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土家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一、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黄钰[1](2021)在《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苏振华[2](2021)在《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宋瑾[3](2021)在《恩施辛亥革命研究》文中认为

张帅杰[4](2019)在《人文视角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以秀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秀山地处武陵山脉中段,四川盆地东南缘外侧,为渝东南重要门户,属多民族聚居区,加之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孕育和维系了其深厚的地域文化与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景观。目前,对于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形态的研究大都以物质形态、自然生态等传统领域为主,在更广阔的人文视野下对其深层人文动因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本文借助于人文的动态视角,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重点,以详实的秀山地方志资料与实地调研成果为依据,通过建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宏观层面”与“中微观层面”的关联性研究通道,分别对“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各阶段人文环境演变对于其聚落形态的宏观调控与约束作用”、“秀山地区土家族对于人文环境演变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成果以期为促进秀山地区城乡协调发展,重塑土家族聚落的地域性、民族性景观提供参考,为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的其他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和谐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共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背景理论与研究原理的阐述。包括研究工作的准备,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的确定,梳理与回顾了国内外与本文选题相关联的研究动态,介绍了指导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总体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第二章)是对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宏观地域背景的理论概述,作为本文研究开展的前提。具体介绍了秀山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和当地土家族的基本情况,并根据秀山地区土家族的人文环境背景、历史沿革及相关文献理论的研究与梳理整合,划分论文的研究阶段。在宏观层面上,将其聚落发展过程分为了萌发起源期、形成发展期、完善成熟期和异变衰败期四个时期分段,为后续章节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铺垫。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为机制要素与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第三章是对人文环境演变过程中,人文因子对于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形态阶段性特征的约束、调控作用的分析研究。以制度因子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经济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分别对上述各时期分段下人文环境演变与其作用下形成的稳定聚落形态进行宏观、抽象的界定,进而系统的把握与认识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形态的阶段性特征与内在人文动因对于“形态”的影响作用机制。第四章为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的“特性”研究。以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村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研踏勘基础上,通过对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物化结果的探究分析,分别从整体空间形态、景观构成要素、景观界面特征、空间结构与景观节点的组织方式四个层次,对其景观形态外显特征与人文环境进行关联性研究。第五章是对现阶段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综合性考察。通过对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外在形态”、“路径交通”、“空间结构”与“规模体量”四个方面的剖析,结合调研成果及相关资料的整合,对正处于“异变衰败”中的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在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第四部分(第六章)为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思考与总结。通过对上述宏观层面聚落形态阶段性特征与人文环境演变之间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中微观层面聚落景观形态地域民族“特性”的提取发掘,结合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与发展机遇,初步提出了以“人文内涵与景观载体相互协同”为核心的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总结与思考。

杨卫书[5](2018)在《“失序”的村寨与“富饶”的贫困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W寨的个案为例》文中指出社会“失序”与经济贫困关系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映射与极端表现形式。本研究是基于人类学视角下的村寨“失序”与“富饶”的贫困研究。论文以文化持有者为陈述主体,在描述系列社区“失序”事件的基础上,揭示“失序”事件背后文化成因,呈现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的特殊历史形成过程,探究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内在关联机制。本研究以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W村寨为田野点,以土家族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社区系列“失序”描述而展开,呈现当代土家村寨文化冲突与调适,揭示土家族村寨特殊历史建构过程与生计变迁。