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收——《学校概率的教与学》前言

晚收——《学校概率的教与学》前言

一、迟到的收获——《学校概率的教与学》的序(论文文献综述)

郑昊雪[1](2021)在《中泰课堂文化差异下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汉语学习热潮。在这股“汉学热”的基础上,中国对泰汉语事业蓬勃发展,每年赴泰进行汉语教学和交流活动的中国汉语教师逐渐增多,同时泰国来华学习交流的学生数量亦呈现上升趋势。在密切的交往与学习背后,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尤其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课堂文化差异带来的汉语课堂教学的不适应。本文以泰国曼谷素丽瑶泰女王女子中学为例,立足于中泰两国课堂文化差异,在走访调查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课堂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两国课堂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根源,指出汉语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总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并对当前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概况梳理;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中泰文化差异下汉语课堂相关概念,以及探讨中泰课堂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和研究中泰课堂文化差异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以笔者在泰国曼谷素丽瑶泰女王女子中学实习十个月的实践经历为基础,通过案例详细分析课堂文化差异的表现,如课堂文化教育理念差异、课堂时间观念差异、课堂秩序差异、课堂管理制度差异、师生关系差异、师生着装标准差异;第四部分内容针对以上差异进行原因分析,深入探究中泰课堂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第五部分基于中泰文化差异的背景,提出基于中泰课堂文化差异进行汉语言教学的相关策略,为未来赴泰汉语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邱佳佳[2](2021)在《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教育是大学生在精神上开始独立并实现社会化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收获为其将来的人生质量奠定基础。大学收获应包括专业素养和通用基础素养两部分,前者主要指知识技能掌握过程,后者指综合素质提升过程。所有素养都要通过学习才能形成。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范问题。纵观大学生学习状况,虽然总体表现良好,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习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策略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功利化,具体表现为课堂违纪、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有违学习道德的行为。本文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入分析其失范时的所思所想,认为失范问题源于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大学生自身不良的心理图示,二是客观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影响。但这二者并非并列关系。不可否认,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行为,但客观环境同时也是全体大学生所共有的,因此,要探寻大学生学习道德表现参差不齐甚至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必须回归到失范主体——大学生本身。即,大学生在从众心理、道德推脱、功利性学习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学习道德失范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课堂教育、高校管理制度、积极道德示范、网络工具使用等客观因素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失范行为。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于蔓延。因此,解决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问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自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夯实大学生学习道德的诚信之基,使他们树立起诚信克己的立身之道;其次,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无需失范;再次,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辅助手段,确保制度本身更加合理、制度实施更加规范,使学生不敢失范;最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环节,使学生浸润在一个得德一致、风清气正的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失范。以期本研究能够减少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促进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好为祖国、为社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赵雨青[3](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研究 ——以S校的“劝学”小组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工作在儿童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拓展,弱势儿童群体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单亲家庭儿童就是其中一类,特别是农村的单亲家庭儿童,他们被关注和帮助的需求更为迫切。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家庭结构的转变往往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进而使他们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冷漠、自卑、焦虑等。对于农村的单亲家庭儿童而言,他们很大一部分还是留守儿童群体,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监护人良好的教养和照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行动上也容易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对儿童的成长带来了更多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部分儿童精力涣散、无心学习,进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一些厌学儿童沉溺于网络、上课玩手机、扰乱课堂秩序,对老师抵触情绪明显,甚至存在旷课逃学等现象,及早介入这些儿童的厌学问题,使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轨道,拯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业,也关乎他们的整个人生。论文主要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具有厌学问题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进行介入。首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对S校的五六年级学生的厌学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厌学问题突出,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厌学行为出现频繁的问题,影响的因素从微观的个体到宏观的社会环境都有涉及;其次,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非农村单亲家庭的儿童的农村单亲家庭的厌学情况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了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厌学问题更为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最后,根据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的普遍性和相似性,并综合社工的能力和资源,决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加强了他们对学习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找回学习的自信心为目的,针对性地制定小组工作方案,开展了名称为“劝学”的成长小组,分别开展了以我的学习观、以兴趣为师、拥抱自律的自己、以榜样为主题的六节小组活动。最后对小组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评估,印证了小组工作的方法在厌学问题的解决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小组目标基本能够达成。最后,笔者通过对小组实务整个过程进行反思,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即运用整合性社会工作的方法,推动微观到宏观层面系统的连接,促进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

