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高度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积极做好推广订阅工作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高度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积极做好推广订阅工作

一、甘肃省工商局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和积极做好推广征订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武端利[1](2020)在《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探其历史过程及其经验、教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且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但其中所囊括的陕甘区域新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是该区域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轫和真正启动时期,不论是从清末新政史、中国早期现代化史,还是近代陕甘区域史的视角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很多空缺,仍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的努力开拓。有鉴于此,本文以清末新政为研究背景,以陕甘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依据,从区域现代化的角度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始于1901年底陕西宏道大学堂的成立,至辛亥陕西起义结束,历时近十年时间,其改革涵盖了军事、教育文化、实业和财政、交通、法政和预备立宪等多个领域。本文的结构由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政改革;清末陕甘警政创设与预备立宪这六个部分组成。社会与经济状况是清末陕甘新政的基础因素。文中从人口变化、地方经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地方督抚群体等多方面对清末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清同治朝以后由于战争和灾荒的影响,陕甘两省人口锐减,加剧了地方经济和财政的困难;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虽然创立了几家洋务企业,但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没有真正开启区域早期现代化;清末陕甘督抚群体思想保守且更动频繁,没有形成区域现代化的领导者。清末陕甘新政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与经济变动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启动,也因此带来了诸多的窒碍。军事现代化是清末陕甘新政最主要的革新内容。陕甘两省在裁撤原有旧军的基础上,各自编练了一协规模的新军力量,不论是在营制、装备、指挥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文中对清末陕甘军事变革的历史贡献和局限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近代军事体系,并通过创办军事学堂和外派留日学生,形成了一批具备近代色彩的知识群体;另一方面陕甘两省均未完成新军编练任务,且耗费巨大,造成了严重的地方财政负担,直接影响到了交通、教育、工矿业等其它领域的新政。出于革新风气、培育人才的目的,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建,先后成立了宏道大学堂、陕西大学堂、甘肃大学堂等多所大学堂,创立了覆盖两省的中小学堂教育体系,建立了省级教育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地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为近代陕甘地区培养了第一批的留学人才。此外,两省又先后创立了多种官报和民办报纸,推动了区域风气的开通和思想的变革。文中认为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创建,为陕甘早期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和思想的基础。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工矿业的发展是在洋务运动零星遗存的基础上,利用两省丰富的资源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创建了涵盖农业、轻工业、工矿业的多家近代化工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业发展制度和机构,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技术人才,并重视自有人才的培养,提高了近代陕甘实业的技术水平,形成了近代企业经营制度和商业意识。同时,为筹措新政经费缓解财政压力,陕甘两省采用增加捐税、裁官节费、推行统税的办法,对原有的税收制度进行了近代意义的改革,试图解决举办新政带来的财政困难。交通是推动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事业。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的交通邮电事业在电报、铁路、邮政、航运、公路建设方面均有创建,但受制于地方财力、清政府规划的影响,仅有邮政、电报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兰州铁桥得以建成,其他如铁路、航运等均成效寥寥。文中对西潼铁路筹修的过程和失败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西潼铁路是近代陕甘交通现代化中最关键的内容,该路未能开工修筑,阻碍了风气的开通和货物的转运,影响到整个清末陕甘新政的进程。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政治现代化主要集中于警政、司法和预备立宪。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近代巡警制度,并设立了警政管理机构,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治安管理与服务职能;在司法改革方面,通过普遍设立审判厅、检察厅、改良监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近代司法体系,是近代陕甘司法改革的第一步;通过推广地方自治、投票选举议员、设立省级谘议局,士绅的民主意识得到了难得的一次教育和启蒙,推动了近代陕甘民主意识的发展。总之,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军事、交通、工矿业、民主政治等领域进行了一定成效的建设和探索,推动了本区域乃至西北地区早期现代化的开展。同时,清末陕甘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也说明,落后区域受制于地方经济条件、地域的风气、官吏的思想和作为、早期现代化路径和改革领域的选择,其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更为艰难。本文通过对陕甘新政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历史影响等问题的探讨,也将裨益于清末区域新政史,尤其是陕甘地区早期现代化史的进一步研究。

刘亮前[2](2014)在《中国直投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快速发展,传媒业飞速进步,直投杂志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的出现体现了城市化加速背景下人们消费理念的变迁和分众传播时代的需要。它在各大城市迅速崛起,遍地开花,并有覆盖全国之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它的前途被一致看好,这与它有着诸多优点及符合城市文化的需要、顺应媒介发展的趋势相关。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营运中,它却处境艰难。因为印刷成本高、企业运营经验不足等问题,大部分的直投杂志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国内对直投杂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知识、研究数据和论着甚少,理论分析跟不上媒介的发展变化,因此亟需更多的学者关注它,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以指导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此文以国内直投杂志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为议题,对直投杂志进行全景扫描,提出了对直投杂志的一些理解、认识和建议。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分析,最后简要介绍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直投杂志的定义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直投杂志的定义众说纷纭,作者认为它是一种将广告编辑成册、免费投放并连续出版的特殊出版物,按内容可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类,按投放方式可分为纯派发式和数据库营销两类,它在我国主要经历了萌芽和初创期、自由发展期、理性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章主要研究直投杂志的定位和媒介功能。精准定位是直投杂志的应有之义,应从读者、内容、市场三个方面进行确定。它的媒介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倡导时尚生活、引领消费主义潮流、发布实用信息、满足求廉者的需求。第四章从城市文化建设、数据库技术进步、媒介融合、广告业发展、消费文化等宏观背景入手,深入研究这些环境因素对直投杂志前景的影响。第五章通过与国外直投杂志发展现状与成功经验进行对比,找出国内直投杂志目前存在的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问题:身份尴尬、定位模糊、内容同质化严重、制作成本高等。第六章提出应从政府管理、杂志定位、杂志内容、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来推动直投杂志不断壮大和成熟。

