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核

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核

一、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佳琪[1](2021)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石油行业的发展尤其迅速,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作为资源大国,石油行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行业依旧还是以“高额的投资、大量的耗能”的粗放模式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对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并非很高。低效率的资源利用,伴随着废气、废水、废料等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丰富和完善我国石油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这对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H油服公司为研究案例,对H油服公司近十年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对策。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其次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披露理论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H油服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研究发现该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专项审计缺失、企业规避了负面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意愿不强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不主动披露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和制度不完善、审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环保意识不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H油服公司需要丰富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所披露的内容。披露模式方面,需要增加“补充性环境报告”、“独立的环境报告书”及“污染事件专项报告”。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分析,给出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主要可以从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加强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增强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意愿和意识、重视培养环境会计的专业人才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更好的实施。

李璕[2](2021)在《C事务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使企业能够渡过难关,我国出台了诸多减轻费用及降税的政策。各级政府对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增设各种专项资金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事务所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专项审计,以便能更及时、更全面的发现企业、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拨正,保证企业健康、科学的发展,以及国有资金的合理运用。企业如果通过高企的认定,不仅在所得税征收上可以享受按减15%的优惠,在企业的社会认可度上、及重要项目的招投标也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参与更多的经济建设,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C事务所为4A级会计师事务所,自高企申报以来承接了许多高企专项审计业务。为解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风险问题,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高企专项审计的背景、国内外专项审计研究现状。其次采用现场调查法收集近几年C事务所高企审计资料,针对C事务所专项审计流程及风险分析,结合近三年高企申报的通过率的比较,及专家的意见反馈,提出风险控制方法,进而设计高企风险控制体系,量化审计风险。最后采用具体的案例分析的方式,以W公司为例,运用新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测算出本次审计的风险,对W企业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及C事务所应对审计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并将对W公司的审计验推广至其他高企专项审计中。通过本文的研究,根据C事务所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流程的优化,建立恰当的风险导向模型进行风险评估,丰富了高企专项审计风险的防范知识,以实际案例为例给审计人员提供实战经验,从而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业务的多样性,审计人员在专项审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审计风险,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量化风险,但更需要审计人员保持职业怀疑,把控风险点,完善审计程序,合理安排审计过程,提高审计质量。

王细韵[3](2021)在《非财务信息在制造业收入舞弊识别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文中研究指明收入是企业常见舞弊领域,舞弊方法多样且隐蔽。如今,各行各业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企业各方面的信息都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得以储存。大数据时代使得非财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更加容易,将非财务信息运用到收入舞弊识别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审计人员识别出舞弊迹象。本文研究的正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收入舞弊识别中发挥非财务信息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收入舞弊识别、非财务信息应用、数据挖掘运用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将收入舞弊、非财务信息和数据挖掘三个方面联系起来的研究较少,有较大的空白领域需要填补。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非财务信息、制造企业收入舞弊识别和数据挖掘三个方面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非财务信息的定义、内容和特点,结合制造企业收入舞弊特点、手段和痕迹,以及数据挖掘流程和算法的特性,选择了背景、股权、人员、生产和销售五个方面的非财务信息用于收入舞弊识别。其次,根据所选择出的非财务信息的类型,分别详细阐述了需要收集哪些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与制造企业收入舞弊的关系、如何收集以及如何使用这些非财务信息进行收入舞弊识别。然后,借鉴数据挖掘的方法,使用决策树作为基础模型,根据选择出的五类非财务信息与制造业收入舞弊的密切程度,依次运用销售、生产、背景、人员、股权五个方面的非财务信息进行收入舞弊分析,构建出使用非财务信息进行制造企业收入舞弊识别的程序,用于辅助审计人员识别收入舞弊。最后,本文将通过将构建出的制造企业收入舞弊识别程序应用于昆明机床舞弊案例,证实了该程序的实用价值。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利用非财务信息构建出一个制造企业收入舞弊识别程序,辅助审计人员进行收入舞弊识别。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收入舞弊研究内容,为使用非财务信息进行财务舞弊识别扩宽了思路。

苏子涵[4](2021)在《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以獐子岛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可以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这是所有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政府也对其进行鼎力支持,这使得我国农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农业类企业开始寄希望于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产业扩张,希望能够通过上市融资,从而获得大量资金,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农业行业竞争激烈,且极容易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经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其持续盈利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因素已经成为农业类企业上市的一大阻碍。同时,为了鼓励、支持农业行业的发展,国家在财政税收方面对农业类企业给予了相当大的扶持力度,这就为部分农业类企业低税收甚至零税收的低成本财务造假上市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舞弊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农业类企业财务舞弊案占据较大的比例。诸如北大荒、参仙源、康华农业等农业类企业因财务舞弊被我国证监会处罚的案件层出不穷,而与其进行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同时这些“不光彩”事件也在伤害着广大社会投资者的利益,可能使其不再采取积极地投资行为,丧失投资信心,这无疑会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向好发展,甚至对我国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的阻碍。