王紫轩[4](2021)在《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考察及对策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疫情爆发以来,线上汉语教学跃升为重要的授课手段,在此过程中,因授课条件和环境变化而引发的各类非预设事件对教学工作产生巨大干扰。非预设事件是具备重要价值的潜在教学资源,但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理手段,就会给教学和班级氛围带来负面影响。研究此类事件的原因、类型及应对策略对提升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构建互动、创新、高效的线上课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线上教学正处于蓬勃发展之际,亟待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非预设事件处置对策及建议。本文结合个人访谈和调查问卷,对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的分类、特点、对策进行系统化探究,希望及时填补研究空白,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采用“不平衡-顺序”的混合式设计,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首先,笔者依据访谈结果,将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分为教师类、学生类、教材类、互动类、文化类、外部因素类七种类型,并结合案例,对不同类型非预设事件的引发因素、处理方法、教师态度和线上线下异同进行分析,形成对具体类型的微观认知。其次,笔者基于访谈和案例分析中的部分问题及空缺信息进行问卷调查,对此类事件的发生率、类型排序、资源转化率、反思率、对策等较为宏观的表征进行总结。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总结了此类事件的五个特点,并对教师处置对策和相关牵涉方(学生、学校、媒介提供方等)的任务进行总结与展望。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具有(引发)双重性和诱发性、(过程)缺乏冲突性、(处理)多主体参与必要性、(影响)触及语言教学根本问题和(利用)启示性大于应用性这五个典型特点。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需以“课前-课堂-课后”为线索分阶段解决问题。课前,教师需关注专业知识、充实教学实践和教育机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设计;课上,教师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导向”、“以二语教学为重点”的理念,理解尊重为先、珍惜“冲突”事件、重视互动、适时寻求集体或专业人员的帮助;课后,教师需分阶段、作多种形式的反思,与同行积极交流和探讨,实现自我提升,并将反思成果融入下次课前准备。对于所有牵涉方来说,各方需被纳入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应对的动态系统中,各司其职、多方联动,共同创建此类事件的动态策略库。本文的研究带有初探性质,一些细碎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究和证实。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可以加入此类事件的研究,早日探索出适合线上的汉语教学模式。

景琦琦[5](2021)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文中指出云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大学,通过积极发挥地缘优势,构建面向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然而从实习和就业情况来看,真正能达到这一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说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及其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主干课程的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选择云南师范大学为案例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本文以课程评价理论、CIPP课程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含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问卷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和每门课程的详细评价,以发现课程存在问题,并结合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情况,选取典型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课程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希望通过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研究案例的分析,一方面能够树立起示范,学习其长处和优点;另一方面达到警策作用,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改进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二章课程评价理论依据、第三章课程总体评价调查分析、第四章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第五章课程案例分析、第六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调查分析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缺失来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汉语本体类课程偏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不足;课程开设顺序不够合理;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课程改进建议: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本研究将为各培养院校提供改进课程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有利于改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对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满足海外汉语教学需求的高质量国际汉语教师,产生重要意义。

张玉龙[6](2021)在《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多元、多变、多样可谓是前所未有,社会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亦连绵不绝。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围绕着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力图聚焦“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图景与方向。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全面梳理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的述评,凝练地概括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旨在阐明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是一种交叉研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外,大数据、教育大数据以及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都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章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数据价值、认识论方法论、时代等维度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类型、基本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该章引入了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吉姆·格雷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认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观测自然的“仪表盘”和观察人类社会自身行为的“显微镜”,也将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第二章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范式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这一核心概念。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上,需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独特“秉性”。一是从大数据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的契合点,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把握大数据运用和研究的特殊性。在分析相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特征。认为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大数据以其可操作性方式解决了思想情感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对思想情感的量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语言符号的量化间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对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融入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数据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催生了新主体的出现,一方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教育对象通过数据画像可以对自身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但克服大数据对教育对象所造成的“信息茧房”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第四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内容为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食粮”,没有好的内容,相应的教育活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了大数据的来源,梳理了大数据创新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并提供了若干大数据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建设的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能够“以数据取信于人”,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育内容向着更优、更精、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第五章进一步透视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章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大数据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为方法创新增添了复杂性原则、客观关联原则和可视化原则方法。