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氧化氯处理的饮用水的艾姆斯试验研究

用二氧化氯处理的饮用水的艾姆斯试验研究

一、饮用水投加二氧化氯处理后Ames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龙翔[1](2020)在《地表水源剑水蚤去除技术研究与工艺改造》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水源地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盘锦某地表水厂目前采用二氧化氯工艺,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使用年久,转化率降低,故障率升高,加药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时使用盐酸作为原料,危险性较大。目前次氯酸钠工艺是替代现有二氧化氯工艺比较理想的选择。次氯酸钠药剂的主要原料是食盐,食盐的购买和运输安全管控比较容易,次氯酸钠消毒剂是低浓度的液态消毒剂,没有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与人体皮肤接触可用清水冲洗。因此,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比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安全性更高。文章针对盘锦某地表水厂低温低浊高蚤水,尤其在冬季时期蚤类数量明显增多的特性。开展次氯酸钠药剂投加试验,观测次氯酸钠处理效果,确定次氯酸钠投加量,估算次氯酸钠工艺运行成本,判定次氯酸钠是否可代替二氧化氯工艺是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文章首先采用烧杯试验对次氯酸钠药液(NaClO)和二氧化氯(ClO2)对剑水蚤的氧化灭活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向装有数量大致相同的剑水蚤烧杯溶液中投加同体积等有效氯含量的次氯酸钠药液和二氧化氯药液。试验结果表明虽然投加药剂体积从1m L至10m L都会在一定时间内使剑水蚤灭活,但是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减少,二氧化氯药剂的灭活时间明显较次氯酸钠药剂灭活时间延长。所以,次氯酸钠药剂对剑水蚤的灭活效果更好。本文其次根据烧杯试验结果,选用浓度为10%次氯酸钠药剂,模拟地表水厂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的净水工艺进行中式试验,根据一定的处理水流量38.4m3/d处理后的效果,且出厂水符合水中余氯量≥0.3mg/L,选择最佳的次氯酸钠投放量为0.0342L/h,相对应的有效氯投加量为2.14mg/L、滤后出水余氯0.3mg/L。文章再通过中试试验得出的次氯酸钠药剂的最终投放量最为指导,进行生产实际试验,试验中根据地表水厂每日处理量(生产负荷55000t/d),在保证管网折板出水余氯保持在1mg/L,外输水余氯保持在0.5 mg/L左右,管网末梢中余氯量≥0.05mg/L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使用次氯酸钠药剂投加量为60L/h,进行有效氯投加量在2.6mg/L时,为最佳投放量。并且根据实际生产对吨水药剂投加成本和设备运行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剂吨水投加成本基本相同,均为0.034元/吨,但设备运行成本中投放次氯酸钠药剂工艺要远低于投放二氧化氯药剂工艺。根据论文第四章设计的次氯酸钠发生器计算,有效氯投加浓度为2.6mg/L时,吨水成本为0.009元。根据烧杯试验、中试试验、生产实际试验的结果表明,可以用操作方便、效果良好的次氯酸钠药剂替代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二氧化氯药剂。通过实验结果结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远期发展要求,设计出一套设置PAC加药间、PAM加药间(预留)、NaClO投加间、NaOH投加间(预留)、粉末活性炭投加间(预留)、KMnO4投加间(预留)等部分完整的加药间。

张丽萍,刘文君[2](2017)在《饮用水遗传毒性测试中TA98和TA100的敏感度和可靠度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寻找适合我国水质特征的Ames试验简化方法,作者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对近30年以来,我国研究者用Ames试验评价饮用水和水源水的遗传毒性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TA98-S9测试体系的敏感度和可靠度最高,TA98+S9次之,TA100-S9与TA100+S9 2个测试体系对Ames试验结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只用1个TA98-S9测试体系的方法 1,仅用25%的工作量,可获得91%的致突变阳性检出率和74%的有效数据率;采用TA98-S9和TA98+S9 2个测试体系的方法 2,使用50%的工作量,可获得96%的阳性检出率和96%的有效数据率。据此,作者建议:采用Ames试验评价我国饮用水和水源水的遗传毒性时,可以将通常采用的4个测试体系的方法 4,简化为只采用TA98-S9与TA98+S9 2个测试体系的方法 2。在仅进行致突变性定性评价时,或者在费用或水样量不足等条件下,则可使用更为简化的方法 1,更利于Ames试验的广泛应用。

吴思宇[3](2016)在《联合消毒法控制饮用水中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研究》文中认为二氧化氯作为新型消毒剂,在饮用水中净水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无机消毒副产物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两者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有明确的限值,因此控制其超标风险十分必要。目前已有水厂使用二氧化氯预氧化联合次氯酸钠消毒控制消毒副产物,运行效果良好。但对其控制原因、运行参数优化、适用水质条件等问题依旧处于模糊阶段。本文首先对使用二氧化氯联合其他消毒方法的两座水厂进行7个月的调研。调研结果发现,亚氯酸盐的生成时间主要来自于净水工艺阶段的混凝及沉淀,所占的总亚氯酸盐的比例分别是50.6%和55.1%,来源主要是二氧化氯与原水的还原反应。加入次氯酸按后亚氯酸盐有一定的降低,降低达总量的8.1%;氯酸盐的生成时间主要来自于净水工艺阶段的混凝及次氯酸钠消毒,所占总氯酸盐的比例是41.2%和52.7%,来源主要是二氧化氯原液带入、次氯酸钠带入及反应和二氧化氯与原水的氧化反应,分别占出厂水氯酸盐的47.8%、46.1%、6.1%。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与水质条件相关性较强的是:总锰、总铁和藻类。其次,以纯二氧化氯联合次氯酸钠为重点,进行其对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研究及条件优化。通过改变投加方式、反应时间、水质条件、及常规工艺来确定其最优运行方式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联用时生成的无机副产物受投加量及消毒顺序影响较大,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消毒时平均每1mg/L的二氧化氯生成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分别为0.551mg/L、0.117 mg/L,而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为0.149 mg/L、0.0699 mg/L;将二氧化氯的投加点越往工艺后端设置,能降低21.2%亚氯酸盐的生成量;低浓度的二氧化氯用作预氧化时,一般在沉淀工艺中完全消耗;投加次氯酸钠后,会有小部分的亚氯酸盐和次氯酸钠反应,从而降低亚氯酸盐含量;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消毒时,氯酸盐有52.2%来自于亚氯酸盐的氧化,26.1%来自二氧化氯的氧化,21.7%来自次氯酸钠的带入;每增加1单位水质条件生成亚氯酸盐的顺序为pH(210μg)>锰(201μg)>氨氮(76μg)>CODMn(33μg)>铁(-95μg),其中Fe2+的增加会降低亚氯酸盐的生成;改变滤膜孔径后,能降低18.8%的亚氯酸盐生成;使用次氯酸钠联用后会生成氯代副产物,其生成量大部分在国标限值的30%以内,属于安全范围。最后使用三种常用的预氧化剂与二氧化氯联用,对比其控制无机消毒副产物的效果,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在原水pH、氨氮、CODMn、Fe2+、Mn2+发生变化时的适用性。联用后亚氯酸盐控制效果排序是次氯酸钠(46.1%)>高锰酸钾(28.7%)>过氧化氢(25.2%),但次氯酸钠会增加33.3%的氯酸盐。三种预氧化剂在pH、氨氮、CODMn、Fe2+、Mn2+变化下均能保持对亚氯酸盐的控制,其中次氯酸钠对亚氯酸盐的控制受pH值和二价铁影响较大,适用于CODMn、二价锰、氨氮变化较大的原水;高锰酸钾受pH值和二价锰影响较大,适用于二价铁、氨氮、CODMn变化较大的原水;过氧化氢受二价铁和二价锰影响较大,适用于氨氮、CODMn、pH值变化较大的原水;三种预氧化剂均能强化二氧化氯消毒效果,表现在二氧化氯消毒2h出水后剩余二氧化氯量。