彭建[3](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指出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刘杰[4](2013)在《权力结构与个体行动: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公务员口常公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权力场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五级政府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整体的、过程的、具象的角度力图对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及其特征做出解释,从更微观的视角、更可视的前台、更务实的角度观察和反思政府运行。本文核心观点是: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可以分为三类:文字行为、会议行为和走访行为(包含检查、接待和跑项目),从历史上看,这些行为方式是由权力场决定的,从现实来看,当前的权力场决定了这些行为方式的特征。所谓“权力场”即是特定的价值结构、组织架构、权力运作的综合。本文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公务员每天在干什么?即从口常行为的角度,公务员每天从事哪些公务活动,如何对这些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和描述?第二、为何以这些方式行使公务?各种日常公务行为是如何形成并固化的?第三、当前公务员这种行为方式的特征何在,其原因又是什么?研究表明:第一、各级政府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具有内容上的可视性和结构上的同质性。各级公务员日常公务活动主要是写文字、开会和走访接待,这三类行为成为其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字写作主要包括以文对人、以文对事和以文对文三类,在文学性、政治性、行政性三色之间寻求光谱的最佳组合,但三者存在很大的冲突,很难一致。开会包括决策性会议、协调性会议、执行性会议、交流性会议和象征性会议,对不同类型的会议有不同的偏好和动机,组织会议要从政治性、行政性、技术性三个角度实现统一。检查、接待和走访则同样具有普遍性。这三类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在物理特征上表现为量的不断增加,在功能特征上最大的特点是行为过程中的偏离,即对原有功能的一种偏离甚至走向反面,主要表现为文字的具文主义、会议的低效锁定和走访的异化。这类行为是几乎所有公务员的工作方式,可以说是“朝野一致”、“官兵一致”、“四海一致”第二、通过对文字、会议和走访行为的历史追溯,表明这三类行为方式由历史上的权力场决定,具有必然性。公务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变迁,是历史上的权力场所决定的,取决于政治组织架构的设计、政治权力关系格局和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服从和服务于特定的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文字对于公共权力具有载体关系,是权力得以实现的要素之一,文字塑造了权力的合法性,实现了权力的秩序化,也实现了权力的理性化。文字是科层结构运行的前提,是科层结构展开的支撑。会议是权力的运行方式,是权力合法性的最主要标志,会议和科层组织存在着天然的关系,特别是在现代议会政治和政党政治生活中更是如此。检查和接待、跑关系也伴随着公共权力在科层体系的分化和延伸而得以发展,这些行为和官本位的组织结构、政治文化也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文字、会议、走访必然与公务员不可分割。第二、当前公务行为的特征是由当前权力场所决定的。当前的权力场,既有传统权力场对权力合法化、理性化、秩序化的要求,对科层结构展开和巩固的诉求,又具有新的面貌。一是集权约束,包括社会集权、府际集权和个体集权,二是科层内卷,即人员、机构、管墀上不断扩张,但结构却没有得到优化,二是文化惯性,即级别崇拜、运动治理和公私混合的影响。这些新的变化对公务员行为形成了三个法则:老大法则,即领导和上级的意志主导公务员行为。模糊法则,即以工作量而不是质来证明机构地位。惰性法则,即官场文化的影响。而这三个法则决定了行为特征的诸多方面。最后,本文还探讨了行为方式改进的可能。从对当前公务员口常公务行为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着普遍的低效。在既定的权力场结构下,可以从技术层面对公务员行为方式及其效率进行有限的改进。但从长远来看,需要对权力场进行周期性的改良,以使公务行为保持一定的效率,维系政府运行的有效。

罗鸿铭[5](2008)在《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住房制度、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拓宽,对沟通供求信息和繁荣活跃市场,对发展产业体系和完善市场功能,产生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时间不长,基础薄弱,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和外部的规制体系还不健全,因此,相当一部分房地产中介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经营缺乏诚信、发展失范无序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降低甚至是败坏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已经对这一新兴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这一突出课题。上述发展失范的问题和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催生出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中包含着不少有益的思路方法、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为继续深入研究解决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但是还不够深入和系统,特别是缺乏以“什么是房地产中介企业的规范发展”为主线的理论分析和对策研究,使发展失范问题的解决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正在这里:它将通过以探索“规范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为主线,以相关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证和案例分析为支撑,以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为参鉴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更具有理论基础同时又切实可行的治理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失范问题的对策思路与方略。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综述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入手,进而分析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科学内涵,以及治理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失范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对策,最后,通过对“21世纪不动产”成功之道的介绍分析,为全文研究及结论提供案例支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1)阐述研究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和评析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的现状,阐述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2)综述与房地产中介企业密切相关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中介组织理论、信息化理论和连锁特许经营理论。(3)研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阐述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梳理分析其发展失范的种种问题。(5)研究界定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科学内涵,提出实现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对策思路与方略。(6)介绍分析美国“21世纪不动产”的成长历程、运营模式和发展成效,并与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进行比较分析。

