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森林不再难以探索

广袤的森林不再难以探索

一、广袤森林不再难勘(论文文献综述)

金辉[1](2020)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宏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强国富民和稳定发展,是政府、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宏观税负高企,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税负畸高的主要原因:“分税制”以来,税权分配向中央集中并趋于规范,但事权划分改革止步不前,存在政府事权范围过大、政府间事权重叠严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事权划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导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断下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纵向失衡,使得地方财政产生巨大缺口,于是地方政府伸出攫取之手,通过土地财政、乱收费等方式增加收入,极大地推高了宏观税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将宏观税负约束至合理区间,并科学合理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破解中国财政困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切实降低宏观税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首先,国际比较。在国家结构、经济水平差异的视角下,比较了美、英、俄、蒙四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模式,并将4国拓展到81个国家,归纳不同类型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共性和特性,提炼出若干经验启示;其次,历史、现状与比较。梳理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讨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其国际比较,为事权划分改革指明方向;再次,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是在理论分析中,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Barro模型分析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二是在实证研究中,利用熵值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检验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使用Lind-Mehlum方法估算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最优值,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为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域下,结合国际经验、现实情况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从四本预算分别展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部分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制定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可能的创新之处:1、借鉴国际经验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角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1)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以及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已有文献中关于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研究,往往就划分而谈划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支出责任定量划分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事权定性划分的层面,无法深入到支出责任定量划分的层面,使得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划分处于割裂状态。二是无法切实有效地解决宏观税负畸高的问题。这是因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上划或下调,都无法改变总财政支出,进而无法降低宏观税负。因此,本文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先参考前人测度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宏观税负合理区间,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部分政府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划分各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最终降低财政支出和宏观税负至合理区间。(2)较大拓展了国际比较的视野。其一,已有文献中的国际比较研究,往往利用国际数据库的二手数据或者样本国家的政策文件,进行定性分析或者政策解读。本文则从美、英、俄、蒙四国的财政部、统计局等网站,收集详细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二,已有文献注重案例研究,缺乏分类比较。本文依国家结构、经济水平的差异,将目标国家分为四类,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样本数量扩大至81国并进行分类比较。2、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的关系财政分权的已有文献,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中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利用Barro模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代际效用总和最大化,并纳入央、地两级财政支出,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θl*=γ/(β+γ)。财政支出分权水平过高不利于发挥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益,过低则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都将造成效率的损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中可能的创新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其次,通过Lind-Mehlum方法进一步检验倒“U”型关系,并据此估算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最后,发现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过高,远高于其最优值,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时,注重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如在普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和事权划分的积弊,本文试图以此为背景开展相关研究。首先,界定事权范围。梳理已有文献、财政账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界定公共卫生事权的范围,明确相应支出内容。其次,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行政体系结构、详细数据,以及事权改革文件,探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改革。再次,开展理论分析,并找出改革方向。归纳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路径,并基于此找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要素和事权划分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和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从责任分配、行政体系、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王琳[2](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呼斯乐[3](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美玲[4](2019)在《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它丰富了传统的地理教学,并与传统的地理教学相互补充。