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划资助疫苗开发和生产

美国计划资助疫苗开发和生产

一、美国计划资助疫苗研制和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王盼盼[1](2021)在《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人类面临新发再发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技术谬用等严重生物威胁,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巨大挑战。我国亟需加强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科技支撑对于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对国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加强生物防御研究,启动了大量生物防御科研项目;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炭疽邮件生物恐怖事件以后,美国大幅度加强生物防御研究经费投入,发布了多项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及科研计划,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近些年美国部署的部分生物防御项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生物安全风险的担忧。目前,国内尚缺乏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卫生与公众服务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高级研发管理局(BARDA)和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等机构。系统梳理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部署情况及研究特点,分析其部分项目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文献计量、案例研究、专家咨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美国NIH、BARDA、DARPA和DTRA等机构的生物防御项目部署情况,分析了部分项目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此外,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了中美COVID-19的研究布局。一.NIH生物防御及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NIH是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重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NIH 2009-2018财年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从项目经费投入、承担机构分布、主要资助领域等角度分析了NIH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的5项建议;梳理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对NIH冠状病毒研究的影响。二.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BARDA是美国生物防御相关医学应对措施高级研发的主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2005~2018年BARDA资助或管理的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合同,从经费投入,机构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分析了BARDA生物防御研究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BARDA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三.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军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构。上世纪90年代开始,DARPA着眼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大生物威胁,聚焦生物防御相关领域前沿技术,部署了一系列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ARPA部分科研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四.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是美军重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应对机构,也是美军生物防御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部门和主要协调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DTRA通过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和国防部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科学与技术研究类项目进行了大量生物防御工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TRA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及DTRA管理的国防部化学生物防御计划(CBDP)科学与技术类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TRA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五.COVID-19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及中美研究比较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相关文献在期刊发表或提交到预印本平台。在本研究中,我们检索了已正式发表并被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收录或提交到bio Rxiv、med Rxiv、Preprints和SSRN预印本平台的COVID-19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和研究类别的统计,分析了全球COVID-19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美国发表的文献最多,其次为中国;Wo S收录文献中,美国在非药物干预、治疗和疫苗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中国在临床特征与并发症、病毒学与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NIH、BARDA、DARPA和DTRA等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机构部署的科研项目和中美在COVID-19研究中的侧重点,分析了美国生物防御研究的布局重点与研究特点以及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为我国生物防御相关研究人员和政策管理部门了解美国生物防御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甄坤[2](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新冠疫苗科普新闻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而疫苗能够短暂有效地产生抗体,保护未感染人群,其研发与进展得到了全世界政府和人民的密切关注。笔者选取2020年8月17日发表于《彭博商业周刊》的七篇关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科普新闻进行翻译,并撰写实践报告,对科普新闻翻译的指导理论及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在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过程中,笔者发现翻译原文本使用较多的医学、科技及疫苗相关的词汇,交替使用简单句和主从复合句,并且原文本是客观的信息型文本。这些特点是翻译的重难点,也是本篇报告分析的重心。报告从任务描述、理论基础、任务过程、案例分析和结论五个部分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普新闻翻译的指导作用及具体翻译策略。第一章包含翻译任务背景、翻译任务的意义和论文结构三部分。第二章包含五部分,就科普新闻、新闻翻译、科普新闻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普新闻翻译的适用性进行介绍和分析。第三章对译前、译中、译后的翻译过程进行介绍。第四章为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列举了翻译实践过程中在词汇、句法、篇章和风格层面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剖析了采用的翻译策略,即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如何实现了上述四方面的对等。首先,在词汇层面,从普通词汇、术语、修辞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保证词汇对等。在普通词汇和术语的翻译中,笔者使用语义阐释和归化译法,在修辞翻译中使用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其次,在句法层面,从简单句和主从复合句两个层面阐述如何保证句法对等,使用了合句、分句、顺序译法和变序译法。第三,在篇章层面,通过上下文语境将篇章的逻辑联系起来,阐述篇章对等。最后,在风格层面,笔者主要通过科学、简洁、流畅的风格来体现风格对等。第五章对翻译实践和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发现以及局限进行总结。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笔者意识到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普新闻翻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翻译材料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和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文质量也至关重要。同时希望本次实践为国内普通读者和疫苗相关产业提供国外新冠疫苗研发背景、现状和发展情况介绍,也为科普类新闻翻译在指导理论和策略上提供参考。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徐姝静,罗亚菲[3](2021)在《生死时速下的较量——新冠疫苗这一年》文中认为时间滴答滴答,每一时每一刻,都有鲜活生命因"新冠"而黯淡。截至1月27日,全球累计死亡人数已达216万,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且正在以每天几十万例的速度飙升。数字触目惊心,"群体免疫"宣告无效,疫苗成为人类唯一的希望。盼望着,盼望着,疫苗来了。在与"新冠"抗争的生死时速中,终于来了!在这背后,可以说硝烟弥漫、暗流涌动,正义和邪恶一直在较量。一边是争分夺秒研发疫苗,舍我其谁的人间大义;一边是争利忘义狂发灾难财,"天杀"的图财害命。还有,"不自由,毋宁死",愚昧的反叛……

邓颖[4](2020)在《我国疫苗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种类,疫苗是当前社会已知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安全与否严重影响着广大民众生命健康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疫苗安全事件频发,显示了我国疫苗安全监管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疫苗安全监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介绍与评析。其次通过分析我国疫苗安全监管中包含疫苗研制和注册阶段、生产和批签发阶段、流通阶段和使用阶段四个主要阶段在内的全过程环节,结合长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案件和新冠疫苗的研制,介绍了我国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各个环节存在的监管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接着介绍了国外疫苗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从中为我国疫苗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提出值得学习的经验。并探析了我国疫苗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在于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立法不完善、监管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及监管信息化建设不成熟最终探讨了完善我国疫苗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一是完善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立法;二是积极完善疫苗安全监管各项制度;三是强化监管部门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疫苗救济保障制度。