通过村寨特殊历史过程与生计变迁的描述,反思强制性社会制度变迁及“二元”经济发展理念与实践,给文化生态共同体带来的冲击,及其对村寨社区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从当下社区“失序”事件入手,揭示现代“二元”经济结构与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社区内乡民生计变迁及其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研究通过用水风波、路桥阻工事件、油茶林砍伐与营建风波、山羊养殖业的兴衰、集体茶山的兴衰等共时态“失序”事件的描述,呈现社区内外各类利益主体长期动态博弈过程,揭示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并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加以阐释。研究通过历时态社区历史建构过程,呈现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的动态形成过程,揭示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内在关联机制。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社区发展者参与到当下“二元”经济体系结构与发展实践中,应重视民族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区秩序的影响,重新审视经济制度与行为和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慎重对待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与经济“脱嵌”于社会关系网络的经济学研究传统,重新回归到经济行为嵌入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的真实实践中,重视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互动制衡关系,重构文化潜网的内在联结机制,增加社区内外关联性度与社区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资本、生态资本、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实现秩序化社区形成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摆脱村寨“失序”与“富饶”贫困的乱象。

尚巾斌[6](2018)在《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在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湖南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表现,探究导致该地区土家语濒危的原因,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挽救土家语免于走向灭绝所进行的土家语“接龙”和“传承”语言教学,祈望在国际濒危语言复兴与保持研究的背景下,探索适合湘西地区土家语有效复兴的特色有效之路,维护地区语言生态平衡。本研究基于以下动因;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产生了语言求同需求,导致以强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力量为依托的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包围和入侵,造成大量少数族裔迫于压力放弃母语,转用强势语言,引起众多弱势语言濒危,造成全球语言多文化样性减少。土家语正是其中极速走向濒危的语言之一。本研究首先概览了世界和中国语言生态格局,梳理了世界和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与成果,提出了研究设计与问题。进而对语言濒危研究的视角理论生态语言学进行了概念、发展、内涵范式的综述,并进一步详述了语言赖以生存的语言生态系统理和导致语言濒危的内生态环境与外生态环境构成。在理论要义的指导下,笔者深入到湘西土家语保留区龙山县、永顺县对山乡九年制学校100位4年级和7年级学生就土家语的使用活力和语言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了湘西地区土家族在家语语言代际传承、族群语言态度、语言使用人口及其比例、以及语言使用域等方面的濒危表现。同时,笔者深入靛房镇石提村展开了土语言濒危现状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手段,深入进行土家族语言态度的个案研究。论文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范式,探析湘西地区土家语在纵向历史进程中走向濒危的外部语言环境和内部语言环境。笔者认为,土家语和土家族长期处于中原汉语言文化的包围之中,中央历代王朝对家族地区的统治和汉语言文化教育的推广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外部主导力量;而土家语自身结构与汉语在语言谱系和类型学上的亲缘关系,使得土家语在与汉语的生态接触中,容易受到强势汉语的影响。根据语言生态接触的理论观点,土家语母语人习得汉语的难度相对较小,这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土家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导致了土家语在音系、词汇、句法等层面均明显受到汉语的影响,语言结构呈现向汉语靠拢的趋势,这是土家语濒危的结果和表现。最后笔者总结了世界濒危语言复兴运动成功案例和教学模式,并在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框架下,对湘西地区的土家语传承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对教学点的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管理部门进行的大量走访和调查基础上,对湘西地区土家语的复兴和保持教育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理论和视角入手,运用语言人类学方法和田野调查探索湘西地区土家语的濒危和复兴与传承教育实践,丰富了中国濒危语言的研究内涵。本研究对科学、客观地认识土家语的濒危原因,引导土家人对母语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采取逆转语言转用的有效应对策略有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对地方政府规划土家语、汉语或者苗语、汉语的双语双文教学,制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双语或多语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莹[7](2017)在《建国初期湘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为中心》文中提出文章以研究建国初期湘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为视角,力图清晰地梳理从湘西苗族自治区、到苗族自治州以及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历程,研究分析成立的背景、经验启示等关键问题。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束语3个部分。绪论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状况。目的在于了解既有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局限,突出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正文共分为4个章节。其中,第一章探讨湘西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背景。