地理的案例教学是指有关地理方面的实例、个案、情景等,在案例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或个案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的地理案例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案例内容编写不当,课堂上对案例的教学环节不够完善,缺乏对案例教学的反思和总结。如何根据地理知识类型对案例进行编写,如何能够让案例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以及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高中地理知识,研究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地理原理性知识、地理差异性知识、地理规律性知识为例进行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而分析总结出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本中出现大量的具体案例和高考地理试题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研究基础,结合案例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明确案例以及案例教学的概念,简述案例教学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地理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第四部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分别以地理原理性知识、地理差异性知识、地理规律性知识等综合探究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案例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第五部分,结合问卷调查的问题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编写策略以及案例教学策略。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后期有待研究的内容与不足。

褚玥[5](2019)在《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观》文中提出中原洪水神话故事是指包括文献记载和口承故事在内的所有发生或流传在河南省境内的关于洪水后人类再殖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原洪水神话是中原神话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洪水神话地域性的一个分支。中原洪水神话依托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洪水灾难为背景,以“人类再殖”为核心,展现了灾后遗民婚配生育二次创世的过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中原洪水神话的多层次母题解构和分析,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婚姻和生育情节作为具体考察对象,系统展示中原洪水神话所蕴藏的丰富婚育文化观念。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由,从洪水神话、婚姻、生育三个方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架构,并且总结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定义中原洪水神话故事,并根据《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一书的标准对中原洪水神话相关文本进行母题分析,定义婚姻与生育两大母题,提炼婚育情节。以此作为全文研究工作的基础。第二章将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主角分为独立再殖造人型与兄妹配偶型两类。分别以独立化生的盘古、抟土造人的女娲和盘古夫妇、伏羲女娲夫妇为代表。第三章以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姻情节和婚姻观念为题,结合具体神话文本,分小节阐释兄妹婚配情节与血缘婚制的关系,分析婚配情节中的动物保护神形象,对婚媒现象和卜婚仪式进行概述,并介绍神话故事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婚姻礼俗如女子障面、执雁、撒帐等。第四章以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生育情节和生育观念为题,结合具体神话文本,将个体独立再殖、男女自然生育和捏泥人等再殖方式进行区别,并解释其中的文化寓意;同时结合中原神话文本和地方庙会祭祀等活动,介绍中原地区独特的祈孕和祈子习俗;最后对神话文本中不同生育结果所反映出的独特生育观念进行分类总结,提炼出中原洪水神话追求生生不息,“好生之德”的核心思想观念。结语部分全面概述前文,确立中原洪水神话的重要性和独立地位。最后,对中原洪水神话故事及其婚育观的文化内涵进行总结性陈述,并以此观照和反思当下的婚育文化和社会现象。

杨楠[6](2017)在《拉祜族学前教育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S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以S县拉祜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研究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的环境、课程、师资现状进行研究。调研发现,S县学前教育资源总体投入不足、分配不均衡,在城镇和山区分别形成了“优质”、“基准”的两级差异服务类型,S县拉祜族学前幼儿主要接受山区学前一年制教育。其教育课程内容以“城市风”为主要题材,与当地民族文化背景不适宜;以汉语为主要载体,“重文不重语”,与拉祜族幼儿薄弱的汉语言基础相矛盾;内容设计“越级”、“超载”,忽视了拉祜族幼儿的已有经验;课程实施以教材为主,资源单一;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年龄结构大,专业素养较差,多元文化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变革学前教育的外界环境系统,继续加大财政向拉祜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建设与培养拉祜族学前教师;优化内部资源管理,加强对学前一年制教育的质量提升与监管,加紧研制符合拉祜族文化背景及幼儿认知水平的学前课程,增强拉祜族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实现拉祜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何伟[7](2017)在《《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校注》文中指出《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是一份修志材料,是民国时期云南省马关县响应国民政府申令全国各地续修、新修地方志的号召,而征集编修的—份文献资料。其纂者不详,内容是按照《云南通志馆征集各机关修志材料条目》中相关条例编纂而成,详实记载了民国时期马关县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史料价值不容小觑。目前,学术界对该材料的关注不够,对该材料的来源、形成、史料价值等基本问题尚未深究。在该材料的整理方面,目前云南大学申报立项“《云南通志馆征集各县资料》暨各县《地志资料》整理和研究”,仅完成对该材料的文字录入工作。尚未有学者对整份材料点校,对所记内容进行注释和考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该材料做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整理。本文前言对该材料的主要内容、史料价值、成文等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校注正文对该材料进行标点、校勘、注释和考证,希望最大程度的恢复该材料原貌,并为读者认识和利用该材料提供方便。通过这些工作,该书的研究和整理方面取得了如下进展:1、对该材料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首先,该材料的一部分内容,是完全誊写前任县长张自明主持编成的《马关县志》中的内容,且在誊写过程中,出现许多缺、衍、误等情况。其次,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由于是根据《云南通志馆征集各机关修志材料条目》编纂的,没有拘束于修志的体例,所以内容更加自由、宽泛。这部分内容保存了一些不见于其他方志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根据文意划分段落,重新句读,纠正材料中存在的谬误。3、以民国《马关县志》石印本、乾隆《开化府志》抄本、道光《开化府志》刻本为主要对校史料,适当参考其他着作,纠正该书传抄造成的错误。4、首次对该材料中的干支纪年、重要人物、生僻字词、职官、典故、地理沿革等做注解;对有疑史实作简要考证。