效果大小排序为次氯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施鹏[4](2015)在《基于磁性树脂吸附的饮用水复合污染净化技术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我国主要饮用水源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地表水中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段已超过50%,而城市周边水域中接近80%的河段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而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高浓度复合污染物。本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磁性丙烯酸系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NDMP)可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天然有机质及其他阴离子型污染物,然而针对新型磁性树脂材料预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复合污染饮用水污染物去除效果以及生物毒性削减情况,以及示范工程健康风险削减情况未有详细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总体上淮河下游地区饮用水源水中污染物呈现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夏季污染要比冬季严重,沂沐泗水系CODMn及氨氮两者浓度水平要低于里下河水系地区。通榆河及蟒蛇河水系中还存在铝、铁和锰超标情况,夏季污染程度更重。蔷薇河及新沂河水源水中存在氟离子超标的风险。整体上沿海地区水源水中溴离子浓度较高。毒害有机污染物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下游地区饮用水源中均检测到了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钛酸酯类、有机氯农药类和其他类等。里下河水系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要比沂沐泗水系地区水源水严重,其中有机氯农药种类较多,钛酸酯类污染物浓度较高。健康风险模型分析水源水对人体致癌风险大小结果表明,3月份泰东河和通榆河南部水系水源水和北部沂沐泗水系水源水存在潜在致癌风险,整体上7月及8月份致癌风险大于3月份。淮河下游地区典型水源水生物毒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太湖、通榆河、中山河和蟒蛇河水源水对RTL-W1细胞没有显着的细胞毒性。EROD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的水源水均具有一定的类二恶英毒性,其中中山河和通榆河水源水毒性较大,已检测到的多环芳烃及多氯联苯最高可解释6.05%的毒性来源。细胞微核实验结果表明中山河、通榆河和蟒蛇河水源水具有显着的遗传毒性效应。这可能与中山河等水系中较高的毒害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关。除长江水源水外,其余太湖、中山河、通榆河和蟒蛇河均具有显着的间接致突变毒性,水体中的多环芳烃及多氯联苯等物质均是典型的间接致突变物。CALUX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水源水均具有显着的雌激素效应,无雄激素效应,这和通榆河中较高的钛酸酯浓度有关。(2)树脂溶出物试验表明,未经充分清洗的磁性树脂溶出物含有苯环类、钛酸酯类、十二醇、环己醇等多种有机污染物,且出水浊度升高。磁性树脂经水洗后有机物可被去除,在用蒸馏水清洗下,500 BV左右的清洗水量,NDMP-2树脂出水浊度即降至0.2 NTU,NDMP-3则需使用1000 BV蒸馏水。模拟地下水清洗树脂效果较蒸馏水效果差,NDMP-2需使用1000 BV,NDMP-3需要使用2000 BV水清洗方达到同等效果,树脂溶出物中无过量Fe溶出风险。NDMP-2及NDMP-3磁性树脂经2000 BV模拟地下水清洗后,树脂溶出物中无明显有机物检出。消毒实验表明,未经清洗NDMP-3树脂溶出物消毒后会生成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经2000 BV模拟地下水清洗后,所有树脂均未检测到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未清洗磁性树脂溶出物无显着致突变毒性,但具有一定遗传毒性,经清洗后溶出物及消毒后水体均无毒性检出。磁性树脂在应用在给水领域时,需进行有效地预处理,以保证其生物安全性。(3)平行因子法分析三维荧光数据结果表明,长江、太湖、通榆河、中山河及蟒蛇河水源水中主要有4种组分的溶解性有机质,其中太湖水源水中含有大量色氨酸和络氨酸类物质,原因可能是太湖蓝藻含量较高。通榆河、中山河和蟒蛇河水源水中腐植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证明其受到污水影响较大。长江水源水仅受到色氨酸类蛋白的轻微污染。新型磁性树脂工艺能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有机碳和溴离子,可大幅减少后续生成的可吸附有机卤素和消毒副产物。并且能100%去除水体的细胞毒性,去除40%-75%的遗传毒性和氧化应激损伤。但是常规处理工艺反而会增加太湖和中山河源水处理后的细胞毒性,太湖和蟒蛇河的遗传毒性和蟒蛇河的氧化损伤能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过水体中可吸附有机卤素含量与遗传毒性大小、谷胱甘肽浓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新型磁性树脂示范工程能能将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负荷,并且对氨氮和部分半挥发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经新型磁性树脂示范工程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标准。大丰水源水长期暴露能增加小鼠的体重,和小鼠肝脏和肾脏相对重量。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和血清生化结果显示,水源水及常规处理组的小鼠受到了显着影响,但磁性树脂深度处理组没有产生显着变化。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暴露组水样能够引起肝脏中数百个基因的表达产生显着差异。DNA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与数字表达谱的聚类结果一致。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水源水、常规处理组和磁性树脂处理组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中分别有59、145和41个蛋白质含量发生了显着改变。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水源水、常规处理组和磁性树脂处理组暴露小鼠血清中分别有8、2和0个代谢物发生显着改变。水源水暴露组中,发现影响多个代谢途径包括代谢外源性物质的细胞色素P450和脂肪酸代谢发生了改变。

呼书杰[5](2012)在《二氧化氯杀藻生成有机副产物的潜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量繁殖,而且藻类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广东珠三角中山、珠海、深圳等地水源,藻类一旦爆发,就会对这些城市的水厂造成极大的威胁。ClO2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剂,杀藻效果已被肯定。课题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ClO2杀藻后生成的有机物物种,并对生成的有机物中甲苯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影响甲苯生成量的因素,对ClO2杀藻后水样进行了三氯甲烷的生成潜势研究。对ClO2杀藻后水样进行GC-MS检测,发现有有机物生成,主要是烷烃类、酯类、醇类、酮类、有机酸类、杂环类物质、烯类、炔类物质,其中烷烃类物质相对比较多。在不同反应条件时,水样中生成的有机物物种会有所不同。另外,发现除了在ClO2投加量为0.5mg/L时反应后的水样中没有甲苯物质的生成外,其他反应条件下均有甲苯物质的生成。对杀藻后的水样进行GC-FID检测发现,当ClO2投加量为0.5mg/L时,水样中的确没有检测出甲苯物质的存在,这与GC-MS检测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杀灭衣藻时,当ClO2投加量从1mg/L增大到2mg/L时,甲苯含量明显增加,但当ClO2投加量大于2mg/L时,甲苯含量降低,在ClO2投加量大于2mg/L以后,甲苯生成量随着Cl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杀灭拟柱孢藻时,随着ClO2投加量的不断增加,甲苯的生成量也不断增加。