龚婷[5](2019)在《口蹄疫病毒O型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指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发的一种侵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重大烈性传染病。该病的暴发和流行严重危害家畜的生产力和畜产品质量,影响发病地区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社会稳定。因此,该病一直是100多年来全世界兽医学家研究的焦点。FMDV是小R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尤其是其结构蛋白VP1。VP1蛋白氨基酸的变化常会改变FMDV的稳定性、致病性、复制特性和免疫原性等,因此分析FMDV VP1氨基酸的变化,对FMD新型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FMDV O型Cathay和ME-SA/Pan-Asia谱系不同时期疫苗株为参照,比对不同谱系毒株、不同时期经典疫苗株和我国当前流行株(SEA-Mya98谱系)VP1蛋白氨基酸序列,选择参照毒株保守或相对保守的几个氨基酸,采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替换嵌合感染性cDNA中Mya/98 VP1的氨基酸,研究这些氨基酸对FMDV抗原性、稳定性、复制特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1.在已构建含当前流行毒株VP1(SEA-Mya98谱系)基因嵌合全长克隆中分别引入了3个(VP1:H28Q+S47Q+V194I)、6个(VP1:H28Q+S47Q+S58A+V194I+A198Q+S212L)和7个(VP1:H28Q+S47Q+S58A+V194I+S197D+A198Q+S212L)氨基酸的替换,构建了三个重组全长质粒pQFA、pQFE和pQFC。线化的重组质粒转染BSR/T7细胞,获得的基因工程病毒经RT-PCR、核苷酸序列测定、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结果说明成功拯救出三株含目标突变氨基酸的FMDV,表明在嵌合F MDV VP1结构蛋白中引入3、6和7个氨基酸的替换并未影响活的FMDV的拯救。2.三株基因工程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噬斑大小和生长动力学,在37℃处理3h、6h、9h和42℃处理0.5h、1h后的热稳定性明显低于亲本病毒(P<0.05),但对乳鼠的致病力(LD50)可提高4倍以上。说明在嵌合FMDV VP1结构蛋白中引入3、6和7个氨基酸的替换并未明显影响基因工程病毒的噬斑表型和复制能力,但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并明显增强了对乳鼠的致病力。3.将对C57BL/6小鼠不敏感的FMDV O/HN-7/2010(SEA-Mya98)、O/HK/CHA/99(ME-SA/PanAsia)、O/GX/CHA/2009(Cathay)的细胞适应毒分别在乳鼠上连续传4代,获得了对C57BL/6小鼠敏感的FMDV O/GX/CHA/2009MF4和O/HN-7/2010MF4株,它们对C57BL/6小鼠的LD50分别为104.2和104.5。将乳鼠上传代4次仍对C57BL/6小鼠不敏感的FMDV O/HK/CHA/99MF4经C57BL/6小鼠(1次)和胎猪肾细胞(FPK)(2次)循环适应传代9轮,在传至第5轮时,该病毒能够致C57BL/6小鼠发病和死亡,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对C57BL/6小鼠的致病力增强,其中第5轮和第9轮传代病毒对C57BL/6小鼠的LD50分别为102.8和105.1。这些对C57BL/6小鼠敏感FMDV株的获得为未来FMDV致病性以及以C57BL/6小鼠为实验模型的效力评估奠定了基础。4.三株基因工程病毒(r-FMDV/MyVP1-A、r-FMDV/MyVP1-C、r-FMDV/MyVP1-E)和亲本病毒(r-FMDV/MyVP1)大量增殖,制备FMD灭活疫苗,并用不同剂量(1μg和2μg146S抗原)分别免疫豚鼠,14d、21d、28d和35d后收集血清,测定中和抗体。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抗原免疫豚鼠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均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免疫28d或35d时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基因工程病毒(r-FMDV/MyVP1-A、r-FMDV/MyVP1-C)疫苗不同剂量免疫豚鼠后,中和对应病毒的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亲本病毒免疫豚鼠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P<0.05)。三株基因工程病毒不同剂量免疫豚鼠后中和亲本病毒的抗体滴毒均明显低于亲本病毒免疫豚鼠中和自身产生的抗体滴毒(P<0.05)。用四种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制备的血清分别中和FMDV O/HN-7/2010、O/HK/CHA/99,O/GX/CHA/2009,并计算制疫苗病毒与三个谱系流行毒株的抗原匹配性(r值),结果表明相比亲本病毒,基因工程病毒与流行毒株的抗原匹配性降低了。综上结果表明,在嵌合FMDV VP1结构蛋白中引入3、6和7个氨基酸的替换疏远了基因工程FMDV与亲本病毒的抗原关系,变窄了与流行毒株的抗原谱,但突变3、7个氨基酸后可明显增强其免疫原性。5、四种FMD灭活疫苗分别免疫C57BL/6小鼠,28d后用100 LD50的FMDV三个谱系流行毒株攻击,结果表明四种疫苗免疫的C57BL/6小鼠均能有效抵抗三个谱系FMDV流行株的攻击,获得100%的保护,这一结果与免疫豚鼠血清测得的抗原关系结果不一致,推测可能与高剂量抗原(0.8μg)免疫小鼠所致,这与先前报道的高剂量抗原免疫导致异源攻毒获完全保护的结果一致。攻毒前的小鼠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也表明所有免疫小鼠均获得较高的保护性特异性抗体水平(均大于1:32),亲本病毒疫苗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这与免疫豚鼠产生的中和抗体结果一致。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在FMDV VP1结构蛋白引入多个氨基酸的(6个和7个)替换对FMDV稳定性、致病性、复制特性和免疫原性等的影响,为未来通过修饰改造研制优良FMD疫苗候选毒株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文姣[6](2019)在《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后,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利益融合,依赖加深,在产生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全球卫生带来新的挑战。艾滋病、疟疾、结核以及非传染性疾病等的长期威胁未除,以“非典”、“埃博拉”、“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寨卡”等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及可能的跨国传播威胁又不期而至。显然,公共卫生问题早已不是一国内部事务,而是利害相连的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这迫使各国必须开展跨境卫生合作,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最主要行为体。但过往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研究的注意力大都集中于大国行为体,对中小国家的作用关注较少。加拿大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发达的中等国家,尽管其人口、军事、与外交实力有限,却对全球卫生治理作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发挥了领导作用。这一“中等国家扮演领导者角色”的现象值得探究。本研究以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为研究对象,以加拿大中等国家理论——“自由国际主义”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重点探究加拿大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路径选择以及影响其理念行为转变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加拿大参与创立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制定《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发起《母婴儿童健康马斯科卡倡议》以及抗击“非典”和西非“埃博拉”疫情四个案例的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加拿大不仅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全球卫生治理,而且在某些时期和特定领域内发挥了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加拿大推动创立全球卫生治理机制、参与制定全球卫生规范、投入全球卫生援助以及支持全球卫生行动四大方面。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加拿大主要交替扮演了参与者和领导者这两种角色,并展示出对多边或有限多边合作路径的偏好。本研究认为加拿大对外政策理论中的自由国际主义理论可为这两种角色定位及其路径选择提供较为可信的诠释,而加拿大在参与者和领导者之间的角色互换则是国内外诸多影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表明,在全球卫生治理这个“低政治”领域,加拿大有意愿亦有能力担当主要推动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尽管这一角色在中等国家整体实力与资源限制的条件下难以维持其系统性和持续性,但这并不影响加拿大阶段性、选择性地发挥领导作用,对解决全球卫生治理的内在困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白恩来[7](2018)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了8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自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其中有成绩也有不足之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端产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探索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可以更好地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支持因素,通过政策优化更大限度释放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从而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政策的介入,总结了现有政策支持机制作用的发挥;进而运用实证分析法找到了影响政策支持机制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结合发达经济体的经验,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政策优化的建议。首先,本文在市场失灵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产业政策的功能,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做了理论分析,同时分析了产业政策工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终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需要、产业政策功能相适应的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该机制的构建成为了本文研究和论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其次,在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机制的框架下,初步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机制作用的体现做了描述性的分析。