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认识方法更为精准、实施方法更加以数据驱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让数据说话”。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方法、复杂性工具。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新的方法,掌握复杂性工具。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大数据力求实现对人的思想情感的量化和精准化把握,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在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樊宇航[7](2021)在《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及其对时间可靠性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不同出行者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出行时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态度,出行者对于出行时间的风险态度是影响出行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出行时间的可靠性是衡量交通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出行者而言,出行时间的可靠性具有价值。对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和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的研究是揭示交通行为机理、优化交通需求模型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昆明市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数据,对通勤者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测度和影响因素以及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对可靠性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小汽车和公交车通勤者在不同的出行情景对出发时间的选择,建立了一种出行时间风险态度测度方法,并对出行者的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值进行测度,按照风险态度值由小到大前25%、中间50%、后25%的比例划分为3个风险等级群体。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通勤者的出行时间预算大于路程平均行程时间,表现出风险规避。进一步,对小汽车和公交车通勤者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群体性差异进行分析。(2)采用序次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小汽车通勤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性别与受教育程度的交互项、家庭就业人数以及家中小孩情况对其出行时间风险态度有显着影响;对于公交通勤者,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其出行时间风险态度有显着影响。(3)基于均值方差模型,以公交群体为例对出行时间价值与可靠性价值进行标定。随后,对公交群体的不同风险群体分别进行标定,分析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对出行时间价值和可靠性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对出行时间价值和可靠性价值具有显着影响。最倾向于规避风险的群体出行时间价值和可靠性价值相对较低,可靠率(可靠性价值与时间价值的比值)则更高,意味着该群体对出行时间的可靠性敏感;风险态度处于中等水平群体的可靠率与最为规避风险的群体基本一致,但出行时间价值和可靠性价值相对较高;更加偏向追求风险的群体的时间价值更高。

李冬香[8](2020)在《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音节副词“又”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功能方面的探讨,涉及语用、语义、语篇、标记等角度,共概括出“加强语气”、“预设否定”、“语篇衔接”、“反预期标记”、“申辩口气”、“逻辑推理”等六种类型,时贤多将这些功能归功于副词“又”。然而随着语言事实的不断挖掘,我们发现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即副词“又”难以覆盖话语功能的全貌。鉴于此,本文将副词“又”及其后面共现成分作整体研究。在BCC语料库中输入“又@”,并按类别统计,发现“又”与否定副词、疑问指代词、“了”共现的频率较高,而且副词“又”与这三种成分共现无法从字面情况的简单相加推知其话语意义,符合构式1+1>2的语法模式,故此将副词“又”与上述三种成分的共现分别码化为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这三个构式在话语意义构成成分方面呈现出一致性特征,即表达言者立场。其中构式“又+Neg+Xp”表达言者的事理立场,“又+疑问指代词”表达言者的认识立场,“又+Xp+了”表达言者的情感立场,故此统称为“又+X”构式群。“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是从言者输入交际意图再回到听者识解交际意图的过程中完成的。建构过程中,交际主体(言者与听者)接收言语行为、情况、事件三种语境刺激,遵循关联性、显着性、简洁性、适宜性原则,激活交际、意愿和能力、背景知识、命题等四种假设,通过常识推断、逻辑推断、语义推断等三种间接途径将言者立场表达与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建立连接。本文从构式整体观的视角出发,结合功能语言学、互动语言学等理论,采用形式与意义相互验证、动态与静态语料相互佐证、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从构式特点、形成机制等方面,对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分别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关于构式特点,本文主要考察每一个构式的固定部件特征、变量允准条件与限制条件、构式义的浮现、话语功能和实现形式等方面内容。关于形成机制,我们主要考察每一个构式的用法来源及影响因素。“又+Neg+Xp”浮现“言者主观否定义”,核心话语功能是“为言者表达某种观点辅助提供理据,进而表达言者的事理立场”,这一功能特征除了与构式“又+Neg+Xp”常出现在“担心—劝说”、“观点—辩驳”、“询问—告知”、“意外行为—疑惑”等相邻对应答句中,常与伴随句共现,突显伴随句的语义重心有关外,还与小句整合、合作原则有关。另外,事理立场的可信度是由变量Xp在语义上具有描述性特征、量上具有连续性特征决定的。“又+疑问指代词”浮现“言者的确信义”,其前后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功能类型,当出现在反逼递进关系、总体条件让步转折关系复句中时,构式“又+疑问指代词”分别表达言者对可能性、必然性的确信认识立场。通过与“又+疑问指代词+Xp”的比较发现,“又+疑问指代词”是一个表示反诘的构式,疑问指代词具有“指代+评价”功能,“又”不可省略,二者是构成反诘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此外,“又”表重复义、推理机制及语境吸收是构式“又+疑问指代词”浮现“言者确信义”的影响因素。“又+Xp+了”除了表达对客观事实的“重复义”外,还浮现“言者的情感义”,既涉及正面情感立场态度,又涉及负面情感立场态度。其中以表达言者负面情感立场态度最为典型。另外,固定部件“又”表重复义,变量Xp以表负面情感类型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为主,具有否定意义句式的浸染是构式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宋佳[9](2021)在《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教科书是国家教育发展质量与水平的直观反映,是教授课程、传播知识、承载教学理念的重要文本。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既受传统文化熏陶又有国际视野,其基础教育成果显着,香港学生自1995年以来参加TIMSS与PISA测试成绩优异。因此研究大陆与香港数学教科书的异同,通过交流与碰撞,对两地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数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本研究以两地课程指导文件为基准,以两地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大陆人教版《数学A版(2019)》与香港牛津版《New Century Mathematics(Second Press)2014》为研究对象。在集合与逻辑、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领域中,分别从内容分布、广度与深度、呈现方式及数学文化等五维度进行比较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首先统计了两版教科书在章、节和页数的内容分布情况,两版教科书的知识点数量及其呈现方式,用模型方法分别计算出内容广度与深度,再选取重点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其次,从教科书整体、章和节三层次对二者的编写体例与栏目设置进行比较。再次,从内容分布、主题分类、栏目设置、运用形式及表达方式等六个维度比较两版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最后,利用SPSS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内容分布:两版教科书的内容分布趋势均可用“大杂居,小聚居”来形容,即四个领域交叉分布于每本书,但在一本书中属于同一领域的章节是顺次编排的。