在不同pH值时,衣藻和拟柱孢藻反应后的水样中均有甲苯物质的生成。ClO2杀灭衣藻时,从弱酸性到中性,甲苯的生成量变化不明显,但比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甲苯生成量要高。ClO2杀灭拟柱孢藻时,从弱酸性到弱碱性,甲苯的生成量随pH值的增大稍有下降,但比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甲苯生成量要大。ClO2杀藻在反应时间小于10mmin时,甲苯含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在反应大于10min时,甲苯含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递减。ClO2杀藻在27.5℃时生成的甲苯含量偏多,而在20℃或者35℃下,甲苯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ClO2在饮用水净化的氧化除藻工艺中,改变ClO2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顺序会导致甲苯生成量的变化,在混凝沉淀后投加ClO2,甲苯含量最少;水样中添加腐殖酸对反应后生成甲苯没有影响,改变腐植酸的投加量会影响甲苯的生成量。在所研究的生成甲苯的条件下,ClO2投加量为8mg/L时,生成的甲苯含量最高,其值为35.4μg/L,这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甲苯的规定0.7mg/L的要求,因此,甲苯的生成不会影响到ClO2杀藻在饮用水净化中应用的安全。对ClO2杀藻后的水样进行的三氯甲烷生成潜势研究发现,ClO2杀藻后的水样没有产生三氯甲烷。对ClO2杀藻后的水样进行加氯培养再进行GC-MS-SIM检测分析发现,ClO2杀藻后的水样在加氯后会产生三氯甲烷物质。改变藻的初始浓度、ClO2投加量和加氯量,会影响水样中CH3Cl3的含量。随着藻浓度的不断加大,CH3Cl3的含量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当ClO2投加量从0.5mg/L增至2mg/L时,CH3Cl3的含量随ClO2投加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ClO2投加量大于2mg/L时,CH3Cl3的含量基本到达一稳定值。在ClO2投加量和初始藻浓度一定时,CH3CI3含量随着加氯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在加氯量较高时,CH3Cl3的含量也只有27.53μg/L,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CH3Cl3限值为0.06mg/L的要求,而且在ClO2预氧化杀藻后的消毒工艺中,氯的投加量较低,产生的CH3Cl3量更低,因此,因氯消毒而产生的三氯甲烷不会影响到ClO2杀藻在饮用水净化中应用的安全性。

凌波,刘景华[6](2010)在《纯二氧化氯气体投加对自来水厂的灭藻杀菌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纯二氧化氯气体投加在自来水厂灭藻杀菌中的作用,采集相关水厂各处理工艺的出水以及出厂主管道沿线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纯二氧化氯气体用于预处理和清水池消毒,不但出水水质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而且其运行成本可与液氯相当。因此,纯气体投加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替代液氯用于大中型水厂的前景广阔。

周璇[7](2009)在《受污染水库源水三卤甲烷及前驱物去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地表水水源受到的有机污染日益严重,仅依靠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已难以应对不断提高的水质标准,保证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通过强化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饮用水水质,应对地表水源水所受到的污染危害。本文以我省三座水库水源为对象,分析了其有机物组分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是亲酸(HPIA)和疏中(HPON),疏水性有机物的含量、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均大于亲水性有机物,为减少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应成为去除重点;虽然各水库水质有一定差异,但是三卤甲烷前体物特征基本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技术去除前体物质,以控制三卤甲烷的生成;二龙山水库原水有机物呈季节性变化,冬季原水出现较长低浊水质期,夏季CODMn值略高于冬季,夏季的UV254在各年中达到最大值,春季和冬季的UV254值比较接近,夏秋季节是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高发季节。在此基础上,以二龙山水库原水为对象,为了改善常规净水工艺的进水水质,进行了几种组合混凝、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强化预处理试验研究。采用聚合铝、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对浊度、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聚合铝的混凝效果好于聚合硫酸铁,混凝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较大,当聚合铝投加量为40mg/L时,浊度、UV254、CODMn及THMFP的去除率分别为87.7%、38.9%、22.9%、49.2%。高锰酸钾与液氯联合预氧化试验表明,当KMnO4投加量为1.0mg/L时,可使滤前水的CODMn比常规工艺降低15.6%,UV254的去除率达23%,同时可使预氯化过程产生的THMs生成量降低55.19%,有效去除THMs主要前体物——疏水性有机物,THMFP总去除率可达35%;联合预氧化的优化配比参数为KMnO4/Cl2=1/2。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合处理试验表明,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一般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但投加混凝剂快速搅拌后再投加粉末活性炭可取得较好的强化混凝的效果;对疏水性物质的去除效果大于亲水性物质,总THMFP去除率为12.47%;粉末活性炭对THM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低于高锰酸钾对THMs的去除率;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时,THMs去除率明显提高,可由投炭量30mg/L时的30.18%升高到63.63%。在常规净水工艺基础上,通过组合混凝、预氧化、粉末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并以二氧化氯消毒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强化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与常规工艺相比,出水剩余浊度去除率提高了5.9%,达到97.23%,CODMn去除率提高22.36%,TOC和UV254去除率提高8.5%和9.1%,THMFP去除率提高11.3%。