本文从总体的角度盘点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性政策和七大产业政策的演变并总结了政策在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作用的发挥而受到了限制,寻找制约政策支持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成了下一步分析的关键,为本文遵循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原理寻找答案开辟了突破口。再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对现行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宏观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在宏观层面是有效的,但是总体宏观政策效果非常微弱,这与第三章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已经建立,且作用已初步发挥,但存在着巨大的政策完善空间。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选择了生物医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微观分析再一次印证了第三章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分析结论,并找到了阻碍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本原因——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产业异质性缺乏足够的关注,研究结果为产业政策的优化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最后,总结了发达经济体设计需求层面、供给层面、环境层面政策的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找到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的阻碍因素、发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的作用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样本。在前文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中找到了阻碍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思路和具体优化产业政策的建议,以期通过政策的调整,消除制约政策支持机制的阻碍因素,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机制分析框架,揭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演化机制。(2)提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的原理,以及通过政策的反馈修正,找到制约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的理论结构。(3)建立了与政策支持机制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价方法(4)在借鉴发达经济体发展新兴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经济理论、市场客观规律、政策协同的三维政策优化思路,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房彤宇,刘术,柳卸林[8](2018)在《国际生物防御科技前沿热点与我国未来发展思考》文中提出加强国家生物防御科技支撑能力是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础和关键,我军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拓展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生物防御能力。当前,国际生物防御科技进展迅猛。在生物威胁检测诊断产品方面,主要包括生物威胁的新型、快速、便携、远程检测诊断技术。生防疫苗研发方面,新型病毒疫苗、细菌与毒素疫苗和疟疾疫苗取得积极进展。在生防药物研发方面,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抗埃博拉病毒药物、抗马尔堡病毒药物以及治疗炭疽和鼠疫的新药不断涌现。未来,我国应继续围绕生物监测预警、生防产品转化和全谱性生防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科研部署。

徐松[9](2017)在《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医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科技含量高、经济规模大的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支柱。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延长人民寿命、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我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7000多家,就业人数150多万人。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亿元和利润276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居工业各行业前列。医药产业创新作为技术、知识、人才和资金高度密集的创新活动,既有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又有市场紧密结合的市场经营管理创新模式,同时还有规范化的组织创新机制和技术流程等,它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突出。尽管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已经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科技研发不足,创新能力较弱,高科技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寻找影响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问题。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实证分析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借鉴了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发展原则和对策建议。一、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理论基础。论文首先从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出发提出问题,阐述本研究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继而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技术创新、医药产业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等相关概念,分析了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趋势,研究了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全面创新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特征。从国际来看,医药市场需求加大,推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速放缓,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国外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医药公司呈现高度集中化,医药公司研发的投入居高不下,化学药物仍是市场主体,生物技术药物增长迅速;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科技性,呈现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同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国外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是:医药产业的垄断程度较高,医药产业的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新模式,多种医药创新类型的产品并举开发。从国内看,中国医药工业产出在我国工业行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医药市场增长迅速,医药产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医药出口值稳步增加,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多,我国人口和健康对医药发展的需求巨大。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医药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医药产品原发药较少,药品的含金量不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低,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医药企业面临国际跨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是:中国为医药大国,但非医药强国,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较差;我国大力鼓励高仿药的研制和开发;产研联盟作用虚化,缺乏有效机制体制和运作实体;药物研发审评体系周期过长。三、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我国与创新型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靠科技力量。技术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医药企业永恒的主题,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瓶颈,是提高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机遇。在过去30年间,我国医药产业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就,整个医药产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7.7%,在各大行业中名列前矛。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医药产业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创新研发企业增多,药物品种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医药产业兼并重组增多,医药产业中小型企业发展更加活跃。但是,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诸多问题:医药卫生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医药产业高端人才缺乏,医药产业新药少且品种单一,国外跨国医药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制药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新制剂开发能力有待提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政策、研发经费、基础研究和人才配置等。中国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主要有: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和人民健康的刚性需求,国际新药研发新趋势带来的契机,政府给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医药产业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五、利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从有可能影响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出发,选择了可能与医药产业创新相关的医药制造业数量、企业规模、利税、研发人员数量、研发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发明专利数量等多种因素,利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从中筛选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成分因子,结果表明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主营收入比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R&D机构数、R&D项目数、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等,与企业的利润、企业的利税、R&D经费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果为制定合理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和建议奠定了基础。