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人工种植与加工

平菇的人工种植与加工

一、侧耳根人工种植与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雪[1](2021)在《平菇交配型及单核菌株遗传差异研究》文中认为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技术简单、适应性强,为生产主栽品种。但目前平菇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育种工作落后,品种单一,生产缺乏优良品种。平菇育种的主要方式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中如何选择优势单核菌株进行配对杂交是育种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单孢分离法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对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平菇菌株进行孢子单核菌株分离,经过常规交配型鉴定和核迁移试验,对该平菇菌株的4种交配型进行了准确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酯酶同工酶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孢子单核菌株进行遗传分析和分类鉴定,探讨了单核菌株的遗传差异与交配型之间的关系,为杂交育种中优良单核菌株的选择提供依据,为今后从交配型因子的角度深入研究侧耳属平菇的遗传规律及扩充种质资源库等工作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的一株野生平菇菌株利用单孢分离法获得69株孢子单核菌株,通过交配型鉴定、核迁移试验得出T1(A1B1)型20株、T2(A2B2)型37株、T3(A1B2)型9株、T4(A2B1)型3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8株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经配对后鉴定出该野生平菇菌株亲本型为A1B1、A2B2,重组型为A1B2、A2B1。证明该平菇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真菌,经χ2检测出现偏分离规律。2.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对交配型已确定的69株平菇孢子单核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69株平菇孢子单核菌株共检测出6条酶带,根据条带统计结果构建了遗传相似系数(GS值)树状图,GS值变化范围为0.38~1.00,且当GS值为0.665时,据组内样本量依此分为A、B、C、D四个类群。与交配型鉴定结果对比后发现,虽有亲本型P8、P11、P18等19个菌株同属一类,但并没有严格按照其进行聚类。3.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9株平菇孢子单核菌株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筛选出7条ISSR引物对69株单核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6个条带,多态性位点占87.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9株菌株间的GS值变化范围为0.60~0.88,当GS值为0.684时可依此分为A、B、C、D四个类群。聚类结果与交配型鉴定、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大致呈一种趋势。

范圣雨[2](2021)在《平菇对栽培料中重金属的富集与品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食用菌是人们当前食用及药用较多的一种真菌,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种植生产水平往往良莠不齐,且在质量监督方面管理较为薄弱,目前我们关注较多的是食用菌种植生产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却忽视了食用菌生产中更为严重的重金属残留问题。重金属离子的残留不仅会对食用菌本身的生长及营养价值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一旦被食用,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针对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相关质量安全问题,本课题将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我国目前不同品种食用菌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所选择的原辅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含量方面进行相应的测定,以测定结果为指标为我国食用菌生产线提供优质原辅材料选择的标准;此外还将对重金属离子对食用菌产生的不良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本课题以食用菌中的平菇为例,培植一段时间后进行相关测定,以开展平菇对重金属吸收降解规律以及重金属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的研究。最终根据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为避免平菇栽培当中的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参考,进而为我国食用菌生产安全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有助于我国制定和修订更为科学的食用菌生产安全标准,以保证今后为全国人民生产出更为健康、安全的食用菌产品。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课题抽选取了90份食用菌样本(样本种类包括金针菇、毛木耳、双孢蘑菇、竹荪、秀珍菇、黑木耳、平菇等)分别对其含有的重金属进行测定,测量标准参考国标《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测量后根据测量结果发现其中有2份食用菌的镉含量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分别是:竹荪(含量为1.5 mg/kg)、凤尾菇(含量为2.1 mg/kg);另外有1份秀珍菇中的铅元素含量达到1.2 mg/kg,也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而在这些样品中,汞的含量均小于0.2 mg/kg,砷的含量小于1mg/kg,这两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2、在食用菌原辅材料中抽取180个样本(有木屑、麸皮、棉籽壳等),并对其分别测定了汞(Hg)、铅(Pb)、镉(Cd)、砷(As)4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显示:生产食用菌的多种原辅料中Hg和Cd的含量不多,其中Pb含量处于1.0 mg/kg-6.0 mg/kg范围内的原辅材料有35份,占总量的19.4%,As含量处于1.0 mg/kg-8.0 mg/kg范围内的原辅材料有11份,占总量的6.1%。因此做好原辅料的把控尤为关键。3、本课题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重金属在平菇从基质中的吸收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As、Pb、Cd、Hg含量的增加,平菇子实体在污染上的参数不断升高,污染情况快速上升。(2)栽培基质中富含的重金属能被平菇吸收,而且针对不同的重金属其富集效果也有差异,从大到小排序为:Hg、Cd、As、Pb,在上述几种重金属上的富集效果上,平菇的吸收富集规律符合幂以及多项式曲线方程,系数达到0.9960、0.8032和0.9803以及0.8380,全部满足明显或极明显水准。(3)随着As、Hg、Pb、Cd含量的增多,遏制平菇产量的效果就越强,且不同重金属降低产量的程度是有差异的。(4)铅、镉、汞、砷四种重金属对平菇中的营养成分有不良影响。结果表明:As含量的提升与平菇形成蛋白质没有影响,但随着As和Pb含量的增多,平菇子实体中含有的灰分显着减少,重金属的含量与平菇中的脂肪含量呈负相关。Cd、Hg等重金属会使平菇的氨基酸评分与氨基酸化学评分有所下降,而且重金属也会给氨基酸总量造成影响,增加重金属As、Cd的含量,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9.17%和5.93%,而增加重金属Pb、Hg的含量,氨基酸总量分别减少4.32%和12.0%。

张云龙[3](2020)在《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对丰富食用菌资源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采集于河南南阳地区的野生菌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ITS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营养生理动态比较研究和栽培出菇试验,为梭伦剥管孔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形态观察和ITS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菌株具有锁状联合,菌丝淡黄色,结合ITS克隆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Blast比对得登录号MF445223.1,表明该野生菌为梭伦剥管孔菌(Piptoporus soloniensis),属河南省新记载。2.梭伦剥管孔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梭伦剥管孔菌菌丝在15℃-35℃都能生长,在30℃左右时生长最好;适宜初始p H为7.0;菌丝生长阶段喜爱黑暗;甘露醇和葡萄糖是最适碳源;对有机氮有相对较好的利用,优选牛肉膏;最适宜的无机盐为硫酸镁;适宜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碳源-葡萄糖、氮源-牛肉膏、无机盐-硫酸镁和p H-8。3.以硫磺菌为对照,测定了该菌株在液体发酵液培养过程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及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梭伦剥管孔菌具有较完整的胞外酶体系,整体活性及营养物质含量均优于硫磺菌菌株。4.梭伦剥管孔菌栽培试验表明,梭伦剥管孔菌适宜在木屑培养料中生长,以及在瓶/袋中预留1/3空隙,促进菌丝凝结和原基形成。