主要介绍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情,简要概括民族区域自治的确立过程,分析湘西的社会和民族关系情况等相关问题。第二章系统梳理湘西苗族自治区以及湘西苗族自治州的成立过程。主要剖析湘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条件,以及湘西改区建州得以顺利实施的相关问题。充分说明了湘西随着自身条件的逐步成熟,最终顺利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第三章论述了土家族确定为单一民族的过程。阐述土家问题的提出、湘西人的努力、土家族识别过程,分析土家族成为单一民族的重大意义。第四章深入研究土家族苗族实现联合自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在以有关档案史料为支撑,同时考证部分文史资料和老干部回忆录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建州形式的争论焦点,中央及省相关决策。结论部分在综合论述的同时,总结湘西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意义、成功经验,阐述关于本论题的历史思考。

刘琼[8](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戴蓓蕾[9](2016)在《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规划研究 ——以湖南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城市、小城镇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空间形态雷同、建筑特色缺失,其文化特征正在逐渐弱化,风貌特色作为一种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特征正在各地逐渐消失。在业已到来的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保护与延续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是最终实现民族乡镇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之科学内涵的题中之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民族乡镇风貌规划要更多地考虑新形势下,乡镇建设与风貌延续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民族乡镇风貌规划的新模式,这必然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乡镇风貌的基础研究,以土家族乡镇为例,试着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如何通过规划,梳理和控导民族乡镇风貌的生长演化趋势,使之和谐有序,同时创造性的延续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特色生命力,营造兼具活力、凝聚力、人性化与多样化的创新型民族乡镇。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可分为如下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部分,首先论述研究的背景,明确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介绍国内外关于风貌规划的既往研究,并确定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以及框架;其次阐述了民族乡镇风貌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其一般的认知体系及系统构成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叙事性、叙述性以及故事性是民族乡镇风貌的主要特征;最后阐述了民族乡镇风貌具有功能、结构(时间、空间)、语言(情节、场景)与意义的四元结构。第二部分为策略研究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首先从土家族民族乡镇的外部空间结构和内部文化构成的角度分析土家族民族乡镇的风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以“叙事”为导向的民族乡镇风貌规划模式及适应该模式的叙事性设计策略。同时探索有利于风貌规划实施管理的长效保障机制,以指导土家族乡镇的风貌建设。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民族乡镇风貌的物质空间载体输入内在的文化属性,梳理与控导民族乡镇风貌的形成与演化趋势,优化民族乡镇风貌系统各部分的协同作用,有条理地将乡镇外显与内涵的情节要素贯串起来,以激发其在空间、时间、功能、结构上的有序状态,使民族乡镇风貌具有逻辑性、整体性和叙事性,从而达到传播民族乡镇特色风貌内涵的目的。第三部分为实例研究部分,以火场土家族乡为例,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火场土家族乡的风貌资源进行解析与评价并对导致其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进行剖析;然后在集镇风貌规划的实践中运用风貌叙事等相关理论营造具有特色风貌的民族集镇。最后,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与后继完善之处。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10](2015)在《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13年度科研报告(上)》文中提出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联合组成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就2013年来看,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其二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着作研究;其三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其四是改土归流研究;其五是中国土司文化研究;其六是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其七是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区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构建"土司学"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而且为土司文化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在研究视角、话语体系、研究内容与方法、史料整理、学术专着、团队合作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改进。这里,主要评述前四方面的研究情况。

二、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4)人文视角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以秀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内容和视野确定
        1.2.1 研究视野
        1.2.2 研究内容
    1.3 对象界定与研究意义
        1.3.1 对象界定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1.4.1 人文视野
        1.4.2 传统村落
        1.4.3 景观形态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综述