2.人教版整体内容的相对广度与相对深度均大于牛津版,即人教版“广而深”,牛津版“窄而浅”。3.呈现方式:人教版注重例题分析功能、问题链驱动教学、强调数学核心素养、倡导探索课外信息技术软件、通过思维导图训练梳理能力。牛津版强调例题示范功能、善用反例教学、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通过表格整理渗透对比思维与归纳能力。4.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总量,牛津版远多于人教版。两版数学文化在主题分类与栏目设置的分布趋势类似。人教版对数学文化的整体运用水平高于牛津版。两版对数学文化的表达形式相似,均以文字表述为主。两版教科书各具鲜明的编写特色。人教版: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2.注重数学史的融入。3.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与建模能力。牛津版:1.分册可拆卸,便于弹性使用教科书。2.兼顾差异性,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3.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终身学习意识。4.重视应用,渗透STEM教育思想。5.重视反例及归纳思想在教学中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建议:1.优化教科书的自学便利性,渗透终身学习理念。2.加强教科书的系统设计,注重学段衔接。3.弹性设置课程,灵活使用教科书。4.突出栏目设置的多样化与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5.提高数学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6.加强国民教育,开拓国际视野。

茅铭芝[10](2020)在《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和培育水平决定了个人一生的技能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Heckman and Mosso,2014)。正如《科尔曼报告》(1966)所强调,解释学生成绩的绝大部分差异是家庭特征而非学校特征。家庭的培育(Parenting)在解释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有利和不利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人力资本的差距早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传统的教育政策无法完全弥补弱势家庭中父母投资不足造成的伤害。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儿童,面临着所谓的“命运岔路”,也即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机会不平等。由家庭培育不足导致的弱势群体低度开发的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而言,既影响了个人的社会经济成就,也制约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效地开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培育模式在儿童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影响机制。在本文的框架中,父母的培育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人力资本,还会以社会互动(同伴效应)的形式影响孩子同龄人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分别考察了来自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家庭陪伴模式差异,以及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差异的影响。研究既实证检验了这三种培育模式是如何影响并塑造儿童的人力资本,理解弱势家庭存在的培育缺陷;还进一步探讨了因家庭培育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变异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第一,通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学校抽样调查数据CEPS,发现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儿童在中学阶段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通过将样本限制在遵循随机分配规则的学校以克服学校数据中常见的自选择问题,进一步发现了早期投资存在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比例的提高会改善全班同学的人力资本。相较于城市中产热衷于“推娃”的教育竞争,社会上依然存在一些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本研究样本中将近20%)。研究表明,缺乏学前教育的经历不利于儿童的长期发展;但班级中存在的高能力(接受过学前教育)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促进那些缺乏早期投资的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即证实了“近朱者赤”效应。第二,通过分析CEPS和CFPS等微观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导致的陪伴缺失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存在显着的陪伴缺失儿童的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父母陪伴缺失儿童的占比提高不会显着影响其他学生的教育发展。研究表明,相较于那些与父母同住的学生,陪伴缺失儿童的认知测试分和考试成绩表现得更差,其教育期望也显着下降。通过区分陪伴模式,发现母亲的陪伴缺失会对儿童造成显着的负面效应。更进一步,研究尝试解答为何陪伴缺失这一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没有在班级层面产生“近墨者黑”的同伴效应。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陪伴缺失的儿童在班级中被孤立,因而缺乏与同龄人产生互动,这一视角也反映出这类弱势儿童所处的困难境遇。第三,利用CEPS微观数据,结合发展心理学,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分为四类(权威型、专断型、放任型和消极型),实证考察了养育方式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研究发现,养育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和信念偏好来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关家庭养育方式的同伴效应则体现出“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班级中接受最佳养育方式的学生比例的提升,会显着提高其他学生的认知技能,但是也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从家长互动的视角对这种同伴压力进行了解释。本文实证检验了家庭培育模式是如何以直接效应和同伴效应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并进一步探讨了潜在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弱势家庭的培育缺陷,在本研究中表现为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父母的陪伴缺失,以及不利于发展的养育方式,都会对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当前人力资本投资中主要探讨了家庭投资的直接作用,本文则进一步探讨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同伴效应,发现了由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同伴效应(具体表现为“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以及同伴压力”)。这些培育模式差异在经济不平等加剧的当下可能长期存在,成为较长时期阻碍社会流动的潜在威胁。本研究认为,尽管政府和社会无法让孩子选择父母,但是却可以尝试改善或解决弱势家庭在发展子女人力资本方面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缺陷等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有利于提高全民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儿童所处成长的不同阶段,本文认为政策的着力点可以归纳为两类。首先,针对成长于弱势家庭而面临着养育缺陷的学龄前儿童,政府应该重视其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缩小养育差距背后的机会不平等。早期投资既可以是直接对弱势儿童进行干预,也可以是对处于弱势境遇的家庭及其家庭环境进行投资,例如指导父母如何科学养育孩子。其次,针对已经处于学龄期(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那些经历过早期抚养劣势或正处于不利养育环境的儿童,公共教育政策可以着力在如何分配学生在班级中的组成,发挥同伴效应中积极的一面,以促进不同背景的学生共同积累人力资本。

二、迟到的收获——《学校概率的教与学》的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迟到的收获——《学校概率的教与学》的序(论文提纲范文)

(1)中泰课堂文化差异下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课堂文化差异的相关概念
    2.1 中泰文化差异
    2.2 课堂文化相关概念
    2.3 中泰课堂文化差异的产生
    2.4 研究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的必要性
第三章 中泰中学生课堂文化差异的现象观察及分析
    3.1 中泰教育理念差异
        3.1.1 中泰教育理念差异的表现
        3.1.2 中泰教育理念差异分析
    3.2 中泰课堂时间观差异
        3.2.1 中泰课堂时间观念差异表现
        3.2.2 中泰课堂时间观差异分析
    3.3 中泰课堂秩序差异
        3.3.1 中泰对于课堂秩序观差异的表现
        3.3.2 课堂秩序观差异分析
    3.4 中泰课堂管理制度差异
        3.4.1 中泰课堂管理制度差异的表现
        3.4.2 中泰课堂管理制度差异分析
    3.5 中泰师生关系差异现象
        3.5.1 中泰师生关系差异现象
        3.5.2 中泰师生关系差异分析
    3.6 师生着装标准差异
        3.6.1 教师着装标准差异现象
        3.6.2 师生着装差异现象分析
