态的亲和性都较高。(4)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类药成分的半衰期(T1/2)和平均滞留时间(MRT)的结果显示,不同生理状态T1/2和MRT比较,发现原型的F1类成分(峰8、12、14、28、29)在病理状态下的T1/2和MRT要较正常状态有所缩短,说明F1类成分在病理状态下时在在体内驻留时间较短,体内代谢较快;代谢的F1类成分峰13、20、21病理状态下多数的T1/2和MRT要较正常状态有所缩短,说明峰13、20、21很有可能是原型F1类成分的代谢产物。还发现原型T1类成分峰19和F3类成分峰23、27多数的T1/2和MRT要较正常状态有所延长,而代谢F2类成分峰10、16、24和F4类成分峰30、31病理状态下的T1/2和MRT要较正常状态有所延长,说明峰10、16、24和峰30、31很有可能是原型F2类、F4类或F3类成分的代谢产物。这说明代谢类药成分来自原型类药成分,原型类药成分源于自然的酚类有效部位,体现了类药成分的自然性。2.在不同状态下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进行表征研究,为PK-PD-DI关联性研究提供PD数据。采用ALX和STZ造高血糖模型,根据药代曲线结果选择同样的时间点为药效实验的时间点,都采用降糖和糖耐量为药效指标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降血糖药效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P值判定是否有显着性差异。确定ALX(降糖)实验的降糖药效按大小排序时间点为:1.5h、4h、0.25 h和0.75 h;ALX(糖耐量)实验的糖耐量药效按大小排序时间点为:0.5 h、0.167 h和1.5 h;STZ(降糖)实验的降糖药效按大小排序时间点为:6h、1.5h、2.5 h和0.25 h;STZ(糖耐量)实验的糖耐量药效按大小排序时间点为:1.5 h、0.75 h和0.167 h。在ALX和STZ造高血糖模型下,糖耐量实验的药效时间点均较降糖实验的药效时间点有所提前。药效时间点也分为三段:0.1670.75 h、1.52.5 h和46 h。通过对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药效时间点的类药成分贡献度进行分析,类药成分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贡献度不同,ALX(降糖)状态下,峰23>22>24>12>16>28>10>31>21>20>13>30>8>29>14>19>18>27>15;ALX(糖耐量)状态下,峰31>10>13>14>28>22>19>16>12>30>29>21>24>8>20>27>18>23>17;STZ(降糖)状态下,峰 24>17>23>22>19>28>14>18>29>21>12>20>13>16>31>15>30>27>10>8;STZ(糖耐量)状态下,峰 28>29>31>30>12>10>13>20>15>19>14>18>22>21>27>8>24>17。发现不同病理模型的共有协同成分有F1类成分峰 12、13、14、20、21、28、29,F3 类成分峰 22、27,F2 类成分峰 10、18、24,T1类成分峰19,F4类成分峰30、31。3.将高血糖模型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指标性类药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数据与药效数据汇总,进行PK-PD-DI关联分析。筛选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降血糖药物体系,并确定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效应关联成分。(1)筛选出ALX造高血糖模型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降糖的药物体系:F1类成分(峰 8、12、13、14、20、21、28、29)、T1 类(峰 19)、F2类成分(峰 10、16、18、24)、F3类成分(峰22、23、27)。这些药效成分的贡献度排序为:峰23>22>24>28>12>19>13>16>10>14>29>21>8>20>18>27;其中峰 22(F3 类,f3c)贡献度最大,且为原型成分,可作为ALX降糖状态的特性指标性成分。以峰28的血药浓度为基准1,其他成分与之作比,得到ALX降糖状态的原型药效成分和代谢药效成分间的最佳量组合关系如下:原型有效成分峰8:12:14:18:19:22:23:27:28:29=0.111:0.573:0.586:16.34:0.954:2.540:1.723:0.088:1:0.473,代谢有效成分峰 10:13:16:20:21:24=33.01:1.465:10.56:0.433:0.293:31.91。(2)筛选出ALX造高血糖模型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糖耐量的药物体系:F1类成分(峰 8、12、13、14、20、21、28、29)、T1 类(峰 19)、F2 类成分(峰 10、16、18)、F3类成分(峰22、27)。这些药效成分的贡献度排序为:峰16>10>13>22>14>28>19>12>29>21>8>27>18>20;其中峰14(F1类,f1g)贡献度较大,且为原型成分,可作为ALX糖耐量状态的特性指标性成分。以峰28的血药浓度为基准1,其他成分与之作比,得到ALX降糖状态的原型药效成分和代谢药效成分间的最佳量组合关系如下:原型有效成分峰 8:12:14:18:19:22:27:28:29=0.174:0.547:0.728:1.419:0.803:0.567:0.077:1:0.399,代谢有效成分峰 10:13:16:20:21=15.39:3.519:3.463:0.308:0.215。(3)筛选出STZ造高血糖模型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降糖的药物体系:F1类成分(峰8、12、13、14、15、20、21、28、29)、F2 类成分(峰 10、24)、F3 类成分(峰 22、23)、F4类成分(峰17、30、31)。这些药效成分的贡献度排序为:峰24>17>23>22>28>14>12>15>13>21>20>29>31>30>10>8;其中峰 23(F3 类,f3b)贡献度较大,且为原型成分,可作为STZ降糖状态的特性指标性成分。以峰28的血药浓度为基准1,其他成分与之作比,得到STZ降糖状态的原型药效成分和代谢药效成分间的最佳量组合关系如下:原型有效成分峰8:12:14:15:22:23:28:29=0.139:0.529:1.876:0.765:1.341:0.794:1:0.929,代谢有效成分峰 10:13:17:20:21:24:30:31=34.54:2.441:0.297:0.513:0.354:27.25:8.533:7.176。(4)筛选出STZ造高血糖模型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糖耐量的药物体系:F1类成分(峰 12、13、14、15、20、21、28、29)、T1 类成分(峰 19)、F2 类成分(峰 10、18)、F3类成分(峰22)、F4类成分(峰30)。这些药效成分的贡献度排序为:峰28>29>30>13>12>19>20>18>14>22>15>10>21;其中峰28(F1 类,f1a)贡献度最大,且为原型成分,可作为STZ糖耐量状态的特性指标性成分。以峰28的血药浓度为基准1,其他成分与之作比,得到STZ降糖状态的原型药效成分和代谢药效成分间的最佳量组合关系如下:原型有效成分峰12:14:15:18:19:22:28:29=0.462:0.631:1.082:6.559:0.526:0.139:1:0.641,代谢有效成分峰 10:13:20:21:30=8.146:3.603:0.421:0.290:8.136。(5)筛选出的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降血糖的共有药物体系为:F1类成分(峰12、13、14、20、21、28、29)、F2类成分(峰10)、F3类成分(峰22)。其中F1类成分(峰12、14、28、29)和F3类成分(峰22)为原型有效成分,可作为甜叶菊降血糖的特性有效指标性成分,用于甜叶菊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质量控制。