六、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论文以美国科技创新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管理体系、相关机构、创新主体、创新模式、金融市场体制、人才培养和引进体制以及美国政府特别重视知产权保护和基础研究的独特做法为例,提示我国应结合国情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多元化的资金市场等。七、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原则和对策建议。在制度创新层面,要实行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在保证和提高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要树立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创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国家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创造发展的新优势,营造有利于医药科技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新药评审和监管制度,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税收减免政策。在组织创新层面,从优化外部环境,壮大创新主体出发,有规划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重点领域的重点突破;完善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投融资体系;探索符合实际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技术创新层面,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共建研发平台,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快特色医药产业的技术研发创新。在人才创新层面,要筑牢创新根基,培养新一代优秀学术带头人,强化和提升学术带头人的原始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多学科交叉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龙头,带动各学科的快速和高效发展,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增强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将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绿色、快速、高效发展。

章欣[10](2016)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不断发生,霍乱、黄热病、鼠疫、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热、日本脑炎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正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上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新的严重威胁,其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感染危害度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使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烈性传染病的研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高致病性病原体研究和检测等实验活动的重要技术平台,主要包括生物安全3级和4级实验室,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纷纷加大对本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随着实验室数量的与日俱增,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且日益严峻,虽然多数发达国家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配套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指南和操作规范,但近几年各国实验室仍然多次暴露出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混乱、安全措施欠缺、监管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全球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快速扩张正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生防研究过热直接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加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国际社会对各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表示质疑和堪忧。面对传统生物恐怖威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肆掠等全球生物安全大环境,我国面临的生物防御及传染病应对形势也极其严峻。高等级实验室特别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至今还未建成首座真正投入使用并形成生防科研力量的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相关核心技术设备和安全监管机制等更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病毒等烈性病原体的实验研究,一旦上述疫情侵入我国境内,在没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条件下,对这些高危病原体的基础研究几乎为零,仅仅停留在诊断层面,更无法制定并开展有效的应对与防控。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态势,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经验,总结教训,对于加快建设和发展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早日独立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以及加强高等级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提升生物防御国防实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基于情报研究视角,采用情报调研、专家咨询、文献计量、专利可视化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软科学研究方法,对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分布与发展态势、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安全监管与组织运行等“软、硬实力”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入分析和归纳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教训,真正搞清楚目前国际上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和形势,存在的技术瓶颈及面临的挑战等,为我国和我军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情报线索和启示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论辨析与界定,主要对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等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梳理并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原则;归纳总结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定义,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分类情况,对生物安全柜型和正压防护服型4级实验室的优缺点及功能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整体建设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该部分深入探讨了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数量逐年攀升的背景形势;对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选址情况进行实例分析与总结;系统梳理了目前全球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负责机构的所属性质,人员类别及其数量,实验室经费来源、投向比分析及重点研究内容;统计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表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揭示目前国外先进4级实验室的研究热点、重点关注病原体、主要科学家、机构间合作、重要会议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并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加尔维斯顿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三个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历史沿革和研究领域进行情报挖掘。第三部分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硬实力”,该部分主要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梳理出建设与有效运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并利用德文特专利数据库对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等八项设备和技术进行专利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专利总量与趋势、专利申请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专利引证关系、技术热点、技术类别/主题词演化六大模块得出相关结论,目前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占据着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普及率,而我国虽然专利申请数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在多项设备的关键技术点上均面临技术瓶颈,且自主研发的产品缺乏技术原创性以及认证认可标准和实践检验;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还介绍了目前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部分国外重点研发公司。第四部分重点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深入探讨美国关于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安全监管机构和机制,NSABB是美国政府负责为相关联邦部门和机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两用性研究生物安全监管提供建议和指导的咨询委员会,加强美国安保工作组、管制生物剂计划、人员可靠性计划和行为健康测试计划均是审核4级实验室人员从业资格并对其进行安全监管的重要机制;此外,还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人员管理培训和近几年发生的典型安全事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人为因素是直接或间接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该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对应和互补,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软实力”。