第四章 中泰课堂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
    4.1 客观因素
        4.1.1 社会因素
        4.1.2 家庭因素
        4.1.3 学校因素
    4.2 主观因素
        4.2.1 教师因素
        4.2.2 学生因素
第五章 中泰汉语课堂差异的应对策略
    5.1 认识差异,缩小师生距离
        5.1.1 了解差异,宽容对待
        5.1.2 活跃气氛,学中有“玩”
    5.2 因地制宜,融会贯通
        5.2.1 因材施教,融合教学方法
        5.2.2 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5.3 树立规则,赏罚分明
        5.3.1 制定上课规则
        5.3.2 设置适当的奖惩措施
    5.4 丰富教学方法,开设文化课堂
        5.4.1 中文热门歌曲学习
        5.4.2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5.5 多学多问,自我提升
        5.5.1 善用资源,自我改进
        5.5.2 同行互通,共同提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概观
    2.1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相关概念
        2.1.1 道德
        2.1.2 大学生学习道德
        2.1.3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
    2.2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表现
        2.2.1 课堂违纪现象
        2.2.2 学术不端现象
        2.2.3 考试作弊现象
    2.3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特征
        2.3.1 群体扩大化
        2.3.2 场域差别性
        2.3.3 行为继发性
        2.3.4 工具现代化
    2.4 理论基础
        2.4.1 一般紧张理论
        2.4.2 道德发展理论
        2.4.3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分析
    3.1 主观因素
        3.1.1 不同压力下的缓解释放
        3.1.2 同辈群体中的从众心理
        3.1.3 道德推脱中的责任分散
        3.1.4 功利化的竞争意识
    3.2 客观因素
        3.2.1 课堂教学关系的弱化
        3.2.2 高校管理制度的缺漏
        3.2.3 积极道德示范的缺位
        3.2.4 网络工具的误用
    3.3 小结
第四章 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道德的对策分析
    4.1 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自律能力
        4.1.1 夯实学习道德的诚信基础
        4.1.2 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4.1.3 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4.1.4 加强对现实道德困境的正确回应
    4.2 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4.2.1 实现教材基本内容实用化转变
        4.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4.2.3 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
        4.2.4 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4.3 提高高校制度管理水平
        4.3.1 制度制定民主化
        4.3.2 制度规定合理化
        4.3.3 制度实施科学化
    4.4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4.4.1 淳化社会道德风气
        4.4.2 发挥学校文化德育功能
        4.4.3 重视道德榜样的正面示范
        4.4.4 净化网络与学术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研究 ——以S校的“劝学”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1.儿童厌学的现状
        2.作者与课题的“结缘”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回顾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单亲家庭
        2.厌学
    (二)理论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三、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S校的概况及五至六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分析
        1.S校的概况
        2.S校五至六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分析
    (二)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1.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的表现
        2.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的原因
    (三)S校五至六年级单亲家庭厌学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需求分析
        1.S校对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的介入情况
        2.社会工作介入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的需求分析
        3.小组工作介入S校五至六年级农村单亲儿童厌学问题的优势
四、S校“劝学”小组的设计
    (一)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
        1.小组组员的招募
        2.小组组员的特征
        3.问题的评估
    (三)“劝学”小组方案设计
        1.小组简介
        2.小组目标
        3.小组活动的整体设计
        4.预估困难与解决对策
五、S校“劝学”小组工作实务过程
    (一)小组初期
        1.第一节小组活动:我的学习观
        2.第二节小组活动:以兴趣为师
    (二)小组中期
        1.第三节小组活动:拥抱自律的自己
        2.第四节小祖活动:探寻学习的方法
    (三)小组后期
        1.第五节小组活动:榜样的力量
        2.第六节小组活动:全新起点
    (四)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厌学儿童服务的评估
        1.过程评估
        2.效果评估
六、结论、反思与建议
    (一)结论
        1.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2.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需要综合性社会工作方法介入
    (二)反思
        1.小组工作实务过程的反思
        2.小组理论运用的反思
        3.社会工作者自身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的反思
    (三)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增强家庭的监护与支持
        2.推动学校教育制度的革新,推行“家+校+社工”的联动模式
        3.社会工作机构落地学校开展儿童服务,发展学校社会工作
        4.政府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保障农村儿童的权利
        5.社会工作者坚守专业价值理念,提升个人专业服务能力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考察及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4.1 访谈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有关非预设事件的研究
        2.1.1 非预设事件理论基础
        2.1.2 非预设事件的定义及特点
        2.1.3 非预设事件的类型
        2.1.4 非预设事件的对策
        2.1.5 小结
    2.2 有关线上汉语教学的研究
        2.2.1 线上汉语教学的定义及类型
        2.2.2 线上汉语教学的优势及不足
        2.2.3 小结
第三章 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案例分析
    3.1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3.1.1 访谈目的及对象
        3.1.2 访谈设计
        3.1.3 访谈小结
    3.2 案例分析
        3.2.1 教师类
        3.2.1.1 主动触发类
        3.2.1.2 被动触发类
        3.2.2 学生类
        3.2.2.1 积极触发类
        3.2.2.2 消极触发类
        3.2.3 教材类
        3.2.4 互动类
        3.2.4.1 师生互动类
        3.2.4.2 生生互动类
        3.2.5 文化类
        3.2.6 外部因素类
    3.3 案例分析小结
第四章 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问卷调查
    4.1 调查目的及对象
    4.2 问卷设计
    4.3 问卷结果分析
        4.3.1 发生率分析
        4.3.2 类型排序分析
        4.3.3 资源转化率及认知度分析
        4.3.4 反思率及应对建议分析
        4.3.5 平台及其问题分析
第五章 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对策及展望
    5.1 事件特点
    5.2 教师对策
        5.2.1 课前准备
        5.2.1.1 夯实素质
        5.2.1.2 丰满预设
        5.2.2 课堂应对
        5.2.2.1 尊重为先
        5.2.2.2 珍惜“冲突”
        5.2.2.3 重视互动