张帆[8](2017)在《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祸患频仍,地方社会屡受摧残。1934年夏季及其后一段时间,东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超常灾荒,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起而应对危机。无论从灾荒的致因、长期的影响还是从地方应对之策看,对1934年东南超常灾荒的考察在近代中国灾害史研究中都别具意义。异常天气是1934年大旱灾的直接诱因,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功能的欠缺以及地方社会的仓促应对则是促使大旱成荒、灾黎遍地的深层原因。旱灾严重摧残了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频繁的社会动荡。面对大灾荒,在中央政府规划和领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勉力应对。在灾荒应对方案上,地方政府依据已有成规或临时法令,构建救济机制,重视社会宣传和赈灾经费筹募。在赈济统筹层面,地方政府除注意上下级机关、各平级机关以及与各事务部门的有效互动,重视与社会力量的赈灾合作,注意对灾民自救因势利导。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各有侧重,无论是急赈、工赈、蠲缓和农贷,还是机械灌溉的引入、人工降雨的提议与水利工程的推进,均显示地方政府的灾荒应对在承续传统荒政基础上的现代性趋向。行政与市场手段并重以维持经济稳定,严格审查、惩恶扬善以保证赈济功效,抚慰、规劝、命令与震慑多管齐下敉平社会动荡,对确保救灾赈济、维持经济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的灾荒应对也存在一些弊端,常态治理和日常准备的不足,产生了如反应迟缓、资金匮乏、抗旱设备缺少等等问题,导致政府在一些减灾行动上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贡献甚巨。社会力量因灵活多样的募捐方式吸纳了众多赈济资源,故土情结、慈善理念与人道主义的感召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扩大了赈济势力。在当地赈济与跨区域赈济的过程中,社会力量颇为注意放赈对象的管控、施赈过程的监督与赈务公开等赈济监控环节。社会力量居于政府、灾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同时,各社会慈善团体间也注意协调与合作。在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层面,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安抚灾民,监督政府,贡献意见,鼓励捐输。“甲戌全浙救灾会”在此次大灾荒中的作为,突出显示了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大灾荒造成被灾百姓生活困难:收益剧减、生活成本陡增造成生计的窘迫,农时违逆、日常生活错乱造成日常节奏的紊乱,谣言传播、行为反常反映灾民心理的异化,疫病流行更使他们雪上加霜。灾民的自救在积极一端,通过补水、改种、加强副业等手段进行农事补救,通过多种渠道挣取资金、寻找代食品等手段进行生活补救,灾民之间的互助以及灾民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都体现出灾民灾荒应对的主动性。在消极一端,祈雨求神虽给心理以安慰,却造成了资源的损耗;逃难就食与聚众抢米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卖儿鬻女、遗弃、自杀等极端方式则显现了灾民自救能力的薄弱与国家赈救能力的不足。城市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示了不同阶层民众旱灾中的生活状态与应对方式。危机时段的非常态应对与常态的地域经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1934年的超常灾荒在一定意义上检视了东南地方社会的生态系统状态,说明了生态环境因素在地方生存和发展中的潜在而长久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常态治理与应急方案显示了一定的灾荒应对能力,但财政困窘、措施仓促,极大滞碍了政府荒政效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既体现了地域慈善的传统,也显示了赈灾方式的时代转型。灾民面临生活危机的种种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并存,凸显了民国时期乡村地区之日渐凋敝和民众自救能力的单薄。在灾荒史研究中,这样的非常态—常态关联应该是社会史学者更为关注的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9](2014)在《2014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 第六章 我国不同地区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探索分为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和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东部等四大地区在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方而的探索主要体现为中央政府在地方治理现代化方而的政策实践。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优惠政策指导下先尝先试,在经济上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在综合试验政策上,东部地区也获得了比较优势;中西部发展落后于东部,但在财政收支管理和行政模式等方而推出了很多新举措;东北进行了全方位探索,非政府参与为其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亮点。中共十八大召开后,东部地区在治理现代化行政、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全新探索,重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中西部在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治理现代化探索;东北则把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治理现代化探索的重点。

张云翔[10](2014)在《《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散文研究》文中指出《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创刊于1992年初,是东北三省最大的省级党报副刊。周刊以“清新、隽永、深沉、高雅”为办刊宗旨,以东北大地为主要舞台,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美丽富饶、热情奔放的东北文化和人文风情,已经成为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周刊创刊至今,发表的散文作品万余篇,占全部文学作品的2/3以上,受报刊文学影响,其作品内容包罗万象,主题鲜明,围绕着东北大地说人、说事、说情,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和地域研究价值,可以说,把握《东北风》周刊中散文创作的主线,就掌握了东北地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研究东北文化开辟了独特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散文有着丰富的主题意蕴,它将东北地域文化和东北人文精神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东北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地域文化的描写和对东北人的情感的细腻捕捉来展示东北独特的文化风貌与风土人情,充满了浓郁的“此地”味。《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散文以鼓励草根文学创作为主,通过大众化的参与创作,加之党报副刊的特殊性,使《东北风》周刊散文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了平实自然、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等特征,使报刊的新闻性与文学性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统一,使读者在阅读周刊作品的过程中对东北文化有了全景式的认知,并达到了审美的目标,实现了审美享受。《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突破了党报教条古板的束缚,将风格清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浓郁东北地域气息的散文作品引入到副刊当中,将宣传和弘扬东北文化,引导读者对东北文化重新认知和定位,并鼓励广大读者参与到保护与弘扬东北文化事业当中,在实现审美价值的同时还体现出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可谓一举多得,难能可贵。《吉林日报<东北风>》中的散文展现出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色彩和东北人文精神风貌,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二、广袤森林不再难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袤森林不再难勘(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难点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口径宏观税负
        2.1.1 全口径宏观税负的概念界定与测度
        2.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2.1.3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研究
    2.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2.2.1 经济增长视角下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程