因此,如何防范农业类企业的审计风险,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真实、客观地传递公司经营状况,对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恢复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审计风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当前我国农业类企业审计的现状为背景,对国内外关于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识别与防范的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我国农业类企业的特征、具体审计内容的介绍,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类企业的主要审计风险及其成因,以及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并引入獐子岛公司的审计风险案例。在对案例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后,识别獐子岛事件中的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风险,发现獐子岛公司股权结构失衡、盲目扩张导致其持续经营能力较弱、控制活动存在缺陷,且存在通过虚构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和资产减值损失来虚构利润等问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注册会计师过于信任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公告文件、对高新技术的使用不熟悉以及采用的存货抽样方法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相关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重大错报风险的成因包括行业特殊性导致其经营风险较高、公司基于保住上市公司地位的需要以及营业成本和营业外支出造假不易核查。检查风险的成因包括注册会计师可能存在独立性缺失和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最后,本文提出了应对獐子岛公司高审计风险的措施。包括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全面了解公司及其外部环境、重视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运用、提升控制测试的有效性、在存货数量和价值的判断以及营业成本的结转上,要强化所执行的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还要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诚信评估、严格遵循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后续的农业类企业审计工作的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为降低农业类企业的审计风险提供些许帮助,以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但是,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资料难以获取,本文在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多是从证监会官方网站等公开渠道上获取,数据资料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马雨[5](2021)在《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燃气管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需要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基础。燃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活动涉及到的资金巨大、建设过程复杂。要通过内部审计的手段监测项目资金动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投资效果。长期以来,T公司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采用的是竣工结算审计模式,属于事后审计范畴。它仅仅能履行审计资金的监控职责,难以满足工程项目全面、综合性审计的要求。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梳理内部审计相关委托代理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和内部审计理论,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理论。其次,以T公司具体的工程项目案例,对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存在内部审计人员队伍薄弱;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内部审计模式不够科学;缺乏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最后,提出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模式是一种较为合理有效的审计优化模式,明确T公司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实施原则、组织结构和职能定位,对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程序的四个阶段进行优化,分别是审计的立项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制定工程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各阶段的具体审计内容和实施程序,同时提出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已成为当前内部审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T公司燃气管道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方法和体系相对老旧。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需要优化其内部审计模式,运用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模式直接联系企业的具体项目,并嵌入项目的具体各个环节,才能够直接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因此,采用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模式对T公司项目实施内部审计将更具优势。

杨馥瑞[6](2021)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文中提出企业融资是资金在不同使用者之间流动以求达到平衡的过程,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差异过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企业平均融资成本超过8%,部分企业融资成本甚至超过10%。融资约束显着制约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不难发现,我国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迅速兴起的融资方式,凭借其审批快、保留“控制权”的特点受到了广大资金需求者的青睐,在我国形成了“市值高”、“规模大”的特点。然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作为一把“双刃剑”,也将加剧企业代理冲突,增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和“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性,向外界传递“消极信号”,针对此外部债权人将提高风险补偿,从而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因此,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外部审计是企业财务信息和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监督力量,而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成果最集中和凝练的表达,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现金流状况,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本文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约束,不同的审计意见怎样影响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审计意见对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是否具有调节效应,另基于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角度,分析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差别。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监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合理利用外部审计制度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选取2013-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在实证检验中构造KZ指数衡量企业融资约束水平,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上述三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加剧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着。(2)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着。(3)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抑制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着。基于此,本文从企业、监管层和质权方三个层面提出及时披露信息、加强融资监管以及做好尽职调查等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有三点创新:一是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这一新视角出发,探究影响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新因素,有利于企业从新视角破解融资难题,同时也为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监管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二是引入了审计意见作为调节变量,检验不同审计意见是否会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并将审计同财务问题进行了有机结合,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三是引入产权性质,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三者关系在国企和非国企中是否存在差别,为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监管股东行为、合理利用审计监督提供新思路。