徐莉娜[4](2019)在《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食用蕈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蕈菌资源,对丰富野生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库意义重大,是蕈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疑似野生马鞍菌X1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测定了该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其子实体矿物质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以BHT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其子实体粗提物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人工栽培试验;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菌丝体进行了液态和固态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X1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X1菌株隶属子囊菌门(Ascomyz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拉丁文学名为Helvella lacunosa,中文名称为棱柄马鞍菌,异名多洼马鞍菌。(2)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达23.72%,粗脂肪含量达3.65%,粗纤维含量达55.12%;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是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0.64倍,且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占氨基酸总量的30.07%;采用ICP-AES法对子实体的1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实体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Fe、Zn、K、Na、Ca、Mn、Cu及Mg的含量分别为0.114μg/g、0.017μg/g、2.13μg/g、0.13μg/g、0.0046μg/g、0.0053μg/g、0.0032μg/g、0.1005μg/g,重金属只检出As和Sb,含量分别为0.0021μg/g和0.0013μg/g,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0.1μg/g的限量要求;采用GC-MS法对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39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己醛、己酸、乙酸和2-戊基呋喃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9.18%和53.33%;由子实体粗提物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知,用药组最大给药剂量达0.4mL/10g.bw时,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认定棱柄马鞍菌是安全无毒的。由此可见,该野生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无毒性,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蕈菌。(3)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X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无机盐为MgSO4;最佳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为6.5,适宜光照条件为12h黑暗+12h光照。人工栽培X1菌株试验结果表明:X1菌株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麸皮煮汁琼脂培养基;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麦粒培养基;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是松木屑+棉籽壳,X1菌丝体在该培养料上长势好,65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4.32±1.54mm/d,子实体直径0.3–1.6cm,菌盖淡褐色,菌柄灰白色,其长度、直径分别达0.3–3.12cm和0.5–1.5cm;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3.24g/袋和4.5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之间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82个,样本5中特有OTU最多,为201个,样本1中特有OTU最少,仅59个。样本5和样本2种群丰度高于其余3个样本(P<0.05)。样本1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alokirschsteiniothelia;样本2中特有的真菌属有Plectania、Heydenia、Trichosporon、Clavaria,Thelonectria、Leucoglossum、Lepiota、Tricholoma;样本3中特有的真菌属有Metarhizium、Ceratocystis、Cadophora、Cercophora、Podospora;样本4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ypxylon、Physciella、Cyphellophora、Phyragmocephala、Alternaria、Guttulispora、Ophiostoma、Tomentella、Caluatia、Thermomyces、Auxarthron、Botrytis、Scleromitrula、Schizothecium、Chaetomium、Glomerella、Acremonium、Cosllarina;样本5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irsutella、Porormia、Pseudodictyosporium、Lophiotrema。5个样本中优势菌群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上菌群在5个样本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但相对含量均大于5%。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采样地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差异明显(P<0.05),没有子实体生长的土壤,其真菌多样性高于生长过棱柄马鞍菌的土壤,且不同土壤样本中优势菌属种类与丰度不一样,可见棱柄马鞍菌对于根际定殖真菌具有一定选择性。(5)以液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为对照,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X1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过程中最适碳氮源以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58g葡萄糖、2.77g蛋白胨、3.01g酵母浸膏、1g KH2PO4、1g NaHCO3、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1.01g/L,是对照组的8.83倍;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49g/L葡萄糖、3.54g蛋白胨、3.85g酵母浸膏、1g KH2PO4、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EPS含量最高,可达233.25mg/L,是对照组的4.06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X1菌株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装液量80mL,转速140r/min。经验证试验得出,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下,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和EPS含量可高达11.86g/L和244.56mg/L,分别是对照组的9.59和4.31倍。(6)以X1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山西常见的10种谷物(小麦、大米、燕麦、玉米、小米、藜麦、荞麦、大豆、豌豆和高粱)为发酵基质,对比研究了X1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对发酵基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X1菌株固态发酵后,小米、燕麦、藜麦、小麦和大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0.898、0.911、0.764和0.770。发酵35d后,5种发酵谷物的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3.38mg/g、3.30mg/g、1.30mg/g、3.06mg/g和0.57mg/g,分别比对照高1.57、2.21、1.86、2.03和1.10倍。大米、荞麦和豌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5、0.398和0.132);玉米和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R=-0.399和-0.723)。发酵7d后,玉米发酵产物总酚含量的最大值为3.18mg/g,比对照低0.3%;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值为2.68mg/g,比对照低12%。以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0种谷物发酵产物中,小麦发酵产物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0.16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98.78%;豌豆发酵产物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EC50值为4.18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6.56%;小米发酵产物提取物的Fe2+螯合能力最强,EC50值达16.64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81.61%;高粱发酵产物提取物的O2-·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41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3.82%。