马永明[8](2009)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湖泊、水库水污染程度日趋加剧,即使作为城镇水源的水体,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国内外关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已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由于水源水质的差别,对于特定的水源水质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试验研究。本课题以陕西省蓝田县汤峪镇汤峪水库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水库一年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并运用Kmeans聚类对水质进行分期。同时采用烧杯试验对各水质期原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联用的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研究,选择适合该水库水质条件的最佳投药量和投药种类,分析了各试验条件下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强化混凝影响因素。监测结果表明:汤峪水库原水pH值基本在8左右;浊度、总氮、锰含量超标;色度、总磷含量偶尔会超标;氨氮、铁含量较低;藻类数量与水温、总磷含量呈正相关,并在5~9月份相对较高,同时,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代谢、死亡,使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叶绿素a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水温、藻类数量呈正相关。通过Kmeans聚类分期,将试验阶段的水源水质划分为三个水质期:高温高藻水质期(5月~10月中旬);正常水质期(10月中旬~11月中旬和3月~4月);低温低浊水质期(11月中旬~2月)。在高温高藻水质期,采用单一混凝剂进行强化混凝,投加25mg/L PAC的水质净化效果最佳;采用助凝剂进行强化混凝,投加20mg/L PAC、0.4mg/LPAM效果最佳。在低温低浊水质期,投加25mg/L PAC、0.4mg/L分子量500万的PAM的水质净化效果最佳。在混凝剂投加量一定的前提下,随着原水水温、浊度的下降,对出水浊度、锰、有机物的去除率也逐渐下降;去除浊度、锰的最佳pH值范围是7.83~8.05;去除有机物的最佳pH值是7.83左右。在强化混凝前投加预氧化剂无论是从处理后污染物的含量还是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来看,都要较投单一混凝剂、助凝剂进行强化混凝效果要好。预氧化处理适宜的氧化剂为二氧化氯,其最佳投加量为2.0mg/L。

周舒月[9](2008)在《二氧化氯除臭及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研究》文中认为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氧化剂,已在多种场合的消毒、杀菌、漂白,以及饮用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二氧化氯的实际应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利用二氧化氯的氧化特性氧化垃圾产生的臭气,试图研制一种小型的除臭设备。第二,研究二氧化氯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应用。嘉定自来水公司所用原水取自长江支流墅沟河,近年来,受到污染较多,导致水质变差,本研究针对其水质,研究了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以及预氧化中的影响因素等。本试验主要成果和结论包括:通过对垃圾臭气的研究,发现垃圾臭气的产生量与垃圾的存放温度及存放时间有很大关系,温度高于26℃时,臭气量增长较快。本研究中,10kg垃圾储存2d,储存温度范围为2~34℃时,二氧化氯的喷洒量范围为16.5mg~30mg。二氧化氯除臭间隔时间一般在5~7.5h之间。实际应用时,应根据臭气浓度的不同调整二氧化氯喷洒量及除臭间隔时间。二氧化氯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时,消毒效果优于液氯,且使用量小于液氯。各水质参数中,高锰酸盐指数值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试验得出二氧化氯消耗量与高锰酸盐指数值的关系式:二氧化氯消耗量=0.0737高锰酸盐指数值+0.2838(mg/L)。建议二氧化氯投加量范围为0.75~1.2mg/L,既可保证出水及管网末端剩余二氧化氯量要求,又能满足出水及管网末端亚氯酸盐值不超过卫生指标要求。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的方法提高出水水质时,建议二氧化氯投加在过滤之前。若投加在混凝之前,出水中亚氯酸盐值较高且水中残余二氧化氯量不满足要求。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持续消毒过程中存在持续衰减过程,其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建议水厂中使用较常用的碘量法和目视比色测定余氯法相结合监测水中余氯、二氧化氯、亚氯酸盐及氯酸盐值。

孙兴滨[10](2006)在《摇蚊幼虫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摇蚊幼虫在水库、湖泊类水源中大量孳生繁殖,直接导致其可以在给水处理系统中出现。1龄摇蚊幼虫具有较强的游动性,可以穿透滤池进入到清水池中,由于常规的水处理消毒工艺对其难以有效地灭活,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管网水中都曾发现过摇蚊幼虫。尽管目前不能证实摇蚊幼虫会威胁到公众健康,但是人们常常把这些生物的存在和饮用水不卫生联系起来,引起他们对水质信心的下降。本研究旨在通过两条途径来解决给水处理系统中摇蚊幼虫的威胁:一是研究摇蚊幼虫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为摇蚊幼虫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数据,以指导水厂在其暴发期间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条途径则是从改进与强化水处理工艺入手,研究行之有效的水处理工艺技术,达到使其被有效去除的目的。深圳水源水和给水处理系统中的摇蚊优势种属为花翅摇蚊。在18、22、26、30和34℃五个恒定温度下,研究了温度对花翅摇蚊的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花翅摇蚊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关系,并得出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5个回归关系式,可用于花翅摇蚊发生期的有效积温预测。花翅摇蚊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68℃和742.97d·℃。26℃时世代存活率、成虫繁殖力和种群增长指数均高于其它温度处理。在5个温度条件下,内禀增长力(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至34℃时最大,分别为0.175和1.191。净增殖率(R0)在26℃时最大,其与温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数量加倍时间(t)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至34℃最短,分别为24.53d和3.96d。花翅摇蚊对温度较敏感,30~34℃为其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区。根据有效积温推算,花翅摇蚊在深圳地区一年发生8个世代,5~10月为其多发期,这与深圳地区夏秋季多发的动态相吻合。除温度外,湿度和光照周期等环境因子对花翅摇蚊的成虫繁殖力均具有显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湿度升高每雌产卵量逐渐增大,在85%RH下每雌产卵量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每雌产卵量与光照周期呈抛物线关系,并在光照12h时达到最高。以上结果为分析摇蚊种群动态规律提供了参考依据。三种化学氧化剂中,二氧化氯对摇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最高,臭氧次之,液氯最低;25℃时二氧化氯、臭氧和液氯对4龄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

二、饮用水投加二氧化氯处理后Ames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用水投加二氧化氯处理后Ames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表水源剑水蚤去除技术研究与工艺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剑水蚤污染与防治研究现状
        1.2.1 剑水蚤的特性
        1.2.2 剑水蚤污染的现状及原因
        1.2.3 剑水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1.2.4 剑水蚤治理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剑水蚤的处理研究现状
        1.3.2 国内对剑水蚤的处理研究现状
    1.4 预氧化消毒工艺及常用氧化剂
        1.4.1 次氯酸钠消毒
        1.4.2 二氧化氯消毒
        1.4.3 臭氧消毒
        1.4.4 高锰酸钾消毒
    1.5 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
        1.5.1 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危害
        1.5.2 消毒副产物的影晌因素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6.2 课题研究的成果
    1.7 课题技术研究路线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试验水源水质