研究国外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和先进的安全监管经验,为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有效运行提供借鉴与思路。第五部分是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分析,该部分对我国建设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生物恐怖防御、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以及高危险度病原体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等因素均促使我国应进一步加速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梳理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剖析我国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技术”和“管理运行机制”等重点方面的瓶颈;归纳了有关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度建设情况。第六部分是总结分析与启示建议部分,总结归纳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整体特点以及在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过度、盲目建设和私营主管机构监管不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我国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需应对的来自法规、技术、经费、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启示建议:(1)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2)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3)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4)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5)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优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二、美国计划资助疫苗研制和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计划资助疫苗研制和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第一章 NIH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一节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二章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一节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BARDA资助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章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第一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第四章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分析
    第一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第三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第五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计量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1 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特点
    2 美国生物防御相关部分项目存在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3 对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A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经费数前100)
附录 B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数前50)
附录 C BARD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附录 D DARPA2000 年以来主要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简介
附录 E 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附录 F DARPA生命科学相关主要科研项目简介及发表论文数量
附录 G 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项目经理基本信息及所管理项目
附录 H DARP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附录 I 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主要承担机构地理位置及官方网站地址
附录 J DTR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附录 K COVID-19 研究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致谢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新冠疫苗科普新闻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2.1 Popular Science News
    2.2 News Translation
    2.3 Popular Science News Translation
    2.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5 Applicabil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Popular Science News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3.1 Pre-translation
    3.2 While-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
        4.1.1 General Words
        4.1.2 Terminology
        4.1.3 Rhetoric
    4.2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 Level
        4.2.1 Simple Sentences
        4.2.2 Complex Sentences
    4.3 Equivalence at Textual Level
    4.4 Equivalence at Stylistic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arget Text
Appendix C Glossary
Resume
Acknowledgements

(3)生死时速下的较量——新冠疫苗这一年(论文提纲范文)

救命灵药在何方
    生死时速
    初见曙光
    狡猾突变
仍有利益忘不了
    利益的诱惑——大国搏杀
    残酷的抢劫——发灾难财
    愚昧的反叛——畸形自由
缘何生死两重天
    好消息不断传来
    坏消息接踵而至
同舟共济清平乐
    慢一步,快一步
    是终点,是起点

(4)我国疫苗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疫苗安全监管概述
    2.1 疫苗的定义及其特点
    2.2 疫苗安全监管定义
    2.3 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相关主管部门
    2.4 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立法现状
3 全过程视角下我国疫苗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1 疫苗研制和注册阶段存在的问题
    3.2 疫苗生产和批签发阶段存在的问题
    3.3 疫苗流通阶段存在的问题
    3.4 预防接种阶段存在的问题
4 疫苗安全监管问题原因探析
    4.1 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立法不完善
    4.2 监管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4.3 监管信息化建设不成熟
5 国外疫苗安全监管制度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国外疫苗安全监管制度介绍
    5.2 国外疫苗安全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6 完善我国疫苗安全监管制度的建议
    6.1 完善疫苗安全监管领域立法
    6.2 积极完善疫苗安全监管各项制度
    6.3 强化监管部门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
    6.4 建立健全疫苗救济保障制度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口蹄疫病毒O型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FMD
        1.1 FMD的发展历史和危害
        1.2 FMD的流行现状
        1.2.1 O型FMDV的流行特点
    2.FMDV
        2.1 结构与功能
        2.2 蛋白质组成与功能
        2.2.1 结构蛋白
        2.2.2 非结构蛋白
        2.3 血清型
        2.4 FMDV特点
    3.FMD疫苗的研究进展
        3.1 传统疫苗
        3.1.1 灭活疫苗
        3.1.2 弱毒疫苗
        3.2 新型疫苗
        3.2.1 病毒活载体疫苗
        3.2.2 表位蛋白疫苗
        3.2.3 病毒样颗粒疫苗
        3.2.4 标记疫苗
    4.反向遗传学技术在FMD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4.1 反向遗传技术及反向疫苗
        4.2 FMDV改造的技术要求
        4.3 FMD新型疫苗
        4.3.1 缺失疫苗
        4.3.2 嵌合疫苗
        4.3.3 RNA疫苗
        4.3.4 定点诱变疫苗
    5.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口蹄疫病毒O型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前言
    1.材料
        1.1 细胞、质粒、病毒、抗体及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方法
        2.1 FMDV不同谱系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VP1 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2.2 含突变氨基酸特定基因的合成
        2.3 含目标突变氨基酸半长质粒的构建
        2.3.1 酶切和回收
        2.3.2 连接、转化、挑菌和摇菌
        2.3.3 提取质粒
        2.3.4 重组半长质粒的鉴定
        2.4 含目标突变氨基酸全长质粒的构建
        2.4.1 酶切和回收
        2.4.2 连接、转化、挑菌和摇菌
        2.4.3 提取质粒
        2.4.4 重组全长质粒的鉴定
        2.5 基因工程病毒的拯救
        2.5.1 全长质粒的线化
        2.5.2 转染BSR/T7细胞
        2.6 基因工程病毒的鉴定
        2.6.1 RT-PCR及序列测定
        2.6.1.1 提取RNA
        2.6.1.2 RT-PCR
        2.6.1.3 序列分析
        2.6.2 间接免疫荧光