通过指认,可知峰12为f1d、峰14为f1g、峰28为f1a、峰29为f1f、峰22可能为f3c。(6)根据PK-PD-DI关联分析,总结出药物体系的三大特性表征:自然性、协同性、亲和性。第五部分总结与讨论即第七章对各部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同时阐明了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TYJ-10和TYJ-12为2个新化合物,并发现甜叶菊中新的一类组分-苯乙醇类成分。对51个特征吸收峰的化学类型进行了确认,指认了 16个化学成分,并推测出19个可能的结构。2首次建立了体内外同时测定f1a、f2a和f3a 3种不同化学类型降血糖类药成分含量的UPLC-PDA方法,并进行三类降血糖类药组分的含量考量,又基于原型入血的11个成分进行甜叶菊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的关联分析。3首次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在5种不同生理状态即正常组、ALX降糖组、ALX糖耐量组、STZ降糖组、STZ糖耐量组动物口服给药后的原型和代谢类药成分进行血清PK-DI研究,并进行PK-DI表征交汇关联分析,进而体现类药成分的自然性、协同性、亲和性。4首次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在4种不同病理状态即ALX降糖组、ALX糖耐量组、STZ降糖组、STZ糖耐量组动物口服给药后的原型和代谢类药成分进行血清PD-DI研究,并进行PD-DI表征交汇关联分析,进而体现类药成分的协同性。5采用PK-PD-DI关联分析技术,首次对不同病理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降血糖药物体系进行表征。筛选出原型有效成分,可作为甜叶菊药材和酚类有效部位质量控制的特性有效指标性成分。为将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开发成降血糖的五类新药提供药物化学依据。

沈璐,刘晓燕[10](2014)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个体化治疗的思考》文中提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是亟需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因老年人常罹患多个系统疾病,用药种类繁多,考虑到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临床医生在针对老年人用药时,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更要关注个体化治疗,辩证施治。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形式变异引起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作用靶点功能异常,导致药动学和药效学在群体和个体差异的一门科学。它以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掀起了临床用药观念的颠覆性变革,为阿尔茨海默病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二、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1.3.3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思路
        1.4.1 文章结构
        1.4.2 研究思路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1.2 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研究
        2.1.3 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健康服务业的基本界定
        2.2.2 健康服务业的现状研究
        2.2.3 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研究
        2.2.4 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2.3 研究评述
第3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
        3.1.1 健康
        3.1.2 健康服务业
    3.2 相关理论
        3.2.1 健康需求理论
        3.2.2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3.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3 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
        3.3.1 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3.2 理论模型构建
        3.3.3 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4.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4.1.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初创发展阶段(1949—2013)
        4.1.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规划阶段(2013—2017)
        4.1.3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17至今)
    4.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成就
        4.2.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规模
        4.2.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分类
        4.2.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取得的基本成就
    4.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4.3.1 医疗服务结构与总量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4.3.2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3.3 健康保险服务发展乏力且存在壁垒
        4.3.4 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政策保障
        4.3.5 科技创新转化难且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
        5.1.3 结果分析
    5.2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深入说明
        5.2.1 经济发展水平
        5.2.2 政策规划
        5.2.3 人口年龄结构
        5.2.4 城镇化水平
        5.2.5 科技创新
        5.2.6 疾病谱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6.1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概况与背景
        6.1.1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6.1.2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背景