本实验结果表明,X1菌株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不仅子实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菌丝体的固态发酵还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性能,因而,本研究既可以为开发利用棱柄马鞍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开发谷物抗氧化产品或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田力[5](2019)在《“林(竹)-菌-肥-农”生态农业模式上游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效的农业循环体系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有效模式和必然选择。雅安地区有着丰富的林竹资源,生产竹荪后剩余的竹荪菌糠和收获厚朴后剩余的厚朴木屑是“林(竹)-菌-肥-农”生态农业模式上游环节重要资源。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着其独特的预防、治疗和保健功能。平菇有较强的富硒能力,培养富硒平菇对解决人们食用产品缺硒问题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平菇杂优一号以为材料,用不同比例的竹荪菌糠、厚朴木屑作为栽培料,并以添加有机硒肥为参照,来探究“林(竹)-菌-肥-农”上游技术,试验于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农场进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硒肥的添加能加快菌丝的生长,能减短营养生长期和收获期。但是栽培主料的区别对菌丝生长速度不明显。硒肥的添加能提高竹荪菌糠和厚朴木屑栽培主料的产量。加硒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未加硒处理,同样营养生长期要短于未加硒处理,能够让平菇尽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达到了产量增加的结果。A1B4处理即加硒的45%竹荪菌糠+55%棉籽壳和A1C4处理即加硒的45%厚朴木屑+55%棉籽壳,在试验中取得了最优结果:菌丝生长速度快、营养生长期短、产量最高、子实体硒含量最高,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是这两个处理能得到产量最多的富硒平菇,并且出菇时间提前,有市场优势。因此选用45%竹荪菌糠+55%棉籽壳栽培料和45%厚朴木屑+55%棉籽壳栽培料进行富硒平菇栽培,是“林(竹)-菌-肥-农”生态农业模式在模式的上游环节在雅安推广的一种好的选择,能够充分利用竹荪菌糠和厚朴木屑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的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平菇菌糠的有机物含量平菇菌糠的有机物含量大于85%,符合有机肥料标准;总养分小于3%,制作有机肥时根据需求添加氮、磷、钾补充肥力;碳氮比在26.99-39.20之间;加硒处理的平菇子实体的硒元素转化率在5%左右,还有大量有机硒存在菌糠里。在选择45%竹荪菌糠+55%棉籽壳栽培料和45%厚朴木屑+55%棉籽壳栽培料进行富硒平菇栽培后,剩余的菌糠有转化为有机硒肥的巨大潜力。

王小谭[6](2019)在《碳氮源对秀珍菇液体培养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又名环柄香菇,平菇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原产于印度南部查摩省。鲜菇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液体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直接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不断振荡或搅拌,使微生物均匀地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一种培养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法,食用菌液体培养具有很多优点,如生产工艺简便,液体菌种更纯,出菇整齐,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等。在食用菌液体培养中,碳、氮源以食用菌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的两类主要营养物,其用量的控制对菌丝体的生长及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秀珍菇169和秀珍菇206-1这两种菌株液体培养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含氮量对秀珍菇液体培养中菌丝生长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种秀珍菇液体培养过程中,由于碳氮源等的变化,淀粉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四种胞外酶的活性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秀珍菇169的最佳碳源是乳糖,秀珍菇206-1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两种秀珍菇的最佳氮源时麸皮。适合秀珍菇169和秀珍菇206-1两种菌株液体培养的碳氮比是20:1;在含氮量为0.10%-0.25%时,最适合两种秀珍菇的液体培养。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含氮量对秀珍菇菌丝分泌的四种胞外酶,即淀粉酶、半纤维素酶、漆酶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不同品种的秀珍菇胞外酶的活性也不相同。有利于秀珍菇菌丝生长的碳氮源并不一定有利于胞外酶的分泌,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

余兆?[7](2019)在《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梳理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为中药凉茶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回顾发,调研了茶树的原产地与茶疗的历史、英国为茶叶贸易引起三场改变世界的战争与饮茶风尚盛行於世界、「荼」与「茶」二字含义的分别及茶字何以原写作「搽」、现代药理学认为茶叶有五大保健功能、中医谓茶叶的药效约有二十六种、饮茶注意事项、药食同源的岭南草药茶、岭南气候与地理环境具备发展草药茶的先天条件、岭南草药与广东凉茶的人文历史和非茶之茶的岭南草药茶等内容,明确了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的历史及功效。结果:中国西南地区,古称巴、蜀、汉中之地是茶树的原生区域,晋代时期由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记叙周朝立国之初已接受茶供,三千多年前建立的周朝,正是崛起於西方的政权,中国饮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可谓无庸置疑。茶叶的解毒功能,应该是在先民为寻找食物而嚐百草时一起发现,并且乐意日常琛用。因为能解毒的草药可以很多,但未必能食,尤其是经常食用,每种药物以味为称呼亦由此而来;故《神农本草经》谓茶叶具苦寒之性,而兼可食用的上品药材。中医由此归结先民寳贵经验,知到苦寒的药物功能解毒,而茶叶正是其中既可经常食用又能解毒的草药表表者。茶叶用於治病与饮食的传统至今不变,广义的茶疗己不区限於单用茶叶,甚至是不必用茶菓而但指用草药煎煮如茶汤样的药饮。中国西南地区自古遍布许多兄弟民族,这些民族与中医的历史几乎同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加上西南山区地处密林,有极其丰富的草药资源,当地因原始森林而致人以病的山瘴山厉气,必需就近采摘本地的草药才能治愈,这也是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於是茶叶的茶疗在中国岭南地区发展为非茶的药茶。这种对治外感与治上火的保健汤剂,可以用或不用茶叶,谓之岭南草药茶,简称凉茶。岭南凉茶的出现,从考古出土文物所见,应早见於三千年前西南山野的壮族地区及五岭以南生活於潮湿燠热地区的先民,因治疗及保健需要,就近使用本地药用植物渐次发展而成,不必等到晋代到岭南罗浮山练丹的道医葛洪。岭南草药茶所用药用植物的种类可多至三十味或以上,少者可用七味,或依药品的性味对治某些疾病微状而配备的凉茶。每次泡制的方型也可依当时就地摘得的药材有所增减,现代的凉茶饮品己渐失治病的功效。凉茶由众多草药煎煮而成,味道异常苦涩,俗谓之苦茶,不宜体质虚寒的人饮用。如果减去清热去感的苦涩药物并渗入糖聚,对糖尿病患者固然不宜,一般人饮用也会引起困脾滞食的症状。茶叶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的健康饮品,不会因现代药物的发达而被淘汰,是全世界仅次於咖啡的经济农作物。结论:以茶为万病之药,现时文献所见最早是唐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是全世界饮用量最多的饮料。究其原因是茶树不难移植,成为廉宜农作物,故能大量供普世饮用,二是含有相当於咖啡一半的咖啡因,三是大英帝国因茶叶贸易与饮茶文化而崛起,饮茶风尚随之宏传於世界。茶字在《诗经》义解为带苦味的食用草本植物苣菜之属,经霜后味转甜,故《周礼·地官司徒》有掌茶之官。现代药理学认为茶叶有五大保健功能,中医谓茶叶的药效约有二十六种,茶叶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的健康饮品,不会因现代药物的发达而被淘汰,是全世界仅次於咖啡的经济农作物。

于传宗[8](2018)在《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草原过度开采,树木大量砍伐,人为严重破坏,基础研究薄弱,再加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尚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导致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逐渐濒临灭绝,急需对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开展研究和保护。本研究以锡林郭勒采集36份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为材料,借助传统生物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营养成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等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的鉴定分类、成分组成、功效作用及遗传进化等,为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资源多样性分析:根据子实体颜色、形状、大小以及菌盖、菌肉、菌褶、菌环等传统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确定36份野生食用菌分别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2个亚门、4个目、10个科、13个种。(2)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与东北地区形态特征相似的13份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食用菌灰分含量大大高于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综合评价方面,锡林郭勒采集的显着高于其他食用菌;在粗纤维方面,栽培种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和香菇(Lentinus edodes)远低于锡林郭勒采集的杨树扣蘑(Tricholoma populinum);在多糖方面,野生食用菌明显高于栽培种。