葛文光[6](2008)在《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农村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的农村经济制度安排下,以新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式也开始在中国的一些农村悄然兴起。河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样发端于这一时期,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逐渐显现的农村经营规模“零散化”的弊端。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2003年开始,在制度与财力上给予支持。2006年12月3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正式形式得到了法律的认可。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强调,“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表明政府对农村经营形式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此,本研究依据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本原理,以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对象,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着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剖析的思路。利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本研究的基本架构。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价,对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现状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形成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切入点。依此为基础,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行实证和案例分析,阐述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分析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径以及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和评价之后,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对本文涉及的一些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所应用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合作社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第三章,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借鉴。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发展经验。为研究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参考。第四章,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演进。本章从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程入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五章,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对河北省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阐述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现状,通过对两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真剖析,进一步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和不足。最后,全面分析了制约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因素。第六章,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径。本章首先阐述了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之后,提出河北省应该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利条件,遵循一定的发展原则,促进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第七章,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对策建议。本章主要从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对策建议。目的是为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谏言献策。第八章,结束语。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陈燕[7](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提出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品纯[8](2004)在《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科普期刊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如何从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提高科普期刊出版的市场化程度,进而提高其产业化水平,是出版管理部门和科普期刊出版工作者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本文首先查阅了国内外关于期刊出版产业化问题的论述,概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以调查全国科普期刊基本情况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我国科普期刊的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出版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科普期刊的市场结构与产业特征、社会功能与外部效应以及赢利模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环境,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分析理论,对推动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发展的五种竞争力量——现有科普期刊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供方议价实力和买方议价实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分析了影响科普期刊出版市场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促进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方案、出版模式和营销策略;研究了科普期刊品牌运营和刊群经营的典型案例。研究的成果可作为出版管理部门制定科普期刊发展相关政策的决策依据,对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产业化经营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揭筱纹[9](2002)在《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研究中小企业概念和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提出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探讨了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若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和面临的主要制约,阐明了中小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作用。认为中小企业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力军;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型企业、为市场提供丰富产品和劳务的劳动密集企业,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特色经济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小城镇建设和繁荣城镇经济的依靠力量。论文认为应当改善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技术支持与人力支持的力度。

甘肃省工商局[10](2001)在《甘肃省工商局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和积极做好推广征订工作》文中研究指明 甘肃省工商局接到国家工商局《关于协办〈经纪人〉杂志的通知》(司发文)之后,非常重视,孙田民局长与其他局领导一起研究,同意甘肃省工商局作为《经纪人》杂志协办单