        2.6.3 电镜观察
        2.6.3.1 病毒的灭活
        2.6.3.2 病毒的灭活检验
        2.6.3.3 病毒的浓缩与纯化
    3.结果
        3.1 FMDV VP1 氨基酸序列比对
        3.2 重组半长质粒的鉴定
        3.3 重组全长质粒的鉴定
        3.4 基因工程病毒的拯救
        3.5 基因工程病毒的鉴定
        3.5.1 RT-PCR鉴定
        3.5.2 间接免疫荧光
        3.5.3 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口蹄疫病毒O型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前言
    1.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方法
        2.1 拯救病毒的增殖培养和遗传稳定性检测
        2.2 噬斑表型分析
        2.3 一步生长曲线
        2.4 热失活试验
        2.5 基因工程病毒对乳鼠致病力检测
    3.结果
        3.1 拯救病毒的增殖培养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3.2 噬斑表型
        3.3 一步生长曲线
        3.4 热失活结果
        3.5 基因工程病毒对乳鼠致病力检测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O型不同FMDV对 C57BL/6 小鼠致病性的研究
    前言
    1.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方法
        2.1 O型不同FMDV对8 周龄C57BL/6 小鼠致病力的检测
        2.1.1 细胞适应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致病力的检测
        2.1.2 细胞适应毒在乳鼠上的复壮
        2.1.3 乳鼠组织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的致病力的检测
        2.2 O型不同FMDV对8 周龄C57BL/6 小鼠病毒血症的检测
        2.2.1 细胞适应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病毒血症的检测
        2.2.2 乳鼠组织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病毒血症的检测
        2.3 RT-PCR鉴定
    3.结果
        3.1 O型不同FMDV对8 周龄C57BL/6 小鼠致病力检测结果
        3.1.1 细胞适应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的致病力检测结果
        3.1.2 乳鼠组织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的致病力检测结果
        3.2 O型不同FMDV对8 周龄C57BL/6 小鼠病毒血症的检测结果
        3.2.1 细胞适应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病毒血症的检测结果
        3.2.2 乳鼠组织毒对8周龄C57BL/6小鼠病毒血症的检测结果
        3.3 RT-PCR检测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FMDV O/HK/CHA/99在C57BL/6 小鼠体内的适应及全序的测定
    前言
    1.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方法
        2.1 FMDV在体内和体外的传代
        2.2 FMDV噬斑形态和一步生长曲线
        2.3 FMDV对乳鼠致病性试验
        2.4 FMDV对 C57BL/6 小鼠的致病性
        2.5 全序的测定和编码氨基酸的比对分析
        2.6 FMDV在 C57BL/6 小鼠体内病毒血症的测定
    3.结果
        3.1 FMDV O/HK/CHA/99MF4 体内和体外的传代
        3.2 噬斑表型和一步生长曲线
        3.3 乳鼠致病性试验
        3.4 FMDV对 C57BL/6 小鼠的致病性
        3.5 全序的测定和编码氨基酸的比对分析
        3.6 FMDV在 C57BL/6 小鼠体内病毒血症结果
    4.讨论
第六章 口蹄疫O型突变株的免疫原性及灭活疫苗的效力研究
    前言
    1.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方法
        2.1 制苗病毒的大量增殖培养
        2.2 病毒灭活与检验
        2.2.1 病毒灭活
        2.2.2 病毒的灭活检验
        2.2.3 病毒的浓缩与纯化
        2.3 疫苗的配制与检验
        2.3.1 疫苗的配制
        2.3.2 无菌检验
        2.4 免疫豚鼠
        2.4.1 FMDV的定量
        2.4.2 不同免疫剂量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2.4.3 基因工程病毒的免疫原性分析
        2.4.4 基因工程病毒与亲本毒抗原关系分析
        2.4.5 交叉中和试验
        2.5 C57BL/6小鼠免疫攻毒试验
        2.5.1 免疫C57BL/6小鼠
        2.5.2 血清抗体的检测
        2.5.3 C57BL/6小鼠LD_(50)的测定
        2.5.4 攻毒试验
    3.结果
        3.1 FMDV的 TCID50 定量结果
        3.2 不同免疫剂量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3.3 基因工程病毒的免疫原性分析
        3.4 基因工程病毒与亲本毒抗原关系分析
        3.5 交叉中和试验结果
        3.6 免疫攻毒结果
        3.6.1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3.6.2 不同FMDV对 C57BL/6 小鼠LD_(50) 检测结果
        3.6.3 攻毒试验
    4.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三、研究问题、假设和案例选取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一章 全球卫生治理的源起、发展与内在困境
    第一节 全球卫生治理的源起及基本要素
        一、全球卫生治理兴起的背景
        二、全球卫生治理的概念及特点
        三、全球卫生治理的主要对象
        四、全球卫生治理的主要行为体
    第二节 全球卫生治理的机制与规范
        一、国际卫生治理机制与规范的产生
        二、全球卫生治理机制与规范的发展
    第三节 全球卫生治理的内在困境
        一、全球卫生领导权和协调机制模糊
        二、全球卫生资金投入不足
        三、全球卫生问责、监督和执行机制缺位
    小结
第二章 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动机与目标
    第一节 加拿大自由国际主义理论思潮与其战后的国际行为
        一、自由国际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内涵
        二、自由国际主义理论对加拿大参与全球事务的影响
    第二节 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动机
        一、维护国际、国家和人的安全
        二、建构良好海外形象与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推广国家价值观
    第三节 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主要目标
        一、促进全人类健康和卫生平等的实现
        二、追求全球卫生大国和人道主义大国的地位
    小结
第三章 参与卫生机制的创立:加拿大与世界卫生组织
    第一节 加拿大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缘起
        一、早期国际卫生会议的召开
        二、二战前国际卫生组织的建立
        三、卫生问题纳入《联合国宪章》
    第二节 加拿大对世界卫生组织创立的推动
        一、加拿大在技术筹备委员会中的作用
        二、加拿大在国际卫生大会中的作用
        三、加拿大在临时委员会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与奇泽姆当选总干事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与总干事人选
        二、加拿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
    小结
第四章 推动卫生规范的制定:加拿大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第一节 加拿大与《公约》的由来
        一、烟草使用危害及全球控烟挑战
        二、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控烟的早期努力
        三、加拿大对授权制定《公约》的倡导
    第二节 加拿大对《公约》制定的推动
        一、对《公约》制定的资助
        二、对《公约》谈判的推动
        三、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约》制定的倡导
    第三节 《公约》的出台与加拿大的执行
        一、《公约》的出台及其意义
        二、加拿大对《公约》的执行
    小结
第五章 主导卫生援助与平等的实现:加拿大与《马斯科卡倡议》
    第一节 加拿大与《马斯科卡倡议》的缘起
        一、妇女儿童健康的意义及困境
        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妇女儿童健康
        三、“母婴儿童健康”设定为八国峰会关键议题
    第二节 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筹备
        一、筹划国内政策
        二、寻求国际共识
    第三节 加拿大与《马斯科卡倡议》的出台
        一、《马斯科卡倡议》的出台
        二、加拿大在《马斯科卡倡议》中的领导作用
    第四节 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执行与跟进
        一、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执行
        二、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跟进
    小结
第六章 应对卫生危机:加拿大与“非典”和“埃博拉”疫情
    第一节 加拿大抗击“非典”疫情
        一、加拿大爆发“非典”疫情的应对与教训
        二、“非典”疫情暴露的国内公共卫生问题
        三、加拿大对遏制“非典”疫情的全球贡献
    第二节 国内卫生机制与国内外卫生安全战略的加强
        一、国内公共卫生机制的改革
        二、国家及全球卫生安全战略的加强
    第三节 加拿大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
        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原因与危害
        二、加拿大防范“埃博拉”疫情的国内举措
        三、加拿大遏制“埃博拉”疫情的国际作为
    小结
第七章 理论解释:加拿大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理念与行为
    第一节 自由国际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
        一、自由国际主义下的参与者和领导者角色
        二、自由国际主义下的多边合作路径选择
        三、务实主义哲学与加拿大角色定位和路径选择的灵活性
    第二节 “推拉力”下的角色调整和路径转变
        一、国际因素
        二、国内政府因素
        三、国内社会因素
        四、医学研究与创新因素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1.2.3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关于政府角色与产业政策的探讨
        2.1.1 有机的政府和机械的政府
        2.1.2 经济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变迁
    2.2 产业政策工具及功能
        2.2.1 产业政策工具
        2.2.2 弥补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
        2.2.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优势生成
        2.2.4 推动创新体系的形成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