锡林郭勒23份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血红铆钉蘑(Chroogomphus rutilus)的水分含量最高,木生菌(Agaricus campestris)粗纤维含量最高,利于改变膳食结构;苦白口蘑(Tricholoma album Kummer)干物质含量最高,功能性成分占总成分的比例最大,多糖含量显着大于其他食用菌;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蛋白质含量最高,达52.90 g/100g,含氨基酸种类显着高于其他野生食用菌。36份食用菌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在25.55%47.81%,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达0.340.92,氨基酸中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较高,这是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的原因之一。(3)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蒙古口蘑)多糖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发挥抗炎调节作用: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作用RAW264.7细胞的最大剂量为100μg/mL;与LPS模型组相比,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0.01、0.1、1、10μg/mL四种浓度均能有效抑制NO、TNF-α和IL-1?的产生;在浓度为10μg/mL的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作用下,除NF-κB外,HIF-1α、STAT3、COX-2和iNOS的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免疫印迹的结果也显示,除NF-κB外,HIF-1α、NF-κB、STAT3及COX-2的蛋白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实验证明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抗炎的机制主要通过JAK-STAT3及HIF-1α信号通路,而不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4)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系统发育研究:对36份野生食用菌的基因组DNA进行ITS r DNA和28S r DNA扩增,构建亚克隆载体进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其ITS rDNA和28S rDNA的测序序列发现其分属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2个门、3个目、8个科和13个属。从ITS系统发育树看出,36份食用菌共构成5个类群;从28S r DNA序列构建NJ树看出,36份样品也构成5个不同的类群,基本与ITS的系统发育结果相一致,并且分类更详细。(5)ISSR分子标记分析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多样性:筛选出40条ISSR引物,并优化所有引物的退火温度,确定最佳的ISSR-PCR反应条件。应用筛选到的40条引物对36份野生食用菌材料进行ISSR-PCR分析,共扩增DNA条带761条,多态性条带721条,多态率高达94.74%。结果表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可以将全部供试菌株区分开,未发现完全一致的两个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在0.270.56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312时,36份野生食用菌聚为六大类群,基本与ITS、28S rDNA的结果一致,表明野生食用菌在DNA水平上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郑文,喻晓钢,唐礼贵,刘志武,钟基民,王戈[9](2014)在《德阳市九顶山野生菌类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文中研究指明2010-2012年我们组织专家对德阳市九顶山区野生真菌资源种类及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九顶山区野生真菌有202种,分属8目33科86属。分别属于担子菌亚门的伞菌目、非褶菌目、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鬼笔目、马勃目、鸟巢菌目8个类群,以伞菌目的种类最多,有14科43属116种,占总数的57.4%,有经济价值的真菌有162种,占总数的80.1%。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九顶山区野生真菌资源种类,为德阳市市政府制定九顶山真菌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刘冬忍[10](2013)在《糙皮侧耳漆酶基因poxc启动子替代与双孢蘑菇aco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木质素的生物降解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漆酶是3种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类,可以产生这些酶类的微生物以白腐真菌为主,其中糙皮侧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类群。糙皮侧耳靠自身分泌各种胞外酶把基质中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转化为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物质,其胞外酶种类和活性与分解利用的营养物质密切相关。因此这些酶的活性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菌丝对培养料的生物转化率。在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的研究中,发现双孢蘑菇具有由甲硫氨酸经氨基环丙烷羧(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乙烯的途径,而ACC氧化酶(ACC oxidase,ACO)是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它直接催化从ACC到乙烯的转变,而ACO基因对子实体发育具有调控作用。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糙皮侧耳天达300漆酶POXC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以糙皮侧耳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pd)同源替代糙皮侧耳POXC漆酶基因前的启动子序列,用大肠杆菌潮霉素B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构建糙皮侧耳漆酶POXC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2.用幼嫩的糙皮侧耳菌丝为实验材料,脂质体TM2000为转化的载体,将糙皮侧耳天达300漆酶poxc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转入糙皮侧耳菌丝细胞中,在含80μg/mL潮霉素RCM再生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一系列拟转化子。通过潮霉素筛选、在含底物ABTS的PDA平板上显色验证、不同的培养条件下的酶活、RNA表达量验证等方法,得到一批能高效表达漆酶酶活的拟转化子。3.通过栽培试验验证发现:在发菌阶段,转基因菌株的菌丝满袋时间比出发菌株快2天左右;在菌丝满袋后经低温≦16℃诱导2天后,转化菌株菌袋形成原基的比例约50%-75%,而出发菌株形成原基的比例≦30%。出菇2茬后,用范氏(Van Soest)洗涤纤维素分析法检测棉籽壳栽培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简称三素)。结果发现出发菌株栽培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32.0%、26.9%和18.6%;转基因菌株分别为28-29%、22%和14%;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出发菌株相比,转基因菌株菌株对棉籽壳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产量提高20%以上。4.根据NCBI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双孢蘑菇ACO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特异性引物,以双孢蘑菇AS2796菌丝体的总RNA为模板,经RT-PCR克隆得到一个大小为630 bp的ACO基因的部分序列;以其为模板,先后克隆得到用于构建颈环结构的正向和反向序列。正、反向序列分别与双孢蘑菇的GPD启动子和来自质粒pBHg的T35S终止子连在一起后,通过酶切、酶连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ACO基因RNAi的颈环结构;并使其与质粒pBHg连在一起,得到RNAi颈环结构的表达质粒pBHg-dsACO。5.用幼嫩的双孢蘑菇菌褶组织为实验材料,以脂质体TM2000为转化载体,将表达质粒 pBHg-dsACO转入双孢蘑菇菌褶组织细胞中,在RCM再生培养基上倒置培养;随着脂质体-DNA复合物与菌褶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菌褶的萌发率不断升高;当共培养时间为100 min,脂质体介导转化达到最佳效果。运用潮霉素抗性筛选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鉴定拟转化子。在随机挑选的22个转化子中均能检测到外源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发卡RNA(hpRNA)。6.双孢蘑菇的转化菌株在PD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0天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过程中合成的乙烯,乙烯合成量分别为9.26μL/L和5.92μL/L。再加入ACC溶液,使其终浓度达到5 mmol/L,温育后,测定酶活性。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出发菌株和转基因菌株的ACC合成酶的活性(单位为nmol/mg.h)分别为9.81和1.94,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