        1.5.1 土家族聚落的相关研究
        1.5.2 聚落景观形态的相关研究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秀山地区土家族的地域文化背景
    2.1 土家族的分布范围
    2.2 秀山人文及自然环境概况
        2.2.1 自然地理环境
        2.2.2 社会人文环境
    2.3 秀山地区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2.3.1 秀山地区土家族概况
        2.3.2 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发展的阶段性划分
    2.4 本章小结
3 人文因子影响下的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形态
    3.1 人文因子与少数民族聚落形态
        3.1.1 制度因子
        3.1.2 经济技术因子
        3.1.3 社会文化因子
    3.2 人文环境演变与聚落形态的阶段性特征
        3.2.1 萌发起源期——枕山臂水,密居无序,初具规模
        3.2.2 形成发展期——匀质紧凑,等级分明,宗教勃兴
        3.2.3 完善成熟期——土汉交融,礼制凸显,聚居多样
        3.2.4 异变衰败期——粗放均质,文化杂糅,拟象异变
    3.3 非正式制度因子对于聚落空间格局的直接影响
        3.3.1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3.3.2 空间布局与风水观、生命观
        3.3.3 以血缘、亲缘为主的自组织形态
    3.4 本章小结
4 秀山地区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
    4.1 整体空间形态
        4.1.1 组团状
        4.1.2 团块状
        4.1.3 散列状
        4.1.4 条带状
    4.2 景观构成要素
        4.2.1 物质景观要素
        4.2.2 精神景观要素
    4.3 景观界面特征
        4.3.1 底界面——就地取材,多样统一
        4.3.2 侧界面——顺天致性,相得益彰
        4.3.3 顶界面——稳中有变、脊饰繁多
    4.4 边界、中心、路径——空间结构与景观节点的组织方式
        4.4.1 突出的路径导向
        4.4.2 隐含的边界限定
        4.4.3 动态的中心聚集
    4.5 本章小结
5 异变衰败中的秀山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
    5.1 技术革新与形态异质
    5.2 宗教异变与景观拟象
    5.3 交通升级与结构离散
    5.4 边界外延与规模矛盾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思考与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失序”的村寨与“富饶”的贫困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W寨的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述评与意义
    第三节 文化的属性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五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田野调查过程
    第二节 田野点概况
    第三节 文化与生态
    第四节 国家级贫困县下的贫困村
第三章 村寨纠纷:社区失序之一
    第一节 村寨内用水风波
    第二节 村际用水风波
    第三节 路桥阻工事件
第四章 村寨产业兴衰:社区失序之二
    第一节 油茶林砍伐与营建风波
    第二节 山羊养殖业的兴衰
    第三节 集体茶山的兴衰
第五章 W村失序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传统生计与村社共同体
    第二节 改土归流与弱质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节 刚性秩序与村寨失序
第六章 失序事件的影响分析与经济损失评估
    第一节 村寨失序事件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村寨失序事件的经济损失评估
    第三节 理论假设回应与总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田野调查资料

(6)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1.1.2 中国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1.2 国际濒危语言研究综观
        1.2.1 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濒危语言的重视与保护措施
        1.2.2 国际濒危专项基金和组织机构
        1.2.3 濒危语言会议、学术着述
        1.2.4 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中国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
        1.3.1 发展历程与成就
    1.4 濒危语言的界定维度研究
        1.4.1 国际界定维度
        1.4.2 中国濒危语言标准体系的研究
    1.5 濒危语言研究价值
        1.5.1 濒危语言的精神层面价值
        1.5.2 濒危语言的实用层面价值
    1.6 研究设计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6.2 研究问题与方法
        1.6.3 研究意义
        1.6.4 论文结构
    1.7 小结
第二章 生态语言学理论综述
    2.1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形成
        2.1.2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发展
    2.2 生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范式——从“语言生态学”到“生态语言学”
        2.2.1 豪根范式——语言生态学
        2.2.2 韩礼德范式——生态语言学
        2.2.3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2.3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
        2.3.1 生态语言学国际研究现状简述
        2.3.2 生态语言学国内研究现状
    2.4 生态语言学产生与发展的哲学溯源
        2.4.1 整体论思想为生态语言学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4.2 生态学理论提供的表达方式
        2.4.3 早期朴素生态语言观提供的思想基础
    2.5 语言生态观隐喻批评
        2.5.1 生态与生态学
        2.5.2 “语言生态”隐喻证伪
        2.5.3 “新”语言生态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言生态系统与语言生态环境
    3.1 语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联
        3.1.1 结构
        3.1.2 关联
    3.2 语言系统的生态环境