陈娜[7](2021)在《股市传闻、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文中认为在资本市场上我国股市传闻大肆泛滥,并且伴随着传播工具的发展变革,股市传闻呈现出了高速且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传闻是在信息真实性不确定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这些传闻尤其是负面传闻,使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怀疑。而从企业来看,债务融资以其低成本优势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投资者是传闻的信息接受者,信息质量又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当公司出现不确定的消息——股市传闻时,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怀疑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债务融资成本?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影响其对传闻的接受程度,新一轮审计报告改革中增加的关键审计事项能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进而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影响?又能否进一步缓解公司与债权人之间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对股市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文献梳理,并综合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理论、声誉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提出本文的假设。本文使用巨潮资讯网手工收集沪深A股3851家上市公司传闻数据,并从2015-2019年度的年报中收集关键审计事项具体披露情况。其他财务数据来源为CSMAR数据库以及WIND数据库,并对本文的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剔除。分析了股市传闻(正面传闻、负面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以及关键审计事项对负面股市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将债权人纳入传闻信息使用者,丰富了传闻的研究成果,为债务融资成本提供了新的因素借鉴。为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证监会等多个市场主体应对股市传闻,明确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意义等方面提供了借鉴。通过上述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三个研究结论:(1)股市传闻会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相对于正面传闻,负面传闻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更明显。传闻会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传闻而忽视去考察其他的财务因素,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产生质疑,因而股市传闻会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由于“负向偏差效应”的存在,因而负面传闻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更显着。(2)关键审计事项能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关键审计事项使得债权人对审计师的行为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入地理解。投资者获得的信息增加,减少了与双方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关键审计事项作为审计行为能够对公司内部行为进行治理、约束和监控,因而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呈现负向相关关系。(3)关键审计事项对股市负面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内容与股市传闻的内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其披露不能很好缓解企业与投资者矛盾的根源——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关键审计事项也是一项风险,异质性的风险披露更加加大了人们对企业风险的感知,基于风险收益对等理论,债权人会要求更多的投资回报,因而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负面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股市传闻泛滥的背景,进一步明确传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使得企业能够以降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债务融资,推动企业稳定有序发展,本文从企业、注册会计师、政府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于本文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甘美泉[8](2021)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为重要的资源及回报基础,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不同,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企业对“责任感”的淡漠所引发的责任风险是造成经营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管机构,其有义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合理的评估。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出发,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不佳产生的经营风险是审计人员评估风险的重要来源,注册会计师会根据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投入适当的审计资源,并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收取额外的补偿,进而制定合理的审计费用。本文以经营风险为中间变量,探索有效的传导机制,明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作用机理以及传导途径。本文选取2016-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营风险及审计费用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正相关;经营风险在社会责任表现影响审计费用中起到中介传导作用,且满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营风险—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愿披露与鉴证服务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审计费用的过程中均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构建社会责任制度体系的动机及保证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对上市公司提出三点优化建议:一是推动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职态度上的转变,做到自主践行社会责任;二是制定有效的法律奖惩制度,实现“利义并举”;三是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提供专业的审计鉴证服务,并完善社会责任专项审计。

管淑慧[9](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易楠[10](2021)在《高管财务背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基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盈余管理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与资本市场中一直备受关注,且伴随着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会计制度体系的逐步健全,上市公司内部传统的应计盈余管理模式在外部监管压力之下,慢慢转变成了真实的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高管作为管理者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他们参与公司的决策和执行。作为公司经营活动与庞大资金流的操控者,若是具有相当的财务背景,则能够运用专业的财务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的会计政策,为公司设定更为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随着2020年3月《证券法》的修订,其中包括监管部门对市场信息披露的加强,通过查看和梳理文献,发现目前没有研究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层面出发,深入挖掘高管财务背景与企业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故本文将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这个视角展开,具体探讨高管财务背景对盈余管理的作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和实证支撑。本文截取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6到2019年之间的财务数据,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具备财务背景的高管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且效果显着;高管财务背景对企业信息披露评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企业信息披露评级对于高管财务背景和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具有中介作用。此外,对应计盈余管理也有中介作用。本文不仅从实证方面为上市公司聘用合适的高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及证据,还在财务政策的微观层面上为公司监理层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用以应对上市公司“合规信披”的要求。本文在路径研究中致力于发现上市公司具有财务背景的高管对公司内部盈余管理可能存在的操纵行为,所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以期能够帮助监管机构提升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水平以及力度,使上市公司的事后处罚成本具备足够的威慑力,降低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提升资本市场中信息披露的质量。