二、侧耳根人工种植与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侧耳根人工种植与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1)平菇交配型及单核菌株遗传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平菇概述
        1.1.1 平菇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1.1.2 平菇食药用价值
        1.1.3 平菇产业现状
        1.1.4 平菇的育种现状
    1.2 食用菌的交配型系统研究进展
        1.2.1 交配型概述
        1.2.2 单核菌株的获取方法
        1.2.3 交配型测定方法
        1.2.4 交配型测定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1.3 交配型不同的单核菌株之间的差异研究进展
        1.3.1 单核菌丝及菌落形态差异
        1.3.2 单核菌丝的生长速率及长势差异
        1.3.3 单核菌株的再生能力差异
        1.3.4 单核菌株交配型比例偏差分析
    1.4 食用菌遗传差异鉴定方法
        1.4.1 酯酶同工酶鉴定
        1.4.2 ISSR分子标记鉴定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平菇单核菌株的制备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2.1.3 供试培养基及试剂制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单孢分离法
        2.2.2 原生质体单核化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孢子单核菌株的筛选结果与统计分析
        2.3.2 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筛选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平菇菌株交配型鉴定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试验主要设备和仪器
        3.1.3 供试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交配型的常规测定法
        3.2.2 核迁移试验
        3.2.3 孢子单核菌株亲本型测定
        3.2.4 交配型实得比例的χ~2检测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单核菌株交配型的测定结果
        3.3.2 核迁移试验鉴定结果与分析
        3.3.3 孢子单核体亲本型鉴定结果
        3.3.4 交配型比例χ~2检验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酯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药品和仪器
        4.1.3 试剂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凝胶制备
        4.2.3 电泳
        4.2.4 数据分析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4.3.2 酯酶同工酶聚类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ISSR分子标记鉴定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单核菌株DNA的提取
        5.2.2 平菇引物设计
        5.2.3 平菇ISSR-PCR扩增
        5.2.4 引物筛选
        5.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5.2.6 数据分析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DNA质量检测结果
        5.3.2 ISSR引物筛选结果
        5.3.3 ISSR扩增图谱分析
        5.3.4 ISSR聚类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平菇对栽培料中重金属的富集与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食用菌简介
    1.2 国内外食用菌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食用菌质量安全现状
        1.2.2 国内食用菌质量安全现状
    1.3 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
        1.3.1 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来源
        1.3.1.1 土壤
        1.3.1.2 大气
        1.3.1.3 水
        1.3.1.4 栽培料
        1.3.2 重金属对食用菌的危害
        1.3.3 食用菌中重金属的防治
    1.4 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1 分光光度法
        1.4.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1.4.3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1.4.4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1.4.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4.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
        1.4.8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设备
    2.2 试剂与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我国食用菌及主要原辅料的重金属含量检测
        2.3.2 培养料中重金属富集的实验
        2.3.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2.3.4 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2.3.5 平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评价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食用菌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及安全性分析
        3.1.1 食用菌产品中砷(As)的结果分析
        3.1.2 食用菌产品中汞(Hg)的结果分析
        3.1.3 食用菌产品中镉(Cd)的结果分析
        3.1.4 食用菌产品中铅(Pb)的结果分析
        3.1.5 食用菌产品的安全分析
    3.2 我国食用菌生产中主要原辅料的重金属含量检测与分析
        3.2.1 原辅材料中砷(As)的结果分析
        3.2.2 原辅材料中汞(Hg)的结果分析
        3.2.3 原辅材料中镉(Cd)的结果分析
        3.2.4 原辅材料中铅(Pb)的结果分析
        3.2.5 原辅料的安全性分析
    3.3 平菇对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
        3.3.1 平菇对有害重金属砷(As)的吸收富集
        3.3.2 平菇对有害重金属镉(Cd)的吸收富集
        3.3.3 平菇对有害重金属铅(Pb)的吸收富集
        3.3.4 平菇对有害重金属汞(Hg)的吸收富集
        3.3.5 平菇重金属污染评价
    3.4 有害重金属对平菇营养成分影响与评价
        3.4.1 平菇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3.4.2 有害重金属给平菇氨基酸含量带来的影响
        3.4.2.1 氨基酸总量
        3.4.2.2 呈味氨基酸
        3.4.3 有害重金属对平菇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的影响
        3.4.4 有害重金属对平菇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的影响
        3.4.5 有害重金属对平菇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食用菌对重金属的响应
    4.2 重金属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响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及野生菌驯化
        1.1.1 食用菌种质资源概述
        1.1.2 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驯化
    1.2 野生食用菌鉴定方法
        1.2.1 形态学鉴定方法
        1.2.2 分子学鉴定方法
        1.2.3 ITS在野生食用菌中的应用
    1.3 野生食用菌的生物活性开发研究进展
        1.3.1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3.2 野生食用菌胞外酶活性研究
        1.3.3 野生食用菌主要营养物质研究
    1.4 梭伦剥管孔菌及其研究进展
        1.4.1 梭伦剥管孔菌概述
        1.4.2 梭伦剥管孔菌研究进展
    1.5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野生食用菌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结果与分析
        2.2.2 ITS鉴定结果和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菌丝生长影响结果与分析
        3.2.2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5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6 不同无机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7 不同生长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8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营养成分及胞外酶活性动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液体发酵培养观察结果