    6.2 主要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经验
        6.2.1 美国
        6.2.2 德国
        6.2.3 加拿大
    6.3 对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6.3.1 坚持政府引导,加强规划引领
        6.3.2 突出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6.3.3 加快集群发展,增强辐射带动
        6.3.4 优化要素配置,补齐发展短板
        6.3.5 支持开放发展,融入国际分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建议
    7.1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
        7.1.1 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7.1.2 新基建与双循环格局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7.2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7.2.1 多渠道并用与多元化并重,缓解医疗服务总量与结构矛盾
        7.2.2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线,构造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生态体系
        7.2.3 实施构造完备的监管与政策,消除相关机制体制障碍
        7.2.4 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问题,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
        7.2.5 推动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彼此联动
        7.2.6 转变既往思想观念,树立积极老龄化的观念
        7.2.7 促进传统中医药学科思想复兴,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基于健康管理视角的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健康管理与保险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1.2.2 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理论分析
    2.1 商业健康保险相关定义及分类
    2.2 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2.2.1 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含义
        2.2.2 风险控制理论
    2.3 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结合的相关理论
        2.3.1 健康管理内容
        2.3.2 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保险结合的可行性
第三章 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
    3.1 Z保险公司背景介绍
        3.1.1 公司组织结构
        3.1.2 产品结构
        3.1.3 营销模式
    3.2 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规模
        3.2.1 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
        3.2.2 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
        3.2.3 Z保险公司与行业发展比较
    3.3 Z公司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效率
        3.3.1 数据选取
        3.3.2 模型构建
        3.3.3 商业健康保险效率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 Z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及控制措施
    4.1 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分析
        4.1.1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风险分析
        4.1.2 经营风险分析
    4.2 Z保险公司风险控制
        4.2.1 Z保险公司风险控制措施
        4.2.2 Z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缺陷
第五章 国外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借鉴
    5.1 美国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与借鉴
        5.1.1 管理式医疗的特点
        5.1.2 管理式医疗对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的控制措施
        5.1.3 管理式医疗的风险控制借鉴
    5.2 英国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与借鉴
        5.2.1 健康管理
        5.2.2 健康管理的风险控制借鉴
第六章 健康管理下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评估—以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为例
    6.1 Z保险公司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的特点及风险
    6.2 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盈利性分析
        6.2.1 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6.2.2 盈利性条件假设
        6.2.3 盈利性结果分析
第七章 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优化措施
    7.1 Z保险公司自身
        7.1.1 保持资本充足,增加自身竞争实力
        7.1.2 加强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加大健康管理服务力度
        7.1.3 加强医疗服务过程的监管
        7.1.4 加快商业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
    7.2 风险控制措施的外部支持
        7.2.1 政府扶持推动道德诚信体系建设
        7.2.2 开辟保险公司与医疗结构合作新通道
        7.2.3 加快健康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3)银杏中抗气道炎症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气道炎症疾病的研究进展