        2.2.2 财政分权理论的新发展与现实困境——部分财政分权
        2.2.3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3 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2.3.1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要素流动与政府间竞争
        2.3.2 政府间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
        2.3.3 政府间竞争与政府规模
    2.4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2.4.1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2.4.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案例
        2.4.3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中国案例
    2.5 简要评述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国际比较
    3.1 联邦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3.1.1 联邦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美国为例
        3.1.2 联邦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俄罗斯为例
    3.2 单一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3.2.1 单一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英国为例
        3.2.2 单一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蒙古为例
    3.3 各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3.3.1 美、俄、英、蒙四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3.3.2 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比较的拓展——基于81个国家的数据
    3.4 启示与借鉴
        3.4.1 划清政府、市场边界的启示与借鉴
        3.4.2 优化中央、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启示与借鉴
        3.4.3 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3.4.4 健全央、地两级财政法制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现状和比较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变迁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与分权的动荡变化时期(1950-1980年)
        4.1.2 改革开放背景下财政分权体系探索和建设时期(1980-2013 年)
        4.1.3 财政体制现代化改革时期(2014年至今)
    4.2 分税制改革后央、地间财政关系的总体现状——财政困境和思考
        4.2.1 财政现状之央、地间财政失衡的困境及其思考
        4.2.2 财政现状之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与地方财政缺口的困境及其思考
        4.2.3 财政现状之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困境及其思考
        4.2.4 财政现状之宏观税负畸高的困境及其思考
    4.3 各领域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比较
        4.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4.3.5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比较的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5.1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5.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5.1.2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Barro模型的理论分析
        5.1.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5.2.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
        5.2.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指标权重计算——基于改进后的熵值法
        5.2.3 世界8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测度及排序
        5.2.4 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比较
    5.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5.3.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5.3.2 基准回归结果
        5.3.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5.3.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分权与人类发展指数
        5.3.5 进一步讨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讨论
        5.3.6 基于Lind-Mehlum方法的最优央、地财政支出比例估计
    5.4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5.4.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5.4.2 基准回归结果
        5.4.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5.4.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结构与人类发展指数
        5.4.5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6.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原则和思路
        6.1.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6.1.2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6.1.3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
    6.2 借鉴国际经验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6.2.1 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6.2.5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6.3 重构之后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6.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6.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6.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6.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6.3.5 重构之后的央、地两级财政支出总规模测算及重构方案的优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国际比较的研究结论
        7.1.2 历史、现状和比较的研究结论
        7.1.3 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政策启示
        7.2.2 具体的对策建议和方案
第八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1 本文的不足之处
    8.2 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Lind-Mehlum方法的Stata编程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1.4.3 文献综合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2.1.1 区域科学理论
        2.1.2 社区理论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2.4 本章小结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3.1.3 数据分析