        3.2.1 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3.2.2 自然结构环境
        3.2.3 社会结构环境——经济因子、民族因子、政治因子、宗教因子
        3.2.4 文化结构环境—物质因子、思维因子、观念因子、习俗因子
        3.2.5 人群系统—意向因子、情感因子、心理因子
    3.3 语言接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家语濒危现状调查研究
    4.1 土家族与土家语简介
        4.1.1 土家族概貌
        4.1.2 土家族族源考
        4.1.3 土家语语言与文字
    4.2 土家语濒危的界定标准
    4.3 土家语语言活力评估调查
        4.3.1 土家语代际传承现状
        4.3.1.4 土家语使用人口绝对数量
        4.3.1.5 土家语使用人口占语言总人口的比例
        4.3.1.6 土家语地理范围分布的缩小
        4.3.2 土家语语言态度调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家语濒危的外生态环境
    5.1 土家语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观
        5.1.1 地理交通的改观
        5.1.2 气候与景观的改变
    5.2 社会结构环境改观引起的语言转用
        5.2.1 土司制度下的政治汉化与当地汉化进程
        5.2.2 清朝“改土归流”变革加剧土家族汉化
        5.2.3 汉语汉学教育加速土家族转用汉语的进程
        5.2.4 汉族人口大量迁入促使“土、汉”语言文化接触
        5.2.5 经济活动方式的革新导致对汉语需求的扩大
    5.3 土家族文化结构对土家语发展的制约
        5.3.1 宗教习俗因子
        5.3.2 语言观念因子
    5.4 .土家族社会心理因素与土家语濒危
        5.4.1 情感因子
        5.4.2 认识因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
    6.1 土家语、汉语的语言谱系关系与土家语濒危
        6.1.1 土家语与汉语的语言类型距离
        6.1.2 土家语与汉语音系结构的类同
        6.1.3 土家语词汇结构与汉语词汇结构相似
    6.2 语言生态接触与土家语结构的改变和功能退化
        6.2.1 土家语语音受汉语的影响
        6.2.2 土家语词汇受汉语的影响
        6.2.3 土家语语法受汉语的影响
    6.3 土家语书写系统的缺失与土家语濒危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家语的保持与复兴的生态对策
    7.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的理论与实践
        7.1.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理论综述
        7.1.2 世界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成功案例
        7.1.3 启示与借鉴
    7.2 语言规划与土家语的保持、复兴
        7.2.1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地位规划
        7.2.2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本体规划
        7.2.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习得规划
    7.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反思与建议
        7.3.1 湘西自治州双语教育的战略失误与新定位
        7.3.2 土家语复兴中的规划建议
        7.3.3 倡导土家语的声望规划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家语语言活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一)
附录三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二)

(7)建国初期湘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从研究地域来看
        二、从研究内容来看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湘西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背景
        一、建国初期国内形势的变化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第二节 建国初期湘西的社会与民族关系情况
        一、湘西的社会情况
        二、湘西的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湘西苗族自治区到苗族自治州
    第一节 建立苗族自治区
        一、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的条件
        二、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
    第二节 苗族自治区改建苗族自治州
        一、“民族自治区”的行政建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三级民族自治地方
        三、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建立
        四、湘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取得的成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家族确定为单一民族
    第一节 田心桃与土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湘西人的努力
        一、湘西苗族自治区(州)的重视
        二、土家族知识分子的努力
        三、土家各界人士的积极呼吁
    第三节 土家族识别的过程
        一、调查初期:对土家族语言进行研究
        二、深入阶段:对土家族进行全方位调查
        三、调查末期:中央与湖南省取得共识
    第四节 土家族作为单一民族的确定
        一、中央统战部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二、土家族确定为单一民族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立
    第一节“湖南湘西土家族访问团”访问活动
        一、湘西建州形式的初步协商
        二、“湖南湘西土家族访问团”访问活动基本情况
    第二节 关于湘西建州形式的讨论
        一、单独自治的观点
        二、联合自治的观点
    第三节 土家族苗族联合自治的实现
        一、筹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
        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三、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规划研究 ——以湖南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族乡镇风貌特色的缺失
        1.1.2 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1.1.3 特色风貌对民族乡镇发展的重要性