    2.2 试验工艺流程
    2.3 试验装置
        2.3.1 试验装置参数
    2.4 主要试验设备型号及参数
    2.5 主要试验材料
        2.5.1 预氧化剂
        2.5.2 混凝剂
        2.5.3 滤料
    2.6 检测仪器
3 预氧化药剂联合工艺除蚤试验
    3.1 预氧化药剂灭活剑水蚤效果及分析
        3.1.1 常用预氧化药剂比较
        3.1.2 剑水蚤氧化后活性评估
        3.1.3 氧化剂加药量与灭活时间比较
    3.2 联合除蚤工艺中预氧化剂最佳量的确定
        3.2.1 中试试验中预氧化剂最佳量的确定
        3.2.2 生产实际试验中预氧化剂最佳量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4 加药间的工艺设计
    4.1 水厂概况
        4.1.1 自然条件
        4.1.2 原水水质
    4.2 水厂工艺
        4.2.1 水厂工艺流程
        4.2.2 水厂主要构筑物工艺图
    4.3 水厂加药间设计
        4.3.1 水厂加药间计算
        4.3.2 加药间设计图
        4.3.3 加药间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5 经济性分析
    5.1 吨水投加药剂成本分析
        5.1.1 次氯酸钠药剂吨水投加成本
        5.1.2 二氧化氯药剂吨水投加成本
    5.2 药剂投加设备运行成本
        5.2.1 投加次氯酸钠药剂设备运行成本
        5.2.2 投加二氧化氯药剂设备运行成本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饮用水遗传毒性测试中TA98和TA100的敏感度和可靠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Ames试验测试体系 (Testing systems of Amestest)
2 Ames试验方法 (Ames test methods)
3 结论及建议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3)联合消毒法控制饮用水中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饮用水消毒安全
        1.1.2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1.1.3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存在问题
    1.2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1.2.1 科学选择发生器
        1.2.2 提高二氧化氯的利用效率
        1.2.3 改进投加控制方式
        1.2.4 副产物事后去除
        1.2.5 预氧化剂和消毒剂联合
    1.3 二氧化氯联合其他消毒剂研究现状
        1.3.1 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概述
        1.3.2 二氧化氯联合氯控制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3.3 二氧化氯联合其他消毒剂评价分析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装置
        2.1.1 高浓度纯二氧化氯溶液实验室制备装置
        2.1.2 混合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
    2.2 实验药剂与取样方法
        2.2.1 实验药剂
        2.2.2 取样方法
        2.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二氧化氯及其无机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
        2.3.2 氯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
        2.3.3 其他相关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第三章 二氧化氯联合次氯酸钠消毒工艺与消毒副产物现状分析
    3.1 二氧化氯联合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现状分析
        3.1.1 调研水厂工艺介绍
        3.1.2 二氧化氯实际使用概况
    3.2 消毒副产物现状分析
        3.2.1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生成调查
        3.2.2 氯消毒副产物生成调查
    3.3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成因分析
        3.3.1 亚氯酸盐生成成因分析
        3.3.2 氯酸盐生成成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联用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与控制
    4.1 投加方式对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与控制
        4.1.1 两种消毒剂投加量与投加顺序
        4.1.2 二氧化氯分点投加
    4.2 反应时间对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4.3 水质条件对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与控制
        4.3.1 pH对亚氯酸盐生成影响
        4.3.2 氨氮对亚氯酸盐生成影响
        4.3.3 CODMn对亚氯酸盐生成影响
        4.3.4 铁对亚氯酸盐生成影响
        4.3.5 锰对亚氯酸盐生成影响
        4.3.6 水质变化时控制氯酸盐风险分析
    4.4 其他因素对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与控制
    4.5 氯代副产物风险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合不同预氧化剂控制无机消毒副产物
    5.1 联合不同预氧化剂控制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效果对比
    5.2 水质条件对预氧化剂联用控制无机消毒副产物效果影响
        5.2.1 水质条件对次氯酸钠联用控制亚氯酸盐效果影响
        5.2.2 水质条件对高锰酸钾联用控制亚氯酸盐效果影响
        5.2.3 水质条件对过氧化氢联用控制亚氯酸盐效果影响
    5.3 不同氧化剂对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磁性树脂吸附的饮用水复合污染净化技术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
        1.1.1 水环境污染状况
        1.1.2 饮用水源污染形势
        1.1.3 淮河下游地区饮用水源复合污染现状
    1.2 饮用水预处理、常规处理及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1 饮用水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2 常规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3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 基于磁性树脂吸附的饮用水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1.3.1 磁性树脂技术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1.3.2 磁性树脂工艺耦合对污染物的去除
    1.4 饮用水生物毒性测试研究进展
        1.4.1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饮用水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1.4.2 基于生物组学测试的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1.8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河下游饮用水源污染特征及生物毒性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及样品保存
        2.2.2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2.2.3 毒害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2.2.4 RTL-W1细胞培养及传代