        4.2.2 胞外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4.2.3 胞外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4.2.4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4.2.5 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4.2.6 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4.2.7 漆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适宜培养料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栽培种培养料与出菇试验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蕈菌及其研究价值
        1.1.1 蕈菌概述
        1.1.2 蕈菌的研究价值
    1.2 蕈菌的分类鉴定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1.3 蕈菌的人工栽培
        1.3.1 蕈菌的人工栽培历史
        1.3.2 蕈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1.4 蕈菌发酵
        1.4.1 蕈菌的液态发酵
        1.4.2 蕈菌的固态发酵
    1.5 马鞍菌的研究现状
    1.6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X1 菌株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子实体、菌种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供试培养基
        2.1.5 DNA提取试剂配方
        2.1.6 采集样品的预处理
        2.1.7 形态学鉴定
        2.1.8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及挥发性成分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3.1.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3.1.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3.1.7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1.8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1.9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3.2.2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结果
        3.2.3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3.2.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3.2.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2.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X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供试培养基
        4.1.5 X1 菌株生长营养条件研究
        4.1.6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1.7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X1 菌株营养条件研究
        4.2.2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2.3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样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5.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5.1.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5.2.2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分析
        5.2.3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物种丰度聚类图
        5.2.4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物种进化树
        5.2.5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X1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培养基
        6.1.3 菌种制作
        6.1.4 液态发酵
        6.1.5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6.1.6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6.1.7 单因素试验
        6.1.8 响应面法
        6.1.9 正交试验
        6.1.10 统计学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最适碳源、氮源的筛选
        6.2.2 响应面法优化最适碳源、氮源的添加量
        6.2.3 验证试验
        6.2.4 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
    6.3 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X1菌株固态发酵多种谷物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菌株
        7.1.2 培养基制备
        7.1.3 固态发酵
        7.1.4 谷物乙醇提取物
        7.1.5 总酚含量的测定
        7.1.6 抗氧化活性分析
        7.1.7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7.2.2 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林(竹)-菌-肥-农”生态农业模式上游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生态农业模式相关研究
        2.1.1 生态农业定义内涵研究
        2.1.2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2.2 特殊农林废弃物在食用菌栽培中的运用
        2.2.1 菌糠在其他食用菌栽培中的再次利用
        2.2.2 中药非药用部分在食用菌栽培的利用
    2.3 平菇相关研究
        2.3.1 平菇的营养价值
        2.3.2 平菇栽培基质研究概况
    2.4 .菌糠有机肥相关研究
        2.4.1 菌糠的理化性质
        2.4.2 菌糠的重金属含量
        2.4.3 菌糠有机肥对农作物的影响
    2.5 富硒食用菌相关研究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2.1 竹荪菌糠栽培平菇试验配方
        3.2.2 厚朴木屑栽培平菇试验配方
        3.2.3 平菇栽培实施
    3.3 测定方法
        3.3.1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3.3.2 平菇营养生长期
        3.3.3 平菇收获期
        3.3.4 平菇产量指标测定
        3.3.5 平菇子实体中硒含量测定
        3.3.6 平菇培养料与平菇菌糠的碳氮比测定
        3.3.7 平菇培养料与平菇菌糠的有机物测定
        3.3.8 平菇培养料与平菇菌糠的氮磷钾测定
    3.4 数据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的影响
        4.1.1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4.1.2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产量的影响
        4.1.3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子实体硒含量的影响
        4.1.4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碳含量影响
        4.1.5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氮含量影响
        4.1.6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的碳氮比和菌糠的碳氮比影响
        4.1.7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磷含量影响
        4.1.8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钾含量影响
        4.1.9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有机物含量影响
    4.2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的影响
        4.2.1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4.2.2 竹荪菌糠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产量的影响
        4.2.3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子实体硒含量的影响
        4.2.4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碳含量影响
        4.2.5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氮含量影响
        4.2.6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的碳氮比和菌糠的碳氮比影响
        4.2.7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磷含量影响
        4.2.8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钾含量影响
        4.2.9 厚朴木屑在不同硒环境下对平菇栽培料和菌糠的有机物含量影响
5.讨论与结论
    5.1 不同处理对平菇的影响特点
    5.2 不同处理对平菇菌糠的影响特点
    5.3 主要结论
6、试验中不足及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碳氮源对秀珍菇液体培养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用菌的研究概况