        5.2.2.4 及时求助
        5.2.3 课后反思
    5.3 相关展望
        5.3.1 教材及媒介层面
        5.3.2 教师团队及学校层面
        5.3.3 研究者及专家层面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5)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课程评价理论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主体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和目的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四、课程评价的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差距评价模式
        (三)CIPP评价模式
        (四)回应性评价模式
        (五)本研究选择 CIPP 模式进行评价的原因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理论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发放回收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判断标准
        二、量表信度分析
        三、量表效度分析
        四、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小结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单门课程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情况分析
        (一)第二语习得
        (二)跨文化交际
        (三)汉语语言分析
        (四)汉语课堂设计
        (五)汉语课堂教学法
        (六)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七)语言要素及其教学
        (八)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九)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十)中华文化与传播
        (十一)外语教育心理学
        (十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各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
    小结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案例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研一)
    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三、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研一)
    四、汉语课堂教学法
    五、小结
第六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
        三、忽视汉语本体类课程
        四、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五、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六、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七、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八、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
        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
        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文献调研的方法及整体状况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涵义的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研究
        (五)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内容研究
        (六)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方法创新研究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一)数据的含义
        (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
        (三)对大数据的多维解读
        (四)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教育大数据
        (一)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育大数据的类型
        (三)教育大数据的基本功能
        (四)教育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三、范式理论
        (一)范式概念的内涵
        (二)范式的表现形式
        (三)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主要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重要特征
        (一)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二)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大数据提升了对人的思想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
    四、大数据对人的思想量化分析的内在机制
        (一)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分析人的思想
        (二)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的思想
第三章 大数据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审视与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
        (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新主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主体的萌发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的主体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新主体基本功能是数据治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教育对象
        (一)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
        (二)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三)大数据通过数据画像提升了对自身的认知
        (四)“信息茧房”对教育对象的束缚
第四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涵义及其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守正与创新
    二、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用数据说话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二)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特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来源
        (一)已有大数据研究成果
        (二)搜索引擎大数据
        (三)专业大数据平台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据库
        (五)专业在线调查平台
        (六)教育者自己进行大数据挖掘
    四、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途径
        (一)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成方式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空间
        (三)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性
        (四)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表达
        (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视化表达
    五、大数据对内容创新的案例分析及借鉴
        (一)大数据生成的《纸牌屋》
        (二)“编年系地”创造的叙事新图景
        (三)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规划的大数据分析
第五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层次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般原则
        (一)复杂性原则
        (二)关联性原则
        (三)可视化原则
    三、精准化的认识方法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涵
        (二)大数据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能力
        (三)大数据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方法
        (四)大数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四、数据驱动的实施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驱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深互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推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协动
    五、“让数据说话”的评价方法