        2.2.5 中性红细胞毒性实验
        2.2.6 EROD实验
        2.2.7 V79细胞微核实验
        2.2.8 AMES回复突变实验
        2.2.9 AR CALUX实验
        2.2.10 污染物健康风险的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淮河下游地区饮用水源水中常规污染物表征
        2.3.2 淮河下游地区饮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表征
        2.3.3 淮河下游地区典型饮用水源水生物毒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磁性树脂预处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树脂清洗液配制
        3.2.2 树脂溶出物化学分析方法
        3.2.3 树脂溶出物收集及清洗方法
        3.2.4 树脂溶出物消毒实验
        3.2.5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检测
        3.2.6 树脂溶出物中有机物富集方法
        3.2.7 Ames试验
        3.2.8 彗星试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树脂原料分子毒性预测
        3.3.2 树脂溶出物常规污染物分析结果
        3.3.3 树脂溶出物金属离子分析结果
        3.3.4 树脂溶出物有机物定性分析结果
        3.3.5 树脂溶出物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
        3.3.6 不同清洗方式下磁性树脂溶出物浊度变化
        3.3.7 不同清洗方式下磁性树脂溶出物Fe浓度变化
        3.3.8 磁性树脂溶出物中有机物浓度变化
        3.3.9 磁性树脂溶出物中消毒副产物变化
        3.3.10 树脂溶出物的遗传毒性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磁性树脂处理复合污染水源水毒性削减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成分分析
        4.3.2 化学分析
        4.3.3 DBPs浓度
        4.3.4 水体细胞毒性
        4.3.5 水体遗传毒性
        4.3.6 水体氧化损伤能力分析
        4.3.7 化学参数和毒性终点之间的相关性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磁性树脂示范工程处理效果及健康风险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水样采集及其化学检测
        5.2.2 小鼠体外暴露试验
        5.2.3 组织病理学和血清生化分析
        5.2.4 肝脏RNA和蛋白质提取
        5.2.5 基因芯片和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5.2.6 iTRAQ标记和LC-MS/MS分析
        5.2.7 小鼠~1H-NMR代谢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污染物去除效果
        5.3.2 饮用水暴露对小鼠表型和组织切片的影响
        5.3.3 小鼠肝脏转录组分析结果
        5.3.4 显着影响生物学通路中的蛋白和代谢物变化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二氧化氯杀藻生成有机副产物的潜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藻类污染现状
        1.1.2 藻类污染的危害
        1.1.3 常用化学药剂法除藻现状
        1.1.4 ClO_2的基本特性
        1.1.5 ClO_2用于饮用水除藻的优势
        1.1.6 氧化剂杀藻产生有机副产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二氧化氯
        2.1.2 藻与实验水样
        2.1.3 其他化学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主要试验装置
        2.3.1 树脂纯化装置
        2.3.2 树脂吸附装置
        2.3.3 试样浓缩装置
    2.4 试验方法及分析测定方法
        2.4.1 ClO_2氧化藻的试验方法
        2.4.2 三氯甲烷生成潜势的实验
        2.4.3 有机副产物的富集与分析方法
        2.4.3.1 有机物富集
        2.4.3.2 有机副产物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条件下ClO_2杀藻生成的有机副产物
    3.1 不同ClO_2投加量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1.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1.2 GC-MS检测分析
    3.2 不同pH值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2.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2.2 GC-MS检测分析
    3.3 不同反应温度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3.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3.2 GC-MS检测分析
    3.4 不同反应时间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4.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4.2 GC-MS检测分析
    3.5 不同有机物投加量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6 天然有机物存在时不同ClO_2投加量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7 不同ClO_2投加顺序下有机副产物的生成及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氯杀藻生成甲苯的定量研究
    4.1 甲苯生成量与ClO_2投加量的关系
    4.2 甲苯生成量与pH值的关系
    4.3 甲苯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4.4 甲苯生成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4.5 甲苯生成量与天然有机物的关系
    4.6 甲苯生成量与ClO_2投加顺序的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氯甲烷生成潜势的研究
    5.1 ClO_2投加量对CH_3Cl_3生成势的影响
    5.2 不同初始藻浓度对CH_3Cl_3生成势的影响
    5.3 不同加氯量对CH_3Cl_3生成势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受污染水库源水三卤甲烷及前驱物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饮用水水源污染物强化去除技术
        1.2.1 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及其局限性
        1.2.2 饮用水水源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
    1.3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的研究现状
        1.3.1 饮用水中的有机物
        1.3.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危害
        1.3.3 三卤甲烷的检测方法
        1.3.4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去除技术
    1.4 消毒工艺研究现状
        1.4.1 消毒工艺应用概况
        1.4.2 常用消毒剂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2.1.1 试验设备
        2.1.2 试验材料
    2.2 样品的分析方法
        2.2.1 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组分的提取
        2.2.2 THMs 的测定
        2.2.3 其他指标的测定
    2.3 试验方法