二、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发展视角下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环境会计理论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问题
    3.1 H油服公司概况
        3.1.1 H油服公司简介
        3.1.2 H油服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
    3.2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2.1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3.2.2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3.3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3.3.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专项审计缺失
        3.3.2 规避了负面信息的披露
        3.3.3 信息披露意愿不强
        3.3.4 披露中出现环境会计信息过载
    3.4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3.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不够
        3.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和制度不完善
        3.4.3 企业不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3.4.4 企业环保意识不强
        3.4.5 环境会计披露信息缺乏固定的、规范的格式
第四章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重构
    4.1 确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4.1.1 外部目标
        4.1.2 内部目标
    4.2 信息披露的原则
        4.2.1 可靠性披露原则
        4.2.2 可操作性原则
        4.2.3 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原则
        4.2.4 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原则
    4.3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构内容
        4.3.1 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
        4.3.2 完善环境会计财务信息
        4.3.3 完善环境会计业绩信息
        4.3.4 优化环境会计成本信息披露内容
        4.3.5 补充负面信息专项报告书
        4.3.6 建立独立环境报告内容
第五章 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5.1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
        5.1.1 加强监管机构对环境会计信息监督
        5.1.2 设立专项环境审计
        5.1.3 完善公司内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
        5.1.4 加强社会公众监督
    5.2 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体系
        5.2.1 利用法律手段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5.2.2 利用经济手段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5.2.3 利用行政手段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5.3 增强企业环保信息披露意识和意愿
        5.3.1 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5.3.2 增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愿
    5.4 重视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C事务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高企认定专项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企认定
        2.1.1 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
        2.1.2 高企认定流程
    2.2 高企认定专项审计风险
        2.2.1 专项审计
        2.2.2 审计风险的概念
        2.2.3 高企认定专项审计风险
        2.2.4 高企认定专项审计风险的成因
    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3.1 现代风向导向审计的内涵
        2.3.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2.3.3 风险导向审计在高企专项审计中的应用
第三章 C事务所高企认定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3.1 C事务所简介及审计流程
        3.1.1 C事务所基本情况
        3.1.2 高企专项审计执业资质
        3.1.3 C事务所高企专项审计的流程
    3.2 C事务所高企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3.2.1 高企专项审计数据统计
        3.2.2 目前存在的风险分析
        3.2.3 C事务所风险责任控制制度
    3.3 C事务所高企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的问题
        3.3.1 业务承接重经济效益轻审计风险
        3.3.2 日常审计执行阶段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实际风险
    3.4 高企专项审计风险的成因
        3.4.1 审计人员缺乏经验
        3.4.2 复核制度执行不到位
        3.4.3 没有贯彻风险导向审计
第四章 C事务所高企专项审计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
    4.1 设计目标
    4.2 基本框架
        4.2.1 设计原则
        4.2.2 设计思路
    4.3 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建立
        4.3.1 重要性评估
        4.3.2 可能性评估
        4.3.3 综合评估风险程度
    4.4 具体审计计划的执行
        4.4.1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4.4.2 实施关键审计程序
        4.4.3 三级复核
        4.4.4 出具审计报告
第五章 C事务所风险控制体系的应用——以对W公司审计为例
    5.1 W公司的情况简介
        5.1.1 W公司研发情况简介
        5.1.2 W公司高企相关财务数据
    5.2 风险控制体系的应用
        5.2.1 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
        5.2.2 对W公司实施具体审计计划
    5.3 W公司应用风险控制体系对审计的效果分析
    5.4 C事务所高企认定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
        5.4.1 精准的提出问题
        5.4.2 完善高企专项审计的管理办法
        5.4.3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
        5.4.4 巩固内部监督
        5.4.5 提前进行高企财务指导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非财务信息在制造业收入舞弊识别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与局限性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收入舞弊识别研究
        一、收入舞弊的动机
        二、收入舞弊的识别
    第二节 非财务信息应用研究
        一、非财务信息的定义
        二、非财务信息与舞弊识别
    第三节 数据挖掘运用研究
        一、数据挖掘的定义
        二、信息收集与审计
        三、数据分析与审计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非财务信息、制造业收入舞弊及数据挖掘相关理论
    第一节 非财务信息
        一、非财务信息内容
        二、非财务信息来源
        三、选择非财务信息的原因
    第二节 制造业收入舞弊
        一、制造业收入类型及特点
        二、制造业收入舞弊手段
        三、制造业收入舞弊痕迹
        四、收入准则变更影响
    第三节 数据挖掘
        一、数据挖掘概念
        二、数据挖掘流程
        三、决策树算法
第四章 运用非财务信息识别制造业收入舞弊