        (一)大数据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二)大数据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多样性
        (三)大数据增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及其对时间可靠性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2.1 出行时间风险态度
        2.1.1 风险态度定义
        2.1.2 国外研究进展
        2.1.3 国内研究进展
    2.2 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研究
        2.2.1 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定义
        2.2.2 国外研究进展
        2.2.3 国内研究进展
    2.3 研究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数据采集
    3.1 研究区域
    3.2 调查设计
        3.2.1 调查方法
        3.2.2 设计原则
        3.2.3 设计方法
    3.3 数据采集
        3.3.1 问卷设计
        3.3.2 样本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勤者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测度及影响机理
    4.1 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测度方法
    4.2 小汽车与公交车通勤者风险态度的分布
    4.3 小汽车群体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群体性差异
    4.4 公交车通勤者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群体性差异
    4.5 出行时间风险态度的影响机理
        4.5.1 序次Logit模型基本原理
        4.5.2 小汽车通勤者
        4.5.3 公交车通勤者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对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的影响研究
    5.1 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建模分析
        5.1.1 模型建立
        5.1.2 参数标定及分析
    5.2 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对出行时间可靠性价值的影响
        5.2.1 不同风险等级群体参数标定及分析
        5.2.2 模型结果分析
    5.3 相关政策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8)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思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应用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副词“又”的研究概况
        1.3.2 构式“又+X”的研究概况
    1.4 理论基础
        1.4.1 功能语言学理论
        1.4.2 互动语言学理论
        1.4.3 构式语法理论
    1.5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相关符号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来源
        1.5.3 相关符号说明
第2章 “又+X”构式群界定及特征
    2.1 “又+X”构式群界定
    2.2 “又+X”构式群特征
第3章 构式“又+Neg+Xp”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3.1 主观否定情态义的浮现
    3.2 固定部件“又”“Neg”
        3.2.1 “又”的特征
        3.2.2 “Neg”的特征
        3.2.3 主语的特征
    3.3 变量Xp的允准条件
        3.3.1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3.3.2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3.3.3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3.4 构式“又+Neg+Xp”的言者事理立场表达
        3.4.1 核心话语功能:辅据言威
        3.4.2 构式“又+Neg+Xp”的具体话语功能
    3.5 构式“又+Neg+Xp”话语实现形式
        3.5.1 “担心—劝说”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5.2 “观点—辩驳”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5.3 “询问—告知”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5.4 “意外行为—疑惑”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3.6 构式“又+Neg+Xp”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3.6.1 小句整合
        3.6.2 低及物性
        3.6.3 合作原则
    3.7 小结
第4章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4.1 主观确信义的浮现
    4.2 “又”的功能
        4.2.1 保证语义准确与完整
        4.2.2 削弱句子现实性
    4.3 疑问指代词的功能
        4.3.1 “指代+评价”功能
        4.3.2 构成反问句的功能
    4.4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言者认识立场表达
        4.4.1 可能性确信认识立场表达
        4.4.2 必然性确信认识立场表达
    4.5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语义模式
        4.5.1 “可确”类语义模式
        4.5.2 “必确”类语义模式
    4.6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及“又+疑问指代词+Xp”比较
        4.6.1 疑问指代词意义的虚化程度
        4.6.2 “又”的省略与否
        4.6.3 变量Xp出现与否
        4.6.4 言者认识立场表达差异
        4.6.5 语义模式差异
    4.7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4.7.1 “又”的“重复义”
        4.7.2 语境吸收
        4.7.3 推理机制
    4.8 小结
第5章 构式“又+Xp+了”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5.1 主观情感态度的浮现
    5.2 固定部件“又”、“了”的特征
        5.2.1 “又”的特征
        5.2.2 “了”的特征
    5.3 Xp的分析
        5.3.1 Xp的词性
        5.3.2 Xp的允准条件与限制特征
        5.3.3 Xp的肯定与否定不对称
    5.4 主语负同盟特征
    5.5 构式“又+Xp+了”话语分布
    5.6 构式“又+Xp+了”的言者情感立场表达
        5.6.1 负面情感立场态度
        5.6.2 客观事实的陈述
        5.6.3 正面情感立场态度
    5.7 构式“又+Xp+了”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5.7.1 语境吸收
        5.7.2 “又”的“重复义”
        5.7.3 礼貌原则
    5.8 小结
第6章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
    6.1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原则
        6.1.1 关联性原则
        6.1.2 显着性原则
        6.1.3 简洁性原则
        6.1.4 适宜性原则
    6.2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途径
        6.2.1 语义推断
        6.2.2 逻辑推断
        6.2.3 常识推断
    6.3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建构过程
        6.3.1 言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6.3.2 听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4.2 数学教科书研究
        1.4.3 香港数学教育研究
        1.4.4 数学文化研究现状
        1.4.5 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人教A版教科书概况
        2.1.2 牛津版教科书概况
    2.2 研究模型
        2.2.1 内容广度模型
        2.2.2 内容深度模型
        2.2.3 数学文化研究维度
第3章 大陆课程标准与香港课程指引比较
    3.1 数学课程作用的比较
    3.2 大陆课程目标与香港课程宗旨比较
    3.3 课程框架比较
    3.4 知识点呈现顺序比较
第4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分布比较研究
    4.1 “集合与逻辑”内容分布比较
        4.1.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1.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1.3 比较结果分析
    4.2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4.2.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2.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2.3 比较结果分析
    4.3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4.3.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3.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3.3 比较结果分析