第3章 典型微污染水源水有机物分级及若干特性的研究
    3.1 有机物物质极性分析
    3.2 有机物各组分分布
        3.2.1 原水水质分析
        3.2.2 有机物组分分布
    3.3 各组分的三卤甲烷生成势、生成活性和SUVA
        3.3.1 三卤甲烷生成势
        3.3.2 三卤甲烷生成活性
        3.3.3 SUVA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组合预处理技术去除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
    4.1 高锰酸钾与液氯联合预氧化
        4.1.1 联合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
        4.1.2 联合预氧化对有机物各组分的影响
        4.1.3 联合预氧化对三卤甲烷生成量的控制
    4.2 粉末活性炭与联合预氧化去除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
        4.2.1 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4.2.2 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投加顺序试验
        4.2.3 对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的去除
        4.2.4 对有机物组分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组合预处理小试试验
    5.1 常规处理去除三卤甲烷及其前体物的效果
        5.1.1 不同混凝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1.2 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
    5.2 组合预处理去除污染物效能
        5.2.1 浊度和色度
        5.2.2 有机物
        5.2.3 THMs
    5.3 消毒
        5.3.1 单独投加氯与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
        5.3.2 氯与二氧化氯组合的消毒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组合预处理生产性试验
    6.1 工艺流程
    6.2 原水水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6.2.1 浊度的变化
        6.2.2 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
        6.2.3 氨氮的变化
        6.2.4 UV_(254) 的变化
    6.3 处理工艺比较
        6.3.1 常规处理工艺对浊度和COD_(Mn) 的去除效果
        6.3.2 各工艺处理效果比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1.2 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
    1.3 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危害
        1.3.1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1.3.2 氨氮的危害
        1.3.3 藻类的危害
        1.3.4 Fe、Mn的危害
    1.4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进展
        1.4.1 预处理技术
        1.4.2 深度处理技术
        1.4.3 传统工艺强化处理技术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原水
    2.2 试剂选择及工艺参数
        2.2.1 试剂选择
        2.2.2 工艺参数
    2.3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2.4 水质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2.4.1 藻类的检测方法
        2.4.2 叶绿素a的检测方法
        2.4.3 其它指标的检测方法
3 汤峪水库水质情况分析
    3.1 水库概况
    3.2 水库水质变化情况与分析
        3.2.1 各项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水质特征
        3.2.2 主要水质问题
    3.3 汤峪水库水源水水质分期
        3.3.1 Kmeans聚类过程与步骤
        3.3.2 水质分期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水质期水源水强化混凝试验研究
    4.1 高温高藻水质期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4.1.1 概述
        4.1.2 原水水质条件
        4.1.3 单一混凝剂强化混凝
        4.1.4 加入助凝剂PAM强化混凝
        4.1.5 助凝剂PAM与水玻璃对比分析研究
    4.2 低温低浊水质期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4.2.1 概述
        4.2.2 原水水质条件
        4.2.3 单一混凝剂强化混凝
        4.2.4 加入助凝剂PAM强化混凝
    4.3 强化混凝影响因素研究
        4.3.1 水温
        4.3.2 浊度
        4.3.3 pH值
    4.4 本章小结
5 化学预氧化净化水质试验研究
    5.1 化学预氧化机理
    5.2 试验方法
    5.3 处理效果分析及化学预氧化剂优化选择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二氧化氯除臭及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二氧化氯的基本性质
    1.2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1.3 二氧化氯在垃圾除臭中的应用
        1.3.1 二氧化氯的除臭机理
        1.3.2 二氧化氯的除臭应用进展
    1.4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1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
        1.4.2 二氧化氯使用的有关规定
        1.4.3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1.5 课题背景
        1.5.1 生活垃圾及垃圾中转站现状
        1.5.2 嘉定自来水公司水源概况
第2章 试验目的、内容与测试方法
    2.1 试验目的
    2.2 试验内容
    2.3 测试方法
    2.4 二氧化氯制备方法
    2.5 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3章 二氧化氯除臭研究
    3.1 试验方案
    3.2 温度对垃圾臭气产生量的影响
    3.3 存放时间对垃圾臭气产生量的影响
    3.4 二氧化氯使用量及除臭间隔时间的确定
    3.5 小结
第4章 饮用水消毒试验
    4.1 二氧化氯与液氯消毒效果比较
    4.2 消毒副产物安全性分析
        4.2.1 液氯消毒副产物安全性分析
        4.2.2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安全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二氧化氯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研究
    5.1 二氧化氯预氧化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5.2 二氧化氯预氧化影响因素分析
        5.2.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2.2 实际水质变化的影响
        5.2.3 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5.2.4 不同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影响
    5.3 二氧化氯投加量的确定
    5.4 小结
第6章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应用中的问题
    6.1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应用的影响
    6.2 二氧化氯的衰减