二、甘肃省工商局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和积极做好推广征订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工商局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和积极做好推广征订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清末新政史视野下的陕甘新政研究
        (二) 清末陕甘新政宏观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三) 清末陕甘新政具体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四) 清末陕甘新政史研究的局限
    三、选题意义、研究基础和学术创新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内容
        (三) 主要研究理论与史料基础
        (四) 重点难点和学术创新
    四、研究范畴的界定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后的陕甘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
    第一节 清末陕甘辖区与地理状况
        一、清末陕甘两省辖区
        二、清末陕甘地理条件
    第二节 清末陕甘人口与经济状况
        一、清末陕甘人口数量的考证与分析
        二、清末陕甘经济和税收状况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陕甘早期现代化
        一、近代陕甘军用工业的萌芽
        二、近代陕甘民用工业的萌芽
    第四节 清末陕甘督抚群体与区域新政
        一、新政时期的陕甘督抚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
        二、陕甘总督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三、陕西巡抚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四、陕甘督抚群体特征与区域新政影响的探讨
第二章 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
    第一节 清末陕甘军事状况与早期军事现代化
        一、清末陕甘旧军的裁减
        二、甲午战后陕甘旧军的现代化编练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新军的编练
        一、八旗及防练勇营的进一步改编
        二、陕西新军的编练
        三、甘肃新军的编练
    第三节 陕甘各级军事学堂的创办和人才的培育
        一、武备学堂的创设
        二、陆军中小学堂的创设
    第四节 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与缺憾
        一、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
        二、陕甘军事现代化的缺憾与反思
第三章 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高等学堂的创办与发展
        一、旧书院的改建与陕西宏道大学堂的创设
        二、陕西大学堂与甘肃大学堂的创立
        三、陕甘师范学堂的创设
    第二节 陕甘课吏馆与法政学堂的创立
        一、陕西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二、甘肃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第三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中小学堂与专门学堂的创设
        一、陕甘中小学堂的创立
        二、各类专门学堂的创立
        三、驻防中小学堂的创立
        四、存古学堂的创立
    第四节 清末陕甘近代教育机构的创立
        一、陕西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二、甘肃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第五节 清末陕甘留学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第六节 清末陕甘新闻报刊事业的创办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陕甘近代农工商业的创办
        一、洋务企业的恢复和续办
        二、清末陕甘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
        三、陕西延长油矿的创办与发展
        四、劝业道和工艺推广机构的成立
        五、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实业发展
        六、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农工商业发展的评价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陕甘税收金融改革
        一、试办官盐和盐斤加价
        二、土药加厘及禁绝鸦片
        三、百货统捐改革
        四、裁官节费
        五、清末陕甘金融机构的筹办与币制改革
第五章 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电建设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电话事业发展
        一、洋务运动时期陕甘电报业的创立
        二、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业的拓展
        三、陕甘电报统归官办
        四、陕西电话公司的创立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铁路的倡议与筹修
        一、清末西北铁路的倡议与规划
        二、清末西潼铁路的筹修与失败
    第三节 清末陕甘邮政的创建与发展
        一、清末陕甘邮政的创立与发展
        二、清末陕甘邮政邮员的管理
        三、邮员的薪资和晋升
        四、陕甘邮政的管理和运作
        五、陕甘邮政中的外籍人员
    第四节 兰州铁桥的兴修及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一、兰州铁桥的兴修
        二、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第六章 清末陕甘法政改革与预备立宪
    第一节 清末陕甘巡警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清末陕甘巡防队与巡警制度的探索
        二、陕西巡警制度的建立
        三、甘肃巡警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清末陕甘司法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一、清末陕西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创设
        二、清末甘肃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设立
    第三节 清末预备立宪和陕甘谘议局的创办
        一、清末陕西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二、清末甘肃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三、清末陕甘谘议局与民主意识的发展
余论: 落后区域的早期现代化之路——清末陕甘新政的历史审视
    一、变与不变: 清末陕甘新政历史成效的两个维度审视
    二、清末陕甘新政历程中的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中国直投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
第二章 直投杂志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 直投杂志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直投杂志的分类
        一、按直投杂志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综合性和专业型两大类
        二、按直投杂志的营销方式,可以分为纯派发式和数据库营销两类
    第三节 直投杂志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和初创期
        二、自由发展期
        三、理性发展期
第三章 直投杂志的定位及媒介功能
    第一节 直投杂志的定位
        一、读者定位
        二、内容定位
        三、市场定位
    第二节 直投杂志的媒介功能
        一、倡导时尚生活方式
        二、引领消费主义潮流
        三、发布实用信息
        四、满足“求廉”者的需求
第四章 中国直投杂志的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城市化文化建设与直投杂志的发展
    第二节 信息技术进步中的数据库支撑
    第三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直投杂志的优势
    第四节 广告业飞速发展下的直投杂志
    第五节 消费时代的受众分析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中国直投杂志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国外直投广告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直投广告的起源
        二、欧洲国家直投广告发展历史及现状
        三、美国直投广告发展历史及现状