    第一节 运用背景信息识别制造业收入舞弊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行业情况
        三、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节 运用股权信息识别制造业收入舞弊
        一、股东持股信息
        二、管理层持股信息
    第三节 运用人员信息识别制造业收入舞弊
        一、董事会信息
        二、管理层人员信息
        三、普通员工信息
    第四节 运用生产信息识别制造业收入舞弊
        一、原材料相关
        二、水电、工人及生产设备
        三、仓储相关
        四、生产物流
    第五节 运用销售信息识别制造业收入舞弊
        一、关联方
        二、产品销售
        三、产品评价
        四、销售物流
第五章 构建制造业收入舞弊识别程序
    第一节 信息收集与预处理
        一、信息收集
        二、信息预处理
    第二节 舞弊识别
        一、算法选择
        二、决策树构建
        三、信息分析
第六章 非财务信息在昆明机床收入舞弊识别中的运用
    第一节 昆明机床收入舞弊案例简介
        一、案例回顾
        二、收入舞弊特点
    第二节 昆明机床收入舞弊识别
        一、信息收集
        二、使用收入识别舞弊程序
    第三节 案例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非财务信息收集
    一、非财务信息收集
    二、采访信息收集
    三、实地调研信息收集
附录B 昆明机床案例分析补充资料
    一、信息收集
    二、部分资料
致谢

(4)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以獐子岛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二、关于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成因的研究
        三、关于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农业类企业的概念
        二、农业类企业的特征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第三章 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第一节 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一、农业类企业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二、会计师事务所检查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第二节 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
        一、农业类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检查风险的控制
第四章 獐子岛公司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第一节 獐子岛公司和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一、獐子岛公司简介
        二、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第二节 案例回顾
        一、案件始末
        二、处罚结果
    第三节 獐子岛公司审计风险的识别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
        三、检查风险的识别
    第四节 獐子岛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重大错报风险的成因
        二、检查风险的成因
    第五节 獐子岛公司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全面了解公司及其外部环境
        二、重视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应用
        三、提升控制测试的有效性
        四、强化审计过程中的实质性程序
        五、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诚信评估
        六、严格遵循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
        七、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免疫系统”理论
        2.1.3 内部审计理论
    2.2 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2.2.1 工程项目概念
        2.2.2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
        2.2.3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2.3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2.3.1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定义
        2.3.2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作用
        2.3.3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模式
    2.4 跟踪审计相关理论
        2.4.1 跟踪审计定义
        2.4.2 跟踪审计特点
        2.4.3 跟踪审计目标
第三章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T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1.1 T公司简介
        3.1.2 T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3.1.3 T公司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3.1.4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审减情况
    3.2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2.1 内部审计人员配置
        3.2.2 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及具体模式
        3.2.3 工程项目各阶段审计情况
        3.2.4 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状况
    3.3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内部审计人员队伍薄弱
        3.3.2 审计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3.3.3 内部审计模式不够科学
        3.3.4 缺乏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
第四章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方案设计
    4.1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必要性
        4.1.1 传统事后审计的缺陷
        4.1.2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优势
        4.1.3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作用
    4.2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可行性及实施原则
        4.2.1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可行性
        4.2.2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实施原则
    4.3 T公司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组织结构及职能定位
        4.3.1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组织结构
        4.3.2 内部审计组成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4.3.3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相关部门职责
    4.4 T公司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程序
        4.4.1 审计立项阶段
        4.4.2 审计准备阶段
        4.4.3 审计实施阶段
        4.4.4 审计完成阶段
    4.5 T公司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预期效果
第五章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保障措施
    5.1 强化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5.1.1 广泛吸纳优秀内部审计人才
        5.1.2 综合考虑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能力
        5.1.3 引入社会审计人员
        5.1.4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5.2 着力提升T公司内部审计能力
        5.2.1 开发适用于燃气工程的内部审计软件
        5.2.2 健全T公司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5.2.3 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复核
    5.3 改进内部审计模式
        5.3.1 转变内部审计观念
        5.3.2 改变内部审计模式
        5.3.3 加强审计工作全过程监督
    5.4 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制
        5.4.1 加强T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
        5.4.2 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5.4.3 建立内部审计绩效奖惩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融资约束度量及影响因素
        2.1.1 融资约束度量方式
        2.1.2 融资约束影响因素
    2.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融资约束