    1.2 秀珍菇的研究概况
    1.3 食用菌液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1.4 碳氮源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胞外酶活性与碳氮源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碳氮源
    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2.1 菌种的活化
        2.2.2 不同碳源对秀珍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2.2.3 不同氮源对秀珍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2.2.4 不同C/N比及氮浓度对秀珍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2.2.5 测定方法
        2.2.6 粗酶液的制备
        2.2.7 胞外酶活力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秀珍菇菌丝对碳源的利用
        3.1.1 不同碳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1.2 不同碳源对菌丝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3.2 两种秀珍菇菌丝对氮源的利用
        3.2.1 不同氮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氮源对菌丝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碳氮比对秀珍菇菌丝的影响
        3.3.1 不同碳氮比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碳氮比对秀珍菇菌丝分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3.4 不同含氮量对秀珍菇菌丝的影响
        3.4.1 不同含氮量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3.4.2 不同含氮量对秀珍菇菌丝分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两种秀珍菇菌丝对碳源的利用
    4.2 两种秀珍菇菌丝对氮源的利用
    4.3 不同碳氮比及含氮量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4.4 不同碳氮源对秀珍菇菌丝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4.5 不同碳氮比及含氮量对秀珍菇菌丝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茶树的原产地与茶疗的历史
    第一节 饮茶的始祖与神农氏尝百草是否以茶解毒
    第二节 唐代之前以茶入药的医籍记载
    第三节 饮茶的起源及所以由食用药用以致偏重於饮用
第二章 英国为茶叶贸易引起三场改变世界的战争与饮茶风尚盛行於世界
    第一节 饮茶在英国由贵族风尚成为国饮的原因
    第二节 英国为茶叶发动三塲至今仍影响世界的战争
第三章 「荼]舆「茶」二字含义的分别及茶字何以原写作「搽」
    第一节 「荼」与「茶」二字含义的分别
    第二节 饮用茶叶的分类
    第三节 茶叶的现代药理分析
        一、茶叶的成分
    第四节 茶叶色泽的由来
    第五节 茶叶香气的由来
    第六节 茶叶滋味的由来
    第七节 现代药理学认为茶叶有五大保健功能
        一、饮茶降低胆固醇
        二、饮茶净化血液
        三、饮茶能减肥
        四、饮茶治疗便秘
        五、促进食欲
    第八节 中医谓茶叶的药效约有二十六种
        一、少睡
        二、安神
        三、明目
        四、清头目
        五、止渴生津
        六、消暑
        七、清热
        八、解毒
        九、去痰
        十、解咽喉之疾
        十一、消食
        十二、去肥腻
        十三、下气
        十四、利尿
        十五、通便
        十六、醒酒
        十七、治痢
        十八、解瘴气
        十九、祛风解表
        二十、坚齿
        二十一、治心痛
        二十二、疗疮治瘘
        二十三、充饥
        二十四、固齿强骨
        二十五、防治贫血
        二十六、杂项
    第九节 饮茶注意事项
    第十节 茶道禅心
第四章 药食同源的岭南草药茶
第五章 岭南气候与地理环境具备发展草药茶的先天条件
    第一节 岭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第二节 岭南草药茶的处方分析
        一、淡竹叶
        二、蒲公英
        三、茅根
        四、金银花
        五、橘红
        六、栀子
        七、鱼腥草
        八、罗汉果
        九、鲜芦根
        十、车前草
        十一、藿香
        十二、百合
        十三、桔梗
        十四、薏苡仁
        十五、淡豆豉
        十六、金钱草
        十七、玫瑰花
        十八、薄荷
        十九、银杏叶
        二十、胖大海
        二十一、茉莉
        二十二、山楂
        二十三、桑叶
        二十四、乌龙茶
第六章 岭南草药与广东凉茶的人文历史
第七章 非茶之茶的岭南草药茶
    第一节 岭南草药茶的单方
        一、绞股蓝茶
        二、杜仲茶
        三、松针米茶
        四、罗布麻茶
        五、人参茶
        六、菊花茶
        七、桑芽茶
        八、金银花茶
        九、桂花茶
        十、薄玉茶
        十一、刺五加茶
        十二、虫屎茶
        十三、柿叶茶
        十四、青豆茶
        十五、玄米茶
        十六、锅巴茶
        十七、老鹰茶
        十八、老姜茶
        十九、红枣茶
        二十、竹叶茶
        二十一、玉米须茶
        二十二、车前草茶
        二十三、丹参茶
        二十四、胖大海茶
        二十五、番泻叶茶
        二十六、钩藤茶
    第二节 南草药茶的复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8)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1.1.1 国外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1.1.2 国内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1.2 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野生食用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4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分布与种质资源多样性
    2.1 锡林郭勒盟行政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质特征
        2.1.4 生物资源
    2.2 样品采集地概况
    2.3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资源情况
    2.4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形态多样性分析
    2.5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生态多样性分析
3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3.1 锡林郭勒与辽宁、吉林部分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4 野生蒙古口蘑多糖通过STAT3和HIF-1α通路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发挥抗炎调节作用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4.1.2 实验对象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细胞活力检测
        4.2.2 TMPE对NO生成的影响
        4.2.3 TMPE对TNF-α和IL-1的影响
        4.2.4 基因表达量检测
        4.2.5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5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ITSrDNA区段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2.2 基于28SrDNA区段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ISSR分子标记分析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多样性
    6.1 材料
        6.1.1 供试材料
        6.1.2 引物
        6.1.3 主要试剂
        6.1.4 主要仪器
    6.2 方法
        6.2.1 DNA提取
        6.2.2 食用菌ISSR-PCR扩增条件
        6.2.3 ISSR-PCR反应条件优化
        6.2.4 ISSR-PCR引物的筛选
        6.2.5 ISSR-PCR退火温度的优化
        6.2.6 野生食用菌的ISSR-PCR多态性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ISSR-PCR反应的条件优化
        6.3.2 引物的筛选
        6.3.3 退火温度的优化
        6.3.4 ISSR扩增
        6.3.5 ISSR-PCR扩增多态位点分析
        6.3.6 ISSR-PCR产物聚类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7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7.1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7.1.1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7.1.2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的促生作用
    7.2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2.1 开发方式比较落后,产品简单
        7.2.2 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协调
        7.2.3 技术含量低,缺乏科技支撑