        四、日本直投广告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国外直投广告发展的启示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成熟的经营理念
        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下中国直投杂志存在的问题
        一、严格管理制度下的尴尬处境
        二、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
        三、缺乏内容支持,读者态度消极
        四、制作成本高,盈利状况不佳
        五、无数据库支撑,投递方式粗放
第六章 中国直投杂志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探索管理路径,改善发展环境
        一、明确管理部门,清晰界定身份
        二、肯定直投杂志的作用
        三、放宽内容限制
    第二节 差异化与市场定位进一步准确
        一、拓展受众范围
        二、细分受众群体
        三、坚守杂志的定位
    第三节 拓展盈利模式,形成媒介品牌
        一、拓展受众范围,扩大投放面
        二、以内容为王,体现编辑特色
        三、多种形式卖活动,树立媒介品牌
    第四节 注重信息反馈,建立读者数据库
        一、构建良性信息反馈渠道
        二、建立完整的读者数据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1.1.1 Motivation
        1.1.2 The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Scope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1.2.2 The Main Content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Basis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3.3.4 Case Stud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 Introduction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4.3 Data Analysis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in Contribution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4)权力结构与个体行动: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综述和意义
        1. 问题背景和研究对象
        2. 相关研究概述
        3. 研究意义
    二. 视角、假设和概念
        1. 日常政治视角下的公务行为
        2. 假设的提出
        3. 权力场
    三. 思路、结构和方法
        1. 论证思路
        2. 主要内容和结构
        3. 研究方法和不足
第一章 日常公务行为类别与内容
    一. 概述
        1. 从日程安排看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
        2. 从学术调查看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
        3. 小结
    二. 无时不文
        1. 概述
        2. 文字工作的分类
        3. 文字行为重点
        4. 文字处理
    三. 无日不会
        1. 概述
        2. 会议类型
        3. 会议组织
        4. 参会行为分析
    四. 无处不访
        1. 检查
        2. 接待
        3. 跑项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常公务行为的历史决定
    一. 传统权力场概述
    二. 文以行政
        1. 文以载权:文书和权力
        2. 文以载体:文字和组织
    三. 会以理政
        1. 权力场和会议:理论的视角
        2. 专制集权背景中的会议
        3. 传统政治体系变迁中的会议
    四.访以联政
        1. 检查与专制集权
        2. 集权逻辑下的接待
    五.传统权力场对官员日常公务行为的支配—以文字为例
        1. 文官政治的实现
        2. 权力集中和科层繁密对文书行为的影响
        3. 文字依赖:官僚和公文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常公务行为特征及权力场支配
    一. 当前的权力场分析
        1. 集权约束
        2. 科层内卷
        3. 文化惯性
    二. 权力场的三大法则
    三. 日常公务行为特征的判断
        1. 物理特征
        2. 功能特征
    四. 三大法则对行为特征的决定
        1. 老大法则的决定
        2. 模糊法则的决定
        3. 惰性法则的决定
    五.权力场与行为方式改进
        1. 行为方式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2. 作风整顿与改进行为方式
        3. 权力场改造与行为方式改进
结论和余论
    一. 结论
    二. 余论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后记

(5)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简要评析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房地产中介企业相关理论综述
    2.1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2.1.1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2.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结构
        2.1.3 在房地产中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和任务
    2.2 委托代理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2.2.2 房地产代理的内涵与特征
        2.2.3 房地产中介全程委托代理
        2.2.4 房地产中介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2.3 中介组织理论
        2.3.1 中介组织理论概述
        2.3.2 房地产中介的概念
        2.3.3 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基本职能
        2.3.4 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组织形式
    2.4 企业信息化理论
        2.4.1 房地产中介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2.4.2 信息化对房地产中介企业经营的影响
        2.4.3 房地产中介企业自身特性对信息化的影响
    2.5 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理论
        2.5.1 连锁经营
        2.5.2 特许经营
        2.5.3 房地产中介企业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模式比较
第3章 发达国家及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3.1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概况及经营特点
        3.1.1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概况
        3.1.2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经营特点
    3.2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的规制体系
        3.2.1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
        3.2.2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的行业自律机制
        3.2.3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的政府监管机制
    3.3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3.1 健全法律法规是重要前提
        3.3.2 严格自律监管是根本保证
        3.3.3 连锁特许模式是有效途径
        3.3.4 提高服务水平是稳固支撑
        3.3.5 诚实守信经营是重要基石
        3.3.6 建立信息网络是高效载体
第4章 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4.1 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现状
        4.1.1 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4.1.2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介企业发展的态势与成效
    4.2 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失范的主要问题
        4.2.1 房地产中介企业自身存在诸多缺陷