        3.1.4 研究结论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3.2.1 集群共享
        3.2.2 让渡共享
        3.2.3 调适共享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3.3.1 策略原则
        3.3.2 策略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5.5 本章小结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学习迁移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3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对象与目的
        3.1.2 问卷编制
    3.2 问卷调查的数据和结果分析
        3.2.1 课前准备阶段
        3.2.2 课中实践阶段
        3.2.3 课后反思阶段
4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
    4.1 地理原理性知识
        4.1.1 教学实践一
        4.1.2 案例教学总结
    4.2 地理差异性知识
        4.2.1 教学实践二
        4.2.2 教学实践三
        4.2.3 案例教学总结
    4.3 地理规律性知识
        4.3.1 教学实践四
        4.3.2 案例教学总结
5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1 案例编写策略
        5.1.1 针对内容,确定主题
        5.1.2 分析学情,搜集资料
        5.1.3 区分类型,各有侧重
        5.1.4 实践检验,不断完善
    5.2 案例教学策略
        5.2.1 导入案例,激发兴趣
        5.2.2 分析案例,发现问题
        5.2.3 探讨案例,解决问题
        5.2.4 归纳总结,展示成果
        5.2.5 迁移运用,加强巩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的定义与母题分析
    第一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的定义
        一.“中原”的定义
        二.“洪水神话故事”的定义
        三.“中原洪水神话故事”的定义
    第二节 中原洪水神话的母题分析
        一.神话学的母题分析法与代表作
        二.中原洪水神话的母题分析
    第三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姻和生育母题
        一.婚姻定义与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姻母题
        二.生育定义与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生育母题
第二章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主角
    第一节 独立再殖造人主角
        一.盘古肢体化生
        二.女娲抟土造人
    第二节 人类或神只夫妇主角
        一.人类兄妹(或姐弟)主角
        二.神只兄妹(或姐弟)配偶主角
第三章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配情节与婚姻观
    第一节 兄妹婚配与血缘婚制
    第二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保护神
        一.龟形象保护神
        二.狮子形象保护神
    第三节 婚配媒妁与天意占卜
        一.中原洪水神话中的婚媒元素
        二.中原洪水神话中的卜婚情节
    第四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俗
        一.婚礼执雁
        二.新娘障面
        三.拜堂与洞房
        四.撒帐仪式与撒帐歌
第四章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生育情节与生育观
    第一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人类再殖方式
        一.独立个体再殖
        二.男女自然生殖
        三.巫术性的再殖方式
    第二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祈孕意识和风俗
        一.拴泥娃娃
        二.摸子孙窑
        三.请泥泥狗
        四.担经挑表演
    第三节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生育观
        一.怪胎生育与一胎多产的生殖魔力
        二.卵生意识与蛋俗崇拜
        三.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性别意识与观念
        四.其他生育情节
        五.中原洪水神话故事的核心生育观念
结语
附录一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文本辑录
附录二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及神话主人公相关风物遗存
附录三 文中所涉及的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像
参考文献
后记

(6)拉祜族学前教育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三、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的个案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四、研究者自身的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前教育
        二、学前班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以拉祜族为对象的学前教育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五节 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过程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S县学前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基本状况
    第一节 S县学前教育的社会背景
        一、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
        二、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三、人口的分布情况
        四、多元文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 S县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学前教育的组织主体与规划布局
        二、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与类型
        三、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与配置
第三章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S县拉祜族概况
        一、居住地的地理地貌概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三、人文素养概况
        四、家庭教育概况
    第二节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概况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物质环境
        三、学前班的寄宿环境
    第三节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的课程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准备环节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生成环节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落实环节
    第四节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的师资
        一、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
        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
第四章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不能发挥相应的支持作用
        一、学前教育总体资源投入不足
        二、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三、学前教育管理不健全
        四、学前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第二节 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与当地多元文化状况不适宜