    4.4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4.4.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4.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4.3 比较结果分析
    4.5 两地教科书内容分布总体比较
第5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研究
    5.1 “集合与逻辑”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1.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1.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2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2.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5.2.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3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3.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5.3.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4 “统计与概率”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4.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5.4.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5 两版教科书整体广度与深度比较
        5.5.1 整体内容广度比较
        5.5.2 整体内容深度比较
第6章 两版教科书呈现方式比较研究
    6.1 人教版教科书编排体例与栏目设置
        6.1.1 整体编排体例
        6.1.2 章的编排体例
        6.1.3 节编排体例
    6.2 牛津版教科书编排体例与栏目设置
        6.2.1 整体编排体例
        6.2.2 章编排体例
        6.2.3 节编排体例
第7章 两版教科书数学文化比较研究
    7.1 数学文化内容分布比较
    7.2 数学文化主题比较
        7.2.1 数学史主题分类
        7.2.2 其他数学文化主题分类
    7.3 数学文化的栏目分布
    7.4 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比较
        7.4.1 数学史运用方式
        7.4.2 其他数学文化运用方式
    7.5 数学文化的表现形式比较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8.1 结论
        8.1.1 内容分布
        8.1.2 内容广度与深度
        8.1.3 编写体例与栏目设置
        8.1.4 数学文化
        8.1.5 两版教科书编写特色
    8.2 建议
        8.2.1 优化教科书的自学便利性,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8.2.2 加强教科书的系统设计,注重学段衔接
        8.2.3 弹性设置课程,灵活使用教科书
        8.2.4 突出栏目设置的多样化与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
        8.2.5 注重数学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
        8.2.6 加强国民教育,开拓国际视野
    8.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与变量介绍
        1.3.1 培育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1.3.2 技能形成技术与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1.3.3 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
        1.3.4 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s)
        1.3.5 溢出效应与同群效应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人力资本理论
        2.1.1 人力资本形成的新特征
        2.1.2 认知技能与智商测试
        2.1.3 非认知技能及其测量
        2.1.4 人力资本形成的技术
        2.1.5 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2.2 人力资本形成的经验分析
        2.2.1 生命周期的早期影响
        2.2.2 家庭投资与儿童发展
        2.2.3 家庭养育方式与儿童发展
    2.3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2.3.1 同伴效应的模型设定
        2.3.2 同伴效应的识别策略
        2.3.3 同伴效应的经验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模型
    3.1 多阶段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3.1.1 多维人力资本
        3.1.2 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3.2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3.3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拓展
        3.3.1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
        3.3.2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
        3.3.3 家庭养育方式选择
        3.3.4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3.4 家庭培育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3.5 小结
4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4.1 数据和变量
        4.1.1 数据来源
        4.1.2 因变量
        4.1.3 自变量
    4.2 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4.3 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分析
        4.3.1 基线估计结果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异质性分析
    4.4 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5.1 父母陪伴缺失现状的制度背景
    5.2 数据、变量与识别策略
        5.2.1 数据与变量
        5.2.2 识别策略
    5.3 家庭陪伴模式对儿童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
        5.3.1 OLS估计结果
        5.3.2 IV估计结果
        5.3.3 稳健性检验
        5.3.4 潜在机制分析
    5.4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中长期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家庭养育方式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6.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1.1 数据来源
        6.1.2 变量选择
    6.2 养育方式的识别与分类
    6.3 养育方式的直接效应分析
        6.3.1 基线估计结果
        6.3.2 稳健性检验
        6.3.3 家庭养育方式的潜在机制分析
    6.4 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分析
        6.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6.4.2 识别策略:线性均值模型
        6.4.3 基线估计结果
        6.4.4 稳健性检验
        6.4.5 潜在机制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小结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迟到的收获——《学校概率的教与学》的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泰课堂文化差异下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研究[D]. 郑昊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归因及对策分析[D]. 邱佳佳. 河北大学, 2021(02)
  • [3]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厌学问题研究 ——以S校的“劝学”小组为例[D]. 赵雨青.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线上汉语教学非预设事件考察及对策探究[D]. 王紫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D]. 景琦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玉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出行时间风险态度及其对时间可靠性价值的影响研究[D]. 樊宇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D]. 李冬香. 吉林大学, 2020(03)
  • [9]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宋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10]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D]. 茅铭芝. 浙江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晚收——《学校概率的教与学》前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