        1.1.4 关于乡镇风貌规划的理论研究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风貌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风貌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1.3.3 国外城市风貌规划的相应实践
        1.3.4 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的相应实践
        1.3.5 土家族村镇风貌特色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民族乡镇风貌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解析
        2.1.1 城乡风貌的涵义
        2.1.2 民族乡镇的涵义
        2.1.3 民族乡镇风貌的概念界定
        2.1.4 民族乡镇风貌特色规划
        2.1.5 以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
    2.2 民族乡镇风貌的一般认知体系
        2.2.1 民族乡镇风貌的内涵与属性
        2.2.2 民族乡镇风貌的基本特征
        2.2.3 民族乡镇风貌的基本功能
    2.3 民族乡镇风貌的系统构成
        2.3.1 民族乡镇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2.3.2 民族乡镇风貌系统的类型分析
        2.3.3 民族乡镇风貌系统的结构分析
    2.4 民族乡镇风貌的叙事性研究
        2.4.1 民族乡镇风貌叙事的特征
        2.4.2 民族乡镇风貌叙事的四元素
    2.5 本章小结
3 土家族民族乡镇特色风貌的塑造
    3.1 土家族民族乡镇的分布概况
    3.2 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的基础分析
        3.2.1 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的外部空间结构特征
        3.2.2 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的内部文化构成特征
    3.3 以风貌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构建
        3.3.1“叙事学理论”的引入
        3.3.2 以风貌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
        3.3.3 风貌叙事的设计策略
        3.3.4 与传统风貌规划模式的比较
    3.4 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叙事的长效保障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火场土家族乡集镇风貌规划研究
    4.1 火场土家族乡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历史沿革
        4.1.3 社会经济概况
    4.2 火场土家族乡风貌现状及评价
        4.2.1 火场土家族乡风貌资源解析
        4.2.2 火场土家族乡现状风貌评价
        4.2.3 火场土家族乡特色风貌丧失根源
    4.3 火场土家族乡集镇风貌规划策略
        4.3.1 火场土家族乡集镇风貌规划理念
        4.3.2 火场土家族乡集镇风貌规划的内容
        4.3.3 火场土家族乡集镇风貌规划的实施管理对策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土家族民族乡镇的风貌规划模式
        5.1.2 风貌叙事结构的建构方式
        5.1.3 风貌叙事框架的内容
        5.1.4 风貌叙事框架的建构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13年度科研报告(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 “土司学” 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一) 学科理论构建研究
    (二) “土司学” 学科方法研究
二、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经典着作研究与介绍
    (一) 全国性的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着作导读
    (二) 区域性的土司制度研究着作导读
    (三) 《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 导读
    (四)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学探赜》 导读
三、 中国土司制度研究
    (一) 土司制度综合研究
    (二) 土司制度的评价
    (三) 土司制度与政治
    (四) 土司制度与社会治理
    (五) 土司制度与土兵
    (六) 土司制度下的民族关系
    (七) 土司制度的区域实施
四、 改土归流研究
    (一) 改土归流的政策
    (二) 改土归流的原因和必然性
    (三) 改土归流的影响
    (四) 改土归流的评价
    (五) 改土归流后的社会变迁与社会控制
    (六) 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治理

四、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局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对新中国认同建构研究[D]. 黄钰.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史研究[D]. 苏振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恩施辛亥革命研究[D]. 宋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人文视角下土家族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以秀山地区为例[D]. 张帅杰. 重庆大学, 2019(01)
  • [5]“失序”的村寨与“富饶”的贫困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W寨的个案为例[D]. 杨卫书. 吉首大学, 2018(01)
  • [6]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D]. 尚巾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7]建国初期湘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为中心[D]. 龙莹. 吉首大学, 2017(03)
  • [8]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9]土家族民族乡镇风貌规划研究 ——以湖南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为例[D]. 戴蓓蕾.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 [10]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13年度科研报告(上)[J].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标签:;  ;  ;  ;  ;  

土家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