        2.3.1 创新引领需要政策支持
        2.3.2 战略安排需要政策引导
        2.3.3 风险化解需要政策护航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设计
        2.4.1 政策支持机制特殊性界定
        2.4.2 动力组成
        2.4.3 力量传导
        2.4.4 运行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和产业发展现状
    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
        3.1.1 综合性产业政策演变
        3.1.2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演变
    3.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效果
        3.2.1 政策的激励催化作用初步显现
        3.2.2 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开始初见成效
        3.2.3 政策的信息传导作用明显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发展状态分析
        3.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统计分类
        3.3.2 产业发展状态描述的方法
        3.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细分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3.4 政策工具与政策功能和政策需求不协调问题分析
        3.4.1 政策功能定位不准
        3.4.2 政策工具针对性不强
        3.4.3 政策需求内容缺失
        3.4.4 政策支持执行失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机制的实证检验
    4.1 产业政策支持机制的实证模型和方法
        4.1.1 现有政策支持机制的检验——政策效应评价
        4.1.2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标准及内容
        4.1.3 产业政策效应的评价方法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宏观实证分析
        4.2.1 实证样本的选择
        4.2.2 变量的选择
        4.2.3 实证结果
        4.2.4 结论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微观实证研究——以财税政策为例
        4.3.1 理论阐述
        4.3.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4.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4 实证结果
        4.3.5 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兴产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发达经济体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5.1.1 着眼未来,规划先行
        5.1.2 多措并举,定位精准
        5.1.3 精心打造产业发展环境
    5.2 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经验总结
        5.2.1 培育产品需求市场助产业成长
        5.2.2 要素多方位供给助产业发展
        5.2.3 引导集群化的形成建产业生态
    5.3 对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5.3.1 打造产品的全价值链
        5.3.2 提供充分的市场发展环境
        5.3.3 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作用发挥的政策优化建议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优化思路
        6.1.1 产业结构政策要着眼于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6.1.2 产业技术政策要着眼于协同创新网络形成
        6.1.3 产业组织政策要着眼于培育产业生态
        6.1.4 产业布局政策要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和协作共赢
    6.2 需求面政策优化建议
        6.2.1 加强专利保护措施完善专利政策
        6.2.2 建立实现客户需求价值的政策支持体系
    6.3 供给面政策优化建议
        6.3.1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交流扩散系统
        6.3.2 建立协助企业拓宽资本融通渠道
        6.3.3 建立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4 环境面政策优化建议
        6.4.1 建立产业发展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
        6.4.2 建立科学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方略
        6.4.3 加快科学民主专业化智库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A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政策汇总
附录B 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表
附录C 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表

(8)国际生物防御科技前沿热点与我国未来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生物安全形势与军队生物防御需求
    1.1 国际生物安全形势
    1.2 军队生物防御需求
        1.2.1 防范生物武器攻击, 扞卫国家安全与人民健康
        1.2.2 防控突发传染病侵袭, 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拓展
        1.2.3 防止生物恐怖袭击, 保障生物设施安全
2 国际生物防御科技前沿热点
    2.1 生物威胁检测诊断产品
    2.2 生防疫苗研发
        2.2.1 病毒疫苗
        2.2.2 细菌与毒素疫苗
        2.2.3 疟疾疫苗
    2.3 生防药物研发
        2.3.1 抗流感新药
        2.3.2 新型抗病毒药物
        2.3.3 新型抗菌药物
3 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未来发展思考
    3.1 关口前移, 突出生物监测能力置于首要位置
    3.2 产品导向, 推动生物安全防控技术成果转化
    3.3 全谱应对, 打造生物威胁全面防护能力体系

(9)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特征
    第一节 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医药产业的特点
        一、国外医药产业的特点
        二、中国医药产业的特点
    第三节 国内外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
        一、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特征
        二、国外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
        三、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
    第四节 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新与经济发展
        二、技术创新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效、问题、原因与机遇
    第一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一、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二、我国医药产业供应保障能力增强
        三、创新研发企业增多
        四、药物品种研发取得积极进展
        五、我国医药产业兼并重组增多
        六、我国医药产业中小型企业发展更加活跃
    第二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医药卫生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医药产业高端人才缺乏
        三、我国医药产业新药少,品种单一
        四、国外跨国医药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五、我国医药企业竞争力低、规模小
        六、新制剂开发能力有待提升
    第三节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医药产业体制不利于科技创新
        二、医药产业政策存在不足
        三、我国医药产业人才配置不合理
        四、我国医药研发经费严重欠缺
        五、消费者缺乏对国产药物的信心
        六、医药产业基础研究相对滞后
    第四节 中国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
        一、国际新药研发新趋势带来的契机
        二、政府给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我国医药产业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
        五、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是我国社会和人民健康的刚性需求
第四章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一、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方法
        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第二节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析
        一、技术创新相关指标的选择
        二、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指标的分析方法
        三、研究结论
        四、讨论和分析
第五章 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技术创新的总体特点
    第二节 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一、美国政府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做法
        二、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三、美国独特的创新药物研发模式
        四、美国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体系
        五、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体制
        六、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体系
        七、美国生物制药特别发达
    第三节 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产业政策
        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三、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体系
第六章 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原则和建议
    第一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第二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原则
        一、资源配置型原则
        二、人才配置型原则
        三、技术配置型原则
        四、制度配置型原则
    第三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创新对策建议