        4.2.2 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4.2.3 房地产中介行业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不力
第5章 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对策思路与方略
    5.1 制定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对策的基本思路
        5.1.1 全面把握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科学内涵
        5.1.2 充分认识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意义
        5.1.3 深刻剖析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失范的内在原因
        5.1.4 认真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5.2 促进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对策的具体方略
        5.2.1 加强政府规制
        5.2.2 加强行业自律
        5.2.3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5.2.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6章 案例分析——“21世纪不动产”的成功之道
    6.1 “21世纪不动产”概况
        6.1.1 企业背景
        6.1.2 经营理念及原则
        6.1.3 运作模式
    6.2 “21世纪不动产”在我国的成长历程
    6.3 “21世纪不动产”在我国的发展模式
    6.4 “21世纪不动产”与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6)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
        2.1.2 合作与组织
        2.1.3 协会与农民专业协会
        2.1.4 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2.1.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1.6 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公共选择理论
        2.2.4 合作社理论
        2.2.5 组织管理理论
        2.2.6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借鉴
    3.1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3.1.1 国外合作社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3.1.2 国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3.1.3 值得借鉴的经验
    3.2 国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3.2.1 国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
        3.2.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3.2.3 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四章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演进
    4.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
        4.1.1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到90 年代中期的起步阶段
        4.1.2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时期
        4.1.3 2001-2002 的稳步发展时期
        4.1.4 2003 年后的深入发展时期
    4.2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分布特点
        4.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产业分布
        4.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地域分布
    4.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类型
        4.3.1 按组织形式来划分
        4.3.2 按领办人来划分
    4.4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其它特点
        4.4.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4.2 逐步开始重视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运行
    4.5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4.5.1 区域发展不均衡
        4.5.2 紧密型组织所占比例小
        4.5.3 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率不高
        4.5.4 发展水平不高
        4.5.5 政府干预过多带来的盲目发展倾向
        4.5.6 一些组织组建合作社的目的脱离为成员服务的宗旨
        4.5.7 相关部门存在争夺管理权的问题,未形成合力
第五章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30 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分析
        5.1.1 牵头领办主体
        5.1.2 成立时间和注册登记情况
        5.1.3 服务内容
        5.1.4 人员和组织机构
        5.1.5 内部运行机制
        5.1.6 社员对组织的态度
    5.2 对河北省两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案例研究
        5.2.1 河间市国欣棉农合作协会
        5.2.2 辛集市黑马粮食专业合作社
    5.3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分析
        5.3.1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技术缺乏问题
        5.3.2 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
        5.3.3 为社员提供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
        5.3.4 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水平
        5.3.5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5.3.6 提高了农民的合作意识
    5.4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5.4.1 缺乏领办人
        5.4.2 农民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5.4.3 资金短缺
        5.4.4 人才短缺
        5.4.5 内部运行不规范
        5.4.6 社员与组织间缺乏凝聚力
        5.4.7 法规建设滞后,优惠政策不明晰
        5.4.8 部门之间衔接不够
第六章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径
    6.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和发展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6.1.1 农民的有效需求
        6.1.2 有创业能力的领办人
        6.1.3 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6.1.4 与组织发展相适合的资金
        6.1.5 全体成员一致同意的章程
    6.2 充分利用现有发展的有利条件
        6.2.1 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6.2.2 农民有合作的需求
        6.2.3 有一些成功的典型
        6.2.4 初步建立了一支业务辅导员队伍
        6.2.5 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历史基础
    6.3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原则
        6.3.1 农民需求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原则
        6.3.2 因地制宜,分类发展的原则
        6.3.3 依法发展的原则
        6.3.4 不断创新的原则
        6.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6.4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
        6.4.1 组织的建立将从政府推动为主转向农民自发建设为主
        6.4.2 组织的产生将以优势农业产区居多