    1.2 银杏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银杏中不同提取物抗气道炎症作用研究
    2.1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银杏抗气道炎症活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3.1 试剂与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银杏双黄酮抗气道炎症的作用靶点研究
    4.1 试剂与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银杏双黄酮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5.1 试剂与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银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评价
    6.1 试剂与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银杏双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7.1 试剂与材料
    7.2 实验方法
    7.3 实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8.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Ⅱ 主要缩略词
附录Ⅲ Pharm Mapper数据库对接结果

(4)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1.3.3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1.3.4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1.4 框架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健康服务业的一般分析
    2.1 健康服务业的相关概念
        2.1.1 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1.2 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2.1.3 健康服务业
    2.2 健康服务业的相关基础理论
        2.2.1 医疗保健市场理论
        2.2.2 健康保险市场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背景与历程
    3.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背景
        3.1.1 美国健康服务业与医疗服务业的区别
        3.1.2 美国健康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背景
    3.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阶段
        3.2.1 起步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3.2.2 快速成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3.2.3 平稳过渡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3.2.4 成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产业通胀
        4.1.2 收入水平
        4.1.3 保险覆盖
        4.1.4 人口条件
    4.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实证检验
        4.2.3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制度演进
    5.1 美国健康服务业起步阶段:“公平为先”(1933年-1969年)
        5.1.1 《社会保障法》是“公平为先”的制度基础
        5.1.2 医疗保障计划是“公平为先”的制度成果
    5.2 美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效率先行”(1969年-1993年)
        5.2.1 “国家卫生战略”是效率先行的制度起点
        5.2.2 “国家健康计划”是效率先行的制度过渡
        5.2.3 成本抑制与偿付变化是效率先行的制度尝试
        5.2.4 管理式医疗系统是效率先行的制度策略
    5.3 美国健康服务业平稳过渡阶段与成熟发展阶段:“兼顾公平与效率”(1993年-至今)
        5.3.1 “全民医疗计划”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基础
        5.3.2 医疗保障计划的完善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路径
        5.3.3 《平价医疗法案》的实施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体现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
    6.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的产生背景
    6.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6.2.1 快速成长阶段发展模式
        6.2.2 平稳过渡阶段发展模式
        6.2.3 成熟发展阶段发展模式
    6.3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应用
        6.3.1 医疗照顾与管理式医疗结合计划
        6.3.2 医疗补助与管理式医疗结合计划
        6.3.3 医疗照顾与责任医疗组织共享结余计划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机制
    7.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机制中的主体关系
        7.1.1 发展机制的主体构成
        7.1.2 发展机制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
    7.2 美国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机制
        7.2.1 成本控制机制
        7.2.2 获得性改进机制
        7.2.3 质量保证机制
    7.3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机制联动
        7.3.1 发展机制的联动关系
        7.3.2 发展机制的联动表现
    7.4 美国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机制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趋势
    8.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8.1.1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直接经济效果
        8.1.2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间接经济效果
        8.1.3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产业内部效益
