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下腔静脉滤器放置的护理

燕窝下腔静脉滤器放置的护理

一、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君,曹瑞华[1](2018)在《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取静脉滤器置入术之后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数据研究涉及的66例样本数据均参考不同护理方案予以平均分组,样本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纳入以及参与研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n=33例),将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n=33例),比较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形成护理差异性。结果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症计算有效值3.03%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计算有效值18.18%,统计学差异显着存在(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90.21±2.12)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79.68±4.35)分,统计学差异显着存在(P<0.05)。结论将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行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效果显着,对于肺栓塞的预防具有显着作用。

朱子健[2](2018)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节段多途径同步溶栓治疗》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多节段多途径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单一途径置管溶栓各个反映溶栓效果的指标,探讨多节段多途径置管溶栓和单一途径置管溶栓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血管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患者79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9例,完善其临床资料,其中选择单一路径置管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对照组),共30例,选择多途径多节段置管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实验组),共49例,在治疗5天、7天、10天及18个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肢体治疗前后的周径变化、复查血管造影等评估其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患侧肢体肿胀程度均有缓解,7天后对两组的溶栓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内不同途径置管溶栓方法之间溶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天和7天均对两组的消肿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18个月后的Villatla评分显示,两组间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出现后遗症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不同栓塞静脉血管节段合理选择溶栓途径,可以提高溶栓效果。

刘素芬,万应苗[3](2016)在《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肺栓塞、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满意率等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发生局部感染、滤器移位肺栓塞等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10例,其中1例并发症较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郑勤[4](2014)在《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骨科大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抬高患肢、抗凝、溶栓、放置滤器等专科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好转,痊愈出院。结论: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蒋颖[5](2013)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护理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8例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未出现致命性肺栓塞和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安全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丹[6](2013)在《浅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文中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多见于左下肢,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常见于老年人。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潘壮[7](2012)在《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导管溶栓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84例患者在溶栓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根据采用的溶栓方法及途径不同分为系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系统溶栓组43例患者经患肢外周静脉溶栓,导管溶栓组41例患者经导管溶栓。住院观察及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1年,比较两组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导管溶栓组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优于系统溶栓组(P<0.05),近、远期并发症少(P<0.05)结论:导管溶栓与系统溶栓相比,导管溶栓有溶栓效率高、疗效好、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及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的优势,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马从凤[8](2011)在《肿瘤患者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静脉溶栓是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技术,本文就近年来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行综述。

周瑞[9](2011)在《下腔静脉滤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在2006年8月~2010年4月期间,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完成随访、资料完整的11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滤器组和非滤器组,通过定期随访和返院复诊检查,观察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经10-12个月的随访,下腔静脉滤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种类型滤器的下腔静脉阻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器组与非滤器组肺血栓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左下肢较右下肢更易受累,而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更易发生肺血栓栓塞。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的预防肺血栓栓塞的发生,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周耘,王靖,梅永红,曹俊[10](2010)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46例围术期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置入腔静脉滤器,随访6~24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36例静脉血栓完全消失,10例静脉血栓部分再通,静脉壁有附壁血栓,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

二、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症计算有效值
    2.2 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
3 讨论

(2)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节段多途径同步溶栓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结果
护理
    1心理护理
    2 患肢护理
    3 饮食护理
    4 皮肤护理
    5 药物护理
    6 导管护理
    7 并发症的观察
    8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护理
    9 静脉输液管理
讨论

(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病情观察
        3.1.2 心理护理
        3.1.3 体位护理
        3.1.4 抗凝溶栓护理
    3.2 术后护理
        3.2.1 穿刺部位
        3.2.2 患肢护理
        3.2.3 预防出血
        3.2.4 并发症
        3.2.5 出院指导
4 小结

(6)浅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2.1 心理护理
    2.2 患肢护理
    2.3 基础护理
    2.4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及置管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
    2.5 并发症的观察
        2.5.1 出血
        2.5.2 肺栓塞
    2.6 恢复期护理及出院指导
3 讨论

(7)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下腔静脉滤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下腔静脉滤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1.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2. 摘要
        (1) 中文摘要
        (2)ABSTRACT
    3. 前言
    4.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二、综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
    1. DVT的诊断
    2. DVT的治疗
    3. DVT的预防
    4. 参考文献
三、致谢

(1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46例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围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3.1.2 术前准备
    3.2 术后护理
        3.2.1 预防肺栓塞护理
        3.2.2 切口观察及护理
        3.2.3 患肢肿胀情况观察
        3.2.4 抗凝、溶栓护理
        3.2.5 体位与活动
        3.2.6 饮食护理
        3.2.7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3.2.8 健康教育

四、鸟巢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J]. 陈瑞君,曹瑞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17)
  • [2]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节段多途径同步溶栓治疗[D]. 朱子健.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3]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 刘素芬,万应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4)
  • [4]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 郑勤. 青海医药杂志, 2014(08)
  • [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护理体会[J]. 蒋颖. 浙江实用医学, 2013(06)
  • [6]浅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 陈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2)
  • [7]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D]. 潘壮.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8]肿瘤患者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进展[J]. 马从凤.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1(03)
  • [9]下腔静脉滤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回顾性分析[D]. 周瑞.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
  • [1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46例围术期护理[J]. 周耘,王靖,梅永红,曹俊. 齐鲁护理杂志, 2010(30)

标签:;  ;  ;  

燕窝下腔静脉滤器放置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