        6.4.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6.4.4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将逐步趋于规范
        6.4.5 组织规模和服务范围逐渐扩大
        6.4.6 创业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第七章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发挥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7.1.1 进一步创设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
        7.1.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7.1.3 树立和扶持典型,利用典型带动促发展
        7.1.4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实行资金循环使用制度
        7.1.5 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领头人,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
        7.1.6 落实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7.1.7 提高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减少行政成本
    7.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建设
        7.2.1 依法进行登记注册,确保法律主体地位
        7.2.2 努力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组织的服务能力
        7.2.3 创新组织融资方式,解决资金困难
        7.2.4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组织规范化程度
        7.2.5 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密切组织与成员的关系
        7.2.6 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寻求智力支撑
        7.2.7 培训组织成员,提高人员素质
    7.3 调动社会力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7.3.1 发挥供销社系统在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优势
        7.3.2 调动科研院所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积极性
第八章 结束语
    8.1 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1 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知调查
附件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问卷
附件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或社员)调查问卷
附件4 政府职能部门人员调查问卷
附件5 国欣棉农合作协会会员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基础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角度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3.1 演出产业
    3.2 音像产业
    3.3 影视产业
    3.4 艺术品业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4.1 文艺体制改革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前提、目标、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我国科普期刊的出版现状分析
    2.1 科普期刊的分布情况
    2.2 科普期刊的从业人员状况
    2.3 科普期刊的出版发行状况
    2.4 科普期刊的经营状况
    2.5 科普期刊的合作办刊情况
    2.6 科普期刊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我国科普期刊的出版特征分析
    3.1 市场结构与产业特征分析
    3.2 社会功能与外部效应分析
    3.3 赢利模式分析
第四章 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环境与竞争态势分析
    4.1 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环境分析
    4.2 科普期刊出版单位的竞争态势分析
第五章 影响科普期刊出版市场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分析
    5.1 产前市场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5.2 产中市场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5.3 产后市场化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普期刊产业化经营个案分析
    6.1 品牌运营案例分析--《家庭医生》杂志社
    6.2 刊群经营案例分析--中国农机院期刊社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继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科普期刊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 我国部分科普期刊名单
作者简历

(9)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中小企业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一、 企业
        二、 中小企业
        三、 中国学者关于中小企业的诠释
        四、 中国政府机构关于中小企业的阐释
    第二节 中小企业相关理论综述
        一、 企业的出现、发展与规模经济理论
        二、 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
        三、 企业创新理论
        四、 企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中国的中小企业研究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 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三、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 区域经济的一般概念
        二、 区域经济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
        三、 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
        一、 企业、农户、居民户
        二、 企业是核心,是发展的直接推动者
    第三节 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 组织试验与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
        二、 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若干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
    第一节 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小企业发展
        一、 美国
        二、 德国
        三、 日本
    第二节 韩国与我国香港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一、 韩国
        二、 中国香港地区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一、 中小企业辅导政策体系的内容
        二、 对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政策辅导的评价
    第四节 小结
        一、 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二、 必须对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三、 必须建立中小企业政策辅导体系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与中小企业发展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一、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步骤
        二、 西部大开发是拉动内需,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
        四、 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平衡
        五、 西部大开发是社会长期稳定的需要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二、 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制约