        7.2.4 经济规模较大,但产业发育不够全面
    7.3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的新举措
        7.3.1 把资源保护摆在突出位置
        7.3.2 积极探索人工驯化栽培
        7.3.3 打造优质野生食用菌开发全产业链
    7.4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措施
        7.4.1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就地保护
        7.4.2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迁地保护
    7.5 小结
8 结论
9 创新点与展望
    9.1 创新点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试验样品的编号、别名、拉丁名、学名和门目科属
    附录2:试验样品干品和子实体部分图片
    附录3:供试菌株的rDNA ITS序列
    附录4:供试菌株的28S rDNA序列
作者简介

(10)糙皮侧耳漆酶基因poxc启动子替代与双孢蘑菇aco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1.1.1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资源状况
        1.1.2 秸秆的基本结构
        1.1.3 食用菌栽培和秸秆利用的关系
        1.1.4 糙皮侧耳在秸秆降解中的应用
        1.1.4.1 糙皮侧耳的发展概况及推广意义
        1.1.4.2 糙皮侧耳在秸秆降解中的应用
    1.2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的研究进展
        1.2.1
        1.2.2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的类型
    1.3 真菌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1.3.1 基因敲除技术
        1.3.1.1 基因敲除技术
        1.3.1.2 基因敲除技术在真菌中的应用
        1.3.2 RNAi技术
        1.3.2.1 RNAi的作用机制和特征
        1.3.2.2 RNAi在真菌中的应用
    1.4 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4.1 平菇的转化方法
        1.4.1.1 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
        1.4.1.2 电激转化法
        1.4.1.3 基因枪法
        1.4.1.4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DNA整合法(REMI)
        1.4.1.5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1.4.1.6 脂质体介导转化法
        1.4.2 食用菌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1.4.3 食用菌常用的启动子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构建平菇漆酶工程菌株的意义
        1.5.2 构建双孢蘑菇ACO基因工程菌株的意义
第二章 糙皮侧耳漆酶基因poxc启动子替代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载体
        2.1.2 试剂和药品
        2.1.3 培养基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构建糙皮侧耳漆酶POXC基因的工程菌株的技术路线
        2.2.2 引物设计
        2.2.3 CTAB法提取糙皮侧耳的基因组DNA
        2.2.4 2号质粒的提取
        2.2.4.1 质粒宿主菌的活化与培养
        2.2.4.2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2.2.5 同源重组片段的构建
        2.2.6 PCR产物回收纯化
        2.2.7 脂质体的转化方法
        2.2.8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2.2.8.1 潮霉素筛选与PCR鉴定
        2.2.8.2 拟转化子菌丝的遗传稳定性观察
        2.2.8.3 拟转化子的显色验证
        2.2.8.4 拟转化子生长速度的测定
        2.2.8.5 拟转化子的酶活测定
        2.2.8.6 拟转化子的半定量检测
        2.2.9 拟转化子的栽培验证
        2.2.10 栽培料中三素含量的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平菇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 各个目的片段的PCR产物
        2.3.2.1 脂质体转化平菇天达300
        2.3.2.2 PCR鉴定阳性转化子
        2.3.3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2.3.3.1 转化子在PDA固体平板上的表型稳定性分析
        2.3.3.2 转化子的显色验证
        2.3.3.3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2.3.3.4 转化子的酶活测定
        2.3.3.5 转化子的半定量检测
        2.3.4 栽培试验
        2.3.5 栽培料中三素含量的检测
第三章 双孢蘑菇ACO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和质粒
        3.1.2 培养基的配制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RNAi真核表达载体pBHg-ACO构建
        3.2.2 双孢蘑菇AS2796ACO基因的克隆
        3.2.2.1 引物设计
        3.2.2.2 双孢蘑菇AS2796基因组总RNA提取
        3.2.2.3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3.2.2.4 PCR回收产物与pMD19-T克隆载体连接
        3.2.2.5 酶连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JM109)
        3.2.2.6 重组质粒提取、鉴定并鉴定
        3.2.3 AC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BHg-dsACO的构建
        3.2.3.1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3.2.3.2 酶切反应与酶连反应
        3.2.3.3 RNAi载体的构建
        3.2.3.4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3.2.3.5 重组质粒的鉴定
        3.2.4 脂质体的转化方法
        3.2.5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3.2.5.1 高浓度潮霉素的抗性筛选
        3.2.5.2 PCR扩增目的基因验证
        3.2.5.3 ACO基因的半定量表达验证
        3.2.5.4 双孢蘑菇产生乙烯的测定方法
        3.2.5.5 ACC氧化酶酶活性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RNA的质量检测
        3.3.2 双孢蘑菇ACO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3.2.1 RT-PCR产物检测
        3.3.2.2 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
        3.3.3 cDNA目的片段的RT-PCR扩增鉴定
        3.3.4 载体验证
        3.3.4.1 载体的酶切验证
        3.3.4.2 克隆载体pDM19-Tsimple+dsACO发夹结构测序结果
        3.3.5 脂质体的转化方法
        3.3.5.1 共培养时间与萌发率
        3.3.5.2 脂质体转化双孢蘑菇As2796
        3.3.6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3.3.6.1 潮霉素抗性验证
        3.3.6.2 ACO基因的半定量验证
        3.3.6.3 转基因菌株在PDA培养基中乙烯含量的测定
        3.3.6.4 转基因菌株在PDA培养基中ACC酶活的测定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遗传转化方法的选择
    4.2 糙皮侧耳漆酶基因poxc启动子替代
    4.3 双孢蘑菇ACO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侧耳根人工种植与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菇交配型及单核菌株遗传差异研究[D]. 刘晓雪.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平菇对栽培料中重金属的富集与品质评价研究[D]. 范圣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云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D]. 徐莉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5]“林(竹)-菌-肥-农”生态农业模式上游技术研究[D]. 田力.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碳氮源对秀珍菇液体培养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D]. 王小谭.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D]. 余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 于传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9]德阳市九顶山野生菌类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A]. 郑文,喻晓钢,唐礼贵,刘志武,钟基民,王戈.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10]糙皮侧耳漆酶基因poxc启动子替代与双孢蘑菇aco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 刘冬忍.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平菇的人工种植与加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