        一、城市学前教育理念“照搬”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
        二、课程教育内容与当地民族文化背景不适宜
    第三节 S县拉祜族学前班师资问题制约学前教育发展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
        三、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认同困境
        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到位
        五、学前班师资考评管理与小学混用
第五章 促进S县拉祜族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变革学前教育外界环境系统
        一、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方案
        二、重塑山区乡土文化
        三、对拉祜族家庭系统实施教育干预
    第二节 优化内部资源管理
        一、加强对学前一年教育的质量提升及监管
        二、加紧研制符合不同民族认知水平及地区差异的学前课程
        三、优化学前师资的选拨、任用及专业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家长问卷
    附录B 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C 教育局访谈提纲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E 园长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一、参与课题研究
    二、学术论文
致谢

(7)《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校注前言
    一、《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释名及成文
    二、《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版本流传及整理状况
    三、《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内容及价值
凡例
校注正文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1934年超常旱灾及其生存危机
    第一节 灾情及其成因
        一、灾区分布
        二、灾情轨迹
        三、异常的气候
        四、旱灾的社会成因
    第二节 民众生存危机
        一、旱灾的经济影响
        二、灾荒之年的社会动荡
    小结
第二章 政府的灾荒应对
    第一节 灾荒应对方案
        一、应对流程
        二、救济机制
        三、应对政策与社会宣传
        四、赈灾经费的筹集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赈济统筹
        一、政府内部互动
        二、政府与社会的赈灾合作
        三、灾民自救的引导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
        一、抗旱技术的实施与推广
        二、急赈
        三、工赈
        四、蠲缓与农贷
    第四节 经济社会秩序的维持
        一、稳定经济秩序
        二、关注赈济功效
        三、敉平社会动荡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
    第一节 赈济资源的募集
        一、多样的募捐方式
        二、赈济力量的聚合
    第二节 社会赈济的实施
        一、社会赈济的范围
        二、社会赈济的监控
        三、赈济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第三节 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
        一、信仰的力量
        二、社会舆论的导向
    第四节 个案考察:“甲戌全浙救灾会”的作用
        一、“全浙会”的组建及救灾行动
        二、“全浙会”为民发声
        三、“全浙会”的资源整合
    小结
第四章 灾民的生活危机自救
    第一节 灾民生活窘态
        一、窘迫的生计
        二、紊乱的生活节奏
        三、异常的心理
        四、疫病流行
    第二节 灾民的积极应对
        一、农事补救
        二、生活补救
        三、灾民互助
        四、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
    第三节 灾民的消极应对
        一、祈雨求神
        二、逃难就食
        三、抢米风潮
        四、极端方式
    第四节 旱灾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城市的考察
        一、消夏饮食的改变
        二、消夏空间的调整
        三、公共生活的变化
    小结
余论:地方社会的危机应对与常态运行
    一、地方发展中的生态要素
    二、地方政府的常态荒政效能
    三、地方社会的常态救助检视
    四、近代市场条件下民众的生活自救能力
附录
    一、1934 年东南旱灾各地概况
    二、1934 年旱灾东南各省农业损失统计
    三、1934 年东南旱灾天气数据样本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后记

(10)《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东北风》周刊散文的主题意蕴
    2.1 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
        2.1.1 丰富多彩的东北地域文化
        2.1.2 生动有趣的东北民俗文化
        2.1.3 多彩缤纷的东北民族文化
    2.2 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照
        2.2.1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
        2.2.2 对主旋律的推崇与赞美
        2.2.3 对真情实感的动人书写
第三章 《东北风》周刊散文的艺术特征
    3.1 平民化的表现形式
        3.1.1 创作主体的平民化
        3.1.2 创作视角的平民化
        3.1.3 表达方式的平民化
    3.2 高雅与通俗的和谐统一
        3.2.1 通俗与雅致相结合的语言
        3.2.2 俗情与雅趣相融合的抒情
        3.2.3 雅中带俗俗中含雅的形象
    3.3 东北文化的全景式展现
        3.3.1 广阔的视域范围
        3.3.2 多元的写作方式
        3.3.3 丰富的创作角度
第四章 《东北风》周刊散文的价值和意义
    4.1 对东北地域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4.1.1 出现了一批热衷东北文化的作家
        4.1.2 推动了报刊散文创作的不断发展
    4.2 掀起了社会探讨东北文化的热潮
        4.2.1 影响了社会对东北文化的重新认知
        4.2.2 引起了读者对东北文化的高度关注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广袤森林不再难勘(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D]. 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7)
  • [2]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3]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4]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王美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观[D]. 褚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拉祜族学前教育现状研究 ——以云南省S县为例[D]. 杨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7]《马关县征集通志材料》校注[D]. 何伟. 云南大学, 2017(05)
  • [8]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D]. 张帆. 苏州大学, 2017(04)
  • [9]2014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 第六章 我国不同地区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探索[A].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2014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 2014
  • [10]《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散文研究[D]. 张云翔. 延边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广袤的森林不再难以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