    6.3 二氧化氯消毒后余氯的定义及测定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摇蚊幼虫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水源的污染
        1.1.2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1.2 水中摇蚊幼虫污染问题
        1.2.1 水中摇蚊幼虫大量孳生的生态学因素
        1.2.2 给水处理系统中摇蚊幼虫污染现状及原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摇蚊幼虫生态学研究
        1.3.2 给水处理系统中摇蚊幼虫污染防治技术
        1.3.3 化学预氧化技术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研究意义
        1.4.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方法
        2.1.1 摇蚊幼虫生态学研究方法
        2.1.2 化学氧化剂毒效试验方法
        2.1.3 氧化灭活试验方法
        2.1.4 化学预氧化中试研究方法
    2.2 试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2.2.1 常规指标分析
        2.2.2 有机指标分析
        2.2.3 Ames 试验
        2.2.4 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测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花翅摇蚊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3.1 摇蚊幼虫种属鉴定
        3.1.1 水源地摇蚊幼虫种属鉴定
        3.1.2 给水处理系统中摇蚊幼虫种属鉴定
        3.1.3 给水处理系统中摇蚊幼虫的来源分析
    3.2 花翅摇蚊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3.2.1 花翅摇蚊的形态特征
        3.2.2 花翅摇蚊的生活习性
        3.2.3 花翅摇蚊的年生活史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子对花翅摇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4.1 温度对花翅摇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4.1.1 温度对发育历期的影响
        4.1.2 温度对发育速率的影响
        4.1.3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1.4 温度对存活率的影响
        4.1.5 温度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4.1.6 温度对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
    4.2 湿度和光照周期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4.2.1 湿度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4.2.2 光照周期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4.3 摇蚊幼虫孳生的气候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化学氧化剂对摇蚊幼虫的毒效试验及其形态影响
    5.1 常见氧化剂灭活原理
        5.1.1 氯气
        5.1.2 臭氧
        5.1.3 二氧化氯
    5.2 氧化剂对摇蚊幼虫毒效的小试研究
        5.2.1 不同龄期幼虫对氧化剂敏感性测定
        5.2.2 不同氧化剂的毒力比较
        5.2.3 原水温度对氧化剂毒力的影响
        5.2.4 接触时间对氧化剂毒力的影响
    5.3 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毒效的中试研究
    5.4 氧化剂致摇蚊幼虫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5.4.1 不同氧化剂对摇蚊幼虫的中毒症状
        5.4.2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5.4.3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5.4.4 氧化剂对摇蚊幼虫的致毒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化学预氧化灭活与去除1龄幼虫的小试研究
    6.1 化学预氧化灭活试验
        6.1.1 蒸馏水中1 龄幼虫的灭活效果
        6.1.2 人工配水中1 龄幼虫的灭活效果
        6.1.3 原水中1 龄幼虫的灭活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6.2 预氧化与混凝沉淀工艺的协同去除效果
        6.2.1 混凝沉淀工艺的去除作用
        6.2.2 氧化剂投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6.2.3 原水温度对二氧化氯预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
        6.2.4 有机物对二氧化氯预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二氧化氯预氧化去除1 龄幼虫的中试研究
    7.1 过滤工艺的去除效果
        7.1.1 滤速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7.1.2 滤层厚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7.2 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的联合去除效果
    7.3 预氧化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协同去除效果
        7.3.1 预氧化投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7.3.2 两种预氧化工艺的对比
    7.4 水质安全性评价
        7.4.1 Ames 试验结果分析
        7.4.2 二氧化氯预氧化的无机副产物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明专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饮用水投加二氧化氯处理后Ames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表水源剑水蚤去除技术研究与工艺改造[D]. 杨龙翔.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饮用水遗传毒性测试中TA98和TA100的敏感度和可靠度比较[J]. 张丽萍,刘文君.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5)
  • [3]联合消毒法控制饮用水中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研究[D]. 吴思宇. 广州大学, 2016(03)
  • [4]基于磁性树脂吸附的饮用水复合污染净化技术安全性研究[D]. 施鹏. 南京大学, 2015(01)
  • [5]二氧化氯杀藻生成有机副产物的潜势研究[D]. 呼书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2(11)
  • [6]纯二氧化氯气体投加对自来水厂的灭藻杀菌效果[A]. 凌波,刘景华. 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7]受污染水库源水三卤甲烷及前驱物去除技术研究[D]. 周璇.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09(S2)
  • [8]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研究[D]. 马永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1)
  • [9]二氧化氯除臭及微污染水源水预氧化研究[D]. 周舒月. 同济大学, 2008(07)
  • [10]摇蚊幼虫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技术研究[D]. 孙兴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用二氧化氯处理的饮用水的艾姆斯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