    2.3 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概念界定
        3.1.1 融资约束
        3.1.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
        3.1.3 审计意见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信号传递理论
    3.3 假设提出
        3.3.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融资约束
        3.3.2 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3.3.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4.3.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融资约束
        4.3.2 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4.3.3 审计意见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
        4.3.4 基于产权性质角度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内生性检验
        5.5.1 倾向得分匹配法
        5.5.2 变量滞后一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股市传闻、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股市传闻的泛滥
        1.1.2 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含量
        1.1.3 债务融资的重要性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股市传闻及其影响
        2.1.1 股市传闻的定义
        2.1.2 股市传闻的根源
        2.1.3 股市传闻的影响
        2.1.4 澄清公告的传闻澄清
    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含量
        2.2.1 关键审计事项
        2.2.2 关键审计事项提供了增量信息
        2.2.3 关键审计事项未提供增量信息
    2.3 债务融资成本
        2.3.1 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
        2.3.2 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
    2.4 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股市传闻及其分类
        3.1.2 关键审计事项
        3.1.3 债务融资成本
    3.2 理论基础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2 信号理论
        3.2.3 声誉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股市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
        4.1.2 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间的关系
        4.1.3 关键审计事项对股市负面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4.2 样本选取
    4.3 变量定义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调节变量
        4.3.4 控制变量
    4.4 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多元回归分析
        5.3.1 股市传闻与债务融资成本
        5.3.2 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
        5.3.3 股市负面传闻、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
    5.4 进一步检验
        5.4.1 稳健性检验
        5.4.2 内生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启示建议
        6.2.1 企业
        6.2.2 注册会计师
        6.2.3 政府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二、经营风险
        三、审计费用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信号传递理论
        四、成本收益理论
        五、风险溢价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导机制与框架
    第一节 作用机理及框架
        一、作用机理分析
        二、机理分析框架
    第二节 传导路径及框架
        一、基于社会责任优势观的传导路径分析
        二、基于社会责任劣势观的传导路径分析
        三、路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实证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研究变量设计
        四、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
        五、实验模型构建
    第二节 实证检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结论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传导作用
        二、经营风险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中的中介传导效应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一、推动企业履职态度的转变
        二、制定有效的法律奖惩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监督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10)高管财务背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基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2 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2.1.2 高管背景的概念界定
        2.1.3 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高层梯队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2.3.2 高管财务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综述
        2.3.3 高管背景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综述
        2.3.4 高管财务背景、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综述
        2.3.5 文献评述
第3 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高管财务背景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
    3.2 高管财务背景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关系
    3.3 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3.4 高管财务背景、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第4 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的选定及相关数据来源
    4.2 变量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中介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4.3.1 基准回归模型
        4.3.2 中介效应模型
第5 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 描述统计性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基准回归分析
    5.4 中介效应分析
        5.4.1 因果逐步分析法
        5.4.2 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
        5.4.3 Bootstrap抽样法
    5.5 稳健性分析
        5.5.1 更换被解释变量
        5.5.2 更换控制变量
第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发展视角下H油服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 赵佳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C事务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 李璕.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非财务信息在制造业收入舞弊识别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D]. 王细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研究 ——以獐子岛事件为例[D]. 苏子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马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6]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D]. 杨馥瑞.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股市传闻、关键审计事项与债务融资成本[D]. 陈娜.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研究[D]. 甘美泉.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10]高管财务背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基于交易所信息披露评级的研究[D]. 易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如何对企业进行真实性审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