    8.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8.2.1 从业人员数量短缺,空间与专业分布不均
        8.2.2 发展模式存在漏洞,市场作用发挥受限
        8.2.3 发展机制效率未充分发挥,获得性条件与质量水平有待改善
    8.3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8.3.1 医疗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
        8.3.2 成本控制的力度不断加强
        8.3.3 从业人员的多元化程度不断提升
        8.3.4 价值导向的影响不断强化
        8.3.5 服务与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本章小结
第9章 对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9.1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概况
        9.1.1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历史
        9.1.2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9.2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9.2.1 人力资源配置缺项
        9.2.2 发展模式尚不成熟
        9.2.3 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9.3 对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9.3.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服务交付方式
        9.3.2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政府作用发挥
        9.3.3 平衡产业发展机制,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9.3.4 强化消费者自我管理,优化服务供需关系
        9.3.5 利用生物与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9.3.6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构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银杏叶史话:中药/植物药研究开发的典范(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
    1.1 黄酮类(flavonoides)
    1.2 萜类(terpenoids)
    1.3 银杏酸类(ginkgolic acids)
    1.4 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
    1.5 酚酸类(phenolic acids)
    1.6 聚戊烯醇类(polypentene alcohols)
2 药理作用、毒性研究与临床应用
    2.2 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毒性研究
        2.2.1 急性毒性
        2.2.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2.2.3 生殖毒性
        2.2.4 致突变致癌
        2.3.1 国外主要银杏叶制剂适应症
        2.3.2 国产银杏叶制剂适应症
3 质量标准
4 银杏叶的药用发展史
    4.1 医药价值始于中国宋代
    4.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抗核辐射的神秘力量
    4.3 银杏内酯的发现
    4.4 EGb761开启了现代银杏叶制剂的先河
    4.5 开发利用得到足够重视
    4.6银杏内酯B高专属性PAF受体阻断作用的发现
    4.7 科雷教授获诺贝尔奖
    4.8 全球银杏叶提取物市场
    4.9 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市场
5 我国银杏叶研究开发现状
    5.1 银杏叶提取物市场发展情况
    5.2 银杏叶口服制剂
    5.3 银杏叶注射剂
    5.4 银杏叶原料药
    5.5 银杏叶创新药物和缓释制剂研究
    5.6 几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银杏萜类内酯的HPLC色谱比较
6 结语
    6.1 银杏叶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典范
    6.2 我国银杏叶相关制剂质量标准与欧美差距显着
    6.3 我国银杏叶创新药物研发已超越德国和法国

(6)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处方开发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1.2 盐酸多奈哌齐的作用机理
    1.3 药物基本性质
    1.4 研究内容
2 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含量和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仪器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结论
3 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处方开发
    3.1 仪器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结论
4 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稳定性评价
    4.1 仪器与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结论
5 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生物等效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7)L-a-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状况及前景
2临床应用
3制备技术
    3.1从生物物质中分离、纯化制备GPC[26]
        3.1.1磷脂的醇(水)解方法
        3.1.2GPC的分离、纯化
    3.2化学合成法制备GPC

(8)药物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 药物神经增强的界定
    2.1 增强和神经增强的概念
    2.2 增强和治疗区别的探索
    2.3 神经增强药物的类型
        2.3.1 抗抑郁药
        2.3.2 抗痴呆药
        2.3.3 精神兴奋剂
3 增强的后果与伦理问题
    3.1 药物神经增强中的安全性问题
    3.2 药物神经增强中的自主性问题
        3.2.1 神经药物上瘾与自主性的关系
        3.2.2 个体选择与自主性的关系
        3.2.3 对利益相关者态度的分析
    3.3 药物神经增强中的公正问题
        3.3.1 资源分配的公正问题
        3.3.2 药物神经增强后的公正问题
4 药物神经增强与基于实践智慧的个性化战略
    4.1 作为实践智慧内核的个性化战略
    4.2 药物神经增强的个性化处理战略:以美国为例