        二、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三、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四、人才创新的对策建议
        五、发展医药产业相关领域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全球烈性病原体研究形势迫切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日渐突出
        (三)国家生物安全应对实力亟待提升
    二、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六、创新点
第一部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一、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二)生物安保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实验室生物安保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分级
        (一)生物实验室的概念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综合分析与结论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及其功能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定义的提出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工作原理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分类及功能比较
第二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展态势分析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全球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护研究面临迫切需求
        (二)部分高危烈性病原体研究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中展开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是衡量国家生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选址实例分析
        (一)BSL-4 实验室选址实例
        (二)综合分析与结论
    三、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与规律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负责机构与人员类别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运行经费来源与投向比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与范围
        (五)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特点综合分析
    四、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五、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
        (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
        (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
        (四)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性疾病研究所整合研究设施-落矶山实验室
        (五)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
        (六)法国里昂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第三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核心技术与关键设施分析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核心技术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防护技术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设备(PPE)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净化技术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五)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现有能力与新技术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的专利分析
        (一)高效空气过滤装置专利分析
        (二)化学淋浴专利分析
        (三)正压防护服专利分析
        (四)综合分析结论与启示
    三、国外BSL-4 实验室关键设备研发公司竞争分析
        (一)“正压防护服”生产公司
        (二)“生命支持系统”生产公司
        (三)“生物安全柜(BSC)”生产公司
        (四)“充气式气密门”、“化学淋浴装置”生产公司
        (五)“脉动式双扉高温高压灭菌器”生产公司
        (六)“空间气体消毒系统”生产公司
        (七)“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生产公司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第四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监管研究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立法发展与比较研究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发展概况
        (二)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比较研究
    二、美国BSL-4 实验室安全监管机构与机制
        (一)主要监管机构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机制
        (三)BSL-4 实验室人员管理与培训
    三、国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事故及其应对措施
        (一)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
        (二)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典型安全事故
        (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事件原因分析
        (四)各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五)综合分析与结论
第五部分 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一、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形势和需求分析
        (一)BSL-4 实验室是生物防御及反生物恐怖的需要
        (二)BSL-4 实验室是应对和防控烈性传染病的需要
        (三)BSL-4 实验室是加强感染防控的需要
        (四)BSL-4 实验室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技术平台的需要
    二、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二)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
        (三)快速发展阶段
    三、我国发展BSL-4 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与制度方面
        (二)技术与设备方面
        (三)管理与经费方面
    四、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
第六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启示
    一、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经验借鉴
        (一)国外BSL-4 实验室总体呈现特点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体系
        (三)拥有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四)具备先进的BSL-4 实验室关键设施研发技术
        (五)落实严格的BSL-4 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存在问题分析
        (一)政府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盲目建设和资金缺口
        (二)私营机构BSL-4 实验室准入资格低及人员审查和监管不力
        (三)BSL-4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且瞒报现象严重
    三、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重视不够与投入不足
        (二)技术瓶颈与管理滞后
        (三)人才匮乏与防范不严
    四、对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启示建议
        (一)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
        (二)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
        (三)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
        (四)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
        (五)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
课题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筛选专家咨询
    附件2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专利分析
    附件3 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一览表
发表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美国计划资助疫苗研制和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D]. 王盼盼. 军事科学院, 2021
  •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新冠疫苗科普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 甄坤.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3]生死时速下的较量——新冠疫苗这一年[J].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徐姝静,罗亚菲. 创新世界周刊, 2021(02)
  • [4]我国疫苗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邓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口蹄疫病毒O型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 龚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6]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研究[D]. 徐文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 白恩来.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国际生物防御科技前沿热点与我国未来发展思考[J]. 房彤宇,刘术,柳卸林. 军事医学, 2018(02)
  • [9]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 徐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D]. 章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

标签:;  ;  ;  ;  ;  

美国计划资助疫苗开发和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