    第三节 中小企业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中小企业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二、 中小企业是西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 中小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
        四、 中小企业是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五、 中小企业是繁荣西部小城镇经济的主力
第五章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第一节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一、 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
        二、 结构落后
    第二节 西部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 国家宏观政策失衡,政府管理扶持的真空状态
        二、 中小企业结构性失衡
        三、 严峻的外部环境
        四、 缺乏充裕而优质的要素供给
        五、 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第三节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 新世纪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 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三、 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选择
第六章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传统产业
        一、 西部传统产业的现状分析
        二、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传统产业的提升
    第二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高新技术产业
        一、 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
        二、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困境及原因
        三、 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
        四、 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则和思路
    第三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二、 推进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发展中小企业
        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发展中小企业
第七章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一、 西部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 中小企业对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
        三、 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一、 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 当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 生态环境建设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
        四、 发展中小企业,促进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八章 中小企业发展与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第一节 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
    第二节 中小企业对繁荣小城镇经济的关键作用
        一、 发展中小企业可以扩大小城镇的规模
        二、 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改变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促进小城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 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促进小城镇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小城镇的功能
        四、 发展中小企业可以解决闲置人口的就业问题
    第三节 小城镇建设应注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 本着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二、 在小城镇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加快信息传递,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市场
        三、 消除小城镇建设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四、 构建支柱产业和“企业化小城镇”模式
        五、 构建绿色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西部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
    第二节 中小企业与制度创新
        一、 中小企业制度创新面临的问题
        二、 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
    第三节 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
        一、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二、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三、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四、 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思路
    第四节 中小企业与管理创新
        一、 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效用
        二、 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机制
        三、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条件
        四、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
第十章 营造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节 市场环境与立法保护
        一、 市场环境
        二、 立法保护
    第二节 产业政策
        一、 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二、 区域产业政策调整
    第三节 财税、金融政策
        一、 财政税收政策
        二、 金融政策
    第四节 社会服务体系
    第五节 技术支持与人才支持
        一、 技术支持
        二、 人才支持

四、甘肃省工商局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和积极做好推广征订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D]. 武端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2]中国直投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刘亮前.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 [4]权力结构与个体行动:公务员日常公务行为研究[D]. 刘杰. 复旦大学, 2013(02)
  • [5]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规范发展研究[D]. 罗鸿铭.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7)
  • [6]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葛文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8]科普期刊出版产业化研究[D]. 张品纯.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 揭筱纹. 四川大学, 2002(02)
  • [10]甘肃省工商局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和积极做好推广征订工作[J]. 甘肃省工商局. 经纪人, 2001(01)

标签:;  ;  ;  ;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高度重视协办《经纪人》杂志积极做好推广订阅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