    4.3 中国应对药物神经增强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原则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降血糖的甜叶菊药物体系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甜叶菊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
    综述二 植物中常见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综述三 PK-PD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前言
第一章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第二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样品含量测定
    第三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离
    第四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第五节 ESI-MSN技术对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结构推测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体内外化学表征
    第一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化学预试验
    第二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HPLC-PDA特征图谱表征
    第三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HPLC-PDA-MS特征图谱表征
    第四节 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体内UPLC-PDA特征图谱表征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降血糖类药成分的甜叶菊类药体内外含量考量
    第一节 甜叶菊药材中降血糖类药成分含量考量
    第二节 大鼠血清中甜叶菊主要降血糖类药成分含量考量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研究
    第一节 正常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
    第二节 ALX造高血糖状态下(降糖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
    第三节 ALX造高血糖状态下(糖耐量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
    第四节 STZ造高血糖状态下(降糖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
    第五节 STZ造高血糖状态下(糖耐量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
    第六节 不同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DI表征交汇关联分析
    第七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表征研究
    第一节 ALX造高血糖模型下(降糖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表征
    第二节 ALX造高血糖模型下(糖耐量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表征
    第三节 STZ造高血糖模型下(降糖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表征
    第四节 STZ造高血糖模型下(糖耐量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表征
    第五节 不同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D-DI表征交汇关联分析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不同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PD-DI表征关联研究
    第一节 ALX造高血糖模型下(降糖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PD-DI关联分析
    第二节 ALX造高血糖模型下(糖耐量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PD-DI关联分析
    第三节 STZ造高血糖模型下(降糖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PD-DI关联分析
    第四节 STZ造高血糖模型下(糖耐量指标)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PD-DI关联分析
    第五节 不同状态下甜叶菊酚类有效部位PK-PD-DI交汇关联分析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Ⅰ 正常状态下基于特征性类药成分表达的相关有效组分相对血药浓度的PK研究
    附录Ⅱ ALX造高血糖状态下(降糖指标)基于特征性类药成分表达的相关有效组分相对血药浓度的PK研究
    附录Ⅲ ALX造高血糖状态下(糖耐量指标)基于特征性类药成分表达的相关有效组分相对血药浓度的PK研究
    附录Ⅳ STZ造高血糖状态下(降糖指标)基于特征性类药成分表达的相关有效组分相对血药浓度的PK研究
    附录Ⅴ STZ造高血糖状态下(糖耐量指标)基于特征性类药成分表达的相关有效组分相对血药浓度的PK研究
附图

(10)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个体化治疗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个体化治疗与药物基因组学
2 抗痴呆药物与个体化治疗
3 个体化治疗的应用前景

四、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D]. 程显扬. 辽宁大学, 2020(07)
  • [2]基于健康管理视角的Z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研究[D]. 彭倩倩.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3]银杏中抗气道炎症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陶铸.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D]. 周博闻. 吉林大学, 2018(04)
  • [5]银杏叶史话:中药/植物药研究开发的典范[J]. 杨扬,周斌,赵文杰. 中草药, 2016(15)
  • [6]盐酸多奈哌齐缓释片处方开发及药动学研究[D]. 刘晓鸣. 浙江大学, 2016(05)
  • [7]L-a-甘油磷脂酰胆碱的研发进展[J]. 严希康,钱祥云,丁建飞. 上海医药, 2015(15)
  • [8]药物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D]. 孙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基于降血糖的甜叶菊药物体系表征研究[D]. 朱乃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10]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个体化治疗的思考[J]. 沈璐,刘晓燕. 医学与哲学(B), 2014(04)

标签:;  ;  ;  ;  ;  

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